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成本分析COPQppt61)(1)

合集下载

劣质成本(COPQ)

劣质成本(COPQ)

Excessive Employee Turnover
Overdue Receivables
Time with Dissatisfied Customer Excessive System Co sts
2BP 1101
.PPT
All R ights Re served , Juran Institute, In c.
货币的时间价值
(管理会计知识)
S
P
M M O
M M M
M
123n源自货币时间价值的六个系数的作用
四、质量成本与劣质成本
质量成本
确保满意质量而产 生的费用以及没有 获得满意质量而导 致的损失的总和
劣质成本(COPQ) 不增值的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为预防故障所支付的费用 投入成本 鉴定成本:为评定质量要求是否满足而进行的 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内部故障成本:由于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前不能 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损失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由于产品或服务在交付后未 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成本分析 销售分析 (市场、顾客) 资金分析(需求、筹集、周转) 盈利分析 综合分析(管理、对策、激励)
管理会计知识:量本利分析
盈亏平衡点(保本点) B=F/(P-V)=F/E (F为固定成本、V为变动成本、P为价格) Y=F/G 创利额 ( 边际贡献 边际利润) E=P-V 创利率 (边际贡献率) G=E/P 变动成本率 I=V/P 安全边际 D=S-B (S为销量) 安全边际率 A=D/P 以A判断经营状况: A>30% 好 30%>A>25% 较好 25%>A>15% 一般 15%>A>10% 警惕 A<10% 危险

劣质成本

劣质成本
总之,劣质成本的观念将有助于我们挑选或者界定如六西格玛等改进项目。因为理想的改进项目必须是:在成本节省方面有潜力;目标十分重要;顾客最关心的问题;牵涉到关键过程输出变量(KPOV)的有关问题等等。
如果能够根据劣质成本项目,依其金额的大小,可以制作排列图,然后制订改进的优先顺序,这是十分有效的,当然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团队在初期时不妨选定其中一个目标项目,例如现场的返工等,然后针对此项目收集资料,估算劣质成本的实际金额大小。
随着对劣质成本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发现:
质量相关的成本较财务报表所透露的数字高(约占销售额的20%到40%);质量成本不仅发生在实现过程,同样发生在支持过程;不仅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部门有,同样其他辅助部门也有;这些成本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一般企业里却没有人负责消灭它们。
1.劣质成本组成
劣质成本组成:预防成本(不增值部分)
现代质量管理的焦点是在实现顾客满意目标的同时,取得最佳的财务贡献,使劣质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在实际管理中,诸多的质量成本项目中,只有显而易见的项目才被考虑。正如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角。如浪费、报废、返工/返修、测试和检验成本(分析不合格原因)、顾客投诉、退货等。其总额约占总成本的5%~10%,占销售额4%~5%。而冰山下面的则是其中的大部分,约占营运成本的15%20%,包括:加班过多、上门服务支出过多、文件延迟、对现状缺少跟踪、报价或结账错误、未正确完成销售定单、不必要的快递、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顾客赔偿备用金(保险)等等。而这些成本大多并未直接计人损益表或资产负债表。这些真正“隐藏”的成本称之为劣质成本(COPQ,Cost of poot Quality)。
2.劣质成本分析步骤
六西格玛管理的观点认为,质量差错率越小质量水平越高,其预防成本曲线会下移。随着质量水乎的提高,由3σ→6σ水平,损失成本下降,预防和鉴定成本也在下降(曲线下移)。造成总质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质成本。

质量成本CoPQppt

质量成本CoPQppt

4.1 质量成本管理指标
4.1.1 质量成本目标指标 4.1.2 质量成本结构指标 4.1.3 质量成本相关指标
过程的控制要求,保证质量成本目标的实现 – 提供结果保证。
Y = 质量成本 X = 一系列质量过程
Y = f (x)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通过核算、分析和控制Y,控制X,达到改进Y的目的
1.6 精益生产与质量成本(1)
七大浪费
T • 无效运输 -> 效率损失成本 (TRANSPORTATION) I • 过量库存 -> 资金占用成本 (INVENTORY) M • 错误动作 -> 效率损失成本或质量损失成本(MOTION) W • 等待时间 -> 效率损失成本 (WAITING) O • 过量生产 -> 资金占用成本 (OVER-PRODUCTION) O • 低效工序 -> 效率损失成本 (OVER-PROCESSING) D • 产品缺陷 -> 质量损失成本 (DEFECTS)

鉴定成本 试验检验费、进货检验费 、工资及福利

基金、检验设备维修费和折旧费、监督

抽查和可靠性试验费 。
内部损失成本 报废损失费、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
工损失费、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外部损失成本 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
修费、相关运杂费。
3.2 质量成本所包括的费用含义(1)
质量预防成本
返修损失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并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了返工或返修产品所产生的更换零件费用和工 时,以及返工或返修后的检验费用的总和。
降级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所损失的 费用。
停工损失费

第5章-劣质成本分析

第5章-劣质成本分析

第五章 劣质成本分析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性可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

在利益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在成本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等。

这些都是围绕经济性。

§ 5.1 6 SIGMA 质量的经济性特征从对质量经济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

即通过诸如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改进雇员工作、以及提高雇员和顾客的满意度来实现;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

缺少资源投资,由于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企业带来损失,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他的损失可能会使市场份额减少,如企业形象和信誉不佳、顾客抱怨、责任风险等,以及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浪费,减少这些损失,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

ISO/TR10014《质量经济性指南》给出了改进经济效益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质量经济性管理的两个基本要素: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

而这恰恰是6SIMGA 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

5.1.1 6 SIGMA 质量的含义6 SIGMA 质量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质量特性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 其次,避免缺陷。

质量特性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正确定义质量,用量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质量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充分考虑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

在正确定义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质量的基础上,避免任何缺陷和风险,使其差错只有3.4ppm (百万分之3.4)。

图5.1.1 6 SIGMA 质量示意图5.1.2 6 SIGMA 质量的意义下表给出的是对4SIGMA 与6 SIGMA 水平的对比,可以看出从4σ质量提高到6 SIGMA 质量的意义(数据源于美国)。

劣质成本构成与分析

劣质成本构成与分析

全球排名第一的实时SPC解决方案提供商
劣质成本构成与分析
关键词:TS16949
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劣质成本的概念以及人们关于劣质成本的问题发现,今天,我们继续讲解劣质成本,包括如何分析劣质成本及其构成有哪些部分。

劣质成本按其构成可分为非增值损失和故障损失成本。

所谓非增值损失成本是指由现行过程中存在的非增值过程造成的损失,而故障损失成本是指由现行过程中的故障造成的损失,其结构如下表:
其中,预防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是指所花费的预防成本中,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那部分成本。

鉴定成本中的非增值部分是指为了预防而进行检验,但是未达到预防目的的那部分成本。

鉴定成本中的分析故障原因部分指为了分析质量劣质的原因而进行的实验、检验和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劣质成本的分析
劣质成本是由工作上的错误和缺陷造成的,而这些工作编辑组织系统中的各个部门,渗透于不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因此,分析劣质成本要从组织系统和过程网络两方面入手,通过相应的路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使劣质成本信息得到充分的识别,为质量改进项目提供界定的依据。

通过劣质成本的识别,收集和分析,建立劣质成本报表,从而确定改进的需要并选择改进过程,在优化所选改进过程的基础上识别改进机会。

盈飞无限国际
电话:400-812-1268。

品质不良原因分析教材页PPT课件

品质不良原因分析教材页PPT课件

四.不良分析方法
2. 问题的分析:
2.1 表征原因的分析: A.为什么会产生不良(3Why)5M1E法测 B.不良的模拟验证确定表征真因(Define Why) B.为何不能发现而流出不良(Why)
2.2 系统真因的分析: A.为何系统未定义(Why) B.为何未发现系统有漏失(Why)
五.问题的改善
1.原因与对策的一致性原则
2.明确由谁何时做什么原则(WHO TO DO WHAT BY WHEN)
3.系统水平展开原则(WHO TO DO WHAT BY WHEN)
六. 问题的持续监控
1. 系统的规范定义及控制方法的执行(打三盲) 2. CLCA的结案执行原则系统的改善与持
续执行
七.不良分析执行的定义
内部失败成本
1.制程不良报废 2.制程不良重工工时(要定义多少钱/小时)
外部失败成本
• 外部报废成本 • 客户转稼成本 • 外出重工成本(重工工时/车费/住宿/辅材等) • 因客诉造成的其它费用 • 客诉造成的厂内报费成本
关于客退品责任单位规定
1.不可重工品归属为造成品质不良的权责单位 2.可重工但未提供重工流程者归属品保单位 3.可重工且有重工流程,但未安排重工归属生管 4.可重工且有流程但无订单者归属业务单位
3. 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
4. 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 付的有关费用。
5. 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 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
6.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 费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 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不良质量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COPQ)是指由于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或者说是由于我们没有“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而额外付出的成本。

由于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十分惊人的,遗憾的是这部分成本往往不为人们所知。

目录英文翻译COPQ(Cost Of Poor Quality):由于缺陷或不良质量造成的成本损失研究意义研究与不良质量相关的成本主要出于以三个方面的理由:①定量阐明质量问题的规模以明确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②引导质量改进活动的方向。

③追踪质量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

基本内容任何一个质量系统或进步过程的两个主要目标都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减少失误造成的成本损失。

从根本上说,都是与钱有关。

企业希望增加消费者满意度以便卖出更多产品,因为这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利润。

我们记住这一点就很容易看到老的质量工具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不仅是管理和投资方面的语言,而且还是衡量一个质量系统成功的最佳办法。

那么为什么用这个工具的企业如此之少?产生背景在他GE Schenectady Works质量总监的岁月里,费根堡姆意识到了将“缺陷率”、“单位缺陷数”、“废料”、“收益率”转化为金钱的重要性。

1943年他所在不良质量成本相关图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质量成本”这个以美元为基础的报告系统。

它将所有发展一个质量系统、检查产品的成本以及当一个产品不能满足要求时发生的成本合成在一起。

此后几年,费根堡姆提出的概念被提炼和发展。

质量成本最初包括四个要素,检查成本、预防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外部缺陷成本。

对“质量成本”这个概念的思考可以追述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生产商认为,较好质量的产品需要消耗更多生产成本。

除了面向质量的管理态度变化,在原来概念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含义,沿用老的术语又可能会误传今天的质量理论。

“不良质量成本”这个词反倒显得合适。

当我们意识到最核心的不良质量成本实际上发生在支持领域时,另一个变化发生了。

作为结果,“失误”这个词代替了“缺陷”,因为后一个词主要针对生产领域,而“失误”这个词既可以针对管理又可以针对生产。

劣质成本分析

劣质成本分析

第五章劣质成本分析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性可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

在利益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在成本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企业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等。

这些都是围绕经济性。

§ 5.1 6 SIGMA质量的经济性特征从对质量经济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

即通过诸如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改进雇员工作、以及提高雇员和顾客的满意度来实现;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

缺少资源投资,由于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企业带来损失,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他的损失可能会使市场份额减少,如企业形象和信誉不佳、顾客抱怨、责任风险等,以及人力和财务资源的浪费,减少这些损失,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

ISO/TR10014《质量经济性指南》给出了改进经济效益的结构,从中可以看出,质量经济性管理的两个基本要素: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

而这恰恰是6SIMGA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

5.1.1 6 SIGMA质量的含义6 SIGMA质量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质量特性必须满足顾客的需求;其次,避免缺陷。

质量特性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正确定义质量,用量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质量特性(包括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充分考虑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

在正确定义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质量的基础上,避免任何缺陷和风险,使其差错只有3.4ppm(百万分之3.4)。

6 SIGMA质量顾客满意和忠诚的质量特性避免缺陷,达6 SIGMA水平图5.1.1 6 SIGMA质量示意图5.1.2 6 SIGMA质量的意义下表给出的是对4SIGMA与6 SIGMA水平的对比,可以看出从4σ质量提高到6 SIGMA质量的意义(数据源于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人工消 耗的成本
人工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过程改进培训人员 鉴定成本—进货检验人员 内部故障成本—产品返工工程师 外部故障成本—顾客服务代表
非人工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机器保养的材料 鉴定成本—测试设备保养 内部故障成本—机器闲置 外部故障成本—顾客退回的
有缺陷的产品
质量成本科目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Rework
如浪费、报废、返工/返修、测试和检验成本 (分析不合格原因)、顾客投诉、退货等,其总 数约占总成本的5%~10%。占销售额的4%~5%。
®
TOTA质L量C经OS质济T量管O成理F Q本方U法ALITY
Testing Costs
Waste Rejects
Rew ork
Customer Returns Inspection Costs
质量经济性原理
(改进经济效益结构图)
提高企 业经济 效益
增加收入 降低成本
2.1增加收入
开发新产 品或服务
增加收入
开拓现行 产品或服 务的市场
开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革新 改进产品或服务 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 开发特有的产品或服务 …… 提高满意和忠诚度
赢得信誉 增加市场份额 ……
2.2降低成本
降低符合 性成本
顾客与组织的双赢
Win-win of Customer and Organization
经营风险的降低
Decrease of business risk
3.1 顾客与组织的双赢
Win-win of Customer and Organization
顾客的利益
Customer
企业的利益 Company
目前关注的焦点
Current focus of attention
过去关注的焦点
Former focus of attention
新的关注的焦点 New focus of attention
3.2 经营资源成本和风险的降低
6 SIGMA中蕴含了这样的思想,所有的缺陷和错误 都代表了风险,但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用缺陷的 形式表示。6 SIGMA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而非 仅仅降低缺陷。 一方面可以降低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品或服务提供者的风险。
步骤3:步骤分类
生产/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 劣质成本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1. 确定过程 2. 确定步骤
3. 步骤分类
步骤4:估算劣质成本
人工费 管理费 全部资源法 单位成本法 会计原理
1. 确定过程 2. 确定步骤
3. 步骤分类
4.估算劣质成本
步骤5:拟写劣质成本报告
谢谢
jdwang@
5. 拟写质量成本报告
6.识别过程改进的区领域
劣质成本的分析
报告:比较趋势 分析:优先次序权衡 投资:投资收益比
有争议的领域
非质量成本
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基本活动
质量成本/劣质成本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内外)
劣质成本总结
系统化、有重点地选择过程 去除高成本的或无附加值的工作 制定6SIGMA改进的目标 对收益的影响 方法比想象的要复杂 类别的混淆 低估成本的倾向 “内部故障”的负面含义 预先定义的范围不完整 6SIGMA管理的主要依据
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 生产损失、现场修理、担保、产品责 任、和索赔等费用,
理解质量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掌握和应用质量经济性思想和原理,
可以推进实施依靠质量取胜战略。
2.质量经济性原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途径: 增加收入(销售额)、利润和市场份额 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
ISO/TR10014 质量经济性管理
5.拟写劣质成本报告
6.识别过程改进的区域
前提条件
1. 提出明确的目标 评估范围 实施战略
2. 划分成本类型,并达成一致意见 3. 选择项目团队并对人员进行培训
步骤1:确定过程
初步的成本评估 从小范围着手 造成严重故障的可能原因 耗时耗力的过程
1.确定过程
步骤2:确定步骤
列出每个步骤或功能 流程图 步骤程序 确定位置 确定所需要的时间
1.确定过程
2.确定步骤
SIPOC过程——增值分析 (value added)
要求
SI
供方
输入
测量
要求
PO C
过程
输出
顾客
测量
C: 顾客的关键需求(产品/服务) O:关键过程输出(KPO) P:关键过程控制(KPC) I: 关键过程输入 (KPI) S:供方的关键要求 (资源)
特性
CTQ
CTQ critical-to-quality
Excessive
Lack of Follow-up on Current Program
s
Incorrectly S al es
Compl Or der
eted
Employee Turnover Planning Delays
Excess Inventory
Expediting Co sts Unused Capacity
重新设计过程能力 提高现行过程能力 提高技能
降低成本
降低非符 合性成本
…... 减少浪费 减少废品和返修 减少停工损失 ……
3.质量经济性管理原则
3.1 增加收入 —— 提高顾客满意度
3.2 降低成本 —— 减少符合与非符合性成本
开始
确定/评审过程
确定过程活动 核算成本 产生过程成本报告
确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 测量顾客满意度
劣质成本分析
COPQ
一、质量经济性概述
1.传统的“质量岛”
产品开发
财务
销售
运营 服务
质量
2. 6 SIGMA 质量
2.1 什么是6 SIGMA? 6 SIGMA质量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质量特性必须 满足顾客的需求;
其次,避免缺陷达到 缺陷机会3.4ppm。
SIGMA水平与收入的关系
劣质成本 各类型的劣质成本 劣质成本类型的变化 主要的劣质成本构成 建议/结论
1.确定过程 2.确定步骤
3. 步骤分类 4. 估算质量成本
5.拟写劣质成本报告
步骤6:识别过程改进的区域
相对规模
修改所需要的时间
资本密集区域
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成本
.1 确定过程
2. 确定步骤
3. 步骤分类 4. 估算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
质量策划 教育和培训 顾客调查 过程设计 生产前评审 质量手册 产品规范的早期审批
预防成本
采购成本的指标 供应商评价 预防性措施 设备校准 厂房维护 零缺陷计划
鉴定成本
测试 检验 过程控制 培训质保人员 产品审核 质量体系审核 顾客满意调查 试验设备
鉴定成本
供应商认证 员工调查 保险度调查 安全度检查 评审:运行开支
二、质量经济性管理
1.质量经济性
在利益方面考虑 在成本方面考虑
顾客 企业
1.1.在利益方面考虑:
顾客: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 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1.2.在成本方面考虑:
顾客: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
停机损失、修理费、处置费等 企业: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
Development Cost
of Failed Product
Compl ai nt Handling
Time with Dissatisfied Cus tom er
Excessive
Overdue Receivables
System Co sts
2BP 1101 .PPT
All R ights Re served , Juran Institute, In c.
约占总成本的15%~20%。
包括: 加班过多; 上门服务支出过多; 文件延迟; 对现状缺少跟踪; 报价或结帐错误; 未正确完成销售定单; 不必要的快递; 人员流动过于频繁; 顾客赔偿备用金(保险);
质量成本定义
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 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 致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质量成本类型
Hidden 15-25%
of Total Cost
Excessive Overtime
Late Paperwork
Pricing or
Premium Freight Costs
Customer Allowances
Billing Errors
Excessive Field Services Expenses
质量
对组织来说
劣质成本的 识别过程
1、识别劣质成本的工作
对过程来说
2、收集劣质成本数据
3、分析劣质成本信息,启动过程改 进计划/活动并确定其优先顺序
4.利用劣质成本数据作为输入来建立/ 增强质量改进计划,确定劣质成本削 减目标并执行这些计划
确定改进过程的需要, 选择改进过程
识别和优化所选择过程 的改进机会
产生顾客满意度报告
管理评审 确定机会
计划和实施改进
是否确定 为改进机
会 经营成本/利润分析

改进建议

是否采纳
三、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类型 质量成本科目
质量成本
Initial, Visible 5-10% of Total Cost
Testing Costs
Waste Rejects
Customer Returns Inspection Cos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