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第一章

第一节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三)用于动物疫病的治疗

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一般是指甩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等对已经感染发病或可疑发病的家畜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借以中和体液中的游离毒索、细菌或病毒,以阻止毒素细菌和病毒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侵害和破坏,从而煞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已经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而且已经发病的动物,应及时注射相应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抗血清或抗毒素,由于抗体的作用,直接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体内正常防御机能共同作用把病原微生物消灭。但是若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一旦与机体的有关组织发生结合,这时抗毒索或抗血清则显示不出效力,达不列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对于治疗用生物制剂注射的越早,则疗效越高。由于治疗用生物制品多数是高免血清,而且免疫血清中所含球蛋白并非自身产生,所以,免疫作用出现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除用于治疗外,亦用于紧急预防注射。

目前,冒内生产和使用的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有:抗毒素、抗病血清、免疫制剂。

(四)用于动物的保健

第二节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一、命名原则

(1)以明确、简练、科学为基本原则。

(2)不采用商品名或代号。

(3)一般采用“动物种名+病名+制品种类”的形式,如猪丹毒活疫苗。诊断制剂则在制品种类之前加诊断方法名称,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病名应为国际公认的、普遍的称呼,译音汉字采用国内公认的习惯写法。(4)共患病一般可不列动物种名。如气肿疽灭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

(5)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称为疫苗。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牛瘟活疫苗、牛环形泰勒虫病活疫苗。

(6)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采用异源毒制成的疫苗,称“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灭活疫苗”。

(7)同一种类而不同菌(毒、虫)株(系)制成的疫苗,可在全称后加括号注明菌(毒、虫)株(系)。如猪丹毒活疫苗(GC42株)、猪丹毒活疫苗(G4T10株)。

(8)由两种以上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命名采用“动物种名+若干病名+X联疫苗”的形式命名。如猪瘟-猪丹毒二联活疫苗。

(9)由两种以上血清型抗原制成的一种疫苗,命名采用“动物种名+病名+若干型名+X价疫苗”的形式。如口蹄疫O型、A型双价活疫苗。

(10)制品的制造方法、剂型、灭活剂、佐剂一般不标明。但为区别已有制品,可以标明。

(11)一般用法均不要标明,但作特定途径使用则应标明

二分类

(一)按性质分

1.疫苗由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概括起来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代谢产物疫苗、微生物亚单位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等。

(1)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弱毒疫苗,如猪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小鹅瘟活疫苗等。

(2)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目前较受欢迎的疫苗。以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鸡大肠埃希菌病灭活疫苗等。

(3)代谢产物疫苗是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等经甲醛处理后制成的类毒素,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主动免疫制剂。

(4)微生物亚单位疫苗是将病原体用理化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的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

(5)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等。

①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具有免疫保护性基因片段,切割分离后,插入载体(质粒),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性蛋白(抗原肽链)所制造的一类疫苗。如预防仔猪和犊牛下痢的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工程疫苗。目前,该类疫苗种类较少。

② 合成肽疫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病原体的保护性多肽,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合成肽疫苗的优点可在同载体上连接多种保护性肽链或多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原肽链,这样只要一次免疫就可预防几种传染病或几个血清型。此苗性质稳定,不发生返祖现象,不需要低温保存。缺点是免疫原性较弱,需加佐剂,成本高,至今尚不能普遍使用。

③DNA疫苗:是一种分子水平的生物技术疫苗,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与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载体DNA重组,重组的DNA可直接接种到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④抗独特型疫苗:独特型是指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抗原决定簇。由独特型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

⑤基因工程活疫苗:主要有基因缺失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

(7)多价苗和联苗多价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如禽霍乱多价灭活苗、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和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等。联苗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如猪瘟-猪丹毒二联活疫苗。(8)类毒素是将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成为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如破伤风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2%明矾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即成精制类毒素。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后吸收慢,可较长时间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提高免疫效果。

(9)寄生虫疫苗由于寄生虫大多有复杂的生活史,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易变性。因此,商品化生产较为理想的寄生虫疫苗种类并不多。国际上一些国家使用犬钩端螺旋体疫苗、猪全囊虫匀浆苗和伊氏锥虫疫苗等收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我国生产的弓形虫疫苗、鸡球虫疫苗、棘球蚴疫苗等,亦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2.诊断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或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等制成,专供诊断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检测动物免疫状态及鉴定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3.抗病血清是含有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

4.微生物活性制剂包括微生物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微生物酶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酶而制成的制剂,应用价值较高的酶制剂有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α-淀粉酶等;微生态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本身制成,如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

(二)按制法与物理性状分

1.普通生物制品

2.精制生物制品

3.液状和佐剂制品

4.干燥制品

第二章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

第一部分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膜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功能很精细

2. 特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对性)。

3. 免疫记忆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1. 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又称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3. 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一抗原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抗原及各类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条件、抗原的决定簇及兽医学中常见的重要天然抗原。主要内容

一、抗原的概念及基本条件(重点)

二、抗原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T细胞决定簇,难点)

三、抗原类型

四、兽医学中重要的天然抗原(细菌抗原、病毒抗原,重点)

(一)抗原的概念

1 抗原与抗原性

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具有抗原性。包含两方面: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2.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类脂、脂多糖。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 异源性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2. 大分子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10000以上。分子量小于5000其免疫原性较弱。分子量在l 000以下的物质为半抗原。

3. 分子结构相同大小的分子如果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不同,

其免疫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4. 物理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可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5. 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三、抗原决定簇

1. 概念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2. 决定簇的大小与数量蛋白质抗原的每个决定簇由5-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多糖抗原由5~6个单糖残基组成;核酸抗原的决定簇由5-8个核苷酸残基组成。

抗原价抗原分子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抗原的抗原价。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为多价抗原;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单价抗原,如简单半抗原。

抗原价特异性根据决定簇特异性的不同,又有单特异性决定簇和多特异性决定簇之分。前者只有一种特异决定簇,后者则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决定簇。

功能价抗原分子表面、能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近,对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意义的决定簇称为抗原的功能价。隐蔽于抗原分子内部的决定簇谓之非功能价,后者只有在用酶轻度消化后才能暴露。

天然抗原一般都是多价和多特异性决定簇抗原。

四、抗原的交叉性

不同抗原物质之间存在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现象称为抗原的交叉性。这些共有的抗原组成或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原。如果两种微生物有共同抗原,它们与相应抗体相互之间可以发生交叉反应。

五、抗原的分类

(一)抗原分类

按性质分完全抗原、半抗原等。

按来源分

异种抗原与免疫动物不同种属的抗原,如微生物抗原,异种动物红细胞,异种动物蛋白。

同种抗原与免疫动物同种属不同个体的抗原,能刺激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产生免疫应答,如血型抗原、同种移植物抗原。

自身抗原动物的自身组织细胞、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抗原,对自身免疫系统具有抗原性。

异嗜性抗原指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交叉抗原)。

(二)微生物抗原

1. 按保护性分保护性抗原;非保护性抗原。

2. 按微生物分

细菌抗原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每个菌的每种结构都由若干抗原组成,因此细菌是多种抗原成分的复合体。有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菌体抗原又称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抗原,其化学本质为脂多糖的多糖侧链。

鞭毛抗原又称H抗原。鞭毛抗原主要决定于鞭毛丝。

荚膜抗原又称K抗原。荚膜是细菌主要的表面抗原,成分为多糖或多肽。

菌毛抗原菌毛异嗜性抗原指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交叉抗原)。

(二)微生物抗原

1. 按保护性分保护性抗原;非保护性抗原。

2. 按微生物分

细菌抗原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每个菌的每种结构都由若干抗原组成,因此细菌是多种抗原成分的复合体。有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抗原等。

由菌毛素组成,有很强的抗原性。

毒素抗原外毒素的成分为糖蛋白或蛋白质,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抗毒素)。

2.病毒抗原各种病毒都有相应的抗原结构。如囊膜抗原、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囊膜抗原(V抗原)有囊膜病毒,抗原特异性主要是囊膜上的纤突所决定的。如流感病毒HA和NA,是流感病毒亚型分类基础。

衣壳抗原(VC抗原)无囊膜病毒,其抗原特异性决定于病毒颗粒表面的衣壳蛋白。如口蹄疫病毒的衣壳蛋白VP1、 VP2 、VP3 、 VP4 等属此类抗原。

可溶性抗原(S抗原)。

核蛋白抗原 (NP抗原)。

第三节抗体

一、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1. 免疫球蛋白(Ig) 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Ig可分为IgG、IgM、IgA、IgE和1gD五类。

2. 抗体(antibody Ab)

抗体动物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Ig,这类Ig称为抗体。

抗体的本质是Ig,它是机体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产物,具有各种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抗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因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二、Ig的分子结构

IgG、IgE、血清型IgA,IgD均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IgM是以五个单体分子构成的五聚体,分泌型IgA是以二个单体构成的二聚体。

1. 单体分子结构所有种类Ig的单体分子结构都是相似抗体的本质是Ig,它是机体对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产物,具有各种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抗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因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二、Ig的分子结构

IgG、IgE、血清型IgA,IgD均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IgM是以五个单体分子构成的五聚体,分泌型IgA是以二个单体构成的二聚体。的,即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四条肽链构成的“Y”字形的分子。

重链又称H链,两条重链之间由一对或一对以上的二硫键互相连接。重链从氨基端(N端)开始最初的110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结构是随抗体分子的特异性(与抗原对应)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一区域称为重链的可变区(VH),其余的氨基酸比较稳定,称为恒定区(CH)。

轻链又称L链,两条相同的轻链其羧基端(C端)靠二硫键分别与两条重链连接。轻链从N端开始最初的109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结构随抗体分子的特异性(与抗原对应)变化而有差异,称为轻链的可变区(VL),其余的氨基酸比较稳定,称为恒定区(CL)。

抗原结合部位 Ig的重链的可变区(VH)与轻链的可变区(VL) 相对应,构成有结合特异抗原决定簇功能的区域为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

2. Ig的功能区

功能区 Ig多肽链分子折叠形成的几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环状球形结构,称为Ig的功能区。Ig每条重链有四个功能区,分别称为VH、CH1、CH2、CH3;IgM和IgE有五个功能区,即多了一个CH4。轻链有两个功能区,即VL和CL。此外,在两条重链之间二硫键连接处附近为Ig的绞链区。

3. 水解片段及其生物学活性

水解片段用木瓜蛋白酶可将IgG抗体分子水解成大小相近的三个片段(2 Fab、Fc片段) 。其中有两个相同的片段,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结合片段(Fab);另一个片段可形成蛋白结晶,称为Fc片段(Fc) 。IgG 抗体分子可被胃蛋白酶消化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一个是具有双价抗体活性F(ab’)2片段,小片段类似于Fc,称为pFc’片段,后者无任何生物学活性。

Fab片段的生物学活性抗体结合抗原的活性由Fab所呈现,由VH和VL所组成的抗原结合部位,可结合抗原,是决定抗体分子特异性的部位。Fc片段的生物学活性该片段无结合抗原活性,但与抗体分子的生物学活性有密切关系:1.选择性地通过胎盘; 2.与补体结合活化补体;3.决定Ig分子的亲细胞性(即与带Fc受体细胞的结合);4.Ig通过粘膜进入外分泌液等都是Fc片段的功能。

补体结合位点位于CH2上;Fc受体结合位点在CH3上。

Ig抗原特异性 Fc片段是Ig分子中的重链稳定区,因此它是决定各类Ig抗原特异性的部位。用Ig免疫异种动物产生的抗抗体(第二抗体),可与相应Ig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4. Ig的特殊分子结构

某些Ig还具有一些特殊分子结构,如连接链、分泌成分、糖类等为个别Ig所具有

连接链又称J 链,在Ig中,IgM是五聚体,分泌型的IgA是二聚体,这些单体之间就是依靠J 链连接起来的。J 链是一条多肽链,内含10%糖成分。

分泌成分(SC) 又称分泌片,是分泌型IgA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结构,为多肽链(含6%糖成分)。它是由局部粘膜的上皮细胞所合成的,在IgA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中SC与之结合形成分泌型的二聚体。SC可防止IgA在消化道内为蛋白酶所降解,从而使IgA能发挥免疫作用。

糖类 Ig是含糖量相当高的蛋白,特别是IgM和IgA。糖类在Ig的

分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使Ig分子易溶和具有防止其分解的作用。

三、Ig的种类与抗原性

1. 种类 Ig可分为类、亚类、型、亚型及亚群等。

分类分型 Ig类的区分是依据其重链C区的理化特性及抗原性的差异,Ig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 5大类及其亚型。

2. Ig的抗原性 Ig是蛋白质,因此一种动物的Ig对另一种动物而言是良好的抗原。

同种型指在同一种动物所有个体的不同类型的Ig共同具有的抗原特异性,同种间不表现出抗原性,只是在异种动物之间才表现出抗原性。Ig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主要存在于重链C区。

同种异型指Ig在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呈现出的抗原性。同种异型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G、IgA、IgE的重链C区和k型轻链的C区。同种异型是Ig稳定的遗传标志,可用于亲子鉴定。

独特型抗体分子的特异性是由Ig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所决定的,因此体内针对不同抗原分子的抗体之间的差别表现在Ig分子的可变区,这种差别就决定了抗体分子在机体内具有抗原性,由抗体分子的可变区呈现的抗原性就称为Ig的独特型。

独特位独特型由Ig可变区若干个抗原决定簇所组成,它们被称为独特位。独特型在异种、同种异体乃至同一个体内均可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抗独特型抗体。

四、各类Ig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1. IgG 是人和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表8-4-102),占血清Ig总量的75%-80%。Ig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多以单体形式存在。产生与分布: 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主要在血浆中(占75%-80%),其余存在于组织液和淋巴液中。IgG是惟一可通过人(和兔)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的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IgG的功能: IgG可发挥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以及抗肿瘤等免疫学活

性,能调理、凝集和沉淀抗原,与抗原结合后能结合补体。

2. lgM 是动物机体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最早产生的Ig, IgM是由五个单体组成的五聚体,是所有Ig中分子量最大的。

产生与分布:IgM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B细胞产生,只分布于血液中,仅占血清lg的10%左右。IgM在体内产生最早,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IgM的功能:早期抗感染免疫,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免疫活性。

3. IgA 以单体和二聚体两种分子形式存在。单体存在于血清中,称为血清型IgA,约占血清Ig的10%-20%;二聚体为分泌型IgA。

产生与分布:分泌型IgA是由粘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所产生。主要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分泌型IgA对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局部粘膜免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抵御经粘膜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在传染病预防中,经滴鼻、点眼、饮水及喷雾途径免疫,均可产生分泌型IgA而建立相应的粘膜免疫力。

IgA功能: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免疫活性,双体IgA具有重要的局部粘膜免疫功能。

4.IgE IgE的产生部位与分泌型IgA相似,在血清中的含量甚微。IgE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易与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可介导I型过敏反应。 IgE在抗寄生虫、某些真菌感染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5.IgD 很少分泌,在血清中的含量极低,而且不稳定,容易降解。 IgD 分子量为17-20万。 IgD主要作为成熟B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受体,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此外IgD与免疫记忆与某些过敏反应有关。

第二节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一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组成。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一)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

1. 骨髓(bone marrow) 是体内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一切血细胞均源于骨髓。同时骨髓也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首先分化成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前者进一步分化成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等;后者则发育成各种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

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分化为T细胞的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后,分化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另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腔上囊(鸟类)或骨髓(哺乳动物)发育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骨髓也是形成抗体的重要部位,用抗原免疫动物后,骨髓可缓慢、持久地大量产生抗体,所以骨髓也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

2. 胸腺(thymus) 胸腺的大小随年龄不同而异,相对大小在初生时最大,但其绝对大小则在青春期最大。青春期之后,胸腺实质萎缩退化。

胸腺小叶是胸腺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外周是皮质,中心是髓质。

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新生期摘除胸腺的小鼠在成年后体内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不能排斥异体移植皮肤,对抗体生成反应也有严重影响。切除成年动物胸腺的后果不太严重

胸腺的免疫功能:

(1) T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中的前T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先后在皮质和髓质,分化增殖为成熟的具有不同功能的T细胞亚群。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输至全身,参与细胞免疫。

(2) 产生胸腺激素胸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多种小分子的肽类胸腺激素,如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素和胸腺体液因子等,它们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为T细胞。

3. 腔上囊(bursa) 亦称法氏囊,为鸟类所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性成熟前达到最大,以后逐渐萎缩退化消失。

腔上囊是B细胞诱导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其内诱导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经淋巴和血液循环到外周淋巴器官参与体液免疫。腔上囊分泌的囊素对B细胞分化、成熟有重要作用。

胚胎后期或初孵出的雏禽切除腔上囊,则体液免疫应答受到抑制,浆细胞减少或消失,接受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抗体,但切除腔上囊对细胞免疫则影响很小,被切除的雏禽仍能排斥皮肤移植。

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囊病)及某些化学药物(如注射睾丸酮)等均能使囊萎缩,如果鸡场存在传染性囊病则易导致免疫失败。

(二)外周免疫器官

又称次级(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它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淋巴小结等。

这类器官富含捕捉和处理抗原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朗罕细胞等,能速捕获处理和递呈抗原给免疫活性细胞。

这些器官起源于胚胎晚期的中胚层,持续地存在于整个成年期,切除二级免疫器官一般不明显影响免疫功能。

1. 淋巴结遍布于淋巴循环径路的各个部位,以便捕获从机体外部进入淋巴液的抗原。

皮质区中含有淋巴小结(主B细胞),又称囊依赖区。接触抗原刺激后,

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生发中心,内含不同分化阶段的B细胞和浆细胞。

副皮质区为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淋巴小结周围和副皮质区(主T细胞),故称胸腺依赖区。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中含有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髓窦位于髓索之间为淋巴液通道,与输出淋巴管相通。

淋巴结内免疫应答生成的致敏T细胞及特异性抗体可汇集于髓窦中随淋巴液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发挥作用。

猪淋巴结的结构呈现相反的构成,髓质的部分在淋巴结外层。

鸡无淋巴结,但淋巴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有的为弥散性;有的为淋巴集结,如盲肠扁桃体;有的呈小结状等,它们在抗原刺激后都能形成生发中心。

鹅、鸭等水禽类有两对淋巴结,即颈胸淋巴结和腰淋巴结。淋巴结的免疫功能

(1)过滤和清除异物作用侵入机体的致病菌、毒素或其他有害异物,通常随组织淋巴液进入局部引流淋巴结内,淋巴窦中的巨噬细胞有效地吞噬和清除细菌等异物。

(2)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实质中的巨噬细胞等捕获处理外来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和B细胞,使其活化增殖,形成致敏T细胞和浆细胞,使生发中心增大。

2. 脾脏实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贮存红细胞,捕获抗原和生成红细胞,称为红髓;另一部分发生免疫应答,称为白髓。

红髓量多,位于白髓周围,由脾索和脾窦组成,含大量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由脾索围成的脾窦内充满血液。

白髓内沿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织称淋巴鞘(主T细胞),称胸腺依赖区。白髓内有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含大量B细胞,为非胸腺依赖区。

脾脏的免疫功能:

(1)血液滤过作用脾脏中的巨噬细胞等可吞噬清除混入血液的细菌等

中兽医学

1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2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观念: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②辨证论治: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3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4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之间的交感相错②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③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④阴阳的消长和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的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⑤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成阴) 5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 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 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6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阐述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的。 7 五行的相互关系: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生理) ①五行相生: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病理) ①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②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③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8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病理方面:①母病及子(轻):指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病传心(火); ②子病犯母(重):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病传心(火); ③相乘为病(重):即相克太过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④相侮为病(轻):即反向克制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治疗方面: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克规律。其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9 脏腑:五脏:是动物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1)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2)肺: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与大肠相表里。 3)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 5)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 10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运动:叫气机,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来源:①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藏之于肾。

兽医生物制品名词解释重点

兽医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作为诊断、治疗、预防特定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制剂。 普通制品:利用一般生产方法制备的,未经浓缩、纯化处理所制成的。 精制品:将原材料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无效成分,并进行适当浓缩所制成的。 单价制剂:只利用一种微生物的单一血清型 多价制剂:利用一种微生物的若干血清型 多联苗:一次注射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 传统疫苗: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或代谢产物等完整个体制成的疫苗。 死疫苗又称灭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丧失感染性保持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弱毒苗: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学方法,使其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丧失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存良好抗原性;以此人工致弱的毒株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去除毒性作用,保留抗原性后精制而成。 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微生物有效抗原部分,利用一种或几种亚单位结构成分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它只含有病原体的一种或几种抗原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转入适当的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以获得的表达产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疫苗。 基因工程活疫苗: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删除其致病基因或部分片段从而获得毒力丧失或降低的毒株而制成的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致病的病原体基因组中某个或某些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或非必要糖蛋白缺失构建而成。 重组载体疫苗:将目的病原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另一种微生物的无毒株或弱毒株基因组中,并让插入的外源性基因正常表达,构建成重组载体疫苗株。 核酸疫苗:是将一种或多种抗原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合成肽疫苗: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然后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导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出活性蛋白。 抗独特型疫苗:以抗病原体的中和抗体为免疫原,制备针对该中和抗体独特型表位的抗体。 标准菌株或参考菌株:在研究或特殊问题检定方面必要、必须的参考菌种和毒种,并不直接用于生产。 杂交减毒:将两种遗传性状不同的毒株,在传代培育中进行杂交,从而育成有使用价值的弱毒株。 表面培养:将细菌种子液均匀地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平放静置培养,然后收集菌苔。 深层培养:将细菌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透析培养:根据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扩散,而将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原理设计的一种细菌培养装置进行细菌培养。 原代细胞:由新鲜组织经过剪碎、胰酶消化制备的细胞。原代细胞传代1次后的细胞称为次代细胞 细胞株:自继代培养的细胞中选育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性质和标记的细胞。 细胞系:能在体外无限传代,多数来源于癌细胞。 静置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恒温箱内静置培养,细胞生长繁殖成单层。转瓶培养:将细胞悬液接入转瓶后放在恒温箱的转鼓上,转速多为10~20转/h,使贴壁细胞不总是浸于培养液中,有利于细胞呼吸和物质交流 悬浮培养:通过振荡或转动装置使细胞始终分散悬浮于培养液内的培养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在振荡或搅拌下能生长繁殖的细胞。 微载体培养:用细小的颗粒作为细胞载体,通过搅拌悬浮在培养液内,使细胞在载体表面繁殖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中兽医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方面。 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4、(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5、(三焦)是输送水液、养料及排泄废物的通道 6、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 7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和(血)的关系方面 8、(气)(血)(津液)是构成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9、五行中的“五”,是指(目)、(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0、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11、常见的阴阳失调)有(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极变)(阴阳亡失)五个方面 12、中兽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 13、切诊分为(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14、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胜)和(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15、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等为主要症状,常见的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 16、药物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晒干)、(阴干)、(烘干)三种 17中药的贮藏,主要应避免(霉烂)、(变色)、(虫蛀)、(泛油)、(变味)等现象,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18、中药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 19、虚证一般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 二、简答:1、气的功能有哪几方面? (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 2、气和血的关系?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4)血为气母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 (1)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2)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3)能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及降低胆固醇等 三、单选 1.久泻不止,脱肛或子宫阴道脱出的证侯见于( D )。 A.脾虚不运 B.脾不统血 C.脾胃虚寒 D.脾气下陷 E.寒湿困脾 2.郁金散减诃子,加金银花和连翘的变化,属于( B )。 A.药量增减 B.药味增减 C.剂型变化 D.数方合并 E.药物替代 3.用于治疗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常与柴胡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C )。A.薄荷 B.桂枝 C.升麻 D.防风 E.甘草 4.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心火的药物是( B )。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大黄 E.牡丹皮 5.黄连解毒汤的组成为( A )。 A.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B.黄连、黄柏、黄芩、连翘 C.黄连、板蓝根、黄芩、栀子 D.黄连、金银花、连翘、栀子 E.黄连、秦皮、苦参、薄公英

2020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886]《兽医生物制品学》平时作业辅导标准指导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86 学年学季:2020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的是:() .弱毒苗 .亚单位疫苗 .多肽疫苗 .灭活苗 2、大肠杆菌菌毛亚单位苗是利用大肠杆菌的哪种抗原结构制造的疫苗。( ) .菌体抗原 .鞭毛抗原 .表面抗原 .黏附素 3、 下列关于强菌(毒)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直接用于诊断制品、抗病血清、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的制造。 .用作人工弱毒株的原始毒种 .用于微生物、免疫学及动物传染学等研究 .常从疾病流行地区的典型患病动物体内分离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制品有效性的范畴() .用于预防疾病应有效 .用于治疗疾病应有效 .用于诊断和监测应准确 .用于畜禽副反应低 5、 在进行疫苗安全检验时,安检剂量通常高于免疫剂量的( ),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1~5倍 .5~10倍 .10~15倍 .5~20倍 6、用下列哪种成份制成的疫苗不属于亚单位疫苗。()

.荚膜 .鞭毛 .DNA或RNA .衣壳蛋白 .囊膜 7、下列不能用于增殖病毒的是( ) .动物 .禽胚 .细胞 .培养基 8、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免疫制品() .弱毒苗 .灭活苗 .基因工程苗 .高免血清 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检验的内容。() .检验外源性污染 .检查杀菌、灭菌和脱毒情况 .检查残余毒力或毒性物质 .检查抗原的热稳定性 .检查对胚胎的毒性 10、我国规定,生物制品按灭活疫苗及血清批量在500L以下者每批抽样( ) .1瓶 .5瓶 .10瓶 11、 根据新城疫病毒对鸡胚的平均致死时间,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对6周龄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和速发型,不经传代选育即可用来制备弱毒疫苗的是() .缓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和中发型 .中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中发型、速发型均可 12、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中兽医学题库含答案

7:[单选题]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 A:心B:大肠C:小肠D:胆E:胃 参考答案:B 1:[单选题]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 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 A:表热证B:半表半里证C:心火上炎D:阳明经证E:肝火上炎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顺气安胎的药是() A:黄芩B:艾叶C:苏梗D:青皮E:寄生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土侮木D:木乘土E:表里同病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太阳中风D:阳明经证E:半表半里证 参考答案:A 17:[单选题]"君主之官”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泻肺火宜用() A:黄连B:黄芩C:黄柏D:黄芪E:黄精 参考答案:E 7:[多选题]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A:苏梗B:黄芩C:白术D:砂仁E:杜仲 参考答案:AD 8:[多选题]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 A:当归B:白芍C:熟地D:甘草E:川军 参考答案:ABC 9:[多选题]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A:起卧不安B:四肢抽搐C:神志不清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BE 10:[多选题]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无力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午后潮热 参考答案:BC 11:[多选题]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参考答案:DE 12:[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 A:黄连B:黄柏C:青皮D:白头翁E:黄芩 参考答案:ABCDE 13:[多选题]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A:大黄B:芒硝C:辛夷D:白芷E:苍耳子参考答案:CDE 14:[多选题]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A:玉堂B:通关C:开关D:锁口E:百会 参考答案:CDE 15:[多选题]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A:归脾汤B:四君子汤C:参芩白术散D:四逆汤E:四神丸 参考答案:ABC 1:[单选题]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E 2:[多选题]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治病求本D:扶正祛邪E: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AB 3:[单选题]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伤于()者,下先受之” A:风B:寒C:暑D:湿E:燥 参考答案:D 10:[多选题]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治疗 A:柴胡B:大黄C:郁金D:栀子E:黄连 参考答案:ABCDE 11:[多选题]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A:黄芪B:大黄C:黄精D:黄芩E:黄连 参考答案:BDE 12:[多选题]黄苔主()证 A:湿B:热C:寒D:里E:表 参考答案:BD 13:[多选题]下列症状属血虚者是() A:精神兴奋B:脉象细涩C:呼吸低微D:耳鼻发凉E:体瘦毛焦 参考答案:BE 14:[多选题]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是() A:精神疲惫B:四肢僵硬C:脉象迟紧D:口渴贪饮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AC 15:[多选题]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的穴位是()A:后海B:关元俞C:脾俞D:姜牙E:邪气 参考答案:ABC 16:[多选题]下列功能属脾的是() A:藏血B:主运化C:主肌肉D:主血E:主筋参考答案:BC 17:[多选题]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简介

全国兽医生物制品企业 山东省(8):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澳兰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泰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华宏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6):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扬州优邦生物制剂有限公司(金宇)、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宇)、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北京市(4):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乾元浩北京生物药厂、北京信得威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翎羽禽病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4):上海海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申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四川省(4):中牧成都药械厂、成都精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省(4):吉林省五星动物保健药厂、吉林鲸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中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3):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河南省(3):乾元浩郑州生物药厂、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宝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3):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3):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湖北精牧兽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江西省(3):中牧江西生物药厂、南昌梅里亚有限公司、九江博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甘肃省(2):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兰州生物药厂 浙江省(2):浙江荐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省(2):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乾元浩保山生物药厂 河北省(1):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1):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1):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制品厂 辽宁省(1):辽宁益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1):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教-[0886]《兽医生物制品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88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的是:() .弱毒苗 .亚单位疫苗 .多肽疫苗 .灭活苗 2、 下列关于强菌(毒)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直接用于诊断制品、抗病血清、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的制造。 .用作人工弱毒株的原始毒种 .用于微生物、免疫学及动物传染学等研究 .常从疾病流行地区的典型患病动物体内分离 3、用下列哪种成份制成的疫苗不属于亚单位疫苗。() .荚膜 .鞭毛 . DNA或RNA .衣壳蛋白 .囊膜 4、下列不能用于增殖病毒的是( ) .动物 .禽胚 .细胞 .培养基 5、 下列哪项属于被动免疫制品() .弱毒苗 .灭活苗

.基因工程苗 .高免血清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检验的内容。() .检验外源性污染 .检查杀菌、灭菌和脱毒情况 .检查残余毒力或毒性物质 .检查抗原的热稳定性 .检查对胚胎的毒性 7、 根据新城疫病毒对鸡胚的平均致死时间,对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和对6周龄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缓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和中发型 .中发型和速发型 .缓发型、中发型、速发型均可 8、 下列关于类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 .可用于制备抗毒素血清 .是细菌的内毒素灭活后的产物 .具有免疫原性 9、 下列不属于异源疫苗的是() .猪瘟兔化弱毒兔体组织活疫苗(预防猪瘟) .麻疹疫苗(预防犬瘟热) .猪型布鲁氏菌弱毒苗(预防牛型布鲁氏菌病) .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10、 下列不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物质是( ) .抗猪瘟血清 .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

兽医生物制品复习资料(朱善元版)

生物制品复习题 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反应过程 3.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和最终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规律有序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antigen-recognitingphase)是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入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一般,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局部的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他辅佐细胞吞噬和处理,然后以有效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H细胞;B细胞可以利用其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直接与抗原结合, 并且可将抗原递呈给TH细胞。T细胞与B细胞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所以不同的抗原可以选择性地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或抗体免疫应答,或者同时诱导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一种抗原颗粒或分子片段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因此可被不同克隆的细胞所识别,诱导多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是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活化阶段。仅仅抗原刺激不足以使淋巴细胞活化,还需要另外的信号;TH细胞接受协同刺激后,B细胞接受辅助因子后才能活化;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变成较大的细胞克隆。分化增殖后的TH细胞可产生IL-2,IL-4,IL-5和IFN等细胞因子,促进自身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免疫效应细胞。B细胞分化增殖变为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进入血循环,.这时机体已进入免疫应激状态,也称为致敏状态。抗原清除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这时如果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还没有消失,或者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效应细胞和抗体就会与抗原发生一系列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将抗原灭活及清除;T效应细胞与抗原接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发免疫炎症;CTL直接杀伤靶细胞.通过以上机制,达到清除抗原的目的。 4.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抗体产生有何特点? 初次应答(primaryresponse)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也就是某种抗原首次进人体内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抗原首次进入体内后,B细胞克隆被选择性活化,随之进行增殖分化,大约经过10次分裂,形成一群浆细胞克隆,导致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初次应答有以下特点①第一具有潜伏期。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在一定时期内体内查不到抗体或抗体产生很少,这一时期为潜伏期,又称为诱导期。潜伏期的长短视抗原的种类而异,如细菌抗原一般经5~7d 血液中才出现抗体,病毒抗原为3—4d,而毒素则需2—3周才出现抗体。潜伏期之后为抗体的对数上升期,抗体含量直线上升,然后为高峰持续期,抗体产生和排出相对平衡,最后为下降期。 ②初次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接着才产生IgG,即IgG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比IgM长。如果抗原剂量少,可能仅产生IgM,lgA产生最迟,常在IgG产生后2周至1—2个月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兽医学是我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技术方法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几千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兽医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她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在解释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借用了一些属于古代哲学范畴的概念。因此,中兽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内容。在学习时,要理解中兽医学中的哲学内容,掌握中兽医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基本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其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开课前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动物解剖学理论与技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兽医学的思维方法、能够熟悉和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学会利用针灸、中药等防治

技术防治畜禽疾病。 三、面向专业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四、先修课程 动物解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解剖学知识的支撑,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体的结构与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名称与部位。 六、理论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论(2学时) ⑴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中兽医学的概念、发展史、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学习的方法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⑵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兽医学的概念;重要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和学习方法。 难点: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⑶教学内容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发展简史 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和方法 ⑷思考题 中兽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中兽医学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

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第一章 第一节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兽医生物制品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疫苗诊断液益生素类毒素副免疫制品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多肽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多联疫苗同源疫苗异源疫苗抗病血清卵黄抗体单克隆抗体 二、思考题 1.兽医生物制品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分类? 2.生物制品制造中抗原灭活和致弱的含义是什么?抗原灭活的方法有哪 些?影响灭活的因素应哪些?说出几种常用灭活剂及其使用浓度。 3.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说出几种兽医生物制品保护剂。 4.免疫佐剂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免疫佐剂?说出3~4种常 用免疫佐剂; 5.兽医生物制品用菌(毒)种的标准是什么? 6.强菌(毒)种筛选的程序和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使用强菌(毒)种? 7.弱毒(菌)株选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8.细菌规模化培养的方法有那些?影响因素有哪些? 9.病毒增殖技术有哪几种?影响因素有哪些? 10.病毒接种鸡胚的途径有哪几种?影响鸡胚增殖病毒的因素有哪些? 11.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细胞培养要素有哪些? 12.细胞培养常见的污染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和控制这些污染? 13.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的制备过程;

14.高免血清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15.细菌疫苗、类毒素的制备工艺流程; 16.病毒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的制备工艺流程; 17.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8.生物制品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什么叫诊断用生物制品?对诊断用生物制品的要求是什么? 20.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何优点?

兽医师中兽医学图文稿

兽医师中兽医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兽医学》(分值:15%) A1型题(单项选择) 1.百合固金汤所治阴虚证的主要脏腑是 A A.肺、肾 B.肝、胃 C.心、肝 D.脾、胃 E.肺、胃 2.二陈汤主治之咳嗽属于 A A.湿痰 B.寒痰 C.热痰 D.风痰 E.燥痰 3.生化汤的功用是 B A.温经散寒,祛瘀养血B.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C.化瘀生新,行气止痛 D.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E.活血化瘀,缓消症块 4.增液承气汤的功用是 C A.清热生津 B.辛凉解表,止咳平喘C。滋阴、清热、通便 D.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E.清热解毒 5.浮脉在临床表现为 A A.轻按即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B.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C.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D.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E.脉来迟缓,猪一息七、八至 6.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C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C.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D.脏腑学说 E.经络学说 7.脾在五行中属 E A.金 B.木 C.水 D.火E.土 8.治疗血虚病证C A.补阴是重要的 B.补阳是重要的C.补铁是重要的 D.补气是重要的 E.补水是重要的 9.表现游走性疼痛,治疗需用B A.祛风药B.除湿药 C.散寒药 D.温里药 E.清热药 10.情绪过激的个体,容易出现 B A.心病B.肝病 C.脾病 D.肺病 E.肾病 11.咳嗽喘气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C A.阴阳失调 B.正邪胜衰C.升降失常 D.五脏虚弱 E.六腑不通 12.传染病的临床辨证方法常用 A.八纲辨证 B.脏腑辨证 C.六经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三焦辨证 13.舌体红肿糜烂,处方主药宣选用 B A.黄芩B.黄连 C.'黄柏 D.栀子 E.石膏 14.食积不化宜选用下方加减治疗 A A.曲蘖散 B.平胃散 C.银翘散 D.犀角地黄汤 E.猪苓散 15.产后预防子宫内膜炎,常选用 B A.黄连解毒汤B.生化汤 C.银翘散 D.当归补血汤 E.十全大补汤 16.中药鸡内金在鸡那个器官 D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组分或免疫应答治疗的生物制剂。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括常规疫苗与新型疫苗。 用所预防的病原体本身或其弱毒苗或无毒变种所制成的疫苗叫做同源疫苗。利用具有类属保护性抗原的非同种微生物所制成的疫苗叫做异源疫苗。 类毒素:将有关细菌长生的外毒素,用适当的浓度的甲醛溶液使之脱毒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类毒素。 诊断制品:诊断疾病、群体检验、免疫检测和病原鉴定的一类生物制品。 抗病血清:又称高免血清,为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能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相应病原体所致的疾病。 抗毒素:用类毒素和毒素为抗原制备的血清称为抗毒素。 按照生物制品的性质可分为疫苗、诊断制品、抗病血清、微生态制剂和副免疫制品5大类。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各类异物,并将其杀死、降解和排除的过程。 负责体液免疫的是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过程分为1.感应阶段、2.反应阶段和3.效应阶段。常用的灭活剂:1.甲醛(其中36%~40%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的灭活浓度不同,需氧菌一般为0.1%~0.2%,厌氧菌一般为0.4%~0.5,%,病毒灭活的浓度常为0.05%~0.4%,) 烷化剂(浓度为0.05%)或0.02% 结晶紫 影响灭活效果的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灭火剂的种类及特性,灭火剂的浓度,温度,PH值,时间,有机物质。 冻干保护剂的组成:低分子物质,高分子物质,抗氧化剂。 影响冻干保护剂效能的因素:保护剂种类,保护剂组分浓度,保护剂配制方法,保护剂PH值. 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 佐剂选择的标准: 佐剂物质应安全、无毒、无致癌性,也不应是辅助致癌物,不能诱导、促进肿瘤形成。 佐剂物质应有较高的纯度,有一定的吸附力,最好吸附性强 佐剂物质应该具有在动物内降解吸收的性质,不宜长时间留存而诱发组织损伤 佐剂物质不应诱发动物自身超敏性,不含有与动物有交叉反应的抗原物质 佐剂应易于保存并且稳定,当与疫苗共同保存时不应发生变质,并且不出现可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 佐剂的作用原理 对抗原的作用 (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积 (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协同作用 (延长抗原在组织内的贮存时间 对抗体的作用 (引起细胞浸润 (加速淋巴细胞的转化 (膜和胞浆的变化 细胞功能的改变 常用的兽医免疫佐剂 (氢氧化铝胶佐剂

中兽医学练习题与答案

中兽医学练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口干、舌红苔黄脉浮数,其证为() 1.风热表证 2.风寒表证 3.太阳中风 4.阳明经证 5.半表半里证 2、大热、大汗、大渴、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的是() 1.表热证 2.半表半里证 3.心火上炎 4.阳明经证 5.肝火上炎 3、 主宰整个水液代全过程的脏腑是()

1.心 2.肝 3.脾 4.肺 5.肾 4、 下列脏腑中,与肺相表里的是() 1.心 2.大肠 3.小肠 4.胆 5.胃 5、 下列气中,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是() 1.宗气 2.元气 3.营气 4.卫气 5.中气

6、 肝病传脾,病理传变规律是() 1.母病及子 2.子病犯母 3.土侮木 4.木乘土 5.表里同病 7、 顺气安胎的药是() 1.黄芩 2.艾叶 3.梗 4.青皮 5.寄生 8、 “伤于()者,下先受之” 1.风 2.寒

3.暑 4.湿 5.燥 9、 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 1.心 2.肝 3.脾 4.肺 5.肾 10、 主宰水液代全过程是() 1.心 2.肝 3.脾 4.肺 5.肾 11、

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是() 1.精神倦怠 2.四肢僵硬 3.脉象迟紧 4.口渴贪饮 5.皮肤瘙痒 12、 下列功能属脾的是() 1.藏血 2.主运化 3.主肌肉 4.主血 5.主筋 13、 “伤于()者,下先受之” 1.风 2.寒 3.暑

4.湿 5.燥 14、 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1.木 2.火 3.土 4.金 5.水 15、 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 1.心 2.肝 3.胆 4.小肠 5.肾 16、黄色主()证 1.寒

中兽医学习题集

《中兽医学》习题 绪论 选择题(每题4分,共20 分) 5. 奠定中医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主要见于 ____________ 编著的《 ___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的开端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2. 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 分) 1. 为什么说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A . 《伤寒杂病论》 B .《内经》 C . 《神农本草经》 D .《本草纲目》 2. 设有专职兽医诊治“兽病”和“兽疡”是在 A . 宋代B .唐代 C .西周D .秦汉之际 3. 我国最早的畜牧 兽医法规的书籍名为:( A . 《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厩苑律》 D .《新修本草》 4. 《元亨疗马集》 兽医教科书是:( ) A . 《元亨疗马集》 B .《新修本草》 C . 《司牧安骥集》 D .《肘后备急方》 5. 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 A . 《肘后备急方》 B .《齐民要术》 C . 《痊骥通玄论》 D .《元亨疗马集》 _ 、 填空题(每题 3分,共30分) 1 . ) 中兽医的基本理论导源于《 1 . 2. 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 》该书收载药物 种 。 3. 我国在 代由朝廷颁布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4. 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是 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 书。 书。

兽医生物制品复习资

兽医生物制品复习资料(朱善元版) 生物制品复习题 第一章兽医生物制品的免疫学基础 1. 抗原的定义: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反应过程 3.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和最终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规律有序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抗原识别阶段(antigen-recognitingphase)是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入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一般,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局部的单核-巨噬细胞或其他辅佐细胞吞噬和处理,然后以有效的方式(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H细胞;B细胞可以利用其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直接与抗原结合, 并且可将抗原递呈给TH细胞。T细胞与B细胞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所以不同的抗原可以选择性地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或抗体免疫应答,或者同时诱导两种类型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一种抗原颗粒或分子片段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表位,因此可被不同克隆的细胞所识别,诱导多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是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活化阶段。仅仅抗原刺激不足以使淋巴细胞活化,还需要另外的信号;TH细胞接受协同刺激后,B细胞接受辅助因子后才能活化;活化后的淋巴细胞迅速分化增殖,变成较大的细胞克隆。分化增殖后的TH细胞可产生IL-2,IL-4,IL-5和IFN等细胞因子,促进自身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生成大量的免疫效应细胞。B细胞分化增殖变为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进入血循环,.这时机体已进入免疫应激状态,也称为致敏状态。抗原清除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这时如果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还没有消失,或者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效应细胞和抗体就会与抗原发生一系列反应。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将抗原灭活

兽医生物制品学.doc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 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行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 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 科。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 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专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 含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寄生虫行疫苗。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免疫预防;诊断;治疗 生物制品安性质分类: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品、抗病血清、微生物制剂、副免 疫制品。 疫苗安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基因疫苗 活疫苗与死疫苗的优缺点比较:活疫苗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 产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力持久,有利于清除局部野毒; 产量高,生产成本低。但是该类疫苗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 力增强和返祖危险;有不同抗原的干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的条件下运输 和储存。死疫苗不能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作用, 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备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 小,有利于保存和运输。但该类疫苗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而且一般只能 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故常需用佐剂或携带系统来增强其免疫效 果。 灭活: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 原性。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 扰作用。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微生物致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降低或丧失,但其它生物 学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并未发生本质性改变。 灭活剂:用于灭活微生物的化学试剂或药物 灭活剂的种类: 1.甲醛溶液 2.常用烷化剂: 3.苯酚: 4.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 5.β-丙酰内酯 影响灭活作用的因素 (1)灭活剂特异性(2)微生物种类与特性(3)灭活剂浓度(4)灭活剂温度(5)灭活时间(灭活时间与灭活剂浓度和作用温度密切相关)(6)酸碱度(在微酸性 时灭活速度慢,抗原性保持较好;碱性时灭活速度快,担抗原性易受破坏(7) 有机物存在。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 物质。保护剂是保护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活力和免疫力及酶和激素等生物活性的一 类物质,还包括细菌或病毒的营养液、赋形剂和抗氧化剂。 疫苗冻干保护剂组成 1. 营养液: 可修复因冻干而受损的细胞,使冻干制品含有一定量水分;可促进高分子物质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