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成品质量标准
硬脂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yl Monostearate(Monosterin)别名单甘油酯分子式C21H42O4性状白色蜡状薄片或珠粒固体,不溶于水,与热水经强烈振荡混合可分散于水中,为油包水型乳化剂。
能溶于热的有机溶剂乙醇、苯、丙酮以及矿物油和固定油中。
凝固点不低于54℃。
用途乳化剂使用方法1. 用于糖果、巧克力,可防止奶糖、太妃糖出现油脂分离现象;防止巧克力砂糖结晶和油水分离,增加细腻感。
参考用量为0.2%~0.5%。
2. 用于冰淇淋,可使组织混合均匀,组织细腻、爽滑、膨化活度,提高保形性。
3. 用于人造奶油,可防止油水分离、分层等现象,提高制品的质量。
4. 用于饮料,加入含脂的蛋白饮料中,可提高稳定性,防止油脂上浮,蛋白质下沉。
还可用于乳化香精中作稳定剂。
5. 用于面包,能改善面团组织结构,防止面包老化,面包松软,体积增大,富有弹性,延长保存期。
6. 用于糕点,与其他乳化剂配伍,作为糕点的发泡剂,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从而产生适度的气泡膜,所制点心体积增大。
7. 用于饼干,加入面团中能使油脂以乳化状态均匀分散,有效地防止油脂渗出,提高饼干的脆性。
用量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毒性1. GRAS FDA-21CFR 182.1342。
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推荐品牌日本理研公司(一)分子式:C21H42O4 分子量: 358.56 结构式:(二)性状:单硬脂酸甘油酯是含有C16-C18长链脂肪酸与丙三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
是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它既有亲水又有亲油基因,具有润湿、乳化、起泡等多种功能。
本品一级品为乳白色似蜡固体,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乙醚等溶液。
(三)用途:单硬脂酸甘油酯是食物的乳化剂和添加剂;化妆品及医药膏剂中用作乳化剂,使膏体细腻,滑润;用于工业丝油剂的乳化剂和纺织品的润滑剂;在塑料薄膜中用作流滴剂和防雾剂;在塑料加工中作润滑剂和抗静电剂,在其他方面可作为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湿润剂等。
药用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药用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药用级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是油脂化工和日用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添加剂和乳化剂。
其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为3.6-4.2,属油溶性,它除乳化作用外还兼有消泡、防老及掌握脂肪分散的作用,是一种典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单甘酯为微黄色蜡样固体,该产品不溶于水,热溶于油脂、石蜡、乙醇、氯仿、丙酮、乙。
在食品、化妆品中作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在聚氯乙烯透亮粒料作润滑剂。
本品为单、二、三硬脂酸和棕榈酸混合甘油酯。
由硬脂酸与过量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制得,或由氢化植物油与甘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醇解反应制得。
含单甘油酯应为40.0%~55.0%,二甘油酯应为30.0%~45.0%,三甘油酯应为5.0%~15.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蜡状颗粒或薄片。
本品在60℃乙醇中极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其次法)为54~66℃。
酸值取本品4.0g,精密称定,加乙醇-乙(1∶1)混合液50ml,缓慢加热回流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713),酸值应不大于3.0。
碘值取本品1.0g,精密称定,加三15ml,振摇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713),碘值应不大于3.0。
皂化值取本品2.0g,精密称定,依法测定(通则0713),皂化值应为158~177。
棕榈酸 25kg/件起订硬脂酸钙 20kg/件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500g 25kg 乳膏基质药用糊精 500g 25kg药用淀粉500g 25kg油酸500g 25kg硬脂酸500g 25kg麝香草酚麦芽糊精500g 25kg阿拉伯胶500g 25kg月桂氮卓酮500g 25kg无水羊毛脂500g 25kg轻质氧化镁500g 25kg甲基香兰素500g 25kg山嵛酸甘油酯500g 25kg十八醇500g 25kg司盘80 500g 25kg司盘40 500g 25kg司盘85 500g 25kg司盘60壳聚糖(酸溶油溶)75g无水葡萄糖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500g 25kg 大豆磷脂药用蜂蜜黄原胶 500g 25kg阿司帕坦。
《中国药典》2020版—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附件:单双硬脂酸甘油酯DanshuangyingzhisuanganyouzhiGlyceryl Mono- and Distearate本品为单、双、三硬脂酸和棕榈酸混合甘油酯。
由硬脂酸与过量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制得,或由氢化植物油与甘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醇解反应制得。
含单甘油酯应为40.0%~ 55.0%,双甘油酯应为30.0%~45.0%,三甘油酯应为5.0%~15.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蜡状颗粒或薄片。
本品在60℃乙醇中极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 第二法)为54~66℃。
酸值取本品4.0g,精密称定,加乙醇-乙醚(1:1)混合液50ml,缓慢加热回流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713),酸值应不大于3.0。
皂化值取本品2.0g,精密称定,依法测定(通则0713),皂化值应为158~177。
碘值取本品1.0g,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15ml,振摇使溶解,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0713),碘值应不大于3.0。
【鉴别】(1)取本品和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对照品,分别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中约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30:70)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罗丹明B的乙醇溶液(1→10000),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对照品溶液应显四个完全分离的清晰斑点,供试品溶液所显的斑点的位置与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四个斑点一致。
(2)在脂肪酸组成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中棕榈酸甲酯峰、硬脂酸甲酯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对照品溶液中相应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游离甘油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油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四氢呋喃溶解并分别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5、1.0、2.0、4.0mg 的溶液,作为系列标准曲线用溶液。
食品添加剂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与甘油反应生成的,经过或不经过分离提纯等加工得到的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2 结构式 α 单 CH2OOCRCHOHCH2 OH β 单 CH2OHCHOOCRCH2 OH α,β 双 CH2OOCRCHOOCRCH2 OH α,α 双 CH2OOCRCHOHCH2 OOCR其中: OCR表示脂肪酸基团。
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乳白色、淡黄色或黄色至浅棕色状态黏性液体、膏体、固体或粉末状固体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总单甘油脂肪酸酯符合声称附录A中A.3水分,狑/%≤2.0GB5009.3中卡尔·费休法游离甘油,狑/%≤7.0附录A中A.3酸值(以KOH计)/(mg/g)≤6.0附录A中A.4表2(续)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皂质(以油酸钠计),狑/%≤6.0附录A中A.5铅(Pb)/(mg/kg)≤2.0GB5009.75附 录 犃检验方法犃.1 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或高于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犃.2 鉴别试验试样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三氯甲烷或苯。
犃.3 总单甘油脂肪酸酯和游离甘油的测定犃.3.1 方法提要由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沸点很高,不能直接进入色谱柱,否则会堵塞色谱柱。
在本方法中,通过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硅烷化试剂(BSTFA、TMCS)进行化学衍生化反应,形成挥发性硅烷化衍生物,降低了沸点,就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单硬脂酸甘油酯 标准

单硬脂酸甘油酯标准单硬脂酸甘油酯,又称单甘油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它是由硬脂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润滑性,被广泛用作食品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和性状。
单硬脂酸甘油酯应为白色或微黄色固体,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稳定性,不应有异物和明显的异味。
其溶解度、熔点等性状也应符合标准要求。
二、化学成分。
单硬脂酸甘油酯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和甘油,其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和重金属。
三、理化指标。
包括酸值、水分、透明度、铅、砷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四、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贮存和包装。
单硬脂酸甘油酯在贮存和包装过程中,应符合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采取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防止受潮、受热、受污染等现象发生。
六、使用。
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使用,确保食品安全。
七、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八、检验方法。
对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检验,应采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九、质量标准执行。
各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总结,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010版中国药典_概述说明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010版中国药典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物质。
它是由硬脂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已经成为中国药典中一个重要的规范物质,并于2010年版药典中更新了其标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结合中国药典关于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规范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说明。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首先,我们将提供对该物质的定义和描述;然后,我们会讨论其药理作用以及其化学性质特征;接着,文章将对2010版中国药典中关于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正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随后,我们会进一步探讨与比较该物质在其他药典中的规范情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与权衡分析;最后,在总结部分,我们将总结目前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该物质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说明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010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范要求,并深入分析其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通过对目前研究情况和专家意见的解读,我们将探讨该物质在中国药典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其他药典中规范情况的比较。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未来该物质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建议。
通过本文,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及其在中国药典中的规范要求,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2010版中国药典概述2.1 定义和描述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的物质,也被称为甘油单硬脂酸酯和甘油双硬脂酸酯。
它是由甘油和硬脂酸(单一或混合)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而成的化合物。
在药学领域中,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主要用作固体制剂和软胶囊剂的载体、稳定剂和溶解劑。
它具有良好的可溶性、稳定性和乳化性能,使其成为许多口服药物制剂中的关键成分之一。
2.2 药理作用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作为药物辅料,在体内主要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其吸收和分布;二是提高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并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油脂和三乙酰甘油酯及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分子蒸馏等步骤制备,或者在没有催化剂或者分子蒸馏的情况下,由食用单甘酯和乙酸酐通过直接乙酰化作用制备的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2 结构式其中,R1、R2或R3可以是脂肪酸、COCH3或H,但至少有一个是COCH3,有一个是脂肪酸。
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3.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附录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剂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瑞修-迈色值的测定A.2.1 方法提要瑞修-迈色值是测定可溶性挥发脂肪酸(主要是丁酸和乙酸)的方法。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从5 g油样中分离出的水溶性挥发脂肪酸所需要的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克数。
A.2.2 试剂和材料A.2.2.1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0.0%,避免接触二氧化碳,溶液静置,仅使用清澈液体。
A.2.2.2 甘油-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在180 mL甘油中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
A.2.3 仪器和设备采用如图A.1所示的玻璃蒸馏装置。
图A.1 瑞修-迈色蒸馏装置A.2.4 分析步骤称取约5 g试样,如需要,预先熔融,置于一300 mL蒸馏烧瓶中。
加入20.0 mL甘油-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加热,直至试样完全皂化,即混合溶液完全清澈。
如果有任何泡沫存在,就轻柔摇晃烧瓶。
加入135 mL新煮沸冷却后的水,加入6 mL浓度为1:5的硫酸溶液(刚开始逐滴加,防止产生泡沫)和几片浮石或碳化硅。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附GB1986-2007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氢化棕榈油或硬脂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含有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和少量三硬脂酸甘油酯的产品,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乳化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NEQ)GB/T617 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GB/T617—2006,ISO63531:1982,NEQ)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GB/T5534—1995,idtISO3657:1988)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neqISO3696:1987)GB/T9741 化学试剂灼烧残渣测定通用方法(GB/T9741—1988,eqvISO6353 1:1982)GB/T18953 橡胶配合剂硬脂酸定义及试验方法(GB/T18953—2003ISO8312:1999,MOD)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2002]第26号令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乳白色或浅黄色蜡状固体,无杂质,无臭无味。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理化指标4,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二、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的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成品的检验及质量控制。
三、职责:
1、品质部:检验员严格按本质量标准检验,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标准,QA按本标准放行前审核;
2、生产部:严格按本质量标准实施生产。
四、内容:
【批准文号】湘食药辅准字F20080015
【代码】CF056
【规格】25kg/袋(内袋: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500g/瓶(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类别】药用辅料
【贮藏】密闭,在通风清洁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两年
【注意事项】N/A
五、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86-2007
《中国药典》2015年版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国家药用辅料标准公示
六、相关文件:
EK/SMP-QC0005 取样管理规程
EK/SOP-QC3007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成品检验操作规程EK/SOP-QC300701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成品检验记录
七、相关记录: N/A
八、变更记录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