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名称对应日语大全

人体名称对应日语大全
人体名称对应日语大全

身体体(からだ)

眼眶まぶち

头頭(あたま)

眼睫毛睫(まつげ)

脑袋首(くび)

瞳孔瞳(ひとみ)

头皮屑ふけ

眼珠眼(まなこ)

脑脳髄(のうずい)

嘴口(くち)

头发髪(かみ)

鼻はな

额額(ひたい)

人中鼻溝(はなみ

太阳穴米神(こめかみ)

鼻梁鼻筋(はなすじ)

脸顔(かお)

牙歯(は)

脸蛋頬(ほお)

假牙入れ歯(いれば)

下巴顎(あご)

舌舌(した)

眉眉(まゆ)

唇唇(くちびる)

眼目(め)

胡须鬚(ひげ)

眼角目頭(めがしら)

唇上胡须上髭(うわひげ)

眼皮瞼(まぶた)

下巴胡须顎鬚(あごひげ)

耳耳みみ

落腮胡须頬髯(ほおひげ)

耳垂耳朶(みみたぶ)

颈頸くび

肩肩(かた)

喉喉(のど)

喉结喉仏(のどぼとけ)胳膊腕(うで)

胳肢窝脇(わき)

腋毛腋毛(わきげ)

手手(て)

肘肘(ひじ)

腕关节腕節(うでぶし)手指指(ゆび)

大拇指親指(おやゆび)

食指人差し指(ひとさしゆび)中指中指(なかゆび)

无名指薬指(くすりゆび)

小指小指(こゆび)

指甲爪(つめ)

手掌掌(てのひら)

手背手の甲(てのこう)

拳骨拳(こぶし)

胸胸(むね)

背背(せ)

奶乳房(ちぶさ)

奶头乳首(ちくび)

肋あばら

肋骨肋骨(あばらぼね)

肚腹(はら)

肚脐臍(へそ)

肝肝(きも)

肺肺臓(はいぞう)

心心臓(しんぞう)

肠腸(ちょう)

胃胃(い)

盲肠盲腸(もうちょう)

屁股尻(しり)

肛门肛門(こうもん)

大腿股(もも)

膝膝(ひざ)

脚掌足裏(あしうら)

脚背足の甲(あしのこう)

脚趾足の指(あしのゆび)

脚后跟踵(かかと)

肌肉筋肉(きんにく)

皮肤皮膚(ひふ)

血管血管(けっかん)

骨头骨(ほね)

血血(ち)

眼泪涙(なみだ)

眼屎目脂(めやに)

鼻屎鼻糞(はなくそ)

鼻水鼻水(はなみず)

耳屎耳垢(みみあか)

口水涎(よだれ)

痰痰(たん)

粪糞(くそ)

屁屁(へ)

尿尿(にょう)

汗汗(あせ)

汗毛産毛(うぶげ)

狐臭腋臭(わきが)

酒窝笑窪(えくぼ)

麻子痘痕(あばた)

黑痔黒子(ほくろ)

鸡眼魚の目(うおのめ)

痔痣(あざ)

雀斑雀斑(そばかす)

粉刺にきび

打嗝しゃっくり

呵欠欠伸(あくび)

残废片輪(かたわ)

呆子まねけ

疯子気違い(きちがい)

侏儒一寸法師(いっすんぼうし)秃头禿頭(はげあたま)

瞎子めくら

独眼龙片目(かため)

聋子つんぼ

哑巴おし

口吃的人どもり

独手片腕(かたうで)

独脚片足(かたあし)

喷嚏くしゃみ

人体各部位英汉对照

人体各部位英语单词 1、头部及颈部的人体部位英语单词head 头 brain 脑 skull 颅骨, 头盖骨(骷髅头) hair 头发/毛 forehead 额 temple 太阳穴 nerve 神经(线) eye 眼睛 eyebrow 眉毛 eyelash眼睫毛 iris 瞳孔 ophryon印堂 ear 耳朵 nose 鼻子 cheek 面颊 dimple 酒涡 mole 痣 philtrum人中 lips 嘴唇(upper lip上唇,lower lip下唇) mouth 口 cavity口腔 tooth 牙齿(众数teeth) uvual 小舌 tonsil 扁桃腺 tongue 舌 vocal cord声带 gum 牙龈palate 上牙膛 incisors 切齿, 门齿 canine tooth 大齿(臼齿) premolars 前齿 molars 后牙 chin 下巴 mustache 小胡子(嘴唇上) beard 山羊胡 whiskers 络腮胡 sidebums 鬓角 Adams apple 喉核 throat 喉咙, 咽喉 neck 脖子 cervical vertebra颈椎 windpipe 气管 2、手和脚的人体部位英文单词limbs 四肢 elbow joint 肘关节 hand 手 arm 手臂 palm 手掌 finger 手指 thumb 拇指 forefinger 食指 middle finger 中指 third finger 无名指 little finger 小指 nail 指甲

ball 拇指腕掌 half moon 甲晕 fist 拳头 knuckle 指关节 back 手背 wrist 手腕 elbow 肘 bone 骨 skeleton 骨骼 thigh 大腿 kneecap 膝盖骨 sinew 腱 muscle 肌肉 knee 膝盖 leg 腿 shank 小腿 calf 小腿肚 foot 脚 instep 脚背 toes 脚趾 ankle 脚踝 Achilless tendon 跟腱 heel 脚后跟 sole 脚底 arch 脚掌心(拱起那部分) 3. 人体胸部和下半身各部位英语单词collarbone 锁骨 shoulder 肩shoulder blade 肩胛骨shoulder joint 肩关节 pit 胸口 breast 胸部(特别指女性) breastbone 胸骨 joint 关节 rib 肋骨 chest 胸部 nipple 乳头 armpit 腋下 armpit hair 腋毛abdomen 腹部 navel 肚脐 waist 腰 lumbar vertebrae腰椎back 背 backbone 脊骨, 脊柱 hip 臀部 bottom 屁股 pelvis 骨盆 4. 内脏各部位英语单词vein 静脉 artery 动脉 capillary 毛细血管 nerve 神经 spinal marrow 脊髓internal organs 内脏heart 心脏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穴位大全 阿是穴 安眠穴 八风穴:八冲穴.阴独八穴 八关穴 八邪穴:八关大刺穴.八关穴 白环俞穴: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百虫窝穴:血郄穴.百虫窠穴 百会穴: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 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 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百里穴 伴星穴:夹上星穴 板门穴 胞肓穴 本神穴 鼻交頞中穴:鼻交穴.别交穴 鼻流穴 鼻通穴 臂间穴 臂臑穴: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 臂中穴 髀关穴 秉风穴 不容穴 步廊穴:步郎穴 长谷穴: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 长强穴: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 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 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 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 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 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 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 臣觉穴:巨搅穴.巨觉穴 承扶穴: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 承光穴 承浆穴: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滑肉门穴:滑肉穴.司天穴.滑幽门穴 肓门穴 肓俞穴:盲俞穴.子户穴 环跳穴:枢中穴.枢合中穴.环谷穴.髋骨穴.膑骨穴. 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髀压穴。会阳穴:利机穴 会阴穴:下阴别穴.屏翳穴.金门穴.下极穴.神田穴. 平翳穴.海底穴 会宗穴 魂门穴 或中穴 极泉穴 急脉穴:羊矢穴 箕门穴 脊中穴:神宗穴.脊俞穴.脊柱穴 夹承浆穴:颏髎.下地仓.痛关 夹脊穴:华佗夹脊穴.佗脊穴.脊旁穴.侠脊穴. 挟脊穴.华佗穴 颊车穴: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鬼林穴. 齿牙穴 颊里穴 肩根穴 肩髎穴:中肩井穴.肩骨穴.肩尖穴.偏骨穴.尚骨穴. 扁骨穴.肩头穴 肩井穴:肩解穴.膊井穴 肩前穴:肩内陵穴 肩头穴:肩尖穴 肩外俞穴 肩髃穴 肩贞穴 肩中俞穴 间使穴:鬼路穴 建里穴 角孙穴 交信穴:内筋穴.阴跷穴 接脊穴:接骨穴 解溪穴:解谷穴.鞋带穴.草鞋带穴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二、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者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者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患者拇指面上直推,约推100~300次(见右图)。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患者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患者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三、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穴”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2、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内关”位于手脖内侧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的中央。“外关”位于“内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 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3、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穴位是“大椎”。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连续做10次。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 4、治疗更年期障碍的穴位及指压法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大拇指以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持续按压“血海”6秒钟,反复做10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症状。 5、治疗喉咙痛、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 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能治愈鼻病。“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

人体各部位英语单词和他汇总

人体各部位英语单词一、头部及颈部的人体部位英语单词 1.、head 头 [hed] 2、brain 脑[bre?n] 3、skull 颅骨, 头盖骨(骷髅头) [sk?l] 4、hair 头发 [h??] 5、forehead 额[?f?:hed] 6、nerve 神经 [n?:v] 7、eye 眼睛[a?] 8、eyebrow 眉毛[?a?bra?] 9、ear 耳朵[??(r)] 10、nose 鼻子[n?uz] 11、cheek 面颊[t?i:k] 12、dimple 酒涡[?d?mpl 13、mole 痣 [m??l] 14、lips 嘴唇 (upper lip 上唇,lower 17、lip下唇) [l?ps] [??p? lip] [?l?u?lip] 15、mouth 口 [ma?θ] 16、cavity口腔[?k?v?ti] 17、tooth 牙齿(众数teeth) [tu:θ] [ti:θ] 18、tongue 舌 [t??] 19、chin 下巴 [t??n] 20、whiskers 络腮胡[?w?sk?s] 21、throat 喉咙, 咽喉[θr??t] 22、neck 脖子[nek] 二、手和脚的人体部位英文单词 1、hand 手 [h?nd] 2、arm 手臂[ɑ:m]

3、palm 手掌 [pɑ:m] 4、finger 手指[?f??g?(r)] 5、nail 指甲 [ne?l] 6、fist 拳头[f?st] 7、back 手背[b?k] 8、wrist 手腕[r?st] 9、elbow 肘 [?elb?u] 10、bone 骨 [b??n] 11、skeleton 骨骼[?skel?tn] 12、thigh 大腿[θa?] 13、muscle 肌肉 [?m?sl] 14、knee 膝盖 [ni:] 15、leg 腿 [leg] 16、shank 小腿[???k] 17、foot 脚 [fut] 三、人体胸部和下半身各部位英语单词 1、shoulder 肩[???uld?] 2、pit 胸口 [p?t] 3、joint 关节 [d???nt] 4、chest 胸部[t?est] 5、abdomen 腹部[??bd?m?n] 6、navel 肚脐 [?ne?vl] 7、waist 腰[we?st] 8、back 背 [b?k] 9、backbone 脊柱[?b?kb??n] 10、hip 臀部[h?p] 11、bottom 屁股[?b?t?m] 四、内脏各部位英语单词 1、vein 静脉[ve?n] 2、artery 动脉 [?ɑ:t?ri] 3、capillary 毛细血管[k??p?l?ri] 4、nerve 神经[n?:v]

人体各部位名称

1、头部及颈部的人体部位英语单词和英文名称head 头[hed] brain 脑[bre?n] skull 颅骨, 头盖骨[sk?l] hair 头发[he?] forehead 额['f??hed; 'f?r?d] temple 太阳穴['temp(?)l] eyebrow 眉毛['a?bra?] eyelash眼睫毛['a?l??] ophryon印堂['?ufri?n] eye 眼睛[a?] ear 耳朵[??] nose 鼻子[n??z] cheek 面颊[t?i?k] dimple 酒涡['d?mp(?)l] You got a very cute dimple in your cheek mole 痣[m??l] philtrum人中['f?ltr?m] lip 嘴唇[l?p] cleft lip. 唇裂;兔唇[kleft] mouth 口[ma?θ] cavity口腔['k?v?t?] nasal cavity鼻腔['ne?z(?)l]

oral cavity[解剖] 口腔['??r(?)l] abdominal cavity腹腔[?b'd?m?n(?)l] tooth 牙齿[tu?θ] tooth profile机] 齿形;[机] 齿廓['pr??fa?l] uvual 小舌英['ju:v??l] 美['ju:v?rl] tonsil 扁桃腺英['t?ns(?)l; 't?ns?l] 美['tɑnsl] tongue 舌[t??] tongue depressor 压舌板; 压舌器 I know that his tongue wags.读我知道他一说话就喋喋不休。vocal cords声带英['v??k(?)l] 美['vokl] decayed tooth 龋齿英[d?'ke?d] 美[d?'ked] gum 牙龈英[g?m] 美[ɡ?m] chewing gum口香糖,泡泡糖['t?u:??] palate 上牙膛['p?l?t] incisors 切齿, 门齿[?n'sa?z?] canine tooth 大齿['ke?na?n; 'k?-]犬的;犬齿的;犬科的;似犬的premolars 前齿[pri?'m??l?] molars 后牙英['m??l?] 美['mol?] denture 假齿['dent??] chin 下巴[t??n] chin oneself(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动作 chin up振奋起来;引体向上double chinn. 双下巴mustache 小胡子,八字胡[m?'stɑ??] beard 山羊胡[b??d] full beard大胡子

穴位解名

肺手太阴之脉 《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臂骨下廉,出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之端。”上臂骨下廉之“臂”字,原缺拟补。 中府 本经承肝经足厥阴之气,内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为呼吸外气之府库。又以本经之气,由本穴出中达表,因名“中府”。本穴原名“府中俞”,又名“膺中俞”,后人简称“中府”。盖以本经之气由内府输出也。即出纳外气,经气随之通行之过栈也。 本穴功用与云门略同。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针灸大成》谓治少气不得卧。按中医病理,少气之人,多喜静卧。今言不得卧,乃气郁于上,非气亏于中也。刺本穴使气得升降,而疏利之也。本穴为肺藏之募穴。按“募”字之义,汇也,聚也。古时招兵,曰募兵。即聚集壮丁,而拣选之也。 按针灸治疗多在调气,如行气、导气、提气、降气,均以理气为务。又针下有感谓之得气,捻转提插谓之行气,下针之时或在呼气,或在吸气;总不离乎调理其气。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气、水、云、天、海、泉、溪、泽。虽曰丘、陵、关、室,亦怀通、降、容、泻之意。 云门 云,犹气也。肺经之气,由内府输出。循行经络,分布于表。本穴犹气化飞升之门也。在治疗上通经行气之功居多。凡属气郁之症,取本穴可以舒之。即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故名“云门”。治症略同中府。但云门主外、主开,中府主内,主阖也。 按云之为意,远也,多也。“太山之云,不祟朝而满天下”。盖誉之飞升流布,速且广也。《针灸大成》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患郁,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天府 肺开窍于鼻,鼻司呼吸而通天。人身之天,头及胸廓也。本穴接于云门,故能通宣肺气,出于气府,行于肌腠,周遍全身,犹云之漫天匝地,广漠流行也,更以其有关于肺,肺居藏府之最上,故名之以天,而曰“天府”。府者言居积之多,犹府库也。 治症与中府意同。中府治内症居多,天府治周身外症居多,彼者犹纳,此者犹出也,名词字义,可以参之。 古代朝庭制度,有天府、玉府、内府之设。天府,即中央集权处也。故云“天府治中”,即治理内政得失也。补此穴可招致耗散之气,使之集中。宜施于虚不摄气之症,然必用补法。《甲乙经》谓治咳嗽上气,喘不得息,逆气不得卧,凡汗出,身肿,恍惚,善忘。揆此诸症,俱为气不守中之象,故宜取此,以使集中,引致大气汇于胸廓,犹行政之治中也,故称“天府”。 有疑者:本穴在臂,称臂曰“天”,无乃牵强?盖人身四肢,犹屋之四柱,手足掌可以喻地,则臂之上端可以喻天。取本穴以上膊挨近鼻尖处是穴。鼻司呼吸,亦有天之含意。 夹白 穴在上膊,臑部内侧,白肉凸起之前方。垂手夹腋之处,故名“夹白”。以穴位在处得名也。为手太阴经行气之夹道。治心痛、气短、呕逆、烦满等症。必辨其确为气郁所致者,乃可用此。盖以本穴能行气也。 尺泽 脉诀云:“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人之前膊腕横纹后一寸为关,由关至肘横纹为尺。诊家谓“尺肤热”者,即指此一尺全部而言。见此一尺之热,即知全身俱热也。右数语,专为尺肤热作解。四肢厥逆者另论。本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为手太阴经之合穴,合象水之归。水之所归,大则江海,小则沼泽,本穴承以前各穴之意,以泽字立意,治意亦广,大有普及全身之势。如治舌咽干涩、血不荣筋,臂挛喉痹、以及津液失调,四肢拘急,静脉充血,取本穴治之,则甘霖普泽,万物孳生矣。尤其时病拘急,在本穴静脉放血,可以立愈。须兼取曲泽,犹旋泻水流通于湖泽,减低漕道水位,则无涨逆之患矣。本穴于位则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略)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略)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略)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略)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略)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略)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人体各部位日语一览表

眼眶まぶち 头頭(あたま) 眼睫毛睫(まつげ) 脑袋首(くび) 瞳孔瞳(ひとみ) 头皮屑ふけ 眼珠眼(まなこ) 脑脳髄(のうずい)嘴口(くち) 头发髪(かみ) 鼻はな 额額(ひたい) 人中鼻溝(はなみ 太阳穴米神(こめかみ)鼻梁鼻筋(はなすじ)脸顔(かお) 牙歯(は) 脸蛋頬(ほお) 假牙入れ歯(いれば)

舌舌(した) 眉眉(まゆ) 唇唇(くちびる) 眼目(め) 胡须鬚(ひげ) 眼角目頭(めがしら)唇上胡须上髭(うわひげ)眼皮瞼(まぶた) 下巴胡须顎鬚(あごひげ)耳耳 (みみ) 落腮胡须頬髯(ほおひげ)耳垂耳朶(みみたぶ)颈頸(くび) 肩肩(かた) 喉喉(のど) 喉结喉仏(のどぼとけ)胳膊腕(うで) 胳肢窝脇(わき) 腋毛腋毛(わきげ)

肘肘(ひじ) 腕关节腕節(うでぶし) 手指指(ゆび) 大拇指親指(おやゆび) 食指人差し指(ひとさしゆび)中指中指(なかゆび) 无名指薬指(くすりゆび) 小指小指(こゆび) 指甲爪(つめ) 手掌掌(てのひら) 手背手の甲(てのこう) 拳骨拳(こぶし) 胸胸(むね) 背背(せ) 奶乳房(ちぶさ) 奶头乳首(ちくび) 肋あばら 肋骨肋骨(あばらぼね) 肚腹(はら)

肚脐臍(へそ) 肝肝(きも) 肺肺臓(はいぞう) 心心臓(しんぞう) 肠腸(ちょう) 胃胃(い) 盲肠盲腸(もうちょう)屁股尻(しり) 肛门肛門(こうもん) 大腿股(もも) 膝膝(ひざ) 脚掌足裏(あしうら) 脚背足の甲(あしのこう) 脚趾足の指(あしのゆび)脚后跟踵(かかと) 肌肉筋肉(きんにく) 皮肤皮膚(ひふ) 血管血管(けっかん) 骨头骨(ほね) 血血(ち) 眼泪涙(なみだ)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转载于2010年03月22日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转]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穴位名称的来历

穴位名称的来历, 《中国最完善的人体108要害穴位经典知识大全》穴位名称的来历 足少阴肾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涌泉(井穴) 〔穴名解释〕"涌",指水向上冒;"泉",泉水。本穴为肾经的井穴,比喻脉气从足底出来的情况。 〔取穴方法〕有二种方法。 (1)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2)卷足,在足前部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休克、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晕厥、下肢瘫痪。 太溪(原穴) 〔穴名解释〕"太",盛大的意思;"溪",溪流。本穴为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经气从涌泉出来后,到这里已汇聚成大溪,所以称此名。 〔取穴方法〕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主治病症〕慢性咽喉炎、足底痛、眩晕、失眠、牙痛。 照海(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脉) 〔穴名解释〕"照",昭,即明显的意思;"海",大海。因为此穴处脉气明显,阔大如海,所以称为照海。 〔取穴方法〕足内侧,在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咽喉炎、失眠、高血压、癫痫、足跟痛。 复溜(经穴) 〔穴名解释〕"复",重复,返回的意思;"溜",同流。足少阴肾经的脉气自涌泉流至太溪后,曾绕行一圈至照海,又从太溪直上到本穴,所以称为复溜。 〔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在跟腱的前方取穴。 〔主治病症〕睪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多汗症,下肢瘫痪。 筑宾(阴维脉郄穴) 〔穴名解释〕"筑",原指筑墙的舂棒,形容坚实,这里似乎指的腓肠肌;因为穴位在它的旁边,所以称为"宾",即宾客。 〔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取穴。〔主治病症〕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腓肠肌痉挛。 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名称研究 中府(募穴) 〔穴名解释〕 "中",指三焦中的中焦之气;"府",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为中府。 〔取穴方法〕有两种方法: (1)患者仰卧,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在距胸骨正中线6寸(指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二、体表标志(如图2—2)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2、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背面。 3、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常用穴位的名称

常用穴位的名称、体位 1、百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边线的交点处。采用坐位和卧位取穴均可。[效能]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脱肛等。 2、太阳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l寸凹陷处。采用坐位或卧位取穴均可。[效能]疏风止痛、消热明目。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疾、面瘫。 3、风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与乳突平齐。 [效能]疏风解热,止痛明目。 [主治]感冒、头痛、头晕、项强颈痛,眼疾,高血压病。 4.膻中 [位置]两乳之间,胸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效能]调气降逆,宽胸利膈。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胸痛、肋间神经痛、冠心病。 5.中脘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效能]调胃理气,化湿降逆。 [主治]胃痛、胃溃汤、慢性胃炎、呕吐、呃逆等。 6.天枢 [位置]腹部,肚脐旁开2寸。 [效能]疏调肠腑,理气消滞。 [主治]急慢性胃炎、肠炎、痢疾、便秘等。 7 .气海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 5寸。

[效能]调气机,补虚强身。 [主治]腹胀、腹痛、气虚体弱。 8.关元 [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 [效能]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9.大椎 [位置]在背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之间正中处。 [效能]解表通阳,清热宁神。 [主治]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呼吸道疾病,颈背部疼痛。10.肩井 [位置]肩背,大椎穴与肩峰边线的1/2处。 [主治]肩背部疼痛,中风等。 11.风门 [位置]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效能]宣肺,疏风,调气。 [主治]感冒,呼吸道感染,肩背部疼痛。 12.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效能]调肺理气,退热。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自汗,盗汗,背痛等症。 1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效能]宁心安神,理血调气。 [主治]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跳过度,精神分裂症,痛痛等症。14.肝俞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效能]利肝胆,清湿热,调气机,明目。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5、按摩使头脑清晰■6、头面部按摩 ■7、瘦脸十大穴位■8、健鼻养生巧防病 ■9、過敏性鼻炎■10、按摩减肥 ■11、按摩催眠■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13、贫血■14、消除腿部浮肿 ■15、按摩腿部穴位■16、按摩腿肚 ■17、减轻小腿浮肿■18、点穴减肥 ■19、摩腹养生补泻■20、按压合谷助排便 ■21、揉摩耳廓益健康■22、夹鼻梁治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24、活动脚趾健胃法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 ■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28、按摩治尿不净 ■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 ■31、治疗脚部淤血■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特效保健按摩法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人体穴位按摩图谱大全《绝对珍藏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人体全身按摩穴位图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 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

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 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 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 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

有关身体部分的日语惯用语

体の部分を使った慣用語 気 1、気が置けない:没有隔阂 2、気が利く:机灵、乖巧 3、気が気でない:焦急、心神不宁 4、気が腐る:沮丧 5、気が差す:愧疚、不好意思 6、気が散る:分心、走神 7、気が強い:性格强 8、気が遠くなる:失去意识 9、気が長い/短い:慢性子/急性子 10、気が回る:用心、周到 11、気にかかる:挂念 12、気に障る:惹怒、心里不痛快 13、気に留める:留意、在意 14、気を入れる:热心、专心 15、気を持たせる:让人感到希望 16、気を落とす:灰心、失望 17、気を吐く:扬眉吐气 18、気を許す:疏忽 目 1、目が利く:有眼力 2、目が肥える:有鉴赏力 3、目が出る:价格贵 4、目がない:非常喜欢 5、目が長い:宽容 6、目から鼻へ抜ける:机灵 7、目と鼻の先:距离近 8、目に余る:看不下去 9、目に入れても痛くない:非常疼爱 10、目正月:饱眼福 11、目には目を:以牙还牙 12、目の黒いうち:乘活着 13、目の毒:眼馋 14、目も当たられぬ:不忍正视 15、目を疑う:惊奇 16、目を奪う:夺目 17、目を掠める:乘人不注意 18、目を皿にする:瞪大眼睛 19、目を三角にする:生气 20、目をつぶる:闭眼;装没看见 21、目を抜く:欺骗 22、目を光らせる:严加监视 23、目を引く:引人注意 24、目を細める:微笑高兴 鼻 1、鼻が高い:得意洋洋 2、鼻であしらう:嗤之以鼻 3、鼻で笑う:轻视地笑 4、鼻にかける:自大 5、鼻につく:讨厌、腻烦 6、鼻の下が長い:好色 7、鼻の下が干上がる:穷困潦倒 8、鼻をうごめかす:得意自傲 9、鼻を折る:挫威风、让人难堪 10、鼻を鳴らす:哼鼻子、撒娇口 1、口が合う:口径一致 2、口が開く:可以辩解 3、口が奢る:吃美味 4、口がかかる:受邀出演 5、口が堅い:口风紧 6、口が酸っぱくなる:苦口婆心 7、口が滑る:说漏嘴 8、口が減らない:强词夺理、耍嘴皮子 9、口から先に生まれる:能说善变 10、口に合う:合口11、口に風邪をひかせる:白费口舌 12、口に年貢はいらぬ:信口开河 13、口にのぼる:流传 14、口に糊する:糊口 15、口に乗る:成为话题;上当 16、口の端にかかる:成为话题 17、口は重宝:光说不做 18、口八丁手八丁:又能说又能干 19、口をかける:提出申请 20、口をそろえる:口径一致

足底穴位名称解释

足底穴位名称解释 1、额窦:主治脑中风、头痛、头晕、失眠等。 2、脑垂体:主治内分泌失调、肥胖、更年期综合症。 3、脑:主治高血压、中风、头痛、失眠等。 4、颈: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失枕。 5、三叉神经: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失眠。 6、脑干:主治脑震荡、高血压、失眠、头痛。 7、鼻:主治鼻塞、流鼻涕、急慢性鼻炎。 8、口腔:主治口腔疼痛。 9、牙齿:主治牙齿痛。 8血压点:主治高血压、低血压。 10、眼睛:主治结膜炎、近视、花眼、青光、白内障等。 11、耳朵:主治各种耳病。 12、食道:主治食道疾病。 13、甲状腺:主治甲状腺分泌不足、甲状腺肿大。 14、支气管和肺:主治肺部炎症、肺气肿、气短、急慢性支气管炎症。 15、斜方肌:主治颈肩酸痛、落枕、四肢无力等。 16、胃: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17、胰腺:主治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胰腺炎等。 18、十二指肠:主治十二指肠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19、输尿管:主治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痛。 20、膀胱:主治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肥大。 21、肾上腺:主治失眠、神经衰弱、虚脱等。 22、肾:主治各种肾脏疾病昂、急慢性肾炎。 23、横结肠: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肠炎等。 24、小肠:主治急慢性肠炎。 25、心脏(左脚):主治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 26、脾脏(左脚):主治贫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7、胆(右脚):主治胆囊炎、消化不良。 28、降结肠(左脚):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29、开结肠:(右脚):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30、生殖腺:主治性功能低下、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 31、胸椎:主治肩脊酸痛、胸椎骨刺、椎间盘凸出。 32、腰椎:主治腰酸背痛、腰椎骨质增生。 33、骶骨:主治骶骨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 34、前列腺子宫:主治男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女性-子宫肌瘤、子宫下垂、子 宫内膜炎等。 35、商丘:主治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多梦。 36、照海:主治咽喉肿痛、月经不调、足跟痛、失眠。 37、肩关节:主治肩周炎、手臂无力、肩酸痛、手麻等。 38、肘关节: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周关节炎等。 39、膝关节:主治膝关节炎、膝关节痛。 40、申脉:主治偏正头痛、寒热、眼目昏花。 41、丘墟:主治颈项疼、中风偏酸、髋关节疼痛。

针灸学1穴位名称

针灸学穴位名称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1. 中府:中,指中焦。穴当中焦脾胃之气汇聚肺经的部位。 2. 云门:人之气血,始于手太阴,出于云门,归于足厥阴,入于期门。穴居肺之上,犹如云气浮游空中,滋生万物,故名。 3. 天府:古代取此穴使鼻尖点臂上,所到之处是穴,鼻为肺窍,外通天气,肺为诸气之府,故名。 4. 侠白:侠同挟,有护的意思。穴在上臂内侧,在肺的两旁,肺色白,穴挟其旁,故名。 5. 《尺泽》:从腕至肘定为1尺,是肺经合水穴,水当润泽,故名。 6. 《孔最》:孔,指通;最,第一的意思。该穴主治“热病汗不出”针之能宣通肺气。开泄腠理,犹如通中发汗,最为第一,故名。 7. 《列缺》:该穴位于桡骨茎突的缺列处,手太阴脉从这里别走手阳明脉,故名。 8. 经渠:此穴之下是脉之会,而此穴是肺经经气经过的冲渠要道,故名。 9. 《太渊》:太,甚大;渊,深渊。穴当寸口脉气旺盛处,是脉之会穴,故名。 10. 鱼际:穴当手大指本节后赤白肉际处,形同鱼腹赤白之状,又位于它的边际,故名。 11. 《少商》:少,小;商,今声,应肺。此是手太阴肺经末穴,其气不足,故名。 二.手阳明大肠经(20穴) 1. 《商阳》:商,金声,代表大肠;阳,指阳经。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2. 二间:间,指居处。因该穴为本经的第二穴,故名。 3. 《三间》:以本节为间隔,为本经第三穴。 4. 《合谷》:肉之大会为谷,二处相连为合。穴当大指、次指歧骨间,该处形似深谷,故名。 5. 《阳溪》:腕背为阳,两筋之间形似小溪,故名。 6. 《偏历》:两旁为偏,经过为历。大肠经由此斜行,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名。 7. 温溜:温,为阳气;溜同流。此处指阳气流行。 8. 下廉:廉形,如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4寸,屈肘握拳,穴处肌肉隆起,形如菱状,故名。 9. 上廉:廉形,如菱角之状,屈肘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形如菱状,该穴在下廉上1寸,故名。 10. 《手三里》:里,居也。因穴距肘髎3寸,正居大脉之处,故名。 11. 《曲池》:该穴屈肘取穴,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 12. 肘髎:肘,指肘尖;髎,为骨之郄。因穴位于肘部骨尖之处,故名。 13. 手五里:里,指居言,穴在天府下5寸,正居大脉中央,故名。 14. 《臂臑》:上肢为臂,上臂称“臑”,因部位而得名。 15. 《肩髃》:髃,指肩胛骨,该穴主治肩关节诸疾,故名。 16. 巨骨:巨骨,指锁骨,穴在其后方,故名。 17. 天鼎:天,指高处;鼎,古代铜质炊具,有三足。此穴约与缺盆、气舍呈三足之势,再以头圆在上象天,故名。 18. 扶突:高起之处为突,铺四指为扶,四横指约等于3寸,该穴位于喉结突起旁开一扶,故名。 19. 禾髎:禾,指粮食;髎,为空隙。该穴在鼻孔之下、口唇之上、水沟之旁,取其鼻欲嗅,口食谷,穴当其际,此处又是犬齿窝部,故名。 20. 《迎香》:因该穴能治鼻塞不闻香臭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