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多糖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黄精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精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精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S180腹水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小鼠接种H22实体瘤或S180腹水瘤后随机分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d)]的黄精多糖,以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计算黄精多糖对小鼠H22实体瘤生长的抑制率,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以及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结果给予黄精多糖灌胃的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对H22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34.93、43.44、56.25)%;中、高剂量的黄精多糖可以显著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结论黄精多糖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活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on H22orS180 tumor mice, and the immunoregulation effect on H22 tumor mice. Methods H22orS180 tumor mice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with 100,200,400 mg/(kg·d) dosage of 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then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life time, thymus index, spleen index were measured. Results 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can increasethe thymus index and spleen index, and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was (34.93、43.44、56.25)%,respectively. Moreover, 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can evidently prolong life time of S180tumor mice. Conclusion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showed obviously anti-tumor activity and immunoregulation effect.【Key words】Polygonati polysaccharide; Anti-tumor activity; Immunoregulation effect黄精(Rhizoma polygonati)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1]。

黄精多糖酸奶的研制研究

黄精多糖酸奶的研制研究

90 I FOOD INDUSTRY I黄精多糖酸奶的研制研究文 罗茜 牛浩杰 胡晓佳 王晓娟西安培华学院个样本中取出二十毫升,放入清理干净的25ml 烧杯内,利用测量仪获取数据。

其二,滴定酸度,间隔一个小时,样本为五毫升,放在锥形瓶内,添加经过煮沸冷却处理后的十毫升的去离子,直接滴入两滴浓度为0.5%的酚酞乙醇,摇晃瓶身,直至混合液均匀。

使用0.1mol/L 的氢氧化钠,完成滴定试验。

各组样本重复进行三次,以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

另一方面,持水性。

清理离心管,干燥处理。

每个试管需进行编号,使用高精密仪器称其自重,并用m 0记录。

准备酸奶样本,约为30ml ,用m 1表示。

放在常温环境中,采取每分钟四千转,持续十分钟,去除分离出的清液。

把试管倒放静置在试验台上,确保无水分残留,并记作m 2。

上述步骤需进行三次,以平均值作为结果。

酸奶样本持水性运算公式如下:持水性=(m 2-m 0)/(m 1-m 0)×100%2.2.4酸奶感官评价邀请食品安全专业的高校学生,性别比例3:2,女生偏多。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提前组织有关训练,而后整理学生给出的评分,去除分数两个极值后,计算平均分。

感官指标包括四项:一是外观,即色泽;二是风味,主要体现在黄精风味;三是质引言适宜食用酸奶人群的年龄跨度较大,为丰富酸奶种类、提高其质量及生理功能性,把多种可食用原料添加到酸奶中,以探究不同物质对其发酵过程的影响。

其实,进行实验的很多物质都已成功参与到酸奶生产中。

1. 黄精多糖的生理功能其一,控血糖。

可以提升身体机能对胰岛素的灵敏性,并控制肝脏内的AMP ,由此调整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提高合成速度,并延缓分解效率。

其二,降血压。

综合运用黄精、合理饮食习惯与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作用。

其三,抗疲劳。

抗缺氧水平得到提升。

其四,增强记忆力。

对记忆障碍起到缓解改善的效用。

2. 研制黄精多糖酸奶的过程分析2.1 研制准备一方面,准备酸奶制作所需的黄精、鲜牛乳、发酵粉、果胶、改性木薯淀粉以及乳清蛋白粉。

黄精多糖制备工艺研究

黄精多糖制备工艺研究

黄精多糖制备工艺研究作者:熊冬梅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黄精多糖是黄精根茎中的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功能性成分之一,其制备工艺在药品开发及疾病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黄精多糖组分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精多糖;多糖组分;制备工艺黄精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是集药、食两用于一身的中国传统中药材,中医古籍《本草纲目》中记载道“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黄精多糖是黄精根茎中含量较高的植物多糖,也是黄精的主要药效成分,其药用效果已得到广泛验证,如大量研究表明黄精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抗炎抗病毒、改善学习记忆等作用[1-2]。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年来黄精多糖的组分研究及黄精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展开探讨。

一、黄精多糖的组成植物黄精中的多糖组分主要包括:淀粉、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其中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是黄精多糖。

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黄精,其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如:钱枫等检测了安徽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黄精,黄精多糖含量最低为7.34%、最高为13.2%,喻祖文等检测的人工栽培多倍体黄精多糖含量为18.6%。

黄精多糖一般由不同种类单糖按一定比例聚合而成,其成分非常复杂。

随着多糖分离提取技术的逐步发展,不同时段的研究者对黄精多糖组成及结构进行研究和探索,使得新种类黄精多糖的发现不断得到更新。

1980年杨明河等发现黄精多糖具有甲、乙、丙3种类型,分子量均大于20万,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按照(6:26:1)比例缩合组成。

2005年吴群绒等从滇黄精中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其中多糖I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100的中性多糖。

2006年刘柳等通过黄精分离纯化得到5个多糖组分,分别为中性半乳聚糖、酸性多糖和糖蛋白3种类型,均以半乳糖为主要构成单元。

2011年方园分离得到3种黄精多糖,其中多糖I主链由以β-(1-2)键相连的果糖构成,葡萄糖作为侧链以α构型连接在果糖上;多糖Ⅱ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多糖Ⅲ为部分被乙酯化的果胶。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黄精多糖是一种从黄精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保健作用。

对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理活性,提高其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价值。

一、黄精多糖的研究背景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而黄精多糖作为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因此,研究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对于进一步发掘和利用黄精的药理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精多糖的提取方法常用的黄精多糖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酶解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等。

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基于黄精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通过水的提取和浓缩来获取黄精多糖。

酶解法则是利用酶的作用来降解黄精细胞壁,从而释放出黄精多糖。

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则是利用超声波或微波的物理效应来促进黄精多糖的提取和释放。

三、黄精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黄精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需要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首先,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温度是关键。

一般来说,水是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其他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

提取温度的选择要考虑黄精多糖的热稳定性和提取效率的平衡。

其次,提取时间也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短的提取时间可能导致黄精多糖的提取不完全,而过长的提取时间则可能导致黄精多糖的降解。

最后,提取工艺中的pH值、酶的用量和酶解时间等参数也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黄精多糖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四、黄精多糖的应用前景黄精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药领域,黄精多糖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肿瘤等疾病。

同时,黄精多糖还可以用于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此外,黄精多糖还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作为一种天然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增加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对于发掘和利用黄精的药理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可以提高黄精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进一步发挥其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

黄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黄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黄精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12012) 夏晓凯 张庭廷① 陈传平①摘要 目的:研究黄精多糖(PSP )体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通过T BA 法测定大鼠肝匀浆自发和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的量,研究PSP 对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利用Fent on 反应和邻苯三酚体系研究PSP 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结果:PSP 能抑制自发的和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的生成;对化学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有清除作用。

结论:PSP 具有抑制体外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主题词 黄精/药理学 大鼠 实验研究 黄精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也是传统的抗衰老中药。

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近年来,对黄精的活性物质研究报道不少如黄精多糖具有降血糖[1]、调血脂[2]、延缓果蝇寿命[3]等功能。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黄精多糖(PSP )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精及其生物制品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岛津UV -265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

1.2 药品与试剂 黄精多糖(PSP )由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从九华山采集的黄精根茎中分离提纯(多糖含量为91.7%);5,5’—二硫代对硝基苯甲酸(DT NB )、硫代巴比妥酸(T BA )均是上海试剂二厂生产;邻苯三酚由遵义市第二化工厂生产;番红为Sig ma 公司产品;其他试剂皆为分析纯。

1.3 动物 S D 大鼠,体重210~230g,购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试验动物中心。

2 方 法2.1 大鼠肝匀浆制备 大鼠禁食12h 后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大鼠肝脏,置4℃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剔除脂肪及结缔组织,用滤纸吸干水分,称重,用pH7.4的9倍量的冷生理盐水制成10%匀浆,4000r ・m in -1离心15m in,取上层液放4℃冰箱保存待用。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保护机制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 on diabetic animal model任群利刘建国",胡欢.,李晋",王倩",王苗1(1.遵义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贵州省普等学校微生物资源与药物开发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0;2.遵义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贵州省普等学校口腔疾病特色重点室,贵州遵563000;3.遵义医科大学口医学院,贵州遵563000;4.遵义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0)摘要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之首,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热K。

黄精多糖是中药材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已被证实具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糖尿病动物模型可通过高脂高糖饲料饲养和注射链P佐菌素等多种方法制备,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动物的保护机制和器官保护作用中,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水平抑制胰岛细胞凋亡,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量,改善纤维化、抑制炎症,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等作用途径保护机体肾脏、脾脏、肝脏、胸腺、心、脑血管及眼等器官,为黄精多糖在糖尿病患者饮食辅助的治疗应用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黄精活性成分的开发运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糖尿病;黄精多糖;活性成分;保护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 D01:10.19763/ki.2096-7403.2020.06.22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sibiricum.Red.、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或多花黄精P.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是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和大宗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1「2"。

黄精多糖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黄精多糖的功效及研究进展

1632019.09中医中药<<下转164页●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1810199015)。

黄精多糖的功效及研究进展王佳鑫 沙昕宇 石佳莹 蔡雨良 张海瑞 甄慧燕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摘 要】黄精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且普遍应用的中药材,能养气滋阴、强肾健脾、养肺润肺。

研究发现,黄精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抗菌和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学习和增强记忆力功能、抑制骨质疏松、抗抑郁症和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由于黄精多糖功效多样性,近年来对其功效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

本文总结大量相关资料,对其功效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黄精多糖;功效;研究进展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筒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等,为黄精属植物。

研究发现,黄精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抗菌和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学习和增强记忆力功能、抑制骨质疏松、抗抑郁症和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由于黄精多糖功效多样性,近年来对其功效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

本文总结大量相关资料,对其功效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1 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作用黄精多糖可以通过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杀死肿瘤细胞。

黄精多糖可以增加小鼠脾和胸腺的功能,提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血素质量的质量,表明黄精多糖对免疫抑制的大鼠免疫力一定的影响[1]。

江华等人[2]研究了黄精多糖对移植瘤中的Hep 和EAC 的活性的影响,对比于空白对照组,黄精多糖不同剂量组的瘤质量均小于对照组。

张峰等人[3]用黄精多糖治疗小鼠肉瘤S 180腹水肿瘤和肝癌H 22实体瘤,发现黄精多糖具有显着的抗肿瘤作用,对腹水肿瘤和实体瘤均有抑制效果。

2 抗菌和抗炎作用炎症是身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但炎症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还可能伴有细菌感染。

黄精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精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精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精,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草药,自古以来就在中医药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黄精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旨在系统综述黄精的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黄精的来源、分类及其在传统中医药学中的应用,然后重点阐述了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并详细分析了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疲劳、免疫调节等。

本文还探讨了黄精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黄精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黄精的化学组成黄精,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组成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其中,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多糖是黄精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皂苷类化合物则表现出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黄精中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精化学组成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更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酚酸类、蒽醌类、木脂素类等。

这些化合物的发现,为黄精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更为深入的物质基础,也为黄精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对黄精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也为黄精中未知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黄精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为黄精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精的化学组成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黄精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