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氧气复习课件
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实验突破(0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

,所以装
(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
氧气,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是
置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了
。
约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
的体积,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图S4-2
2021/12/12
第八页,共二十页。
。
2. [2019·石景山一模]用图S4-2所示装置进行( jìnxíng)
实验突破(四)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021/12/12
第一页,共二十页。
回归教材
一般使用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止水
1.实验仪器
夹、胶皮管、玻璃导管、烧杯等进行实验
及装置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的压强
2.实验原理
减小
,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S4-3
2021/12/12
第十页,共二十页。
×100%
4. [2019·门头沟一模]用如图S4-4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
[答案] (1)导热
氧气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左侧直玻璃管中液面以上平
[解析] (1)加热( jiā rè)铜丝来引燃
分为5份。
白磷利用的是铜具有良好的导
(1)加热铜丝可以引燃(yǐn rán)白磷,利用的是铜有良好的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6. [2017·北京节选]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shíyàn)(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
空气与氧气浙教版科学优秀课件_PPT1

反应过程 中的现象
(空气中燃烧发出__微__弱__的__淡__蓝色__火焰) 生成一种具有_刺__激__性__气味的气体, 反应_放___热。
生成物的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颜色、状态 二氧化硫(化学式为__S_O__2)
结论解释
思考
1、在铺有细砂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的硫
铺砂子的目的主要是在燃烧匙和药品之间铺一个保护 层,从而防止药品腐蚀燃烧匙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为什么集气瓶 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砂?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外焰 加热成发红状态,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 观察现象。 等燃烧停止后,立即向瓶内倒进一些澄清的 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
木炭和氧气反应
无色、气态 相同的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不易溶于水,30ml/L) 3、氧气检验(鉴别)方法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2.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铁丝在纯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
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砂?
便于显示氧气 是一种没有颜 色的气体
二氧化碳(化学式为_____)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支持燃烧,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但本身不能燃烧。
2、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是正放的而不倒放?
铺砂子的目的主要是在燃烧匙和药品之间铺一个保护层,从而防止药品腐蚀燃烧匙
1.观察一瓶氧气的颜色和状态。 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非金属、金属单质等)发生反应。
反应物的 颜色、状态
木炭是_黑__色的固体
反应条件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大。
空气与氧气(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

点燃
•3Mg + N2= Mg3N2
点燃
•2Mg + CO2= 2MgO + C
铁
选择除氧剂
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变成铁锈
点燃
•3Fe + O2= Fe3O4
反应在纯氧中进行
铜、 钠、钾
选择除氧剂
加热
• 2Cu+O2=2CuO • 4Na +O2=2Na2O • 4K +O2=2K2O
将铜、钠、钾预先放在试管中,塞紧塞子 后加热。
为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
把钟罩内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在燃烧匙内盛红磷,
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放入钟罩内,同时塞紧皮塞,试说明
视察到的现象,原因及结论。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恢复至室温,钟罩内水面上升至 。
总体积的1/5处
原因: 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使气压降低,水面就上升。 。
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1/5体积是氧气。
。
若水面上升不高,则可能的原因(至少两点) ___①_气__密_性__不_好________②_红__磷_不__足___
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至少两点)。
___①_不__燃_烧__也_不__支_持__燃__烧___②__不_溶__于_水_
练习1、小亮和他的同学们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 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 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视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 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
可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再探究一、对燃烧生成物不是固体的进行探究
2020山西中考化学实验复习(课件)实验突破(0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共30张PPT)

_低_于__1_0_%__时__,木__炭__不__能_燃__烧_______。
图S1-5
4.[2019·福建]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
究实验。
[实验1]按图S1-6甲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实验现象 (2)__烧__杯__中__的___水_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__内__,进___入__集__气__瓶__内__水___的__体__积__约__占__集___气__瓶__中______ _原__空__气___体__积__的__������������__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续表)
5.实验结论 推论: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补充:氮气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氮气可用于医疗手术,作食品保护气等
(1)结果偏小: ①装置漏气 ②__红__磷__量___不__足___ 6.误差分析 ③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等 (2)结果偏大: ①红磷点然后,燃烧匙伸入瓶内速度过慢,未及时塞紧瓶塞 ②未夹(或未夹紧)止水夹等
。
图S1-3
2.[2017·山西百校联考二]从古到今,人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还有很多。图S1-4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a
b
c
图S1-4
3.[2019·北京顺义期末]化学课上,同学们探究能否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装置(左)和探究结果(右)如图S1-5所示(注:木炭足量)。
[实验2]按图乙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
氧气复习课课件

知识回顾二:
02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 密度
水溶性
三态
氧气
_无__色_无__味气__体__ 密度略_大__于_空气
_不_易__溶于水
液氧\固氧均为 淡__蓝__色
二氧化碳
无__色无__味气__体__ 密度_大__于_空气
_能__溶于水
固态称为”干__冰__”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3、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4、铜在空气中加热
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自己制取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
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
因 铁丝生锈
.(写出一条即可)
知识回顾三:
03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基础知识过关
1.氧气的产生与消耗 (1)产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消耗: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7、木碳在空气中燃烧 8、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化学性质
32FMe+g2+OO2点2=燃点点=点=燃燃=燃====F2Me3OgO4 42ACl+u3+OO22点==燃加==热====22AClu2OO3 4P+5O2=点=燃==2P2O5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光合作用 。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三复习氧气和空气

1身边化学物质第1课时2.知道氧气反应。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能初步运用简单的装置、方法迚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
能跟许多物质(碳、硫、磷、铁、蜡烛、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収生氧化。
5.能利用简单实验方法区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空气的组成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1)空气的成分及含量: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其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2)氮气、稀有气体能做食品保护气(即防腐)的原因 ,因为 ,故稀有气体可做电光源。
2.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有下列物质:①碳 ②硫 ③磷 ④铁 ⑤氢气 ⑥甲烷 ⑦一氧化碳 ⑧蜡烛,按要求填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是 ;燃烧不产生污染的气体是 ;点燃前需验纯的是 ;燃烧产生白烟的是 ;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是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且产生火星的是 ;燃烧后转化为无毒气体的是 。
(以上各空均填序号)3.氧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一过程为 变化。
(填”物理”或“化学”)(2)实验室制法:①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的,収生装置应选 ,反应物中有液体且不需加热的収生装置选 。
②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选 ,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选 。
③用F 装置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④用H 装置来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应从 端通入。
考点1:空气的成分及重要作用点拨: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 aF a b H除此之外,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一般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只需同学去理解和识记,没有必要去加深和拓展。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罩内水面上升, (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 写 约占空气体积的 不能。若氮气能支 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5。 持燃烧,红磷会继 续燃烧,玻璃钟罩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内的水面会上升更 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 高 持燃烧?为什么?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 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2.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SO2) (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3)、臭氧空洞:氟氯烃
治理: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或燃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 气体的排放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 再利用等。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一、空气的成分
• 1、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 2、空气中含有氧气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空气的组成
拉瓦锡首先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这些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又叫 惰性气体
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密度为 1.293克/升
巩固练习: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氮气(N2
78% 氧气(O2)21% )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及杂质 0.03%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 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 质等
自然: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
空气污染源
人为:
治理: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或燃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 气体的排放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 再利用等。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初三物理复习专题五空气 氧气 北师大版

初三物理复习专题五空气氧气:// DearEDU一、空气的成分,污染和防治1.成分:按体积计算:N2占78%,02占21%,稀有气体点0.94%,C02%,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发现:(1)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了氧气。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3)通过燃烧白磷来测定空气中02的体积分数:(a)原理:利用大气压。
(b)误差分析。
3.污染及其防治:(1)污染源:主要有煤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等(如SO2、NO2、N0、C0等)(2)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加速对自然环境及建筑物的破坏。
(3)防治: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或消除污染源。
(4)环境污染还包括: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且不仅仅指大气污染。
例1: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㈩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审题与思路:通读题目及选择项,再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显然水果散发出的香味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
解答:选B总结:该题属信息型选择题,这种题型表面复杂,夹杂一些深奥的专业术语,但在理解题意后发现,这种题其实简单易做!反三新活题训练A1、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质量日报如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产和生活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入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2、空气的成分: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3、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的石灰水B.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用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馏水二、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低温下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双氧水制氧气:_2_H_2_O__2=_M=_n=_O_=_=2_2_H_2_O_+__O__2↑_____。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_2_K__M__n_O__4_=_△=__=_K__2_M__n_O__4+___M__n_O__2_+__O__2_↑_。___
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①CO
火焰呈___蓝___色;放热;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O2点—==燃—==—=—2C—O2—
②甲烷 (3) 其 他
③酒精
火焰呈淡蓝色;放热;罩着的干冷 烧杯内壁有__水__雾__产生,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__浑__浊__的气体
5.实验现象。 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有水泡冒出,集气瓶内水面下降。 6.实验结论。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有氧气生成。
【例 3】(2011 年广东广州)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 集 O2,下列操作不.正.确. 的是( )。
A.将 KClO3 和 MnO2 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 O2 C.待集气瓶充满 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_____2_H_2_+__O_2_=点_=_燃=_=__=_2_H_2_O_
金属 ①铁
剧烈燃烧,__火__星__四__射__;放热;生 成___黑___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物质 可燃 类别 物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金属 ②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_白__ 色固体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 10 讲 空气 氧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能结合实际说明 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会模仿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
1.(2011 年广东清远)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B )。
A.氧气
B.氮气
_装__置__漏__气__(_或__气__密__性__不__好__)_;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3.空气各成分的用途 (1) 氧 气 的 化 学 性 质 比较 活 泼 ,可以支持 _燃__烧_和 供 给 __呼__吸____。 (2)氮气是制___硝__酸___和__氮__肥____的重要原料;化学性质不 活泼,常用作__保__护__气__;液氮用于医疗冷冻麻醉、制造超低温环 境等。 (3)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和氡)无色、无味,化学性 质很不活泼,常用作__保__护__气__;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 成多种光源,还可用于激光技术等。
气囊弹出并迅速膨胀,以保护车上人员安全。该气体是( B )。
A.O2 C.CO2
B.N2 D.He
考点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4.(2012 年广东揭阳)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 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D )。 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B.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 溶解量减少 C.硫在氧气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点拨:对于加热型制取气体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 注意先加热排出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待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收集 气体,集满气体后,先将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断开,再熄灭酒精 灯。
答案:B
考点 1 空气的组成及成分探究 1.(2012 年广东广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 体不.可. 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D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5.(2011年广东揭阳)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 )。 A.氮气 C.硫黄
B.氢气 D.铁
考点 3 氧气的制取 6.(2012 年广东广州)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往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用_纸__糟__或__药__匙_ 把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方法
(1)实验原理:过量的__红__磷__与氧气反应,使容器内__气__压__ 减小,吸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等于__氧__气__的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
点燃 式为:___4_P_+__5_O_2_=_=_=_=_=_2_P__2O__5 ___。
(2)实验现象 ①红磷( 不能用木炭、硫黄、铁丝等代替) 燃烧时有大量 __白__烟____生成。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___1_/5__。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1_/5____,剩余主要气 体具有__B__C_D___(填字母)的性质。
A.密度比空气大
B.难溶于水
C.不能燃烧
D.不能支持燃烧
(4)实验反思:实验中若测得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
积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3 个 )___红__磷__的__量__不__足___ ;
_____S_+__O_2_=_=_点=_=_燃=__S_O_2_____
_刺__激__性_气味的气体
产生大量____白__烟____;放热
_____4_P_+__5_O_2_=_=_点=_=_燃=_2_P__2O__5
④氢气
发出__淡__蓝__色__火焰;放热;火焰上 罩着的干冷烧杯内有__水__雾__产生
考点 3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探究】 以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例。 1.实验目的: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2.实验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3.药品器材:高锰酸钾、铁架台、酒精灯、试管、集气瓶、 水槽、导管、胶塞、棉花等。
4.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在试管中装入药品和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 管; (3)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管插入 水槽中; (4)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盖好后倒立在水槽中; (5)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 (6)待水槽中有均匀的气泡逸出时开始收集氧气,其中一瓶 需留少量水; (7)收集完毕,导管先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_______2_K_C__lO__3=M_=_△n=_O_=_2=_2_K_C__l+__3_O__2↑__________。
(2)实验装置。
(3)收集方法。 ①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___排__水___法收集。 ②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可用_____向__上__排__空__气___法收集。
4.有利于空气净化的措施有__①__③__⑤__⑦__⑧__(填序号)。 ①工厂废气处理合格后才排放;②禁止燃烧化石燃料;③农 作物秸秆环保利用;④完全禁止森林砍伐;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⑥加高烟囱;⑦尽量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⑧多用电器,少 用各种燃具。
一、空气的组成及其用途、空气污染 1.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是一种___混__合__物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按体 积计算,___N_2____约占 78%,___O_2____约占 21%,两者共约占 99%;稀有气体占__0_._9_4_%__,CO2 占__0_._0_3_%__,其他气体和杂质 占__0_.0_3_%___。
— —— —C+H— —24H——+2O——2O——2——==点——=燃=——=——C——O2
火焰呈淡蓝色;放热;罩着的干冷 烧杯内壁有__浑__浊__产生,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__水__雾__的气体
— —C2— —C2HO— —52O——H+——+3——H32O——O2——=——点==——燃==——
(4)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__放__在__集气瓶___口___,若木 条复燃,表明已收集满。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__伸__到__集气瓶___中___,若木 条复燃,表明该物质是氧气。
(6)注意事项。 ①如果反应物为高锰酸钾时,导管口部需塞一团棉花,避免 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②试管口应略微___向__下_____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 底部破裂。 ③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___气__密__性___;收集气体完 毕时,先将___导__气__管___从水槽中拿出,再___熄__灭__酒__精__灯_;收集满 氧气的集气瓶应___正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因为氧 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分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两大类,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是 __C_O__、_S__O_2_、__N__O_2。
二、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为__无____色、__无____味的气体,__不__易__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略__大___。 2.化学性质 氧气具有___氧__化___性,化学性质__较__活__泼____,在一定条件下 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物质与氧发生的反 应叫做_氧__化__反__应___。
2.(2011 年广东广州)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 的是( C )。
A.空气中的 O2 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 N2 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3.(2010 年广东梅州)当汽车受到一定力量的撞击时,安全 气囊内的物质会迅速分解,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使
物质 类别
可燃 物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
②硫 (1) 非 金 属 ③红磷
发出__白__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_浑__浊_的气体
____C__+__O_2_=_=_点=_=_燃=_C__O_2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