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与SARS比较阅读题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五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材料一我们现在吃的猪牛羊肉和家禽鸡鸭鹅,很多都是养殖场饲养的,养殖场会给动物打疫苗,常见的动物疫苗,比如猪的蓝耳病疫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等,这些疫苗都是针对常见病毒进行研制的。
动物不感染,也就不会感染人。
如果这些动物有感染人的病毒的话,人类就会去开发疫苗。
比如说养宠物狗有可能会传播狂犬病毒,人就会给宠物狗接种狂犬病疫苗。
打了疫苗,狗就不会得狂犬病,所以人也不会被狗传染狂犬病毒。
而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我们人类之前没有接触过,一旦发生突变,传播到人身上,我们人体是没有免疫力的,很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节选自《知识分子》)材料二作为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有些蝙蝠的寿命可超过40年。
蝙蝠高速飞行,新陈代谢非常快,对肌体的损伤也很大,但它们基因组中有很多具有修复功能的基因,且数量也远超其他哺乳动物,因此蝙蝠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有着特殊能力。
虽然蝙蝠是很多致命病毒的宿主,但致命病毒在蝙蝠体内却被充分抑制。
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很多都与蝙蝠有关,其中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 的原型病毒、MERS的原型病毒已被科学家证实,以及2020年引发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也指向了蝙蝠。
对于蝙蝠来说,天敌在天上也在地上,天空中一些猛禽会对蝙蝠发起攻击,陆地上蛇和一些猫科动物也会偷袭蝙蝠,但蝙蝠最大的天敌是人类。
在亚洲、洲及环太平洋地区,人类有吃蝙蝠的习惯蝙蝠被端上人类的餐桌,使这一物种与人类有了深度接触。
人类认为果蝠吃成熟的果实,应该算是“美味”。
但果蝠食物中的果实有些是含有毒素的,人类摄入这些毒素并沉淀在体内,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科学研究发现,食用果蝠的查莫罗人很容易患上一种类似帕金森的病,这与吃蝙蝠有关,蝙蝠吃苏铁的种子,苏铁中含有一种神经毒素,通过蝙蝠带给食用者。
当然,个人食用中毒还不是最危险的,最大的威胁来自蝙蝠身体上携带的致命病毒,一旦直接或通过中介宿主与人类接触后,将造成更广泛的传播,酿成悲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54分)【材料一】非典型肺炎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疫情显示,非典全球共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感染8000多例,死亡900多例。
2004年,当这场致命疫情消退后,关于这个未知病毒的溯源研究也随即开始。
【材料二】经过十多年的病毒追踪溯源,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SARS病毒的起源。
果子狸虽然是直接传染源,但似乎并不是“始作俑者”,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菊头蝠。
研究人员同时发出警告,在未来,仍有可能会有新的类似SARS冠状病毒的传染病毒出现。
除了提高警惕,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侵袭,还应该杜绝野生动物的市场交易,这样才能有效防范新的传染病毒的传播。
【材料三】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2020年1月7日21时,研究人员在患者标本中检测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材料四】据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病毒源头可能是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因此,专家呼吁,我们应站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遏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全面杜绝对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
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虽然是直接传染源,但似乎并不是“________________”,SARS冠状病毒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
(12分)2.非典型肺炎SARS的研究人员早已发出警告,警告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3.2020年春节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要这样预防: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分)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名师整理)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之《抗疫专题》(含答案)

(名师整理)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之《抗疫专题》(含答案)2020年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抗“疫”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
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XXX发言人明确表示:“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XXX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
”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XXX病毒病应急手艺中央主任XXX指出,只是近年来因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环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抱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抱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抱病毒,往往不乱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发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形成极大的威胁。
2003年肆虐环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发环球流感1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固然与2003年报告发觉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发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但SA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似乎不太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摘编自XXX《“类SARS”病毒到底有多厉害》)1.下列关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爆发是认识的契机”,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的研究员张习坦这样评价人们对SARS的反应。
他说:“SARS是我国发生的一种新传染病,但很难说它就是最后一个。
”充斥着公众媒体的也许仅仅是SARS,但最近几个月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的疫情爆发通报里除了SARS占了最主要的篇幅外,还有以下的记录:埃博拉出血热正在中非肆虐,已悄然进人第五个月,其病死率达70%以上,比SARS凶险十几倍;在比利时与荷兰农场的禽流感病毒已经感染了83人并导致一名兽医死亡;此外,流行性脑膜炎在尼日尔持续发生着并不断夺走人的生命。
从AIDS 到SARS,在这些新传染病背后所演绎的,实际上是病毒离开动物对它们新的“栖息地”——人群的开发史。
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来自非洲的黑猩猩,导致出血热的汉坦病毒来自多种鼠类,而可怕的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到底是哪种动物至今还未彻底查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疾病的增加史,人同病毒的斗争是没有止境的,”张习坦如是说,“动物就是人类的‘病毒库’,今后,像SARS一样,新的病毒主要还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动物”。
美国生物地理学家戴蒙德在他的《来自动物的致命礼物》一文中也这样认为:“人类疾病源自动物这一问题是构成今天人类健康的某些最重要问题的潜在原因,也是构成人类历史最普遍模式的潜在原因。
”除了新的病毒引入人群,老病毒的变异也将让人长期困惑不已。
为了克服“水土不服”,有些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比如HIV病毒,它甚至在同一个爱滋病人体内也能演化出新的抗原。
美国一位微生物学教授预测,像HIV这样的病毒经过长期变异,如果有朝一日它们能够突破“性接触”这样特殊传播途径的局限,则会对人类形成更加巨大的威胁。
病毒中的另一个“魔术师”流感病毒在不断的变异中其“家族”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一次型别的变异必然引起一次大的流行,以至于全球流感专家的共识是:流感的下一轮爆发随时可能发生。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郭元吉指出,中国的流感疫情对全世界有重大影响,流感是一种人、禽、畜共患的传染病,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的流感多发地。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9(有答案解析)

⑨现代垃圾分类的设想最早出现在法国。世界上最早推出垃圾分类制度和设立公共垃圾桶的国家是法国。公共垃圾桶的出现,为现代城市的清洁工作带来极大的改善。
⑩1884年,新上任的法国上塞纳省(当时首都巴黎也属于该省)省长欧仁·布拜耳目睹巴黎市容的脏乱差后实在忍无可忍,下令在街道两旁设立公共垃圾桶,室内出租屋必须为每个租户提供至少3个分类垃圾桶,分别盛装纸张布料、玻璃陶瓷废料和生活垃圾。“为了捍卫市容,我向所有的户主下令:必须要为租客提供3个40~120升的盒子分类盛装生活垃圾。一个用来装易腐烂的废物;一个用来装纸和破布;还有一个装的是玻璃、陶瓷和牡蛎壳。”
但是,鼠疫并非绝迹,事实上,人类从来没有彻底消灭过鼠疫,或者任何一种疫病。一般来说,鼠疫多开始于能接触到老鼠的贫民窟,或者能接触到野生啮齿动物的偏远地区。2005年后,世界上还存在鼠疫的国家,大多是位于温带和热带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人口暴增的阶段,非常容易出现鼠疫的疫情反弹。
目前,我国有11块鼠疫疫源地,类型多达12种,是世界上鼠疫疫源地分布最广、类型最复杂的国家,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地区。
⑤目前还没有能有效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繁殖的药物,只是对患者采取支持性治疗。但是在知道了埃博拉病毒的入侵机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研发出药物。例如,已发现有的小分子药物能够阻碍NPC1与糖蛋白的结合,埃博拉病毒就没法入侵细胞,据此有可能研发出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埃博拉病的患者因为免疫系统失灵,没法自己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但是可以在动物身上甚至在转基因植物中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抗体(叫单克隆抗体),然后注射到患者体内,帮助患者消灭埃博拉病毒。这还只是实验性的药物,即便证明了的确有疗效,也非常昂贵,难以在贫困地区大规模使用。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注射疫苗预防被感染,但埃博拉病毒疫苗还处于研制阶段,还没有开始临床试验。因此我们人类与埃博拉病毒的抗争历程,才刚刚开始。
sars相关试题及答案

sars相关试题及答案1. SARS病毒的全称是什么?A.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B. 严重急性呼吸道病毒C.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D.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病毒答案:A2. SARS病毒首次爆发的时间是在哪一年?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答案:C3. 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接触传播D. 所有以上答案:D4. SARS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多长时间?A. 1-2天B. 3-5天C. 7-10天D. 14-21天答案:C5. 2003年SARS疫情期间,哪个城市是疫情的重灾区?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香港答案:D6. SARS病毒的病死率大约是多少?A. 1%-2%B. 5%-10%C. 10%-20%D. 20%-30%答案:C7. SARS病毒的感染症状包括哪些?A. 发热B. 咳嗽C. 呼吸急促D. 所有以上答案:D8. SARS病毒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勤洗手B. 佩戴口罩C. 避免人群聚集D. 所有以上答案:D9. SARS病毒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病毒?A. 冠状病毒B. 流感病毒C. 腺病毒D. 埃博拉病毒答案:A10. SARS疫情结束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A.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B. 提高疾病监测和预警能力C. 改善医疗资源分配D. 所有以上答案:D。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层次试题

高二生物生命系统层次试题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B.病毒在活细胞内能够生存,属于个体层次C.“池塘中所有鱼”不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D.鱼的心脏和柳树的根属于生命系统的同一个结构层次【答案】B【解析】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的描述,故A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B错误;“池塘中所有鱼”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C正确;鱼的心脏和柳树的根都属于生命系统的同一个结构层次:器官,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大分子B.个体C.群落D.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D正确。
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故A错误。
B和C不是生态系统,故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3.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由“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知是在种群水平上进行的研究,所以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D.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答案】B【解析】非细胞结构生物没有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就是一个细胞,病毒属于生物,具有生命特征,精子是细胞,所以B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高二语文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二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03 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
这种疾病并非 2003 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
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
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
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 38 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
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
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
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
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
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 小时。
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
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 1 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
“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通常为 3-5 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 10-14 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
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
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与SARS比较阅读题答案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是不可防控的。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14.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D.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15.阅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
(4分)
1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
(6分)
14.D(3分)
15.①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
②传统的丧葬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
③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概率。
④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
(4分。
四个要点,一点1分。
)
16.①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②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
③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尤其是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知识的宣传。
(6分。
三个要点,每点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