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急性腹痛,及时求医是至关重要的。
在诊断时,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 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3 病因明确
4 注意安全
确定急性腹痛的病因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至 关重要。
治疗时应注意防范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 全。
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 断
急性腹痛是指疼痛突然发生或加重,常表示有内脏疾病存在。本文介绍急性 腹痛的诊断方法和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的定义和病因
定义
急性腹痛指疼痛较剧烈,程度较重,急性起病或加重。
常见病因
• 感染性肠炎 • 急性胆囊炎 • 急性阑尾炎
常见急性腹痛的诊断方法
1
查体检查
包括腹部肌肉紧张,压痛等。
尿路感染引起的肾脏炎症、腹痛、发热。 尿中的晶体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小结石。 卵巢囊肿突然破裂引发的急性腹痛。
生殖系统引起的急性腹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正常范围以外的一种情况。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常会引起剧烈腹痛。
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胆囊炎vs. 胆结石
• 胆囊炎疼痛通常持续 数小时,为胀痛或钝
2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液常规等。
3
影像学检查
如X线、超声、CT等。
消化系统引起的急性腹痛
急性胃肠炎
通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引起的短暂消化系统感染。
溃疡性结肠炎
是肠黏膜层出现溃疡性病变的 一种炎症性肠病。
胆石症
是胆囊或胆管内结石导致的疼 痛。
泌尿系统引起的急性腹痛
肾盂肾炎 尿路结石 卵巢囊肿破裂
• 痛胆结石疼痛常为急性绞痛
急性阑尾炎vs. 大肠 癌
• 急性阑尾炎疼痛在部 位上常在右下腹部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课件

急性腹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课件

(一)急腹症的诊断方法、原则和要求 n “稳、准、快、安”贯穿整个诊断过程 n “ 三定”(定位、定性、定因诊断)
诊断急性腹痛的基本原则 n 详细 询问病史; n 准确 的身体检查; n 必要 的辅助检查; n 合理 地综合分析判断。
诊断方法及要点 n 收集病史:是打开诊断门户的钥匙
方法要求: n对病人热情,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
n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多有溃疡病发作史 n胆 石症 以往多有类似发作史 n 粘连性肠梗阻多有腹部手术史 n 卵巢滤泡破裂出血,一般在月经周期中间 n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月经周期后期行经之前
n年龄和性别 n 婴幼儿 先天性畸形、闭锁、胎粪性
腹膜炎等多见。 n 儿童期 肠蛔虫症、肠套叠、嵌顿疝
n 青壮年以阑尾炎、溃疡病穿孔较多见。
n 阵发性疼痛 疼痛呈阵发性。主要为腹 腔内空腔性器官梗阻所引起的平滑肌痉挛。 n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 疼痛呈持续性, 但时轻时重。主要病理性质为腹腔内空腔器 官既有炎症、又有梗阻或梗阻后伴血运障碍。
n 腹痛突然减弱或消失
提示腹腔内空腔性器官的梗阻自行解 除,如肠扭转复位、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后 减压、胆道结石或蛔虫自行排出至肠道等。
明显腹胀,无排便和排气
n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绞痛伴有尿频、尿 急、尿痛或血尿、脓尿。但阑尾脓肿、髂 窝脓肿也有泌尿道或肠壁刺激症状。 n 胸膜、肺部炎症或心绞痛 腹痛伴有 胸闷、咳嗽、血痰或伴有心律失常。
n 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 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 肿扭转等。
n 伴黄疸者多系肝胆疾病。 n 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症,腹痛剧烈
n 破裂或穿孔性急腹症 n 梗阻或绞窄性急腹症
n 出血性急腹症 n 损伤性急腹症 n 引起急腹症或急性腹部症状的 n 其它疾病 (非真性急腹症)

全腹疼痛腹痛的鉴别诊断

全腹疼痛腹痛的鉴别诊断

04
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胀满不适、食欲减退
05
等。可有恶心、呕吐、呕血或黑粪。
06
1
第2节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2
系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中性粒细胞、酸性粒细胞可少量存在。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液反流、门脉高压、右心衰及尿毒症等是致病因素。
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
异位妊娠
闭合性腹部外伤及肝脾破裂
消化性溃疡穿孔
肠套叠、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以幼儿多见。 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胃十二指肠穿孔以青壮年多见。 胆囊炎、胆石症、胃癌、大肠癌以中老年多见。 女性要注意卵巢蒂扭转、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
一、急性腹痛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消化性溃疡穿插孔常有慢性上腹痛史。 胆绞痛、肾绞痛常有既往类似发作史。 穿孔、急性胰腺炎有暴饮暴食史、饮酒史。 胆绞痛常为进食油腻食物所诱发。
上腹部疼痛
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胆石症、胆囊炎
胆道回虫症
化脓性胆管炎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肝炎、肺炎、急性心梗
第1节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01
指胃粘膜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的急性炎症。又称急性胃粘膜损害。
02
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感染、急性应激、药物、
03
缺血和胆汁反流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 1. 起病隐匿,从发病至确诊往往需要数月至 数年。病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身复 发倾向。 2. 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 痛伴腹鸣。 3. 腹泻 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或粘液。 4. 腹部肿块 5. 瘘管形成 是Crohn病临床特征之一。 6. 全身表现 发热、营养障碍、杵状指、关 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粘膜溃疡、虹膜睫 状体炎、胆管炎等。

腹痛的常见病因鉴别与处理

腹痛的常见病因鉴别与处理

4
镇痛药
长期使用鸦片类镇痛药可引起便秘,继而导致肠道梗阻性腹痛。
心理因素引起的腹痛
焦虑与压力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发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
抑郁与情绪低落
抑郁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导致肠道痉挛性疼痛或不适感。
创伤后遗症
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后,可能出现肠道功能障碍,引发难以诊断的慢性腹痛。
1
外观观察
检查腹壁肌肉紧张程度、呼吸运动、腹部变形或隆起等。
2
触诊检查
评估腹壁压痛、包块、肝脾肿大等异常体征。
3
叩诊检查
分析腹腔内容物状态,判断是否有胀气或腹水。
4
听诊检查
评估肠鸣音,判断肠道通畅程度和蠕动情况。
针对急性腹痛患者,需要全面仔细地进行理学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叩打和听诊等方法,评估腹壁情况、腹内包块或器官肿大、肠道功能情况等,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这些检查结果与病史分析共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全面评估
仔细询问病史,结合理学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全面评估急性腹痛的可能原因。
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特点及相关体征,将急性腹痛归类为胃肠道、肝胆系统、泌尿系统等不同疾病。
及时处理
对危重患者,如肠穿孔、肠梗阻等,需尽快进行手术或其他积极治疗。
急性腹痛的初步处理
1
病情评估
仔细了解症状,评估疼痛性质及严重程度。
肠系膜缺血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肠系膜缺血可造成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通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神经性疾病引起的腹痛
椎间盘疾病
腰椎或腰骶椎间盘突出可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腹部疼痛,疼痛可向下放射至臀部或下肢。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需要与以下内科疾病鉴别: 肺炎、胸膜炎、心肌梗塞、糖尿 病酸中毒、急性肾上腺功能衰竭、急 性肾功能衰竭、急性高钙血症、急性 血卟啉症、铅中毒、过敏性紫癜、胸 神经炎和压迫、带状疱疹、急性胃肠 炎等。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
一、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病史——既往史
3. 既往史
原疾病史和手术史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体格检查——全身和腹部检查
(二)体格检查
1. 全身情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神志、体位、结膜苍白或巩膜黄染。 2. 腹部检查: 上至乳头连线,下至两侧腹股沟。 包括望、触、叩、听诊。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体格检查——腹部检查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病史——现病史——消化道症状(1)
(2)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 由于胃肠道疾病所致,故 呕吐常发生于腹痛后。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病史——现病史——消化道症状(2)
①腹膜或肠系膜突然受到强烈刺激:
是由于神经反射引起,也称反射性呕 吐,多发生在腹痛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 物,如刺激减弱则呕吐停止;刺激增强呕 吐呈持续性,如急性胃肠穿孔、肠扭转。
急腹症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病史——现病史——消化道症状(3)
② 空腔脏器梗阻,管腔内压力增高:
反射性呕吐:多见于绞痛发作时,如
胆绞痛、急性肠梗阻。
胃肠内容物逆行呕出:胃肠道梗阻部 位越高,呕吐时间越早,如幽门梗阻。
急腹症诊断的临床分析——病史——现病史——消化道症状(4)
③ 全身感染中毒:
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如伴有 严重感染的肠坏死
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的病变——中上腹 小肠、阑尾、右半结肠病变——脐周围 左半结肠、盆腔病变——中下腹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王永辉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王永辉

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急腹症是指由于腹腔内某种病理因素(如感染、炎症、肿瘤、肠梗阻等)所引起的腹部急性疼痛。

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进行有效治疗和减少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一、胃肠道病变1. 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胃粘膜急性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呕吐、恶心、胃部不适等。

患者多有饮食不当、过度饮酒史等,可通过血常规和胃镜检查诊断。

2.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消瘦等。

内窥镜检查是诊断的可靠方法。

同时,也需要排除肝胆胰疾病的可能。

3. 肠绞痛肠绞痛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常见肠绞痛包括直肠癌、肠梗阻、肠套叠等。

需要注意的是,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腹痛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二、腹腔炎症1. 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可通过B超检查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以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2.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常伴有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部CT检查可用于诊断。

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治疗,但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手术。

3. 其他腹腔炎症其他腹腔炎症还包括盆腔炎、胰腺炎、肾盂肾炎等。

这些病症常常表现为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三、其他病因1. 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一般通过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治疗需要在重症监护下进行。

2. 腹主动脉瘤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是生命威胁性极大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腹痛、恶心、呕吐、出汗等。

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手术治疗。

四、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急腹症鉴别诊断,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胃肠道病变、腹腔炎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患者在发生急腹症疼痛时,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以尽早确认病因,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急性腹痛普外科精选文档课件

急性腹痛普外科精选文档课件
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预防急
性腹痛的发生。
急性腹痛的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以及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休息和活动
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让患者适当休息和活动,以减轻 腹痛症状。
饮食调理
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急性腹痛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总结词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和预防 并发症至关重要。
VS
详细描述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恶心、呕吐和发热。体格检查时,医生 会注意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等 体征。诊断通常基于症状和体检结果,但 也可能需要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和CT来排 除其他疾病。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阑尾 和抗生素治疗。
急性腹痛普外科精选 文档课件
• 急性腹痛概述 • 急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腹痛的普外科治疗 • 急性腹痛的预防与护理 • 急性腹痛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目录
01
急性腹痛概述
急性腹痛定义
01
急性腹痛是指患者突然出现的腹 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能较为剧烈 ,往往需要患者立即就医。
02
这种疼痛通常由某种紧急情况引 起,如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囊炎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了解是否有肠梗阻 、肠穿孔等。
CT检查
腹部CT,更深入地了解腹部脏器 的情况。

急性腹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腹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023-10-26contents •急性腹痛的病因诊断•急性腹痛的症状诊断•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急性腹痛的诊断流程•急性腹痛的治疗原则•急性腹痛的预防措施目录01急性腹痛的病因诊断1消化系统疾病23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呈钝痛、灼痛或饥饿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急性胆囊炎疼痛多位于腰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路结石疼痛多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呈钝痛或绞痛,可伴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等症状。

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疾病卵巢囊肿蒂扭转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呈持续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和盆腔,呈周期性疼痛,可伴有不孕、月经异常等症状。

生殖系统疾病肺炎疼痛多位于胸部,可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胸膜炎疼痛多位于胸部,呈钝痛或刺痛,可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02急性腹痛的症状诊断腹痛部位可能涉及消化系统、肝、胆等器官的问题,如胃炎、胆囊炎等。

上腹部疼痛下腹部疼痛左右侧腹部疼痛全腹疼痛可能涉及肠道、盆腔、生殖系统等问题,如阑尾炎、附件炎等。

可能涉及肾脏、输尿管、卵巢等问题,如肾结石、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可能涉及腹腔内大面积器官的问题,如肠梗阻、胰腺炎等。

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不长,间歇期较长,可能涉及痉挛性疼痛、结石等问题。

阵发性疼痛疼痛持续不断,可能涉及炎症、穿孔、出血等问题。

持续性疼痛疼痛放射到其他部位,如肩膀、背部等,可能涉及胆囊炎、胰腺炎等问题。

放射性疼痛腹痛性质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较为难受,需要服用药物缓解。

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紧急就医。

03腹痛程度02 01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

急性腹痛突发性的剧烈疼痛,可能涉及急性炎症、外伤、结石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8 17:10:08 | 网友评论0 条| 字号:[大中小]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也可引起,对腹痛病人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腹壁疼痛时有壁层腹膜炎症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定位于炎症缩窄部位,加压后疼痛加剧,腹肌有强直性痉挛。

空腔脏器梗阻造成内脏疼痛通常为间歇性绞痛,扩张则可致持续性疼痛。

内脏绞痛患者碾转不安,而腹壁疼痛患者可平卧,血管阻塞患者疼痛剧烈程度多与物理诊断发现不相一致,同时患者多由血管性疾病或心房纤颤病史,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多为内脏破裂或血管造成(如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

急性腹痛的常见疾病如下所示:
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

2、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

3、整齐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8、全身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癫、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常见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或受凉史,典型表现为弥漫的痉挛性腹痛、发热、恶心、肠鸣音活跃、轻度弥漫性腹部压痛。

2、急性胰腺炎:多在暴饮暴食、饮酒后发作中上腹痛,患者多体型肥胖或有胆结石,有时放射至腰背部,严重时可出现腹膜炎体征,视诊有Grey-Turner征、Cullen征,查血有淀粉酶、脂肪酶高,尿淀粉酶高,血淀粉酶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需查CT明确胰腺形态学变化。

3、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常发病于夏秋季,可有不洁饮食史,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或者呈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剧,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腥臭血便,腹部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一般减弱,肠管明显坏死时,全身中毒症状、腹膜炎和肠梗阻症状加重,严重的病人往往出现休克。

4、急性胆囊炎:起病常在进油腻食物后,右上腹疼痛并放射至肩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查体右上腹有压痛和肌紧张,莫氏征阳性,查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厚,甚至呈“双边”征,多可见结石。

5、急性胆管炎:剑突下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伴寒战高热,可有黄疸,病情加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B超见胆管扩张及结石影。

6、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局限性压痛,伴或不伴有反跳痛,伴发热,可有腹膜炎体征,当阑尾穿孔时则出现全腹膜炎,此时仍以右下腹体征为重。

7、肠梗阻:首发症状为突然剧烈的腹部绞痛,腹痛时伴肠鸣,疼痛部位常位于脐周,间歇期无疼痛,腹痛时常立即发生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可减轻。

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无明显腹胀;低位梗阻呕吐出现晚或无呕吐,腹胀明显。

梗阻发生后经肛门排气排便停止。

腹部视诊可见蠕动波或扩张的肠袢。

听诊肠鸣音活跃,有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

腹部立位平片显示小肠扩张充气并见明显的液气平面,即可确诊。

若X线片示扩大的肠袢位于腹部周围,可见结肠袋,胀气的结肠阴影在梗阻部位突然中断,盲肠胀气最显著,小肠内胀气可不明显,提示为结肠梗阻。

如腹痛加剧呈持续性,出现腹膜炎体征,提示有肠坏死或肠肠穿孔。

B超检查对肠套叠造成的肠梗阻具有诊断作用。

老年人需排除肿瘤。

8、尿路结石:突发上腹或腰部疼痛,可为剧痛或钝痛,有时放射至同侧睾丸或阴唇和大腿内侧,可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查体肾区叩击痛,输尿管压痛点压痛(),B超可见结石,或肾盂、输尿管扩张,也可摄泌尿系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

9、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用力排便时,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左上腹突然腹胀,肠蠕动为垂直方向。

10、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根据过去的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性上腹剧烈疼痛,很快扩散到全腹,常伴有轻度休克症状,体格检查有明显的抚摸刺激征,特别是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摄立位腹部平片80%的病人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11、腹部钝性伤后急性腹痛:腹部钝性伤引起腹腔内实质脏器和(或)空腔脏器损伤,表现为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

腹腔实质脏器破裂造成内出血,腹痛持续但不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失血征象或失血性休克,腹穿抽搐不凝血液,B超或CT检查可显示肝或脾裂伤及腹腔内积血。

腹部立位片见膈下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破裂伤。

腹腔内容进入胸腔提示有膈肌破裂伤。

腹穿抽出大量澄清液可能是膀胱破裂,抽出胃肠内容物为消化道破裂。

12、急性盆腔炎:淋球菌感染较多见,多见于年轻人,表现为下腹痛、发热,下腹压痛、反跳痛,阴道分泌物多,宫颈举痛。

13、异位妊娠破裂:经期延迟或消失,附件包块可能是唯一的提示线索,故需高度警惕,需查尿或血HCG。

询问经期时要注意月经量、时间等,有的是其它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不是月经,如胚胎受损或已死亡导致HCG下降。

当月经延迟几日即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时,常被误认为月经来潮,约有25%无明显停经史,应详细询问病史,若有腹痛与阴道不规则流血的生育期妇女,即使无停经史亦不能完全除外输卵管妊娠。

查体:压痛和肌紧张不明显,反跳痛明显,阴道有不规则流血,后穹隆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14、痛经:根据初潮后一段时间月经转规律后出现经期下腹坠痛,基础体温测定证明痛经发生在排卵周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即可诊断。

15、黄体破裂:常在两次月经的中期发病,育龄期妇女在外力作用下突发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如腹腔出血多,可出现便意,肩胛及肛门部放射痛,甚至休克,腹穿可有不凝血,有少数病人有停经史。

16、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见表现为年轻女性急性发作疼痛,左或右下腹剧烈疼痛,附件包块有触痛,无发热。

出现腹膜炎提示肿瘤缺血坏死,经阴道和下腹双合诊及盆腔B 超检查可确诊。

17、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骤,栓子多来源于心脏,如心梗、心瓣膜病、房颤、心内膜炎等,突发剧烈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频繁,腹泻,腹部平软,可有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或正常,临床特点是严重的症状和轻微的体征不相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呕吐暗红色血性液体,或出现血便,腹腔穿刺液血性。

18、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常先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表现,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慢性腹泻,当血栓形成致血管完全阻塞时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似。

19、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症状发展较慢,多有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前驱症状,
数日至数周后突发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但呕血和便血更为多见,腹胀和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少,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

以上三种疾病均需行DSA检查。

20、腹主动脉瘤破裂:严重撕裂样疼痛,反射至背部,多数处于休克早期,低血压,烦躁不安,腹部可触及搏动性、扩大、柔软的腹主动脉,可无股动脉搏动,可查B超、DSA等。

21、腹型过敏性紫癫: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典型的四肢皮肤紫癫,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受累,常有成批反复发生、对称分布等特点,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伴腹痛,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可考虑本病的诊断,需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血管炎及紫癫。

22、血卟啉病:多见于20-40岁女性,发病前有诱因,如服用磺胺或巴比妥类药物、饮酒、饥饿、感染、创伤等,绝大多数以急性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疼痛部位不定,类似于铅绞痛。

平常表现为情绪不稳,性格孤僻,急性发作时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异常,无力,面神经麻痹,精神错乱等。

尿液检查尿卟胆原及尿卟啉阳性可确诊。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需询问家族史。

23、铅中毒:铅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部位以下腹为主,但不固定,无腹胀,在疼痛缓解期腹肌可放松。

急性铅中毒多系服用可溶性铅无机化合物和含铅药物,如某些治疗癫痫和哮喘的偏方中含有铅,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以及顽固的腹绞痛,口中有金属味,腹绞痛是急性中毒的突出症状,剧烈,阵发性;慢性铅中毒多见于长期吸入铅烟、铅尘者,如铅冶炼及蓄电池制造业的工人,长期应用含铅器皿(如铅壶、锡盘、彩釉陶瓷等)盛饮料或食品,在饮酒、感染等诱因作用下可出现腹绞痛急性发作,腹部无明显的压痛点与反跳痛,可有轻度肌紧张。

铅、尿铅浓度增高,可有低色素型贫血,外周血中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