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 第三章旅游资源1
旅游概论3—旅游资源

旅游概论3—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能够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
旅游资源可以被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
地理环境是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
气候条件对旅游业非常重要,宜人的气候可以吸引大量游客。
动植物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观赏价值。
景观资源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美丽的山水和绝妙的自然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艺术经典等。
历史文化是旅游目的地非常重要的吸引因素,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目的地往往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民俗风情是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游客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习俗和风味来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
艺术经典包括建筑、艺术品和文学作品等,它们可以展示当前目的地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底蕴。
社会资源是指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酒店、餐饮等,它们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服务资源包括旅游接待、旅行社、导游等等,它们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注意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自然资源是保护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够吸引游客。
保护人文资源是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只有继承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才能够吸引游客。
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
总之,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大类,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经典等;社会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游学概论》笔记_学习笔记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完整版)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练习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它可以定义为,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为主要目的的人。
2、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的决定》,其中元旦、节、“五一”节、节和节各放假一天。
3、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
4、按旅游的目的划分,可把旅游者分为、、。
5、对旅游活动具有决定意义,它将决定旅游者到何处去旅游、逗留时间的长短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
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包括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
A体系 B内容 C要素 D部门2、闲暇时间是指()。
A时间 B可支配的时间 C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D非自由支配时间三、多项选择题1、一个人可以成为旅游者的条件,可归纳为()。
A社会条件 B个别条件 C个人条件 D社会个别条件2、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有()。
A每日空闲 B周末闲暇 C病假休养 D假日时间3、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者可分为()基本类型。
A国内旅游者 B国外旅游者 C国际旅游者 D来华旅游者4、社会消费主要有()的预支等。
A健康人寿保险 B老年退休金 C失业补贴 D衣食住行开支5、美国著名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认为旅游动机主要有()的动机等几种类型。
A身体方面 B文化方面 C社交方面 D地位和声望方面四、判断正误并改错1、旅游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游览者。
()2、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产生旅游者的前提条件。
()3、旅游者个人条件中的有“钱”是指有足够支付旅游费用的“收入”。
()4、一个在访问国停留不超过24小时并不过夜,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的游客称为“当日游客”。
5、旅游者须排除非纯消遣性旅游的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旅游行为。
()五、问答题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假设你参加了上面和某条路线,你有什么要求?2、现代旅游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欧美地区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该地区产生了80%左右的国际旅游者。
《旅游资源概论》课件

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估与可持续利用
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旅游收入、就业机会和产业贡献 等指标评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评估
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社会文化、教育和 卫生的影响,评估其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评估
评估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影响,关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策略
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控制游客 数量和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 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旅游资源概述 • 自然旅游资源 • 人文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01
CATALOGUE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
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 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 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 行调查、评价、规划和建设的过程, 旨在将其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市场价 值的旅游产品。
突出特色
挖掘和突出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特色 。
可持续性
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 护。
市场导向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进行产品设 计和定位。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
生态旅游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旅游活动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
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提供休闲度 假和观光体验。
文化旅游
依托当地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体 验当地文化特色。
旅游学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1)享受属性;(2)审美属性;(3)消费属性;(4)社交属性。
2.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首先,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其次,旅游业具有经济性;第三,旅游业具有服务性;第四,旅游业具有依赖性;第五,旅游业具有带动性;第六,旅游业具有外向型;第七,旅游业具有季节性。
3.国际旅游的概念与类型是什么?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根据旅游者的流向,又可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根据国际旅游的范围大小,又可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三种具体形式。
45.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旅游学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二、思考题1.分析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一个人心理类型: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方面的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其他因素:①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②年龄③性别④支付能力。
以上关于旅游动机影响因素的择要介绍仅是针对旅游者的个人方面的因素外,很多外部因素,如社会历史条件、微社会环境等,也会对人的旅游动机产生某种或正或负的影响。
(2)客观条件有:第一,足够的支付能力;第二,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包括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必须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必须的社会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第三,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或家庭拖累状况。
2.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一,旅游的意义发生转变;其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入更高层次;其三,传统的团队旅游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其四,旅游者单独出游能力提高。
第三章旅游资源一、简答题1.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有哪些?(1)一类是自然性原因,如天灾、自然风化、生物原因。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三章试题有答案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旅游者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越是开放,国家对旅游的政策越是宽松,人们就具备了更充分的()A 旅游费用B 旅游时间C 旅游权利D 旅游动机2、孙先生喜欢旅游,能决定他去何处旅游、逗留时间长短及消费水平高低的条件是()A 闲暇时间B 旅游动机C 身体条件D 可随意支配收入3、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6月召开的旅游统计大会上所提出的新概念是()A 国际旅游者B 当日游客C 游客D 游览者4、人们的旅游权利是旅游者构成条件中的()A 社会条件B 个人条件C 旅游动机D 心理因5、闲暇时间是指()A 时间B 可支配的时间C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D 非自由支配的时间6、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非常住国访问的人是()A 游客B 旅游者C 游览者D 当日游客7、我国()年实行周末“双休日”,促进旅游市场趋向常态化。
A 1992B 1993C 1994D 19958、以下各项不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设施D 旅游业9、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课题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业D 旅行社10、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内驱力是( )A 开支结余B 闲暇时间C 旅游动机D 身体健康11、“当日游客”提出的时间和机构是()A、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B、1963年罗马会议C、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加拿大会议D、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13届大会12、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人、才、物B、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社C、旅游资源、设施、服务D、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13、下列闲暇时间中能促进长途旅游得以实现的是()A、每天都有的较短空闲时间B、周末的闲暇时间C、带薪假期D、前三种都不是14、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这是哪一年的定义。
()A、1937年B、1963年C、1991年D、1999年15、旅游动机产生于()A、旅游供给B、旅游需要C、社会富裕D、社会闲暇16、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入境旅游人员统计为()A、旅游华客B、外籍游客C、来华入境旅游者D、来华游客17、国家的旅游政策鼓励居民外出旅游,就能赋予旅游者以()A、社会富裕B、社会闲暇C、旅游权利D、旅游义务18、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的主体是()A、旅游者B、旅游业C、旅游设施D、旅游资源19、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是()A、有钱B、有闲C、旅游动机D、身体健康二、简答题1、构成旅游者的个人条件有哪些?2、旅游者的定义?3、什么叫“可随意支配收入”?4、什么叫闲暇时间?具有现代意义的闲暇时间可分为哪三种?三、案例分析1、王先生是企业的老员工,享受带薪假期,收入较高,喜欢体育运动,爱好旅游。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1.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功能和性质 等的评价,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评估其在旅游 地开发建设中的地位,以便为新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科 学依据,也为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
扩大的依据。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长城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埃菲尔铁塔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字塔
九寨沟瀑布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空间上的地域性
旅游资源作为地域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地理环境的 影响和制约。这种地域差异性使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 不同的特色和旅游魅力。例如岩溶地貌景观大面积的存在于我国 西南地区,而丹霞景观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各民族的风 土民情各不相同,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雾凇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四)构景上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往往是由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组成,孤立的景物很 难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要素种类越 多,联系越紧密,综合性越强,地区整体景观效果就越好,综合 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就越大。 旅游地的形成是多种旅游吸引物聚集的结果,可能既有自然 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 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验性的。
第四章
关键概念: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源评价
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资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保护
旅游概论第三章填空复习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练习题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旅游的主体()、旅游的客体()和旅游的媒介()。
主体、客体和媒介三者相互()、相互()、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旅游活动的整体。
第一节旅游者1、旅游者的定义可以这样来表述:旅游者就是()。
2、对此定义的理解应注意:第一,旅游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他所进行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活动是在(),而不是在();第二,旅游者又不同于一般(),旅游者外出旅行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等活动,即消磨闲暇时间,满足个人的旅游需要;第三,规定要有浏览、消遣等活动内容和形式,但并不排除()的旅游行为。
3、“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的人。
”这是1937年()委员会第一次对“国际旅游者”作出的解释。
4、1963年在罗马举行的()会议,提出游客(Visitor)这个概念,并规定游客包括()和()。
5、所谓游客,即除了()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非常住国访问的人。
6、我国当时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中,将旅游者定义为为满足()需求进行()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
7、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入境旅游人员通称为()。
8、()组织于1991年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大会上,对旅游及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作了重新定义。
其中提出“”的新概念,即在()不超过24小时并不过夜,主要目的不是()的游客称为“当日游客”。
9、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可归纳为()条件和()条件。
10、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指();二指()。
11、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旅游者的产生有赖于()的发展。
12、旅游活动虽然是个人自愿的一种社会行为,但社会必须首先赋予其成员()才能如愿以偿,这牵涉到每个国家的()问题。
13、概括起来,旅游个人条件主要是()、()、()和()。
14、有“钱”是指有足够用于支付()的“”。
即家庭个人的总收入扣除全部税收及()、()和()之后余下的金额,或叫“开支节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气候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气象、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旅游生活,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影响某些景观的季相变化。如植物的“春花、夏荣、秋萧、冬枯”。 影响旅游流的时、空分布。春秋利于旅游,所以旅游点的气候温度对游客时间 上的分布有影响。 影响游客的计划和旅游观赏效果。如,观看日出、日落。 影响风景区旅游功能的发挥。如旅游活动要在适当的天气下才合适,
(八)雾凇、雨凇景
雾凇又称为“树挂”,是在低温的雾天里细小的雾滴在树枝、电线等物 体上所形成的白色而松软的凝结物。我国吉林松花湖两岸都经常出现这种现 象。 雨凇是与雾凇相类似的天然景观。我国雨凇最多的地方是峨眉山,庐山雨 凇有很有名。
吉林雾凇
佛光
峨眉山的舍身崖
“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 峨眉山佛光,在古代又称“光相”意思是指 普贤菩萨用佛光这一奇景向有缘人显示自己 的发相。
瀑布景观
(一)类型
按瀑布的成因及瀑布的本质特征,可将瀑布分为以下类型: 构造瀑布(地壳运动形成),如庐山三叠瀑布、石门涧瀑布、香炉峰瀑布等 堰塞瀑布(外物阻塞形成),如黑龙江的吊水楼瀑布,四川迭溪瀑布 差异侵蚀瀑布(不同的岩层在一起,受同一河流冲击),如黄河壶口瀑布 喀斯特瀑布(石灰岩地区),如金华冰壶洞瀑布 悬谷瀑布(以古冰斗或火山口为积水潭,经边缘的缺口夺路飞迭而成),如广 西南海县的西樵山瀑布群。
泉景
(一)类型
按泉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承压泉、潜水泉;按水的出露情况分下降泉、上升泉或 喷泉、间歇泉、溢出泉;按水温可分为冷水泉、温泉、热泉及沸泉;按泉水的 奇异特征可分为喊泉、笑泉、乳泉、盐泉、珍珠泉、含羞泉、香水泉。 (二)瀑布的旅游意义
美化环境,造景育景,增加观赏点。如陕西华清池、太原晋祠、甘肃敦煌的月 牙泉、云南大理蝴蝶泉,此外有以“泉城”之称的济南。 奇泉的特殊吸引力,直接形成引人入胜的景观。如湖南花坦县民乐镇苗寨中的 一个间歇泉,还能预报天气;云南安宁县曹溪寺北潮水泉,准时喷水,被称为 “三潮圣水”。安徽寿县八公山的“喊泉”,广西兴安县的“喊水泉”等。 治病疗养的独特价值。温泉、矿泉最为突出。如陕西华清池温泉,五大连池矿 泉(被称为“药泉”)等。 品茗佳酿。例如杭州“虎跑泉”泉水泡上西湖龙井茶,被称为“西湖双绝”。
和具有观赏、科研价值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成为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部 分。如中国的水杉、银杏,熊猫、金丝猴。
水体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 水体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 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体可单独构景或其他因素组合成景(如瀑布、湖泊、泉水等) 水体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旅游活动(如游泳、划船、划水等)
二、旅游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吸引因素
水体旅游资源以其形、声、色、味、影、动静态等因素吸引着游客。 水形。(海洋、河流、湖泊、瀑布和泉水,形状各异。) 水声。(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 水色。(无色透明的水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会由于所含的矿物质及洁净程度不同, 或受天色及周围自然景物的影响可产生丰富的色彩。如黄河) 水味。(如希腊的马加河就被称“甜河”,非洲安哥拉的勒尼达河被称为“香河”) 水影。(水中的倒影能增加水景的层次) 水态。(动态和静态之分)
湖泊景观
湖泊按照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湖(地壳运动引起的),如云南滇池、洱海,洞庭湖、鄱阳湖、巢 湖等 火山口湖(火山口洼地),如长白山天池,云南腾冲大龙潭火山口湖 堰塞湖(山崩滑坡等阻塞河流),东北的镜泊湖、陕西翠华山的聚湫池 喀斯特湖(石灰岩地区的溶蚀洼地积水),如贵州威宁德草海、云南中 甸的拉帕海 冰川湖(冰川的刨蚀作用),如新疆额尔泰山的喀拉斯湖,陕西太白山 的大爷海 河迹湖(河流演变),如湖北的洪湖、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海迹湖(也称潟湖),如杭州西湖、太湖 风蚀湖(风蚀作用形成洼地),如毛乌素沙地的湖泊、内蒙的噶顺诺尔 和苏古诺尔湖 人工湖(人工造的水库),如北京十三陵水库,安徽太平湖
中国名山 一、五岳名山 (一)东岳泰山 (二)西岳华山 (三)中岳嵩山 (四)南岳衡山 (五)北岳恒山
二、四大佛山 (一)五台山(二)峨眉山 (三)九华山(四)普陀山 三、道教名山 (一)青城山(二)武当山 (三)龙虎山(四)齐云山 四、风景名山 (一)黄山 (二)庐山
旅游功能
水体资源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顾客的多种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 审美功能。(非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以其的气势美吸引游客) 疗养功能。(温泉浴) 品茗功能。(名茶必须用好水) 娱乐功能。(冲浪、潜水和垂钓等) 文化内涵。(许多诗词与水有关,如李白的 “
4、 七大名湖: 太湖 洞庭湖 巢湖 鄱阳湖 洪泽湖 杭州西湖 台湾日 月潭 5、 四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黄山风景区瀑布 庐山 瀑布 6、 著名泉水: 北京玉泉 镇江中冷泉 无锡泉水 杭州虎跑泉 7、 著名海滨: 大连海滨 北戴河海滨 青岛海滨 厦门海滨 天涯海 角海滨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 1、遗址遗迹 2、建筑与设施 3、旅游商品 4、人文活动
一、我国地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1. 典型的地质构造剖面
新疆独山子-库车地质构造剖面 天山山地是亚洲最大山系之一。以山体宏伟、 地势高耸著称,呈纬向展布於中亚腹地,东西长达 2500公里,其中我国境内1700公里,南北宽250—350 公里,独山子——库车段约330公里。
2. 标准地层剖面
河北蓟县元古界地层剖面
第四章 旅游资源
2012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 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 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广泛性 2、地域性 3、不可移动性 4、可创新性 5、文化性 6、永续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海洋
海洋风光的观赏。海面风光,海岸景观,海洋生物等。 海滨休疗与水上娱乐。 海底观光探秘。如潜水旅游和“人工海底乐园”(如美国弗 罗里达州奥兰多迪斯尼世界建立的“活海”)。
钱塘江潮水
涌潮
钱塘江大潮突然掀起4米高的巨浪, 冲向正在观光的游客。
2004年9
3、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二)瀑布的旅游意义
景观特色突出,吸引力强。 与其他自然要素结合,更能形成美景。如河南桐柏县的水帘洞、贵州黄果树瀑 布后的水帘洞、湖南衡山的水帘洞等。 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李白描写描写九华山瀑布的“天河挂绿水,秀水出芙蓉”
三叠瀑
壶口瀑布
金华冰壶洞瀑布
大龙湫瀑布
雁荡山
自然旅游资源
1、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具有观赏和科学考察价 值的地质体所构成的景观资源。
地貌旅游资源是内外地质作用在地表所形成的 具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如构造地貌、剥蚀地 貌、堆积地貌。山岳、丘陵、峡谷、高原、平原和 盆地等地貌,河流、冰川、岩溶、风成、海成作用 形成的地貌以及火山和重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云雾景
例如“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一),“狮洞烟云”(蓬莱十景之一),“平安 云海”(太白山八景之一),“罗峰烟云”(峨眉山十景之一)等。 (二)雨景 雨景不仅是地表径流、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而且还可以形成一定的自然美景, 供人们欣赏。例如以蓬莱阁观雨景而著称的“漏天晓雨”(蓬莱的十景之一),峨 眉山雨景“洪椿晓雨”(峨眉山十景之一),“双桥烟雨”(羊城八景之一), “海沱飞雨”(北京延庆八景之一),此外还有巴山夜雨等。
三、水体资源的类型
水体旅游资源按水体性质、基本形状、使用价值及潜在功能,划 分为河川、湖泊、瀑布、泉、海洋等类型。
河川风景
沿江有景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漓江等。 沿江有名城的河流。长江、黄河、江南运河、钱塘江、湘江、赣 江、漓江和松花江等。 漂流探险河段。长江上游,黄河的宁夏、内蒙河段,贵州的马岭 河有“神州第一漂”之誉。
黄山
黄山地图
雅丹地貌
丹霞:
路南石林
小寨天坑
黎平天生桥
2、 水体旅游资源
概述
旅游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
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概述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在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以人类 活动等因素的配合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如烟波浩淼的大海、银装素 裹的雪山、飞流直下的瀑布、清澈透明的湖水、碧波粼粼的河流等。
㈣ 按性质分类
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 1、地质地貌风景资源 2、水文风景资源
3、气候风景资源 4、动植物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峡 谷、森林、火山、江河、 湖泊、海滩矿泉、珍禽、 异兽、奇花、异草、以及气温、日照、雨星等。 举例:1、 中国名山: (1) 五岳:东岳泰山 中岳嵩山 西岳华山 南岳 衡山 北岳恒山 (2) 风景名山:黄山 庐山 武夷山 雁荡山 阿里 山 天柱山 2、 四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自 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3、 四大名河: 长江 黄河 黑龙江 珠江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㈠ 2003版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 查与评价》,分类结构: 3个层次:“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 8主类 、31 亚类 、155基本类型 。 ㈡ 按利用现状分类 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已列入规划,即 将开发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目前还无 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㈢ 按规模、级别、价值分类 国家级或大型的旅游资源;省、市级或中 型的旅游资源;县级以下或小型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