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5.30•【字号】沪学位[2008]6号•【施行日期】2008.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沪学位〔2008〕6号)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等9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高〔2007〕22号)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沪学位〔2007〕2号)的要求,经对各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听取市科教党委等9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现将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批准结果公布如下:一、批准以下6家单位为第二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2.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3.上海科学院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5.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二、批准以下18家单位为第二批“上海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1.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3.上海市电力公司4.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5.上海远程教育集团6.上海市档案馆7.上海市教育评估院8.公安部第三研究所9.上海期货交易所10.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11.上海软件园12.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3. IBM中国有限公司14.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15.北京康比特威创体育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6.奥美之路(北京)技术顾问有限公司17.福建南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8.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另外,我委同意以下16家单位为首批“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一--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第二批成员单位:1.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3.上海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4.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5.上海杰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上海张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7.爱斯泰克(上海)高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8.环旭电子(上海)有限公司9.上海火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上海鹏越惊虹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1.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12.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3.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技术中心14.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15.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16.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希望各单位与相关高校紧密合作,总结借鉴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和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保障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长期、有效实施。
中国民航大学入选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栽培基地

中国民航大学入选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栽培基地日前,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选出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中国民航大学-AMECO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共有工程硕士培养单位347家,经过严格评选,本次仅有28家培养单位获此殊荣。
2007年3月,中国民航大学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英文简称AMECO)合作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学校首个在校外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也是民航系统首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该基地在AMECO的大力支持下,每年可接受数十人次的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其中实践期半年以上的有10余人次,校聘企业硕士指导教师数量一直保持在15人以上。
据了解,我国在2009年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与行业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学位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中国民航大学-AMECO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特别是在近几年,学校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不断加大与基地的合作力度,借鉴国外航空工程师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教育经验,使双方的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民航大学现拥有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49个。
现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和翻译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型,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个。
国际合作办学现有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班、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研究生签约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目前,中航大专兼职硕士生导师380余人,各类研究生在学人数30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天津市18所高校中名列第8位,在职工程硕士的规模更是仅次于天津大学位居天津市第2位。
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民航及社会输送研究生2879人,培养在职研究生1425人,其中与国外联合培养研究生777人。
学校积极推动建立并建设校企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内教研函〔2016〕43号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的通知
正文:
----------------------------------------------------------------------------------------------------------------------------------------------------
关于公布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通知
内教研函〔2016〕43号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按照《关于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内教研函〔2016〕42号)要求,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研究,我厅确定了12个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见附件)。
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校所(院)、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创造和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要高度重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管理,不断加大投入,合理使用经费,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附件: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2016年12月22日
——结束——。
从创新能力提升角度探讨研究生科研竞赛培养机制——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一、引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在前期积累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最高一层,是创新人才培育的重点阶段,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最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际,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截至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高达300万,研究生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创新力量的强大主力军,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
[2]二、科研竞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助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基于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举办“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下简称“系列大赛”)。
“系列大赛”创办的初衷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系列大赛”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目标,结合研究生不同学科门类下的不同赛事,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科技竞赛为研究生提供了研究成果落地转化的契机,将学生专业领域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推动研究生更快更深入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科技竞赛尤其是“系列大赛”是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
“系列大赛”举办了7年,得到在校研究生,以及企业、行业的广泛肯定,形成了相当活跃的局面,现已成为各大高校公认的研究生国家级学科竞赛。
赛事的举办与普及极大地刺激了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助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
三、研究生校内科研竞赛体制建设模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历来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坚持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以研究生从创新能力提升角度探讨研究生科研竞赛培养机制程斯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强调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成果、教改项目认定范围

教学成果、教改项目认定范围
一、教学获奖
1、国家级奖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名师
国家级精品教材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国家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含全国性的各类课程竞赛)
2、省部级奖项
省市级、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
省市级、纺织工业联合会教材奖;
省市级教学名师;
省市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省市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含省市级各类课程竞赛)
二、教改项目/课题
1、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课程,国家在线课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指导教师;
◇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省市级精品课程、省市级全英语课程,省市级在线课程; ◇省市级教学团队;
◇省市级实验示范中心;
◇省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实验区;
◇省部级规划教材;
◇省部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5.07•【文号】教研[2015]1号•【施行日期】2015.05.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现就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案例教学和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1.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2.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以下简称合作单位)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
加强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教育理念转变、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方式3.重视案例编写,提高案例质量。
培养单位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要积极组织有关授课教师在准确把握案例教学实质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致力于案例编写,同时吸收行业、企业骨干以及研究生等共同参与。
东华大学教学成果、教改项目认定范围

东华大学教学成果、教改项目认定范围
一、教学获奖
1、国家级奖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名师
国家级精品教材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国家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含全国性的各类课程竞赛)
2、省部级奖项
省市级、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
省市级、纺织工业联合会教材奖;
省市级教学名师;
省市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省市级各类教学竞赛奖(含省市级各类课程竞赛)
二、教改项目/课题
1、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课程,国家在线课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指导教师;
◇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省市级精品课程、省市级全英语课程,省市级在线课程;
◇省市级教学团队;
◇省市级实验示范中心;
◇省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实验区;
◇省部级规划教材;
◇省部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
浙江:“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公布.pdf

浙江:“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公布浙江:“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公布近日,全国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名单,浙江大学和中国计量学院入选。
本次评选旨在推动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不断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简称“浙大”,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大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大学、首批9所“985工程”大学,中国大学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
截至2014年6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799人,博士研究生8577人,本科生23302人。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教授任名誉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林建忠教授任校长。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东方休闲之都——浙江省省会杭州。
学校占地面积1580亩,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3亿元,纸质图书200万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培养单位名称
培养单位 代码 10617 10657 10698 10699 10701
培养单位名称 重庆邮电大学 贵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IBM 中国研发中心 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石 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中国 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 司西部管道分公司
联合培养单位名称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南瑞集团公司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 15 16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10254 10285 10286
上海海事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序 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联合培养基地名称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南瑞集团公司-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南信大-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 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浙江大学-浙江中控-工业控制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示 范基地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煤田地质局研究生联合培养示 范基地 机电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油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武钢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 养实践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全日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深圳大学—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重庆大学-重庆水务集团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 基地
附件:
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的名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联合培养基地名称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污水处理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航空发动机高级工程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应用究生校外创新实践基地 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东北大学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现代建筑产业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航天工程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联合培养学生实践基地 同济大学-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 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上海海事大学-港航机械电子电气工程硕士-上海振华重工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交通运输工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联合培养单位名称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发动机控股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培养单位 代码 10004 10005 10006 10007 10055 10056 10058 10141 10145 10153 10213 10217 10247 培养单位名称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同济大学
序 号 32 33 34 35 36
联合培养基地名称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重邮信科集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贵州省地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与 IBM UTP 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工 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西电-中电 54 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
培养单位 代码 10288 10289 10294 10300 10335 10358 10361 10384 10425 10459 10487 10497 10561 10590 10611
培养单位名称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郑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重庆大学
3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