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规划

合集下载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大理行政规划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大理行政规划

大理行政规划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29460平方千米,人口329万。

行政区划: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邮政编码671000,区号0872。

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区图大理市面积1468平方千米,人口50万。

邮政编码671000。

祥云县面积2499平方千米,人口43万。

县人民政府驻祥城镇,邮政编码672100。

宾川县面积2627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县人民政府驻金牛镇,邮政编码671600。

弥渡县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31万。

县人民政府驻弥城镇,邮政编码675600。

永平县面积2884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县人民政府驻博南镇,邮政编码672600。

云龙县面积4712平方千米,人口20万。

县人民政府驻诺邓镇,邮政编码672700。

洱源县面积2960平方千米,人口32万。

县人民政府驻玉湖镇,邮政编码671200。

剑川县面积2319平方千米,人口17万。

县人民政府驻金华镇,邮政编码671300。

鹤庆县面积2394平方千米,人口26万。

县人民政府驻云鹤镇,邮政编码671500。

漾濞彝族自治县面积1957平方千米,人口10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上街镇,邮政编码672500。

南涧彝族自治县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1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南涧镇,邮政编码67570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面积2266平方千米,人口30万。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南诏镇,邮政编码672400 。

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7169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0033万元,增长8.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367万元,增长13.4%,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577万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10661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

大理古城分区布局规划方案

大理古城分区布局规划方案

大理古城分区布局规划方案前言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并且最完整保存下来的湖光塔圣迹之一。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悠久的历史遗产,我们制定了一份大理古城分区布局规划方案,旨在提升游客体验,保护文化遗产,并且促进经济发展。

总体布局大理古城分为内城、外城和周边区域三个部分。

内城内城是大理古城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300亩。

内城区域主要包括古建筑群、古寺庙、商业街区以及部分民宅等。

我们将通过修缮古建筑、整治街道,恢复古城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弘扬白族和汉民族的文化传统。

外城外城是内城的包围区域,占地面积约为600亩。

外城区域主要包括大理古城的扩展区域,其中包括民居、商业街区、餐饮娱乐场所等。

我们将注重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合理规划商业区,打造独特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周边区域周边区域主要是大理古城的一些自然和人文景点,包括苍山、洱海和大理市区的其他旅游景点。

我们将注重生态保护,提升旅游设施,并且与古城内外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

内城分区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位于内城的核心区域,包括古建筑群和寺庙。

我们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修缮古建筑,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并且提供专门的文化遗产导览和介绍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大理古城的历史和文化。

商业街区商业街区是内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流动最为集中的地方。

我们将对商业街区进行规划和整治,保持古城的原有街巷格局,统一建筑风格,推行精细化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商业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公共设施区公共设施区主要包括卫生间、停车场和信息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便利条件。

我们将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区的位置和数量,并且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提供舒适的停车和休息环境。

居民区居民区是内城的一部分,也是古城的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根据居民的需求,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外城分区规划商业区商业区是外城的核心区域,包括商场、餐饮娱乐场所等。

大理市喜洲镇桃源村村庄规划

大理市喜洲镇桃源村村庄规划

大理市喜州镇桃园 村村庄规划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 村庄发展条件
二、村庄特色资源(蝶、海、居、园)
1.蝴蝶泉公园 电影《五朵金花》里阿鹏、金花对歌 谈情的地方。蝴蝶泉,概括起来有“三 绝”:泉、蝶、树。 2.洱海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 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因为湖的形状酷似 人耳,故名洱海。在大理的旅游中,“洱 海月”是大理特色“风花雪月” (上关花、 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四大名景之一。
(二)村民旅游创业、服务意识 较强
村民主动维护村庄村容村貌、为 村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这为推进村 庄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支撑动力足 仁和自然村发展动力主要为:蝴
蝶泉公园; 桃源自然村发展动力主要为:洱
海景观、环海景观大道。
大理市喜州镇桃园 村村庄规划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收入8666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主,主
要为旅游服务业。
桃源村结合旅游开发,已形成了以海景度假、蝴蝶泉 公园、鱼鹰表演等旅游产品、旅游餐饮、购物服务业
等为龙头的旅游第三产业基础。
五、现状用地情况
规划区内桃源自然村、仁和自然村、蝴蝶泉公园由东
向西依次从洱海畔向苍山脚下分布开来。大丽路、214 国道、环海路由南北向从中部穿过,蝶泉路将东西两端 的桃源码头和蝴蝶泉公园连接起来,蝶泉路沿线已形 成带状旅游产业服务。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 规划调研
双廊
大理市喜州镇桃园 村村庄规划
2、同质旅游区调查
(海景旅游同质旅游区) (1) 双廊 (2) 金梭岛
金梭岛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9•【字号】大政发〔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大理经开区管委会,州直各有关部门:《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年4月9日大理州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政策措施为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切实增强经济活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一)支持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积极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大理州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重大项目、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灯塔工厂培育等项目建设,发挥省级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州级财政安排不低于5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全力支持硅光伏、新能源、绿色铝等产业集群建设和核桃、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生猪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强化产业链条协同延伸,通过实施“百强”“百亿”扶持工程,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痛点、堵点,加快推动产业从建链向延链补链强链推进。

整理编制重点产业相关规划,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合作,积极推进大理州绿色铝产业、光伏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集群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项目构建要素保障机制,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加大支持,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做好产业项目储备工作,精准对标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方向,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中央及省预算内基建投资、企业技改项目等资金支持。

大理白族自治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部分)

大理白族自治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部分)

大理州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听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州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全州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州下辖的12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项目用地规划管理第三条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

尚无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调整内容中,可以设置混合用地,将功能用途互利、环境要求相似且互相无不利影响的用地混合设置。

具有多种用途的用地应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作为归类的依据,同时不同用途功能的建筑规模,一般按照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拆分计算。

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执行(附表1-2)。

第四条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红线距离、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须配置的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以及其他要求。

第五条建设项目应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编制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规划,项目规划应在现势地形图上进行编制,并采用各地统一的城建坐标和高程系统。

分期实施、分期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先行编制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按规划设计条件确定总体建设控制要求和分期界线后,方可分期实施。

第三章建筑规划控制第六条建筑间距除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安全保密、视觉卫生、环保、防灾、交通、管线敷设、建筑保护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第七条至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七条平行布置或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附表3)的规定。

第八条当北侧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位于南侧南北向布置的居住建筑两端,且两建筑夹角α大于等于60°(附图1)的建筑间距,可按附表3要求控制。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9•【字号】大政办发〔2023〕48号•【施行日期】2023.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0月9日大理州拆墙透绿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云南省关于在规划管理中落实“后院前置”的指导意见》《大理州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大理州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决定在全州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开展拆墙(栏)透绿工作,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城乡绿化美化、绿美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应拆尽拆、应透尽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开展拆墙透绿工作,对城市建成区主次干道临街的围墙围栏做到应拆尽拆,推动建设开放式街区,开展增绿、补绿、添绿工作,着力增加城市绿量,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全州绿美城市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行动。

(二)基本原则1.绿化惠民,经济可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考虑规划建设管理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立足惠民利民、科学布局,以乡土优势植物和本地建筑材料为主,严格控制建设和维护管理成本,强化城市绿地共享的普惠性,提升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环境品质。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17
•【字号】大政发〔2021〕9号
•【施行日期】2021.03.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3月17日附件:1.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云南省大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大理人收藏了

云南省大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大理人收藏了

云南省大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大理人收藏了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是大理市行政区划全域,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涵盖大理市下辖全部11个乡镇(下关镇、凤仪镇、大理镇、太邑乡、银桥镇、
湾桥镇、喜洲镇、上关镇、双廊镇、挖色镇、海东镇)、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以及洱海水域范围。

规划目标
1.“多规合一”
2.统一空间管理信息化平台
3.指导地方规划编制的总纲
4.人口与用地规模控制
5.2020 年市域总人口87 万人,城镇化水平75%;市域总建设用地187.04 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建设区7
6.73平方公里。

6.2030 年市域总人口107 万人,城镇化水平85%,市域总建设用地252.80 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建设区105.055平方公里。

城乡空间布局
城乡空间发展指引:各类规划应协调形成“一核、两带、三心、四区、多组团”的市域空间发展结构。

产业空间布局:各类规划应按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依托泛
旅游产业,促进大理市的产业升级与功能完善。

引导市域形成“一带六区多节点”的产业空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规划摘要: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大理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苍山、洱海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

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三顶桂冠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原城市总体规划(1989年编制)对近十年来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文化、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修编。

关键字: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性质(一)城市性质大理市是滇西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与国际接轨的风景旅游城市。

大理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苍山洱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大风景片区中的主景区。

市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1 处,自然风景点 30 余处。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风光秀美,风情独特,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的风景旅游胜地,也是我国西南旅游圈中的一个重要景区。

旅游业不仅仅是大理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命脉和希望。

大理市历史上一直是滇西地区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它是滇西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商业繁荣、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市,也是昆明通往保山、德宏、丽江、怒江、迪庆五个地州和畹町、瑞丽两个国家级边境口岸的必经之地。

正在研究制定中的《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将其定为“滇西重镇、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景区,是滇中内地向滇西、滇西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进行强有力辐射的重要节点城市,省域二级中心城市”。

伴随广大铁路和楚大高速公路的通车,大理市对外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其作为滇西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将逐渐增强,作为滇西商贸旅游中心的职能也将愈加突出,从而成为滇西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职能大理市分为三个城区:1 .下关城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关是大理州及大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西交通枢纽及商贸中心,是以发展商业贸易、饮食服务、金融、信息和教育、文化、科研为主的城区,工业以轻纺、食品加工及其它轻型工业为主。

2 .大理城区大理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大理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是以发展旅游、商饮服务、轻手工业、工艺美术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城区,也是大理州发展教育、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基地。

对城区内影响环境和景观的工业企业将逐步进行治理和搬迁。

3 .凤鸣城区凤鸣城区是面向滇西的仓储区、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是以发展建材、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

二城市规模(一)城市人口规模大理市现有下关和大理两个城区:根据市公安局的统计数字,下关街道办事处2006年底非农业人口为126847 人,暂住人口17017 人。

城区外围市郊乡有非农业人口10065 人,基本都居住在下关城区内部或城区边缘。

以上三类人口合计,下关总人口为153929 人。

大理街道办事处2006 年底非农业人口为14818 人,暂住人口2284 人。

城区边缘有城邑乡的非农业人口3581 人,分布在古城外东南月溪村,其建设用地与大理城区基本相连。

以上三类人口合计,总人口为20683 人。

(二)城市用地规模下关、大理古城两片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为14.63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3.8 平方米。

其中下关建成区11.2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72.8 平方米;大理建成区 3.05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47.4 平方米。

凤鸣目前作为建制镇,建成区凤鸣用地1.07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210.9 平方米。

由于凤鸣目前作为建制镇存在,所以现状用地统计中不计算在内。

用地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 )三片区用地发展不均衡。

下关是大理市的主城区,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用地最为紧张,发展空间局促;而大理城区和凤鸣镇区面积相对较小,周围空间却比较开阔。

( 2 )用地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三城区(镇区)普遍缺少公共开敞空间,大理、下关中心地带更被大面积的工厂、军队用地所占据,中心区的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而凤鸣镇区尚保持着农业镇的建设方式,城市配套设施尚不健全。

(3 )下关人均用地偏低,只有72.8 平方米/ 人。

绿地广场少、道路等级低,人口和建筑密集,不利于组织市民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不了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而对于9 度抗震设防的城市而言,这种状况尤其不利于抗震防灾和紧急疏散的需要。

(4 )城市建设用地与村镇建设用地相混杂,用地形态有逐步向外自由扩张的倾向。

与此同时,城市建成区内却有部分弃置地未进行开发建设,尚有潜力可挖。

三城市总体布局(一)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由于大理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得在规划中必须做到:保持苍山洱海风景区的自然形态和景区、景点周围的空间环境不受干扰;保持大理古城形态的独立和完整;不占用良田耕地进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用地尽量开发荒地、荒坡和滩涂;三城区既相互独立又保持便捷联系,城区间保持适当的田园过渡地带,避免连片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根据地质情况合理安排,避免地震、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

规划城市用地包括下关、大理和凤鸣三城区。

(1 )下关紧邻风景区南界,与洱海之间有团山和龙山相隔,现状城区南部、西部均为山地,而东部、西洱河北部地势平坦。

这种地势条件决定了下关只有向北、向东两种用地主要发展方向的选择。

向北发展——虽然用地开阔,但已进入风景区界内,定会影响到风景区的保护,加大对洱海的环境压力,容易造成对洱海西南端自然景观的破坏。

况且,这一地带是历史上南诏国的旧址,文物古迹遍布,地下埋藏尚未探明,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和考古价值,一旦进行建设损失将无法弥补。

向东发展——至龙山。

首先,可结合大理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同时进行,利用开发区已经形成的道路和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见效快;其次,东部坪坝有团山与洱海相隔,不会影响洱海南岸的自然景观,对保护风景区有利;第三,有利于带动凤鸣的发展,并依托凤鸣的建设解决部分下关居民的就业问题,在交通上会更紧凑、更方便。

据此分析认为,下关用地主要发展方向为:控制西洱河以北进行少量发展,适当向西部山坡和南部山箐内发展,重点向东部龙山方向发展。

(2 )大理目前主要围绕古城周围发展,规划中应从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古城和周围一定地带进行保护控制。

但古城南门外沿文献路两侧已发展成居住区和商业街,具有一定规模。

因此,大理用地主要发展方向是:南门外至214 国道地带形成0.8 平方公里的独立生活组团;古城内进行有机更新,周围地带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建设。

旅游度假区的山麓片区和海滨片区占用荒坡地和滩涂进行建设,用地应适当与古城拉开距离,在布局上采取分散、低密度形式,保持古城周围开阔的视野和田园风光。

(3 )凤鸣目前主要沿320 国道呈带状展开,用地南北向狭长,东南部、西部为山地,其他几个方向为平地,周围大部分耕地为高产田,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而菠萝江东岸部分用地和320 国道西南部山下用地较适合近十多年开发建设。

随着楚大汽车专用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通过320 国道过境的车辆也会减少,国道凤鸣段至下关段的公路将主要成为联系城区内部交通的区间干道。

据此,本次规划确定凤鸣的用地主要发展方向为:重点向西南方向发展,适当向北发展,菠萝江以东进行少量建设。

(二)城市总体布局目前,大理市的城区主要集中在下关发展,它是全市的行政、医疗、教育和商业文化中心,是320 国道和214 国道的交汇点。

下关建成区主要集中在西洱河南岸,近几年已开始向西洱河北岸和东部坪坝发展。

大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受到了应有的保护,古城内基本保持了传统的风貌特色,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周围的开发建设正在兴起,大部分尚未对古城保护构成威胁,但个别建筑突出自我的倾向值得注意。

凤仪作为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凤鸣城区处于320 国道进入大理城区的入口处,城区沿公路呈线形展开。

广大铁路经过城区西部,并将在凤鸣设铁路编组站,目前正在建设中。

这样的城市布局出现了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下关、凤鸣二城区城市形态缺乏特色,城市与山、水环境结合不够理想,但还没有破坏大的环境关系。

2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满足城市职能更新的要求。

3三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有待加强,尤其下关和凤鸣之间仅靠现有的320 国道联系,道路等级低、各种车辆混杂、联系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差,不能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

4下关中心地带工业用地、长途汽车站等占地大,对市民正常生活影响大的设施已被日渐扩大的城市生活用地包围在中心区内,既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秩序,又降低了土地使用价值。

5 商业设施沿街布置,对干道交通造成一定的干扰,不利于创造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和快捷安全的交通系统。

6 城市缺少公共活动空间,尤其下关建筑密集、空间紧张,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7大理古城保护尚好,但周围部分农民住房已对古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少量新建筑高度、体量失控,影响古城内和古城周围的环境尺度、视线走廊,对整体风貌的保护不利。

(1 )下关城区沿西洱河两岸、苍山脚下和团山南部坪坝呈L 状布局,用地控制在大展屯以南、西环线以内,向东到龙山。

规划为双中心结构——人民路一带商贸中心区和云岭大道商贸中心区,东西走向为生活发展轴;向南为外围交通走廊(环路和铁路、汽车专用线)以及工业、仓储、对外交通用地;环洱海湖滨为绿地开敞空间;苍山脚下为科研文教区和环境绿化区。

龙山规划为州行政中心区;旧城改造中,民纺厂、人纤厂将迁出,该用地规划为市行政中心区。

西洱河自东向西斜穿下关中心地带,是洱海唯一的出水口。

规划结合两岸滨河地带的改造,增加绿地、广场和商业文化设施,使西洱河两岸成为全市的旅游观光和文化活动中心。

(2 )大理城区古城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特色,通过调整用地结构增加商业、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用地,使工业用地压缩到最低水平,完全取缔三类工业用地。

部分恢复古城原貌,建设步行商业街区,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环境设施,使之成为旅游服务基地。

控制古城周围用地开发,保持古城空间形态完整。

旅游度假区规划用地位于古城西部的苍山脚下和洱海之滨。

由于其项目、内容未定因素较多,且用地形态松散,建设项目主要是为外来旅游人口提供观光、度假服务,大部分与市民生活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因此该用地在本次规划中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内,也不进行具体用地安排。

但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仍对该片区的建设提出控制要求:旅游度假区山麓片区规划为低密度、高品位开发的,以体育、娱乐、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的度假休闲基地,严格限制开发项目内容和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和体量严格按照名城保护的有关要求进行控制;各不同项目在用地形态上应适当成组成团集中建设,隔以绿化空间,避免连片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