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民事诉讼法考点:民诉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4.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4.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单项选择题1.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下列哪一种情形属于人民检察院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司考)A.陪审员丁某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过程中接受当事人礼金1 000元B.证人马某接受当事人礼金2 000元并提出了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C.法官周某就某仲裁案件向仲裁员提供了对该案件当事人红星公司有利的咨询意见,红星公司以咨询费名义付给周法官6 000元D.法官陈某长期为某公司免费做法律顾问2.某省甲市检察院根据某当事人的申诉,发现甲市中级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在此情况下,甲市检察院应如何处理?()(司考)A.只能告知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B.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C.向一审法院提出抗诉D.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3.郑某诉刘某离婚一案,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

郑某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判决离婚。

二审法院采取以下何种做法是正确的?()(司考)A.直接改判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另案解决B.直接改判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一并解决C.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通过调解解决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D.只对离婚事项作出判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发回重审4.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进行哪方面的监督?()A.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B.既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也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C.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进行全面监督D.只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5.有关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正确的是()。

A.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是指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支配B.我国处分原则是建立在“私法自治”基础上的诉讼原则,当事人完全可以自由处分C.当事人处分应该受人民法院依法监督D.不同当事人的处分权是完全相同的6.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指的是()。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系列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在民事诉讼法中,存在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旨在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高效进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原则。

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之一,它要求在诉讼活动中,所有当事人都应当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法律对于当事人的地位不作歧视,无论其社会地位、财产状况、民族、种族、性别、信仰、职业等都不应对其诉讼地位造成不公平的对待。

在具体的诉讼程序中,法院应当对当事人进行平等对待,保证双方享有公正的听证和辩护的权利。

三、合法权益保护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法院必须审理并保护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法权益是当事人通过法律获得的权益,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等。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同时为受害方提供有效的赔偿和救济措施。

四、独立公正原则独立公正原则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一。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权力机关、个人或团体的干扰。

法官应当依法判断和裁决案件,不受任何非法因素的影响。

此外,法官应当始终秉持公正的原则,对待当事人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五、主动适用原则主动适用原则要求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适用法律。

法院应当担负起查明事实、适用法律的责任,全面综合各方的证据和意见,确保裁决结果符合法律的要求。

法官也应当帮助当事人理清诉讼的事实关系和法律适用问题,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导。

六、公开审理原则公开审理原则是保障司法透明度和公正的重要保证。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开审理的原则,除了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外,案件的审理应当公开进行。

公开审理可以有效监督司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

七、追求真实原则为追求案件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对证据的质证、审查、鉴定和调查的制度,以确保案件的审理基于真实的事实。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提示】这一章的内容比较重要,在历年考试中,考核过选择题、民事解释和简答题,考生要准确把握各种原则的内涵。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特征和意义(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或一定诉讼阶段当中,起到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二)特征(了解)1.基础性;2.抽象性;3.宏观指导性;(三)意义(了解)主要是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当一个案件是法律条文没有体现的时候,就体现到了基本原则的作用。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种类(可能出选择题或者简答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特有原则:这几项原则只有民事诉讼法才有,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是不适用的。

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2.自愿合法调解原则3.辩论原则4.处分原则5.支持起诉原则6.同等和对等原则7.人民调解原则【提示】民事诉讼法考试当中会在多项选择题当中可能会列举一些基本原则让考生选择,也有可能出现简单题。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个考点,考生要把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作为简答题把握。

第二节当事人平等原则一、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行使民事权利,平等地履行其诉讼义务。

在民事诉讼当中,当事人双方原告和被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在刑事和行政诉讼当中,原告和被告的地位却不是平等的。

行政诉讼是民告官,在行政诉讼以外的日常的行政当中是官管民的过程。

行政机关属于强势地位,是管理者,行政相对人属于被管理者,所以在行政诉讼当中原告与被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民事诉讼当中特有的原则。

二、当事人平等原则的根据(一)当事人平等原则是宪法所规定的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二)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民事争议的性质的必然要求(三)当事人平等原则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注意】当事人平等原则的主要表现是当事人之间诉讼权利的对等性,而不是相等。

所谓对等是指一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并非当然具有,但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权利与之抗衡,如原告有起诉权,则被告有答辩权与之相抗衡。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A.公开审判B.检察监督C.两审终审D.回避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区别。

ACD属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只有B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知识模块: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甲是县检察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职责是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进行检查监督,提起抗诉,其下列哪些行为违背民事诉讼法?( ) A.甲经常旁听同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错误不大的当庭指出,错误严重的提起抗诉B.甲只是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并对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C.甲对同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也进行监督D.甲只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如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活动进行监督,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不予监督。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检察监督的对象只包括法院和法官,不包括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A对,因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体现为事后监督,即法律文书生效后,检察院以提起抗诉的方式予以监督。

BC错,因检察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对审判人员在民事诉讼中是否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实施监督。

即监督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是否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2)对法院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审判、调解、执行。

D错,因本题中甲是某区检察院民行科的检察员,其中对同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

如果是上级检察院,则不仅可对同级人民法院还可以对下级法院进行法律监督。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司考XX解析(345)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司考XX解析(345)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司考解析(2021-3—45)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人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体现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XX未根据当事人的自认进行事实认定,违背了处分原则
C.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与XX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时,根据处分原则,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D。

环保组织向XX提起公益诉讼,体现了支持起诉原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选项A错误。

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人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说明我国对给予国民待遇,是同等原则的体现。

选项B错误。

XX未根据当事人的自认进行事实认定,违反的是辩论原则,而不是处分原则.
选项D错误。

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机关、团体、企**对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向人民XX提起诉讼,环保组织向XX提起公益诉讼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的,与支持起诉原则无关.
欢迎考生关注法律教育网司法考试方(chinalawedu_)、手机网(://m.chinalawedu./)),或者进入司法考试方交流群随时关注司考信息!。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

司考必背:民诉法(第1章~第3章)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

但在中国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既可以选择外国实体法,也可以选择外国的程序法。

第二章诉本章内容:1、诉的要素,一般掌握;2、诉的分类,必考;反诉,必考。

一诉的要素1.诉讼标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诉讼标的物:有争议的具体东西(表现为金钱、财产或行为)3.诉讼请求:作出特定判决的要求。

4.诉讼标的额:双方当事人争执的金钱数额。

5.诉讼法律关系:一方必定是法院。

【考法】:区分以上概念二诉的分类1.确认之诉:确认法律关系。

(积极确认之诉、消极确认之诉)2.给付之诉:财物或行为(作为、不作为),不能是人身3.变更之诉:变更现有法律关系。

【考法】:判断诉的分类【陷阱】:诉的分类只存在诉讼案件中,诉的分类依据是看原告诉讼请求的目的和内容。

三反诉1、独立的诉2、反诉的构成要件(1)主体特定: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出。

(2)反诉与本诉有牵连关系。

应当合并审理,诉讼费减半。

(3)提出的时间: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

(4)本诉、反诉均具有管辖权: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

反诉应由其他人民法院专属管辖,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诉。

3、法院对反诉的处理。

(1)在一审过程中:符合条件合并审理(2)在二审过程中: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3)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的案件,提出反诉,可以合并审理。

(4)再审用二审程序时的反诉:按照二审方式处理。

【考法】:反诉概念、反诉与反驳区别、反诉的处理【陷阱】:反诉,是独立的诉,目的在于抵销或吞并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反驳是被告的单纯防御行为。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本章内容:1、基本原则,每年一题;2、基本制度,每年一题一基本原则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陷阱】: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等于诉讼当事人有相同的诉讼权利,比如原告有起诉的权利、被告有答辩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是一种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

民事诉讼法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其中包含了一些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的规定。

本文将围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诉讼程序展开论述。

一、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是民事诉讼的核心原则。

法庭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处理案件,保证每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对待。

法官应当依法公正审理案件,不偏袒任何一方。

2. 等诉权原则等诉权原则是指每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任何一方都应当依法享有平等的诉讼机会和权利。

法庭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平等地位,避免强权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对待。

3.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对是否进行诉讼自由选择,没有强制参与诉讼的要求。

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同时也可以选择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4. 禁止滥诉原则禁止滥诉原则是指禁止当事人以恶意、虚假的目的大量提起诉讼,扰乱社会秩序。

法院有权拒绝受理滥诉案件,并对恶意滥诉行为进行制裁。

二、诉讼程序1. 起诉阶段起诉是民事诉讼的首要步骤。

起诉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赴法院进行口头申诉。

起诉阶段法院将对起诉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如果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将受理案件。

2. 审理阶段审理阶段是诉讼的核心阶段。

审理包括事实调查、证据收集、证据质证、辩论等环节。

法庭将组织各方当事人提供证据、陈述意见,并进行适当的调解、调查取证等程序。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将对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进一步审理,对相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3. 判决阶段判决阶段是法院根据审理结果做出最终判决的阶段。

法院将对争议事项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裁决。

法院的判决是对案件争议的解决结果,具有法定的效力。

4. 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将判决结果付诸实施的阶段。

一旦判决生效,当事人应当按照判决书的规定履行义务。

执行阶段包括执行申请、财产查控、强制执行等程序,以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民诉法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民诉法基本原则

LOGO
第三节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一)同等原则 我国法律对在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 企业和组织、赋予同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 《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 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二)对等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LOGO
第七节 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则体现在: 1、对法官: (1)对法官的自由心证进行控制。 (2)对法官的自由裁量进行控制。 (3)禁止突袭裁判,要求法官通过诉讼程序与当事人充分交涉,保障当时 人的各种诉讼权利。 2、对诉讼参与人: (1)禁止滥用诉讼权利。 (2)禁止前后矛盾的诉讼行为,也即禁反言。 (3)禁止规避法律。 (4)禁止做虚伪陈述或提供虚假证据。 (5)禁止妨碍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 (6)禁止诉讼代理人越权代理或恶意侵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LOGO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al Law
LOGO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基本原则的概念、特征与意义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或者某个 重要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它是民事诉讼法中的核心,体现民 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属性 1、内容的根本性。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 ,因此,它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其内容主要是涉及到民事诉讼中 的一些基本问题或主要问题,民事诉讼的一系列程序和制度,都 是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内容是其他具体制度、程 序产生的依据,具有根本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考民事诉讼法考点:民诉基本原则
一、辩论原则
法条:《民诉法》第12条
l、民事诉讼中的辩论的主持人是法院,参加人是当事人双方及依法享有辩论权的诉讼代理人。

2、辩论的内容是实体性争议问题和程序性争议问题。

3、辩论的形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

4、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而不只限于庭审辩论阶段。

5、法院应当保障双方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为当事人行使辩论权提供便利。

6、未经法庭上辩论和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

二、处分原则
法条:《民诉法》第13条
1、双方当事人都享有处分权。

2、当事人处分的内容是自己享有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例题: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

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

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
3、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权利,应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当事人的处分权不具有绝对性。

4、法院代表国家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进行监督,如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须经法院同意,有限且适当的国家干预是处分原则的题中之意。

例题:关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意味着当事人拥有相同的诉讼权利
B.处分原则意味着法院无权干涉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
C.原告提起诉讼与被告进行答辩是辩论原则的表现
D.调解原则适用于民事审判程序和民事执行程序
三、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法条:《民诉法》第14条
1、检察机关只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进行监督,对法院的执行活动目前尚无权监督。

2、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方式是:(1)以消极的方式监督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不法行为;(2)以积极的方式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检察机关提出民事抗诉无须经当事人同意。

3、并非各级检察机关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民事抗诉权,原则上实行“提级抗诉”模式。

4、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法院应当再审。

例题:关于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44)
A.各级检察机关均享有法律规定的抗诉权
B.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应当经当事人同意
C.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应当再审
D.对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进行再审的案件,法院应当组成由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审理
四、支持起诉原则
法条:《民诉法》第15条法律||敎育网
支持起诉的条件包括:(l)限于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

(2)支持起诉者应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能是自然人。

(3)被支持的受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且没有起诉。

(4)支持的形式一般是道义上或物质上的。

(5)支持起诉者不可
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五、合议制度
法条:《民诉法》第40、41、161条,
《简易程序规定》第1条
1、第一审合议庭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同组成或者由审判员组成。

2、第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

3、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
成合议庭。

4、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
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
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5、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重大、疑难案件,由
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在特别程序中,只要是要求对案件的审理
实行合议制的,合议庭都由审判员组成。

六、回避制度
法条:《民诉法》第45、46、48条
1、适用对象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

2、适用情形
(1)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2)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3、申请回避的程序及处理
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法院院长的回避,由审判
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向
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七、公开审判制度
法条:《民诉法》第120条、第134条第1款,《民事证据规定》第48条,《司法公开规定》第5条
1、向群众公开、向社会公开。

2、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之案件的庭审过程应当不公开;离
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
公开审理。

3、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4、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适宜公开的案件和调解结案的案件外,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

5、无论是公开审理的案件,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当庭宣判、定期宣判)时一律公开。

八、两审终审制度
法条:《民诉法》第140条第2款、《企业破产法》第12条、《婚姻法解释(一)》第9条第1款两审终审的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2)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破产程序(不予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3)宣告婚姻无效案件(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实行一审终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