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牛羊病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牛羊病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牛羊病防治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牛羊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牛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发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寄生虫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学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

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在牛羊的生产及过程中及时发现、诊断疾病,并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会瘤胃穿刺术。

3.会牛的常用给药方法。

&4.会制订防疫计划。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项目一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传染病掌握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巴氏杆菌病、破伤风、炭疽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任务二牛常见传染病掌握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牛恶性卡他热、犊牛大肠杆菌病、牛放线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任务三羊常见传染病;掌握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羊痘、羊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项目二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任务一牛羊共患寄生虫病掌握肝片吸虫、绦虫病、包虫病、脑多头坳病、血茅线虫病、食管口线虫病、肺线虫病、蜻病、阔盘吸虫病、蝉病、双腔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任务二牛寄生虫病掌握伊氏锥虫病、牛泰勒虫病、犊新蛔虫病、牛皮蝇蛆病、牛梨形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牛羊病防治》电子教案

《牛羊病防治》电子教案

《牛羊病防治》电子教案第一章牛羊常见传染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口蹄疫、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牛放线菌病、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病因、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目标的学习,学生应学会:1.制定牛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案。

2.牛羊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操作技术。

3.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操作技术。

4.利用血清凝集反应试验技术诊断布氏杆菌病。

二、教学重点(一)知识重点口蹄疫、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牛放线菌病、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知识。

(二)能力重点1.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方案的制定,学会案例分析。

2.牛羊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操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建立正确的诊断、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实验室器械物品.六、学时分配每节课、每个实验实训各一个学时,共十三个学时。

第一节口蹄疫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口蹄疫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症状、剖检病变、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知识(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知识目标的学习,应学会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

二、教学重点(一)知识重点口蹄疫的症状、剖检病变和防治措施。

(二)能力重点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的制定。

三、教学难点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六、学时分配1学时七、教学过程(一)导语口蹄疫病是世界各国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被国际兽医组织确定为A类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

以口腔黏膜,、乳房皮肤、蹄叉等处发生水泡和烂斑为特征.口蹄疫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掌握口蹄疫的一般知识,学会口蹄疫防治方案的制定。

(二)板书课题第一节口蹄疫(教师投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板书案例张三家养牛两头,一周前又从市场买牛一头,买回后与原有两牛合槽饲养,今天早起张三给牛喂草是,发现三头牛都不吃草,不见反刍,表现精神沉郁,口角流涎,行走时跛行.张三立即请来本村兽医员给牛诊治。

养牛与牛病防控课程标准内容

养牛与牛病防控课程标准内容

《养牛与牛病防控课程标准内容》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养牛与牛病防控这门课的标准内容。

先来说说养牛。

养牛可不简单,得把牛照顾得好好的。

比如说,要给牛准备舒服的牛棚,就像咱们的卧室一样,得干净、宽敞、暖和。

有个养牛的叔叔,他给牛搭的牛棚可好了,地上铺着软软的干草,牛在里面可自在啦。

吃的也很重要。

得给牛准备有营养的草料,不能随便喂。

就像咱们吃饭,得有蔬菜、有肉,营养均衡。

有一次,有个伯伯喂牛吃了不好的草料,牛都不爱吃东西了。

还要让牛有足够的运动。

就像咱们在学校里做课间操、上体育课一样,牛也要活动活动,这样才能长得壮实。

再讲讲牛病防控。

这可是特别关键的一部分。

要经常观察牛的状态,如果牛没精神、不爱吃东西,可能就是生病了。

比如说,有头牛老是咳嗽,养牛的阿姨发现得早,赶紧找兽医来看,原来是感冒了,吃了药很快就好啦。

要给牛打疫苗,就像咱们小时候打预防针,预防生病。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龄,打的疫苗也不一样。

还要定期给牛做检查,看看有没有寄生虫。

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养牛场,因为没注意防控牛病,好多牛都生病了,损失可大了。

这门课的标准内容还包括要学会怎么处理紧急情况。

假如牛突然生了很严重的病,得知道怎么急救。

还有,得了解各种牛病的特点和传播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

同学们,学好这门课,以后要是养牛,就能把牛养得健健康康的。

想象一下,一群壮实的牛在草原上欢快地吃草,那多好呀。

所以呀,咱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标准内容,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养牛的小专家呢。

好啦,关于养牛与牛病防控课程标准内容就说到这里啦,大家都听懂了吗?。

牛羊病防治 草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牛羊病防治 草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特征为腹泻、粘膜坏死、双相热(在数日内 连续出现2次发热,每次发热持续时间2-3天,两 次发热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都类似,发热间期16日不等)、白细胞减少、病死率高。
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又称 粘膜病病毒,黄病毒科,瘟 病毒属
1.球型,有囊膜,直径35-55n m,单股RNA;
2.可在多种细胞上培养生长; 3.抵抗力一般; 4.耐过牛可获得长期免疫。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 部位出现痘疹。
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粘膜上出现 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 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粘膜与胃粘膜 表面更明显。
流行病学
易感性:细毛羊较粗毛羊有更高的易感性 羔羊较老龄羊敏感
季节性:冬末春初流行 但是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
理不良等因素都有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
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 ℃,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浆液 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 发痘期:约经1-4天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 少毛部分,如腿周围、唇、鼻、颊、四肢和尾 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
病原
1、分类地位:微RNA科,FMDV属,仅一成员 2、血清型: 7个主型、65个亚型
我国主要是A、O和亚洲I型 欧洲主要是A、O型 病毒变异最快-抗原漂移
病原
3、形态特征: RNA病毒中最小者 ,圆形或六角形, 20面体
4、病毒抗原 :基因工程苗主要是VP1产物
病原
5、体内分布: 水泡液、水疱皮、淋巴液。发热期血液内的 病毒含量最高,退热后在奶、尿、口涎、泪、粪便都有
病理变化
常见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和烂斑 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烂斑和溃疡 典型的可见“虎斑心”

牛羊病防治教案

牛羊病防治教案

牛羊病防治教案教案标题:牛羊病防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常见的牛羊病,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和控制牛羊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物疾病防治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牛羊病对养殖业的影响和重要性。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一些常见的牛羊病,并让他们简单描述这些疾病的症状。

知识讲解:1. 介绍牛羊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2. 分类介绍几种常见的牛羊病,例如口蹄疫、疯牛病和肺炎等,包括其症状和危害。

3. 详细介绍每种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合理用药等。

案例分析:1. 提供几个典型的牛羊病案例,让学生分析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并讨论防治措施。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对养殖业的影响。

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养殖场,观察和了解实际的牛羊病防治措施。

2.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份针对特定牛羊病的防治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总结: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牛羊病防治知识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养殖业的健康水平。

教案评估:1. 设计一份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牛羊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有关牛羊病的资料。

2. 牛羊病防治相关的教材、手册或网络资源。

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当地养殖业的牛羊病防治活动,如疫苗接种或环境卫生整治。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牛羊病的防治方法和新进展。

以上教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牛羊病的防治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物疾病防治意识。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

《养牛与牛病防治》教学大纲(三年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明确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讲授科学养牛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养牛生产规律从事养牛工作的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试验总结、推广养牛生产经验的能力。

二、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先进的繁殖技术与饲养方法,结合养牛生产、科研的新成果,以改良牛种为主体,贯穿“种”(育种)“繁”(繁殖)“养”(饲养)“管”(管理)四个中心环节,从而构成本课程的体系。

教学中应根据养牛生产的关键问题,适当安排理论授课与实验实习内容,要力求体现在扩大牛群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牛群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牛的饲养管理绪论(2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养牛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任务二、教学重点面对WTO养牛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以及措施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简史与现状第二节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方向第三节国外养牛业发展特点与趋势第四节面对WTO养牛业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机遇以及措施复习思考题:河北省养牛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牛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牛的生物学特性,为牛的饲养管理打下基础二、教学重、难点反刍、嗳气、食管沟反射三、教学内容本章阐述牛的生物学特性、牛的生态特征。

第一节牛的生态特征第二节牛的行为特征第三节牛的消化特征第四节牦牛的生物学特征第五节水牛的生物学特征复习思考题: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牛种及其品种(4学时)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各个牛种的外貌特征,原产地、生产性能二、教学重、难点牛的外貌特征,原产地、生产性能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牛的分类第二节奶牛品种第三节肉牛品种第四节兼用品种第五节中国黄牛第六节水牛复习思考题:1、我国引入的主要乳用、肉用、兼用牛品种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改良我国黄牛的效果如何?2、我国黄牛的主要品种有哪些?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改良?第三章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办法(4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办法,便于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设计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设计

养牛与牛病防治课程设计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课程介绍•养牛基础知识•牛病防治技术•养牛与牛病防治的实际应用01课程介绍课程目的培养学生掌握牛病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对于牛病防治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了解养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牛的品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养牛基础知识•牛的品种和特征•牛的饲养和管理•牛的繁殖和育种•第二部分:牛病防治基础知识•牛病的分类和特点•牛病的病因和传播•牛病的预防和治疗•第三部分:实验操作和分析•牛病诊断方法和实验操作•牛病防治的实践操作•牛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1课程收益23学生将全面了解养牛和牛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掌握牛病防治的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

学生将了解养牛和牛病防治的前沿技术和趋势。

02养牛基础知识牛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牛的品种、外貌特征、习性、解剖结构等。

牛的生理特点涉及牛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

养牛基本概念包括牛舍的设计、建造和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

养牛的经营管理牛场建设涉及饲料的选择、饲喂方法、饲养密度、日常管理等方面。

饲养管理强调优良品种的选择、杂交改良、人工授精等技术。

繁殖育种养牛的市场前景国内外牛肉市场分析从产量、价格、消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政策环境分析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养牛业的影响和机遇。

企业经营策略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03牛病防治技术牛病分类与特点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传染病等,以及各种牛病的发病特点。

牛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

牛病流行病学研究牛病的流行规律,如传播途径、易感牛群等。

牛病防治基本知识牛病诊断方法牛病治疗方法牛病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等。

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牛只免疫力、定期检疫等。

03牛病诊断与治疗措施02 01包括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实验室诊断等。

如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预防不到位等。

《牛羊病防治》多媒体课件第六章牛羊常见外科病与产科病与诊断

《牛羊病防治》多媒体课件第六章牛羊常见外科病与产科病与诊断

隙。
图6-1 创伤的结构
六、创伤的分类
(一)按致伤物的形状分类
1.刺创 由尖锐细长的物体(针、铁丝)刺入组织内
引起的损伤。其特征为创口小,创腔狭长,创腔较平直。
2.切创 由锐利的刀类、铁片、玻璃等切割皮肤、黏
膜和组织而引起的损伤。其特征为创缘、创壁较平整,挫
灭的组织较少,出血多,疼痛较轻,创口裂开明显。
2. 缝合创口 清创后修整创缘和创壁, 对可能实现第一期愈合的创伤进行缝合, 缝合后对创口进行消毒,覆盖结系绷带。
(三)陈旧创的常规处理
陈旧创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化脓,临床上常把
陈旧创分为化脓创和肉芽创两种。
1.化脓创的处理
(1)清理创围 用消毒纱布覆盖创面,对创围进行剪毛,
清除脓痂和黏附在皮肤上的污物。清理后进行消毒,揭去
态,会损伤新生组织,延长创伤的愈合时间。如
关节处的创伤愈合就比较缓慢。
5.不合理的治疗 如清创不彻底,引流不畅
通,包扎不合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检查或处
理创伤时严重损伤肉芽组织等,都会延长创伤的
愈合时间。
十、创伤的治疗
(一)创伤治疗的一般原则
1. 正确处理局部与全身的关系 从局部治疗 着手,要时刻注意全身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全身 性治疗。
二、教学重点
(一)知识重点
脓肿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二)能力重点
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
三、教学难点
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
四、案例
刘四家饲养奶牛,半月前发现其中一 头牛的臀部有手掌大小的肿胀,触压疼 痛.患部温度升高。一周前肿胀部明显隆 起,肿胀面积缩小,触压有波动感。刘四 请你给病牛治疗。你认为病牛患的是什么 病?怎样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病防治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牛羊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牛羊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临床症状、发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寄生虫的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措施;掌握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学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

达到动物疫病防治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在牛羊的生产及过程中及时发现、诊断疾病,并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会瘤胃穿刺术。

3.会牛的常用给药方法。

&
4.会制订防疫计划。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
任务一牛羊共患传染病
掌握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巴氏杆菌病、破伤风、炭疽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任务二牛常见传染病
掌握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牛恶性卡他热、犊牛大肠杆菌病、牛放线菌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及预防措施。

任务三羊常见传染病

掌握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羊痘、羊链球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项目二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任务一牛羊共患寄生虫病
掌握肝片吸虫、绦虫病、包虫病、脑多头坳病、血茅线虫病、食管口线虫病、肺线虫病、蜻病、阔盘吸虫病、蝉病、双腔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

任务二牛寄生虫病
掌握伊氏锥虫病、牛泰勒虫病、犊新蛔虫病、牛皮蝇蛆病、牛梨形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任务三羊寄生虫病
掌握羊鼻蝇坳病及羊蝇蛆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
项目三牛羊常见普通病防治技术
任务一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
掌握牛酮血病、询楼病、骨软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任务二牛羊常见中毒性疾病
掌握尿素中毒、有机磷中毒、氟乙酸胺中毒、黑斑病红薯中毒、马铃薯中毒、氢氰酸中毒、青冈叶中毒、毒芹中毒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任务三牛羊常见内科病
掌握食道阻塞、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气、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胃肠炎、感冒、中暑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任务四牛羊常见外科病与产科病
'
掌握难产、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卵巢囊肿、乳房炎、腐蹄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四)教学实施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切实将培养学生的
$
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采用项目教学,以学习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牛羊病防治技术。

(3)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专业教室、实验室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掌握牛羊病防治的基本操作技能。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际操作的容量。

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
加强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项目的训练,按照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客观规律,精讲多练,做学一体。

让学生广泛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牛羊病发生的规律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可以作必要的前后调整。

重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新技术,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
能力。

(6)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分别安排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

%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要和产业、行业、职业岗位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性。

(2)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不仅要充分体现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开发、模块设置。

(3)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保证教材先进性,充分体现教材编写要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

(4)教材应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五)考核与评价
1.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

2.采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等过程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及师评等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
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心智和潜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