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

合集下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范措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范措施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范措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一、预防控制措施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做好病例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预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一)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二)病人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三)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

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四)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强化晨检制度,工厂等集体机构要建立健康检视制度。

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病人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五)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和消毒措施的落实。

医务人员检治病人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未对双手消毒前,不得再接触其他病人。

诊疗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劝阻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

暴发流行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

(七)平时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

(八)一般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等方式,进行该病的群体预防。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控制措施:预防措施1.卫生教育,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眼科医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应急预案 (2)

眼科医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应急预案 (2)

眼科医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应急预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眼科疾病,其防治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发现和诊断:要加强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熟悉程度。

通过常规眼科检查,及早发现患者眼结膜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2. 隔离患者:对于已确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继续传播病菌。

患者应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眼部分泌物。

3. 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医务人员和患者本人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如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部、用干净的纸巾盖住口鼻等。

4. 口服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患者可以口服
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5. 眼部治疗:通过眼部冷敷、滴眼液、眼药膏等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炎症反应。

6. 病情观察和随访:对于确诊的患者,应定期跟踪观察病
情的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应急预案仅为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
建议和相关的医学指南来确定。

同时,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如定期洗手、避免接触有病人体液的物品,以及保持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健康宣传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健康宣传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健康宣传知识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因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症状1.眼红:眼睛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有时眼球、眼睑会有血丝。

2.眼痛:眼部会感到疼痛或刺痛,并且会出现不适感。

3.流泪:眼泪会比平常多,长时间不停。

4.皮疹:有时候会在眼睛附近的皮肤上出现斑疹。

5.视力模糊:视力会变得模糊不清。

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揉眼睛,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眼镜等个人物品。

2.避免眼部受伤:注意避免眼睛受到外伤,避免过度使用眼睛。

3.避免过度疲劳:长时间用眼容易引起眼部疲劳,要注意适当休息。

4.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避免与生病的人近距离接触,注意室内通风。

5.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增强免疫力。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1.眼部休息:减少用眼时间,避免眼睛受到刺激,注意保持眼部卫生。

2.眼药水:可以使用抗菌消炎的眼药水,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频繁使用。

3.冷敷:使用冷敷物冷敷患处,以缓解疼痛和红肿。

4.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药物。

5.预防继发感染:避免自行挤压眼睛的分泌物,以免感染传播。

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相关误区1.错误的用眼:盲目使用眼药水或眼膏可能会延长恢复时间。

2.不重视个人卫生:不勤洗手、懒于眼部清洁等行为容易诱发感染。

3.乱用药物:过度使用或滥用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影响后期治疗。

4.缺乏科学知识:了解这个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在面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这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时,了解相关健康宣传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高个人卫生水平、预防接触病毒细菌、避免过度疲劳等措施,可以减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生。

同时,正确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方法可以帮助尽快康复。

希望有关健康宣传知识能够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加强预防意识,保护视力健康。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是非功过969年新发现的一种眼病,系有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本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并可并有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损害等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

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

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可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该症状随结膜炎的消退而消失。

极少数病例尚可出现虹膜炎的改变。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本病,除边远地区外遍及中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台湾。

此后80年代、90年代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

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本病病原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 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 A24 ,CA24v)。

两种病毒形态相同,皆为球形,直径20~30nm。

蛋白质衣壳呈立体对称二十面体,有32个子粒,无外膜。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在宿主细胞胞浆内繁殖复制。

病毒耐酸、耐乙醚,对一般常用消毒剂、脂溶剂抵抗,对紫外线、氧化剂、高温干燥敏感。

世界范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地区分离出的病毒常为EV70,亚洲地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分离的病毒以CA24v为多。

EV70和CA24v两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两者不能区别。

病因世界各国在本病流行时,都分离出一种新型的微小核糖酸病毒。

该病毒直径约20~30毫微米,球形、RNA单股病毒。

急性结膜炎的健康宣教

急性结膜炎的健康宣教

预防措施:保持眼部卫
4
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_
2
急性结膜炎的预防 措施
个人卫生
01
勤洗手:保 持手部清洁, 避免接触眼 睛
02
避免接触传 染源:避免 接触患有急 性结膜炎的 人或物品
03
正确使用眼 药水:使用 无菌眼药水, 避免交叉感 染
04
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用手揉眼 睛,使用干净 的毛巾和纸巾 清洁眼部
避免接触传染源
01 避免接触患有急性结 膜炎的人
02 避免接触被污染的物 品和环境
03 避免接触动物,特别 是患有结膜炎的动物
04 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 源和食物
及时就医
01
出现症状:如眼睛红肿、疼痛、
流泪、分泌物增多等

及时就诊:尽快前往医院眼科就
诊,避免延误病情
03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
疗,按时用药
04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
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进展
_
3
急性结膜炎的护理 方法
眼部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使用无菌棉签 或纱布清洁眼部分泌物
眼部冷敷:使用冷毛巾或冰袋 冷敷眼部,减轻红肿和疼痛
避免揉眼:避免用手揉眼,防 止细菌感染
滴眼药水: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合适的滴眼药水,缓解症状
饮食调理
减轻焦虑和恐惧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相信自己 01 能够战胜疾病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 02 感受,寻求安慰和支持
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 0 3 兴趣的事物上,如阅读、听音乐等
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 04 训练,减轻焦虑和恐惧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基本知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rrhagic conjunctiviti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起病急,潜伏期短。

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

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传播途径: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便中也存在病毒.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潜伏期: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诊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符合病例:在夏秋季,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3小时或1—2天潜伏期,急剧发病或爆发流行性、传播快的急性结膜炎或角结膜炎,具有结膜高度充血、水样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结肿大,部分伴有角膜上皮性病变等特征,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另外,对结膜囊的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有助于病毒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24变种的确定。

治疗:临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

5%病毒灵眼液,0.1%疱疹净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干扰素眼液或0.2%阿糖胞苷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环胞苷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有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润滑剂或人工泪液促进上皮修复及保护上皮。

有前房炎症时加用散瞳剂或非甾体抗炎药.隔离:患者应进行隔离,尤其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患者的洗漱用品应消毒,患者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

提高卫生意识,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提高卫生意识,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提高卫生意识,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导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疾患,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疾患,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

每年7、8、9月份,该病容易发生和流行,人群对这种病普遍易感。

因此,龙岗区卫生局提醒广大市民:提高卫生意识,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聚会,在公共场所接触过诸如公车扶手等公用设施之后,一定要勤洗手,不要用公用的毛巾擦脸,提倡流水洗手,不要用手揉眼。

在疫情暴发地区,尽量不游泳。

二、若市民患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请到附近的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避免感染他人,要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和其它生活物品。

三、机关单位、工厂企业应密切留意员工身体状况,出现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发生疫情的单位、工厂企业,要严格落实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防控措施,安排病人集中住宿,做到病人的隔离或相对隔离;利用宣传栏,开展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专题宣传;疫情发生期间,尽量不安排集体活动;加强对病人接触物品、宿舍、厂区的消毒工作。

007-常见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

007-常见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

红眼病该怎么预防
夏天来了,孩子们都喜欢泡在泳池里,享受游泳的清凉,但是家长们要特别注意,游泳、洗浴等公共场所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主要场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叫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所引起。

发病后,不同阶段的表现症状是不一样的,初期,患者的眼睛会出现发胀或者是红肿,没有及时的治疗的话,眼睛结膜部位就会有出血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患者还会有剧烈的疼痛感,视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了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我们说的,到公共场合,尤其是去游泳馆游泳要特别注意卫生,不能用手随意的揉眼睛,以免手上的细菌进入到眼睛里面,平时的时候也不能跟其他人共用一块毛巾或者是一个洗脸盆,家里也要适当的开窗通风,这样对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有一定的好处,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

平时多吃一些水果跟蔬菜,水果跟蔬菜里面含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有效的补充眼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夏天的时候可以用菊花泡茶,长期饮用菊花茶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尽量不要吃辛辣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期熬夜对眼睛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人口密集的单位发现病人,应该及时的隔离,并且快速进行治疗。

患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人,也不要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造成传播。

我是来自**医院的**医生。

关注我,带你离健康更近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普及版)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1969年首先西非加纳暴发流行,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

80、90年代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为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

多发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预后较好、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1、病原体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

2、传染源
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

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3、流行特点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

易在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爆发流行。

结膜炎后一段时
间人群虽有一定免疫力,但时间很短,容易再次感染。

在自然灾害期间,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红眼病就更容易蔓延。

4、临床表现
起病急,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潜伏期短,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两周后传染性最强;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5、主要体征
眼睑充血水肿,睑球结膜重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出血可
为点状、线状或片状,多在上方球结膜下,重
症患者出血可累及整个球结膜。

睑结膜多有滤
泡形成,严重者可有假膜形成。

轻度病变的患
者,角膜可不受累,但是中重度患者可出血角
膜的上皮及上皮下病变,表现为角膜上皮点状
脱落,荧光素染色可见散在点状或成簇状,上
皮下或浅基质层出现混浊,甚至炎症累及前房导致前葡萄膜炎。

有些患者的角膜上皮病变可反复发作,引起视力下降。

多数患者有耳前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的肿大、触痛。

极个别患者可伴发脊神经麻痹的表现如下肢运动麻痹或瘫痪。

6、诊断
夏秋季节一个地区、单位集中出现多数急性结膜炎患者或医院门
诊、医务室骤然出现众多潜伏期极短、急剧发病,接触传播很快的急性结膜炎患者须高度警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

依据病史、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作出AHC临床诊断。

角膜细胞学检查呈单个核细胞反应。

结膜囊普通细菌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确切诊断须待实验室病原学证实,临床诊断加实验室病原检查任何一项阳性者为确诊病例。

7、治疗
临床上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有角膜上皮病变的患者加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或眼表面润滑剂或人工泪液促进上皮修复及保护上皮。

有前房炎症时加用散瞳剂或非甾体抗炎药。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温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清洗结膜囊。

抗生素、磺胺药可以作为预防混合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用药。

该病病程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3周,一般预后良好。

病期休息有利于隔离与康复。

8、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
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

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
流水。

●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
手。

●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
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

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

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二)病人管理
●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
住院治疗。

●病人洗漱用品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


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

●病人应自觉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

暴发流行期
间根据疫情,有关部门可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发现该病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病人
最好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