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概论考试》(部分资料)

《旅游资源概论考试》(部分资料)
《旅游资源概论考试》(部分资料)

《旅游资源概论考试》(部分整理资料)

————————————————————————————————作者:————————————————————————————————日期:

2

《旅游资源概论》简单复习大纲

1.掌握理解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泻湖、民俗风情、雅丹地貌、岩溶地貌等相关概念

2.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是吸引力。

3.旅游资源的本质是什么。

4.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界定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原则、美观原则、市场原则、特色原则、和文化原则5.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

6.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

我国著名的喀斯特景观名胜区分布:

广东:肇庆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潋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种奇特的溶洞堆积地貌。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贵州:本省有兴义尼函石林、修文石林等石林区;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本地溶洞地貌较多,主要有黄果树瀑布附近龙宫洞,贵阳地下公园,镇宁犀牛洞,镇远的青龙洞,龙山的仙人洞,贵州的织金洞,黔灵山麒麟洞。

四川: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湖南: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观,各种堆积地貌罗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奥妙无穷。

江西: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绝壁临江洞穴遍布;彭泽龙宫洞长2000米,洞内可泛舟观景,堪称“地下艺术宫殿”。

浙江:瑶琳仙境,位于桐庐县,是浙江省规模恢弘、景观壮丽的岩溶洞穴旅游胜地,也是浙江迤今发现的最大洞穴;洞长1000米,共有6个洞天,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江苏:宜兴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称,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又称“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异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龙宫。

吉林:同化鸭园溶洞,有四个大厅,洞内满布石柱、石笋、石钟乳、石瀑、石帘、石莲花、石幔等堆积景观,并且深处有溶岩潭,深不可测,无法前往。

7.黄山四绝分布是什么。

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8.内、外营力分别包括哪些?

9.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是哪个?

雅鲁藏布大峡谷

10.海蚀地貌有哪些?

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11.掌握水域风景的主要美学特征

12.瀑布的构成。

瀑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造瀑层,即河床中的陡坡地段,形成了显著落差;第二部分是瀑下深潭和浅潭;第三部分是潭前峡谷。

13.我国著名的瀑布名称、位置及其特点。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长白瀑布长白瀑布位于天池北侧,乘槎河尽头。乘槎河流到1250米处便形成落差为68米的瀑布,因系长白山名胜佳景,故名长白瀑布。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庐山瀑布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德天瀑布德天大瀑布位于中越边境、中国广西大新县,为国家级景点。瀑布横跨中国、越南两个国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跨国瀑布(瀑布宽200余米,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

14.我国湖泊的分布情况。

15.我国构造湖的案例有哪些?

16.掌握气象景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17.我国的避暑胜地有哪些?

庐山,北戴河, 青海湖, 莫干山青岛, 九寨沟承德,鸡公山天目山神龙架

18.掌握民俗风情的主要类型

一、节庆庆典

二、民间歌舞

三、居民建筑

五、生活习俗

六、风味饮食

七、民族工艺与民间艺术

19.掌握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

20.掌握名山的特点与山岳鉴赏的方法

21.掌握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22.掌握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1)梁柱式的弹性结构体系

?“榫卯”结合——“斗拱”

?(2)优美的艺术造型

?如祈年殿;鸱尾(吻)、走兽,等等

?(3)整齐而又灵活的平面布局

?如中轴线对称;曲折多变

?(4)绚丽而又淡雅的色彩

?如琉璃瓦、彩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5)丰富的雕塑装饰

?如石窟寺的雕塑;

?(6)天人合一的环境艺术

一、中国古建筑的悠久历史

二、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23.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畔的虎山南麓全长12700余里.技术水平最高,工程最坚固,防御体系最完善

24.我国各类著名名人纪念性的墓地有哪些,位置在哪里?

25.我国最大皇家园林是哪个?

26.我国园林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

皇家园林: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苏州园林

宗教园林:北京社稷坛、杭州临隐寺

公共园林:长安曲江池

(2) 按园林风格划分

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东莞可园

少数民族园林:罗布林卡

27.我国古陵墓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1)帝王陵

?古代埋葬帝王和皇后、嫔妃等皇族坟墓。

?1)特点

?A、陵墓范围大,环境优美

?B、建筑物宏伟辉煌

?C、文物众多

?2)帝王陵形制

?帝王陵的形制(封土形式):

方上:秦汉较为流行,如秦始皇陵

以山为陵:唐代最为流行,如唐乾陵、昭陵

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明清时期多采用,如明十三陵、清东西陵

?(2)纪念性陵墓

?如三皇五帝及尧、舜、禹、汤陵;圣贤陵(如李白墓等);名人墓(如岳飞墓);政治家墓(如诸葛亮墓)

?(3)崖墓和悬棺葬

?如四川少数民族崖墓、悬棺等

28.我国既属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遗产的景区包括哪些?

29.我国原始社会古村落遗址有哪些,分别属于哪个时期。

30.我国的著名古都有哪些?

(1)中国著名七大历史古都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安阳、杭州等

(2)世界著名的古都

雅典、开罗、罗马、伊斯坦布尔等

31.掌握气象、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1、优美、奇特的气候要素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本身就是一项旅游资源

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使得旅游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气候条件往往对旅游者旅游时间、线路和内容的选择以及旅游物品的准备有直接的影响

4、气象气候除了直接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地的建设外,还通过影响其他构景要素和旅游

条件而间接影响旅游活动和旅游区发展

32.我国气象旅游资源有哪些?位置在哪里?

一、云雾景:如泰山、黄山的云海、西湖的“双峰插云”等

二、冰雪景:如“断桥残雪”、阿尔卑斯山滑雪区

三、雾淞、雨凇景:如吉林雾凇

四、海市蜃楼:如山东蓬莱阁、浙江普陀山关山观赏绝佳地

五、佛光(宝光):如峨眉山金顶佛光

六、日出日落景:泰山“旭日东升”、西湖“雷峰夕照”等

七、日月并升:浙江海盐县云岫山上鹰窠顶观赏绝佳处

33..掌握民俗风情的特点

1、地域性

2、神秘性

3、真实性

4、体验性

34.地方戏曲的类型。

35.我国少数民族的各种节庆活动的名称、地点、特点。

六月廿四,凉山彝族火把节

赏花节藏族传统节日。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县一带

赶秋节苗族传统节日。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县

36.我国各类著名刺绣的名称、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名称产地及特点代表作品

苏绣苏州一带,通过线条表示,画绣结合双面绣《猫》

湘绣长沙一带,构图优美,针法细腻,色泽鲜艳、神态生动

湘绣题材广泛,主以狮、虎、松鼠为代表

蜀绣成都,构图精巧、刻画细腻、形神兼备、色泽明丽《熊猫》、《芙蓉鲤鱼》

粤锈广东地区,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形象逼真、光泽

炫目

《百鸟朝凤》

37.我国的菜系分别是什么?代表菜分别是什么?

38.我国江南古镇包括哪些?

39.掌握植物的旅游观赏功能。

40.我国特有的珍惜植物与动物,及其特点。

41.各类植物(包括花、树等)的雅称及其寓意。

42.掌握水体旅游资源的功能,结合功能论述适合开展的旅游活动

43.掌握水体的构景功能及与旅游的关系

44.我国茶叶的类型及各自的代表。

我国茶叶依其在制作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共分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共六大类,其分别特点简介如下:

一、绿茶属不发酵茶,其发酵度为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二、白茶属微发酵茶类,其发酵度不超过10% ,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三、黄茶属轻发酵茶,其发酵度为10-20%,在制茶过程中,经过焖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四、青茶属半发酵的茶,其发酵度为30-60%,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五、红茶属全发酵的茶,其发酵度为80-90%,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

再揉捻,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并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六、黑茶属后发酵茶,其发酵度为100%,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45.掌握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相关知识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46.中国道教名山有哪些?

四川的青城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47.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相关知识,如核心思想、代表的神等。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简介

时间:公元1世纪12月15日

创始人:拿撒勒人耶稣

地点: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

典籍:《圣经》

特点:博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佛教简介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释迦牟尼

地点:印度半岛

典籍:《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

伊斯兰教简介

时间:公元7世纪

创始人:穆罕默德

地点:阿拉伯半岛

典籍:《古兰经》

48.掌握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是郑国渠,都江郾,京杭大运河,和浙江海塘

1.1、民俗风情的含义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间物质制度和精神习

俗。

1.2、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和各种水体及水文现象都称为

水体旅游资源

1.3、旅游资源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

统称为旅游资源

1.4、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

超过一年的活动

1.5、

名词解释(气象)

名词解释 1、气温递减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 ,气温则下降约0.6℃,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度,通常以 表示: 2、饱和水气压(E ):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分子是有限的,当水汽含量达到极限时,此时空气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即为饱和水气压。 3、相对湿度(f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f=e/E ×100% 4、比湿(q ):同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w d w m m m q += 5、露点(Td ):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在一定的气压下,若使空气达到饱和,只有降温。降到实际水汽压(e )变成饱和水汽压(E ),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为露点。 6、能见度: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米(m )或千米(km )表示。 7、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v v d RT P T R P ρρ=?= 8、可见光:肉眼能够看得见的从0.4~0.76um 的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9、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距离处于平均状态时,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1min 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1370W/m2)。 10、维恩(Wein )位移定律:黑体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 )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的,黑体单色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即 C T m =λ。物体的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反之,物体的温度愈低,其辐射的波长则愈长。 11、斯蒂芬(Stefan )-玻耳兹曼(Boltzman ) 定律:物体的放射能力是随温度、波长而改变的。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ETb=σT4 (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σ=5.67×10-8W/(m2·K4)为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 12、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但散射并不像吸收那样把辐射转变为热能,而只是改变辐射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影响太阳的直接辐射的两个主要因子: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 。 14、散射辐射:太阳光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 15、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16、泊松方程: 286 .000 ??? ? ??=P P T T ;它给出了 干绝热过程气块初态(0P ,0T )和终态(P ,T )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绝热变化时温度随 气压变化的具体规律。 17、干绝热递减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称绝热垂直减温率(简称绝热直减率)。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来说,则称干绝热直减率γ d. 18、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以rm 表示。(饱和空气绝热上升,每上升100m 温度降低的度数) 19、位温:取这一标准高度为1000hpa,这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以Θ表示,由泊松方程可得: 2 8 6 .0100 1000?? ? ??=??? ??=P T P T P C R θ 20、假相当位温:当气块中含有的水汽全 部凝结降落时,所释放的潜热,就使原气块的位温提高到了极值,这个数值称为假相当位温,用θse 表示。P se C Lq + =θθ

气象学名词解释

二、选择与填空题整理 1.对流层中温度的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降低温度升高,湿度加大。】 2. 光合辐射的有效波长:【0.4~0.7um】 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上升运动时,当r > r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相对湿度,rd饱和差,r越大越不稳定) 4.在一天中,土壤表层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将出的是时候】 5.夏热冬冷,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是:【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6.在北半球吹地砖风时,背风而立,则低气压在:【左边】 7.暖锋过境,降水区一般出现在:【锋前】 8.在北半球海洋航行,遇到台风威胁时,应驾船驶往风向的【右边】才能脱离危险。 9.昆明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受滇黔准静止锋的影响】 10.每年3月21日前后出现的节气是【春分】 11.根据温度、水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可将大气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1.空气的饱和差也是反映空气湿度的物理量,当饱和差【小】,空气湿润,当饱和差【大】,空气干燥。 13.气温日较差表示【一天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14.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把植物分为【喜光】【耐阴】 15.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引起气候变化的现象称【季风】 1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17.根据冷锋移动数度的快慢,可将其分为【急行冷锋】和【缓行冷锋】 18.中国气候的特征有【季风明显、大陆性很强、气候类型多样性】 19.贵州气候的三大特征是【季风性】【高原性】【多样性】 20.小气候的改善主要措施:【灌溉】【翻耕】【镇压】【垄作】及【间作】 2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短波的蓝紫光散射的结果】 22.我国新疆的瓜果甘甜可口,最主要的人原因是【光照强度强】 23.“十雾九晴”或“雾兆晴天”主要指的是【辐射雾】 24.相对降水率变大说明【旱涝可能性大】 25.逆温出现说明大气是【稳定】 26.随着绝对湿度的增加,露点温度【增大】27.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8.世界有名的大沙漠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 29.水分凝结的两个条件是【有凝结核存在】【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30.气压场的基本形式有【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槽】 31.根据气团的移动,可把锋分为【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32.表示季节变化的节气有【立春】【夏至】【秋分】【冬至】 33.季风气候的特点【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富有海洋性,冬季寒冷干燥富有大陆性】 34.影响我国的主要起团有【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变性的下降气团】【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海洋气团】 35.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因素】【人类活动因素】 35.作用于风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3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夏季多余,冬季干燥,东南多雨,西北干旱】 37.我国属于【亚热带草原湿润季风气候】 38.大气中的O3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39.大气中的水汽【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0.反射率的日变化是早晚大,中午小,其原因是【太阳高度角决定的】 41.露点温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4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百帕。 43.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地带称为【锋面】 44.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 45.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北部】 46.贵州辐射能以【西部】最多。 47.干燥疏松的土壤其表土【升温和降温都快】 48.空气中的CO2和H2O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所以称作【温室气体】 49.导热率大的土壤,其热量传递【快】,地面温度日较差【小】 50.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 5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工业地区和大都市局部地区作用更加显著,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52.水面蒸发与气温和【饱和差】成正比,与【气压差】成反比。

云南省市区域气候资料整理

云南省,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1.昆明市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最低℃。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20℃,夏季日温差为可达4~1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气象学复习资料

气象学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气象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日出日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0,从正南顺时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 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曙暮光照射的时间之和。 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其值为1367瓦?米-2。 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 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大气逆辐射:大气每时每刻都在向各个方向放射长波辐射,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差额:某时段内,地面吸收的总辐射与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与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 02 +T 08 +T 14 +T 20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一、环流的季节转换 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 (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 延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和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这与地形和海拔 高度有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 在辐合线北面和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 原后,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是以西北气流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这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 压的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 (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 出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oE附近,西南气流和东南气流成汇合状。即所谓的印度季风和 夏季风的交汇地带。 2、700hPa和500hPa平均流场 (1)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 侧30oN附近与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 处于青藏高原东北侧。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 (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 ⑵夏季 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700hPa上低纬高 原被西南季风控制,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 制之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 3、对流层高层

云南气象博物馆概况

云南气象博物馆概况 刘金福,李振荣,杨新楼,甘露 (昆明太华山气象站,云南昆明,650034) 摘要云南气象博物馆是由陈一得先生创办的云南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国人私立测候所——“一得测候所”发展而来,承载着重要的气象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一得精神”,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并先后被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经过精心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修缮、一得墓区改扩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精心布展等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出了一个宣传气象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的精品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今天,当你再次登上昆明太华山顶、踏进云南气象博物馆的时候,你将不得不感叹:博物馆“变”了!环境变优美了,陈一得(以下简称先生)夫妇墓区变得宽敞了、肃穆了,一得楼修缮一“新”了,博物馆藏品变多了、展出内容变丰富了、涉及内容更广了……这一切变化,无不凝聚着昆明市政府的支持,凝聚着昆明市气象局领导的重视,凝聚着太华山气象人传承和建设气象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1 云南气象博物馆的由来 1927年初,陈秉仁在昆明市钱局街53号自家院内,创办了云南第一个、中国第二个国人自办的气象站——私立“一得测候所”,秉仁遂号一得,从此一家人白天观气象,夜间观天文,坚持长达十年之久(图1)。 图1位于钱局街53号的一得测候所工作人员合影 直到1937年,才在云南省政府的资助下,搬迁到昆明西山-太华山顶(现址),成立昆明气象测候所,气象业务持续至今(图2)。 图2 1937年建成的昆明气象测候所 (今云南气象博物馆) 从1953年开始,由于增加高空探测业务、建设713雷达楼等,原测候所的三层小楼(一得楼)逐渐取消了气象业务功能。 1999年成立“陈一得纪念室”,随后,一得楼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12月18日,昆明市文化局授牌“云南气象博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并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等荣誉。1 2博物馆修缮和重新布展工作 2.1 建筑文物修缮从1936年建设一得楼开始,长期以来未进行过彻底、全面的维护维修,严重影响了开展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12年获得中国气象局、昆明市财政的支持,进行了彻底的修缮,按照文物修缮修旧如故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于2013年底圆满完成(图3)。 刘金福,1971.10,云南禄劝,工程师

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

气象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 气压:大气的压力,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整个大气柱的重量 大气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产生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100% 饱和差:饱和水汽压-实际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干空气)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到饱和的温度 降水: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是矢量 云量:将地平面以上全部天空划分为10份,被云遮蔽的份数 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第二章 辐射: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能量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面)间的夹角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日照时数:每日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 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 散射辐射:经过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辐射 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大气透明系数:当太阳在天顶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与太阳常数之比 反射辐射: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由于地面的反射作用返回大气或宇宙空间 反射率:反射辐射/总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与地面有效辐射失去的能量 第三章 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变化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所收或放出的热量 干绝热变化:一团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湿绝热变化:一团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绝热变化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直减率:在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变化用气温垂直梯度表示,高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减低值

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年月日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地连接部位,东经,北纬,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个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多万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地方,共有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万人,彝族万人,傈僳族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地.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气候条件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丽江地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最热月地平均气温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度,最低气温-度,每年地—月为雨季,、月特别集中.丽江春天天气(月月):气温约℃℃,以晴天为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丽江夏天天气(月月):气温约℃℃,多雨,早晚较凉,白天户外直晒较热,室内凉爽. 丽江秋天天气(月月):气温约℃℃,雨天晴天阴天各占三分之一. 丽江冬天天气(月月):气温约℃℃,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晴天. 不同地时间去丽江能玩不同地景点!冬季去虎跳峡因枯水就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地气势了,却是去梅里看日照金山和好时机;月中旬,小中甸地灌木杜鹃开得很盛,可要看高山乔木杜鹃就要晚一个月;、月份泸沽湖地草海会很漂亮,但雨季也来了,去泸沽湖地路可能会不太好走.而拉市海则春夏季节有花有草,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地好时机,秋冬季节却是看候鸟地绝佳时候.....再加上在古城发呆地时间,所以一次去丽江很难把所有地景致都看到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自然资源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地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地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多个保留完整地原始森林群落和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地核心景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地丹霞地貌、茂密地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地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科属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古城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年月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米,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米,最深达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地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地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地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地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

最新 森林气象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气象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1、太阳辐射——太阳时刻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辐射。 2、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量。 3、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4、空气绝热变化——一块空气在没有热量收支时,由于环境气压的变化,引起气块体积改变而导致温度变化称为空气绝热变化。 5、水汽压——空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 6、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 7、天气——一定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风、云、雨、雪、冷、暖、晴、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8、小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称为小气候。 9、水平气压梯度力——因地球自转使空气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 10、生物学零度——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 11、季风——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产生的以年为周期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大范围地区盛行的随季节而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12、大气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其选择吸收作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 13、太阳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生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比。 14、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称为干绝热变化。 15、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 17、雾——当近地气层的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冰晶,弥漫在空气中,使能见度<1km的现象。 18、梯度风——自由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相互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19、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0、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21、干洁大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大气。 2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23、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有一部分向上进入宇宙空间,有一部分向下到达地面,这一部分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 24、温度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称为温度日较差。 25、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的总质量的比值。 26、降水量——从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和径流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厚度。 27、霜冻——在植物生长季节内,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气层的温度降到0度以下,引起植物体冻伤害的现象。

气象学知识整理

气象学知识整理 ㈠名词解释5×2′㈡填空20×1′㈢判断10×1′㈣选择10×1′㈤填图2×5′㈥简答3×5′㈦计算2×5′㈧论述1×15′ 名词解释 1.气象学: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就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 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广义农学(含农、林、牧、渔、农经等)与气象学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 3.大气污染: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称大气污染。 4.黑体(绝对黑体):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为黑体。如果有一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能的吸收率都等于1,即对投射于其上的辐射能全部吸收,这种物体就成为绝对黑体,简称为黑体。 5.灰体:如果一个物体的吸收率为小于1的常数,并且不随波长而改变,这种物体称为灰体。 6.*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建议取值1367±7W?m﹣2,通常采用1367W?m﹣2.

7.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易于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大气又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不易逸出大气,大气还以逆辐射返回地面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少地面的失热,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暖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习惯称“温室效应”。 8.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9.*逆温现象:在对流层中,总的看来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但就其中某一层而言,在一定条件下,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叫做逆温现象。按形成原因分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10.三基点温度:温度对于植物生命、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影响,从其生理过程来讲,都有3个基本点温度,简称三基点温度,即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11. “温周期现象”: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现象”。 12.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称饱和差。单位hPa d﹦E-e d越小,空气越接近饱和即越潮湿d=0时空气达饱和 13.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未饱和空气达饱和时所具有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气压一定,水汽越多,露点越高;反之越低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气候气象名词解释

1、干洁大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2、太阳常数:地球在日地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垂直的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太阳辐射的所有波长总能量。 3、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4、辐射雾:由于下垫面夜间辐射冷却,使空气降温水汽凝结形成的雾。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7、有效积温:某时段内有效温度的逐日累积值。 8、饱和水汽压(E):一定的温度和气压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9、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由山谷吹向山顶的风,称“谷风”,夜间由山顶吹向山谷的风,称“山风”。 10、霜冻:在温暖时期,植物体的温度短时降到0℃以下,使处在生长状态的植株体内发生结冰而遭受伤害甚至枯死的现象。 11、辐射逆温: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辐射逆温。 12、逆温:在一定条件下,气温虽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现象叫逆温。 13、海陆风:由于海面和陆地之间的昼夜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称“海风”,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风,称“陆风”。 14、寒潮:冬半年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常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常伴有雨、雪的天气。 15、气候异常:是指某些气候要素偏离气候常年平均二出现的极端值。 16、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有一部分向上进入宇宙空间,有一部分向下到达地面,这一部分逆辐射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成为大气逆辐射。 17、降雨变率=降雨据平/多年平均降水X 100% 18、季风:盛行风向有明显季节性变化,且这两种风向的性质(主要是潮湿程度)和它们所带来的天气现象都有着明显差异的风,叫做季风。 19、太阳总辐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总和。 20、气温年较差:较差,是指一定周期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气温年较差用一年的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计算。 21、焚风: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22、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即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 23、积温:指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也称活动积温。 24、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25、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 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 气之差。 1、晴天的天空为什么是深蓝色的? 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中,散射辐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波长短的空分子,而蓝色紫色光波长短,辐射作用强,固天空常呈青蓝色。 2、大气环流模式:三圈环流 --- 低纬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 3、我国气候特征表型为: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烈 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宇宙地球物理因子

气象导航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气象导航、根据航行海区准确的天气与海况预报,结合被导船舶的性能、船型、装载情 况和航行要求,拟定并实施最佳航线的过程。称船舶气象定线(又称气象导航) 岸导、指岸上成立专业的船舶海洋气象导航机构,船舶开航前,机构根据船舶的航行目的地、日程表、船舶性能及所装货物等,提供初始航线、详细的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海况预报等;开航后,机构定时提供航线前方的天气、海况预报,及时提出调整航速或变更航线的建议,直到船舶到达目的地为止的导航过程。 自导、它是船长根据海洋、气象资料,各种传真天气图,天气报告和现场观测资料及本船的各种性能和航行任务等综台分析,确定本船的最佳气象航线 天灾、无任何人为因素或人为干预,无法预见及预防的自然现象。 海上灾难、不寻常和预料之外的恶劣天气、风暴、巨浪、冰雹、海啸等,船员运用常规的技术和谨慎也无法抵御和避免的自然现象。 货物运输保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货物装运以前,估定一定的投保金额,向承保人即保险公司投保运输险。投保人按投保金额、投保险别及保险费率,向承保人支付保险费并取得保险单证。 海上风险:又称海难。一般是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航行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外来风险:是指由于海上风险以外的其他外来原因引起的风险,可分为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单独海损、指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直接造成的船货损害 共同海损、指当船舶和货物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它特殊情况,为了解除共同危害,采取合理措施所引起的特殊损失和合理的额外费用。 天气形势预报:是指对高压、低压、槽脊、锋面等天气系统未来的移动、强度变化及生消变化的预报。 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流线:是指同一时刻各点的风向与该点切线方向一致所组成的特征曲线。 简答题: 1.风和风浪对航海的影响? 1、船偏移,偏航. 2、浪尖中拱,导致船失速、螺旋桨等推进器损坏,甚至船体断 裂.3、摇摆、拍击、共振等,致使船体震动,船的机动性能、操纵性和稳性下降;导航仪器受干扰或损坏;晕船导致船上人员工作效率下降.4、货物、特别是颗粒状货物可能移动,甲板货物淋湿和吃水增加稳性可能恶化.5、能见度恶化,在开阔的锚地作业发生困难.6、船在港内停靠复杂化,港口装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在港内进行装卸作业发生困难.7 、使救助行动发生困难遇险人员漂离出事位置. 2.气导航线的定义、建立方法和不足? 根据航行海区准确的天气与海况预报,结合被导船舶的性能、船型、装载情况和航行要求,拟定并实施最佳航线的过程,称船舶气象定线(又称气象导航)。建立方法:根据当前天气和短、中期天气,海况预报,也即在假设全航程海上天气、海况已知的前提下,结合船舶性能、装载情况,选择一条尽量能避开大风浪,特别是顶头浪和横浪等不利因素,又能充分利用有利的风、浪、流等因素的航线,使之达到所要求的最佳程度。不足:1、天气和海况的

气象学名词解释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1. 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2.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在日出日落时为0,正午时达最大值。 3.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的交角。以正南为0,从正南顺时钟向变化为正,逆时针向变化为负,如正东方为-90°,正西方为90°。 4.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 5. 光照时间:可照时间与因大气散射作用而产生的曙暮光照射的时间之和。 6. 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7. 大气质量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通过的路径长度与大气铅直厚度的比值。 8. 直接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 9. 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10.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11. 大气逆辐射:大气每时每刻都在向各个方向放射长波辐射,投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2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即地面净损失的长波辐射。 13. 地面辐射差额:某时段内,地面吸收的总辐射与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 :1. 温度(气温) 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 与最低温度(气温) 之差。 2.温度(气温) 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 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 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气温直减率为负值的现象。 10. 逆温的分类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平流逆温:暖空气到冷的地面上,接触冷却,离地面近的降温多,上层受冷地面影响少 下沉逆温:整层空气下沉 锋面逆温:冷暖空气相遇,较轻暖空气上升到冷空气上方 地形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 :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 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 云南省丽江市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 2011年03月28日 02:44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其中纳西族占古城区及玉龙县(即原丽江县)总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国中贵原,云中丽江。 气候条件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2.6℃~19.8℃,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8.1℃~25.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1.7℃,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年极端最高气温25.1度,最低气温-27.4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丽江春天天气(3月-5月):气温约0℃-20℃,以晴天为主。 丽江夏天天气(6月-8月):气温约10℃-26℃,多雨,早晚较凉,白天户外直晒较热,室内凉爽。 丽江秋天天气(9月-11月):气温约5℃-23℃,雨天晴天阴天各占三分之一。 丽江冬天天气(12月-2月):气温约-5℃-15℃,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晴天。 不同的时间去丽江能玩不同的景点!冬季去虎跳峡因枯水就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气势了,却是去梅里看日照金山和好时机;5月中旬,小中甸的灌木杜鹃开得很盛,可要看高山乔木杜鹃就要晚一个月;6、7月份泸沽湖的草海会很漂亮,但雨季也来了,去泸沽湖的路可能会不太好走.而拉市海则春夏季节有花有草,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的好时机,秋冬季节却是看候鸟的绝佳时候.....再加上在古城发呆的时间,所以一次去丽江很难把所有的景致都看到的。 自然资源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