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初中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重力学案习题

初中物理重力学案习题

重力导入新课【探究】在弹簧下面分别挂上相同质量的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你会发现。

新知探究生成一、重力的概念1. 宇宙间任何物体,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 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思考:地球附近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因为重力引起的?二、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表达式为:G= 。

g= ,它的物理意义是。

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

四、重心1. 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好像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

2.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3. 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也可以在。

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4. 在画物体的受力图时,重力的作用点画在上。

巩固新知1、关于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撑面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作用B.受到重力作用C.只受脚的作用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下列对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 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 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 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 kg4、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5、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A.不受重力B.受到向前的重力C.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D.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重力的单位是千克7、(1)在左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右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8、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正对面的阿根廷,那里的重力方向是怎样的()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垂直向下D.无法确定9、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某一点B.空心球没有重心C.重心越高越稳定D.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10、我国已成功进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下列哪些现象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进行()A.用天平测质量B.用放大镜看物体C.练举重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1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发生的是()A.河水不会流动B.物体没有质量C.人一跳就会离开地面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12、甲乙两组同学在同一实验室用铁和木头研究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画出了四幅图,不正确的是()A.B.C.D.1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kg。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通用7篇)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通用7篇)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初中物理《重力》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方法】本节课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阅读指导、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和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画,引入新课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

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组内讨论)(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谈本组的猜想。

2、让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
实 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 结 束!
中学物理实验
中学理化生仿真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实验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和简介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同一高度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本实验用到物品:小铁块、大铁块、木制小板凳、装有沙子的透明容器。 观察完毕,请单击下一步按钮。
1.检查实验物品。
(2-1)分别点击铁块,观察两个质量相同的铁块从不同高度落下产生的现象。 2.研究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2-2)分别点击铁块,观察两个质量不同的铁块从相同高度落下产生的现象。 2.研究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
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并且物体 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288相等377相等2. 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u1。

(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 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初中物理教案质量与重力的测量实验

初中物理教案质量与重力的测量实验

初中物理教案质量与重力的测量实验导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质量与重力的测量实验的教案,通过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和重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测力计示数,探究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测力计2.吊具(包括吊线、吊钩等)3.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4.计时器5.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各项仪器的正常工作。

2.将测力计固定在水平位置。

可以使用夹子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3.将吊具挂在测力计上,并调整线的长度使得吊钩与地面平行。

4.将一组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吊钩下,待物体静止后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作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5.重复步骤4,记录下不同质量物体的对应示数和测量时间。

6.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质量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即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质量越小,所受重力越小。

实验教学设计及思考:1.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环节。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并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例如,确保吊具挂在测力计下方时处于静止状态,避免悬挂物体过重或过轻,防止测力计受到损坏。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并与质量和重力的概念相联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4.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其他因素对重力大小的影响。

例如,学生可以思考如果在不同的行星上进行同样的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

实验拓展:1.可以针对不同的质量范围进行实验,观察重力大小的变化规律。

2.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误差来源,并尝试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一、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引力,而质量则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这两个概念在物理学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正确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其概念、影响因素、应用等方面,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重力与质量的概念重力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引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以及物体到地球的距离。

在物理学中,重力可以用公式G=mg表示,其中G为重力,m为质量,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等改变而改变。

三、影响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因素1.物体质量:质量是决定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根据公式G=mg,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2.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它是决定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不均等,因此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

但是总体来说,重力的大小仍然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比例关系。

3.物体到地球的距离:物体到地球的距离对于重力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在地球表面附近,距离地球越近,重力越大;距离地球越远,重力越小。

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形的球体,不同位置的半径略有不同。

四、重力与质量的比较和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尽管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但是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不总是等于它的质量,这是因为重力还受到物体到地球距离的影响以及地球自转所带来的离心力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物体被抛起并离开地面时,物体的重力就会小于它的质量。

而在月球上,由于月球的质量远远小于地球,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因此,正确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质量——千克(kg)
g =9.8N/kg的物理意义: 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 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 计算时可以取g=10N/kg。
谢谢观看! 2020
重力G/N 0 0.05 0.10 0.15 0.20
4

、 分
重 力 1.96 与
析 质 1.47
与 论
量 关 0.98 系
证 图 0.49

结论:物体所受0的.0重5 力0.跟10它0的.15质量0.成20正比
5、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 g 或 G=m g m
G—— 重力——牛顿(N)
实验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实验关键 寻找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关系;
(2)注意事项 测量重力时,要使测力计保持在竖直方向上静
止,才能读数;所测量物体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 计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1、猜想: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2.设计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 同钩码的质量,如右 图所示。
3. 进行实验置.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两 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 针所在位置.
3. 进行实验
注意观察: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三个钩码时,弹簧秤 的指针所在位置.
◆实验记录表格
质量m/kg 0 0.49 0.98 1.47 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