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件 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2

课外读写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李后主词中所写的虽是个人失去故国的痛 苦,却另有一种博大深厚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词作分析。 提示: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乌夜啼》,写的只是林花,实际象喻着一切
美好的事物;写的只是个人的悲哀,但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年华易逝的
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情绪,又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身世之戚”,有着更普遍、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 世称李后主。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 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李煜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 宗师,被誉为“千古词帝”。其语句清丽,音韵和谐。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 存词 44 首,可以确定者仅 38 首,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春红急谢—
—
狂风(晚)
潸然泪下 如水之长东
-18-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帘外雨潺潺
梦醒 春意阑珊
五更寒
浪淘沙令
梦里不知身是客 回忆梦境
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
内心沉痛பைடு நூலகம்
天亮后的情景 别时容易见时难
“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兼指大好光阴和人的芳年妙龄。韶光之憔悴,既是
美好的景物、时节之憔悴,也是美好的人的年华、容色之憔悴。其中充满了
悲感的认知,因而作者说“不堪看”。
-9-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 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 词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录
0002页 0004页 0023页 0042页 0061页 0080页 0164页 0254页 0314页 0379页 0445页 0492页 0580页 0601页 0620页 0665页 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
度高二语文苏教《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水龙吟)课件(45张)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 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 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 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 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 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 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 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 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 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 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 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 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 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 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 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排挤陷害,甚至受到 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 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 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 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 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 愁恨。
移情及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 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江作青 罗带,山如碧玉簪”之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掌握生字读音;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翻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 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 边,秋色无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 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 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 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 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 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 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 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排挤陷害,甚至受到 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 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 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 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 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 愁恨。
移情及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 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江作青 罗带,山如碧玉簪”之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掌握生字读音;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翻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 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 边,秋色无际。
度高二语文苏教《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鬲溪梅令)课件(33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了解背景
这也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 人。所怀念的是合肥的一位女子。姜夔二十多岁时在 合肥结识了一位女子,由于他行踪不定,往往聚会以 后又赋别离。正因为别多会少,两地相思的离恨也就 经常在他笔下出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鬲溪梅令
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鬲溪梅令
姜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姜夔一辈子没有做过官,是个布衣文 人,但交游广,声名很大,一生各地漫 游或旅寓,在合肥羁留的时间相当长久。 当时正处在战乱年间,姜夔以清高气节 悠然处世,正如戏中唱到:“我是孤苦 飘零的布衣郎,迷的是浅斟低唱,写的 是性情文章,见不得阿谀,入不得官场, 做不了纳贿营私的纨绔膏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精通吟词作曲的姜夔,在客居合肥城南赤阑桥时, 结识了桥畔柳下坊间善操琴筝的艺妓柳氏姐妹,从 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感旋涡。不久,柳氏姐姐病 故,妹妹柳萧萧与姜夔卿卿我我的爱恋故事继续延 续,这也为姜夔大量词作曲谱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 激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几年后的一天,得知此事的姜夔夫人,千里迢迢赶 到合肥,探访了这位令丈夫魂不守舍的风尘女子。 她被柳萧萧的美貌和才艺折服,以至于夸赞道: “果然是冰清玉洁,果然是品格超凡,果然是技 艺精湛,果然是才貌双全。”既然都爱着同一个 人,何不成为一家子呢?为了留住丈夫,也因喜 欢了这奇女子,姜夔夫人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主 动为丈夫纳柳萧萧为妾。可是柳萧萧毕竟是奇女 子,泪涟涟,意彷徨,痴情原是梦一场。“赤阑 桥啊!你是鹊桥还是断桥?我该举步向何方?自 古来妻妾满堂是纲常,琵琶女心中情与爱岂能分 享?”就在这天夜里,柳萧萧倚在赤阑桥上感慨 伤心无限,纵身跳入水中自尽。这一天正是柳萧 萧的生日,随着这位合肥姑娘的潸然离世,姜夔 的合肥浪漫情怀也释然而止
度高二语文苏教《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系列(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70张)

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 下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 供行人遮阳避雨的山洞, 就可以看到高10余米的 天姥岩:头部方正微圆, 侧面的眼鼻唇耳的轮廓依 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是 历历分明,显出一付慈容 可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 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 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 头鞋。可谓身广体胖,华 贵雍容,一付非凡的气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方法: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以丰富翔实的课外资料填充诗 歌的空白。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 质。
方法:人手一份关于李白生平的资料和一组最能体现其创 作个性的诗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 投影讲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言: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 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 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 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 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 挫,他----就是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 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 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缘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 下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 供行人遮阳避雨的山洞, 就可以看到高10余米的 天姥岩:头部方正微圆, 侧面的眼鼻唇耳的轮廓依 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是 历历分明,显出一付慈容 可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 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 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 头鞋。可谓身广体胖,华 贵雍容,一付非凡的气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教学重点: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方法: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以丰富翔实的课外资料填充诗 歌的空白。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 质。
方法:人手一份关于李白生平的资料和一组最能体现其创 作个性的诗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 投影讲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言:
他喝起酒来”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起文章 来”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 靴”;他是五岳寻仙,浪迹山水.他是”梦长庚星 而诞”,死又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他有” 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却屡屡受 挫,他----就是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的评 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 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拔:超出、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缘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兵车行-(共12张PPT)

▪ 17.伯林厌恶大体系,以多元论反一元论,追求自由主义,是自 由主义 思想领袖,这表明伯林具备“狐狸”的思想性格;伯林 终生坚持一种价值立场,即自由主义立场,这表明他的思想实质 具备了“刺猬”的特征。(每点3分,共6分。)
▪ 18.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传统的社会结构及价值系统就日趋解 体,而至今新体系仍旧没有形成,“等待刺猬”即期待重构新的 价值体系;过去的时代虽然有过“刺猬”,但没有建树,且迫害 知识分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亟待出现 “以刺猬的 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的知识分子。(每点2分,共6分。)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 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 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 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 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 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统治者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 4、结尾一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全文 有何作用?
▪ (1)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 (2)天阴雨湿渲染一种阴冷压抑的氛围; ▪ (3)抒发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 (4)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对照,
照应开头,揭露了唐王朝的穷兵黩武。
鉴赏写作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
整体感知
▪ 1、送别场面 ▪ 2、征夫控诉 ▪ 3、议论,以景作结
1、提问: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 何描写出来的?
答:(1)视觉、听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 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2) 动作细节描写:连续的四个动作, “牵、顿、 拦、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 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写出了亲人之间不忍相离却 又不得不相离的不舍和无奈。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
▪ 18.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传统的社会结构及价值系统就日趋解 体,而至今新体系仍旧没有形成,“等待刺猬”即期待重构新的 价值体系;过去的时代虽然有过“刺猬”,但没有建树,且迫害 知识分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亟待出现 “以刺猬的 抱负,做狐狸的工作”的知识分子。(每点2分,共6分。)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 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 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 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 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 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统治者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 4、结尾一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全文 有何作用?
▪ (1)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 (2)天阴雨湿渲染一种阴冷压抑的氛围; ▪ (3)抒发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 (4)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对照,
照应开头,揭露了唐王朝的穷兵黩武。
鉴赏写作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
整体感知
▪ 1、送别场面 ▪ 2、征夫控诉 ▪ 3、议论,以景作结
1、提问: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 何描写出来的?
答:(1)视觉、听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 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2) 动作细节描写:连续的四个动作, “牵、顿、 拦、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 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写出了亲人之间不忍相离却 又不得不相离的不舍和无奈。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件 五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1

-19-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登柳州城楼寄 漳、汀、封、连四州
首页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寄李儋元锡》 范仲淹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仁者之言”,试分析作品在这方面是如何体 现的。 提示:说这首诗具有“仁者之言”,主要指颔联与颈联抒写的内容而言。 颔联写自己念及时局动荡、百姓困苦而春夜难眠的愁绪。“世事茫茫”指国 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 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 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诚恳地披露了一 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 无奈的典型心情。 所以,无论是对国家(朝廷)的忠诚,对百姓的怜爱,还是对自己的苛责,都 表现出诗人的“仁者”境界。
-20-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登柳州城楼寄 漳、汀、封、连四州
首页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
寄李儋元锡 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登柳州城楼寄 漳、汀、封、连四州
首页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明确课节重点
课 序
题目
作 者 学习目标
1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①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矛盾。 ②体会本诗景与情的关系。
①体会融注于诗中的愤怨情感和倔强
2
左迁至蓝关示侄 孙湘
韩愈
性格。 ②赏析诗中多种抒情手法的综合运
加点字
弊.事
瘴.江
薜.荔
横
横.放 蛮横.
读音 bì zhànɡ bì hénɡ hènɡ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课件 八 格高韵远 的北宋词(一) 2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常年漂泊在外。柳永的这首传颂 千古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 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 成就最高的一首。
-5-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
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
高妙。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
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
-9-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课外读写
《苏幕遮》(碧云天) 1.“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 提示: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 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 烟。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烟霭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而其中的“寒” 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人的秋意感受。 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 多彩的秋色图。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 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 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作过渡。
-11-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5-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
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
高妙。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
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
-9-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课外读写
《苏幕遮》(碧云天) 1.“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 提示: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 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 烟。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烟霭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而其中的“寒” 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人的秋意感受。 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 多彩的秋色图。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 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 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作过渡。
-11-
苏幕遮(碧云天)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 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0002页 0037页 0081页 0209页 0270页 0286页 0319页 0436页 0492页 0503页 0554页 0574页 0626页 0645页 0693页 0695页 0737页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滕王阁 王勃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送魏万之京 李颀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客至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