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及参考答案

xy O32π- 2 34π-4高一数学期末复习试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已知|a |=1,|b |=2,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2.已知︱OA ︱=1,︱OB ︱=3,OB OA ∙=0,点C 在∠AOB 内,且∠AOC =30°,设OC =m OA +n OB (m 、n ∈R ),则nm等于( ) A .31B .3C .33D .33.将函数sin()3y x =-π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像向左平移3π个单位,则所得函数图像对应的解析式为( ). A.1sin()26y x =-π B.1sin()23y x =-πC.1sin 2y x = D.sin(2)6y x =-π4.已知函数sin()y A x B ωφ=++(0,0,||2A ωφπ>><)的周期为T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3,2A T ==π B.2,1=-=ωBC.4,6T φπ=π=-D.3,6A φπ==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12a 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9S =( ) A .48B .54C .60D .108 6.设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则( )A 、在单调递减B 、在单调递减C 、在单调递增D 、在单调递增3,44ππ⎛⎫⎪⎝⎭()f x 0,2π⎛⎫⎪⎝⎭()f x 3,44ππ⎛⎫⎪⎝⎭()f x 0,2π⎛⎫⎪⎝⎭()f x ()()f x f x -=π()sin()cos()(0,)2f x x x πωϕωϕωϕ=+++><7.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cos A =b sin B ,则sin A cos A +cos 2B =( )A .-12 B.12C .-1D .18.△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 ∠B =30°,△ABC 的面积为0.5,那么b 为( )A .1+ 3B .3+ 3 C.3+33D .2+39.设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在数列{}n a 中,12a =, 11ln(1)n n a a n+=++,则n a = ( )A .2ln n +B .2(1)ln n n +-C .2ln n n +D .1ln n n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 若,,且与的夹角为,则 .12.已知向量a =(cos α,sin α),b =(cos β,sin β),且a ±≠b ,那么b a +与b a -的夹角的大小是 。
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则A选2.2.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a3+a5=3,则S5=5选3.3.已知三角形ABC中,A为60度,c=2,cosA=1/2,则ABC为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选D。
4.已知对任意实数x、y,不等式(x+y)/(1+xy)≥9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2选D。
5.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设P,Q满足AP=λAB,AQ=(1-λ)AC(λ∈R),若BQ·CP=-2,则λ=1/2选A。
6.已知f(x)=sin(ωx+ϕ)+cos(ωx+ϕ),ω>π/2,f(x)是奇函数,直线y=2与函数f(x)的图像的两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π/2,则f(x)在[π/3.π/8]上单调递减选B。
7.已知函数y=f(x)定义域是[-2,3],则y=f(2x-1)的定义域是[-1,2]选B。
8.若α,β均为锐角,sinα=2/5,sin(α+β)=3/5,则cosβ=4/5或-3/5选C。
9.要得到函数y=2/3cos2x+1/3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2sin2x的图像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选C。
10.已知sin(π/3-α)=-1/2,cos(2α+π/3)=2/3,则cosα=7/8选D。
分析】详解】1) 当 $a=1$ 时,$f(x)=-x^2+x+4$,$g(x)=|x+1|+|x-1|$。
因为 $f(x)$ 是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所以其图像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
顶点横坐标为 $x=\frac{-b}{2a}=-\frac{1}{2}$,纵坐标为 $f(-\frac{1}{2})=\frac{15}{4}$。
而 $g(x)$ 的图像是由两个 V 形图像组成的,分别在 $x=-1$ 和 $x=1$ 处取得最小值$0$。
2023-2024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卷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题)、多项选择题(第9题~第11题)、填空题(第12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19题)四部分。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 =3+i(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z -2i的虚部是 A .45B . 45iC . 35D .35i2.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β,n ∥β,且m α⊂,n α⊂,则α∥βD .若α⊥β,α β=m ,m ⊥n ,则n ⊥β 3.已知数据x 1,x 2,x 3, …x n 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5,数据3x 1-1,3x 2-1,3x 3-1, …3x n-1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10,s 2=14 B .—x =9,s 2=44 C .—x =29,s 2=45D .—x =29,s 2=444.向量→a 与→b 不共线,→AB =→a + k →b ,→AC = m →a -→b (k ,m ∈R ),若→AB 与→AC 共线,则k ,m 应满足A .k +m =0B .k -m =0C .km +1=0D .km -1=05.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设事件A =“第一枚向上点数为奇数”,事件B =“第二枚向上点数为偶数”,事件C =“两枚骰子向上点数之和为8”,事件D =“两枚骰子向上点数之积为奇数”,则 A . A 与C 互斥B . A 与C 相互独立C . B 与D 互斥 D . B 与D 相互独立6. 在△ABC 中,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b cos C =2a -c ,A =π4,b =3,则实数a 的值为 A . 6B . 3C . 6D . 37.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 A =4,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θ,且 tan θ=223,则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A . 26π B . 28π C . 34πD . 14π8.已知sin2θ=45,θ∈(0,π4) ,若cos(π4-θ)=m cos(π4+θ),则实数m 的值A .-3B .3C .2D .-2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设复数z =i +3i 2(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z 的共轭复数为-3-iB .z ·i=1-3iC .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D .|z +2|= 210.已知△ABC 内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sin A >sin B ,则A >BB .若a cos B =b cos A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 C .若a 2+b 2>c 2,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D .若a =1.5,b =2,A =30°的三角形有两解11.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P 分别是C 1D 1,C 1C ,A 1A 的中点,则A .M ,N ,B ,A 1四点共面B .若a =2,则异面直线PD 1与MNC .平面PMN 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D .若a =1,则三棱锥P -MD 1B 的体积为124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2.一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6个小球,其中2个白球,1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1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恰有一球是黄球的概率是▲ .13.已知A(-3,5),B(1,10),C(2,1),则tan∠ACB=▲ .1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BD是△ABC的中线,且1BD=,则a+c的最大值为▲.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棸.15.(13分)已知sin α=-55,α∈(π,3π2),sin(α+β)=513,β∈(π2,π).(1)求tan2α的值;(2)求sinβ的值.16.(15分)某市高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为做好分析评价工作,现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成绩,经统计,这批学生的成绩全部介于40和100之间,将数据按照[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分成6组,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直方图。
高一数学试题与解析-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答案

唐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一.选择题:1~4.ACCB5~8.DBDC二.选择题:9.BCD 10.AD 11.ACD 三.填空题:12.713.2712514.77四.解答题:(若有其他解法......,请参照给分.....) 15.解:(1)若a ∥b ,则3sin α-cos α=0, …3分解得tan α=33, …5分因为α∈[0,π],所以α= π6. …7分(2)若a ⊥b ,则sin α+3cos α=0, …10分解得tan α=-3, …12分 因为α∈[0,π],所以α=2π3. …13分16.解:(1)记“甲独立解答正确”为事件A ,“乙独立解答正确”为事件B ,且事件A ,B 相互独立.所以两人解答都正确的概率为…5分(2)“至多一人解答正确”的对立事件为“两人都解答正确”,所以至多一人解答正确的概率为1-P (AB )=1-P (A )P (B )=1…10分(3)“至少一人解答正确”的对立事件为“两人都未解答正确”,所以至少一人解答正确的概率为1-P (A-B -)=1-P (A -)P (B -)=1- 1 2× …15分17.解:(1)在△ABC…2分…3分解得sin ∠…5分因为C =2π3,所以∠BAC ∈(0, π3),所以∠…7分所以又AB =3,BC =3,所以△ABC 的面积×BC ×sin…8分(2)解法一:在△ADC 中,AC =BC =3,C =2π3,因为D 是BC 中点,所以CD = 1 2BC =32,由余弦定理,得AD 2 =AC 2+CD 2-2AC ·CD ·cos C…11分 =3+34-2×3×32×(- 1 2)=214.…14分 所以AD =212.…15分解法二:由AD →= 12(AB →+AC →)两边平方可得|AD →|2= 14(|AB →|2+|AC →|2+2|AB →||AC →|cos ∠BAC )…11分由(1)可知AC =BC =3,AB =3,cos ∠BAC =32,所以|AD →|2= 14(9+3+2×3×3×32)=214.…14分 所以AD =212.…15分18.解:(1)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x-=15×0.05+25×0.35+35×0.3+45×0.2+55×0.1 …2分=34.5(岁). …3分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年龄在[10,40)的频率为0.05+0.35+0.3=0.7, 在[10,50)的频率为0.05+0.35+0.3+0.2=0.9, 则第80百分位数为x 0∈[40,50),由0.7+(x 0-40)×0.02=0.8,解得x 0=45. …5分所以估计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34.5岁,第80百分位数为45.(2)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的频率分别为0.3,0.2,0.1.…6分若从这三组中分层抽取6人,则从第三组抽取3人,记为a1,a2,a3;第四组抽取2人,记为b1,b2;第五组抽取1人,记为c;对应的样本空间Ω={(a1,a2),(a1,a3),(a1,b1),(a1,b2),(a1,c),(a2,a3),(a2,b1),(a2,b2),(a2,c),(a3,b1),(a3,b2),(a3,c),(b1,b2),(b1,c),(b2,c)},所以n(Ω)=15;…8分设事件A为“从6人中随机抽取两人,所抽取的2人年龄在不同组”,则A={(a1,b1),(a1,b2),(a1,c),(a2,b1),(a2,b2),(a2,c),(a3,b1),(a3,b2),,所以n(A)=11. …10分…12分(3)设第三组、第四组的年龄的平均数分别为x1-,x2-,方差分别为s21,s22.则x1-=36,x2-=46,s21=2,s22=4.由第三组有30人,第四组有20人,-2s,…14分s…16分26.8.…17分19.解:(1)由已知AC∥A1C1,AC⊄平面A1BC1,A1C1⊂平面A1BC1,所以AC∥平面A1BC1.…2分又AC⊂平面ABC,平面A1BC1∩平面ABC=l,所以AC∥l.…5分(2)取BC中点为O,连接AO,A1O.因为侧面BB1C1C为矩形,所以BB1⊥BC,又AA1//BB1,则AA1⊥BC.由A1C=A1B,所以A1O⊥BC.…6分又A1O∩AA1=A1,A1O,AA1⊂平面AA1O,故BC⊥平面AA1O.…8分由于AO⊂平面AA1O,故BC ⊥AO . …10分又BO =CO ,故AB =AC , 又AC =BC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12分(3)记ON 与BC 1交于点H ,连接A 1H ,过O 作OE ⊥A 1H 于点E ,连接BE .因为O ,N 分别为BC ,B 1C 1中点, 所以ON ∥AA 1,ON =AA 1,所以四边形A 1AON 为平行四边形. …13分 所以平面A 1AON ∩平面A 1BC 1=A 1H .由(2)可知BO ⊥平面A 1AON ,OE ,A 1H ⊂平面A 1AON , 所以BO ⊥OE ,BO ⊥A 1H , 又OE ⊥A 1H ,BO ∩OE =O ,所以A 1H ⊥平面BOE ,又BE ⊂平面BOE , 所以A 1H ⊥BE ,即∠OEB 为平面A 1AN 与平面A 1BC 1所成的锐二面角. …14分 在△A 1BC 中,A 1C =A 1B =22,BC =AB =4, 所以△A 1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 1O =2.因为A 1A =AB =4,△ABC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O =23, 所以A 1O 2+AO 2=AA 21, 则A 1O ⊥OA . …15分 同理可证A 1O ⊥A 1N ,又知H 为ON 中点,所以A 1H = 12ON =2.所以△A 1OH 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OE =3, …16分 在△OEB 中,BO ⊥OE , 因为BE =OB 2+OE 2=7,所以sin ∠OEB =OB BE =27=277. …17分故平面A 1AN 与平面A 1BC 1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277.…17分(同上)A 1B 1C 1CABNOHE。
2023-2024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答案CDACBDDA1.【解析】由题得()()()()231151+12i i i z i i ----==-,所以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15,22⎛⎫-- ⎪⎝⎭,故选C .2.【解析】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故A 错误;相等向量要求方向相同且模长相等,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等向量,故B 错误;当0λ<,则向量a 与a λ方向相反,故C 错误;对于D :单位向量的模为1,都相等,故D 正确.3.【解析】因为1238,,,,x x x x 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10,所以123832,32,32,,32x x x x ++++ 的平均数是310232⨯+=,方差是231090⨯=.故选A .4.【解析】【方法一】向量a 在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22cos ,1,04a b b bb a a b b b⋅<>⋅===;【方法二】数形结合,由图易得选项C 正确,故选C.5.【解析】样本中高中生的人数比小学生的人数少20,所以5320543543n n -=++++,解得120n =,故选B .6.【解析】对于选项A ,易得,αβ相交或平行,故选项A 错误;对于选项B ,,m n 平行或异面,故选项B 错误;对于选项C ,当直线,m n 相交时,//αβ才成立,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正确,故选D.7.【解析】对于选项A ,因为掷两颗骰子,两个点数可以都是偶数,也可以都是奇数,还可以一奇一偶,即一次试验,事件A 和事件B 可以都不发生,所以选项A 错误;对于选项B ,因为C D ⋂即两个点数都是偶数,即A 与C D ⋂可以同时发生,所以选项B 错误;对于选项C ,因为331()664P B ⨯==⨯,333()1664P D⨯=-=⨯,又()0P BD =,所以()()()P BD P B P D ≠,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因为()1P C D = ,所以C D =Ω ,因为必然事件与任意事件相互独立,所以B 与C D ⋃是相互独立事件,故选D .8.【解析】因为11AC CB =,AC BC =,取AB 中点D ,则1C DC ∠为二面角1C AB C --的平面角,所以14C DC π∠=.在1Rt C DC ∆中,可得112,CD CC C D ===,又1182V AB CD CC =⋅⋅=,解得4AB =,所以AC ==.由1111A ABC B AA C V V --=得1111133ABC AA C S h S BC ∆∆⋅=⋅,代入数据求解得到点1A 到平面1ABC的距离h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满分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题9题10题11全部正确选项ABCBCAD9.【解析】依题意球的表面积为24πR ,圆柱的侧面积为22π24πR R R⨯⨯=,所以AC 选项正确;圆锥的侧面积为2πRR ⨯=,所以B 选项正确;圆锥的表面积为(2222π1π4πR R R R +=<,圆柱的表面积为2224π2π6πR R R +=,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ABC .10.【解析】由1i z i +=-得22z =,故选项A 错误;根据复数的运算性质,易知BC 正确;根据22z -≤的几何意义求解,点Z 在以圆心为()2,0,半径为2的圆内及圆周上,所以集合M 所构成区域的面积为4π,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BC .11.【解析】对于选项A ,若60A =︒,2a =,则2222cos a b c bc A =+-,即224b c bc bc =+-≥,当且仅当2b c ==时,取等号,所以1sin 2ABC S bc A ==≤△,所以ABC 故选项A正确,B 错误.对于选项C ,要使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两个,则sin b A a b <<,因为4a b==,所以4sin A <πsin 0,2A A ⎛⎫∈ ⎪⎝⎭,所以03A π<<.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cos cos a b c A B +=+等价于cos cos a b A B c +=+,即22222222a b b c a a c bc bc ac++-+-=+,对该等式通分得到()()()2222222ab a b a b c a b a c b +=+-++-,即2222322322a b ab ab ac a a b bc b +=+-++-,即3322220a b a b ab ac bc +++--=.这即为()()()()2220a b a ab b ab a b c a b +-+++-+=,由0a b +≠知该等式即为2220a b c +-=.从而条件等价于2220a b c +-=且1c =,从而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121122ABC ab S ab ab r a b c a b c a b ab ===++++++ 当且仅当2a b ==时等号成立,从而0r <≤2213πππ24S r ⎛⎫-=≤= ⎪ ⎪⎝⎭内切圆.验证知当2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该三角形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是3π4-,所以选项D 正确.故选A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其中第14题的第一个空2分,第二个空3分.12.71513.a b <【注:也可以是b a >,0b a ->或a 小于b 】14.2;412.【解析】已知甲、乙两人独立的解同一道题,甲,乙解对题的概率分别是23,35,恰好有1人解对题的概率是22137353515⨯+⨯=.【注:写成有限小数不给分】13.【解析】由平均数在“拖尾”的位置,可知a b <.14.【解析】(1)13E ABC ABC V S EB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1cos 8BAC ∠=,所以sin 8BAC ∠==,所以113772413282E ABC V -=⨯⨯⨯⨯⨯=.(2)作BH AC ⊥,垂足为H ,作1111B H AC ⊥,垂足为H 1,易证棱1BB 在平面11ACC A 上的射影为1HH ,则点E 在平面11ACC A 上的射影1E 在线段1HH 上,由(1)知,1cos 8BAC ∠=,故128AH AH AB ==,解得14AH =,故BH =,则1EE =,设AF 的中点为1Q ,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1R ,则1QQ ⊥平面11ACC A ,即11//QQ EE ,在1Rt FQQ中,222211QF R QQ ==+①,又因为222211114QE R QQ Q E ⎛⎫==-+ ⎪ ⎪⎝⎭②,由①②可得211131216QQ Q E =+,所以当11Q E 取最小值时,1QQ 最小,即1R 最小,此时111Q E HH ⊥,因为1Q 是AF 的中点,则1E 是1HH 的中点,则E 是棱1BB 的中点.因为11//AA BB ,所以直线EF 与1BB 所成角即为直线EF 与1AA 所成角.由1111cos 8A CB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1B F 因为11EB =,所以EF =11cos 4E FEB B EF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其中第(1)小问6分,第(2)小问7分。
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共2套,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共2套,含答案)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1.一元二次不等式 $-x^2+x+2>0$ 的解集是()A。
$\{x|x2\}$ B。
$\{x|x1\}$C。
$\{-1<x<2\}$ D。
$\{-2<x<1\}$2.已知$\alpha$,$\beta$ 为平面,$a$,$b$,$c$ 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 $b\parallel a$,$a\subset\alpha$,则$b\parallel\alpha$B。
若$\alpha\perp\beta$,$\alpha\cap\beta=c$,$b\perp c$,则 $b\perp\beta$C。
若 $a\perp c$,$b\perp c$,则 $a\parallel b$D。
若 $a\cap b=A$,$a\subset\alpha$,$b\subset\alpha$,$a\parallel\beta$,$b\parallel\beta$,则 $\alpha\parallel\beta$3.在 $\triangle ABC$ 中,$AB=3$,$AC=1$,$\angleA=30^\circ$,则 $\triangle ABC$ 面积为()A。
$\frac{\sqrt{3}}{4}$ B。
$\frac{\sqrt{3}}{2}$ C。
$\frac{\sqrt{3}}{8}$ D。
$\frac{\sqrt{3}}{16}$4.设直线 $ $l_1\parallel l_2$,则 $k=$()A。
$-1$ B。
$1$ C。
$\pm1$ D。
无法确定5.已知 $a>0$,$b>0$,$a+b=1$,则$\sqrt{a}+\sqrt{b}$ 的最小值是()A。
$4$ B。
$5$ C。
$8$ D。
$9$6.若 $\{a_n\}$ 为等差数列,且 $a_2+a_5+a_8=39$,则$a_1+a_2+\cdots+a_9$ 的值为()A。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答案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年级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 满足()20241i 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虛部为( )A .12B .12−C .i 2D .i 2−2.某商场组织了一次幸运抽奖活动,袋中装有标号分别为1~8的8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现抽奖者从中抽取1个小球.事件A =“取出的小球编号为奇数”,事件B =“取出的小球编号为偶数”,事件C =“取出的小球编号小于6”,事件D =“取出的小球编号大于6”,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 与B 互斥B .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C .C 与D 互为对立事件D .B 与D 相互独立3.已知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m α∥,n α∥,则m n ∥ B .若m α∥,m β∥,则αβ∥ C .若m α∥,αβ∥,则m β∥D .若αγ⊥,βγ⊥,l αβ= ,则l γ⊥4.甲乙两人进行三分远投比赛,甲、乙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分别为0.5和0.4,且两人之间互不影响.若两人分别投篮一次,则两人中至少一人命中的概率为( ) A .0.6B .0.7C .0.8D .0.95.在△ABC 中,a ,b ,c 为角A ,B ,C 对应的边,则“cos sin a C a C b c −=−”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如图,圆台1OO 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ABCD ,24AB BC CD ===,E 为下底面O 上的一点,且AE =,则直线C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2B .12 C D 7.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3次,则三个点数之和大于14的概率为( ) A .17216B .554C .427D .35216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π3BAD ∠=,1AB =,2AD =.P 是以C 为圆心,点,且AP AB AD λµ=+,则λµ+的最大值为( )A .2+BC .2+D .2+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四名同学各掷骰子7次,分别记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根据四名同学的统计结果,判断可能出现了点数6的是( ) A .中位数为3,极差为3B .平均数为2,第80百分位数为4C .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4D .平均数为3,方差为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向量类似的,可以把有序复数对()()1212,,C z z z z ∈看作一个向量,记()12,a z z = ,则称a为复向量.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运算法则,对于()12,a z z = ,()34,b z z = ,1234,,,C z z z z ∈,规定如下运算法则:①()1324,a b z z z z +++ ;②()1324,a b z z z z −−−;③1324a b z z z z ⋅=+ ;④||a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i,1i)a =+ ,(2,2i)b =− ,则15i a b ⋅=+B .若0a = ,则()0,0a =C .a b b a ⋅=⋅D .()a b c a b a c ⋅+=⋅+⋅1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BCEF 中,90CBF BCE ∠=∠=°,A ,D 分别是BF ,CE 上的点,且AD BC ∥,222AB ED BC AF ====,将四边形ADEF 沿AD 向上折起,连接BE ,BF ,CE .在折起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C ∥平面BEFB .BE 与AD 所成的角先变大后变小C .几何体EF ABCD 体积有最大值53D .平面BCE 与平面BEF 不可能垂直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圆锥体积为3π,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______.13.已知平面向量a ,b ,3b = ,向量a 在向量b 上的投影向量为16b −,则a b ⋅= ______.14.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4AB AA ==,E 为线段1CC 上动点,D 为BC 边中点,则三棱锥A -BDE 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3分)某市举办了党史知识竞赛,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参赛选手,统计成绩后对统计数据整理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试估计全市参赛者成绩的第40百分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和平均数(单位:分);(2)若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0,60,[)60,70,[)70,80三层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再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两人,求抽取的两人都及格(大于等于60分为及格)的概率.16.(15分)如图,四边形PDCE 为矩形,直线PD 垂直于梯形ABCD 所在的平面.90ADC BAD =∠=°∠,F 是线段P A 的中点,PD =112AB AD CD ===.(1)求证:AC ∥平面DEF ;(2)求点F 到平面BCP 的距离.17.(15分)在△ABC 中,a ,b ,c 为角A ,B ,C 对应的边,S 为△ABC 的面积.且2sin sin sin 21sin C ab B a A S B−=−.(1)求A ;(2)若2a =,求△ABC 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18.(17分)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14CC =,D 、E 分别是线段AC 、1CC 的中点,点1C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点D .(1)求证:1A C ⊥平面BDE ;(2)设G 为棱11B C 上一点,111C G C B λ=,()0,1λ∈. ①若12λ=,请在图中作出三棱柱111ABC A B C −过G 、B 、D 三点的截面,并求该截面的面积; ②求二面角G -BD -E 的取值范围.19.(17分)对于两个平面向量a ,b,如果有0a b a a ⋅−⋅> ,则称向量a 是向量b 的“迷你向量”.(1)若(1,)m x = ,(2,1)n x =− ,m 是n的“迷你向量”,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一只蚂蚁从坐标原点()0,0O 沿最短路径爬行到点(),N n n 处(n N ∈且2n ≥).蚂蚁每次只能沿平行或垂直于坐标轴的方向爬行一个单位长度,爬完第i 次后停留的位置记为()112P i n ≤≤,设()1,0M n −.记事件T =“蚂蚁经过的路径中至少有n 个i P 使得ON 是i OP的迷你向量”。
湖北省武汉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武汉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教师:考试时间:2024年7月1日考试时长: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复数z 满足(2i)3i z +=-,则z =()A.1i +B.1i- C.1i-+ D.1i--【答案】A 【解析】【分析】先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得到复数z ,再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因为(2i)3i z +=-,所以3i (3i)(2i)1i 2i 41z ---===-++,所以1i z =+.故选:A2.△ABC 中,60A =︒,BC =AC =C 的大小为()A.75︒B.45︒C.135︒D.45︒或135︒【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 B =45B = ,由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BC AC A B=,故32sin 2B ==,由于60A =︒,故0120B ︒︒<<,故45B = ,18075C A B =--= ,故选:A3.已知数据1x ,2x ,L ,9x 的方差为25,则数据131x +,231x +,L ,931x +的标准差为()A.25B.75C.15D.【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求出新数据的方差,进而计算标准差即可.【详解】因为数据1x ,2x ,L ,9x 的方差为25,所以另一组数据131x +,231x +,L ,931x +的方差为2325225⨯=,15=.故选:C4.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BC 的中点.若AC AM BD λμ=+,则λμ+的值为()A.43B.53C.158D.2【答案】B 【解析】【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作答.【详解】在正方形ABCD 中,以点A 为原点,直线AB ,AD 分别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令||2AB =,则(2,0),(2,2),(0,2),(2,1)B C D M ,(2,2),(2,1),(2,2)AC AM BD ===-,(22,2)AM BD λμλμλμ+=-+ ,因AC AM BD λμ=+ ,于是得22222λμλμ-=⎧⎨+=⎩,解得41,33λμ==,53λμ+=所以λμ+的值为53.故选:B5.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A.3B.32C.1D.32【答案】C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连接A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且D 为BC 中点,则AD BC ⊥,又因为1BB ⊥面ABC ,故1BB AD ⊥,且1BB BC B ⋂=,所以AD ⊥面11BCC B ,所以AD 是三棱锥11A B DC -的高,所以11111133133A B DC B DC V S AD -∆=⋅==.考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2、三棱锥体积.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 c C ⎛⎫++= ⎪⎝⎭,3B π=,则a c +的取值范围是()A.332⎛⎝ B.332⎛⎝ C.332⎣ D.332⎡⎢⎣【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正弦定理将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c C ⎛⎫++=⎪⎝⎭进行化简,可求出b 的值,再利用边化角将a c +化成角,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及角的范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题知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c C ⎛⎫++=⎪⎝⎭,3B π=∴cos cos sin sin sin B C AB bc C ⎛⎫+=⎪⎝⎭即cos cos 3sin B C Ab c C+=由正弦定理化简得∴sin cos cos 3sin 3A cB bC C ⋅+⋅==∴23sin sin cos cos sin 3AC B C B +=∴23sin sin()sin 3AB C A +==∴2b =3B π=∴1sin sin sin a b cA B C===∴23sin sin sin sin()sin cos )3226a c A C A A A A A ππ+=+=+-=+=+ 203A π<<∴5666A πππ<+<∴)26A π<+≤即2a c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边角互化的方法(1)边化角:利用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得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2)角化边:①利用正弦定理:sin 2aA r=,sin 2b B r =,sin 2c C r=②利用余弦定理:222cos 2b c a A bc+-=7.设O 为△ABC 的外心,若2AO AB AC =+,则sin BAC ∠的值为()A.4B.4C.4-D.4【答案】D 【解析】【分析】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已知条件可得,2AC BO = ,所以12AC R =,且//AC BO ,取AC的中点M ,连接OM 可得π2BOM ∠=,计算cos sin BOC MOC ∠=-∠的值,再由余弦定理求出BC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因为2AO AB AC =+ ,2AC AO AB BO =-=,所以1122AC BO R ==,且//AC BO ,取AC 的中点M ,连接OM ,则OM AC ⊥,因为//AC BO ,所以OM BO ⊥,即π2BOM ∠=,所以11π124cos cos sin 24AC RMC BOC MOC MOC OC OB R ⎛⎫∠=+∠=-∠=-=-=-=- ⎪⎝⎭,在BO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BC R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224RBCBAC RR ∠===.故选:D8.高为8的圆台内有一个半径为2的球1O ,球心1O 在圆台的轴上,球1O 与圆台的上底面、侧面都相切.圆台内可再放入一个半径为3的球2O ,使得球2O 与球1O 、圆台的下底面及侧面都只有一个公共点.除球2O ,圆台内最多还能放入半径为3的球的个数是()A.1 B.2C.3D.4【答案】B 【解析】【详解】作过2O 的圆台的轴截面,如图1.再作过2O 与圆台的轴垂直的截面,过截面与圆台的轴交于圆O .由图1.易求得24OO =.图1这个问题等价于:在以O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除2O 外最多还可放几个点,使以这些点及2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彼此至多有一个公共点.由图2,3sin45sin sin604θ︒<=︒,有4560θ︒<<︒.图2所以,最多还可以放入36013122θ︒⎡⎤-=-=⎢⎣⎦个点,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圆台内最多还可以放入半径为3的球2个.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某地区有小学生120000人,初中生75000人,高中生55000人,当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行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2000的样本,得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为30%,70%,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高中生中抽取了460人B.每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1125C.估计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的平均近视率为60%D.估计高中学生的近视人数约为44000【答案】BD 【解析】【分析】根据分层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公式等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详解】高中生抽取5500020004401200007500055000⨯=++人,A 选项错误.每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200011200007500055000125=++,B 选项正确.学生总人数为1200007500055000250000++=,估计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的平均近视率为1200007500055000132.50.30.70.80.53250000250000250000250⨯+⨯+⨯==,C 选项错误.高中学生近视人数约为550000.844000⨯=人,D 选项正确.故选:BD10.G 是ABC 的重心,2,4,120,AB AC CAB P ∠===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GA GB GC ++= B.AB 在AC上的投影向量等于12- AC .C.3AG =D.()AP BP CP ⋅+ 的最小值为32-【答案】ACD 【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并结合重心的性质,即可判断A ,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判断B ;根据向量数量积公式,以及重心的性质,判断C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率,结合图形转化,即可判断D.【详解】A.以,GB G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GBDC ,,GD BC 交于点O ,O 是BC 的中点,因为G 是ABC 的重心,所以,,A G O 三点共线,且2AG GO =,所以2GB GC GD GO +== ,2GA AG GO =-=- ,所以0GA GB GC ++=,故A 正确;B.AB 在AC 上的投影向量等于1cos1204AC AB AC AC ⨯=-,故B 错误;C.如图,因为()12AO AB AC =+ ,所以()222124AO AB AC AB AC =++⋅,即211416224342AO ⎛⎫=+-⨯⨯⨯= ⎪⎝⎭,即3AO = 因为点G 是ABC 的重心,22333AG AO ==,故C 正确;D.取BC 的中点O ,连结,PO PA ,取AO 中点M ,则2PA PO PM += ,()12AO AB AC =+,()()2221124816344AO AB AB AC AC =+⋅+=⨯-+= ,则()()()()221224AP BP CP PA PB PC PA PO PA PO PA PO ⎡⎤⋅+=⋅+=⋅=⨯+--⎢⎥⎣⎦,222132222PM OA PM =-=- ,显然当,P M 重合时,20PM = ,()AP BP CP ⋅+ 取最小值32-,故D 正确.故选:ACD【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对于重心性质的应用,以及向量的转化.1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正方体的中心,M 为1DD 的中点,F 为侧面正方形11AA D D 内一动点,且满足1B F ∥平面1BC M ,则()A.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12πB.动点F 的轨迹的线段为22C.三棱锥1F BC M -的体积为43D.若过A ,M ,1C 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Ω,Q 为截面Ω上一点,则线段1AQ 长度的取值范围为45,225⎡⎢⎣⎦【答案】AC 【解析】【分析】选项A :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结合正方体的外接球分析;选项B :分别取1AA ,11A D 的中点H ,G ,连接1B G ,GH ,1HB ,1AD ;证明平面1B GH ∥平面1BC M ,从而得到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选项C :根据选项B 可得出GH ∥平面1BC M ,从而得到点F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为H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再结合线面垂直及等体积法,利用四棱锥的体积求解所求三棱锥的体积;选项D :设N 为1BB 的中点,从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到截面Ω即为面1AMC N ,从而线段1AQ 长度的最大值为线段11A C 的长,最小值为四棱锥11A AMC N -以1A 为顶点的高.【详解】对于A :由题意可知: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可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3R =所以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4π12πR =,故A 正确;对于B :如图分别取1AA ,11A D 的中点H ,G ,连接1B G ,GH ,1HB ,1AD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11B H C M ∥,且1B H ⊂平面1B GH ,1C M ⊄平面1B GH ,所以1C M //平面1B GH ,同理可得:1BC //平面1B GH ,且111BC C M C ⋂=,11,BC C M ⊂平面1BC M ,所以平面1B GH ∥平面1BC M ,而1B F ∥平面1BC M ,所以1B F ⊂平面1B GH ,所以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其长度为12222⨯=,故B 错误;对于C :由选项B 可知,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因为GH ∥平面1BC M ,则点F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为H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过点B 作1BP B H ⊥,因为11B C ⊥平面11ABB A ,BP ⊂平面11ABB A ,所以11B C BP ⊥,又1111⋂=B C B H B ,111,B C B H ⊂平面11B C MH ,所以BP ⊥平面11B C MH ,所以1111111111114252232335F BC M H BC M B C MH B B C MH B C MHV V V V S BP ----====⨯=⨯⨯⨯⨯,故C 正确;对于D :如图,设平面Ω与平面11AA B B 交于AN ,N 在1BB 上,因为截面Ω⋂平面11AA D D AM =,平面11AA D D ∥平面11BB C C ,所以1AM C N ∥,同理可证1AN C M ∥,所以截面1AMC N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N 为1BB 的中点,在四棱锥11A AMC N -中,侧棱11A C 最长,且11A C =设棱锥11A AMC N -的高为h ,因为1AM C M ==1AMC N 为菱形,所以1AMC 的边1AC ,又1AC =则112AMC S =⨯=△1111111142223323C AA M AA M V SD C -=⋅=⨯⨯⨯⨯=△,所以1111114333A AMC AMC C AA M V S h V --=⋅===△,解得3h =.综上,可知1AQ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故D 错误.故选:AC【点睛】关键点睛: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到动点的轨迹,再由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判断C ,D 选项关键是找到临界点,求出临界值.三、填空题:本小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复数()221i i()z m m m =-++⋅∈R 表示纯虚数,则m =__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2i 1=-和复数的分类要求得出参数值;【详解】因为复数()()2221ii=11i()z m m mm m =-++⋅-+-⋅∈R 表示纯虚数,所以210,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13.定义集合(){},02024,03,,Z |A x y x y x y =≤≤≤≤∈,则从A 中任选一个元素()00,x y ,它满足00124x y -+-<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42025【解析】【分析】利用列举法求解符合条件的()00,x y ,即可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详解】当0y =时,02024,Z x x ≤≤∈,有2025种选择,当1,2,3y =时,02024,Z x x ≤≤∈,分别有2025种选择,因此从A 中任选一个元素()00,x y ,共有202548100⨯=种选择,若00y =,则022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2x -<,此时0x 可取0,1,2,若01y =或3,则021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3x -<,此时0x 可取0,1,2,3,若02y =,则020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4x -<,此时0x 可取0,1,2,3,4,综上可得满足00124x y -+-<的共有342516+⨯+=种情况,故概率为16481002025=故答案为:4202514.在ABC 和AEF △中,B 是EF的中点,1,6,AB EF BC CA ====,若2AB AE AC AF ⋅+⋅= ,则EF 与BC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__.【答案】23【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有:()()2AB AE AC AF AB AB BE AC AB BF ⋅+⋅=⋅++⋅+=,即22AB AB BE AC AB AC BF +⋅+⋅+⋅= ,而21AB =,据此可得:11,AC AB BE BF ⋅=⨯-=- ,即()112,2BF AC AB BF BC +⋅--=∴⋅= ,设EF 与BC 的夹角为θ,则2cos 2,cos 3BF BC θθ⨯⨯=∴=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历史、物理方向学生的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数学成绩情况,分别从物理方向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的成绩得到样本甲,从历史方向的学生中随机抽取n 人的成绩得到样本乙,根据两个样本数据分别得到如下直方图:已知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有10个.(1)求n 和乙样本直方图中a 的值;(2)试估计该校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和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为代表);(3)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样本数据中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抽取6人,并从这6人中任取2人,求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答案】(1)50n =,0.018a =;(2)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为81.5,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为88.25;(3)25【解析】【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频率为0.2,这个组学生有10人,由此能求出n ,由乙样本数据直方图能求出a ;(2)利用甲、乙样本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能估计估计该校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和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从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分别抽取2人和4人,将从分数在[60,70)中抽取的2名学生分别记为1A ,2A ,从分数在[70,80)中抽取的4名学生分别记为1b ,2b ,3b ,4b ,利用列举法能求出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小问1详解】解:由直方图可知,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频率为0.020100.20⨯=,则100.20n=,解得50n =;由乙样本数据直方图可知,(0.0060.0160.0200.040)101a ++++⨯=,解得0.018a =;【小问2详解】解:甲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值为(550.005650.010750.020850.045950.020)1081.5⨯+⨯+⨯+⨯+⨯⨯=,乙样本数据直方图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为(0.0060.0160.02)100.420.75++⨯=<,前4组的频率之和为(0.0060.0160.020.04)100.820.75+++⨯=>,所以乙样本数据的第75百位数在第4组,设第75百位数为x ,(80)0.040.420.75x -⨯+=,解得88.25x =,所以乙样本数据的第75百位数为88.25,即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为81.5,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为88.25;【小问3详解】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从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分别抽取2人和4人,将从分数在[60,70)中抽取的2名学生分别记为1A ,2A ,从分数在[70,80)中抽取的4名学生分别记为1b ,2b ,3b ,4b ,则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的基本事件有:12(,)A A ,11(,)A b ,12(,)A b ,13(,)A b ,14(,)A b ,21(,)A b ,22(,)A b ,23(,)A b ,24(,)A b ,12()b b ,,13(,)b b ,14(,)b b ,23(,)b b ,24(,)b b ,34(,)b b 共15个,所抽取的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为62155=.16.(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答题不得分)如图,在四棱锥11A BCC B -中,平面ABC ⊥平面11BCC B ,△ABC 是正三角形,四边形11BCC B 是正方形,D 是AC 的中点.(1)求证:1//AB 平面1BDC ;(2)求直线BC 和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解析】【分析】(1)连接1B C ,交1BC 于点O ,连接OD ,由中位线的性质,可知1//OD AB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证;(2)过点C 作1CE C D ⊥于点E ,连接BE ,可证CE ⊥平面1BDC ,从而知CBE ∠即为所求,再结合等面积法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得解.【小问1详解】连接1B C ,交1BC 于点O ,连接OD ,则O 为1B C 的中点,因为D 是AC 的中点,所以1//OD AB ,又OD ⊂平面1BDC ,1AB ⊄平面1BDC ,所以1AB ∥平面1BDC .【小问2详解】过点C 作1CE C D ⊥于点E ,连接BE ,因为四边形11BCC B 是正方形,所以1BC CC ⊥,又平面ABC⊥平面11BCC B ,1C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平面11BCC B BC =,所以1CC ⊥平面ABC ,因为BD ⊂平面ABC ,所以1CC B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且D 是AC 的中点,所以BD AC ⊥,又1CC AC C =I ,1,⊂CC AC 平面1ACC ,所以BD ⊥平面1ACC ,因为CE ⊂平面1ACC ,所以BD CE ⊥,又1C D BD D =I ,1,C D BD ⊂平面1BDC ,所以CE ⊥平面1BDC ,所以CBE ∠就是直线BC 和平面1BDC 所成角,设2BC =,在1Rt DCC 中,11CE DC CD CC ⋅=⋅,所以5CE ==,在Rt BCE 中,5sin 25CE CBE BC ∠===.17.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对抗赛,每局依次轮流发球,连续赢2个球者获胜,且比赛结束,通过分析甲、乙过去比赛的数据知,甲发球甲赢的概率为23,乙发球甲赢的概率为25,不同球的结果互不影响,已知某局甲先发球.(1)求该局打4个球甲赢的概率;(2)求该局打5个球结束的概率.【答案】(1)875(2)44675【解析】【分析】(1)先设甲发球甲赢为事件A ,乙发球甲赢为事件B ,然后分析这4个球的发球者及输赢者,即可得到所求事件的构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2)先将所求事件分成甲赢与乙赢这两个互斥事件,再分析各事件的构成,利用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概率.【小问1详解】设甲发球甲赢为事件A ,乙发球甲赢为事件B ,该局打4个球甲赢为事件C ,由题知,2()3P A =,2()5P B =,则C ABAB =,所以23228()()()(()()353575P C P ABAB P A P B P A P B ===⨯⨯⨯=,所以该局打4个球甲赢的概率为875.【小问2详解】设该局打5个球结束时甲赢为事件D ,乙赢为事件E ,打5个球结束为事件F ,易知D ,E 为互斥事件,D ABABA =,E ABABA =,F D E =⋃,所以()()()()()()()P D P ABABA P A P B P A P B P A ==2222281135353675⎛⎫⎛⎫=-⨯⨯-⨯⨯= ⎪ ⎪⎝⎭⎝⎭,()()()()()()()P E P ABABA P A P B P A P B P A ==2222241113535375⎛⎫⎛⎫⎛⎫=⨯-⨯⨯-⨯-= ⎪ ⎪ ⎪⎝⎭⎝⎭⎝⎭,所以8444()()()()67575675P F P D E P D P E =⋃=+=+=,所以该局打5个球结束的概率为44675.1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22cos a c b C -=.(1)求B ;(2)若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包括顶点)上,π6EDF ∠=,2b c ==.设BDE α∠=,将DEF 的面积S 表示为α的函数,并求S 的取值范围.【答案】(1)π3(2)3ππ,π328sin 23S αα=≤≤⎛⎫- ⎪⎝⎭,3,84S ⎡∈⎢⎣⎦【解析】【分析】(1)由题干及余弦定理可得222a c b ac +-=,再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解;(2)由题可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ππ32α≤≤,在BDE 与CDF 中,分别由正弦定理求出DE ,DF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3ππ,2ππ3216sin sin 36S ααα=≤≤⎛⎫⎛⎫-- ⎪ ⎪⎝⎭⎝⎭,由三角恒等变换及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22cos a c b C -=,所以222222222a b c a b c a c b ab a +-+--=⋅=,即222a cb ac +-=,所以2221cos 222a cb ac B ac ac +-===.因为()0,πB ∈,所以π3B =.【小问2详解】由π3B=及2b c==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又因为π6EDF∠=,BDEα∠=,所以ππ32α≤≤.在BDE中,2π3BEDα∠=-,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DE BDB BED∠=,即32π2sin3DEα=⎛⎫-⎪⎝⎭.在CDF中,π6CFDα∠=-,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DF CDC CFD∠=,即π2sin6DFα=⎛⎫-⎪⎝⎭.所以31π3ππsin,2ππ2ππ8632 sin sin16sin sin3636Sααααα=⨯⨯=≤≤⎛⎫⎛⎫⎛⎫⎛⎫----⎪ ⎪ ⎪ ⎪⎝⎭⎝⎭⎝⎭⎝⎭.因为2ππ11sin sin cos sin sin cos362222αααααα⎛⎫⎛⎫⎛⎫⎛⎫--=+-⎪⎪⎪ ⎪ ⎪⎪⎝⎭⎝⎭⎝⎭⎝⎭2213313sin cos cos sin sin2cos224444αααααα=-+=-1πsin223α⎛⎫=-⎪⎝⎭,因为ππ32α≤≤,所以ππ2π2,333α⎡⎤-∈⎢⎥⎣⎦,所以π3sin2,132α⎤⎛⎫-∈⎥⎪⎝⎭⎣⎦,所以1π1sin2,2342α⎤⎛⎫-∈⎥⎪⎝⎭⎣⎦.所以2ππ16sin sin36αα⎛⎫⎛⎫⎡⎤--∈⎪ ⎪⎣⎦⎝⎭⎝⎭,所以33,2ππ8416sin sin36αα⎡∈⎢⎛⎫⎛⎫⎣⎦--⎪ ⎪⎝⎭⎝⎭,所以333,2ππ8416sin sin36Sαα⎡=∈⎢⎛⎫⎛⎫⎣⎦--⎪ ⎪⎝⎭⎝⎭.所以S 的取值范围为3,84⎡⎢⎣⎦.19.(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答题不得分)如图,在三棱柱ADP BCQ -中,侧面ABCD 为矩形.(1)若PD⊥面ABCD ,22PD AD CD ==,2NC PN =,求证:DN BN ⊥;(2)若二面角Q BC D --的大小为θ,π2π,43θ⎡⎤∈⎢⎥⎣⎦,且2cos 2AD AB θ=⋅,设直线BD 和平面QCB 所成角为α,求sin α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解析】【分析】(1)问题转化为证明DN⊥平面BCP ,即证明ND BC ⊥和DN PC ⊥,ND BC ⊥转化为证明BC ⊥平面PQCD ,而ND BC ⊥则只需证明PDN PCD△△(2)作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以及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列出sin α的表达式,最后把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小问1详解】因为PD⊥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又CD BC ⊥,PD CD D ⋂=,,PD CD ⊂平面PCD ,所以BC ⊥平面PQCD ,又ND ⊂平面PQCD ,所以ND BC ⊥,在Rt PCD 中,2PD ==,则CD =3PC =,所以2NC =,1PN =,由PN PDND PC=,DPN CPD ∠=∠,所以PDN PCD △△,所以DN PC ⊥,又因为ND BC ⊥,PC BC C ⋂=,,PC BC ⊂平面BCP ,所以DN⊥平面BCP ,又因为BN ⊂平面BCP ,所以DN BN ⊥.【小问2详解】在平面QBC 中,过点C 作CF BC ⊥,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BC CD ⊥,所以DCF ∠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且DCF θ∠=,又⋂=CF CD C ,,CD CF ⊂平面CDF ,所以BC ⊥平面CDF ,在平面CDF 中,过点D 作DG FC ⊥,垂足为G ,连接BG ,因为BC ⊥平面CDF ,DG ⊂平面CDF ,所以DG BC ⊥,又BC FC C ⋂=,,BC FC ⊂平面BCQ ,所以DG ⊥平面BCQ ,所以DBG ∠为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即DBG α∠=,sin DG DC θ=,又因为2cos 2AD AB θ=⋅,所以222sin 32cos 14cos 2DGBDAB AD αθθ===+++π2π,43θ⎡⎤∈⎢⎥⎣⎦可得12cos ,22θ⎡∈-⎢⎣⎦,21cos 0,2θ⎡⎤∈⎢⎥⎣⎦,设32cos t θ=+,2,32t ⎤∈+⎥⎦,则23cos 2t θ-=,()2223sin 1cos 14t θθ-=-=-,所以()2222563125651sin 14222t t t t α⎛⎫-++ ⎪--+⎝⎭=-=≤=,当且仅当25t =时等号,所以sin α51-.【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以及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然后写出sin α的表达式,最后求函数最值问题利用了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高一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请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a 、b 、c 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结论正确是A .()()⋅⋅=⋅⋅a b c c b aB .若//,//a b a c ,则//b cC .若⋅=⋅a b a c ,则=b cD .-≤+a b a b 2. 如果角α的终边经过点(2sin30,2cos30)︒-︒,则sin α的值等于A .12 B .12- C .2- D .3-3. 某社区有6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0户,中等收入家庭420户,低收入家庭60户.为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记作①;某学校高中二年级有15名男篮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人调查学习负担情况,记作②;那么完成上述两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A .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B . ①系统抽样,②分层抽样C . 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D . 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 4. 设A 、B 是△ABC 的内角,并且(1tan )(1tan )2A B ++=,则A +B 等于A .4π B .4π3C .4π5 D .k π+4π(k ∈Z ) 5. 下列程序执行的目的是6. 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4 ,8.4,9.4 ,9.9,9.6,9.4,9.7,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A .9.4, 0.484 B .9.4, 0.016 C .9.5,0.04 D .9.5,0.016 7.要得到函数x y cos 2=的图象,只需将函数)4y x π=+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A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C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D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8. 甲乙两艘轮船都要在某个泊位停靠6小时,假定它们在一昼夜的时间段中随机地到达,则这两艘船中至少有一艘在停靠泊位时必须等待的概率是A .916 B . 716 C .14 D .1169. 设(,1)A a ,(2,)B b ,(4,5)C 为坐标平面上三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 与OB 在OC 方向上的投影相同,则a 与b 满足的关系式为A .5414a b +=B .543a b -=C .4514a b +=D .453a b -= 10. 函数1)cos (sin 2--=x x y 是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11. 函数πsin(2)3y x =-在区间π[π]2-,的简图是( )A .求261068⨯⨯⨯⨯的值B .求12368⨯⨯⨯⨯的值C .求24668⨯⨯⨯⨯的值D .求24666⨯⨯⨯⨯的值12.已知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 是三角形ABC 的重心,动点P 满足111(2)322OP OA OB OC =++,则点P 一定为三角形ABC 的A .AB 边上中线的中点 B .AB 边上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 .重心D .AB 边的中点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将十进制数3344化为七进制等于 .14. 1a 是[]0,1上的均匀随机数,则a =1(0.5)6a -⨯是区间 上的均匀随机数. 15. tan 70cos10(3tan 201)-= .16.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当sin cos x x ≤时()cos f x x =,当sin cos x x >时,()si n f x x =.给出以下结论:①()f x 是周期函数; ②()f x 的最小值为-1; ③当且仅当2()x k k =π∈Z 时,()f x 取最小值; ④当且仅当2(21)()2k x k k ππ-<<+π∈Z 时,()0f x >; ⑤()f x 的图像上相邻最低点的距离是2π. 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已知1tan 31tan αα+=+-()()()()22cos sin cos 2sin ααααπ-+π+⋅π-+-π的值.18.(本小题12分)已知一段计算程序.(I )分析2x =时的输出结果;(II )若记程序的输出结果为()A x ,问是否存在自然数m ,使得方程()0A x =在区间(,1)m m +内有实数根?若存在,求出m 的一个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9.(本小题12分)已知盒中装有仅颜色不同的玻璃球6个,其中红球2个、黑球3个、白球1个. (Ⅰ)从中任取1个球, 求取得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Ⅱ)从中取2个球,求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 20.(本小题12分)已知1sin cos 5αα-=,且0α<<π. (Ⅰ)求sin(2)4απ-的值; (Ⅱ)求2sin 22sin 1tan ααα+-的值.21.(本小题12分)平面上三个力1F 、2F 、3F 作用于一点且处于平衡状态,11F N =,26F N =,1F 与2F 的夹角为45.(Ⅰ)求3F 的大小; (Ⅱ)求3F 与1F 夹角的大小. 22.(本小题12分)已知点(1cos21)Mx +,,(1)N x a +(a ∈R ,a 是常数),且y OM ON =⋅,(O 是坐标原点) .(Ⅰ)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y f x =及单调递增区间;(Ⅱ)若方程()f x 0=在30,4π⎡⎤⎢⎥⎣⎦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求a 的取值范围. 平顶山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A5.C6.D7.C8.B9.D 10.D 11.A 12.B 二、填空题13.()712515 14.[]3,3- 15.1- 16. ①④⑤ 三、解答题17.解:由1tan 31tan αα+=+-(()1tan 31tan αα+=+-即(4tan 2α+=+············2分所以,tan 2α=·······················3分 又()()()()22cossin cos 2sin παπαπααπ-++-+-()()22cos sin cos 2sin αααα=+--+·······6分 21sin cos sin ααα=++222sin cos sin 1cos sin ααααα+=++22tan tan 11tan ααα+=++···············9分=43+······························10分. 18.解:(I )程序的输出结果为:32()25313A x x x x =---,∴2x =时的输出结果为-23. ··············6分(II )∵(3)130A =-<,(4)230A =>,∴方程()0A x =在区间(3,4)上至少有一个实根,因此,3m =.············12分 附:方程()0A x =的三个近似根如下:1 3.47147x =,20.485733 1.27925i x =-+,30.485733 1.27925i x =--.19. 解:(1)从6个玻璃球中任取一个,共有6种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取得红球或黑球共有5种结果. 所以,由古典概率公式得P 56=· ·····························5分 (2)从6个玻璃球中任取两个,共有15种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取到的球中没有红球共有6种结果.又没有红球和至少一个红球为对立事件,所以631155P =-=· · ···························12分20. 解:(1)因为1sin cos5αα-=,所以()21sin cos25αα-=即112sin cos25αα-=,2sin cosαα=2425·····2分0απ<<且2sin cosαα2425=>,1sin cos5αα-=,42ππα∴<<······3分从而有2sin cosαα=2425得sin2α=2425,7cos225α=-∴sin24πα⎛⎫-⎪⎝⎭sin2cos cos2sin44ππαα=-2472225225250=⨯+⨯=···························6分(2)由(1)知2sin cosαα=2425,42ππα<<,即222sin cos24sin cos25αααα=+,22tan24tan125αα=+,∴224tan50tan240αα-+=,解得3tan4α=(舍去)或4tan3α=····9分(或2sin2sin cos sin2tancos2cos1cos2αααααααα===+43=)所以2sin22sin1tanααα+-=()sin21cos21tanααα+--···························11分24712525413⎛⎫++⎪⎝⎭=-16825=-···························12分21.解:(1)依题意可知:123F F F++=,所以,()312F F F=-+由数量积的性质可知,()22312F F F=+,即222312112F F F F F=++又11F N=,262F N+=,1F与2F的夹角为45,所以,2231214522F⎛=++⨯⨯⎝⎭即234F=+)21=,所以331F=+··················6分(2)由(1)可知()13112F F F F F =-- 2112F F F =-- 1=--145= 设1F 与3F 的夹角为α,又因为331F =+,所以1313cosF F F F α=3-==又0180α≤≤,所以,150α=,即1F 与3F 的夹角为150············12分 22.解:(1)依题意可知:y = ()f x =OM ·ON (1cos21)(1sin2)x x a++=,,3 1cos2x x a ++=2sin 216x a π⎛⎫+++ ⎪⎝⎭=·················3分 由()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得:()36k x k k Z ππππ-≤≤+∈所以函数y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6分 (2)30,4x π⎡⎤∈⎢⎥⎣⎦,52663x πππ∴≤+≤方程()f x 0=即2sin 216x a π⎛⎫+++ ⎪⎝⎭=0,()2sin 216x a π⎛⎫++ ⎪⎝⎭=- 令y=2sin 26x π⎛⎫+⎪⎝⎭,()y 1a +=-. 方程()f x 0=的根的个数也即函数y=2sin 26x π⎛⎫+⎪⎝⎭与()y 1a +=-图象交点的个数, 由图像(图象略)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根需满足()1a ≤+1-<2或()1a <+≤-2-所以,3a -<≤-211a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