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

合集下载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时间:公元前237年地点:赵国都城邯郸郊外迎宾亭人物:赵王甘罗庞暖李陶甘福兵丁若干秋末黄昏,赵王领大夫李陶、大将庞暖在迎宾亭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庭后有一口大鼎,热水沸腾。

此时,亭外传呼:秦国使臣觐见。

声起。

甘罗从容而上。

老仆甘福奉节随上。

甘罗(施礼)秦国使臣甘罗拜谒大王。

赵王(傲慢地)嗯。

甘罗大王,甘罗奉我国君之命,为贵我两国和睦交好而来。

这是敝国国君的国书,恭请大王认可。

[甘罗由怀中掏出国书,递与李陶,李陶转呈赵王。

赵王(愤然打落国书)你问问他今年几岁了?李陶(捡起国书,走近甘罗)请问甘先生贵庚?甘罗甘罗今年十二岁。

赵王天下哪有派十二岁的孩子办国交的?真是无礼之极。

甘罗大王,天下的事情,往往内外不一。

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

赵王哼!小小年纪,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吧?甘罗大王,甘罗自幼听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甘罗一向用这句贵我两国家喻户晓的格言,鞭策自己。

赵王(一时语塞)唔!赵王你妄读史书,不明周礼,身为使臣,在国君面前,狂妄自大,谈古论今,为犯上之罪。

甘罗据甘罗所知,列国之中,大王会见使臣,按周礼要下位三拜。

唯有大王,高高在上,打落国书,迫使小臣不得已而再三陈述。

甘罗如有失礼之处,实在是大王之罪。

赵王啊!小小年纪,好大的胆!甘罗家祖父有言,胆小鬼当不得使臣。

赵王难道你就不怕死?甘罗甘罗以为,死并不难,难的是死得其所!赵王(怒吼)来人,把铜鼎掀开!众武士是![亭后一阵骚动。

武士们掀开鼎盖,热气腾腾。

赵王甘先生,你看这是什么?甘罗只不过是一锅烧开的沸水罢了。

赵王那就请你跳下去洗个澡吧!殿前武士![四武士冲向甘罗。

甘罗(威武地)不用,甘罗自己下锅。

甘福(扑向甘罗)公子,公子!(老泪纵横)你,你……甘罗(倏地解开外衣,脱下官服,露出一身童装)老人家,别哭。

拿好衣帽,捧回秦国。

甘福(抱住甘罗)公子,可怜你才十二岁呀!甘罗老人家,甘罗为了赵国不致灭亡,为了使他们的黎民百姓不受灾难,才力排众议,请命而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甘罗十二为使臣》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甘罗十二为使臣》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甘罗十二为使臣》【导语】课件要以学生为目标,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件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甘罗十二为使臣》,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2.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成功的人生智慧3.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相、使、强、难、事”和“于、其、以”等虚词4.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习重点1.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学习难点1.较难翻译的语句2.对甘罗的评价文本解读一.《樗里子甘茂列传》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

本传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

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

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

”樗里子、甘茂并显于秦而境遇大不相同。

樗里子是惠王兄弟“以骨肉重”,故秦王信而不疑。

他在惠王时受封,历任武王、昭王两代秦相,秦人称他为“智囊”。

对此,明凌稚隆指出:“夫秦素猜忌而残忍之国也,非智囊何以周旋其间而结数主之心耶?此太史公意也。

”(《史记评林》)所言当是。

甘茂则是由楚入秦的“羁旅之臣”,尽管他是个“非常之士”,任为左丞相后,却得不到秦王的真正信任,因而他事事小心、提防,最后仍遭谗逃往齐国。

传文中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同时还对当时秦国于其他诸侯国、秦国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作了详细记载。

二.甘罗《樗里子甘茂列传》之所以久传不衰,主要是它生动地记写了一位少年政治家甘罗的事迹。

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这篇课文属于戏剧文学,是独幕剧。全剧以 赵王对甘罗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展开矛盾冲突,通 过对白描写,通过场景渲染来刻画人物,塑造了 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形象,赞扬了甘罗机 智勇敢、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少年甘罗 所具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担国家安危的责 任感。
读一读
邯郸 正襟危坐 觐见 拜谒 和睦 恭请 一戳 秤砣 家喻户晓 放肆 狂妄自大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高中文言文阅读】“甘罗”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甘罗”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甘罗”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 11 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④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以强也勉强B.我身自请之而不肯请求C.与强赵攻弱燕帮助D.君其试臣,何遽叱乎匆忙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与燕共伐赵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B.臣请行之牛何之C.君其试臣安在其不辱也D.女焉能行之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9.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封甘罗以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①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②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③令装治行④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⑤秦归燕太子⑥(赵)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派蔡泽到燕国,三后燕国国君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秦国准备派张唐去帮助燕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张唐因为惧怕经过赵国,不肯前往B.吕不韦因张唐之事不太愉快,当甘罗请求去做说服工作时,吕不韦表现出了不信任甘罗反驳说服了丞相吕不韦,表现出一位少政治家少气盛,敢想敢说敢做的鲜明性格C.甘罗面对张唐,先进行了两组对比,向张唐陈以利害,让张唐意识到不出使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的危险于是张唐答应了此事,收拾行装准备出行D.张唐行期已经确定,甘罗又请求出使赵国,他先向赵襄王讲明秦燕联合的目的在于得到赵国的河间地赵王考虑到献出五城能打破秦燕联盟,就听从了甘罗的计策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①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甘罗十二为使臣》PPT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甘罗十二为使臣》PPT课件

甘罗
不卑不亢 陈述看法 不怕死,据理力争 分析形势
我国传统戏剧——京剧
现代戏剧
你还知道哪些戏剧种类? 和大家说说你的了解?
再见!
•北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 第五单元
甘罗十二为使臣
学习目标 1.学习新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4.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 的人物形象。
关于戏剧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以创造完整的舞 台艺术形象为目的,是文学(主要指剧本)、造 型艺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 乐(主要指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配乐等, 在戏曲和歌剧中又包含曲调、演唱)、舞蹈(话 剧中演员的表演艺术,舞剧、戏剧中的舞蹈成分) 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
读一读
邯郸 正襟危坐 觐见 拜谒 和睦 恭请 一戳 秤砣 家喻户晓 放肆 狂妄自大
铜鼎
倏地
祈祷
酬谢
阅读质疑
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 造人物、揭示生活本质的。戏剧冲突一定要 尖锐、激烈,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 心,让他们聚精会神地看完演出。本剧的冲 突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赵王
正襟危坐,严肃傲慢 狂妄,污辱 威胁 震惊 颓然坐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 文,说说课文讲了那些主要内 容。
这篇课文属于戏剧文学,是独幕剧。全剧以 赵王对甘罗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展开矛盾冲突,通 过对白描写,通过场景渲染来刻画人物,塑造了 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形象,赞扬了甘罗机 智勇敢、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少年甘罗 所具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担国家安危的责 任感。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语文《甘罗十二为使臣》(共22张PPT)

正襟危坐
2021/6/20
6
背井离乡
2021/6/20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用 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背井离乡(bèi jǐnɡ lí xiā nɡ):离开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 已的)。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指危险就在眼前。 夙愿(sù yuàn):一向怀着的希望。
2021/6/20
16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 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它来源于拉丁文conflitus,可 译为分歧、争斗、冲突等等。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 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从戏 剧冲突中可以带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
书人尊贵,论据确凿,观点鲜明。从中可以看出甘罗不
光胆识过人,而且熟悉历史,满腹经纶。
2021/6/20
11
3、“不,我是为赵国的黎民百姓对天一拜。苍天在上,请 听甘罗祈祷,想不到出过廉颇、蔺相如的赵国,却出了一个 不明大义、不顾大局、不管百姓死活的国君。甘罗死不足惜, 只怕我死之后,秦国立刻发兵,燕国马上响应,两面夹攻, 赵国的山河土地,宗庙人民,全部都要毁了!上天啊,救救他 们吧!(叩首祷告)”,甘罗的这段台词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021/6/20
10
2、“甘罗:当年姜太公在渭水河边,隐姓埋名,刻苦读 书。周文王不但登门拜访,而且亲自为他拉车,请他进 城。周武王才能继承文王遗志,顺应民心,会合诸侯, 打败了强大的暴君纣王,一统天下。这难道不是历史事 实吗”这段台词体现了什么?
这段台词中,甘罗引用历史典故:周文王拜访姜太
公,姜太公辅佐文王统一了天下,以此作为依据说明读
2021/6/20

小学语文-小故事大道理——十二岁特使

小学语文-小故事大道理——十二岁特使

小学语文-小故事大道理——十二岁特使
战国时,强大的秦国想统一诸国,为了拆散燕国和赵国的同盟,决定派人去说服燕王将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还想再派人去燕国做国相。

秦国丞相吕不韦派张唐去,张唐不肯去,因为去燕国要经过赵国,他曾经攻打过赵国,赵国还在悬赏要他的人头。

丞相的小侍童甘罗知道了这件事,主动要求去说服张唐赴燕国,吕不韦看他只有十二岁,起初不同意,但看他自信的样子就答应让他试一试。

没想到,甘罗轻松地说服了张唐去燕国。

接着,甘罗又对吕不韦说:既然张唐怕赵国,那请借我五辆车,我去赵国帮忙疏通疏通。

几天后,甘罗到了赵国,赵王亲自到城外迎接这位秦国的特使,可是到了才知道,特使是个小孩儿,但甘罗一开口,赵王便知道这个小孩不一般。

甘罗说:大王可知道,燕国的太子去秦国做人质,张唐去燕国做相国的事吗?赵王点头说:听说了。

甘罗继续说:大王一定明白贵国现在的地位了。

燕国太子已经到秦国,这是对秦国表示友好,而张唐去燕国做国相,说明燕国对秦国的信任。

两国如此友好,是想夹击赵国,大王如果同意把河间的五座城池给秦,我就回去求秦王,让他断绝与燕国的关系,改与你们赵国结好。

而以赵国的强大,攻取燕国的五座张城池是很容易的。

赵国被说服了,割了五座城池给秦。

燕国太子也随后被送回燕国。

张唐不再去燕国了。

赵国一连攻下燕国的三十多座城池,并将其中十一座赠给了秦。

不久,秦王封了十二岁的甘罗做了大官。

小朋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本领高低,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主要取决于智慧。

拥有超人的智慧,即使小孩子,也可做大事情。

《甘罗列传》原文与译文

《甘罗列传》原文与译文

《甘罗列传》原文与译文《史记》第71卷载有《甘罗列传》。

原文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

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

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

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

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秦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罗十二为使臣》课文
导读:时间:公元前237年
地点:赵国都城邯郸郊外迎宾亭
人物:赵王甘罗庞暖李陶甘福兵丁若干
秋末黄昏,赵王领大夫李陶、大将庞暖在迎宾亭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庭后有一口大鼎,热水沸腾。

此时,亭外传呼:秦国使臣觐见。

声起。

甘罗从容而上。

老仆甘福奉节随上。

甘罗(施礼)秦国使臣甘罗拜谒大王。

赵王(傲慢地)嗯。

甘罗大王,甘罗奉我国君之命,为贵我两国和睦交好而来。

这是敝国国君的国书,恭请大王认可。

[甘罗由怀中掏出国书,递与李陶,李陶转呈赵王。

赵王(愤然打落国书)你问问他今年几岁了?
李陶(捡起国书,走近甘罗)请问甘先生贵庚?
甘罗甘罗今年十二岁。

赵王天下哪有派十二岁的孩子办国交的?真是无礼之极。

甘罗大王,天下的事情,往往内外不一。

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砣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

赵王哼!小小年纪,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吧?
甘罗大王,甘罗自幼听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甘罗一向用这句贵我两国家喻户晓的格言,鞭策自己。

赵王(一时语塞)唔!
李陶(拱手施礼)甘先生这次来到敝国,志在哪里?
甘罗志在两国交好,四海统一,让天下百姓脱离战祸,安居乐业。

赵王甘罗,你到我面前来!
[甘罗一怔,昂然不动。

甘罗(环顾四周,突然地)大王,你到我面前来!
庞暖(扑向甘罗)你竟敢如此放肆!
众武士(吆喝)杀!
甘罗甘罗虽小,任使臣则代表一国;国王虽大,岂可仗势压人?再说,我这样做,正是为大王着想啊!
李陶你是为大王着想?
甘罗大王,甘罗请命前来邯郸,中原各国上下都在注视。

大王如能亲自下位,接近甘罗,天下人一定会赞扬大王礼贤下士,尊重读书人,从而在各国之中赢得好名声。

这不是为大王着想吗?
赵王我倒问你,国王尊贵,还是读书人尊贵?
甘罗读书人尊贵。

赵王此话有何根据?
甘罗当年姜太公在渭水河边,隐姓埋名,刻苦读书。

周文王不但登门拜访,而且亲自为他拉车,请他进城,登台拜师。

这才使姬昌小小百里之侯,顺应民心,会合诸侯,打败了强大的暴君纣王,一统天下。

这难道不是历史事实吗?
赵王你妄读史书,不明周礼,身为使臣,在国君面前,狂妄自大,谈古论今,为犯上之罪。

甘罗据甘罗所知,列国之中,大王会见使臣,按周礼要下位三拜。

唯有大王,高高在上,打落国书,迫使小臣不得已而再三陈述。

甘罗如有失礼之处,实在是大王之罪。

赵王啊!小小年纪,好大的胆!
甘罗家祖父有言,胆小鬼当不得使臣。

赵王难道你就不怕死?
甘罗甘罗以为,死并不难,难的是死得其所!
赵王(怒吼)来人,把铜鼎掀开!
众武士是!
[亭后一阵骚动。

武士们掀开鼎盖,热气腾腾。

赵王甘先生,你看这是什么?
甘罗只不过是一锅烧开的沸水罢了。

赵王那就请你跳下去洗个澡吧!殿前武士!
[四武士冲向甘罗。

甘罗(威武地)不用,甘罗自己下锅。

甘福(扑向甘罗)公子,公子!(老泪纵横)你,你……
甘罗(倏地解开外衣,脱下官服,露出一身童装)老人家,别哭。

拿好衣帽,捧回秦国。

甘福(抱住甘罗)公子,可怜你才十二岁呀!
甘罗老人家,甘罗为了赵国不致灭亡,为了使他们的黎民百姓不受灾难,才力排众议,请命而来。

既然他赵国君臣不识贤愚,不明利害,那就等着瞧吧!来,跟我一起向东一拜。

(拉甘福下跪)
甘福公子,我们的国家在西面呢!
甘罗不,我是为赵国的黎民百姓对天一拜。

苍天在上,请听甘罗祈祷,想不到出过廉颇、蔺相如的赵国,却出了一个不明大义、不顾大局、不管百姓死活的国君。

甘罗死不足惜,只怕我死之后,秦国立刻发兵,燕国马上响应,两面夹攻,赵国的山河土地,宗庙人民,全部都要毁了!上天啊,救救他们吧!(叩首祷告)
李陶(焦急不安)大王,甘罗虽小,来自丞相幕府,熟知大势,言之有理。

请大王收回成命吧!
赵王不要信他鬼话吓人,我已做好决战的准备!
甘罗(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赵王你笑什么?
甘罗我笑大王自欺欺人。

长平一战,赵国已损失了四十万人马。

现在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应征入伍了。

田园荒芜,黎民困苦,后方空虚,国交混乱。

这样的赵国,百姓是不愿为他打仗,也没有能力为他打仗的。

倘若大王强行开战,他们会怨恨,会反抗,会逃亡,会背井离乡,投奔别国。

堂堂赵国就将在你的手里灭亡了!大王,甘罗话已讲完,请看我下鼎!
[赵王离位起立。

李陶(高呼)且慢!(扑倒在赵王前面)大王,甘罗所言,动人心肺,请收回成命吧!
庞暖甘罗方才透露,秦燕两国合围,情势有变呀!
赵王这……
甘罗(大声地)甘福,快来助我下鼎!
甘福公子……
赵王(冲下座位)慢!你说秦燕两国合伙用兵,有何为证?
甘罗燕王为取得秦国信任,不惜派太子为人质,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知道。

甘罗秦国将派大将张唐去统帅燕国的兵将,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知道。

甘罗秦燕交好,其目的就是为了攻打赵国,大王不知道吗?
赵王(狞笑)哈哈哈哈,甘罗小子,你往鼎里跳吧!那张唐不经过赵国是去不了燕国的。

甘罗大王,战国七雄,虽说广阔无边,但高山可平,长城可造,张唐难道就不能开出另外一条到燕国的去路?
赵王(震惊)什么,张唐已经到达燕国?
庞暖(大叫)大王,我们上当了!为了对付秦国,末将已将全部人马都集中到西线去了。

李陶如今东西合围,如何抵挡?
赵王快把人马调一半回来!
李陶恐怕来不及了,大王,张唐到了燕国,赵国危在旦夕。

赵王(颓然坐下)唉!
甘罗请大王、大夫、大将军放心,张唐现今还在秦国。

是甘罗向国君请命,在张唐动身之前,赶来邯郸,两国会商,消除旧仇。

使张唐不去燕国,而秦赵和睦相处,这是甘罗的夙愿,也是贵我两国百姓
日夜盼望的情势。

赵王这么说,张唐并没有到燕国去?
甘罗为此,敝国国君特奉书陛下。

赵王(急切地)国书,国书。

[甘罗取国书,拂去灰尘。

赵王长揖,接国书。

赵王(边看国书边下令)快给甘先生看座。

[甘福捧衣冠走近甘罗,为甘罗穿戴。

赵王(看毕国书)呵,太好了!(拱手施礼)甘先生,孤王原以为贵国派先生来,有心侮辱赵国。

不料先生年少有为,才识过人,使我眼界大开。

真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佩服!佩服!
甘罗大王过奖了。

甘罗年幼无知,言语冒犯,还望大王多多原谅。

赵王为了酬谢先生的好意,明日会商之时,我要备一份厚礼,奉献贵国。

李大夫,传我旨意。

大摆酒宴,为甘先生接风!
[乐声起。

甘罗与赵王互相施礼,缓步而下。

──幕落·剧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