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工作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护 理业务学习PPT
课件
目录 细菌性痢疾简介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细菌性痢疾简 介
细菌性痢疾简介
痢疾概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细 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
症状表现: 痢疾的主要症状包 括腹泻、腹痛、发热、脱水等 。
细菌性痢疾的 护理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病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的观察和记 录。 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 口服补充液、营养饮食等。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病房环境: 做好病房的清洁与 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 生。
护理措施
况, 及时清洁患者的排泄物,避免污染其他 物品和人员。
脱水护理: 给予足够的补液,监测患者 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
护理措施
体温管理: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 温,及时处理发热情况,保持 良好的体温调节。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个人防护: 护士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
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细菌性痢疾的感染 控制策略,包括隔离措施、洗手消毒等 。
护理注意事项
家庭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 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醒他们注 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细菌性痢疾及护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及护理PPT课件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 因腹泻而丢失的水分和电 解质,必要时可给予口服 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治疗。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策略
感染性休克防范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休克的早 期征兆。
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晶体液、胶体液 等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和 心输出量。
协助生活护理
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如饮食照料、卫生清洁等,以 减轻患者负担。
监督药物治疗
家属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向 医生反馈。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 展望
本次疫情应对经验总结
1 2 3
及时隔离与治疗
对患者进行及时隔离,有效阻断了疾病的传播。 同时,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大大提高了治 愈率。
饮食卫生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 被污染。
疫苗接种
接种细菌性痢疾疫苗,提高人 群免疫力。
健康教育
普及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提 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3 细菌性痢疾护理 原则
隔离消毒制度执行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细菌性痢疾患者采取严格的消化道 隔离措施,包括对患者排泄物、呕吐 物、剩余食物等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细菌性痢疾及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4-07
目录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细菌性痢疾治疗方法 • 细菌性痢疾护理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工作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 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 传染病。

11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11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炎症。 ② 坏死上皮细胞和渗出物脱落后形成灰白色
假膜 ,脱落后形成粘膜溃疡。 ③肠粘膜穿孔少。
.
18
病理变化
2、慢性期: 慢性期可有肠粘膜水肿与肠壁增厚、疤痕与 息肉形成,少数病例可引起肠腔狭窄 。
.
19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
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
急性菌痢 : 普通型
2、病原治疗:⑴根据粪便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联合或 交替用药2~3疗程,每疗程10~14天。⑵久治不愈者可作保留 灌肠治疗,可选用5%~10%大蒜液,0.5%~1%阿米卡星溶液, 1%新霉素等,灌肠液200ml,加泼尼松20mg,0.25%普鲁卡 因10ml,每晚一次,10~14天一疗程
3、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用镇静或解痉药物,如异丙嗪、复方 苯乙哌啶等。有菌群失调者可用微生态制剂 。
按临床表现分三型:休克型、脑型、混合 型
.
23
中毒型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①面色苍白,口唇或甲紫绀;上肢湿冷, 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20mmHg。 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 ④尿少或无尿。 ⑤出现意识障碍。
.
24
中毒型
(2)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 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病人于惊厥、 抽搐后突然呼吸停止。此型较严重,病死率高。
.
40
2、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 • 腹泻 •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
41
3.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出入量;排便;伴随症状;脱水及
电解质紊乱;肛门周围皮肤;营养情况;治疗效果 休息:卧床 饮食:频繁腹泻可禁食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出入量计算 肛门周围皮肤护理:温水坐浴 药物治疗护理:喹诺酮类药物 标本采集:粪便 腹泻原因说明

细菌性痢疾讲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讲课PPT课件
遵医嘱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建议多食用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 休息与运动:适当休息,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06 细菌性痢疾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洁和消毒。
疫苗接种:根 据当地疫情和 卫生部门建议, 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
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饮用不洁水源,加强饮食卫生监管等。
控制手段:及时发现并隔离患者,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 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发热和排粘液脓血便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如粪便培养阳性或粪便镜检发现白细胞 和红细胞等,可确诊细菌性痢疾。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腹泻病相鉴别,如 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病情严重度:细菌性痢疾的病情严重度与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等因素 有关。
03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年人更为易感 流行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为常见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粪口 传播,通过食用 被细菌污染的食 物或水传播
易感人群:无特 异性,所有人群 均易感,但儿童、 老年人、身体虚 弱者和免疫功能 低下者更容易感 染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定期 记录患者体温、 脉搏等指标,评 估病情状况。
饮食护理:给予 患者易消化、高 营养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

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的 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高发人群:儿童及居住条件差的地 区人群容易感染。 流行季节:夏季是发病高峰期。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防护措 施。
细菌性痢疾的 知识普及与倡

细菌性痢疾的知识普及与倡导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等 媒体传播预防知识。 教育培训:组织健康教育培训 ,提升公众意识。
细菌性痢疾的概述
症状:腹泻、腹痛、高热等。
细菌性痢疾的 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食物与饮水:通过食用受污染 的食物或饮水传播。 接触:与感染者直接接触。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空气: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 预防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干净 的餐具。 饮食卫生:避免生食、熟食分开处 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细菌性痢疾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细菌性痢疾的概述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护理 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与预后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的知识普及与倡导
细菌性痢疾的 概述
细菌性痢疾的概述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 由细菌引发的一种肠道感染疾病。 病因:由志贺氏菌引起,通过食物 或水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水源的处理和消毒 。
细菌性痢疾的 治疗与护理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会 开具适合的抗生素。 病患护理:保持充分休息、补 充水分,避免扩散传播。
细菌性痢疾的 并发症与预后
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与预后
并发症:十二指肠炎、贫血等。 预后: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康 复。

细菌性痢疾诊治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诊治PPT课件
临床表现与诊断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毒 性休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与预防
治疗细菌性痢疾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预防方 面,应注重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临床实践中应用举例
病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加深对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的理解。
加强饮食管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和刺 激性食物。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脱水处理
电解质紊乱处理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需静 脉补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的电解质 ,如钾、钠等。
中毒性休克处理
注意事项
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 群应谨慎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
对症支持治疗
补液治疗
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口服或 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的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体质。
降温处理
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 降温,减轻患者不适感。
预防并发症措施
观察病情
电解质紊乱
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肌肉抽搐 等。
中毒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 压下降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细菌性痢疾,应立即开始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保持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 等。

细菌性痢疾概述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概述ppt课件

大便培养
痢疾杆菌
29
中毒型菌痢
腹痛、腹泻、呕吐
血压低于正常
高热等中毒症状
明显
吐泻重、排泄量大 不明显
单纯补液效果
不好
血管活性药物

低容休克
不明显 明显 好 不好
30
一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
消化道隔离 流质饮食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变化
31
对症治疗
•退热 : 首选物理降温 •抗休克治疗:
脑病
3
志贺氏菌属分型
根据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的不同

可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A群) 福氏志贺菌(B群)

鲍氏志贺菌(C群)
宋内志贺菌(D群)
4
志贺氏菌特点

• G—杆菌 •兼性厌氧菌
原 •无鞭毛,有菌毛

• 生存力强,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 对各种消毒剂敏感
5
志贺氏菌毒素
病 内毒素:均可产生
著、严重可累及整个结肠。
• 基本病变:
急性期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慢性期有肠粘膜水肿及肠壁增厚。 中毒性则局部病变轻,全身症状重,多 脏器损害。
17
临床分型
• 急性菌痢(< 2月)
普通型、轻型、中毒型 • 慢性菌痢 (>2月)
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
18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WBC↑、N ↑
中青年,夏秋多见。
8
菌痢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床表现
病菌→口→ 胃→ 小肠→ 乙状结肠、直肠(固有层繁殖)

细菌性痢疾工作介绍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工作介绍PPT课件

太原市
采样数
完成率
翼城县
采样数
完成率
合计
372
124.00
304
101.33
676
372
124.00Βιβλιοθήκη 301100.33
673
421
140.33
303
101.00
724
629
209.67
302
100.67
931
245
81.67
301
100.33
546
297
99.00
218
72.67
515
262
87.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2 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共 报告菌痢突发疫情 12 起,报告 617 例,无死亡。与 2011 年(13 起,1139 例)相比,事件起数减少1 起, 报告发病数下降 45.83%。
省份 湖南 疫情起数 5 发病人数 336
西藏 2 40
广西 1 28
广东 1 47
(4)菌株的管理
4、菌痢临床诊断病例准确性分析 各监测点,在每年7月,在农村点选择一所乡级综合医院,
在城市点选择区级综合医院,至少连续10天对腹泻病门诊就诊的 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腹泻病人(其中儿童病例不少于50%),由 临床主治大夫详细登记临床表现、记录医生诊断结果,填写“细 菌性痢疾粪便样本采样登记表”(见附表2),并及时采集腹泻病 人粪便标本送当地疾控机构进行病原分离。当地疾控机构根据国 家痢疾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病例的准确性分析。
202122时间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10万与上年比2005年131672006年9912296225172007年8484251914962008年6200182727472009年576316907502010年5138149911302011年6207173815942012年5388149913732013年54511510068山西省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和死亡情况232005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图24三间分布时间分布20052011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时间分布25排序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太原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阳泉市长治市晋中市晋城市晋城市晋中市晋中市长治市长治市晋中市长治市晋中市晋中市晋城市晋城市晋中市晋中市晋城市晋城市长治市长治市长治市长治市大同市晋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大同市大同市大同市大同市晋城市大同市大同市大同市临汾市临汾市临汾市运城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吕梁市运城市朔州市运城市临汾市朔州市临汾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运城市朔州市朔州市运城市朔州市10朔州市忻州市忻州市忻州市忻州市忻州市忻州市忻州市11运城市朔州市朔州市吕梁市吕梁市吕梁市吕梁市吕梁市2006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发病率地区分布三间分布地区分布26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地区分布27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性别年龄分布三间分布人群分布28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职业分布29时间月份事发地点机构发病人数报告来源病原2006年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北大学34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未采样晋城市城区凤凌学校36医院报告福氏志贺菌2007年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新街幼儿园95卫生局通知宋内志贺菌2008年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职业学校53医院报告痢疾杆菌临汾市尧都区新华中学26学校报告福氏志贺菌2009年10月忻州市原平市实达中学17医院报告未采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062013年全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突发疫情6起太原3起晋城临汾和忻州各1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疫情监测
发现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
医疗机构和CDC
24小时内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 通过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未实行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 24小时内
当地CDC
开展现场调查与处理
暴发疫情监测
•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级别的要求 进行报告。 – 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 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 – 参考规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上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3、临床诊断病例 (1)急性菌痢 1)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 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 2)粪便镜检白血球(脓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15个以上, 可以看到少量红血球; (2)急性中毒型菌痢 1)发病急、高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烦燥不安、嗜睡或昏迷;或有周 围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 呼吸衰竭症状; 3)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采便检查可发 现白血球(脓细胞); (3)慢性菌痢 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或有粘液 脓性粪便或间歇发生粘液脓性粪便;
8484
1
25.19
-14.96
2008年
6200
0
18.27
-27.47
2009年
5763
0
16.90
-7.50
2010年
5138
0
14.99
-11.30
2011年
6207
0
17.38
15.94
2012年
5388
0
14.99
-13.73
2013年
5451
0
15.10
0.68
图1 2005-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图
报告发病数超过 50例的菌痢突发疫情有5 起,详见表 11-2。
2013年山西省细菌 性痢疾疫情介绍
表1 山西省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和死亡情况
时间 2005年
发病数 13167
死亡数 0
发病率 (/10万)
39.48
与上年比(%) --
2006年
9912
3
29.62
-25.17
2007年
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病原分型、控制 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 在疫情控制工作结束后7天内完成结案报告。
2012年全国细菌性 痢疾疫情介绍
1999-2012年全国细菌性痢疾发病情 况
三间分布--时间分布
三间分布--人群分布
图 2012年全国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职业分布
三间分布--地区分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2 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共报 告菌痢突发疫情 12 起,报告 617 例,无死亡。与 2011 年(13 起,1139 例)相比,事件起数减少1 起,报告发 病数下降 45.83%。
省份 湖南 疫情起数 5 发病人数 336
西藏 2 40
广西 1 28
广东 1 47
2006-2013年 细菌性痢疾监测工作介绍
传染病防控科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 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病人和带菌者是菌痢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 人群对菌痢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不同型别菌株 之间无交叉免疫,短时间内也可能再次发生感染。
暴发疫情监测
• 暴发疫情发生时,要对所有病例 进行个案调查,并将“细菌性痢 疾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录入数 据库。
• 将暴发疫情分离的有代表性的菌 株上交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保存,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的工作需求上送至国家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暴发疫情监测
– 疫情处理结束,写出详细报告 – 内容: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
三间分布--时间分布
图 2005-2011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时间分布
三间分布—地区分布
表 2006-2013年山西省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发病率地区分布
排序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4、确诊病例 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的各型临床诊断病例。
(二)暴发疫情定义 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 位团体,一周内发生20例或以上痢疾病例。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
(试行)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全国常规监测
1、常规疫情监测
2、暴发疫情监测 (二)哨点监测
淋病
淋病
淋病
9 梅毒
甲肝
肝炎(未 肝炎(未 肝炎(未 肝炎(未 分型) 分型) 分型) 分型)
猩红热
肝炎(未 肝炎(未 肝炎(未 分型) 分型) 分型)
10 猩 红 热 猩 红 热 甲肝 猩 红 热 猩 红 热 淋 病
甲肝
甲肝
甲肝
甲肝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
(试行) 一、监测定义
(一)病例定义 1、腹泻病例 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者。 2、疑似病例 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并除 外其他原因的腹泻病例为痢疾疑似病例。
2004-2013年山西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十名排序
排序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 肺结核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乙肝
2 乙肝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云南 新疆 重庆
1
11
131 27 8
疫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 9 月(7 起) ,另外 11 月 有 2 起,3 月、10 月和 12月各有 1 起。
其中 11 起发生在学校,1 起发生在工厂。 从传播途径看,4 起可能为水源性传播,5 起食源性传 播,1 起可能为人传人,2 起传播途径不详。 10 起疫情经实验室确诊,其中8 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 1 起由福氏 2a 引起,1 起未分型。
3
痢疾
痢疾
痢疾
痢疾
痢疾
梅毒
梅毒
梅毒
梅毒
梅毒
4 淋病 麻疹 布病 梅毒 麻疹 痢疾
丙肝
痢疾
丙肝
丙肝
5 麻疹
淋病
梅毒
布病
梅毒
布病
痢疾
丙肝
布病
布病
6 布病
布病
丙肝
麻疹
布病
丙肝
布病
布病
痢疾
痢疾
7 丙肝
丙肝
麻疹
丙肝
丙肝
甲型 H1N1流

肝炎(未 分型)
猩红热
猩红热
猩红热
8
肝炎(未 分型)
梅毒
淋病
淋病
淋病 猩红热 淋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