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7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ppt

轴向结构的城市常采用
放射网状结构的轨道线路,
如右图所示:
放射式结构适用于有明显市中心、城市规模中等且市郊周 边客流量不大时。
2、网格式结构:若干纵横线路构成的网格,一般城市道路 为棋盘型结构时多采用这种结构。
优点:布局均匀、换乘方便、连通性好缺点:对角线、平 行线间乘客换乘次数较多。
适用于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市中心或不适宜形 成高密度的市中心城市。
1、放射式结构: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 向外呈放射状。
单中心向外放射:所有的线路都交于一点,不利于换乘枢纽的 设计和交通组织。
放射网状:优点,郊区乘客可直达市 中心,从一条路至另一条 路只需换乘一次;缺点,增加了市中心的过境客流量和市中心 的线路负担,相邻郊区间的乘客出行需绕行,增加了出行耗时。
同的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
2、公交线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1)线网密度 :指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面积上,
小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三轮车 轮渡 水运交通
索道缆车
7.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
近期目标:
➢ 公共汽电车 v2 0 km /h,准点率90%。 ➢ 站点覆盖率按 300m 半径计算,建成区 50% ,中心城
区 70%。
➢ 特大城市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 主体,出租汽车等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 两点间公交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 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7.0 本章内容
7.1 概述 7.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7.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7.4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7.5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系统规划
放射网状结构的轨道线路,
如右图所示:
放射式结构适用于有明显市中心、城市规模中等且市郊周 边客流量不大时。
2、网格式结构:若干纵横线路构成的网格,一般城市道路 为棋盘型结构时多采用这种结构。
优点:布局均匀、换乘方便、连通性好缺点:对角线、平 行线间乘客换乘次数较多。
适用于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市中心或不适宜形 成高密度的市中心城市。
1、放射式结构: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 向外呈放射状。
单中心向外放射:所有的线路都交于一点,不利于换乘枢纽的 设计和交通组织。
放射网状:优点,郊区乘客可直达市 中心,从一条路至另一条 路只需换乘一次;缺点,增加了市中心的过境客流量和市中心 的线路负担,相邻郊区间的乘客出行需绕行,增加了出行耗时。
同的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
2、公交线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1)线网密度 :指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面积上,
小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三轮车 轮渡 水运交通
索道缆车
7.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
近期目标:
➢ 公共汽电车 v2 0 km /h,准点率90%。 ➢ 站点覆盖率按 300m 半径计算,建成区 50% ,中心城
区 70%。
➢ 特大城市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 主体,出租汽车等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 两点间公交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 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7.0 本章内容
7.1 概述 7.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7.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7.4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7.5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是城市道 路交通规划的两大核心,其能 够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供更 加全面的思路。
综合交通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 够更好地协调各种不同的交通 系统。
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1 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来缓解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 市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的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能够有 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 通状况。
通过改善城市交通,提高 市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 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市 形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
城市道路交通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设施是 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公共交 通工具等。
2 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建 设交通设施来预防交通事故。
3 环保问题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所有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可以制定更加环保的交通规划来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
1
新技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发展,可以将新技术融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来 改善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分析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通过城市 道路交通数据分析来了解市民的 出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是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的基础,能够了解市民对 交通设施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方法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 划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是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制定出更加精细的城市交 通规划。
交通规划案例ppt课件

ppt精选版
交通规划原理·第的交通发展目标由客、货运两部分组成,而且客运是 城市交通的主要矛盾。客、货运交通都要求是快捷、方便, 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政策的公平,在此 基础上还要以社会、环境、经济、财务的可持续发展为准 则。因此,交通战略要满足以下要求: 为居民生活提供舒适、方便的交通、生活环境; 促进城市的交通、社会、环境、经济及财务可持续发展。 使城市交通运行高效、快捷; 社会资源的分配公平、合理,社会各阶层都能享有平等的 交通权利; 与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协调一致;
半封闭 封闭 封闭 半封闭 封闭
交通规划原理·第11章 12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各大用地组团内各用地片区之间的联系道路,承担跨越 用地片区的联系交通,是组团的道路骨架。为保证城市主干道的通行 能力,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在交通口50-100米内,两侧各加宽5-8米,以 作为道路交叉口拓宽增加车辆进口道之用,对于目前中心城区,由于 用地范围内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交叉口红线宽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尽 量能够满足要求。 城市主要干道因主要承担城市跨越组团/片区的长距离交通联系。贵 阳自行车出行现状已经在3%以下,所以不考虑自行车道,人行道根 据行人交通量的大小,最宽不超过5米,中央分隔根据情况尽量采用 物理隔离。
航天路
片区联系、交通集 6
40
散
3
火炬大道 组团联系、交通集 4
30
散
4
见龙洞路 片区联系、交通集 6
40
散
5
龙水路
片区联系、交通集 6
40
散
6
体育路
片区联系、交通集 6
40
散
ppt精选版
交通规划原理·第11章 17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案例
对外交通规划规范PPT课件

规划内容
建设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跨江跨河大桥 等交通设施,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联
系。
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后,区域内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明 显改善,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更加紧密,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案例三:某国际大都市交通规划经验与启示
01
案例概述
某国际大都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交通管理
流程
需求分析、现状评估、目标设定、方案制定、方案评估与优化、实施与管理。
内容
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规划,包括线路规划、站点规划、交通 组织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等。
02
对外交通现状分析
交通需求分析
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
交通需求量预测
分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密度和就业 岗位分布情况,以评估交通需求规模。
共交通出行。
交通枢纽规划
交通枢纽选址
根据城市交通需求和地理 条件,合理选择交通枢纽 的地理位置。
交通枢纽功能划分
根据交通枢纽的运输方式 和运输需求,合理划分各 功能区域。
交通枢纽交通组织
优化交通枢纽内部的交通 组织,提高运输效率。
交通管理规划
交通管理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交通管理设施,包括 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等。
体系,为其他城市的交通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02
规划经验
注重公共交通发展,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设施;加强道路网络建
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措施,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
03
启示
其他城市在制定交通规划时,可以借鉴该大都市的经验,注重公共交通
发展、加强道路网络建设并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同时结合自
重要性
《道路交通规划 》课件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02
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事故,提
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国内外交通规划的实践与经验
03
介绍国内外先进的交通规划理念和实践案例,为后续课程内容
提供参考和借鉴。
课程目标
掌握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 习打下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国内外交通规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交通规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升学生的专 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实践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道路交通规划是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旨在提高道路 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和车辆数 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 。这导致了交通延误、浪费时间和资源、 增加污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 城市拥堵问题成为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任 务。
环境保护问题
总结词
环境保护是道路交通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重要 因素,旨在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 车辆排放对空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采取 有效的措施,如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 汽车、建设绿地等,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破 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
高速公路规划案例
案例名称
沪宁高速公路规划
规划背景
《交通规划案例》课件

PART 02
交通需求预测
REPORTING
人口与就业预测
人口预测
根据历史人口数据和人口增长趋势, 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和分布,为交通需 求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就业预测
基于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预测 未来就业岗位的数量和分布,考虑就 业岗位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影响。
出行生成预测
居民出行生成
根据人口数量、居民收入、就业岗位分布等因素,预测居民出行生成量,包括通勤、购物、休闲等出行目的。
案例
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规划,通过建设地铁、 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实现城市交通一 体化。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原则
保障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路权,提高慢 行交通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案例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完善的步行 道和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要点一
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停车场、停车位等静态交通设施,缓解城市停车 难问题。
实施效果评估
REPORTING
交通运行效果评估
交通拥堵缓解
通过交通规划和优化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提高了 道路通行效率。
出行时间减少
合理的交通规划使得市民出行时间缩短,提高了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
交通安全提升
通过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和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提 高了道路安全水平。
道路建设时序
根据城市发展进程和资金状况, 合理安排道路建设的先后顺序, 优先建设交通瓶颈路段。
公共交通建设
公交线路规划
01
根据居民出行需求和客流分布,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提高公交
覆盖率和便利性。
公交设施建设
02
建设公交车站、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掌握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第一节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三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四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思考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1雅典宪章的启示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 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运行方式-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 交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
3)组织形式-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 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地铁、轻轨、轮渡、市内航运、出租汽车等。
4)输送对象-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所以研究城市交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城市的 用地布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先要变革规划思想,从 “治本”的角度考虑。
• (1)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总体上形成多中心的组团式 布局,布局要综合考虑,组团内要做到功能基本完善。
• (2)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 • (3)要有交通分流和功能分工的思想,形成道路交通
第22页/共25页
居民OD出行调查
●对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以及暂住、流动人口。 ●内容——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目的、方式、平 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方式——抽样调查(抽样率4%~20%),建议采用专 业调查人员家庭访问法。 ●生产活动越频繁,生活水平越高,居民日平均出行 次数就越多。
第1页/共25页
思考 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1、雅典宪章的启示:
• 城市静态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三大活动从位置和数量关系上表
现为城市的用地布局结构。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 第四节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运行方式-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空中 交通、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
3)组织形式-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 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地铁、轻轨、轮渡、市内航运、出租汽车等。
4)输送对象-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所以研究城市交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城市的 用地布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先要变革规划思想,从 “治本”的角度考虑。
• (1)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总体上形成多中心的组团式 布局,布局要综合考虑,组团内要做到功能基本完善。
• (2)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 • (3)要有交通分流和功能分工的思想,形成道路交通
第22页/共25页
居民OD出行调查
●对象——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以及暂住、流动人口。 ●内容——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目的、方式、平 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方式——抽样调查(抽样率4%~20%),建议采用专 业调查人员家庭访问法。 ●生产活动越频繁,生活水平越高,居民日平均出行 次数就越多。
第1页/共25页
思考 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1、雅典宪章的启示:
• 城市静态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三大活动从位置和数量关系上表
现为城市的用地布局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区域境界线:包围整个调查区的一条假想的边界线。 4.交通分区(Zone):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
质心:出行量最大的地点,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 5.OD调查(起讫点调查) 6.境内出行/境外出行 7.境内外出行/过境出行
. 5
第一节 概述
三.交通分区的划分原则
a. 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 尽量一致;
b. 均匀性(面积、人口、交通量等特性)由中心向 外逐渐增大;
c. 充分利用自然障碍物; d. 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 e. 土地利用 避免将同一用途分开; f. 分区数量,分区人口适中
. 6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一、土地利用调查
一般只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进行。现状和规划 1.土地利用的分类(10大类)
—— 交通规划之二
.
1
内容安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重点 第四节 其他交通调查 第五节 交通调查的新技术与方法
. 2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1、目的、意义
交通调查
数据
交通规划 建立模型 检验理论
一般交通调查要耗费整个交通规划1/2~2/3的费用。
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2.调查用表 3.获取途径 一般从统计部门、交通部门等政府机构获得。
. 9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三、自然情况调查
内容:气候、地形地貌、地质,
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 从专业政府部门获取,如旅游局、地质、矿业等部门。
土地利用
基本资料 社会经济
2、调查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道路,公共交通,对外交通枢纽等;
交通现状:单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事故;
环境影响; .
3
第一节 概述
区域公路网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公路网,其他运输网;
15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三、起讫点调查的工作步骤
1、建立调查机构 统一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2、准备工作 调查表格,调查用车、通讯设备等
3、确定样本率和抽样方法
4、人员训练 大批临时调查员
5、制定计划 调查内容、对象和时间安排 注:调查应在同一天同一时段同时进行
6、典型实验
7、实地调查
.
16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二、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
1895年挪威国家统计局局长凯尔提出“代表性调查”的观 点,进而首次引入“抽样”的调查思想。
1.抽样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观察,依据获得的数据 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 体的正确认识。
总体,总体容量,
样本,样本容量,
样本率(2~20%)——总体越大,样本率取值越小。
PT调查
2~12%, 一般3~5%
车辆OD调查
3%
. 12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抽样率定方法: 一、参照国内外的经验; 二、按数理统计的原理。
2.抽样方法
22 2N22
非概率抽样方法:含有主观判断因素
概率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样本量大,不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顺序(又叫系统)抽样:均匀,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居住、公共设施、工业用地、仓储、对外交通、 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 和其他用地 日本:三大类-----居住、商业、工业 德国:两大类-----居住、工业
. 8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二、社会经济调查
任何交通规划都要进行该项调查。历史和现状 1.调查内容
人口:总量、分布、构成、迁移情况、增长状况等;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投资状况、各产业产值等; 产业:结构、布局;
2.调查内容 特殊用途的用地量:包括交通、绿化等 基础产业的用地量: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 政府机关、大学等 非基础产业用地量: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 中小学、医院等 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3.调查用表(按年度或按分区) 4.获取途径
一般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 部门等有关政府部门获得。 7
我国 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将城市 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四、各项起讫点调查
1、居民出行的起讫点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 居民某一天的出行特征。 方法:家访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 明信片调查法:5~7个题目;回收率低,要求>20% 单位职工询问法:对公共交通规划特别适用 调查内容:家庭信息
个人特征信息 居民出行行为信息 表格设计注意事项
. 17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交通现状:公路交通,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状况
3.调查方法
观测法:用于交通现状调查。
询问法:广泛使用。 方法
观测法
询问法
内容
.
断面交通量 交通流特性 车站、车内客流
基础资料
PT调查
4
第一节 概述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
1.出行(Trip):1945~1948年美国最先使用。三个属性 2.出行端点:出行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又分别叫起点或终点。 3.调查区: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回家 购物 文化娱乐 回单位 业务 看病 探亲访友 其他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车 公交 出租车 单位车 私家车 摩托车 其他
. 18
. 19
居民出行调查表
调查时间___ 年__ 月__ 日 调查员___ 验收员 ___编码员___
. 2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调查(家访调查法)调查分析, 获取如下基本信息:
自然情况
. 1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回顾:定义
一、调查项目
1.目的
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
规律。
居民
2.起讫点调查项目
客流 流动人口
客运枢纽客流
境界线内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 起讫点调查
区内货流 货流
货运枢纽货流
公交车 机动车流
其它车流
境界线上调查
机动车流
. 11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分层随机抽样:可以缩小个体差异;费用较高
整群抽样 :组织简单,降低费用;代表性差
考虑调查对象及调查的具体条件选择抽样方法。
. 13
. 14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3.抽样调查流程
确定抽样调查目标
确定抽样调查的母体
选择抽样方法
四种常用抽样方法
统计整理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
.
对调查数据进行校正、 放大和有效性检验
质心:出行量最大的地点,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 5.OD调查(起讫点调查) 6.境内出行/境外出行 7.境内外出行/过境出行
. 5
第一节 概述
三.交通分区的划分原则
a. 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 尽量一致;
b. 均匀性(面积、人口、交通量等特性)由中心向 外逐渐增大;
c. 充分利用自然障碍物; d. 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 e. 土地利用 避免将同一用途分开; f. 分区数量,分区人口适中
. 6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一、土地利用调查
一般只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进行。现状和规划 1.土地利用的分类(10大类)
—— 交通规划之二
.
1
内容安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重点 第四节 其他交通调查 第五节 交通调查的新技术与方法
. 2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1、目的、意义
交通调查
数据
交通规划 建立模型 检验理论
一般交通调查要耗费整个交通规划1/2~2/3的费用。
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2.调查用表 3.获取途径 一般从统计部门、交通部门等政府机构获得。
. 9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三、自然情况调查
内容:气候、地形地貌、地质,
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 从专业政府部门获取,如旅游局、地质、矿业等部门。
土地利用
基本资料 社会经济
2、调查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道路,公共交通,对外交通枢纽等;
交通现状:单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事故;
环境影响; .
3
第一节 概述
区域公路网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公路网,其他运输网;
15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三、起讫点调查的工作步骤
1、建立调查机构 统一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2、准备工作 调查表格,调查用车、通讯设备等
3、确定样本率和抽样方法
4、人员训练 大批临时调查员
5、制定计划 调查内容、对象和时间安排 注:调查应在同一天同一时段同时进行
6、典型实验
7、实地调查
.
16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二、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
1895年挪威国家统计局局长凯尔提出“代表性调查”的观 点,进而首次引入“抽样”的调查思想。
1.抽样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观察,依据获得的数据 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 体的正确认识。
总体,总体容量,
样本,样本容量,
样本率(2~20%)——总体越大,样本率取值越小。
PT调查
2~12%, 一般3~5%
车辆OD调查
3%
. 12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抽样率定方法: 一、参照国内外的经验; 二、按数理统计的原理。
2.抽样方法
22 2N22
非概率抽样方法:含有主观判断因素
概率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样本量大,不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顺序(又叫系统)抽样:均匀,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
居住、公共设施、工业用地、仓储、对外交通、 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 和其他用地 日本:三大类-----居住、商业、工业 德国:两大类-----居住、工业
. 8
第二节 基本资料调查分析
二、社会经济调查
任何交通规划都要进行该项调查。历史和现状 1.调查内容
人口:总量、分布、构成、迁移情况、增长状况等;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投资状况、各产业产值等; 产业:结构、布局;
2.调查内容 特殊用途的用地量:包括交通、绿化等 基础产业的用地量: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 政府机关、大学等 非基础产业用地量: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 中小学、医院等 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3.调查用表(按年度或按分区) 4.获取途径
一般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 部门等有关政府部门获得。 7
我国 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将城市 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四、各项起讫点调查
1、居民出行的起讫点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调查的主要内容。 居民某一天的出行特征。 方法:家访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 明信片调查法:5~7个题目;回收率低,要求>20% 单位职工询问法:对公共交通规划特别适用 调查内容:家庭信息
个人特征信息 居民出行行为信息 表格设计注意事项
. 17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交通现状:公路交通,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状况
3.调查方法
观测法:用于交通现状调查。
询问法:广泛使用。 方法
观测法
询问法
内容
.
断面交通量 交通流特性 车站、车内客流
基础资料
PT调查
4
第一节 概述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
1.出行(Trip):1945~1948年美国最先使用。三个属性 2.出行端点:出行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又分别叫起点或终点。 3.调查区: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回家 购物 文化娱乐 回单位 业务 看病 探亲访友 其他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车 公交 出租车 单位车 私家车 摩托车 其他
. 18
. 19
居民出行调查表
调查时间___ 年__ 月__ 日 调查员___ 验收员 ___编码员___
. 2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居民出行调查(家访调查法)调查分析, 获取如下基本信息:
自然情况
. 10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回顾:定义
一、调查项目
1.目的
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
规律。
居民
2.起讫点调查项目
客流 流动人口
客运枢纽客流
境界线内调查
城市交通规划 起讫点调查
区内货流 货流
货运枢纽货流
公交车 机动车流
其它车流
境界线上调查
机动车流
. 11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分层随机抽样:可以缩小个体差异;费用较高
整群抽样 :组织简单,降低费用;代表性差
考虑调查对象及调查的具体条件选择抽样方法。
. 13
. 14
第三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3.抽样调查流程
确定抽样调查目标
确定抽样调查的母体
选择抽样方法
四种常用抽样方法
统计整理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
.
对调查数据进行校正、 放大和有效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