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专题复习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

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鹧鸪——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 是什么(确认内容、意象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情感等)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①体会思想情感②鉴赏语言特色③把握意象、意境④赏析表达技巧 目标:
01
02
03
04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分类1:按表达方式分类
反映离乱的痛苦 ② 同情人民的疾苦
(3)忧国伤时
建功立业的渴望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 ④ 山河沦丧的痛苦 ⑤ 壮志未酬的悲叹
(4)建功报国
依依不舍的留恋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长亭送别
●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1)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第42页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含 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 该字(词)衬托了怎样意境或表示了 诗人怎样情感。
鉴赏惯用语如: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画面。
第43页
“冰心”高洁心性,古人用“清如玉 (壶张孝冰祥”《比念奴喻娇一过个洞人庭》光)明——磊岭落南一心年性仕。途生涯
中, 自己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第11页
4.菊花——坚贞高洁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高尚和纯洁。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示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
高考试卷上提问方式: 你认为某一联中最生动传
神字(词)是哪个? 为何?
【提问变体】 某一字(词)从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谈谈你了解。
第41页
【方法点拨】
古人作诗考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 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字妙处。诗歌字、 词、名句含有形象、凝炼、含蓄特点, 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 字词, 要挖掘典故之本义, 探寻作者之 用意(即内蕴), 答题时注意采取“委 婉”、“含蓄”、“蕴藉” 等词语。
❖ C、修辞手法: 映衬、象征、夸大、拟人、对 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 双关等。
❖ 附: 观察角度改变。
第33页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指出利用表现手法;第二步, 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详细利用; 第三步, 说出利用该手法好处。
第34页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专题01诗歌鉴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

读诗找对应
• 读诗句、找对应;细 梳理,条理化。
• 题干所指的评论(评 价)是一理论性的观 点表达,考生要将这 一观点结合诗句进行 具体解读,在诗中找 到对应的思考点,整 合答案,分条陈列。
作答要规范
• 整合答案,分条 陈列,规范答题。
• 答案构成:解读 评语含义;连接 评语观点与原文 (即结合具体诗 句分析);总结 结论。
谢谢欣赏
第一步:审题明思路——读评论,明含义,找关键,定思路
16.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 意”。请结合本诗的尾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评语含义:诗歌结句要拓展开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令读者联想、回。味。
题目关键词: 有余不尽之意——情感
。
答题思路:言不尽之意,即言不尽的情感是什么?如何到达这种效果。?
作答要规范
• 整合答案,分条 陈列,规范答题。
• 答案构成:解读评 语含义;连接评语 观点与原文(即结 合具体诗句分析); 总结结论。
四、典例讲授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① 北宋:黄庭坚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②。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画更曲肱③。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 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解题思路】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课件

解题方法
第一步 初读诗歌
第二步 精解诗评
第三步 代入原文分析
评论角度 感知大意,把握题旨与情感
评论内容 结合诗评,对诗歌进行阐释
评论范围
试着使用这个方法解答例题
1.(2023·福建龙岩5月质量检测)此词虽略带伤感,但《竹林纪事》评 价云:“清丽可爱。”请从景物、情感两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仍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真题探究
(2023·新课标Ⅱ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 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湖上晚归
参考答案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①诗人心境澄清桥:横首水句木以已“秋归色思,清寺”倚三云字峰引正出晚归晴家。途中诗人的内心
状态,此时的他翠心羽如湿止飞水如,见平避和,静红谧蕖。香袅似相迎。
前言
2023年高考全国卷4套试卷,其中2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考查了“评论阐释”, 分别是2023年全国甲卷第15题、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16题。这两道题展现了两个命题角度 。 究竟2024年诗歌鉴赏会怎样考?如何快速、稳妥、有效复习诗歌鉴赏?
本系列诗歌鉴赏系列课将从高考最新趋势讲起,用27讲,每讲20分钟
手法上采用对照“说穷通” 沁园春 戴复古
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说尽一生。 费十蹭年蹬灯归火来,,读闭书门读独史坐,,少四赢年方得时奔穷“走吟费,诗十求句年利清灯求。火名,。读书读史,四
夫诗者,皆吾侬平方日奔,走愁,叹求之利声求。名”,年老时“蹭蹬 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向临邛空涤馀器豪,气可怜峥司嵘马。,安”成得“都良愁卖田叹卜二之,项声谁耕”识。,君两平者。形成对照,表 分则宜然,吾何敢怨,现蝼词蚁人逍报遥国戴无粒门行、。空余豪气的感慨 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高考专题复习:近八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集萃课件

【202X年全国新高考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6.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6. 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 “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
【202X年高考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鹊桥仙·赠鹭莺 辛亦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 处。
D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莺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鹫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02X年新高考一卷】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仍旧是前途。 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此时被贬为江州司马。②惠远东林:惠远,即 东晋名僧慧远,佛教净土宗始祖,居庐山东林寺。东林,即东林寺,在庐 山,为慧远修行之所。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6. (1)人应当执着地追求幸福和美好; (2)“人”的实践和追求对于生活幸福至关重要,鼓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 止; (3)要懂得长幼之序,懂得天理人伦等做人的道理。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22张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腐儒餐”待客。
②待客礼节:《客至》中宾主不拘礼节,随
意自在,饮酒过程也是其乐融融。而《宾至》
中看似循礼恭迎,尽礼招待,言辞客套,实
则生分冷淡。
教考结合的方式
课本提及的术语:比兴、反复、逆转、具象化、渲染、烘托、对比、 铺叙、虚实相间、细节描写、多感官
单元导语对诗歌的学习要求: 1.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 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2021全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满分意识:审读题干,以题解题。
完成下面小题。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
寄江州白司马①
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理解?请简要分析。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答题思维:先明确“委婉劝告”的内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容;再分析第二句如何体现“已包含”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劝告的内容。
满分意识:审读题干,以题解题。
16. 诗人对友人的 劝勉 恳切 而 委婉,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诗人在赞美友人品格清高的同时劝告 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②首联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 沦,言辞恳切。 ③颔联用典(或设喻),间接劝勉友人 要适应环境。颈联、尾联不直接劝勉, 而是写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委婉劝 勉艺术的高妙。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孤独寂寞冷之流的诗词鉴赏考察 将成为冷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 衰兴亡的感慨。
5、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 联系在一起。
6、梅花---高洁人格 松柏---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高洁的品质 牡丹---富贵 杨花---飘零之意
五、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洒脱 李白:清新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 曹操:豪放磅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 (1)了解诗歌的社会背景。 (2)了解作者个人的生活遭遇。 (3)透过诗歌题目、注释了解作品。 (4)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带感情色彩 的词语来把握。
做一做、议一议
布置作业:
1、巩固熟记所教知识点 2、完成《新中考》古诗赏析练习
6、托物言志类 (1)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 (2)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三、表现手法
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
技巧:对比、反衬、烘托、衬托、 托物言志、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用典
四、意象
1、大雁 游子思乡,羁旅伤感。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 之愁。
3、思乡类 (1)表达漂泊天涯的悲苦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战争类 (1)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 向往,对家破人亡的深切同情,对 国土沦丧的愤懑。 (2)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报国无门的悲愤。 (3)表达了边疆战士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之情。
5、闲适类 (1)表达清闲、恬淡的心境 (2)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
知识点归纳
一、诗歌的体式
1.古体诗:形式自由,长短不拘。 2.近体诗: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
又分为律诗和绝句,且都表现为五言 诗、或者是七言诗。
二、诗歌的题材
1、送别类 (1)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2)叙写别后的相思之苦
2、怀古咏史类 (1)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2)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3、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呈现的画
面
解题思路: 准确完整体现原诗意思,语言具
体形象
4、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1)总体说明是什么形象 (2)这一形象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名句赏析 解题思路: (1)抓表现手法、品精炼字词 (2)此句渲染了怎样的意境 (3)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常见题型
1、选取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 解题思路: ⑴如用修辞手法,应指出。 ⑵结合内容,分析这样写的精妙之处。 ⑶分析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2、炼字比较,说说哪个更好
解题思路:
(1)表明自己的看法 (2)分析这个词所写之景及其特点 (包括时令、色彩、情态、抒情特点、 音节特点、表现人物情感等)(3) 分析替换词仅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