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实验与分析部分规范性问题

合集下载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数量少:学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人力资源无法满足毕业
设计项目的需求,产生不良影响。

2、相关专业技能不生成: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能获取与专业相关
的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3、科技创新缺失:基于技术瓶颈所限,学生难以进行创新研究,出现
科技创新缺失现象,致使毕业设计质量较低。

二、解决对策
1、学校招聘更多的指导教师:学校以准备好的技术和资金,加强教师
的招聘,招聘得体有资历的教师,提高院校教育质量。

2、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了促进学生在实践环节获取相关技能,学
校应该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施毕业设计。

3、扶持技术研究:以资助的形式给予学生、老师进行专业研究的条件
扶持,加强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参与科技研究,提高培养质量。

三、结语
毕业设计涉及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学校应根据企业的需求,招聘工
学双实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到企业接受实战培训,在科研
上扶持资金和技术,努力完善各种设施设备,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营造良好的设计学习环境,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提 高毕业设计 的质量。
限 度地 给 学生 提 供 充分 的 目的语 语 言模 式 。 这 些模 式 不 仅 是学 生模 仿 的 对 象 , 而 且能 够 对 学 生 正确 的 语 言运 用 给予 巩 固 和强 化 。
对于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并 不需要随时 更正 。教师可以尽量提 供正确的语 言模式 ,让学 生不断地模仿 。 这样 ,学 生语 言中的变异由于在语 言环境
可 以 分 为 工 程 设 计 、理 论 研 究 、综 合 实验
态 l的 , 可 以接 受 来 自于 母语 和 目的 语的 生 它 影响而不断地形成自己的系绕 陛。为了让学
习者更容易地向接近 目的语方向发展, 币 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尽可能地传授一些 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 , 不断缩小各个国家文 化之 间的 差异 , 到 一 个各 种文 化 互相 交融 达
本 晰 了 前高校工 文 当 种专业 毕娃宣计中
本文从 毕业设计指导教 师的遵选 、 毕业设
计 的选 题 及 管 理 制 度 方 面 入 手 , 出一 些 提
表 1影响毕业 设计的 因素
对 于 “ 它 事 情 ” 这 一 项 , 两 个 专 其 『业 的 学生 都 选 的 比较 多 。这 项 经 了解 ,
等等 。另一 方面 ,指导教 师可以将 目前学 校 可 用 的 资 源 的提 供 给 学 生 ,让 学 生 在现 有资源 的基础上 自己提 出感兴趣 的题 目。 如果 前一种选题 方式是一 种被动 的选题 , 后一种选题 方式则是一种主动 的选题 , 这
样 更 能 激 发学 生 的 主 动 性 ,从 而 有 利 于 毕
存在 的问题 为 了提 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 f
原 因比较 复 杂 ,根据 每 个学 生的 实际情

工科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实验教学改革

工科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实验教学改革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期 01 第6
Ju a o C ogi nvrt o c ne ad Tcnl ySc l i csE i n N . 0 orl f hnq g U i sy fSi c n eho g(oi e e di ) n n e i e o aS n c t o o62 1 1
能存 在 的问题 . 出解决 办法 一 些学 生拒 绝 尝试 和 提
毕业 论 文是工 科专 业教 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对 是
学 生进行 理论 知识 和 实践知 识综 合考 查 的有效 形 式 .
也是培养 学 生 自学 能力 、 手能 力 、 察 、 动 观 综合 分析 能 力、 创新 能 力的一 种训 练 [ 2 ] 随着招 生规 模逐 年扩 大 . 本科 毕业 论文 质量 下 降 已成 为不 争 的事实 。 毕业 论 在
才 队伍建 设 发 展 目标 的 核 心思 想 是 为 了培 养创 新 型 社 会 和 国家 .需 要 培 养 一 大批 创 新 型 的青 年科 技人 才 . 成宏 大 的创 新 型科 技人 才 队伍 … 要实 现 这个 形
( ) 二 基础 实验 技能 不高
在本 科毕 业论 文实 践环 节 中 . 了实 现培 养学 生 为
工科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 节存在的问题与实验教学改革
邓 洪 达 . 关 玉 赵
摘 要 : 对 目前 工 科 学 生毕 业 论 文 实践 环 节 中存 在 的 问题 . 为 问题 主 要 源 于 实验 教 学 中 对 学 生基 础 实 验技 能 训 练 不 针 认
够 , 合设 计 性 实验 少 , 综 实验 人 员素 质 不 高等 方 面 。 对 实验 教 学提 出增 加 实验 课 程 内容 , 面培 养 学 生基 础 实验技 能 。 针 全 增 加 综 合 性 和 设 计 性 实验 项 目数 量 , 通过 大 学 生科 技 创 新 项 目和 参 与教 师科 研 项 目研 究 。 开设 选 修 实验课 程 . 加 学生 增 创 新 性 训 练 机 会 提 高 实 验人 员素 质 . 培 养创 新 性 人 才提 供 良好 的 师 资 条 件 , 为 关键词 : 本科 毕业 论 文 : 践环 节 ; 实 实验教 学 ; 实验 教 学 改 革

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老师指导能力的不足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一般都由任课老师指导,但是有些老师的指导能力不足,指导思路比较“僵硬”,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导致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水平普遍较低。

【对策一】老师指导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重视老师指导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培训、研讨、考核机制,鼓励老师参加研究、发表文章等,把专业技术提升到一定高度。

【问题二】合理的题目的难以选取
对学生来说,选题也是一个主要的环节,但学生们往往没有清晰的方向,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最新技术发展情况,设计出一个既与时俱进又有可行性的题目,如果没有思路引导,最终选题就很难进行。

【对策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选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选题。

在学生选题之前,需要组织一些专场讲座、研讨会等,介绍诸如前沿
科技和新的理论的发展情况,把教学和科研有机融合,引领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选题上的困惑。

【问题三】机器故障造成的影响
在正式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前,学生们需要安排、安装等一系列实验准
备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机器故障,实验条件没有达
到要求等等,这时候缺乏专业的指导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学生
往往无从下手。

【对策三】建立技术支持团队
为了解决机器故障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仗义维
权有特定的任务,为学生们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求老
师与机器工程师共同编写实验准备文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条件。

实验得到有效的指导,使实验效果更加完美。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问题及规范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存在问题及规范要求
3.公式要有编号,右对齐,不能截图,在文中的公式要注意位置;
4.公式中的符号要全文统一;
5.每章标题需另起一页;
6.避免前后文中有重复段落出现;
7.尽量避免“我们”等字眼;
8.个别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字号要前后统一;
9.图纸不够规范,标题栏不统一,个别尺寸未标注,线型要正确。
按要求应为2份
15
档案袋内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与档案袋上标明的成绩不一致
核对《xxxx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目录汇编》中的各种信息是否与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归档信息的相对应
16
有的论文参考文献不足(只有10篇),文献综述偏弱
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
要有英文的参考文献
17
资料袋封面填写及应提交资料
b、任务书发出日期、完成日期
c、研
a、对照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和任务书,进行仔细检查。如有不相符,予以更正。
b、各系应统一任务书发出日期和审核、签发日期。
3
审阅、评阅、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用字基本相同,过于简单
说明书中毕业设计(论文)的评
语,总评成绩
a、三者绝对不能相同或雷同。
b、应避免指导教师一人所有签名全包。
5
a、中文摘要字数太少
b、关键词
a、中文摘要字数要求300~600字
b、关键词一般3-5个
6
英文摘要问题
英文摘要翻译质量要好
7
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如:在章节上标注、标注过于集中在前面一两章)
a、不要在章节上标注
b、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8
错别字,图号无说明、表格无说明;公式不编号

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包蕾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5期摘要:毕业设计是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本科生在毕业前进行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理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够有效地提高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91-02一、理工科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1.学生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理工科本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整体的科研意识不强,因此对毕业设计表现得敷衍了事。

造成理工科学生毕业设计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很多,比如,由于近年来本科扩招,师生比例过于失调,一个教师要带几个本科学生,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毕业,这就在无形中增加教师的任务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地对每一个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悉心指导,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教师对本科学生的松懈管理,使他们失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对毕业设计的想法。

许多理工科本科学生,觉得他们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科研技巧,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用到,因此无心实验,不关心实验结果,只是单纯地为了交差和向教师汇报。

这种不正确的心态,常常使教师感到失望,导致教师不愿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投入太多精力,积极性不高。

此外,理工科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不是就业或考研的重要指标,不占综合成绩的很大比例,这也是导致理工科本科学生忽略毕业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让学生无暇兼顾,不得不以找工作为主。

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自己探索和选择的课题毫无兴趣。

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提高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问题探讨

提高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问题探讨

2本科毕 业论文 ( 设计) 质量提高 的措施
时间
业 生 申请 学 士 学 位 的基 本 依 据 。 因 , 搞好
本科毕业论 文( 计) 设 是对 大 学 阶 段 所 学 理

个 好 的 归 宿 , 毕 业 将 近 , 作 仍 没 着 2. 引入导 师制 , 而 工 1 延长 本科毕 业论 文 ( 设计 )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不断 深 入 及 我 国
引言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计 ) 重 要性 不 言 而 设 的
万岁”“ 、 毕业 前 最 后 的 疯 狂 ” 的心 态 开 始 毕 相 应 的 评 分 标 准 进 行 ; 如 在 答 辩 过 程 中 又 业 设计 的 , 显 然 , 很 以这 种 心 态 完 成 的 毕 业 控 制 各 成 绩 段 的 比 例 等 。 些 主 观 上 凭 感 这
培 养 学 生 的 文献 查 阅能 力 、 新 能 力 、 创 独立 更 是 无 暇 顾 及 毕 业 设 计 。3 类 学 生 学 习 优 现 代 化 建 设 对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需 要 , 科 导 () 本
由 设计 ) 师就 进 行 了探索 性 研 究…, 9 2 武汉 大 学 率先 导 18年 能 力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教 育 也 高 得 多 , 于多 数 毕 业论 文 ( 对
实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为 目前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成
析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设计 ) 程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过 专业及相关学科 的发展有所启示 。
8 9 学 生 , 加 上 导 师要 上 课 , 时 还 要 “ 津 皇 冠 上 的 宝石 ” 是 牛 津 大 学 本 科 教 、个 再 同 牛 ,

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高明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环,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向外界展示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一种方式。

本文从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管理、提升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构建一个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大学生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1]。

一、工科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学生层面1.部分学生存在主观认识不够,轻视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不少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往往认为考研和就业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只要找到工作或考上研究生,学校或学院就不会因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优劣而影响他们的正常毕业。

这种心态导致了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轻视,也成为制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

同时,部分学生实际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有效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只是应付了事,平时不够用心研究,到最后采取抄袭或虚拟数据等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导致毕业设计工作量过小或质量偏低等现象。

2.学生理论分析和文献资料检索的能力较差。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学生人数增加过快,导致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最终会出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好后或实验数据出来后,学生却不知如何下手或下笔的怪圈。

这也就造就了相当一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甚至有的学生对网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不加任何分析,只要与题目和研究内容相关或相近的,都粘贴到毕业设计论文中,结果导致研究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甚至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实验与分析部分的规范性问题
[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对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科毕业设计(论文)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实验与分析规范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高校应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相应地,近年来高校工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综述类的比例逐年降低,而设计和研究类则逐年上升,特别是研究类在某些高校或专业已占70%以上。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一般是该专业的应用课题,因而其中的实验部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甚至是一个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实验部分的工作量有的要占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的1/2或以上。

这是在大学阶段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多机台多频次地操控实验设备和仪器的最好机会。

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数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极大地益处,据相关调查,排除其他因素,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所涉及到的业务是毕业生最愿意从事的工作,因为这对他已不陌生了,很容易上手。

但是,近观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与分析部分却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限制了毕业生知识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有潜在的隐患,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中实验与分析部分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文献检索不规范:①只求完成文献检索的数量,比如文献30篇,外文文献3篇等,而不顾文献检索的质量,比如有十年前发表的;②只有某个关键词相关而内容与毕业设计的课题没有关联;③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没有指导意义和引用价值的;④不检索专利。

其后果是:①可能重复了他人的技术或方法,②可能把已落后的技术或方法当成先进的引用,③可能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⑵实验方法不规范:主要是漠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①不按基础标准设计实验,比如质量不符——某些毕业设计(论文)所设计和研究的产品质量低于该产品质量标准要求;②不按方法标准施行实验,比如实验的环境不符、取样不合要求、试验样本偏少、测试频次不够、测试指标不符(不使用国际制单位或不按标准规定的指标测试)③不按国家政策或逆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实验,比如高耗能(电、水)实验方法、有污染(废气、废水、噪声)实验方法。

其后果是:①在低于该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情况下分析实验结果有多少进步,实验技术有多少先进,实际上这种进步和先进是无意义的;②实验数据缺乏代表性,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或不可靠;③实验结果的不可推广性。

⑶评判标准不规范:①实验方案的不合理,比如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却没有正交试验方案,或虽有正交试验方案却在实验过程中任意改变实验条件;②实验结果分析不科学,比如只是将实验数据
进行简单的对比,却不使用数理统计工具。

其后果是:①实验结果的“失真”;②实验分析结论的不可靠。

这样的方法或结论哪怕再有“原创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缺乏一个与之比较的平台,一个与之评判的客观标准,并推导出一个不科学的结论。

造成这诸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多年来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因此一部分指导教师或业务生疏,或重结果而轻过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能力,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了。

2 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2.1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普通高校中,一般把《文献(包括专利)检索》和《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作为工科选修课程,而开设《标准与标准化》课程的很少。

从现状分析,这方面知识的缺乏对工科学生整体知识的有机构成是有负作用的,是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

因此,必须重视这方面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至少应把《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列入必修课程,开设选修课程《标准与标准化》,或者把标准化的内容纳入到企业管理类课程中。

这些课程的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各自专业,多举实例,把重点放在实际应用上。

2.2 适当调整毕业设计的评分标准
⑴文献的数量过多而有滥的嫌疑,应适当且实用,20篇足够了。

文献检索中至少应含一篇专利。

⑵评分标准中,对规范检索文献、引用文献,规范采用标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正确使用数据分析方法等应有一定的比重。

⑶实验工作量应占毕业设计(论文)整个工作量50%左右,实验和分析部分的篇幅也应占整个论文篇幅量50%左右。

⑷实验方案设计是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的精髓部分,它直接反映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权重应大一些。

2.3 发挥两个积极性
第一个积极性是教师。

导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要认识到这是培养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次,导师本身在这方面的业务知识也必须过硬;再者,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从立题、审题、开题到具体施行,都应该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不足或缺失,导师还应拾遗补缺。

审阅教师除了正常审阅外,还应对上述不规范的问题严格把关。

由于大学的急速扩招,单个导师的指导学生人数和审阅学生人数也多多了。

客观地说,导师的工作量增加很多,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处。

这就需要一是学校的政策支持,二是人民教师的责任心。

第二个积极性是学生。

学生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能把毕业设计(论文)看成是毕业前的最后一关,而是一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演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科研过程;其
次,正确处理就业或深造同毕业设计(论文)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再者,实验部分是最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分析部分是最能锻炼学生的数理逻辑推理能力。

研究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本科学习阶段已得到一定的培养,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又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性能已相当熟悉,可以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实验部分。

这样既可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可分担导师的部分工作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