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最新兽医生物制品学第八章兽用疫苗生产与质量控制ppt课件

• 培养条件 • 工艺技术(各种参数如种子接种量、培养时间、收
获时间等)
传统病毒类疫苗抗原增殖技术 • 动物增殖 • 禽胚增殖 • 细胞增殖
5、疫苗检验
• 活疫苗
➢ 物理性状(冻干苗) ➢ 无菌检验(纯粹检验) ➢ 鉴别检验:特异性血清中和检验。 ➢ 外源病毒检验(病毒类疫苗):中和法检验。 ➢ 活菌计数(细菌类疫苗):平板计数。 ➢ 病毒含量测定(病毒类疫苗) :EID50、ELD50
或TCID50。
➢ 安全检验:动物或鸡胚(剂量几倍至几十倍) ➢ 效力检验:攻毒保护或微生物含量测定。 ➢ 水份测定(冻干苗):4%以内。 ➢ 真空度测定(冻干苗):白色、粉色或紫色辉
光。
• 灭活疫苗
➢ 灭活检验:半成品检测:EID50、ELD50或 TCID50 。
➢ 物理性状:外观、剂型、稳定性、粘度检验。 ➢ 无菌检验:培养基检测 ➢ 安全检验:动物检验 ➢ 效力检验:攻毒保护或测抗体。 ➢ 灭活剂含量测定:化学分析
• 生产过程评价 • 检验结果评价
➢ 安全性 ➢ 效力 ➢ 稳定性
• 临床使用效果评价(国家标准与企业内控 标准差异)
➢ 自家苗?
五、疫苗研究发展方向
• 传统疫苗改进
➢ 精制化(减少副反应); ➢ 规模化(改进工艺、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 耐热化(有利于保存和运输); ➢ 多联多价化(减少动物应激); ➢ 高效化(改进疫苗质量,提高内控标准,增强
3、保证措施——管理软件
• 软件:是指企业对管理体系中采用的全部 要素、要求和规定编制成各种制度、标准 和程序形成文件系统,在实施中及时正确 地记录执行情况且保存完整的执行记录。 从组织架构、工作标准到记录(凭证)等 都进行了详细的制定,它是质量控制的重 要保证。
兽医生物制品学ppt课件

巢式PCR示意图
3.反向PCR(IPCR):
反向PCR用于扩增已 知序列两端的未知 DNA片段,因此一对 引物与常规PCR一样 与已知序列互补但是 方向却是相反的。 IPCR步骤主要包括酶 切、自身连接还化、 扩增和序列分析。
四、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技术是DNA体外扩增技术,以单链DNA为模 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5‘→3’方向不断延 伸,利用4种dNTP合成新的互补DNA链,然后在高 温下变性为单链,再在低温下使引物DNA片段与其复 性,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开始新一轮DNA合成。 经如此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30~60次左右 就可在短时间内将目的DNA扩增数百万倍。PCR技术 为疾病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手 段,适于检测不宜分离培养或含量极微的样品中病原 体特定基因片段的有无,或分析不同样品中此片段的 异同。 为了检测RNA样品可以先进行反转录,然后进行 PCR扩增DNA,这就是RNA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PCR与酶切图谱分析和分子杂交技术
免疫标记法
抗杂交体标记法:在杂交过程中作为探针的核酸 与其互补的核酸能形成杂交体,杂交体本身具有 一定抗原性,因而可用抗杂交体的抗体并结合带 标记的第二抗体对杂交体进行检测 半抗原标记法:通过对已知核酸片段做一定的修 饰,在探针的某些部位连接半抗原,探针通互补 核酸片段 杂交后,与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 再通过结合带标记的第二抗体对形成的杂交体进 行检测。
斑点杂交
1、原理及步骤:提取病毒、细菌、Cell DNA ↓ 点样品至膜、干燥、固定 ↓ 探针、DNA变性、杂交 ↓ 洗膜、放射自显影 2、应用: ↓ 1)混合样品DNA 结果分析
兽用生物制品基本知识演示文稿

• 3.预防前,应了解当地有无疫情,有疫情时不宜使用。
• 4.使用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若不同,严禁使用并及时与厂 方联系。明确装量、稀释液、稀释度、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应严 格遵守,以免影响效果,防止造成事故。
第三页,共27页。
疫苗是防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 一
• 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消灭传染源:扑杀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封锁、消毒 减少易感动物:用疫苗免疫接种
第四页,共27页。
• 疫苗的定义 • 疫苗的种类 • 疫苗的储存、运输 • 疫苗使用的一般注意事项
第八页,共27页。
• 灭活疫苗 • 优点—不能在动物体内繁殖,比较安全,不发生全
身性副作用,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制备多价或 多联疫苗。制品稳定,运输储存较为方便。 • 缺点—免疫剂量大,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免 疫后只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
第九页,共27页。
• 基因疫苗 • 不能在机体内增殖,但可被细胞吸纳,并在细胞内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瓶塞上应固定一消毒过的 针头,上覆盖酒精棉球。
疫苗必须确保注入规定部 位,比如灭活疫苗规定肌 肉注射的,切不可注入脂 肪层或皮下。
注射部位剪毛后用70— 75%的酒精棉或碘酒擦净 消毒。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当天开启的疫苗限当天用完,开启后超过24 小时不可再用。
严禁用“飞针”方式注射疫苗,这样容易造 成剂量不足,注射部位不准。
• 按疫苗的物理性状分为冻干制品、佐剂制品—油佐剂、铝胶佐 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

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及在预防疾病上的应用,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前景。
教学目标:掌握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分类、应用,了解兽用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兽医生物制品发展的方向。
计划课时:4学时1.1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1.1.1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1.1.2兽医生物制品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1.2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1.2.1生物制品的分类1.2.2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1.3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历史及前景1.3.1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简史1.3.2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内容提要:主要讲述抗原与抗体、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免疫血清学技术教学目标: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
主要的微生物抗体,免疫球蛋白;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熟悉免疫学诊断与检测的常用技术。
计划课时:16学时2.1抗原与抗体2.1.1抗原抗原的概念、构成免疫原的条件、抗原决定簇、抗原的交叉性、主要抗原微生物2.1.2抗体免疫球蛋白与抗体、Ig的分子结构、Ig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2.2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2.2.1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2.2.2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机制2.3免疫血清学技术2.3.1直接凝集实验2.3.2间接凝集实验2.3.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3.4免疫荧光试验2.3.5病毒中和试验2.3.6补体结合试验第三章灭活剂、保护剂与免疫佐剂内容提要:介绍灭活剂、保护剂、免疫佐剂、新型免疫佐剂教学目标:掌握灭活剂、佐剂、保护剂的概念、影响灭活剂作用的因素,理解灭活剂、佐剂、保护剂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计划学时:6学时3.1灭活剂3.1.1灭火与灭活剂灭火与灭活剂的概念、灭火的类型、3.1.2常用的灭活剂的灭火机理与应用甲醛、烷化剂、苯酚、结晶紫、β-丙酰内酯3.1.3影响灭火作用的因素3.2保护剂3.2.1保护剂的组成及作用机理做成、作用机理3.2.2保护剂的种类3.2.3影响冻干保护剂效能的因素3.2.4常用的冻干保护剂不同微生物适用的保护剂、兽医生物制品常用的保护剂3.3免疫佐剂3.3.1佐剂的概念与作用机理3.3.2佐剂的分类3.3.3常规免疫佐剂铝盐类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3.4新型免疫佐剂3.4.1细胞因子类佐剂概念与分类、作用特点、应用、重要的细胞因子3.4.2 CpGDNA概念及特点、免疫学活性、佐剂效应与应用前景3.4.3基因工程减毒素3.4.4其他新型免疫佐剂免疫刺激复合物、脂质体佐剂、MF59佐剂第四章兽医生物制品生产的基本技术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菌(毒)种选育技术,细菌培养、病毒增值技术,疫苗制造流程,诊断、治疗制剂的制造技术以及冷冻真空干燥,干燥技术。
兽医生物制品(黄淑坚)

兽医生物制品(黄淑坚)绪论一、生物制品与兽医生物制品1、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动物毒素→抗毒素、人或动物的组织、血液等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用于人或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2、兽医生物制品:专用于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制剂。
二、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三、生物制品在生产中的应用1、诊断;2、预防;3治疗第一章常用兽医生物制品的种类(一)预防用兽医生物制品1、灭活苗(灭能苗):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灭活使其丧失致病性和毒性加入佐剂制成;2、弱毒苗:利用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方法处理或传代微生物,使其失去致病性或仅造成隐性感染,大量繁殖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制成;3、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毒后免疫原性基本保持不变,加入佐剂制成(例:破伤风明矾沉降类毒素);4、亚单位疫苗: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取病原微生物表面保护性抗原,加入佐剂制成;5、合成肽疫苗:根据病原性微生物表面保护性Ag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体外合成后加入佐剂制成;6、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根据免疫网络学说原理,利用第一抗体分子中的独特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所制备的具有抗原的“内影像”结构的第二抗体。
该抗体具有模拟抗原的特性,故称之为抗独特型疫苗;7、基因工程苗:包括基因缺失苗(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基因表达疫苗;8、多联苗:利用多种微生物制成疫苗;9、多价苗:利用一种微生物多种血清型(或者血清亚型)制成疫苗;10、同源疫苗:一种微生物制成疫苗免疫动物后,用于预防该微生物强毒的感染与攻击,这种疫苗称为同源疫苗;11、异源疫苗: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用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NDIV→PEG流行性腹泻;HTV→MDV鸡马立克病毒;猪瘟兔化弱毒苗→牛病毒性腹泻;表1-1 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比较种类优点缺点灭活疫苗比较安全,一般不发生全身性副作用,无返祖现象;有利于制备多价、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品稳定,受外界条件影响小,有利于运输、保存接种次数多、剂量大,免疫途径必须注射,不产生局部免疫;需要高浓度抗原物质,生产成本高。
新版兽医生物制品学

(4)合成肽疫苗
• 合成肽疫苗是一种仅含抗原决定簇的小肽; • 即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
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 所制成的疫苗。
(5)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
•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 基因导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出活性蛋白;
• 人或动物食用含有该种抗原的转基因植物, 激发肠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针对相应病原 微生物的免疫能力。
目的基因表达
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称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例如: • 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口蹄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2)基因工程活疫苗
基因工程技术
病原微生物
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
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
减毒彻底、不易力返祖、安全 遗传性能更稳定
血液制品(白蛋白、丙种球蛋白)
其他生物制品 —— 非特异性免疫制品(干扰素、胸腺肽)
微生态制品(促菌生)
2、按制备方法分类
普通制品 —— 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
未经浓缩、纯化处理
精 制 品 —— 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
并进行适当浓缩
单价制剂 —— 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
多价制剂 —— 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
第十三章 畜禽防疫
第一章 兽医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技术
• 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充满时代信息的技术, 并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一、兽医生物制品的概念
根据免疫学原理,以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 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以及动物组织等生物 材料为原料,通过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生物工
程学等方(法加b工i制o备lo的g一类ic生a物l制)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

兽医生物制品学第一讲绪论一、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1、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logicology)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兽医生物制品(veterinary biologics)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1、免疫预防:18-19世纪,牛瘟在法国和南美引起大量牛只死亡;牛肺疫曾在亚非地区包括我国广泛流行;1956年周泰冲、袁庆志等研制成功的中国系(C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口蹄疫多价灭活疫苗已被成功应用,特别是口蹄疫在欧洲的控制和扑灭、其中部分应归功于O型、A型、C型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的有效应用。
2、诊断:猪瘟、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已在普遍使用。
3、治疗:有些动物传染病的免疫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具有帮助动物机体杀死、抑制或消除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史(一)经验时期时间:十一世纪-1798年主要事件:1、十一世纪我国的“痘症防御法”。
2、1400年,我国甘肃牧区的“灌花”预防牛瘟。
(二)实验时期时间:1798年-1945年主要事件:1、1798年Jenner(秦纳):天花疫苗的由来及效果的研究。
2、疫苗技术研究:1881-1885Pasteur(巴斯德)培养鸡霍乱陈旧物、高温培养炭疽、兔体传代狂犬病毒,首创弱毒疫苗。
1886Salmon首创灭活技术并培育成功灭活疫苗。
1888外毒素的脱毒技术,研制成功类毒素。
1890 德国人Behring和日本人北里(Kitasato)将白喉外毒素注射给动物,发现抗毒素。
1 兽医生物制品学 第一章 绪论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 是指病原体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 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 苗。 • 病原体的免疫原性结构成分包含多数细菌的 荚膜和鞭毛、多数病毒的囊膜和衣壳蛋白,及有 些寄生虫虫体的分泌和代谢产物,经提取纯化, 或根据这些有效免疫成分分子组成,通过化学合 成,制成不同的亚单位疫苗。 • 该类疫苗具有明确的生物化学特性、免疫活 性和无遗传性的物质。人工合成物纯度高,使用 安全。如肺炎球菌囊膜多价多糖疫苗、流感血凝 素疫苗及牛和犬的巴贝斯虫病疫苗等。
兽医生物制品(veterinary biologics)
•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 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 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 之用。 • • 兽医生物制品种类繁多,细菌和病毒培 养周期长、环节多,并有细菌培养、细胞 转瓶培养、冻干和乳化等多种生产形式, 还涉及生物制品保藏和销售过程。
禽病
•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免疫预防更成为畜 禽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如鸡马立克氏病、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 囊病等传染病的疫苗已被用于几乎所有鸡 场。由于有些病原体在不同流行时期,其 致病力和抗原性会发生变化,所以,有必 要不断媒介
牛肺疫
• 曾在亚非地区和我国27个省区广泛流行, 并严重危害养牛业。60年代,我国育成牛 肺疫兔化弱毒株,后来逐渐推广应用牛肺 疫兔化弱毒疫苗、牛肺疫兔化绵羊适应弱 毒疫苗和牛肺疫兔化藏系绵羊化弱毒疫苗, 1996年宣布在全国消灭牛肺疫,而牛肺疫 兔化弱毒疫苗为世界公认。
猪瘟
• 曾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我国年死猪达千 万头以上。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培育成功 猪瘟兔化弱毒株以来,不仅在我国控制了 猪瘟的流行,而且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等国 借此消灭了猪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又称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一 抗原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抗原及各类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条件、抗原的决定簇及兽医学中常见的重要天然抗原。主要内容
目前,冒内生产和使用的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有:抗毒素、抗病血清、免疫制剂。
(四)用于动物的保健
第二节 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一、命名原则
(1)以明确、简练、科学为基本原则。
(2)不采用商品名或代号。
(3)一般采用“动物种名+病名+制品种类”的形式,如猪丹毒活疫苗。诊断制剂则在制品种类之前加诊断方法名称,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功能很精细
2.特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对性)。
3.免疫记忆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3.抗病血清 是含有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
4.微生物活性制剂 包括微生物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微生物酶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酶而制成的制剂,应用价值较高的酶制剂有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α-淀粉酶等;微生态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本身制成,如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
(二)按制法与物理性状分
1.普通生物制品
2.精制生物制品
3.液状和佐剂制品
4.干燥制品
第二章 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
第一部分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5.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三、抗原决定簇
第一章
第一节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9) 寄生虫疫苗 由于寄生虫大多有复杂的生活史,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易变性。因此,商品化生产较为理想的寄生虫疫苗种类并不多。国际上一些国家使用犬钩端螺旋体 疫苗、猪全囊虫匀浆苗和伊氏锥虫疫苗等收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我国生产的弓形虫疫苗、鸡球虫疫苗、棘球蚴疫苗等,亦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2.诊断制品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或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等制成,专供诊断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检测动物免疫状态及鉴定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7)多价苗和联苗 多价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如禽霍乱多价灭活苗、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和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等。联 苗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如猪瘟-猪丹毒二联活疫苗。
(8)类毒素 是将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成为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如破伤风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2%明矾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即成精制类毒素。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后吸收慢,可较长时间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提高免疫效果。
(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①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具有免疫保护性基因片段,切割分离后,插入载体(质粒),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获得重组免 疫保护性蛋白(抗原肽链)所制造的一类疫苗。如预防仔猪和犊牛下痢的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工程疫苗。目前,该类疫苗种类较少。
② 合成肽疫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病原体的保护性多肽,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合成肽疫苗的优点可在同载体上连接多种 保护性肽链或多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原肽链,这样只要一次免疫就可预防几种传染病或几个血清型。此苗性质稳定,不发生返祖现象,不需要低温保存。缺点是免疫 原性较弱,需加佐剂,成本高,至今尚不能普遍使用。
(10)制品的制造方法、剂型、灭活剂、佐剂一般不标明。但为区别已有制品,可以标明。
(11)一般用法均不要标明,但作特定途径使用则应标明
二 分类
(一)按性质分
1.疫苗 由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概括起来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代谢产物疫苗、微生物亚单位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等。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类脂、脂多糖。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异源性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病名应为国际公认的、普遍的称呼,译音汉字采用国内公认的习惯写法。
(4)共患病一般可不列动物种名。如气肿疽灭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
(5)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称为疫苗。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牛瘟活疫苗、牛环形泰勒虫病活疫苗。
(6)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采用异源毒制成的疫苗,称“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灭活疫苗”。
(1)活疫苗 又称弱毒疫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弱毒疫苗,如猪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小鹅瘟活疫苗等。
(2)灭活疫苗 又称死疫苗,是目前较受欢迎的疫苗。以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鸡大肠埃希菌病灭活疫苗等。
(3)代谢产物疫苗 是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等经甲醛处理后制成的类毒素,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主动免疫制剂。
(4)微生物亚单位疫苗 是将病原体用理化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的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
(5)生物技术疫苗 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三)用于动物疫病的治疗
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一般是指甩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等对已经感染发病或可疑发病的家畜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借以中和体液中的游离毒索、细菌或病毒,以阻止毒素细菌和病毒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侵害和破坏,从而煞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已经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而且已经发病的动物,应及时注射相应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抗血清或抗毒素,由于抗体的作用,直接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体内正常防御机能共同作用把病原微生物消灭。但是若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一旦与机体的有关组织发生结合,这时抗毒索或抗血清则显示不出效力,达不列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对于治疗用生物制剂注射的越早,则疗效越高。由于治疗用生物制品多数是高免血清,而且免疫血清中所含球蛋白并非自身产生,所以,免疫作用出现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除用于治疗外,亦用于紧急预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