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黄精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不同生长年限黄精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2021年第2期辽宁林业科技2021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N q2不同生长年限黄精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卢志华(凤城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凤城118100)摘要:黄精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
为比较不同生长年限黄精根茎的功能成分,测定3年生、5年生黄精的多糖、黄酮、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3年生与5年生黄精根茎的多糖含量均达50mg-g以上,差异不显著;5年生黄精根茎的黄酮含量是3年生黄精根茎的6倍,差异显著;两种生长年限黄精根茎微量元素含量排序均为Ca>Mg>Fe>Mn>Zn,差异不显著。
该研究为黄精更深层次开发应用和工业加工应用提供部分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精;生长年限;多糖;黄酮;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21)02-0037-03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为黄精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全球黄精属植物有40多种,分布广泛,而我国约有31种,主产分布在湖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等地[2-3]o黄精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补肾益精之功效⑷。
黄精许多的生物活性功能来自其含有的诸多功能成分物质[5-6]o已有研究表明,黄精所含的多糖、黄酮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免疫调节,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7-8]o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逐渐提升,对药食同源的植物也更加关注。
由于黄精生长周期较长,产量有限,因此急需开展黄精类功能性食品研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比较不同生长年龄黄精的功能成分,以3年生和5年生黄精根茎为试材,测定多糖、黄酮、微量元素及抗氧化活性,为黄精功能成分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1试验材料1-1材料与试剂试验材料为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工种植的3年生和5年生新鲜黄精根茎,带回实验室干燥至恒质量。
黄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活性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题目:黄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活性研究黄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活性研究摘要系统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了有关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文献资料,对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进而对其药理、药效方面的价值进行延伸,以其对黄精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黄精的建议。
关键字:黄精;黄精多糖;活性;药理;开发引言黄精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等。
黄精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很广,大约有40多种1,但适应性较差、生态选择性强。
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证,是中国常用药物之一。
黄精含有黄精皂苷、烟酸、糖类、醌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免疫激发、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病毒等作用。
因此,对黄精属植物化学成分与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1.1黄精多糖黄精多糖是黄精化合物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黄精多糖中有甲、乙、丙3种类型,但其分子量不同(大于20万),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按照6:26:1的比例组成。
黄精中含粗多糖13.0%,但炮制后黄精多糖含量将降低。
黄精低聚糖甲:分子量为1630,由8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
黄精低聚糖乙:分子量为862,由4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
黄精低聚糖丙:分子量为474,由2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
3中黄精低聚糖由果糖和葡萄糖按摩尔比8:1、4:1和2:1缩合而成。
据目前的有关黄精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报道表明,黄精多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长实验动物寿命及对衰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用20%黄精水煎剂浸泡桑叶,饲喂家蚕的实验表明,黄精能减少家蚕食桑量和减轻家蚕体重,具有延长家蚕幼虫期和家蚕寿命的作用,用黄精水提液饲喂果蝇,果蝇的飞翔能力大于对照组,且在高温下果蝇平均生存期延长8%至9%,明显提高延长了雌、雄两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
不同产地黄精中挥发性成分分析与比较

c i n g a r e a s . Me t h o d s S o l i d —p h a s e m i c r o e x t r a c t i o n—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m 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S P ME—G C—MS)w a s c o n d u c t e d t o ma k e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v o l a t i l e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P o l y g o n a t i R h i z o ma f r o m F u j i a n , G u i z h o u a n d H e n a n , S O a s
c o mp o n e n t s w 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i n He n a n 3 5 v o l a t i l e c o mp o n e n t s w 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i n Gu i z h o u 3 3 v o l a t i l e c o mp o n e n t s we r e i d e n t i — i f e d . A mo n g t h e s e- s o me c o mp o n e n t s w e r e t h e s a me i n t h r e e a r e a s , wh i l e o t h e r s we r e d i f f e r e n t . Co n c l u s i o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c e s t h e v o l a t i l e c o mp o n e n t s o f Po l y g o n a t i R h i z o ma w e r e q u i t e d i f f e r e n t , a n d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v i d e d a s c i e n t i i f c b a s i s f o r i t s
泰山黄精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泰山黄精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目的:分析测定栽培的泰山黄精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栽培泰山黄精中1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结果:栽培泰山黄精富含镁、铁、锌、锰、铜、铬等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
结论: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泰山黄精是极具开发价值的药食两用的中草药。
标签:泰山黄精;微量元素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zffonatum kingianum Coll,etHemsL)、黄精(Polygotw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rtgttum cyrtonea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
泰山黄精为鸡头黄精,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中医临床上主要用黄精来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肺结核、淋巴结核、白细胞减少、腹泻、便秘、失眠等多种病症。
药理研究证实,黄精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等作用。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及中医药的关系十分密切,中药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决定植物类中药寒、凉、温、热四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实验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测定栽培泰山黄精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组成特点,以期从微量元素角度为泰山黄精的药理研究和推广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仪器与材料IRIS IntrepidⅡXSP型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美国热电公司);梅特勒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可调温控电热板;电热恒温水浴锅;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硝酸和高氯酸为国产优级纯;实验用去离子水为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产的超纯水机制备;混合标准溶液来自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00μg/ml,GSB 04-1767-2004)。
实验所用黄精购自泰山黄精人工栽培种选育研究与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2.方法与结果2.1测定条件载气为氩气;载气流速为0.5ml/min;射频功率为l150W。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3种法定基源黄精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3种法定基源黄精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目的比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差异。
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收集到的17批黄精药材,提取液经PS/A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 MS)技术分别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用多元统计分析处理数据,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HCA)。
结果从正、负离子模式下的PCA、PLS-DA、OPLS-DA散点图及HCA树状图可见,3种法定基源黄精明显聚为3类。
结论3种基源黄精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3种法定基源黄精。
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药材的深入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three official materials of Polygonati Rhizoma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Methods The 17 batch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extracted by ultrasonic method. The extracts were purified by PS/AL column of solid phase extraction,and then analyzed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UPLC-Orbitrap MS)to profile their chemical constituents. After that,the obtained data were treated by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Results Three official materials of Polygonati Rhizoma clearly clustered as three classes,which were showed in the PCA,PLS-DA and OPLS-DA scatter plots and HCA dendrogram under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mode. 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i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three official materials of Polygonati Rhizoma,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official medicinal material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basis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quality standards of Polygonati Rhizom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596、81460623、81760733);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FF117-(013)、2016FD050、2014FA035、2014FZ083];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15HB053);云南省高校南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30270100500)Keywords:Polygonati Rhizoma;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chemical constituents;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comparative study;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黄精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证[1],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
黄精

黄精栽培技术2010年9月1日孙家东_营山南充市一、概况黄精是贵州省的地道药材之一,别名老虎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黄精来源于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黄精的根茎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和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黄精在我国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东北、内蒙古以及安徽、浙江、等地。
黄精的适应性较差、生境选择性强,喜生于土壤肥沃、表层水分充足、荫蔽、但上层透光性充足的林缘、灌丛和草丛或林下开阔地带。
黄精野生地的贵州凤冈县和湄潭县,山地气候特点明显,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5.6℃,年降雨量1257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275~290天,年日照1150小时。
在该地区,黄精野生资源丰富,但随着药源需求量的增大,野生采集逐渐被家种黄精所取代,2002年,凤冈县和湄潭县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黄精GAP基地,约2.668万平方米。
黄精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用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现代研究,对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结核病、慢性肝炎等症,以及在抗菌、解毒、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等。
二、植物形态(一)植物形态1.黄精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
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
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
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
黄精的成分与功能主治

黄精的成分与功能主治一、黄精的成分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黄精属。
其根茎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包括黄精苷、多糖、皂苷、黄酮、甾醇、挥发油等。
1.黄精苷:黄精苷是黄精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2.多糖:黄精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促进体内代谢、改善肌肤质量等功能。
3.皂苷:黄精中含有丰富的皂苷,具有抗病毒、降脂、抗氧化等作用。
4.黄酮:黄精中的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等作用。
5.甾醇:黄精中的甾醇具有抗炎、调节内分泌、抗癌等作用。
二、黄精的功能主治黄精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黄精的常见功能主治:1.强身健体:黄精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对预防感冒、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2.滋补养颜:黄精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滋养肌肤、提亮肤色的效果,可作为化妆品原料,用于改善肌肤质量。
3.益肺止咳:黄精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肺热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润肠通便:黄精中的黄酮成分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大便干燥等肠道问题。
5.生津止渴:黄精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口干口渴、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调节血脂:黄精中的皂苷成分具有降脂作用,可用于调节血脂,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
7.抗衰老:黄精中的黄酮、甾醇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可用于抗衰老保健。
总之,黄精具有多种有益健康的成分和功能主治。
但应注意,使用黄精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了解自身体质和用药适应症,并遵照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作者:田迎秋李玲杨玉玲黄玉玲王春全杨清松蔡群虎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地黄精品种进行多糖含量和浸出物测定,为黄精品种选育和种植奠定基础;同时对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黄精以及三年生滇黄精不同采收期的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确定其适宜的采收期。
方法:黄精浸出物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醇溶性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
结果:产自云南文山的滇黄精(黄断面类型)的浸出物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54.6%和24.62%;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黄精多糖含量以十年生滇黄精多糖含量最高,为35.83%;三年生不同采收期的滇黄精以11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5.93%。
结论:不同产地黄精的多糖和浸出物含量均有较大差异,滇黄精的生长年限和采收期影响多糖含量。
关键词:滇黄精;多花黄精;鸡头黄精;浸出物;多糖;采收期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rnsl.)和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等,按形状不同,习称“鸡头黄精”、“大黄精”、“姜形黄精”。
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症已有很长历史,是中医常用药物之一[2,3]。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 PSP),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节血糖血脂、调节免疫、改善记忆力等功能[5-11]。
并且黄精中的多糖含量普遍在10%以上,因此黄精多糖的研究对黄精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2]。
但当前已报告黄精多糖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提取工艺的研究[13]。
本研究主要对不同品种黄精进行多糖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为黄精品种选育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通过科学 实验手段 , 对不 同产地的黄精原植物 中含有的化 学成分进行 比较研 究 , 同时对黄精 中的主要 成分进行分析 , 为精 选 黄精种质提供科 学的方法依据 。实验 中是采用分光光度 计法对黄精 中含有 主要成分 的含量 比值进行检 测分析 , 主要针对广 东、 湖北 、 河南 以及贵 州等地 的黄精进行成分试验 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各地所产的黄精 中成分 比例各有差 异, 并且不 同产地 的黄精 主成分也不相 同, 但 对 于黄精优 良种质 筛选均 以多糖、 薯蓣 皂苷 源含量为评价指标 。 关键词 : 黄精; 多花黄精 ; 滇黄精; 黄精 多糖; 薯蓣皂苷元 黄精植物 中主要包括多糖 、 总酚、 总黄铜 以及薯蓣皂苷元等多种化 3结 果与 分析 学成分 , 我 国很多地 区对黄精的种植 比较注重 , 但是 因为地 区的不同 , 3 . 1 不同产地黄精多糖含量的比较 。上述实验中的黄精多糖含量测 黄精的化学成分也有_定的差异性。 作为重要的药材原料, 对人体补气 定 与我国药典分析结果大致相 同, 由于产地的不 同, 多糖含量也有明显 养阴、 健脾和 胃、 降血糖 、 降血脂 、 抗菌消炎 、 抗病毒等方面有着非常好 差异 , 目前广东地带的多花黄精多糖含量相对较高 , 江西黄精多糖含量 的功效,加强对不同产地黄精的学化成分以及主要成分的试验分析对 相对较低 ,按黄经品种进行多糖含量高低比较结果为:多花黄精 >黄 提高优质黄精种质筛选有重要的作用意义,下面是对不同产地黄精主 精 > 滇黄精 , 经过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黄精多糖含量比 较, 其含量也会 要化学成分及主成分的试验分析。 有明显的不同。 黄精多糖最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的 2 倍左右, 多花黄 1材 料与 仪器 精最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5 . 3 左右, 滇黄精最高含量可超 出最低含量 本次实验所选用 的黄精原植物材料来 自于广东 、 贵州 、 河南 、 安徽 1 . 5 倍左右。 等多个省市地区, 其黄精品种多样 , 有野生黄精 、 多花黄精 、 滇黄精等。 3 . 2 不同产地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比较。根据各地区的黄精薯蓣 实验 中主要 以这些种类的黄精的根茎为实验对象 ,根茎的新鲜度完全 皂苷元含量测定结果发现 ,湖北地区的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成分相对 符合实验要求, 均与刚出土时的新鲜标准无太大差异 。 实验 中选用的葡 较高 , 浙江地区的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黄精 , 不同品 萄糖 、薯蓣皂苷元、芦丁以及没食子酸等对照品均来 自正规 的安全渠 种的黄精薯蓣皂苷元含量 比饺结果为 : 多花黄精>滇黄精 >黄精。同一 道, 采用先进 、 科学的检测仪器 以及分析软件 , 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与科 黄精品种不同地区栽种, 黄精的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较明显 , 黄精最高 学性。 薯蓣皂苷元含量 比 对低薯蓣皂苷元含量可高达 7 倍左右。多花黄精最 2方 法 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3 0 0 左右 ,滇黄精最高含量可超 出最低含量 1 2 . 1 黄精多糖含量的测定。 利用比较传统的药典方法进行葡萄糖对 倍左右 照品与黄精多糖含量测定 ,检测结果为 :葡 萄糖标准品溶 液浓度在 3 . 3 不同产地黄精 中总酚含量的比较。黄精 中的总酚含量在不同地 0 . 0 3 4 ~ 0 . 2 0 4 m g / m L范围内线 炭 系 良好。 测定黄精多糖含量的标准曲 区中所富含的成分也是不同的 , 结合本次实验结果分析, 河南地 区黄精 线为 Y : 3 . 9 6 6 x + O . 0 3 8 , r = 0 . 9 9 3 。 总酚含量相对较高 , 而关系地区的黄精总酚含量相对较低 , 不同品种的 2 . 2 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该实验检测中主要针对色谱条件以及标 黄精总酚含量 比较结果为: 黄精总酚含量高于多花黄精与滇黄精, 而多 准曲线的制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首先色谱条件准备。 以乙腈 一 水( 9 4: 花黄精与滇黄精的总酚含量值 比较接近,不同产地的黄精总酚含量各 6 ) 为流动相等度洗脱; 控制 流速 、 色谱柱 的温度 、 检测波长以及样品数 不相 同, 黄精总酚最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的 2 . 5 倍左右 , 多花黄精最 量。 其次标准 曲线制备。 取对照品 8 毫克放置 2 5 毫升的实验器皿中, 以 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4 . 5 左右 , 滇黄精最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3 倍 刻度为准 , 加 入对应量的甲醇, 均匀摇晃 , 制备成黄精对照品溶液。再分 左 右 。 别取不 同量 的溶液分别放置 1 0毫升的瓶 中,再加入相应量的甲醇, 继 3 . 4 不同产地黄精 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不同地区的黄精总黄酮含 续均匀摇晃 , 并对精密度 、 稳定 I 生、 重复性 以及加样 回收率进行 比例确 量各有差异 ,目前河南地 区黄精主要成分 中总黄铜的含量相对其他地 定。 区要高 , 而浙江地 区黄精 中总黄酮含量明显较. 低。 根据 黄精 品种进 总 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 取黄精样品细粉 2 g , 精密称定 , 置烧瓶内, 精 黄酮含量比较结果为 : 黄精高于滇黄精 , 滇黄精该与多花黄精。不同产 密加入乙醇 5 0 mL , 摇匀 , 称重, 加热回流 4 h , 放冷 , 再称定重量 , 过滤, 取 地的黄精总黄酮含量各不相同,黄精总黄铜最高含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2 0 m L续冷液 , 蒸 干乙醇 , 残渣加 8 0 mL 3 m o l / L的盐酸溶液溶解, 沸水 回 的 1 左右 , 多花黄精最高含量可超 出最低含量 7 . 5 左右 , 滇黄精最高含 流水解 4 h , 冷却 , 移 至分液漏斗 中, 加氯仿 4 0 mL ( 2 0 、 1 0 、 1 0 mL ) 萃取 3 量可超出最低含量 1 倍左右。 次, 合并氯仿液 , 减压 回收氯仿至干 , 残渣加甲醇溶解 , 移至 l mL量瓶 结束 语 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进样前用 0 . 4 5 m的微孔滤膜过滤。 各地区黄精植物的成分与含量会有 明显 的差异 ,这主要是 因为地 2 . 3总酚含量的测定。样品总酚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黄精细粉 l g 于 区之间存在气候差异 、 纬度差异 、 地理条件差异 、 光照度差异、 水肥条件 试管中, 加入 1 0 m L 7 0 % ̄醇, 超声f 2 5 0 w, 4 0 k H z ) 提取 3 0 m i n , 过滤 , 取滤 差异以及栽种技术差异等多种因素而引起 , 不同地区的黄精中多糖、 总 液。 反复提取 3 次。 旋干, 并用 7 0 %乙醇定容至 l m L 。 准确吸取 4 0 L , 酚 、薯蓣皂苷元以及总黄酮的成本测定都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实验手 按“ 2 . 3 . 1 ” 项下方法测定黄精总酚含量。 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浓度在 0 段进行准确确定 , 以此作为黄精药材筛选依据 , 将实验结果分析发现 , 0 . 0 5 2 mg / mL范 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 系 良好 ,没食 子酸标准 曲线为 多糖与薯蓣皂苷元含量较多的黄精属 于最优质的黄精 , 目前, 广东地区 Y= 2 7 . 7 2 4 X+ 0 . 0 0 4 2 , r - = 0 . 9 9 2 。 黄精在这两中成分含量上略 占优势。 2 4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样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精 密称取黄精细粉 参考文献 1 . 5 g , 置于2 0 mL 具塞试管中, 加入 1 5 mL 5 % 的乙醇溶液仂Ⅱ 0 人l %的盐 [ 1 】 王俊 杰, 刘影, 殷海青等. 不同地 区黄精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聚类分析 酸) , 超声( : z s o w, 4 0 k H z ) 提取 1 h , 过滤 , 旋干 , 用5 % 乙醇定容至 1 0 . 5 mL 青海大学学 ̄. 2 o 1 6 , 3 4 0 ) . 于E P管中。取 0 . 3 mL , 按“ 2 . 4 . 1 ” 项下方法测定和计算黄精总黄酮含量。 [ 2 ] 董治程. 不同产地黄精的资源现状调查与质量分析咧 . 长沙: 湖南中医 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在 0— 0 . 0 4 0 mg / mL范围内与吸光度 线性关 系 良 药大学2 0 1 2 . 好, 芦丁标准曲线为 Y = 1 0 . 7 3 X + 0 . 0 0 2 4 8 , r - = 0 . 9 9 9 。
科技 论 坛
・ 8 7
不 同产地黄精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张洪洋 1 , 2 李 叶丹 王 义 , 吴海峰 ( 1 、 哈 尔滨商业大学 生命科 学与环境科 学研 究中心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2 、 中国 医学科 学院 北京协和 医学院药用植 物研 究所 中药( 天然药物 ) 创新 药物研发北京重点 实验室 , 北京 1 0 0 1 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