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九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九)(PDF)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九)(PDF)

福州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九)高三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钱文博化学:孙飒生物:高晓敏考试时间:12月22日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开始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i—28Mn-55Cu—64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右下图为蜜蜂体内的某一细胞示意图(n=16,只画出部分染色体,英文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推测符合事实的是()A.该细胞是蜂王或雄蜂体内的生殖细胞B.该细胞如继续分裂只有一个时期含有32个DNA分子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如继续分裂则A、a将分离D.该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32条姐妹染色单体4.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只有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3D.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A X A或bbX A X a 5.从某种霉菌(真菌)中分离出的环孢霉素是含有11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该物质能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医学上常用作免疫抑制剂。

下列有关环孢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此霉菌由拟核DNA 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环孢霉素B .不考虑R 基上的氧原子,1个环孢霉素分子含有12个氧原子C .环孢霉素合成过程中,转运RNA 在细胞质基质中与相应氨基酸结合后进入核糖体D .只有受到特定抗原刺激后,霉菌才能合成淋巴因子6.右图中曲线I 、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三)(PDF)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理综适应性考试试题(三)(PDF)

m/s,打点
vB
vC
vD
0.12m/s 0.16 m/s
vE 0.25 m/s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 v-t 图象,并从中可得出物
体的加速度 a=
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
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
溶液褪色 溶液变蓝色
Cl2 具有漂白性 氧化性: KIO3 > I2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 与 CH3CH2COOCH3 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2016 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
破奖”。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
学研究方法的叙 述正确的是
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 1H-NMR 来鉴别
理综- 3 -
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由图1所示曲线可知,化学催化比酶催化的效果好
B.在H2S溶液导电性实验中,由图2所示曲线可确定通入的气体X为Cl2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2SO2(g)+ O2(g)

福州市2017年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州市2017年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福州市语文高三综合测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2),属国过居延。

(王维《使至塞上》(3)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4)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5),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6),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王子猷逸事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①不羁,初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后作桓车骑②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

”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扳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后为黄门侍郎,未几,弃官东归。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

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

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子猷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

客主不交一言。

子猷、子敬③兄弟共赏《高士传》人及《赞》。

子敬赏井丹高洁,子猷云:“未若长卿慢.世。

”其傲达若此。

后与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一)

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一)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题(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全面引进与推进传播学或美国传播学研究,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尽管冷战正热的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已将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参与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翻译出来,供内部批判,而八十年代大规模展开的恰恰是施拉姆一路的冷战传播学,与此同时,欧洲传统的批判研究则门前冷落车马稀。

其间,一个看似矛盾的情况是,美国传播学被视为客观普适的科学,而欧洲批判理论如传播政治经济学,则由于同马克思主义道统关联密切而被视为非科学的意识形态。

这一状况与趋势,就是常说的“去政治化”。

去政治化有两类,一是不讲政治,不问政治,不关心政治,一是去掉一种政治,再讲一种政治,即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

而无论如何,结果是“趋美国化”与“去政治化”的汇流,渐渐构成今日传播学的总体格局,中国如此,他国亦然。

我们需要重新反思的,就是这种总体格局。

一方面,当初适用自身需要的美国社会科学包括传播学,由于陷入自娱自乐的内卷化,越来越失去思想的活力与学术的敏锐。

另一方面,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样一路传播学在整体思路上是否束缚了我们的学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对迅速发展、急剧变化的中国来说,其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否足以有效地解释现实,有益地改变现实?正如不止一位学者指出的,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中国传播学基本无法与当代中国及其传播实践展开生机勃勃的对话。

原因何在?除了美国传播学自身的生命力萎缩、解释力下降等因素,关键恐怕还在于这套学术话语的理论预设与核心关切,即使不说与中国社会大相径庭,至少也是颇异其趣。

美国传播学源于二战前后自身的一系列社会历史语境。

如果说美国经济学的理论预设是利益最大化,政治学的核心关切是分权制衡,那么传播学的理论预设与学术关怀可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观念形塑。

如政治传播的形象塑造、商业传播的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的价值推广等,说到底都致力于实用哲学基础上对人的观念的影响与塑造。

【福建省福州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语文试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享经济借助互联网平台,倡导人人分享,注重体验,对生产、管理、销售、消费等诸多环节产生了积
极作用。
B.Zipcar 租车公司整合了大量闲置车辆信息,帮助会员找到距离最近的车辆,并提供车况和价格,便于会
- 1 - / 10
经济增长效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
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
形态的变革。
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
的重要手段。
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
了交易效率。
D.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
C.文章以 Zipcar 租车公司和淘宝网为例,不仅直观展示了分享经济的消费体验,也有效论证了分享经济不
分国界的优点。
D.发展分享经济需要政府优化监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分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
件和法制环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印第安营寨
(美)海明威
两个印第安人站在那里等着。
两条小划子在黑暗中出发了。尼克听到桨声从前面那条小划子远远地透过夜雾传来。两位印第安人快

2017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九)文科综合试题

2017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九)文科综合试题

2017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九)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2 月22 日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总分:300 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 分)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 年8月5日—21 日,第31 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读图,回答第1~3 题。

1.里约热内卢A.东临大西洋,位于北京的东南B.年均温高,主要受暖流影响C.年降水量多,为东南信风迎风坡D.区时比北京时间早13 小时2.20 世纪60 年代巴西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迁都的主要原因是:①利于促进广大内地地区的经济发展②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问题③地域广阔,气候较优越④国防安全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巴西A.地处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亚马孙河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巴西高原古老低矮,流水侵蚀强烈2016 年1月20 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之后数日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达10 至14 0C。

图2是此次寒潮过境时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据此回答4-6 题。

4.影响雨雪分界线推进的天气系统是①冷锋②暖锋③气旋④反气旋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5. 19 日夜间~21 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塑料薄膜)(如图 3 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6.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其原理是A.增强大气逆辐射 B .阻挡地面辐射 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图 4 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据此回答7-8 题。

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7.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A. 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 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C.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D.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8.针对0~50 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固河堤B.疏浚河道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风光互补路灯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照明,能为城市街道路灯提供稳定的电源。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7届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Different lifestyles.B. Their hometowns.C. A beautiful village.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 Waiting for her packages.B. Placing orders.C. Shopping downtown.3. Where does the man work?A. At a restaurant.B. At a hotel.C. At the airport.4. What does the woman need?A. Fruit and vegetables.B. Fruit and meat.C. Meat and yogurt.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plan?A. It’s very relaxing.B. It’s g ood for his health.C. It may make him sic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对白,每段对话或对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断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is the woman calling the man?A. To ask about homework.B. To ask about today’s class.C. To ask about Ernest Hemingway.7. What do we know about A Day’s Wait?A. It’s a novel.B. It’s a short story.C. It was newly written.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important?A. A degree in business.B. Work experience.C. Family background.9. Why doesn’t the man accept the woman’s offer?A. He wants to find a better job.B. He wants to work in London.C. He’s alreadyreceived job offer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2017年高三适应性语文考试试卷和答案

2017年高三适应性语文考试试卷和答案

2017年高三适应性语文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

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

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

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

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

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

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

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福建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九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

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

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

胡适把中国文化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说明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

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

“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者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

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但是19 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

”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

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反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天生的诗人施立松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

19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原本学习政治经济学,因喜爱文学,转而研读英国文学。

混乱纷争的时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风颂月,追求唯美。

在他眼中,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跃动。

他写诗,要写在没格子的白纸上,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直接付印。

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

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

但邵洵美对自己的诗作成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

邵洵美向往法国的文学沙龙,他特意将书房布置成“花厅”(邵洵美对沙龙的雅称),供朋友们聚会。

他还发文呼吁:“但愿我国诸交际领袖,把麻将扑克的约会,易为文学的谈话,则真正的文艺复兴,不难实现也。

”他决定“以身试法”,培养“附庸风雅”的风尚,自己做起“花厅先生”。

当时,中国这样的“文艺客厅”少得可怜,有名气的仅上海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客厅”。

邵洵美的“花厅”是诗人、小说家、画家聚会的场所。

画家鲁少飞曾戏谑地画了一幅《文艺茶话图》,好比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的集体照,上海大部分文人都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邵洵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重友情,轻金钱,物质财富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为接济朋友,甚至是不相识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

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要陪丁玲带着新生的婴儿,回湖南老家避难,可身无分文,邵洵美得知后,立即送了一千元给丁玲,并声明不需要还。

为此,他也得了“文坛孟尝君”的雅誉。

开书店、出刊物,于邵洵美是娱人悦己的梦想。

他创办了《狮吼》月刊,开其出版事业先声。

随后,他又用祖上遗产在上海静安路创办了金屋书店,号称“海上最高尚的文艺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

角色虽不断转变,但邵洵美的诗人气质、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

转向出版业后,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办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

他花五万美元从德国购买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由个人独资购买影写版印刷机,在现代中国出版史上,邵洵美是第一人。

他为一大批朋友出书,奖掖新人,遇到贫寒尚未成名的文人不惜赔钱出书——沈从文就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前夕,胡适为邵洵美订了两张赴台机票,但他以不忍离开家人和工厂无法处理为由婉拒。

叶公超得知后,说服海军用军舰带邵家的人与机器一道迁台,他也谢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邵洵美搞出版、办书店的热情不减。

不久,《人民日报》一连七天刊文批评上海时代书局出版物中的错误,出版社被迫停止运作。

后来,他因一封英文信,被以“历史反革命”罪名逮捕审查。

出狱后,他与儿子、儿媳妇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穷得连床都卖了,睡在地上。

但他唯美初心不改,还是会用老妈子的刨花水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

即使贫病交加,也照样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邮票制成书签自赏……老友施蛰存感慨:“洵美是个好人,富而不骄,贫而不丐,即使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

”有人说,邵洵美是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

对此,邵洵美生前早已释然。

1936年,而立之年的邵洵美写了一首《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的诗:“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相关链接)①他爱写诗,有人评价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如一个应该赞美的艳丽的女人”。

(摘自《唯美诗人邵洵美》)②对待抗日,邵洵美是坚决的。

他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在复刊的《时代》上发表《容忍是罪恶》,呼吁“要抵抗,要革命。

有革命才有进步。

”他支持出版的《老舍幽默诗文集》中就有《救国难歌》、《长期抵抗》等经典作品。

他的五弟邵式军做汉奸,派人送来5000大洋,拉拢他为日本人做事,他严词拒绝。

(摘自章克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小题1】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交代了邵洵美的家世以及他进入剑桥大学后转而研读英国文学的原因,表现了邵洵美对文学的热爱,引出下文对他在文学方面的追求的叙述。

B.通过与曾朴和林徽因的“文艺客厅”对比,说明邵洵美文学沙龙之雅致,表现了邵洵美希望中国有更多人热爱文学而不是玩乐的思想。

C.“在很多人眼里”“有人说”等词句表现了人们对邵洵美的看法,这也侧面证明了邵洵美是一位在文学史上被人严重低估的作家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D.结尾引用邵洵美的诗歌能够引发人们对邵洵美这个人进行深入的思考,也用“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照应了题目,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小题2】邵洵美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小题3】邵洵美说“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香楼主聂鑫森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

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

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

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

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

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

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

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

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

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

雷默很高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

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

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人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

甄仁心里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拨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请您海涵。

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

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

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为你作画,算是答谢!”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

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甄仁之请泼墨挥毫。

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

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

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

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