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读ppt课件七
《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选读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选读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单元共有五节,所选择的材料是《庄子》的经典篇章,并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主要是引导我们去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体现了庄子那种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第三节《东海之大乐》,主要是引导我们在《庄子》的启发下超脱地域、时间以及所受教育方面的局限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第四节《尊生》,主要是引导我们理解庄子及其弟子们以生命为本的价值选择,培养珍重自我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道德情怀;第五节《恶乎往而不可》,主要体现了庄子那种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
. 上传者:xxj )下载课件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单元七则选文分别选自传世《老子》第二、十一、二十四、三十三、六十三、六十四、七十六章。
第1、2则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生,相辅相成的;第3、4则提醒人们,做人不应该自以为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第5则强调事物的难易大小互相转化;第6则强调做事要有预见性,要注重积累,要慎终如始;第7则阐述强与弱的辩证关系。
本课标题《有无相生》出自第1则选文,是老子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其实就是强调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也正好可概括7则选文中分别提到的两两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上传者:xxj 「下载次数:96」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文选自荀子的《天论》,本篇课文的题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选自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而整篇文章也主要是反映了荀子的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我国古代人民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庄子》ppt课件

庄子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归园田居· 其三 晋代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 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 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庄 子 》 中 的 成 语 不 胜 枚 举
薪火相传
出自《内篇· 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 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 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 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4
白驹过隙 出自《外篇· 知北游》
”“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这 就是庄子,大爱庄子!
“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1、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 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中国帝王政治秘籍里的经典表情——“且喜且怜之”。 ——韩信之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海滨讲国学之庄子-.ppt

• 我相信,庄生原来也是活人,有七情六欲 之人,特别聪明与有趣的人,有着与众不 同、高出一大截的见地与想象力的人,叫 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 恣纵而不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 是一个这样的精神上非常骄傲,思想上非 常开阔,见解上非常高明脱俗,表达上汪 洋恣肆、不拘一格的人。
• 你如果做不到与他智力上精神状态上的靠 近与共鸣,大致的平起平坐,你的解释就 只能是隔靴搔痒、刻舟求剑、步行追鲲鹏 、冬烘讲天才,想吃其尘垢也吃不上!某 虽不才,敢引庄为同道,敢不在庄前一味 自惭形秽、匍匐随从,而是平视庄周,与 之拥抱握手,与之交谈辩论,与之对话, 与之共遨游同欢笑,与之翩翩起舞。
《庄子》中的庄子
• 庄子 • 庄子与惠子
逍遥游
• 作为道家学派一先一后的两个代表,老子是一 个极为深刻冷静地在幕后透视自然与社会的哲 人,他所言的“道”概括宇宙整体与极限,达 到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境界,投射在现实中,则 往往有意无意地落脚在了社会政治方案乃至兵 家的策略上。而庄子则是一位深味了人生苦痛 依托在自然怀抱而充满心灵关怀的诗人气质的 思想家,他注重追求的那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的自由境界,往往会在个人心灵和人生体味中 得到回应。
• 如果能这样,人无待无患无累,心灵自然可以 升华,达到自由恬静与天地往来的“逍遥”境 界,这就是庄子所谓的“逍遥游”。
齐物论
• 人既然无法左右眼前的乱世,就应该将目 光投向宇宙与心灵。对现实中得与失的执 迷是危机的重要症结之一,如果将个人放 在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条件下,将个体置身 于无限的宇宙时空中,那么生死、荣辱等 等可能就变得很浅淡了,这就是庄子所谓 的“齐物论”,即把万物、生死、荣辱、 是非在更高的层次上等同起来。
• 作为道家学派一先一后的两个代表,老子是一 个极为深刻冷静地在幕后透视自然与社会的哲 人,他所言的“道”概括宇宙整体与极限,达 到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境界,投射在现实中,则 往往有意无意地落脚在了社会政治方案乃至兵 家的策略上。而庄子则是一位深味了人生苦痛 依托在自然怀抱而充满心灵关怀的诗人气质的 思想家,他注重追求的那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的自由境界,往往会在个人心灵和人生体味中 得到回应。
《庄子》课件31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 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 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 乃为大盗积者也?
胠箧:从旁开为胠,箧,箱子。 探囊发匮:掏布袋开柜子。匮,同柜。摄缄滕:摄,结,缠绕。 缄滕(jiān téng):皆绳。 固扃鐍(jiōng jué):坚固扃鐍。扃,关钮;鐍,锁钥。 揭:举起。 乡:通“向”。
曹商:姓曹,名商。宋王:指宋偃王。王说之:王,指秦王。说,音悦。 穷闾阨巷:穷闾,偏僻的里巷。阨,同隘,狭窄。 困窘织屦(ju):言贫匮而自织屦。屦,麻鞋。 槁项黄馘:槁,干枯。项:脖子。馘(guo):这里指脸。这句形容人面黄肌 瘦的样子。痈:红肿出脓的毒疮。
吴起与商鞅 吴起在楚国变法——公元前382年 商鞅在秦国变法——公元前356年 田氏代姜——公元前386年 三家分晋——公元前406年
弃捐:抛弃、废置
一
关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
于
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
庄
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
子 的 记
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 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
载
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 非窃仁义圣知邪?
庄子的哲学观念: 相对主义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 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 不可测也。
《庄子》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3
五、《庄子》的艺术成就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 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 他的影响下发生的。(郭沫若《鲁迅与庄 子》)
2020年9月28日
14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庄子》一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 抒情性。
2020年9月28日
16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
“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
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
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
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
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
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
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而不得也。
2020年9月28日
8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
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 )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于深林,不 过一枝。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逍遥游》 )
2020年9月28日
9
(三)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2020年9月28日
5
三、《庄子》的注本
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庄子》最有影 响的注本,实为剽窃向秀的注释成果,刘 义庆《世说新语 • 文学》和房玄龄《晋书 • 郭象传》均有记载。
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 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 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2020年9月28日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 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 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 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知北游》)
庄子导读ppt课件

6
典故:庄周梦蝶
• 出自《庄子·齐物论》 •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 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译文: •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 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 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 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 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17
庄子语录
•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 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 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 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 夏虫不可以语冰者(对于只在春夏两季活着的虫子不必讲 冬天的事,意思是对于讲不通的人就不要讲了。)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对于只生活在井底的蛙不必对它 讲大海的广阔。意思:对于讲不通的人就不要讲了。)
20
《庄子· 内篇· 逍遥游第一》
• 篇首以大荒无稽的寓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几千里也。” • 开始,透过鹏鸟与蜩、学鸠的对比,点出生命境界的不同, 大鹏鸟可以“抟扶摇羊角而直上者九万里”,飞到南冥。 而像斥鴳之类的小鸟,所能飞到的不过数仞之间而已。 • 借此点出“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的“小大之 辨”。 • 而其中小与大的境界差别,正在于“有待”与“无待”, 亦即能否超脱外在事物的负累,甚至进而超越大与小的差 别。
“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
怎么;一意为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 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19-20第5单元 《庄子》选读PPT课件人教版

11
界;第四节“尊生”,主要是引导我们理解庄子及其弟子们以生命为本的 价值选择,培养珍重自我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道德情怀;第五节“恶乎往 而不可”,主要体现了庄子那种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
12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4
[国学经典] 《庄子》: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奇葩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 33 篇。有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 篇 11 篇。内篇 7 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后学所作。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 奇特,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文 章随意流出,汪洋恣肆,奇趣横生。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 格,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第五单元 《庄子家学派代表人物
1.生平简介 庄子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369 年到公 元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宋国人。战国中期思想家。 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
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
8
途径
内涵
作用
发现并取消事物或概 使人在精神上从贵贱、寿夭、生死的束缚 齐物
念之间的差别和对立 中解脱出来,进入无差别对待的自由世界
按照一定的修炼程序,
不用语言和概念,以达 可以摆脱哀乐情绪的干扰,抛开日常世界, 体道
到与道为一的直觉体 以求得精神的解脱与超越
验
9
3.无为而治 庄子明确否定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生活,他向往远古的至德 之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他认为自然的本性是最完善的,如果人为地加以改变,便会损害事物 的本性,造成不幸和痛苦。统治者应任社会自然地发展,不要加以人为干 预。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庄子ppt精品课件

“言”外之意:
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借: 小的钓竿,钓绳 “小说 “ 奔向小河沟,守着小鱼儿 类比 “干县令 “ 钓不到大鱼 类比 离“大达” 远 故“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治理) 于世亦远矣。 ”便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没听说过任氏 钓鱼风俗的,那就不可以参与到世事的管理中来,还 差得远呢,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思想、大才能、 类比
P79: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 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 奋鬐,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得若鱼, 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 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 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 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 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 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 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 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们反映 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 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 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 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 跖》、《说剑》等。
一、庄子其人(结合课本P77)
生平:庄子(约前369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 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 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熟语积累 莫逆之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gōu xuán dá qú tái shùn 二、1.“齐”通“脐”,肚脐 2.“亡”通“无”,不 3.“县”同“悬” 4.“翅”通“啻” 5.“取”通“娶” 6.“滑”通“汩”,乱 7.“女”通“汝”,你 8.“时” 通“伺” 9.“郤”通“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
8.予因以求时.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1.跰 而鉴.于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以南面而君.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与之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轻用吾身而亡.其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夯基础
一、字音 句.赘( ) 县.解( ) 无怛.化( ) 蘧.然( ) 哀骀.它( ) 眴.若( )
二、通假字
1.颐隐于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予何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古之所谓县.解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翅.于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妻者止于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不足以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女.恶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恐吾无其.实.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六、特殊句式
1.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伟哉夫造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亡,予何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将奚以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丘也尝游于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哀骀它相貌丑陋骇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想 嫁给他?
答:
提示:庄子在外形丑陋的哀骀它身上注进了“才全而 德不形”的理想境界。
答案: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贫穷和富有、
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哀骀它的内 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通畅而不失愉悦,充满盎然 的生机。他高尚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 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 人,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 乎寻常的巨大魅力。
五、1.有了人的形状。 2.多久。 3.古代以坐北朝南为 尊位,天子或诸侯见群臣皆面向南而坐,故用南面代称君 王之位。 4.实在的政绩。 六、1.状语后置句 2.主谓倒装句 3.宾语前置句 4.宾语 前置句 5.省略句 6.状语后置句 七、莫逆,指意气相投;交,交往,友谊。指情投意合, 非常要好的朋友。
五、古今异义
1.今一犯.人.之形而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触犯刑律而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人。
2.无几.何.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多少;几何学。 3.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方向,与“北面”相对。
2.选文 1 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生死观? 答:
提示:庄子生死观以等生死、齐荣辱始,以与至道逍 遥而终。
答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
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一以天地 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自然中的 自我生命,先有形体,而后辛劳一生,到老方有安闲, 而真正的休息只有死亡之后。自然对生死的安排,善生 善死。在天地的大熔炉中,是生是死,以及死后还会转 化成什么,均无妨。
三、1.①形容词,丑陋 ②疑问代词,哪里 ③动词,讨 厌,厌恶 2.①动词,信任 ②形容词,真实的 ③副词,确实,的确 ④动词,讲信 用 四、1.名词作动词,照着看 2.使动用法,使……辛劳, 使……安逸,使……休息 3.名词作动词,主宰、统治 4. 名词作动词,交朋友 5.使动用法,使……陷于危亡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五、恶乎往而不可
诵名句 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人间世》 2.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天地》 3.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
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人间世》
5.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刻意》
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缮性》
7.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 包之而不能辩之。
——《庄子·杂篇·天下》 8.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庄子·至乐》 9.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庄子·渔父》
10.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 ——《庄子·达生》
文本研读 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一句应如何理解? 答:
提示:“安时而处顺”就是“顺应自”。
答案:合乎时(而得),顺乎理(而失),均安然处之, 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安时而处顺”,是说活着的 时候,要把握现有的时间,现在就是价值;要死的时候 也不要有留恋,这都是自然本来的变化。我们要做的就 是顺应自然而已。只有这样做,哀乐才能不入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