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建设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课件
病例分析制度 3.持续改进效果
胸痛中心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教育与培训
1.全院培训: (1)院领导、医疗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培训 (2)核心科室医护培训 (3)全院医护技人员培训 (4)全院医疗服务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培训 2.基层医院培训 3.社区教育
持续改进
1.制定关键监控目标及改进计划 2.三大制度:联合理会制度、质量分析会制度、典型
基本条件与资质
1.胸痛中心组织机构 2.医院的支持与承诺 3.胸痛急救的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 4.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5.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条件 6.时钟统一方案及管理 7.数据填报方案及管理
胸痛急救区域设置与分区
1.标识与指引:要求医院周边交通要道、门急诊口及 大厅有明确指引标识,分诊、收费、化验、药房等 有急性胸痛优先标识。
2.胸痛急救功能分区: (1)功能完善的分诊台 (2)床旁心电图机床旁快速心肌标志物监测设备 (3)功能完备的胸痛诊室、抢救室、观察室
人员资质及专科救治条件
1.人员资质:PCI医生≥2名,副高,>75例/年
导管室护士≥3,≥4学时/年培训+证书
放射技术人员,大型设备上岗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心血管专科条件
(1)心血管内科当地优势(学科介绍、开展项目等)
(2)CCU ≥6张
(3)PCI能力:基本设备,全天候开发能力,各种应急 方案(设备不可用,人员不到位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1.远程心电图传输平台及相应机制:120及≥5家基层 医院
2.急诊科医师能力,相关科室会诊能力 3.24小时急诊彩超及CTA能力, ﹤30min 4.运动心电图上班期间随时可做
建设流程
医院成立CPC委员会 网上注册 启动建设(6个月) 在线提交申请 材料网上初审 3位专家网审 私访 现场核查 专家投票 授牌

胸痛中心的建设小讲课护理课件

胸痛中心的建设小讲课护理课件
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标准化
为了提高胸痛疾病的诊疗水平,胸 痛中心逐渐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操 作流程和治疗规范,以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胸痛中心逐渐实现智能化管理和 诊疗,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创新
影像技术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CT 、MRI等,胸痛中心的诊断能力 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加准确地
建设实施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 设,确保各项设施和设备的安
装与调试符合标准。
评估与改进
对胸痛中心进行全面的评估,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 进,持续优化中心运营管理。
建设要点
专业化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 护团队,确保中心具备高效、
专业的救治能力。
标准化流程
制定科学、规范、高效的救治 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 得到有效救治。
护理要点
疼痛管理
有效控制患者胸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胸痛相关知识,提高患者 自我保护意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 支持。
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采取预防胸痛复发 的措施。
CHAPTER
04
胸痛中心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专业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胸痛中心 逐渐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胸痛疾病提供更
按管理模式分类
可分为独立型胸痛中心和协作型胸痛中心。独立型胸痛中心独立承担诊疗任务, 而协作型胸痛中心则与其他医疗机构协作,共同完成诊疗任务。
CHAPTER
02
胸痛中心的建设
建设流程
01
02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PPT课件

医院胸痛中心建设PPT课件

3
4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 制体系。
患者满意度:关注患者满意度, 提高患者满意度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某某
降低死亡率
胸痛中心能够快速诊断和治疗胸痛患
01
者。 02 胸痛中心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胸痛中心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
03
平。 04 胸痛中心能够加强患者教育。
提升医院声誉
提高患者满意度:胸痛中心 能够快速诊断和治疗胸痛患 者。
提高医疗质量:胸痛中心能 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提高医院知名度:胸痛中心能 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2
03
04
培训对象:医护 人员。
培训内容:胸痛 中心建设标准。
培训方式:线上 培训。
培训周期:定期 培训。
流程优化
01
优化就诊流程。
04
优化培训流程。
02
优化诊疗流程。
03
优化转诊流程。
3
胸痛中心的运营管理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操作规 程。
定期评估:对胸痛中心的运营管理进 行定期评估。
提高医院竞争力:胸痛中心能 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2
胸痛中心的建设要求
设备配置
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 患者心电活动
心电图机:快速诊断心 电图异常
心脏超声仪:评估心脏 结构和功能
血管造影设备:诊断血 管狭窄和阻塞
急救设备:如除颤器、 呼吸机等。
通讯设备:与急救中心、 其他医院保持联系。
人员培训
01
培训与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 教育。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提高服务 质量
患者教育
01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主动脉夹 • 每小时死亡率上升1% 层
肺动脉栓 • 早期死亡率≧15% 塞
时间就是生命!
4
5
症状识别
呼叫120
急救车
急救科
导管室
认识不足 呼叫延迟
与院内缺 乏衔接
诊治流程 欠规范
启动延迟
再灌注时间的延迟 心肌细胞丧失增加
6
发病现场
调度指挥中心
患者发病时间 患者呼救时间 第一份ECG时间 EMS人员到达时间 EMS转运时间
51
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 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 重新进行CPR。
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 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 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
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 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 尽量减少中断(10s以内)
转诊PCI
FMC-toB﹤120min
直接PCI
FMC-toB﹤90min
8
院内紧急呼救电话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 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 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 组临床症状,包括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谢谢!
55
. 2019/12/1
56
接到呼叫时间 处理呼叫时间 发出指令时间
转运中
医院相关科室
出车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第一份12导联ECG时间 静脉开通时间 给予双抗时间 离开现场时间 到达医院时间
到达医院进门时间 首次医学接触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专科会诊时间 影像学检查时间 检验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导管进针时间 球囊打开时间

《胸痛中心培训》课件

《胸痛中心培训》课件

胸痛患者的管理
• 发病时间窗口 • 快速诊断的方法 • 快速评估的方法 • 急救护理
胸痛中心的管理流程
• 病人就诊登记 • 实施急救护理 • 阶段性评估和干预 • 组织化协作
胸痛中心的建设
• 建设方法和过程 • 设备和人员配备 • 特殊情况的应对
总结
• 胸痛中心的重要性 • 胸痛中心的管理流程 • 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培训
胸痛中心是专门为处理胸痛病例而设的医疗机构,对于胸痛患者的快速诊断 和干预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
• 胸痛中心定义 • 胸痛中心的作用 • 胸痛中心的组成
胸痛的分类
• 稳定型心绞痛 • 非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心肌梗死 • 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胸痛中心的特点
• 多学科协作 • 快速评估和诊断 • 快速介入和治疗

胸痛中心的建设培训课件

胸痛中心的建设培训课件
*
胸痛中心的建设
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运作流程?
*
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的概念
“胸痛中心”最初是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 目前已延伸。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危及生命的病症,, 心梗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因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 对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通过多学科(包括EMS, 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等)联合、协同作战, 快速的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 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 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避免心肌梗死发生, 并准确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危患者, 减少漏诊、误诊及过度医疗,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关注到每一环节 剔除不必要时间
*
胸痛中心的建设
急诊十分钟内
轮椅或平车入抢救室
入床
体位、吸氧、抢救物品、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路抽血化验
18导心电图
*
胸痛中心的建设
急诊十分钟内
边操作边安慰病人: 镇静和安静是很重要的
边评估生命体征边上心电监护、吸氧、注意保暖
+
*
胸痛中心的建设
ST段不抬高ACS
ST段抬高或新发LBBB
按照STEMI救治流程操作
是否濒死


急诊室: 吸氧 心电、血压监护 12导联心电图(如无) 抽血测心肌标志物、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凝血像 床旁胸部X线检查,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肺复苏
生命体征稳定
高级生命支持

症状提示为ACS(见附件表1)


非心源性胸痛
见ACS救治流程

胸痛中心制度培训【优质PPT】

胸痛中心制度培训【优质PPT】

2021/10/10
16
4、会议内容
(1)胸痛中心及网络医院参会人员汇报前一阶段工作, 汇报成功及失败病例。汇报当月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结果, 包括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救治成功率、 死亡率、STEMI 患者平均D-to-B 时间、FMC-to-B 时间、 各项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益指标等。
2、行政值班人员负责与院前急救中心的协同工作,处 理胸痛中心运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应按时接班,如因 故无法按时接班,应当与当班人员联系,保证无缝交接, 防止值班空白期。当班人员应主动向接班人员交接值班 记录,对发生的问题及隐患要特殊说明。
2021/10/10
25
2021/10/10
18
1、培训对象
1、胸痛中心内部专业医护人员(心内科)。 2、网点医院相关医护人员。 3、急救中心相关人员。 4、本院全体人员。
2021/10/10
19
2、培训形式
1、集中授课 2、技能操作 3、现场实践 4、远程教育 5、宣讲 6、继续教育 7、会议
2021/10/10
2021/10/10
8
2、地点
第一会议室(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2021/10/10
9
3、要求参加人员
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总监和技 术总监、协作科室副高以上人员、120急救 指挥中心代表、急诊科和心内科相关医护 人员(值班除外)。
2021/10/10
10
4、会议内容
(1) 由质量控制员汇报当月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结 果,包括胸痛急救总人数、各疾病分类人数、救治 成功率、死亡率、STEMI 患者平均D-to-B 时间FMCto-B 时间、各项指标达标率、平均住院日、经济效 益指标等。

(医学课件)中国胸痛中心培训幻灯3

(医学课件)中国胸痛中心培训幻灯3
• 建立区域协同机制
– 传输院前心电图 – 联络机制 – 制订统一的流程图
• 培训教育 • 快速转运机制
第16届南方会胸痛中心论坛
24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为什么要进行中国自主认证
国外CPC认证促进了ACS的救治水平 中国ACS救治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CPC建设的初步成效显著但处于起步-快速发
• 数据填写分工明确,首诊负责制。 • 分级管理,建议有专人负责数据管理。 • 定期举办质控会议、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41
42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要素二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EMS)与院内绿色 通道的整合
43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 发病后48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2%
• 急性肺梗塞
– 死亡多在早期确诊前(高危﹥ 15%)
– 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极少死亡
张力性气胸
ESC2012
16
时间要求是胸痛患者救治的关键
ESC2012
17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救治延误的原因
健康教育、保健、社区医疗 医疗保障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国胸痛中心
急性胸痛疾病
张力性气胸:常有咳嗽、剧烈运动等诱因 表现:突发剧烈胸痛及呼吸困难, 可能有烦躁不安、大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诊断:听诊、胸片可以确诊。 治疗:中-大量气胸立即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中国胸痛中心
急性胸痛疾病
急性胸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 胆石症、胰腺炎 食道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 纵隔占位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身体平直,无扭曲;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救护者体位:跪于病人右侧。
38
体位摆放方法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翻转
39
部位:胸骨下段或双乳 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14
15
<12h
>12h
按需要 开始辅 助治疗
16
17
转至高危组 重新评估
入住监护病房 ,评估危险级 别
18
抢救室: 1.抢救室基本设施是否齐全?布局、抢救设备、
药品等 2.能否床边检测肌钙蛋白,20分诊出结果 3. 接诊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心电图 4.熟悉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 5是否落实了先救治后收费 6.时钟统一管理 7.抢救的设备、电脑时间的检查
大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大脑细胞死亡
黄金六分钟
28
2020/1/1
29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8分钟内
4%
再次强调“黄金6分钟”
巴彦淖尔市医院护理部
1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胸痛中心理念的核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
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 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19
20
急诊留观室: 1.留观患者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复查心电图、肌
钙蛋白的时间间隔 2.对于完成基本评估从急诊直接出院的低危胸痛
患者医师应根据病情制定后续诊疗和随访计划, 并进行冠心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3.对于未完成全部评估流程而提前离院的胸痛患 者,急诊医师应告知潜在风险、再次症状复发的 紧急处理、预防措施等注意事项,签署并保留相 关的知情文件。
10
心内科会诊,确诊STEMI,口 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
600mg/替格瑞洛180mg
11
非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S诊治流程图
12
13
症状怀疑缺血或梗死:
监护仪,除颤仪准备,建立静脉通路 评估生命体征:稳定---完善心电图检查
不稳定---就地抢救 10分钟内获取18导心电图 吸氧 硝酸甘油含服/泵入(血压允许时)
接到呼叫时间 处理呼叫时间 发出指令时间
转运中
医院相关科室
出车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第一份12导联ECG时间 静脉开通时间 给予双抗时间 离开现场时间 到达医院时间
到达医院进门时间 首次医学接触时间 心电图完成时间 专科会诊时间 影像学检查时间 检验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导管进针时间 球囊打开时间
7
D-toB﹤90min
转诊PCI
FMC-toB﹤120min
直接PCI
FMC-toB﹤90min
8
院内紧急呼救电话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导致的 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一组临床症状,包括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主动脉夹 • 每小时死亡率上升1% 层
肺动脉栓 • 早期死亡率≧15% 塞
时间就是生命!
4
5
症状识别
呼叫120
急救车
急救科
导管室
认识不足 呼叫延迟
与院内缺 乏衔接
诊治流程 欠规范
启动延迟
再灌注时间的延迟 心肌细胞丧失增加
6
发病现场
调度指挥中心
患者发病时间 患者呼救时间 第一份ECG时间 EMS人员到达时间 EMS转运时间
无反应 无呼吸或濒死喘息
轻拍重喊
34
意外发生地点; 呼救电话; 发生事件、受伤人数 伤员情况; 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记录时间
来人呐!救 命啊!
35
C:胸外按压 (Circulation)
3.胸外按压
2.呼救
1.判断意识
36
Compression要领
C1 按压体位 C2 按压部位 C3 按压手法 C4 按压姿势 C5 按压深度 C6 按压频率
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
2
胸痛是一种症状,引起胸痛的疾病有50余种 . 胸痛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
3
急性心肌 • 再灌注:1小时死亡率1.6%;6小时死亡率6% 梗死
21
主要时间节点:(明确记录、精确到分) 1.自行来院:分诊挂号、首份心电图、医师接诊、
肌钙抽血及报告时间、CT时间、心血管医师会诊时 间 2.救护车入院:交接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医师 接诊、STEMI启动导管室的时间及机制、患者进入 导管室的时间 3.有没有启动时间节点管理表格、观察医护人员是 否有时钟统一的概念。
22
1.从胸痛到ACS分类的全程流程图(涵盖不同来源 的病人)
2.STEMI的患者的诊治流程、评估直
至出院教育、随访计划 4.留观ACS的再评估和救治流程 5.时钟统一管理
23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30
一般民众(家人、朋友或路人) 救护技术员(120医生) 医护人员
31
基础生命支持 (BLS)
高级生命支持 (ALS)
后续生命支持 (PLS)
生存链
32
初级生命支持CPR-BLS
确定环境安全


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电击除颤
33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 大声呼唤:“喂!你 怎么了?”
巴彦淖尔市医院 胸痛中心培训组
24
掌握CPR基本步骤
25
意外事件
26
场景
目击者的第一反应? 呼叫“120” 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救? 怎么救? 什么时候开始救?
27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3秒钟 ---- 黑朦 ● 5-10秒钟---- 意识丧失,晕厥 ● 15秒钟 ---- 昏厥或抽搐 ● 45秒钟 ---- 呼吸停止、瞳孔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