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使用应力计算(地线安全系数确定)--修改版

合集下载

怎样确定导地线安全系数、平均运行张力?

怎样确定导地线安全系数、平均运行张力?
9
数最大,悬点安全系数最小。 5 结语 在线路设计计算中,要明确辨认你说面对的安全系数是属于哪一 种。如果是要确定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那就不需要计算,无 论是强度安全系数,还是年平安全系数(平均运行张力系数) ,按照 规范规定“取值”即可。如果是要确定导地线的“实际安全系数” , 那就要老老实实计算出校验元件危险点的最大荷载张力, 然后代入公 式计算,并与设计安全系数比较,才能作出安全性判断。 作者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对导地线安全系数、平均运行张力有一 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如果还有不明白之处,或者有质疑之处, 欢迎在我们《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计算》QQ 群里提出讨论,群号: 227827623
防振设计安全系数的倒数是“最大平均运行张力系数α” ,它们控制 的是 “平均运行张力上限[T2]” ,其关系为:
平均运行张力上限T 2
拉断力保证值TP 防振设计安全系数K 2
平均运行张力上限T2 * 拉断力保证值TP
K2 与α的倒数关系,证明如下:
平均运行张力系数 防振安全系数K 2
这说明,稀有风速、稀有覆冰工况,导地线最低点安全系数可以 从 2.5 放宽到 1.43,悬点安全系数从 2.25 放宽到 1.30。 GB 50233-2005 验收规范规定:
这说明,过牵引工况,导线安全系数可以放宽到 2.0。
7
4.6 关于新线系数(拉断力保证值系数) 在涉及导地线安全系数公式中,经常使用“拉断力保证值 Tp”这 个参数。这个参数是把导地线厂家参数表中的“计算拉断力” 、 “额定 拉断力” 、 “最小破断拉力” 、 “额定拉断力(RTS) ”乘以一个折扣系 数 K0 计算出来的。这个折扣系数就是线路设计人员多年使用的“新 线系数” ,现在叫做“拉断力保证值系数” 。 “新线系数”一说,出自东北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 册》 :

地线使用应力计算(地线安全系数确定)

地线使用应力计算(地线安全系数确定)
欢迎各位同行相互交流,不妥之处请多指教。邮箱:lidave@
导线应力
档距 L
杆塔1导地 杆塔2导地 杆塔1导地线 杆塔1导地 线水平偏移 线水平偏移 垂直偏移距 线垂直偏移 距离s1 距离s2 离h1 距离h2
N/mm 54 54 56.1 54.2 54 55 55
2
m 697 790 353 719 690 537 509
m 0.5 2.5 4.5 0.55 0.5 0.55 0.55
m 0.5 0.5 0.5 0.4 0.5 0.55 0.7
m 3 5 0.65 3 3 3 3
m 3 3 4 4 4 3 4
为防止误操作导致 公式计算错误,本 结果区域,不允许编辑 表格进行了工作表 保护,解锁密码: 666123 填写区域,允许编辑
本表格计算出地线最大使用应力的条件为:S=0.012L+1,实际工程使用中要求地线 计算气象条件:15℃,无风、无冰
杆塔号
地线最大 使用应力 N/mm
2
地线外径
地线比载
导线比载
mm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架空导、地线安全系数及年平系数取值零才博客

架空导、地线安全系数及年平系数取值零才博客

架空导、地线安全系数及年平系数取值零才博客输电线路导地线安全运⾏条件耐振条件,强度条件是指架空线在任何⽓象条件下不能强度条件和耐振条件输电线路导地线需同时满⾜强度条件断线,即各种设计⽓象条件下线条的最⼤使⽤张⼒值不能超过线条的强度许⽤张⼒;耐振条件是指线条应具有⾜够的耐振能⼒,使架空线不致因振动⽽引起断股断线,这要求导线在振动时的张⼒值不能超过年平均运⾏张⼒上限值。

输电线路控制⽓象条件覆冰有风,⽽耐振控制最低⽓温、覆冰有风对于⼀般档距,设计中考虑强度控制⽓象条件为最⼤风速最⼤风速、最低⽓温年平均⽓温。

⽓象条件为年平均⽓温安全系数考虑强度控制,规程规定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于2.5,即Kc≥2.5,表⽰弧垂最低点的最⼤使⽤张⼒不应⼤于导地线破断张⼒的1/Kc,即40%。

考虑微风振动控制的年均⽓温⽓象条件下的年均运⾏张⼒,不得超过破断张⼒的25%,即年平系数Kp≤0.25。

因此,安全系数和年平均运⾏张⼒是两个控制条件,计算时利⽤安全系数得出低温、⼤风、覆冰三个⽐较条件最后再加上年均运⾏条件,四个控制条件参与⽐较,最终推算出控制⼯况,之后利⽤控制⼯况推算各个⼯况的张⼒。

年平运⾏张⼒上限如何取值?年平运⾏张⼒上限Kp的选取与某种防振措施对应,⽤处仅⽤于防振计算并作为架空线受⼒状态的控制条件之⼀,可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表5.0.13的⼏个界限取值,即对于钢芯铝绞线有0.16,0.18,0.22,0.25五个值可选,对于镀锌钢绞线有0.12,0.18,0.25三个值可选。

土中应力计算

土中应力计算

第2章 土中 应 力 计 算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应力 要求:正确理解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及分布规律。

第一节 土中应力状态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剪应力以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σx 、σy 、σz ,τxy=τyx、τyz=τzy、τzx=τxz,第二节 土中的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于土中。

一、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均是对称面,切面上都不存在切应力。

因此只有竖向自重应力σc z ,其值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 。

深度z 处土的自重应力为: 式中 γ为土的重度,kN/m 3 ;F 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 2。

σcz 的分布:随深度z 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

二、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 i ,重度为γi ,则在深度z 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取天然重度γ,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γ`( γ` = γsat- γw) γw=10kN/m3 三、土层中有不透水层时的自重应力在地下水位以下,如果埋藏有不透水层(坚硬的粘土、基岩),该层面处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四、水平向自重应力式中K 0为侧压力系数,也称静止土压力系数例题 2-1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 m ,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a 点:b 点:c 点:d 点:例题 2-2某地基土层的地质剖面如图所示,计算各土层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 50m 处:48m 处:45m 顶:45m 不透水层面:43m 处:【课堂讨论】• 土的性质对自重应力有何影响?• 地下水位的升降是否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如何影响?作业1、20==h cz γσkpa h cz 6.1816.1811=⨯==γσkpa h h cz 4.271)108.18(6.182211=⨯-+=+=γγσkpah h h cz 6.523)104.18(4.27332211=⨯-+=++=γγγσ0==h cz γσkpah cz 3621811=⨯==γσh h cz 5.613)105.18(362211=⨯-+=+=γγσkpah h h ww cz 5.913105.612211=⨯+=++=γγγσkpah h h h w w cz 5.1292195.91332211=⨯+=+++=γγγγσ第二节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基底压力,又称地基反力。

地线及导地线配合计算

地线及导地线配合计算

地线种类及导地线配合计算一、架空地线的种类1、镀锌钢绞线a、用途:一般用作架空地线和拉线。

b、标准及代号:GB1200-88(旧GB1200-75)代号:例GJ-80 1×7-11.4-1175-A-GB 1200-887股-外径-抗拉强度-A级锌层镀锌级别:A、特厚B、厚C、薄c、结构:分三股、七股、十九股、三种1×3 1×7 1×19d、公称抗拉强度分级1175 1270 1370 1470 1570 五级N/mm2120 130 140 150 160 kgf/mm2e、规格与新旧线比较1×7-9.0-1175-A GJ-501×7-9.6-1175-A GJ-55f、选择:用于避雷线:宜用股数少的,如7股,雷击性能好用于拉线:宜用股数多的,如19股,柔软。

g、厂家:天津大成五金厂重庆钢系绳厂安徽马鞍山鼎太金属制品公司河南巩义杭州2、锌铝合金镀层钢绞线(锌-5%铝-稀土合金度钢绞线)a、特点:耐腐蚀性比镀锌钢绞线高出2-5倍,用于污秽严重地区的架空地线和拉线。

价格与镀锌钢绞线等同。

b、表示方法:与国标镀锌钢绞线相同,多加X。

如GJX-80c、规格:与国标镀锌钢绞线相同。

d、价格:与镀锌钢绞线等价。

e、厂家:(Ⅰ)杭州塘栖钢系绳厂(Ⅱ)南通电力线路器材厂(Ⅲ)马鞍山鼎太金属制品公司3、铝包钢绞线a、特点在高强钢丝的外面,挤压包上一铝层,再经多次拉拔而成的双金层线。

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和较强的抗腐蚀线。

b、用途:(Ⅰ)良导体地线;(Ⅱ)严重腐蚀地区的架空地线;(Ⅲ)钢芯铝绞线的钢芯;(Ⅳ)电气化铁道的承力索c、结构:1×3,1×7,1×19,1×37d、导电率分:20.3%,23%,27%,30%,33%,40%标准韧铜(%IAGS)e、代号:LBGJ-150-30AC (YB/T124-1997)f、规格:(见表)江西新华金属材料制品公司g、标准:YB/T124-1997二、地线选择的要求:1、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振性能,安全系宜大于导线。

接地计算书

接地计算书

接地计算书一.水平接地网热稳定截面及材料选择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单相接地短路电流Id2(1)=14.017 kA , 则接地引下线热稳定截面:Sg ≥t Iedc)1(其中:te ---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 te≥tm+tf+to(见DL/T 621-1997第21页,附录C式(C2)),tm——主保护动作时间tf——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o——断路器开断时间∴ te ≥tm+tf+t这里取1sc---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如采用30%导电率镀铜圆钢,取c=145;采用镀铜圆钢截面积 Sg ≥tIedc)1(=96.6(mm2)水平接地网热稳定截面,采用镀铜钢材截面积S’=75%〃Sg=0.75×96.6=72.45(mm2);所以:采用镀铜钢材料,主接地网接地材料,接地引下线材料均选用5213GW镀铜圆钢(直径约为13.2mm);接地网采用镀铜钢材料,基本可以不考虑腐蚀对接地体的影响,设计使用寿命大于40年。

二.接地分析根据土壤接地电阻率终堪报告,建议取土壤电阻率的平均值ρ=30Ω〃 m∴接地电阻R计=0.5Sρ=6072305.0∙=0.192(Ω)规程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为R规=I 2000其中:I为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为14.017kA∴R规=2000/14017=0.142 (Ω)<0.19(Ω)因此,如按一般常规设计,只在原有站址做水平地网,且地网网格采取等间距布置,网格大小约为8米。

此时,地网接地电阻为0.192欧姆,大于规范要求值,同时接触电势及跨步电势值如下表(参照DTL621-1997):接地电阻为0.192欧的时候,跨步电势和接触电势的计算:参照DL/T621-1997计算站内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接触电势Ut=ttρ17.0174+=179.1跨步电势Us=t tρ7.0174+=195tρ=土壤电阻率,取30欧米。

t=接地短路故障电流持续时间,取1秒。

导、地线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年平均应力法)

导、地线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年平均应力法)
T av = σ av × S = 423 × 37.17 = 15722.91 N 将已知参数带入公式得: T av b1= 0.415d × 10-3 = 0.415 × 7.8 × m 15722.91 × 10-3 0.295
=
0.75
m
三、结论
综上计算,导线与地线的防振锤安装距离如下: 导线 地线 位置 1 × LGJ-95/20 GJ-35 b1 b2 b3 b1 b2 耐张侧 1.07 1.88 2.82 0.75 1.31 悬垂侧 0.20 0.81 0.94 0.20 0.56
b3 1.96 0.65
二、计算过程
1、导线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
T av = σ av × S = 124 × 113.96 = 14131.04 N 将已知参数带入公式得: T av b1= 0.415d × 10-3 = 0.415 × 13.9 × m 14131.04 × 10-3 0.408线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
2、计算公式(手册P230 )
b1= 0.415d 式中: b 1 — 第一个防振锤距线夹出口的距离,m; d 、 m — 分别为电线外径,mm;单位长度质量,kg/m; T av — 年平均气温条件下的电线张力,N。 T av × 10-3 m b1 b2 = 1.75× b2 b3 = 1.50×
导、地线防振锤安装距离计算目录
一、计算说明 二、计算过程 三、结论 四、应力表
一、计算说明
1、计算参数
硫铁矿 1.1 工程名称: 1.2 导、地线参数: 型号 导线 1 × LGJ-95/20 地线 GJ-35 S 113.96 37.17 d 13.9 7.8 m 0.408 0.295 lp 152 σ av 124 423

(完整word版)地应力计算公式

(完整word版)地应力计算公式

(完整word版)地应⼒计算公式地应⼒计算公式(⼀)、井中应⼒场的计算及其应⽤研究(秦绪英,陈有明,陆黄⽣ 2003年6⽉)主应⼒计算根据泊松⽐µ、地层孔隙压⼒贡献系数V 、孔隙压⼒0P 及密度测井值b ρ可以计算三个主应⼒值:()001H v A VP VP µσσµ??=+-+??-??()001h v B VP VP µσσµ??=+-+??-??Hv b dh σρ=??相关系数计算:应⽤密度声波全波测井资料的纵波、横波时差(p t ?、s t ?)及测井的泥质含量sh V 可以计算泊松⽐µ、地层孔隙压⼒贡献系数V 、岩⽯弹性模量E 及岩⽯抗拉强度T S 。

①泊松⽐22220.52()s p spt t t t µ?-?=-②地层孔隙压⼒贡献系数 22222(34)12()b s s p m ms mp t t t V t t ρρ??-?=-?-? ③岩⽯弹性模量 2222234s pb ss pt t E tt tρ?-?=-?④岩⽯抗拉强度 22(34)[(1)]T b s p sh sh S a t t b E V c E V ρ=-?-+??注:,,,m ms mp t t ρρ??分别为密度测井值,地层⾻架密度,横波时差和纵波时差值。

,,a b c 为地区试验常数。

其它参数不同地区岩⽯抗压强度参数是参照岩⽯抗拉强度数值确定,⼀般是8~12倍,也可以通过岩⼼测试获得。

岩⽯内摩擦系数及岩⽯内聚⼒是岩⽯本⾝固有特性参数,可以通过测试分析获得。

地层孔隙压⼒由地层⽔密度针对深度积分求取,或者⽤重复地层测试器RFT 测量。

也可以通过地层压裂测试获得,测试时,当井孔压⼒下降⾄不再变化时,为储层的孔隙压⼒。

(⼆)、⼀种基于测井信息的⼭前挤压构造区地应⼒分析新⽅法(赵军 2005年4⽉)基于弹性⼒学的测井地应⼒分析以弹性⼒学理论为基础,经过⼀定的假设条件和边界条件可以推演出⽤于计算地下原地应⼒的数学模型,⽤地球物理测井信息(包括声波全波列和密度等)确定模型参数,对地应⼒进⾏连续计算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m·mm2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0.0327766
2L+1,实际工程使用中要求地线实际使用应力大于此表格算出的最大应力
欢迎各位同行相互交流,不妥之处请多指教。邮箱:lidave@
导线应力
档距 L
杆塔1导地 杆塔2导地 杆塔1导地线 杆塔1导地 线水平偏移 线水平偏移 垂直偏移距 线垂直偏移 距离s1 距离s2 离h1 距离h2
N/mm2 54 54 56.1 54.2 54 55 55
本表格计算出地线最大使用应力的条件为:S=0.012L+1,实际工程使用中要求地线 计算气象条件:15℃,无风、无冰
杆塔号
地线最大 使用应力 N/mm2
地线外径
地线比载
导线比载
mm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11.4
m 697 790 353 719 690 537 509
m 0.5 2.5 4.5 0.55 0.5 0.55 0.55
m 0.5 0.5 0.5 0.4 0.5 0.55 0.7
m 3 5 0.65 3 3 3 3
m 3 3 4 4 4 3 4
为防止误操作导致 结果区域,不允许编辑 公式计算错误,本 表格进行了工作表 保护,解锁密码: 666123 填写区域,允许编辑
24-25/616 14-15/687 6#-7/353 26#-27/616 16#-17/687 18#-19/448 21#-22/448
155.00 148.24 177.72 152.66 152.66 164.56 160.43 #DIV/0! #DIV/0!
F(GJ-80)=3.8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REF!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N/m·mm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0.07787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