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aseA酶抑制剂的进展
抗击阿尔兹海默:最新药物治疗进展

抗击阿尔兹海默:最新药物治疗进展抗击阿尔茨海默病:最新药物治疗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新的药物治疗进展。
1. 胆碱酯酶抑制剂(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主要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大脑内的乙酰胆碱水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目前最常用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多奈哌齐(Donepezil)、加朵拉(Galantamine)、生酮硝酸苯酯(Rivastigmine)等。
这些药物虽然不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作用于大脑内的NMDA受体,通过阻断过度激活的谷氨酸神经传递,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症状。
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是美金刚(Memantine)。
与胆碱酯酶抑制剂相比,NMDA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可以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3. 抗淀粉样蛋白抗体(Anti-Amyloid Antibodies)淀粉样蛋白堆积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
抗淀粉样蛋白抗体是一类可以与淀粉样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帮助清除大脑中过多的淀粉样蛋白,并且有研究表明,抗淀粉样蛋白抗体可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目前,一些抗淀粉样蛋白抗体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4. β-淀粉样肽代谢酶抑制剂(Beta-Secretase Inhibitors)β-淀粉样肽是形成淀粉样蛋白的前体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起到重要作用。
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张志华;黄彦;王晓明;谭载友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本文综述了一类靶向抗肿瘤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这类药物的靶向抗肿瘤机制.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张志华;黄彦;王晓明;谭载友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J], 赵迎春;张前军;卢永仲;陈海燕
2.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毛志强;项伟中;俞雁;李绍顺
3.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J], 盖仁华;赵玉勤;平丽;吴洪海;何俏军
4.神经网络用于抗癌药物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苄叉丙二腈衍生物QSAR研究[J], 李志良;胡芳;夏之宁;刘树深
5.靶向Hsp90-Cdc37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刘芳;孙昊鹏;尤启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帕纳替尼的研究进展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帕纳替尼的研究进展
刘举;张美荣;王洋;周云鹏;陈烨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41)004
【摘要】帕纳替尼是美国FDA在2012年批准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BCR-ABLT3151突变的TKI,该药物毒性通常较低.帕纳替尼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大突破,是一种对白血病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总页数】9页(P347-355)
【作者】刘举;张美荣;王洋;周云鹏;陈烨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3
【相关文献】
1.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苏尼替尼的研究进展 [J], 欧扬;傅得兴;郭秀丽
2.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姜晓洁; 史尚雨宸; 辛勇
3.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姜晓洁; 史尚雨宸; 辛勇
4.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J], 王东晓;朱曼;唐
上;王乾;王伟兰
5.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 [J], 刘司南;黄子超;毕文超;崔瑞霞;曲凯;刘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研究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酶活性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与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生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
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研究。
一、酶抑制剂的发展1.1 早期酶抑制剂最早的酶抑制剂是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体内的某些代谢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杀死细菌。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广泛,细菌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1.2 新型酶抑制剂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酶抑制剂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发了一系列新型酶抑制剂,如蛋白酶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酸类抑制剂等。
这些新型酶抑制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广谱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2.1 药物研究酶抑制剂在药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有效地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此外,糖苷酶抑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
2.2 农业研究酶抑制剂在农业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酶抑制剂还被广泛用于植物和动物的疫苗研究中。
2.3 食品加工研究酶抑制剂在食品加工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利用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酵母生长,从而延长面包的保鲜期。
此外,酶抑制剂还可以用于葡萄酒和啤酒等酒类的生产。
总之,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新型的酶抑制剂将会不断涌现,并且在医学、农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分选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分选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姜利滨;文莹;陈芝【摘要】分选酶(sortase)普遍存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中,是一类膜结合的转肽酶,负责将表面蛋白共价结合到细胞壁的肽聚糖上。
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分选酶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展示、蛋白质工程等。
%Sortases are membrane-bound transpeptidases produced by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anchor cell surface proteins covalently to peptidoglycan in the cell wall.Due to its specific reaction,sortases are exploited for a range of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such as Gram-positive bacterial cell-surface display and protein engineering,etc.This paper reviews research progress on sortas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technology.【期刊名称】《生物技术进展》【年(卷),期】2011(001)003【总页数】6页(P184-188,F0003)【关键词】分选酶;表面蛋白;表面展示;蛋白质连接【作者】姜利滨;文莹;陈芝【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细菌细胞壁不仅提供细胞骨架保证细菌的完整性,而且其表面蛋白在细菌感受环境变化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而对致病菌来说,表面蛋白对于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致病性起关键作用。
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肾性贫血:全新途径,全新挑战

3 Chen N, Hao C, Liu B C, et al. Roxadustat Treatment for Ane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ong-Term Dialysis. N Engl J Med, 2019, 381 (11):1011-1022. 4成水芹,周婷婷,张志宏,等•罗沙司他治疗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 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1,30(3): 222-227. 5董建华,范文静,吴边,等.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 成素低反应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1, 30(3):211-216. 6孙凌霜,薛瑾虹,魏萌,等•罗沙司他替代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 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杂志,2021,30(3):217-221. 7 Fukuma S, Yamaguchi T, Hashimoto S, et al.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 responsiveness and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cohort study from the dialysis registry in Japan. Am J Kidney Dis, 2012, 59( 1) : 108-116. 8 Panichi V, Rosati A, Bigazzi R, et al. Anaemia and resistance to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as prognostic factor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results from the RISCAVID study.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1, 26(8) :2641-2648. 9 Bal)itt J L, Lin H Y. Mechanisms of anemia in CKD. J Am Soc Nephrol, 2012, 23( 10) : 1631-1634. 10 Koury M J, Haase V H. Anaemia in kidney disease: harnessing hypoxia responses for therapy. Nat Rev Nephrol, 2015 , 11( 7) :394410. 11 Li J, Xie Q H, You L, et al. Effects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prolyl hydroxylase inhibitors on iron regulation in non-dialysis depen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harmacol Res, 2021, 163: 105256.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晓旭郭志烨缴万里褚智君刘晓红侯林中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01期摘要目的:了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治疗药物监测(TDM)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Concentr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00年7月-2020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暴露与疗效/毒性和常用检测方法等方面对主要TKIs相关TDM的现有证据进行总结。
结果与结论:TKIs主要包括伊马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达沙替尼、舒尼替尼、尼洛替尼、拉帕替尼、阿帕替尼等药物。
TKIs的药动学在个体间差异较大,且饮食、吸烟、性别等因素均会影响其药动学参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TKIs药物暴露量的变化,导致患者出现TKIs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多数TKIs药物将谷浓度(cmin)值作为其监测浓度,权衡疗效与毒性反应。
虽然TKIs的暴露量与疗效/毒性之间具有相关性,但确切关系尚不清楚。
TKIs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紫外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目前,对TKIs的TDM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治疗窗口,以实现TKIs的常规监测并制订相关共识指南,从而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类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如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个TKIs,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彻底改变了对CML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机体的存活率[1]。
国内外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降脂活性成分被发现和深入 研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胆固醇吸收、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抑制胆固醇吸收:如槐米中的芦丁,可以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 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药物重整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药物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找到具 有特定功能的候选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此外,国内学者还在 合成和改造天然产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些研 究为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如泽泻中的泽泻醇A,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 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 和释放,从而舒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2、萜类: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 3、皂苷类: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抗 炎等作用。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4、多糖类:如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 作用。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 展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抗肿瘤药物制剂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新药研发手段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 抗肿瘤药物制剂问世容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要:Sortase A酶是一种介导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与表面蛋白共价结合的蛋白酶。近年来研究表明Sortase
A酶在变形链球菌黏附于牙面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口腔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通过对Sortase A酶的研究
有望开辟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途径和新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关用Sortase A酶作为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剂的方
1 SrtA酶与变形链菌之一,Igarashi等 首先发现变形链球菌中的SrtA酶并对其编码基因srtA的序列 进行测定。在这项研究中,确定srtA基因存在于变形链球菌 细胞壁中,同时完成了其完整的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发 现,变形链球菌的srtA基因由741 bp组成,该基因编码分子 量为27 489,由246个氨基酸组成的转肽酶蛋白,即SrtA酶, 它可以介导细菌表面蛋白的锚定。SrtA酶的三维结构显示其 由8条β-折叠、1条α-螺旋卷曲形成,其中有2条带有3个转 角 的 螺 旋 连 接 到 β -折 叠 上 , Cys184、 Arg197和 His120为 SrtA酶 活 性 中 心 。 此 后 , 他 们 发 现 SrtA中 含 有 一 种 CbzLPAT的 氨 基 酸 序 列 , 其 中 Cbz是 一 种 苄 氧 羰 基 的 保 护 组 , T部分是一种苏氨酸衍生物,可以替换羰基群-CH2-SH,该 酶通过T部分形成一种双硫键连接于活性位点Cys184的硫醇 基,形成一种共价的SrtAΔN59-LPAT复合物,即苏氨酸介导
第2期
王敬雯,等. Sortase A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9
性,但这些天然产物对SrtA酶的抑制机理并不完全清楚。
[7]
Kim等 又在黄花贝母鳞茎的己烷提取物中提纯出一种 β-谷甾醇-3-O-吡喃葡萄糖的化合物,其最低抑菌浓度与去 除了吡喃葡萄糖侧链的提纯物谷甾醇作对照,发现粗提物的 抑制活性优于提纯物,这提示其活性敏感度的提高可能依赖
[4]
[5]
物膜的形成中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Lee等 通过动物实验
发现,变形链球菌SrtA酶的基因突变株的致龋性要明显低于
亲代株,这提示srtA基因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密切相关。
2 以SrtA酶作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细菌越来越易产生耐药 性,传统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或其衍生物逐渐失效,而植 物来源以及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越来越被医药界所接受, 因此天然产物药物将成为抗菌药物的重要来源。由于SrtA酶 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以 SrtA酶作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也被广泛关注。
接。第三步苏氨酸的羟基端与细胞壁前体(脂质Ⅱ)交联桥结
构上的甘氨酸基团形成酰胺连接。第四步:脂质Ⅱ与蛋白前
体连接后,经过转糖基反应和转肽反应形成成熟的肽聚糖,
细胞壁达到成熟,表面蛋白即被共价连接到细胞壁上。
SrtA酶在变形链球菌致龋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
表明,无论是在有无唾液与蔗糖的环境下,SrtA酶在牙面生
第 30 卷第 2 期
广东医学院学报
Vol. 30 No. 2
208
2012 年 4 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Apr. 2012
Sortase A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王敬雯(综述),陈 坤、姜 颖(审校)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湛江 524001)
[2]
产生催化作用的结构模型 。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N末端和C末端都含有特征信号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 (No.9452402301002065)
收稿日期:2012-01-16;修订日期:2010-03-23 作者简介:王敬雯(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肽 ,C末 端 信 号 肽 部 分 被 称 之 为 细 胞 壁 锚 定 信 号(cell wall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 S. mutans)是人类龋病 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在牙面黏附定植是致龋的首要条件。 在变形链球菌中,作为细菌黏结素的表面蛋白通过转肽酶 Sortase A酶(SrtA) 的 羧 基 末 端 共 价 结 合 于 细 胞 表 面 , 因 此 SrtA酶在变形链球菌黏附、致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 现,除分支杆菌属外所有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一个保守的转 肽酶SrtA酶,SrtA酶的编码基因srtA基因的突变常常产生多 种影响,包括细菌表面连接蛋白变化和细菌毒力改变。近年 来,关于用SrtA酶作为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产物中 抑制剂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做一综述。
面,尤其集中在对天然产物及其来源衍生物的研究,本文就该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SrtA;抑制剂;变形链球菌;天然产物;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 7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2-0208-03
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2..037
C末端的疏水区域和正电荷尾部使蛋白保留在胞膜内,这就
使 得 膜 内 的 SrtA酶 可 识 别 蛋 白 前 体 的 LPXTG结 构 域 。 第 二
步:SrtA酶催化LPXTG区的苏氨酸和甘氨酸残基之间发生蛋
白水解反应,释放C末端的疏水区域和正电荷尾部,同时,
SrtA酶中保守的半胱氨酸与LPXT基序的苏氨酸形成硫醚连
[6]
汉城国立大学的Kim等 最先在80种植物中筛选出SrtA 酶的抑制剂。SrtA酶在pH 7.5条件下活性最强,在20~45℃ 时活性最稳定。在此pH值与温度下测试80种植物对SrtA酶裂 解抑制活性,其中木防己、漆树、阔叶麦冬和黄花贝母,尤 其是这些植物的根茎提取物乙酸乙酯,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
sorting signal, cwss),由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一个保守
的SrtA酶识别序列,通常称为LPXTGX基因序列区,为一段
[1]
疏水氨基酸区域和一个带正电荷的尾部 。SrtA酶催化的表
[3]
面蛋白的锚定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的 :第一步,表面
蛋白前体通过其氨基末端的信号肽进入细菌的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