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北方知识点总结

北方知识点总结北方是指中国北部地区,是中国地理位置较为靠北的地区。
北方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个地区,涵盖了长江流域以北的大片土地。
北方地区的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与南方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很多独特的知识点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北方的知识点,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知识点1. 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个地区。
东起辽宁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临俄罗斯国境,南至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
地理位置独特,边境线长,各种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促,气候条件恶劣。
3. 地形地貌:北方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有大片平原、连绵起伏的丘陵、多山的山脉和高原等地貌形态。
有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长白山、秦岭大巴山等地质地貌。
历史知识点1. 文化发祥地:北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北京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沈阳故宫等。
2. 著名历史事件:北方地区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战国时期的赵国、秦国、燕国等国家的兴起和灭亡,三国时期的董卓之乱,五胡乱中国,清朝的建立等等。
3. 民族迁徙:北方地区是中国各民族迁徙的重要地区,入侵和迁徙的历史层出不穷。
有匈奴族、突厥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在北方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和王朝。
文化知识点1. 民俗文化: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春节、元宵节、龙舟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2. 方言特点:北方地区的各地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北京话、东北话、河南话等,让人耳目一新。
3. 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如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东北锅包肉等,还有热干面、烧饼、馒头等。
经济知识点1. 农业发展: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发达,如农产品有大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葱等。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方向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01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0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多
元化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0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地区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
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土地资源
耕地
北方地区耕地资源丰富, 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 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等作物。
草地
北方地区草地资源广阔,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林地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相对较 少,但仍然拥有一定的林 地,对生态保护起到重要 作用。
水资源
河流
北方地区河流众多,如黄河、长 江、淮河等,水资源相对较为丰
06
北方地区的未来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资源枯竭与环境压力
北方地区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开发导致资 源逐渐枯竭,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经济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发展滞后。
人口外流与人才流失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大量人口外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制约 了地区的发展。
交通枢纽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中 国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的重要枢纽。
02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
主要地形特征
地势平坦
东北平原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 起伏较小。
东北平原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平原,地 势低洼平坦,土层深厚。
黄河、长江流域冲积平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是北 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包括华北平原、 关中平原等。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及简单介绍摘要: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二、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三、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四、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五、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六、华东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七、华南地区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特点4.人文特点正文:一、北方地区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以北,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4.人文特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南方地区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我国南部,长江以南,包括江南丘陵、华南丘陵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多样,有丘陵、盆地、高原等,长江、珠江、闽江等河流流经。
3.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4.人文特点: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等,注重饮食、民俗等传统。
3.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有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
4.人文特点:多元文化交融,草原文化、丝路文化等,民族风情浓郁。
4.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高原为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山脉。
3.气候特点:高寒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4.人文特点:藏传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
5.东北地区1.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2.地形特点:地势平坦,有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脉。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部分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等。
经济作物
茶叶、甘蔗、油菜、棉花、柑橘等。
畜牧业
以猪、牛、羊等家畜饲养为主,同时发展家禽养 殖。
农业区域布局特点
1 2
农业区域化
南方地区农业布局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稻作 区、东南沿海的渔业区等。
地形地貌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 的平原之一,地势低平,水
网密布,湖泊众多。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 括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等多种地貌类型。
01
02
03
东南丘陵地区山峰起伏,丘 陵广布,山间盆地和河谷平
原错落其中。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 一,四周环山,内部为丘陵
和平原。
04
05
云贵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 一,地势高亢,山峰林立,
04
棕壤主要分布在山地和 丘陵地区,土层较厚, 肥力较高。
02
南方地区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与范围
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长江中 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 贵高原等地区。
南方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 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 为界,东临东海、南海,南接东南亚 。
气候水文条件
北方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 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 热多雨。
年降水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 夏季,春秋季节较为干燥。
主要河流有黄河、长江、松花 江等,但水资源相对匮乏。
土壤类型与分布
01
北方地区土壤类型以黑 土、黄土和棕壤为主。
02
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 原,是肥沃的农业土壤 。
区域地理-中国北方地区

(2)京津唐工业区
①矿产丰富,农业基础好;②交通便利;③近山西煤炭能源基地,联结东北、华北油田的管道;④人口密集;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人才资源丰富;⑤市场广阔;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资源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水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
本区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400mm
0℃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灾害性天气:
冬季寒潮,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尘暴、夏季多洪涝。
中国温度带图
高原垂直气候带
01
寒温带
02
中温带
03
暖温带
04
亚热带
05
热带
06
暖温带
07
中温带
衣:棉袄、夹袄
民俗风情:溜冰。
行:过去有骡子和马车;现在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食: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
住:房屋建筑注意防寒保暖。(黄土高原住窑洞)
北方人民的生活
六 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
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长期遭受旱、涝、碱和风沙的威胁
水土流失
长期的垦殖开荒
春季干旱风沙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读“北方地区”,回答: 山脉: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太行山
秦岭
读“北方地区”,回答: 丘陵: M___________; N___________。 河流: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
范
围 :
内 蒙黑
行
古吉
政
辽
区
京津
的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皖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区域地理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

长城
总结词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象征
详细描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它起于东部的海岸线 ,穿越多个省份,最终抵达西部的戈壁沙漠,全长约2万多公里。长城不仅是一 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黄山
总结词
中国山水画的代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详细描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是中 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自然景观壮丽多彩,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 体。
东北雪乡
总结词
独特的冰雪景观,冬季旅游胜地
作物种类
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 还有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北方地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发展
工业结构
北方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制 造等产业。
大型企业
北方地区拥有一批国内领先的大型企业,如鞍钢、宝钢、首钢等钢 铁企业,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
港口城市
天津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完善的 海运和物流体系。
历史文化
天津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古文化街、瓷房子等。
沈阳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工业基础
沈阳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 等。
中国地理_北方地区

名胜古迹
故宫
01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长城
02
横跨北方多个省份,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代表,也是世
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
03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
一。
旅游资源
1 2 3
等。
人口分布
01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 冀、半。
03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02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01
02
03
地势平坦
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地 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较 低。
黄土高原
包括山西、陕西等地的黄 土高原,是北方地区地形 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
北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 要事件,如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 和变革。
多元文化融合
北方地区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 冲击和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 特点。
经济发展
农业发达
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平原和肥沃 的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
基地。
重工业聚集
北方地区曾是中国重工业的主要 基地,如钢铁、煤炭、机械等产
05
北方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当前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资源短缺
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 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垦和采矿等活动导致土 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对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破坏。
空气污染
北方地区重工业发达,能源结 构以煤炭为主,导致空气污染 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图,下表为乌兰察布市五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a,b,c,d四处马铃薯优势产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B.洪涝灾害C.水土流失D.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
A.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B.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D.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3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
C.湿地D.草地
35.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1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37.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参考答案
1.B
2.B
3.A
21.图示聚落在
A.农田临近河流以方便灌溉B.农田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民居远离山坡以利于修建D.民居靠近坡地上部可避免滑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23.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27.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D.地质构造
28.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小麦B.小麦、谷子
C.谷子、青稞D.青稞、玉米
读某地降水量与风速月际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
(3)甲图中N所在的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最可能为________。(2分)
(4)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4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 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C.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32.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33.(右下图)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江淮地区B.华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降水B.霜冻期C.光照D.热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吉林雾凇的形成,关键是因为这里存在着“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江水”。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关于雾凇的分析,错误的是
A.低温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前提
B.阴天比晴天更容易形成雾凇
C.空气湿度大,水汽易饱和,容易形成雾凇
C.600小时 地形和人类活动D.800小时 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距海远近C.洋流D.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A.a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B.b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c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D.d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15.根据材料,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
①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②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
③多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钙土,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
C.受沿岸洋流影响D.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京剧B.豫剧C.秦腔D.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2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6.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地势高峻,气候高寒,雪峰连绵
B.西高东低,三角洲平原海拔很低
C.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坦开阔平原
D.地形复杂,山地、盆地交错分布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描写的即是下图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特点。结合其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A.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着
B.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图示地区
A.位于我国西南山区B.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C.春季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生产D.主要运输方式为内河航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梅雨锋南北摆动B.夏季风势力强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联系材料,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6分)
高二地理限训答题纸
姓名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
36.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A.1~2月B.3~6月C.7~9月D.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客土下滑B.利于客土和本地土壤的融合
C.提高草种的发芽率D.利于地表水下渗
13.该绿化方法宜选择的植物类型是
①耐旱植物 ②耐盐碱植物 ③耐贫瘠植物 ④高大乔木
36.(1)夏季。该瀑布位于黄河的中游,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
(2)地形。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
(3)600mm
(4)矿产资源(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动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低;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等。
霜降
10月23~24日
立冬
11月7~8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18.惊蛰和霜降节气与哈尔滨实际物候相比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