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淀》教案教案教学设计《荷花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初步形成小说鉴赏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教学设想:《荷花淀》不只是一篇小说,由此发端,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淀》也不只是一篇课文,由此发端,给学生以清新的生活气息、浓郁的语感和美感,让语文课属于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发表、有时间思考、有空间参与,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现能力。因此,我想抓住文中的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和一段话--五个女人的对话做文章,从而领起全篇的学习。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来读书,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在探究中提高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教学

方法:预习指导法、问题引领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前置: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篇小说的三个部分各属于哪个阶段?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教学过程:一、导语:你喜欢看电影吗?什么题材

的?成龙轻松的武打片,甜蜜的言情片,悦目的青春偶像片还是刺激的恐怖片?战争片少人看,为什么?沉重!残酷!

我们今天学习的却是一篇另类风格的战争题材的小说--《荷花淀》。二、订正预习,梳理情节脉络 1.作家作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XX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XX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

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XX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XX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

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

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X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齐名。2.全文三部分的标题:(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三、研读课文(一)夫妻话别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并根据这句话揣摩水生嫂说此话时的心情,语气,甚至眼神。

2、根据这句话本身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水生嫂对水生参军的事是支持还是反对?

3、让学生阅读这句话的上文,自己去解决问题。赏析:白洋淀夜景图(“月夜编席,深情盼归”)的景物描写

读: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借助幻灯片图景,感受诗情画意)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手指上缠绞着苇眉子苇眉子在她的怀里跳跃着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像坐在一片洁

白的云彩上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XX的清风清新的荷香结论一:这里有美丽富饶的家园,有美好的生活,勤劳善良的水生嫂,作为中国一名普通的妇女对丈夫充满了体贴依恋之情,她是希望丈夫和自己朝夕厮守,共同操持这个家的。4、学生快速阅读这句话的下文,验证刚才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根据水生嫂“你走,我不拦你”、“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是了”的对话和最后自己拿起武器英勇杀敌的情节,看出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她是支持丈夫参军的。5、启发:单用“支持”或者“反对”来回答问题都是不全面的。提示:一方面,水生嫂追求夫妻团聚的幸福生活,她希望丈夫永远留在身边。在得知丈夫马上就要上阵杀敌的时候说这句话,这里既有对夫妻分别的无限依恋之情,又有对丈夫安危的担忧和体贴。另一方面,水生嫂在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她懂得保家必须卫国的道理,不打垮侵略者,就无法过安定的日子。因此,她勇于作自我牺牲,勇于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以至于后来勇敢上阵杀敌。所以这句话表现了真挚多情的中国劳动妇女水生嫂特有的心理,她爱丈夫,更爱家乡,爱祖国。她义不容辞地支持丈夫打鬼子。爱丈夫与爱祖国的感情交织在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中。引申:作者对水生这个抗日积极分子的褒爱之情也可以说浓缩在“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之中,只不过是借水生嫂的口

说出来而已。(二)探夫遇敌真挚多情,“聚散两依依”的是不是只有水生嫂一人?我们的主人公还有四位,他们是在“探夫遇敌”中出场的,是--“借故寻夫”(马庄探夫)。1、学生分角色朗读五位妇女的对话,要读得惟妙惟肖,体现人物的含而不露的复杂感情。

2、言为心声,闻其声可辨其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探究分别展示了五位妇女怎样不同的个性。赏析:“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智伶俐“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冒失失。“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小结: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情味隽永,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鉴,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那种含蓄美。

3、提示性仿作改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