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doc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发展指导方针
服务发展
人才优先
以用为本
创新机制
高端引领
整体开发
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
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 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带头人,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 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强国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呼唤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学投入和 基本建设
教学改革和 质量工程
3.申报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 目的高校须有国家或省级优势和特色专业。
三、申报名额
1. 每所高校申报改革试点项目类型原则上不超过 2类,每类试点项目涉及专业不超过4个。
引言
从“三大战略发展规划”看创新人才培养使命: 《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0--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的战略需求:
培养一大批 拔尖创新人才
形成一批 世界一流学科
产生一批国际领 先的原创性成果
教学管理与 教学评估
高等 教育
联合研发基地 一流学科建设
就业指导服务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
广西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林
海南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
西南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重庆师范大学
复合应用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宁夏大学
拔尖创新型
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新疆农业大学
拔尖创新型
草业科学
石河子大学
拔尖创新型
动物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医学、农业水利工程、农林经济管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园艺
北京农学院
复合应用型
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重庆工商大学
复合应用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园林
西南民族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贵州大学
复合应用型
林学
云南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西南林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林学、森林保护、园林、农林经济管理
西藏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学、林学
西南大学
拔尖创新型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川农业大学
拔尖创新型
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
贵州大学
拔尖创新型
植物保护
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园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业水利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科技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学、动物医学
河南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林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园艺
河南师范大学
复合应用型
水产养殖学
长江大学
复合应用型
水产养殖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
北京林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林业工程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
天津农学院
复合应用型
农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动物医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复合应用型
园艺、园林
河北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林学、森林保护、农学、农林经济管理
山西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实用技能型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
湖北工程学院
实用技能型
农学、园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实用技能型
园林
重庆文理学院
实用技能型
园林
重庆三峡学院
实用技能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西昌学院
实用技能型
农学、动物医学
西华师范大学
实用技能型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铜仁学院
实用技能型
农村区域发展
普洱学院
实用技能型
园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复合应用型
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
甘肃农业大学
复合应用型
动物医学
教育部关于同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

教育部关于同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7.09•【文号】教政法函〔2020〕5号•【施行日期】2020.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同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教政法函〔2020〕5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你校送审的章程修正案收悉。
经审核,该章程修正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规定,现予核准。
请你校重新印发新修订的章程,向本校和社会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将电子文本和正式文本(一式两份)报我部备案。
特此批复。
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修正案(2020年核准稿)教育部2020年7月9日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章程修正案(2020年核准稿)一、对章程部分章节进行调整、修改:将第四章调整为“教职工”,将第五章调整为“学生”,将第六章调整为“学院管理”,将第七章调整为“学科与专业管理”,将第八章调整为“岗位管理”,将第九章调整为“财务与资产管理”,将第十二章修改为“校训、大学精神、校徽、校旗、校歌及校庆日”。
二、将序言修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是1934年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和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并组建。
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
”三、将第一条修改为:“为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使学校各项办学活动有章可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作者:宋广林唐兴芳贾俊刚郭凯锋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3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按照“面向国家战略、突出优势特色、作出一流贡献”的总要求,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牢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的崇高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深化七部局院省共建机制,高质量推进内涵式建设发展,实现了科教、产教、区校的深度融合,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高度,在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发展中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绘就新时代学校发展使命蓝图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绘就新时代发展使命蓝图,明确“三步走”发展路线图,按照2025年、2034年、2050年三个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确立了“12345”发展思路,即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切实履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积极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以及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
这一思路深刻回答了“强国建设、西农何为”的时代命题,使学校改革发展的路径更加明晰、驱动发展的合力更加凝聚、实现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林人才是农业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林人才,我们制定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农林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农林人才的基础教育。
农林人才的基础知识是其成长的根基,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将加大对农林人才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每一位农林人才都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
其次,我们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林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磨练,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农林人才。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农林人才的实践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还将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农林事业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有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来推动农林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将在教育培养中注重对农林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寻求突破,为农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农林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农林人才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林事业的发展需要。
因此,我们将在教育培养中全面加强对农林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农林人才。
总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农林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出色地为农林事业做出贡献。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林人才,为农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科城里别样的大学生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城里别样的大学生活作者:李春雨来源:《求学·新高考版》2020年第07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26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本科专业。
农业科学居US.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30位;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在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西安市西部70公里处有一座农科城,它的名字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杨凌因此成为中国的农业发祥地之一。
这座城市在关中平原古老的土地上孕育着中国农业发展新的未来,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农科城里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1934年,在西北连年大旱、农业发展受阻的困境下,于右任等人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这便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的前身。
86年来,西农大一直秉承着“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大精神,为西北旱作农业乃至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贡献着自己坚实的力量。
有35万棵树的校园西农大作为一所农林高等院校,校园风景那自然是没得说,一直以来就有“生态花园式学府”的美誉。
学校的绿化面积有近117万平方米,相当于163.7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树木总共有342897棵,其中乔木有42406棵,灌木有300491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训】1. 自强不息:勤奋刻苦,求实创新,不断进取。
2.正直廉洁:立身行正,坚持正义,齐心互助。
3.求真务实:勤求真理,追求卓越,科学发展。
4.团结精诚:坚持大义,珍视友谊,团结奋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训是一种岀自强不息、正直廉洁、求真务实以及团结精诚的行为准则,也是校园文化的纲领。
学校视此为指导人们追求知识、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所秉持的基本原则也为此取义。
一、自强不息西农的校训中的自强不息,主张勤奋刻苦,求实创新,不断进取。
它既是培养个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把西农打造成一所集学术、学风、质量全面发展的强校的核心理念。
它提醒学子们勤奋刻苦,用心去学,127进步,用心去做,多获得,激发自己的不懈拼搏精神;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成就完美,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正直廉洁西农校训“正直廉洁”,强调一种文化风气。
它要求学子要拥有立身行正的道德操守,行动要坚持正义,重视廉洁的言行。
行为要守正道,要彰显正大大度、宽厚和谐。
“正直廉洁”也强调学子们有责任坚守道德准则和追求真理,共同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体现了西农视道德责任为崇高价值的理念。
三、求真务实“求真务实”作为西农校训,要求大家勤求真理,把科学作为基本方法,以实际效果和技术水准为目标,追求卓越,探索未知。
“求真务实”又是西农追求教育创新的核心思想,贯穿学习、教学、科研、创新等全部教育活动。
它强调学子应深刻体悟科学精神,理解真理的来源,具备真正的创新思维,用科学的成果推动学科的发展。
四、团结精诚团结精诚在西农校训中是很重要的内容。
它包括坚持大义,珍视友情,团结奋进,共同创造。
贯彻这项校训,激发了学子们对大学生活中的正大善良、友爱互助的精神,支持他们发挥自身潜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深入社团组织,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团结互助、交流心得的良好氛围,以信任和乐观的态度去维护和塑造校园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特色呢?小编为大家提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一起来看看吧!祝你备考顺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传统与优势,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重新确立了一流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转变。
二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创设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一批农科新专业。
三是开辟农林学科卓越人才培养实验区,设立创新实验学院,实施“2+X”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四是重构课程体系,重塑课程内容,实行了“千门课程上网工程”,发起成立了“卓越农林在线课程联盟”,率先制定了专业课程质量标准,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五是建立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校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241个合作实践基地、38个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六是按照科研项目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的方式,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下一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在新农科背景下,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一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改革探索。
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见》,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年)》,确定了8个方面、30项建设与改革任务,绘就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二是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农业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目前学校谋划开办“城乡规划”“城乡社会管理”“智能农业工程”“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新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发展先行先试。
三是面向未来农业,建设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
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推进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配置到产教融合的平台上、配置到产业示范基地中,根植在乡村振兴的土壤里。
开展西北乡村类型和特征调查,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
四是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持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青年教师海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启动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要求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级,须有到场站(基地)或行业单位6个月以上实践锻炼经历。
五是积极发挥场站育人功能。
全面实施场站教学提升工程,大力加强试验示范站和示范推广基地的条件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推进课程进场站,教师进场站,学生进场站,使场站成为我校大学生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六是在培养新时代“新农人”上再创新路。
深入推进“三融通、三递进、一卓越”331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设置多类型模块化课程,推进交叉培养,打通课程选择通道,满足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需要。
目前学校已经着手推行三学期制改革,启动了“大学生卓越成长计划”“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探索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学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