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I)

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I)
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I)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I)

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数字PID控制系统设计(I)

二、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环节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它需要控制理论、程序设计、硬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融合。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学生控制算法设计的认识,学会控制算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组成,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编程调试,为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设计和系统的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以89C51单片机和ADC、DAC等电路、由运放电路实现的被控对象构成的计算机单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1. 硬件电路设计:89C51最小系统加上模入电路(用ADC0809等)和模出电路(用TLC7528和运放等);由运放实现的被控对象。

2. 控制算法:增量型的PID控制。

3. 控制算法仿真:在simulink中建立系统仿真图,编写S-function, 对算法进行仿真。

四、课程设计要求

1. 模入电路能接受双极性电压输入(-5V~+5V ),模出电路能输出双极性电压(-5V~+5V )。

2. 模入电路用两个通道分别采集被控对象的输出和给定信号。

3. 每个同学选择不同的被控对象:

4

4(),

()(0.21)

(0.81)

G s G s s s s s =

=

++ 5

5

(),

()(0.81)(0.31)

(0.81)(0.21)

G s G s s s s s =

=

++++ 5

10

(),

()(1)(0.81)

(1)(0.41)

G s G s s s s s ==

++++

8

8

(),

()(0.81)(0.41)(0.41)(0.51)

G s G s s s s s s s ==

++++ 4. PID 参数整定,根据情况可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扩充响应曲线法等。

5. 对象输出端加上扰动:扰动可选择小幅度正弦信号、小幅度阶跃信号、小幅度的脉冲信号。 扰动的出现时刻选择在系统进入稳态后的适当时刻。

6. 对采样信号加上滤波算法。算法可选择滑动平均值法,复合滤波,惯性滤波等。

7. simulink 仿真采用ode4定步长,仿真步长可取0.1-1ms 。采样周期可取20-100ms ,由实验结果确定。

8. S-function 的函数名由各人姓名拼音缩写+学号后3位数组成。

五、课程设计实验结果

1. 控制系统能正确运行。

2. 正确整定PID 参数后,系统阶跃响应超调<10%,调节时间尽量短。

六、进度安排

七、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总结设计过程,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任务。

2.课程设计的要求。

3.控制系统总框图及系统工作原理。

4.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连接图(含被控对象),电路的原理。

5.控制算法及其原理。

6. Simulink仿真图及S-function的算法实现说明。

7.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8.电路设计、仿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体会。

第二部分

目录

1 课题简介 (6)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6)

1.2 课题任务和要求 (6)

2 数字PID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6)

2.1 控制系统总体介绍 (6)

2.2 系统闭环工作原理 (7)

3 数字PID控制硬件电路设计 (7)

3.1 A/D转换单元 (7)

3.2 D/A转换单元 (8)

3.3 被控对象的实现 (8)

4 数字PID控制算法设计 (9)

4.1 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法 (9)

4.2 采样周期的选择 (9)

5 数字PID控制Simulink仿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主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定时中断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外部中断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滤波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6实验与结果分析. (15)

6.1 凑试法确定PID参数 (16)

6.2 实验结果分析 (18)

7 小结与体会 (1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课题简介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它需要控制理论、程序设计、硬件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融合。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学生控制算法设计的认识,学会控制算法的实际应用,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际组成,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编程调试,为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设计和系统的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1.2 课题任务和要求

本课题的任务:

设计以89C51单片机和ADC、DAC等电路、由运放电路实现的被控对象构成的计算机单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1. 硬件电路设计:89C51最小系统加上模入电路(用ADC0809等)和模出电路(用TLC7528和运放等);由运放实现的被控对象。

2. 控制算法:增量型的PID控制。

3. 控制算法仿真: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仿真图,编写S-function, 对算法进行仿真。

本课题的要求:

1. 模入电路能接受双极性电压输入(-5V~+5V ),模出电路能输出双极性电压(-5V~+5V )。

2. 模入电路用两个通道分别采集被控对象的输出和给定信号。

3.被控对象为:88

(),()(0.81)(0.41)(0.41)(0.51)

G s G s s s s s s s =

=++++

4. PID 参数整定,要求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

5. 定时中断时间可在10-50ms 中选取,采样周期取定时中断周期的整数倍,可取20-100ms ,由实验结果确定。

6. 滤波方法可选择平均值法,中值法等。

2 数字PID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控制系统总体介绍

该闭环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为 88

(),()(0.81)(0.41)(0.41)(0.51)

G s G s s s s s s s =

=

++++数字PID 控制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