抗生素滥用现象思考

合集下载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自从青霉素问世以来,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亦达几百种,在临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很多严重细菌感染和传染病均得到了治疗。

但由于人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合理使用抗生素用药知识的匮乏,致使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愈演愈烈。

抗生素滥用最大的危害就是耐药性。

医生利用抗生素治病救人的时,滥用抗生素又悄悄地危害着身体健康。

总结在医院工作中的经验发现,造成耐药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患者没有做到对症治疗,其次是某些人为因素使得患者过度依赖抗生素,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

所以使得细菌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而再用同样的剂量治疗,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正常人的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它们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但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杀灭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一些有益菌。

如果过度使用会使人体健康失去平衡,免疫力降低。

据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高达50%。

可见,在我国滥用抗生素是多么的严重。

抗生素滥用除了产生耐药性外,抗生素滥用第二个问题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

每一种抗生素在体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如氨基糖甙类所致的不可逆转性耳聋,喹诺酮类对骨组织有损害,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的青年儿童;大环内酯类对胃肠道的刺激。

每年都会有相关的触目惊心的报道。

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都要求我们这些医药工作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应是辨证施治。

首先,做到对症治疗,同时要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其次,能不用抗生素的尽量不用抗生素,应调节病人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如多运动,注意饮食和休息,多喝水,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微循环等。

为了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健康的身体,远离疾病,我们工作在基层的社区医生应该在药物治疗上要抵制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还需要向病人传达滥用抗生素危害的信息,普及抗生素使用信息。

后抗生素时代的思考

后抗生素时代的思考

后抗生素时代的思考在现代医学领域,抗生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已经导致了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反思抗生素时代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后抗生素时代”,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首先,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传统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或杀死细菌,但耐药菌株逐渐出现,对传统药物产生抵抗力。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新的抗菌策略,例如开发新的药物类别、研究新的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利用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抗生素使用和管理的合理性。

目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是导致耐药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患者和农业领域都需要重新审视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以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使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推广和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以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另外,我们应该加强细菌监测和监管的力度。

及早发现和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各国卫生和疾病控制机构应该加强协作,建立统一的细菌监测系统,及时分享信息和研究成果,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性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教育和意识提高。

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需要得到提高,他们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副作用和合理使用的方法。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使用抗生素。

在后抗生素时代,我们还需要注重预防措施的研究和实施。

光靠抗生素治疗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细菌感染问题,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卫生、改善饮食营养、加强疫苗接种等方式,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最后,我们需要加大对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

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抗生素滥用心得体会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发明,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细菌,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开始抵抗药物,甚至出现“超级细菌”,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抗生素,以推动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曾在多个场合亲身经历抗生素滥用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感冒了,并食指缠裹,就去医院看病。

医生在检查后立即开了一系列药物,其中包括一种抗生素。

朋友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两天后感觉好了很多。

然而,在第三天,他开始出现严重的不适和腹泻,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药物过敏的症状。

这时他才意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性,对于自己的健康和未来,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从这种经历来看,我深感抗生素滥用对人体的伤害。

虽然抗生素能够对抑制和杀灭细菌,却并非治愈万能。

很多情况下,细菌已经具有一定的抗药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抗生素也会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平衡,进而增加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在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必须谨慎对待,慎重选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抗生素滥用呢?我认为,首先医疗行业需要加强抗生素的管理,避免滥用和误用。

其次,我们作为患者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最后,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于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认识到抗生素并非万能药,对于不同的疾病也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经过个人的思考,我深刻认识了抗生素滥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

无论是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全人类的角度来说,我们都需要为未来的发展付出努力。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让我们共同呼吁:尽量避免抗生素滥用,为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思考

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思考

关于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思考今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直指全球出现的”滥用抗生素“现象。

中国是公认的“滥用抗生素大国”,据全国性调查,中国最畅销的前15种药物中,有10种是抗生素药物。

而据几十个城市的抽查,中国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占总治疗费用会在50%以上。

卫生部也承认,中国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较高,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不容忽视。

抗生素的负作用会使身体器官受损,而且滥用抗生素将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使病菌耐药性增强而导致疾病无药可治。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有滥用抗生素的经历,滥用抗生素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除了医生水平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这些医学因素外,在中国:医药不分、以药养医导致医生乱开药、开贵药;药店无需处方可随便买到抗生素;药厂过多一窝蜂重复生产抗生素,导致无序竞争;滥用抗生素无“法”监管等体制、法律方面的因素,都使滥用抗生素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儿童是滥用抗生素恶果中的最大受害者,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面细菌耐药率增高。

并且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地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同时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有的医生手术前三天就让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还有的医生加大剂量,延长疗程。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严重甚至致命的:目前国内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又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

一开始就选择高档、先进抗生素的结果就是细菌们对抗生素越来越有“抵抗力”了。

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与细菌对抗生素迅速产生的“抵抗力”相对应的,是研究开发一种新抗生素时间的漫长。

据悉,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造成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的主要原因时,认为除了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难辞其咎外,患者、商家、厂家在这场“社会灾难”中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造成诸多不良结果。

鉴于此,以下将从原因、解决方案以及调控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抗生素
滥用作进一步剖析与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不合理药用:一些医生存在不合理药用行为,无故多处方抗生素,
强行用药。

2. 病人自用抗生素:许多病人不明真相,随意使用抗生素,滥用用药。

3. 促销炒作:部分商家利用抗生素的谣言,进行促销炒作。

二、解决方案
1. 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情况的检查,强化
不合理开药的违规后果。

2. 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加强北面健康知识的宣传,促使全体人民更加
理解生病的本质,明确抗生素的不良后果,从而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
的现象。

3. 药品宣传规范:药品促销等活动必须按照国家进行规范管理,严格
执行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

三、调控应对措施
1. 抗生素使用控制:全面实施抗生素使用管理,建议医院将有症状病原菌确诊后,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

2. 优化市场监督制度:建立抗生素的销售、购进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管。

3. 严肃纪律处分:任何违法使用抗生素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厉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加强责任制执行,有效预防抗生素滥用现象。

总之,通过以上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和调控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统筹考虑,综合运用政策、教育、医疗等手段,努力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并治疗许多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面临着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抗生素滥用的形势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大量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在病毒感染中滥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然而,许多人不了解这个区别,导致在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中滥用抗生素。

2. 不规范的处方行为: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而过于频繁地开出抗生素处方,从而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3. 非医疗领域的抗生素使用:除了医学领域,抗生素也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业等领域,用于增加农作物产量、预防动物疾病等目的。

这样的滥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还加速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二、抗生素滥用对健康的影响抗生素滥用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威胁。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1. 增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长期的抗生素滥用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意味着传统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已经无效。

这使得一些原本可治愈的感染病变得难以控制,甚至致死。

2.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不仅能杀死病菌,也会杀死人体内的一些有益菌群。

失衡的肠道菌群与许多健康问题的发生有关,包括肠道感染、免疫系统紊乱等。

3. 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风险,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等危险情况。

三、应对抗生素滥用的措施为了应对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以下是几项应对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传达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2. 加强医生培训:医生在抗生素处方时应进行更加严格和科学的判断,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理性使用抗生素。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抗生素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危害了病人的健康,也加剧了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

本文将从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成因分析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1、医疗机构中的抗生素使用率过高。

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中抗生素使用率已经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城市居民口服用药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56%。

2、病人自我用药滥用抗生素。

一些病人在感冒、咳嗽等症状出现时就会盲目服用抗生素,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其中不乏些人为自己主治医生,不仅没有接受治疗反而加重了病情3、饲料中的抗生素滥用。

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一些养殖场会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这不仅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威胁,也会使人们进食大量含抗生素的动物产品进而导致抗生素过量摄入。

4、过度依赖抗生素。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超过90%的病人认为抗生素是治疗好感冒和流感的最好选择,这种过度依赖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抗生素滥用的成因分析1、医生面临的压力。

许多医学研究表明,医生的处方水平对于患者药物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生通常在治疗过程中会考虑到许多因素,如病情的轻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但在药物处方中,这些因素滑稽锋利,因为不同的药物都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学科报道,抗生素不可避免成为很多医生第一选择。

此外,一些患者对医师的处方持有过度期望,对于没有开药方的会反复催促医生,这也增加了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压力。

2、非法销售的药物。

一些制药公司通过非法销售药物,以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优势。

这导致了一些非法销售的抗生素进入市场,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国家监管的力量受限,难以及时发现和遏制这些行为。

从我做起杜绝抗生素滥用

从我做起杜绝抗生素滥用

从我做起杜绝抗生素滥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抗生素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导致耐药性的增加,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从我做起,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杜绝抗生素滥用。

一、了解抗生素在谈论抗生素滥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这意味着,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滥用抗生素并不能起到预期的疗效。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1. 增加耐药性的风险: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一旦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治疗感染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治愈。

这对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对正常菌群的破坏: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正常菌群,它们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滥用抗生素会杀死许多正常菌群,破坏了菌群的平衡,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3.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抗生素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肠道不适等。

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三、抗生素正确使用指南为了避免抗生素滥用,我们应该遵循一些抗生素正确使用的指南:1. 针对细菌感染才使用: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不适用于病毒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确保自己的病情是由细菌引起的。

2. 严格按医嘱使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也不要过早停药。

3. 不共享抗生素:抗生素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的,不同疾病和不同人体对抗生素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因此,不要将自己的抗生素分享给他人使用。

4. 不误认为抗生素无害:抗生素并非无害药物。

使用抗生素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不要将其当作“灵丹妙药”,滥用抗生素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四、培养正确的预防意识为了杜绝抗生素滥用,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预防意识。

以下是一些预防感染的常见方法: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使用厕所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提纲1.抗生素滥用现状2.抗生素滥用后果产生耐药性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3.抗生素滥用原因社会原因医方原因其他原因4.应对措施政府应对方面医院方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5.总结抗生素滥用现象思考13秋药学摘要: 抗生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的严重关注,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原因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从而阐明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避免抗生秦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 抗生素滥用危害对策抗生素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使用量巨大,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

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明青霉素,并于1940年用于临床以来,抗感染药物已有上千种,抗生素的应用对控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传染病及降低病死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也很普遍,不仅造成药品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极大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目前此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政府及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如何有效地遏制滥用抗菌药物的势头,加强合理用药,控制细菌耐药的流行趋势,是当前医药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WHO 的检测报告指出,30%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且半数以上使用多种抗生素,使用4种以上者占80%,但仅有30%是用于感染治疗。

据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序号、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在我国,超范围、无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更有甚者,有些人视抗生素为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很多人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虽然抗生素能对抗细菌和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不良反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在我国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抗生素滥用的后果由抗生素滥用而产生的后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仅仅60多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

葡萄球菌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1941年,所有这种细菌都可以被青霉素杀死;1941年.已经有了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的菌株出现;今天,95%的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21世纪60年代,大多数淋病病例是比较容易用青霉素控制的,即使是抗药菌株,用氨苄青霉素也还是有效,,但现在已有75%的淋秋菌株产酶灭活氨苄青霉素。

值得一提的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依照观时的科技水平,开发一种新抗生素要10多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

耐药菌如不能遏制.人类将很快进入没有抗生素使用的所谓“后抗生素时代”。

可使此类人群获得更大的治疗益处。

一般要将血压降至最低水平,维持主要脏器的灌注压即可,这样可加强抗肾病的疗效。

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链霉紊、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都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觉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发育等.但这些不良反应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凶为不合理使崩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比例的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的比例”,相差悬殊。

同时,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滥用,因此而造成的机体损伤以及细菌耐药性带来的不良损害更是无法估量的,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据调查,各类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和皮疹、药物热无论是在不良反应的种类还是发生的例数和次数均处于首位。

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据统计,仅超前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就多花费.亿多元。

而有些医务工作者,在没有进一步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前提下仅靠经验或习惯选用抗生素治疗;且大多选用价格较贵、新近上市的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关资料表明,假如能制止抗生素的滥用,我国目前住院患者的医疗费,内科将下降30%~50%,外科将下降50%一80%,医疗费居高不下的状况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改变。

3.抗生素滥用的原因社会原因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对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有的患者“久病成良医”盲目使用抗生素,助长了抗生素的滥用。

虚假广告的影响少数药品广告避重就轻,注重宣传疗效,而避开不良反应。

某些大众传媒机构也成为传播不实药物信息的渠道,只顾利用广告创收,不负责任地误导公众的药品消费,造成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

医方原因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影响尽管政府加强了对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但仍有部分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正之风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一些抗生素生产和经营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利用各种不合法、不正当的促销手段扩大其产品的销售。

治疗从经验出发在抗生索耐药性时代到来之前,医生抗生素的处方习惯已经形成。

当意识到耐药性的危害而决定改变医生的处方习惯时,实际情况变得不那么容易。

医生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未充分运用抗生素的药学知识指导合理用药,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也趋向于联合用药。

此外,医生对广谱抗生素使用过多并且依据不充分。

其他原因比如养殖业滥用抗生素。

毫不讳言,在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更是触目惊心,在动物饲养中为了追求动物快速生长,整个行业都将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已经囊括了人类自身使用的几乎全部抗生素种类。

这样做的结果是其为市场提供的相关产品(如肉、蛋、奶等)和以此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均含抗生素且多数都超标,间接危害人类。

4.应对措施4..1政府应对方面加强立法规范,增强各级主管部门控制作用我国政府已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

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滥用,卫生部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科技部也已将抗生素在儿科使用状况和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作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当然,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比如及早建立《执业药师法》、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分类管理办法》,从法律角度制约和规范医生和执业药师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来规范药品促销活动并依法严厉惩处违法促销行为。

同时制定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具体法规,加强对药品使用情况的管理。

加强医药市场监管,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国家高层机构要真正认清抗生是滥用的恶劣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药品流通市场,彻底阻断医院、医生对抗生素依赖的利益链,从而有效减少、直至消除抗生素的滥用。

同时要以制度来约束医药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向社会公众宣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知识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计,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医院和医生都应自觉承担起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正确使用抗生素知识的社会责任。

公众应认识到:抗生索并非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药品,不要盲目迷恋于“洋、新、贵”的抗生素,只要使用得当,几分钱一片的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采取具体措施.保证食品安全目前人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却成为监控盲区,应尽快依法制定具体措施抑制抗生素在养殖业中滥用的现象,彻底斩断抗生素滥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链。

医院方面宣传教育以医师和药师为对象定期举办合理用药知识讲座,召开医院感染研讨会,通过各种信息交流,以求达到全院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共识,促进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加强对各种抗生素理化性质的学习,提高医药人员的素质,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保证。

同时注意宣传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向医护人员宣传,同时还向病人宣传。

加强业务技术由于抗生素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见复杂,对医师治疗质量体系的考评,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医务人员坚持不懈地学习,熟悉各种抗生素的最佳适应症,重视病原学检查,了解各类人员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对医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对个别屡教不改、杰度恶劣、收受回扣者予以必要的处罚。

5.总结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抗生素的正确评价与合理使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还涉及医学、药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因此需要学术界、有关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信随着我国在食品,药品方面管理的不断完善,全体医药工作者及全社会的不断努力,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将逐渐被遏制,使抗生素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1] 何新华,李春盛. 抗生素滥用及其不良反应.《中国临床医生》2005 年第33卷第2 期(总75 )11 .[2] 崔立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合理使用. ·药物与临床·2007年7月第45卷第7期 103 32 .[3] 周志明,刘雪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J].新疆医学,1996,26(3):168—170.[4] 杨荣丽,李兵兵.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2.[5] 李成玲,刘艳辉.医院要加强抗生素滥用的管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7卷第7期861 (总113)56.[6] 刘皓,杨悦,方丽玲.抗生素滥用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国药事,2000,14(1):63[7] 刘智明.抗生素滥用原因浅析. Aerospace Medicine 2010,21(2):274[8] 李立红,杜维平,陈学能.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及其合理使用的策略.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年第1期 200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