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第4-5章)课后答案
电子技术部分习题答案

D C B A
1
A0 A1 A2
Y
74LS151
E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5 V
Y
A0 A1 A2
D C Y A B C D A B C D A BC D A BCD A B C D B
m 0 m1 m 2 m 3 m 9
Y
74LS151
v v (3) U CE VCC I B RC 10 50 0.23mA 1k -1.5 1 饱和。
方法三:
用I CS判断
(2)
I B ICS
放大, I B ICS 饱和
放大 饱和
假设为线性
I B 50 0.13MA 6.5MA
50 0.23MA 11.5MA
AB D C(B C D )
AB D C
第2章 组合逻辑电路
习题解答
1.分析图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要求写出逻辑式,列出真值表,然后说明逻辑功能。
解: 逻辑式
AB A
Y1 AB A AB A AB A AB B
(A B )(A B ) A B AB A B
• 习题解答
Q 1、若同步RS触发器各输入端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试画出Q、
端对应的电压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0。
3、试分析图示电路, 画出Y1和Y2的波形, 并与时钟脉冲C比较, 说明电路功能。 设初始状态Q=0。
4、CT74LS293型计数器的逻辑图、外引线排列图及功能表如图9-32所示。 它有两个时钟脉冲输入端C0和C1。 试问①从C0输入, Q0输出时, 是几进制计数器?②从C1输入, Q3, Q2, Q1输出时, 是几进制计数器? ③将Q0端接到C1端, 从C0输入, Q3, Q2, Q1, Q0输出时, 是几进制计数器? 图中R0(1)和R0(2)是清零输入端, 当该两端全为“1”时, 将四个触发器清零。
高频电子线路最新版课后习题解答第四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4.1 按照电流导通角θ来分类,θ=180度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甲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放称为甲乙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乙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放称为丙类功放。
4.2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属丙类功率放大器。
其电流导通角θ<90度。
兼顾效率和输出功率,高频功放的最佳导通角θ= 60~70 。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为电源电压提供的直流功率、交流输出功率。
4.3 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状态,因此晶体管为非线性器件,常用图解法进行分析,常用的曲线除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还有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
4.4 若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为余弦波信号,则功率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电流均是余弦信号脉冲,放大器输出电压为余弦波信号形式的信号。
4.5 高频功放的动态特性曲线是斜率为1-的一条曲线。
R∑υ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的交点位于放大区就4.6对高频功放而言,如果动态特性曲线和BEmaxυ称为欠压工作状态;交点位于饱和区就称为过压工作状态;动态特性曲线、BEmax 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及临界饱和线交于一点就称为临界工作状态。
V由大到小变化时,4.7在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级电源电压BB功放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状态到临界状态到过压状态变化。
高频功放的集电极V(其他参数不变)由小到大变化时,功放的工作状态由过压状态到电源电压CCV(其它参数不变)由小临界状态到欠压状态变化。
高频功放的输入信号幅度bm到大变化,功放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状态到临界状态到过压状态变化。
4.8 丙类功放在欠压工作状态相当于一个恒流源;而在过压工作状态相当于一个恒压源。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高频功放应工作在过压工作状态,而基级调幅电路的高频功放应工作在欠压工作状态。
发射机末级通常是高频功放,此功放工作在临界工作状态。
4.9 高频功率放大器在过压工作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在弱过压工作状态时效率最高。
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五章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5-1 什么是直接耦合放大器?它试用于那些场合?与阻容耦合放大器相比有哪些优点?答:用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某个直流量的变化(统称为直流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直流放大器。
适用于放大缓慢变化的低频信号和交流信号,与阻容耦合放大器相比能够放大缓慢的低频信号,不紧能够放大直流信号,也可以放大交流信号。
5-2 直接耦合放大器有什么特殊问题?在电路上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答:直接耦合放大器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因而带来了前后级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特殊问题。
因此在电路的V2的射级上加接了R e2 ,抬高了V2管的射级电位,或者将R e2换成稳压二极管V Z ,采用NPN和PNP管组成的互补耦合电路。
5-3 解释: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答:共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称为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入信号称为差模信号;共模放大倍数: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放大倍数为双输出端的差值,为零,这样更好的抑制了零点漂移现象。
差模放大倍数: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差模放大倍数为双输出端的差值,放大倍数为A vd = -βvOvI = -βRcrbe,该电路多用一只三极管以换取对零点漂移的抑制共模抑制比: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的比值称为共模抑制比K CMR =AvdAvc当电路完全对称时A vc为零,则共模抑制比K CMR 无穷大。
5-4 集成运放由哪几部分组成?试分析其作用。
答:集成运放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输入级:由差分电路组成,应用该电路的目的是力求较低的“零飘”和较高的共模抑制比;中间级:高增益的电压放大电路组成;输出级:三极管射极输出器互补电路组成;偏置电路:为集成运放各级电路提供合适而稳定的静态工作点。
5-5 集成运放有哪些常用参数?解释这些参数的含义。
答:(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 VO无反馈时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
高频电子线路最新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5.1 振荡器是一个能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能量转换成交流能量的转换电路,所以说振荡器是一个能量转换器。
5.2 振荡器在起振初期工作在小信号甲类线性状态,因此晶体管可用小信号微变等效电路进行简化,达到等幅振荡时,放大器进入丙类工作状态。
5.3 一个正反馈振荡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起振条件、平衡条件、稳定条件(3)正弦波振荡器的振幅起振条件是;T=A k f >1相位起振条件是2f T A k n ϕϕϕπ=+=;正弦波振荡器的振幅平衡条件是:T=A k f =1,相位平衡条件是:2f T A k n ϕϕϕπ=+=;正弦波振荡器的振幅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是:0i iAiV V T V =∂<∂,相位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是:0oscT ωωϕω=∂<∂。
5.4 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组成原则是与发射极相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必须性质相同,而不与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抗元件与前者必须性质相反,且LC 回路满足0ce be cb x x x ++=的条件。
5.5 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分析振荡器能够产生振荡的实质。
解:LC 振荡回路振荡在进行电能、磁能相互转换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由正反馈网络提供补偿,将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输出。
5.6 为何在振荡器中,应保证振荡平衡时放大电路有部分时间工作在截止状态,而不是饱和状态?这对振荡电路有何好处? 解:之所以将振荡平衡时放大电路有部分时间工作在截止状态,而不是饱和状态是因为在截止状态集电极电流小,功率损耗低。
这样可以保证振荡管安全工作。
5.7 若反馈振荡器满足起振和平衡条件,则必然满足稳定条件,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不正确。
因为满足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后,振荡由小到大并达到平衡。
但当外界因素(温度、电源电压等)变化时,平衡条件受到破坏。
若不满足稳定条件,振荡起就不会回到平衡状态,最终导致停振。
5.8 分析图5.2.1(a)电路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具体原因?解:电路振荡频率不稳定的具体原因是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负载的变化,再加上互感耦合元件分布电容的存在,以及选频回路接在基极回路中,不利于及时滤除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的谐波电流成分,使电路的电磁干扰大,造成频率不稳定。
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江晓安等编)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1. 解: (a)(b)是相同的电路,均为同或电路。
2. 解:分析结果表明图(a)、(b)是相同的电路,均为同或电路。
同或电路的功能:输入相同输出为“1”;输入相异输出为“0”。
因此,输出为“0”(低电平)时,输入状态为AB=01或103. 由真值表可看出,该电路是一位二进制数的全加电路,A为被加数,B为加数,C为低位向本位的进位,F1为本位向高位的进位,F2为本位的和位。
4. 解:函数关系如下:SF++⊕=+ABSABS BABS将具体的S值代入,求得F 312值,填入表中。
A A FB A B A B A A F B A B A A F A A F AB AB F B B A AB F AB B A B A B A AB F B A A AB F B A B A B A F B A AB AB B A B A F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F AB BA A A B A A B A F F B A B A F B A B A F A A F S S S S =⊕==+==+⊕===+⊕===⊕===⊕===+⊕===+=+⊕===⊕==+==⊕==Θ=+=+⊕===+++=+⊕===+=⊕===⊕==+=+⊕==+=+⊕===⊕==01111111011010110001011101010011000001110110)(01010100101001110010100011000001235. (1)用异或门实现,电路图如图(a)所示。
(2) 用与或门实现,电路图如图(b)所示。
6. 解因为一天24小时,所以需要5个变量。
P变量表示上午或下午,P=0为上午,P=1为下午;ABCD表示时间数值。
真值表如表所示。
利用卡诺图化简如图(a)所示。
化简后的函数表达式为D C A P D B A P C B A P A P DC A PD B A P C B A P A P F =+++=用与非门实现的逻辑图如图(b )所示。
电工电子第4章习题答案_完整)

电工电子第4章习题答案_完整)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4-1 欲将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如果误将U2,V1,W2连成一点(中性点),是否也可以产生对称三线电压?答:不是。
4-2 当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时,设线电压,试写出相电压ul 的三角函数。
答: 4-3 什么是三相负载、单相负载和单相负载的三相连接?相交流电动机有三根电源线接到电源的Ll,L2,L3三端.称为三相负载,电灯有两根电源线,为什么不称为两相负载?而称单相负载?答:三相负载是指由三相电源所带的负载,单相负载时指由单相电源带的负载,负载的三相连接是指将单向负载按照特定的连接方式连接成适合三相电路的负载连接形式。
电灯被称为单相负载是因为带动电灯工作的电源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4-6 为什么电灯开关—定要接在相线(火线)上?答:开关接在火线上才能在开关打开的时候保证每相电源所在回路断开。
4-8 有一次某楼电灯发生故障,第二层和第三层楼的所有电灯突然都暗淡下来,而第一层楼的电灯亮度未变,试问这是什么原因,这楼的电灯是如何连接的?同时又发现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还要暗些.这又是什么原因?画出电路图。
(1)本系统供电线路图A P ´ B C N 三层二层一层–+ (2) 当P处断开时,二、三层楼的灯串联接380V 电压,所以亮度变暗,但一层楼的灯仍承受220V电压亮度不变。
(3) 因为三楼灯多于二楼灯即 R34-9有一台三相发电机,其绕组接成星形,每相额定电压为220V。
在一次试验时,用电压表量得相电压V,而线电压则为V,V试问这种现象是如何造成的?答:12相间有短路。
4-10 在图4-29所示的电路中,三相四线制电源电压为380/220V,接有对称星形联结的白炽灯负载,其总功率为180W。
此外,在L3相上接有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40W,功率因数的日光灯一支。
试求电流,,及。
设V。
答:图4-29 图4-30 =++ 4-11 图4-30是两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源分相电路,O是铁心线圈的中心抽头。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5.1 已知调制信号()2cos(2π500)V,u t t Ω=⨯载波信号5()4cos(2π10)V,c u t t =⨯令比例常数1a k =,试写出调幅波表示式,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及频谱图。
[解] 5()(42cos 2π500)cos(2π10)AM u t t t =+⨯⨯54(10.5cos 2π500)cos(2π10)V t t =+⨯⨯20.5,25001000Hz 4a m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1(s)(a)、(b)所示。
5.2 已知调幅波信号5[1cos(2π100)]cos(2π10)V o u t t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2100200Hz BW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2(s)(a)、(b)所示。
5.3已知调制信号3[2cos(2π210)3cos(2π300)]Vu t t Ω=⨯⨯+⨯,载波信号55cos(2π510)V,1c a u t k =⨯⨯=,试写出调辐波的表示式,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35()(52cos2π2103cos2π300)cos2π510c u t t t t =+⨯⨯+⨯⨯⨯3555353555(10.4cos2π2100.6cos2π300)cos2π5105cos2π510cos2π(510210)cos2π(510210)1.5cos2π(510300) 1.5cos2π(510300)(V)t t tt t t t t t =+⨯⨯+⨯⨯⨯=⨯⨯+⨯+⨯+⨯-⨯+⨯++⨯- 3max 222104kHz BW F =⨯=⨯⨯=频谱图如图P5.3(s)所示。
5.4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6()[2012cos(2π500)]cos(2π10)V u t t t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波振幅cm U 、调频信号频率F 、调幅系数a m 和带宽BW 的值。
大学电工电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习题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5.1 题5.1的图所示的是三相四线制电路,电源线电压l U =380V 。
三个电阻性负载接成星形,其电阻为1R =11Ω,2R =3R =22Ω。
(1)试求负载相电压、相电流及中性线电流,并作出它们的相量图;(2)如无中性线,求负载相电压及中性点电压;(3)如无中性线,当L1相短路时求各相电压和电流,并作出它们的相量图;(4)如无中性线,当L3相断路时求另外两相的电压和电流;(5)在(3),(4)中如有中性线,则又如何?1L 2L 3L N题5.1的图解: ○1各相负载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相电压,其值为:V V U U l P22033803===。
各负载相电流分别为:()()AI I I I I I A R UI A R U I A R U I N P P P 1030cos 30cos 30sin 30sin 10,10,202232132332211=︒-︒++︒-︒-=======相量图如图(b )所示。
○2因为三相电源对称,而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由于无中性线,将使电源和负载中点之间的电位差不为零,而产生中性点位移。
设 V U U ︒∠=011 ()()()V V U U U V V U U U VV U U U V V R R R R U R U R U U NN N N N N N N ︒∠=︒∠-︒∠=-=︒-∠=︒∠-︒-∠=-=︒∠=︒∠-︒∠=-=︒∠=++︒∠+︒-∠+︒∠=++++=131252055120220131252055120220016505502200552212211112212022022120220110220111''''3'32'21'1321332211○3若无中性线,1L 相短路,此时电路如图(c )所示,此时1L 相的相电压01=U ,2L 相、3L 相的相电压分别等于2L 、1L 之间、3L 、1L 之间的线电压,所以有:V U U V U U ︒∠==︒-∠=-=150380,150380313122 各相电流为:()()A A I I IV R U I VR U I ︒∠=︒∠+︒-∠-=+-=︒∠==︒-∠==0301503.171503.171503.171503.17321333222 相量图如图(d )所示○4若无中线,3L 相断路,电路如图(e )所示,1L ,2L 两相成了串联电路: V V R I UV V R I U AA R R U I I ︒∠=⨯︒∠=∙=︒∠=⨯︒∠=∙=︒∠=+︒∠=+==3025322305.113012711305.11305.11221130380222111211221 ○5当有中性线,1L 相短路或3L 相断路,其他相电压、电流均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正弦波振荡电路,包括振荡电路的类型、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等。
本章基本要求1.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类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正确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
3.正确理解LC振荡电路的选频特性。
4.掌握RC桥式振荡器的特点、电路形式和工作原理。
5.正确理解LC回路的选频特性及Q值大小对回路和影响。
6.掌握RC振荡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及振荡频率的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4-1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如图4-1所示,其回路参数L = 90MH,C=240pF,试求:(1)振荡频率f0;(2)标出振荡线圈L和反馈线圈L1在正确接法下的一对同名端;(3)画出图4-1所示电路的交流通路。
图4-1f=可知,振荡频率为解(1)由f===34.24kHz(2) 同名端如图4-1(a)所示。
(3) 4-2 ,振荡解 所以max C4-3 ,C 解:由02f RCπ=可知 0361 1.3262120100.00110f kHz π-==⨯⨯⨯⨯4-4 在调节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中,试解释下列现象:(1)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即可起振;(2)调整R B 1、R B 2或R E 的阻值后即可起振;(3)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4)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匝数即能起振;(5)适当增大L 值或减小C 值后就能起振;(6)调整R B 1、R B 2、R E 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7)负载太大,不仅影响输出波形,有时甚至不能起振。
解:(1)反馈线圈的同名端接反了(2)调整R B 1、R B 2或R E ,即可调整电路的放大倍数β,使AF>1时,即可起振。
(3)β较大时,A增大,当AF>1时,即可起振。
(4)增加反馈线圈的匝数即可增加反馈电压,即F增加,当AF>1时即可起振。
(5)增大L或减小C均可增加阻抗,从而增大副边电压即反馈电压,故F增加,当AF>1时即可起振。
(6)调整R B1、R B2、R E的阻值,可以调整放大倍数A,当AF=1时波形最好。
(7)负载太大,即A较小,故影响输出波形,若AF<1,则不能起振。
4-5 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断图4-9所示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哪一段上产生反馈电压?图4-9 题4-5解:图(a)不能产生自激振荡因为φa =180˚,φf =0,故φa+φf =180˚≠2nπ图(b)可以产生自激振荡因为φa =0,φf =0,故φa+φf = 0图(c)不能产生自激振荡因为φa =180˚,φf =0,故φa+φf =180˚≠2nπ图(d)可以产生自激振荡因为φa =0,φf =0,故φa+φf = 04-6 在图4-10所示电路中,试算出在可变电容C2的变化范围内,其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为多少?其中电感线圈抽头1、3间的电感量为100μH,C2=32~270pF。
图4-10 题4-6图解:由0f =可知0min f kHz =0max f kHz =所以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为968.6~2813.5kHz 。
第五章 直流稳压电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单相半波、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以及不同滤波电路的原理及计算。
本章基本要求1.了解单相半波、全波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3.了解不同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4.了解各种线性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计算。
5. 5-1110V ,试求:(1V 1的读数;(4图5-1解 (2)1100.45 4.3280m m L L U I A R ==== (3)交流电压表U 1的读数为110244.40.45=V 。
(4)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44.4V 。
5-2 试分析图5-2所示的变压器副边绕组有中心抽头的单相整流电路,设副绕组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各为U :(1)标出负载电阻R L 上的电压u o 和滤波极性电容器C 的极性;(2)分别画出无滤波电容器和有滤波电容器两种情况下负载电阻上电压U o的波形,是全波整流还是半波整流?(3)如无滤波电容器,负载整流电压的平均值U O 和变压器副绕组每段的有效值U 之间的数值关系如何?如有滤波电容,则又如何?(4)分别说明在有滤波电容器和无滤波电容器两种情况下,截止二极管上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 DRM 是否都等于U 22。
(5)如果整流二极管D 2虚焊,U O 是否是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如果变压器副边中心抽头虚焊,这时有输出电压吗?(6)如果把D 2的极性接反,是否能正常工作?会出现什么问题?(7)如果D 2因过载损坏造成短路,还会出现什么其它问题?(8)如果输出端短路,又将出现什么问题?(9)如果把图中的D 1和D 2都反接,是否仍有整流作用?有什么不同?图5-2解 (1) 负载电阻R L 上的电压u o 和滤波极性电容器C 的极性均为上“+”下“-”(2)无滤波电容时,负载电阻上电压U o 的波形如图5-2(a)所示,有滤波电容时,负载电阻上电压U o 的波形如图5-2(b)所示,均为全波整流。
图5-2(a) 图5-2 (b)(3)如无滤波电容器U U 9.00=,如有滤波电容器,则U U 2.10=(4) 在有滤波电容器和无滤波电容器两种情况下,截止二极管上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U DRM 都等于U 22。
(5) 如果整流二极管D 2虚焊,U O 则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如果变压器副边中心抽头虚焊,这时将没有输出电压。
(6)不能,烧坏二极管,甚至烧坏变压器。
(7)正向电压时,烧坏二极管,甚至烧坏变压器;反向电压时U 0=U 。
(8)烧坏二极管,甚至烧坏变压器。
(9)仍有整流作用,且U 0与原来方向相反。
5-3有一直流电压为110V ,电阻为55Ω的负载,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不带滤波器)供电,试求变压器副绕组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并选用二极管。
解:0110122.20.90.9U U V === 122.2 2.2255U I A R === 01111012255D I I A ==⨯=173DRM U V == 压为5-4同?由U 由L R 5000220L C R U =故选用C=250μF ,耐压为50V 的极性电容器。
对于单相半波整流和电容滤波器组成的电路,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相电压为70DRM U V ==5-5在图5-15所示的具有π形RC 滤波器的整流电路中,已知交流电压U =6V ,今要求负载电压U O =6V ,负载电流I O =100mA ,试计算滤波电阻R 。
解:整流电压平均值01.2 1.267.2U U V '==⨯= 滤波电阻R 的压降007.26 1.2R U U U V '=-=-=而0100R I I mA == 所以 1.2120.1R R U R I ===Ω5-6证明:单相半波整流时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为负载电流平均值的1.57倍,即I =1.57I O 。
证明:12m I I == 011sin I I td t I πωω==I D1、I D2、I图5-27 题5-7图解:(1)010.45(9010)45U V =⨯+= 极性:上“-”下“+”020.9109U V =⨯= 极性:上“+”下“-”(2) 01101145 4.510D L U I I mA R ====0223022111945222100D D L U I I I mA R ===⨯=⨯=1100141.4DRM U V ==231014.14DRM DRM U U V ====5-8图5-28所示是二倍压整流电路,U O =U 22,试分析之,并标出U O 的极性。
解:当U 1上电压极性),当U (请思5-9O 20V ,负载电流I O =200A 。
(1)试求变压器容量S ;(2)选用整流元件。
考虑到变压器副绕组及管子上的压降,变压器的副边电压要加大10%。
解:(1)由0 2.34U U =得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0208.552.34 2.34U U V === 考虑到变压器副边绕组及管子上的压降,取副边电压为8.55 1.19.4U V =⨯=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020085.472.34 2.34I I mA === 故变压器的容量为803.4S UI mV A ==⋅(2)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0166.73D I I mA == 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2.459.423DRM m U V ==⨯=故选用2CP10晶体二极管,其最大整流电流为100mA ,反向工作峰值电压为25V 。
5-10某稳压电源如图5-29所示,试问:(1)输出电压U O 的极性和大小如何?(2)电容器C 1和C 2的极性如何?它们的耐压值应选多大?(2)负载电阻R L 的最小值约为多少?(4)如将稳压管D Z 接反,后果如何?解:(2)故C C 1,C (3)所以故L R (4)Z L5-11在图5-30中,试求输出电压U O 的可调范围是多大?解:U5-12图5-31 题5-12图解:120min 1 3.3 5.1 3.355 6.963.3 5.1P P R R R U V R R ++++=⨯=⨯=++ 120max 1 3.3 5.1 3.35517.733.3P R R R U V R ++++=⨯=⨯= 所以输出电压U 0的可调范围是6.96~17.73V各位老师:辛苦了!我把你们编写的习题解析进行了一些修改,包括格式、字体等。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你们进一步修改。
因为我们编写的习题解析是给学生看的,是学生学习的辅导材料,所以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马马虎虎。
请各位老师参照教材中例题叙述问题的过程进行修改。
谢谢合作!康润生200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