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合集下载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三)臭氧层破坏和防治对策臭氧层损耗是当前又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因为它同样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

1、臭氧层变化与臭氧洞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其浓度变化都会对人类健康和气候带来很大的影响。

臭氧存在于地面以上至少10km高度的地球大气层中,其浓度随海拔高度而异。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240-329纳米,称为UV-B波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辐射有害效应的屏障。

但另一方面,臭氧遍布整个对流层,却起着温室气体的不利作用。

在平流层中臭氧耗损,主要是通过动态迁移到对流层,在那里得到大部分具有活性催化作用的基质和载体分子,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掉。

臭氧主要是与HOX、NOX、ClOX和BrOX中含有的活泼自由基发生同族气相反应。

1985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Farmen)等人首先提出,“南极臭氧洞”的问题。

他们根据南极[[right]][[image1]][[/right]]哈雷湾观测站(Halley Bay)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57年以来,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南极臭氧浓度都会发生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臭氧层浓度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这一发现得到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南极科学站观测结果的证实。

卫星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洞在不断扩大,至1998年臭氧洞的覆盖面积已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

而且,南极臭氧洞持续的时间也在加长。

这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

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它中纬度地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

只是与南极的臭氧破坏相比,北极的臭氧损耗程度要轻得多,而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中国气象科学院的周秀骥)也报道了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存在一个臭氧低值中心。

2023全球环境污染报告

2023全球环境污染报告

2023全球环境污染报告一、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严重。

本报告将对2023年全球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展望,探讨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环境污染类型及程度2.1 大气污染2023年,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的增加,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氮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持续上升。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2.2 水体污染全球水体污染问题也持续加剧。

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等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不断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水源地的过度开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排污问题也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2.3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在2023年继续困扰着全球。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不断上升。

这导致了农作物的品质下降和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也加剧了土壤污染问题。

2.4 噪声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也成为全球环境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

交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以及工业设备的噪声等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高强度的噪音还会对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三、环境污染的原因3.1 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大规模的工业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

与此同时,快速城市化也带来了交通和建筑噪音的增加,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3.2 能源消耗和排放全球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同时,能源的过度消耗也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

3.3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农业废水、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在过去几十年中,地球的环境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大气、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不断上升,气候灾害频繁发生。

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最弱势的社会群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加深刻。

许多地区的水源和粮食生产已经受到损害,引起了人类安全、健康和经济的影响,社会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二、大气环境的变化大气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城市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大城市的工业和交通噪音污染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环境的变化对环境污染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水资源的变化水资源的变化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到全球各地带来了更加激烈且频繁的干旱、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

四、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随着各种生存环境的变化,许多物种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对生态系统的运作产生直接的影响,还对人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和福利。

总之,地球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面对变化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地球能够继续为我们所有的人类提供支持和发展的土壤。

全球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全球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全球大气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气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大气环境一直处于不断恶化和变化之中。

本文将从全球大气环境的状况入手,系统地探讨其变化趋势和可能的影响。

全球大气环境的状况全球大气环境的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交通运输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大气环境中许多污染物的排放和积累,直接影响到大气环境的质量。

在全球范围内,空气质量主要受到四种污染物的污染: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以及二氧化硫。

首先,颗粒物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质。

它们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农业作业等,能够在大气中长期悬浮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超过90%的人口都生活在不安全的空气质量区域,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

其次,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和对植物的损害。

它的生成需要阳光作为催化剂,而高浓度臭氧主要在夏季和高温天气中形成。

除了来自排放源的直接排放,它还可以由其他污染物转化而成,例如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

第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和燃煤发电厂等,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气体会在大气中转化为硝酸和硫酸颗粒物,并形成酸雨,对自然生态和文物建筑的保护造成威胁。

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人口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气环境的问题不断加剧。

未来的变化趋势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能源结构转型、工业技术革新、政策措施、城市化进程、环保合作等。

第一,能源结构转型是未来大气环境变化的关键。

随着能源消费的不断上升和化石能源排放的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会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加快石化工业技术革新和智能制造等环保科技的推进,是未来大气环境稳定的关键。

第二,城市化进程是大气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大气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大气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大气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繁荣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气环境开始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大气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一、大气污染及其影响随着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露天焚烧等都会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这些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细颗粒物等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细颗粒物对人体影响最为显著。

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肺部功能,导致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细颗粒物中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癌症等风险。

除了危害人体健康,大气污染还会导致环境问题。

例如,酸雨会导致土地酸化、河流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损害。

此外,大气污染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和降水不均。

二、温室气体及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和发射地球表面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逐渐升高,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会导致气候变化。

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这些变化都会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种植季节和降水模式发生变化,使得粮食生产受到影响。

二是影响水资源。

气候变化加剧了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对水资源供应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导致传染病、过敏、心脏病等健康问题不断增加。

三、紫外线对人类的影响大气层对紫外线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能够防止过多的紫外线辐射进入地球表面。

但是,随着大气层的变化和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过多的紫外线辐射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会导致皮肤癌、晒斑、老年斑等皮肤病。

此外,紫外线还会影响眼睛,导致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全球变暖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全球变暖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全球变暖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日益严重,空气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重要环境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变暖如何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全球变暖导致空气污染物的释放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温的上升,这对气候系统、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气温上升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增加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温度升高会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释放量增加。

其次,全球变暖也加剧了不同地区的干旱和火灾频发。

干旱导致植被枯萎,火灾产生的烟雾和颗粒物进一步增加了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烟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例如细颗粒物PM2.5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二、全球变暖加剧了地面和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对地面和大气层的温室效应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这也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散发出的热量并重新辐射到大气中,从而造成气温升高。

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了“温室气体陷阱”现象,使得大气中的污染物更难以扩散和稀释。

这意味着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燃煤等源头直接释放的污染物更容易在局部地区积累,进而导致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三、应对全球变暖加剧空气污染的措施面对全球变暖加剧空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影响并保护环境。

首先,应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和减排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减排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加强能源效率是降低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

其次,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治理。

各国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污染源的分布。

针对重点行业和区域,采取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监测和执法,确保环境质量的改善。

另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

通过研发更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使得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得以有效控制和处理。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

全球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大气臭氧层是大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地球大气层的成层中,集中分布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跨流层。

臭氧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下部和平流层上部,形成所谓的“臭氧层”。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中具有特殊化学性质和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区域,主要特征包括:1.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层可以过滤掉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和紫外线C,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紫外线过量会导致皮肤晒伤、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还会对植物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2.制约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的存在影响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和大气循环,对全球气候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防止臭氧层的不断减少:臭氧层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的破坏速度加快,环境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等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人类工业、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臭氧层破坏物质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臭氧层遭受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臭氧层的破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等温室气体和工业废气中的氯氟化合物、氮氧化物等物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的减少和变薄,形成“臭氧空洞”,从而增加地球表面紫外线的穿透量,对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2.地球气候变暖: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地球上的紫外线穿透量增加,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促进作用。

3.空气污染加重: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趋于积累,加重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面对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

在1987年达成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际社会约定逐步淘汰使用氯氟烃类物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合作,保护臭氧层和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开展大气监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工作,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

总的来说,臭氧层的主要特征是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调节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目标:了解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重点:1、全球变暖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2、酸雨的分布、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难点: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臭氧空洞的形成机理 导入: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1、成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②毁林开荒备注:全球气候变暖也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这一自然因素有关。

不利: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②引起降水和干湿变化、极端灾害天气增多 有利:①光合作用增强;②高纬度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备注: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会导致水平自然带向 两极 移动,垂直自然带向 高处 移动 3、措施:①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④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⑤加强国际间合作等二、臭氧空洞1、成因:冰箱空调制冷剂氟氯烃(氟利昂)的广泛使用2、影响: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皮肤癌、白内障)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备注:臭氧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3、对策:①减少氟氯烃排放;②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③加强国际合作等 4、典型地区:南极上空(春季9~11月)、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三、酸雨自然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人为原因: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能源,排放的酸性气体多2、影响: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害人体健康;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3、对策:①调整以矿物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②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③加快清洁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④调整工业布局,改造污染严重的企业;⑤加强绿化,生物防治等备注: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我国:南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湘赣地区) 世界:西欧、北美备注:我国酸雨多因燃煤引起,为硫酸型;欧美酸雨多因燃油引起,为硝酸型 2、影响 1、成因 4、典型地区练习巩固1、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下列不属于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人口急剧增长2、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A.全球变暖、噪声污染B.海洋污染、生态破坏C.酸雨危害、臭氧层的破坏D.电磁污染、白色污染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许多国家表示强 烈抗议,其中荷兰抗议最强烈,理由是什么?
荷兰属低海拔国家,全球变暖,海面上升,荷 兰被淹没的可能性最大。 (2)为什么《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应承担 更多的义务?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对大气污染负有不 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大气 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0%以上。发达 国家对全球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负有主要责任,所 以发达国家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理应承担更多的义 务。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蒸发旺盛导致降水增加、分布不均,干旱、洪 涝频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5
1875年
2004年
巴斯特泽 (Pasterze)冰川 (澳大利亚有历以 来最久的冰川)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6
长江三角洲在海平面上升3米前后对比图(上海及 其周围地区,约会有超过四千万的人口被迫撤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4
全球温暖化大骗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5
本片采访了多位科学家,用大量证据否定了“人造全球气候变化”的 说法,直指它为“谎言、当代最大的骗局”。影片指出:全球暖化的背后 其实是一个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保分子创造出来的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全球 产业。这个有利可图的产业获得了那些用恐慌故事来争取研究基金的科学 家们的支持,又被政治家和媒体大肆渲染。影片采访的多位科学家包括9位 研究气象学、气候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和古气候学的教授。影片的结 论是全球暖化其实是由太阳活动加强引起的。本片于2007年3月8日在英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BBC电视台4频道播出。 2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8
2. 温室气体的平衡
森林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将CO2转变为有机 碳(木材、粮食)。 世界森林含有的炭总量为4000亿—5000亿 吨,相当于大气中CO2总量的2/3。 海洋的储存作用: CO2 + H2O
H2CO3
排入大气中CO2的总量中约有30 %被海洋吸 收,13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仅存57 %。
5
三、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平衡
1.温室效应的平衡
大气平流层中的O3拦截了绝大多数 的太阳高能紫外线,使地球环境有效降 温,保护了地球生命——“冰室效应”。
大气对流层中的云和气溶胶能吸收、 放射红外线,反射来自太阳的可见光, 其综合效果是使地表变冷——“阳伞效 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6
大气层中各种物质对太阳短波辐 射和地表长波辐射的吸收光谱
五、温室效应的控制对策
排放控制——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的消耗。 固定化技术控制——CO2的深海废弃处理技术;固 定、利用 技术;回收、分离技术。 适应对策研究——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海平面上升的人
工适应对策;人类本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2
1992年6月,有15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
温室气体
距地表高度 10-20 (KM)
100 (KM)
50-100 (KM) 25-30 (KM)
7
光波波长 3-30um 长波红外 线 <100nm 短波紫外 光 <200nm 短波紫外 光 <310nm 短波紫外 光
吸收物质 CO2、H2O、CH4、 O3、CFCS
N 2、 O 2
O2 O2 O3
全球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①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 ② 臭氧层破坏(氯氟烷烃类物质的排放); ③ 酸雨 (二氧化硫的排放);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地球气候系统
第一节 地球大气的温室 效应
气候是指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在内的综合
信息。
地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涉及阳光、大气、陆地和
海洋等内容十分丰富的系统。
17
2005年的飓风卡特里纳的云层照片
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辆因遭 遇飓风“卡特里娜”失事的汽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8
2. 对动、植物的影响
动、植物的迁徙将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
生态系统的变化会使得某些物种的种群和群落发生
变化,甚至导致物种的灭绝。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 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 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二、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 及其作用
如果不存在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地球 处于辐射平衡后的等黑体温度为255K,即地表 温度为-18℃,而实际平均温度为15℃,增高的 33℃是大气温室效应的结果。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
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在日
本京都,17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 就人类密切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达成 了一个世界性的协议《京都协议书》,希望 在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后果发生之前,采取一
致的行动,控制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0
原因一:燃烧矿物燃料产生大量的CO2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的排放等 人类活动 导致全球 气温持续 上升。 图为城市 上空的滚 滚浓烟
原因二:燃烧的油田
原因三:热带雨林在呼救!!
亚马孙河流域的农民正在焚 烧热带雨林,以开垦更多耕 地。每分钟,全世界推土机 清除掉的热带森林的面积, 相当于200个足球场的大小 。依照现在的这种破坏速度 ,亚马孙雨林将在400年以 内完全消失。目前,全世界 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 约为230亿吨;因为热带雨 林的损失,每年从空气中少 吸收二氧化碳约4亿吨。
原因四:“飞机云”
当晴空万里,常常可以 看到在高空飞翔的飞机 尾部拖着长长一条白色 烟雾(我们称它为飞机 云)。在欣赏那些优美 流线的同时,你是否知 道这些白色烟雾,在加 速全球气候变暖方面起 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影响
1. 对海平面和水资源的影响
海平面升高导致土地淹没、地下水位升高, 含盐量增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9
3. 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变暖,一方面对植物的 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另 一方面,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
(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干旱、病虫
害)的发生。ຫໍສະໝຸ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
4.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热天气频率的增加,同时有 利于病原体的活动,结果导致传染病、疾病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