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事文本翻译-2019年文档

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事文本翻译-2019年文档
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事文本翻译-2019年文档

目的论视角下的外事文本翻译

外事文本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稿是他国领导人及他国人民了解我国国 情、政策方针、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 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外交的成败, 因此,它的翻译必须严谨。

本文从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 发,探讨外事文本翻译的策略,为外事翻译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1 翻译目的论原则

翻译目的论( skopostheory )是将 Skopos 概念运用于翻译 的理论, 其核心概念是: 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 的目的。目的论认为, 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 的方式发生作用。 通常情况下, “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 即“译文在译人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 。连贯性原

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具有 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 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 语际连贯一致, 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 但与 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 解。?M 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 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2 目的论与外事文本翻译

外事翻译的目的是向对方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方针、 政治 立场等, 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外事文本翻译的连贯性原 则是指译者需要根据受众的语言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表 达方式,使译文语句流畅连贯,能让受众接受或理解;外事文本 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是指外事文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意志, 因此 译者必须准确把握原文意图, 不可加入主观臆测, 是译文准确无 误的传达原文内容和态度。

3 目的论指导下的外事文本翻译策略

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

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

能”

外事文本内容严肃敏感,遣词造句必须禁得住不断推敲,并且受众为国外人群,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语言习惯上都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因此译者需要“入乡随俗”,适当调整语句和语篇结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以朱?F 基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为例,探讨外事文本的翻译策略。

3.1 外事词汇翻译实例分析

1. 一些高频词汇已经有有了约定俗成的固定译法,已经取得了国际共识,不得私自改译,否则可能引起歧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

例: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农业协定SPS Agreement

科教兴国战略strategy of moving up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劳动密集型产品labor-intensive goods

通货膨胀inflation rate

加工贸易processing trade

节选自朱?F 基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

2. 带有主观情感的词语要慎重翻译。因为领导人的外事发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个人观点,更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态度。因此涉及到态度的词要仔细推敲。

例:原文:我今天想讲的问题是中美关系。

译文1:Today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US-China relations.

译文2:The topic I am supposed to talk about today is US-China relations.

这句话中的“想”可以翻译成“want to ,would like to ,

am going to ”等等,但是这些词组都与朱?F 基总理的身份和讲话的场合不符,都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意识,朱总理在麻省理工的演讲,代表的是国家,传达的是国家希望他转达的态度和想法,他是“被委派、被期望”而不是作为一个个体“想要”,因此

be supposed to ”更合适讲话的场合和讲话人的身份。

另外,因为听众是美国人,因此汉语的“中美关系”在翻译

成英语时,要考虑到听众的心理,翻译成“ US -China relations ”而不是“ China -US relations ”。

原文:我想中美友好合作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

译文1:I think that the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of both countries.

译文2:I believe that the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of both countries.

这句话中的“想”,两种翻译分别是“ think ”和

believe ”,两者都有“想,认为”的意思,在英语词典中

believe 译为“ to think that something is true ,correct and real ”

,因此believe 还含有“认为某件事是真实的、正确的” 这种坚决、肯定的态度。用believe 更准确的表达了朱总理对这件事的肯定的态度,有利于中美友好合作关系的形成与稳定。

3.2 外事文本语句翻译实例分析

为了加强语气,强调号召力,外事文本通常会频繁使用并列或排比结构,即一个动作主语搭配多个动宾结构,这时需要仔细分析原文各并列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真的是并列,其中有没有递进关系,因为汉语是意和的语言,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隐性的,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加以分析,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句子之间的关系是显性的,是靠外部句子结构和连词来体现的。

如果原文?_实是并列关系,那么英译时可以采用与汉语句式对照的方式,多项动宾结构并列,既可以做到形式一致又忠实了原文的信息,可谓一举两得。如果原文不是并列关系,那么需要根据

目标语调整句子内部的语句衔接和语篇结构。汉语是分总式结 构,也就是归纳性语言,先分述后总述;英语是总分式结构,即 演绎性语言,先总述再分述,先开门见山的总结结果,再分述原 因。因此,译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使译文更好的为受众所接受和理解, 这也是翻译目的论连贯性原 则的要求。

例:原文 1:中美关系的历史是一个风风雨雨的历史, 但是, 我

想中美友好合作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 是符合世界人民 利益的, 也是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党一致的政策, 也是中 国三代领导人所一致坚持的政策。

译文 1: US-China relations have had a history of many

twists and turns ,but I think that the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of both countries and it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the entire world. It

policy which has received support from both major political

Democrats , and it has also been consistently upheld by 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in China.

文结构基本一致,译文中的五个并列句子主语都是 US-China

relations 和其代词 it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原文基本一致。

s in the s also a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Republicans and the

这句话有一个主语“中 五个并列结构, 译文与原

原文 2:今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新一届

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领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 21 世界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译文 2:China 's newcentral leadership has put forward the Chinese dream of realizing the great renew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is leading the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in an endeavor to fulfill two centenary goals namely , to finish building a society of initial prosperity in all respects by 2020 and to turn China into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by the mid-21st century.

原文有六个句子组成,译文由 namely 作为承上启下的连接 词,英语以完整的主谓宾结构重组为两个句子, 也体现了汉语多 长句,英语多短句的特点。也满足了英语先总后分的原则。

4 结语

外事文本翻译的目的是让受众能够准确的接受并理解原文 传达的信息, 外事文本的政治敏感性等特点决定了外事文本翻译 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探讨了外事文本词汇 和语句翻译的

策略。 13亿 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 这就是, 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