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防治小知识

合集下载

尿路结石健康宣教

尿路结石健康宣教

尿路结石健康宣教国内成年人中每十人就有一名是尿路结石患者,由于疼痛剧烈堪称“头号痛王”,令人畏惧万分。

泌尿系统是人体水路的重要输通管道,尿液必须经由肾脏通过输尿管、膀胱、尿道而被排出体外,一但在此路线中,尿液出现沉积物的结晶体,堵塞排尿管道,即形成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一个广泛性的通称,举凡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产生结石,皆可称之。

根据化学成分的分析,尿路结石的成分有草酸钙、磷酸钙、碳酸钙、尿酸、胱氨酸,尤以草酸钙结石最常见,约占80%。

如何辨别尿路结石的症状尿路结石的典型症状有血尿、肾绞痛、下腹胀痛、排尿不顺等,但不同位置的结石,其症状有些差异:肾结石患者常有钝痛或绞痛,呈阵发性的发作,疼痛感发生时经常是向患者侧脊肋骨、上腹部或沿输尿管方向放射,甚至可延伸至下腹部、腹股沟或大腿内侧,并有血尿、腹胀、腹泻、呕吐及脸色苍白、冒冷汗等现象。

但肾结石过大时,则无绞痛现象,仅有腰部胀痛与血尿的症状,而结石的阻塞,也会因此造成肾积水。

输尿管结石由于输尿管极细,一旦发现结石,疼痛发作时会呈剧烈的绞痛,向腹股沟、大腿内侧、女性阴唇、男性阴茎、阴囊处放射,发作时会出现明显的血尿,有些患者则会有腹痛或感觉盲肠附近有疼痛感。

膀胱结石患者会有频尿、排尿痛或排尿困难,甚至尿量短少、断断续续的现象,以及尿液中会有程度不同的血尿或脓尿。

尿道结石尿道结石的表现症状有排尿不畅、尿线变细、成滴状的排尿及尿道疼痛等。

尿路结石经诊断确立后,若结石面径在0.5公分以下,建议患者以喝水方式,使其自行排出,6周后若无排出就需接受治疗;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必须开刀手术,这不但患者痛苦,危险性也高。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目前对付这一难缠的疾病,已可摆脱开刀之苦,较先进的治疗方法有经皮肾脏取石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及体外震波碎石术等。

体外震波碎石术较为方便易行,费用也较低,但是体外震波碎石术,通常需再辅助其它治疗方法,并定期接受复检,才能有效治疗尿路结石。

泌尿系结石基础知识

泌尿系结石基础知识

泌尿系结石基础知识
什么是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在泌尿系内形成的固体结晶体,主要由矿物质和盐类组成。

泌尿系结石可以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等部位。

结石的成因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最主要的因素包括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尿液PH值、代谢疾病等。

例如,高盐、高蛋白饮食容易导致结石形成;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个体患病风险。

结石的症状
泌尿系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部疼痛等。

如果结石堵塞了输尿管,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的肾绞痛。

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的诊断方法有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通过尿液分析确定结石成分。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尿路通畅保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取石术等。

结石的预防
预防泌尿系结石包括饮食调整、多饮水、注重运动、及时就医等方式。

饮食上,避免摄入过多盐分和蛋白质;多喝水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结语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及时就医、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减少结石对健康的影响。

以上便是关于泌尿系结石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

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

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国内外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下面将对2022年最新的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一、患病原因
泌尿系结石是由于尿中溶质超过饱和度而析出结晶,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沉积形成结石。

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尿液生理化学异常等。

二、诊断标准
1.症状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泌尿系结石。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钙、尿酸、尿钠、尿钾等检查结果异常。

三、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小于5mm的肾结石,可以采取饮水、利尿剂、体位调整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促进结石排出。

2.冲击波碎石术:对于直径大于5mm的结石,尤其是在输尿管内的结石,可以采用非创伤性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3.内镜取石术:对于输尿管内结石无法通过药物或冲击波碎石术排出的患者,可以采用内镜取石术进行治疗。

四、预防措施
1.饮食调整: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减少食用含草酸盐食物。

2.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促进尿液稀释。

3.药物治疗:如尿酸结石可口服碱化尿液的药物,钙结石可口服降钙药物。

以上就是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水平。

泌尿系结石知识点

泌尿系结石知识点

泌尿系结石知识点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泌尿系结石这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您知道吗?泌尿系结石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时不时就给咱们的泌尿系统来点儿“惊喜”。

它呀,在咱们身体里悄悄形成,还不打声招呼。

先来说说这结石是咋来的。

就好比咱们家里的水管,要是水质不干净,时间长了是不是就容易有污垢沉积?咱们的泌尿系统也一样,平时喝水少了,尿液浓缩,里面的一些物质就容易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还有啊,有些人的代谢出了问题,比如钙代谢紊乱,那钙就容易在泌尿系统里“扎堆”,结石也就这么来了。

这就像一群不守规矩的孩子,乱哄哄地聚在一起捣乱。

再说说这结石的种类。

有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草酸钙结石,有像沙子一样细碎的尿酸结石,还有磷酸钙结石等等。

它们就像是不同性格的“小怪兽”,各有各的特点和“破坏力”。

结石一旦形成,那可不好受!您想想,身体里有个异物在那卡着,能舒服吗?小的结石可能随着尿液悄悄溜走,可要是大一点的,那就麻烦啦!它会像个路障一样,堵住泌尿系统的通道。

比如说卡在输尿管里,那疼痛可真是要命,就像有人拿着一把刀在肚子里乱搅,疼得人直打滚。

这时候,尿频、尿急、尿痛这些症状也会跟着来凑热闹,让人苦不堪言。

那怎么发现这坏家伙呢?有时候,它会让您出现腰疼、血尿,这就是在给您发信号呢!去医院做个 B 超、CT 啥的,就能把它给揪出来。

发现了结石可不能不管,得赶紧想办法对付它。

如果结石小,多喝水,多蹦跶蹦跶,说不定它自己就跑出来了。

这就像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哄回家一样。

要是结石大,那就得靠医生的各种手段啦,比如体外碎石、微创手术等等。

预防结石也很重要啊!平时要多喝水,多运动,别总是坐着不动。

饮食也得注意,少吃那些容易长结石的食物,比如菠菜、草莓、动物内脏。

这就像是给咱们的泌尿系统打扫卫生、保持清洁,不让结石有可乘之机。

总之,泌尿系结石可不能小瞧,咱们得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让咱们的泌尿系统健健康康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泌尿系结石健康教育

泌尿系结石健康教育

泌尿系结石健康教育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引起大家对泌尿系结石的重视,我们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泌尿系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固体结构,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尿酸、草酸盐、磷酸钙等物质,造成尿液中的溶质超过了饱和度。

泌尿系结石常见于肾脏、膀胱、尿管等部位,其症状包括腰痛、尿频、尿急、血尿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食调节: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至少2升;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肝脏、咖啡、虾、鱼等;减少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草酸盐和磷酸钙。

2.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排尿,不要憋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保持坐姿;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适当使用利尿药物和碱性药物,以调节尿液的酸碱度。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要注意阴道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和B超检查,及早发现和
治疗泌尿系结石。

总之,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自己的泌尿系统健康。

泌尿结石护理知识点总结

泌尿结石护理知识点总结

泌尿结石护理知识点总结一、饮食护理1. 饮水饮水是泌尿结石患者最基本的饮食护理。

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结石成分,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

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左右,以清水为主。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量饮用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饮品,如小米水、莲子水等。

2. 饮食泌尿结石患者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进食高嘌呤、高盐、高脂肪、高糖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宜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谷物等,有利于促进排泄和稀释尿液。

此外,患者还应该合理搭配饮食,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餐后饱胀。

3. 盐的摄入过量的盐摄入会增加尿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使结石的形成风险增加。

因此,患者在饮食中要合理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中的钠盐含量,尽量选择低盐或无盐食品。

4. 钙的摄入有些泌尿结石患者会在饮食中过分限制钙的摄入,这种行为是不科学的。

适量的钙摄入有助于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因此患者不应该过于限制饮食中的钙含量。

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类、海产品等。

5. 避免饮酒饮酒对泌尿结石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酒精会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加重肾脏的负担,增加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因此,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饮酒,甚至戒酒。

二、日常护理1. 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和消耗体内的物质,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

泌尿结石患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促进腹部和盆腔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

2. 定期排尿泌尿结石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排尿,尤其是在饮水后需要多次排尿,避免尿液在体内滞留过久,增加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浓度。

排尿后还应该注意清洁,在外出时注意憋尿,避免尿液在体内滞留过久。

3. 减少压力心理压力的增加会导致体内一些激素的分泌增加,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代谢,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因此,泌尿结石患者需要学会减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情绪波动。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患者减少结石的发生和缓解相关症状。

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以下是一些预防结石的策略:1. 充足饮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是预防结石的基础。

每天饮水量一般建议在2-3升,特别是在热天或进行剧烈运动时应注意补水。

饮用足够的水能够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2. 控制饮食:饮食对结石的形成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尽量减少高含钙、高含尿酸、高含草酸和高盐的食物摄入。

饮食宜选择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健康饮食,以减少结石的产生。

3. 控制尿液pH值:不同类型的结石形成与尿液的pH值相关,控制尿液的酸碱度可以有效预防结石。

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碱性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尿液的碱性,预防尿酸结石的形成;而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酸性食物,如肉类和谷物,可以降低尿液的碱性,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4. 控制摄入的盐量:高盐饮食会导致尿液中钠的增加,增加钠的排泄量。

这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因此,减少盐的摄入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非常重要。

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根据结石的类型和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小型结石,可以使用药物来促进结石的排出。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和扩张尿路的药物,可以增加尿液的产量和尿液在尿路中的流动性。

2. 物理治疗:一些结石过大或无法自行排出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方法。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和内窥镜下治疗(URS),通过外置震荡波或内窥镜技术将结石粉碎或取出。

3.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复杂的结石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可以通过直接切除结石或修复尿路来治疗泌尿系结石。

治疗泌尿系结石时,我们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泌尿系结石健康宣教

泌尿系结石健康宣教

泌尿系结石健康宣教为了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以下是一些健康宣教:入院时:1.多运动,例如跳绳、跑步、走步等。

2.饮食应低盐、低蛋白、低脂肪为主,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5克,钙摄入量应大于800毫克/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克/千克体重/日。

3.水化疗法包括:每日饮水量应为2500-3000毫升,确保每日尿量达到2000-2500毫升以上;多食西瓜以利尿;进食富含柠檬酸盐的水果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或者饮用鲜柠檬水、菊花茶;避免过度饮用浓茶、咖啡、可口可乐、菠菜、肥肉等。

4.药物治疗应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确定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调节尿液的pH值、调节代谢、中药和针灸、控制感染和解痉止痛等。

术前:1.术前应戒烟戒酒,放松心情,确保充足的睡眠。

2.活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游泳等。

3.饮食方面,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每日饮水量应为3000毫升,勤排尿;如出现腰腹部疼痛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根据病情,术前应进行CT定位,定位后卧平车返回病房,保持平卧于平车,不要下平车;配合医护工作,完成术前检查及准备。

术后:1.持续进行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及吸氧。

2.留置的管道包括:尿管、尿管和血浆管、尿管和肾造瘘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留置不同的引流管。

3.活动方面,术后6小时内应进行床上活动四肢,例如握拳、双下肢屈曲提臀;6小时后应进行翻身,每小时一次,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应绝对卧床2-3天,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及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次日可下床病区活动,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固定于近膝关节处,并做到“三个一”:趟一分钟,坐一分钟,床边扶床站一分钟。

4.饮食方面,应遵循医嘱禁食,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菠菜、浓茶、咖啡等。

5.饮水方面,每日饮水量应为3000毫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结石的防治
泌尿系统结石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

泌尿系结石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往往继发于肾结石,尿道结石往往是膀胱内结石随尿流冲出时梗阻所致。

一、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诱发因素
(一)全身性因素
1、新陈代谢紊乱:体内或肾内存在有某种代谢紊乱,可引起高血钙
症、高尿钙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痛风病人、特发性高尿钙症病人易发生结石。

2、饮食与营养:尿石的形成与饮食营养有一定关系,如菠菜、豆类、
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

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脂肪摄取太多,糖分增高,蛋白质过量都可能引起草酸盐沉积而引起结石。

不喜欢喝水的人结石发生率升高
3、生活环境:尿石在某些地区的多发,可能与地理、气候、水源及
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4、精神、性别、遗传因素:现代工业化社会中,高度职业紧张状态
的人群结石发生率较高。

女性尿石发生率远较男性为低。

尿石形成与遗传的关系比较明显的只有胱氨酸和尿酸结石。

5、疾病:一些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卧床,溶骨性骨肿
瘤,等等都有诱发结石形成的可能。

6、药物:乙酰唑胺(治疗青光眼的常用药),维生素D中毒,大量
口服维生素C(可转变为草酸)、皮质激素、磺胺、阿斯匹林等均可发生结石(长期服用)。

(二)泌尿系统的局部因素:
1、尿路感染:菌落、脓块、坏死组织等均可构成结石核心,而且使
尿液碱化,有利于磷酸盐、碳酸盐的沉淀形成结石。

2、尿路慢性硬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动力性排尿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尿流不畅,尿液郁积可使晶体沉淀、聚合形成结石。

3、异物:尿路内存留的异物,如长期留置的尿管,不吸收的手术缝线等,使成为尿液中晶体附着的核心而形成结石。

二、辅助检查
B 超表现为强光团和回声,肾盂不同程度的积水。

X-Ray 平片和IVP 是确诊和准备治疗的重要手段。

IVP 还有助于判断肾功能状态,积水和发现各种畸形,同位素扫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CT,MRI 亦可确诊。

三、尿结石的分类
(一)按照尿石的形成原因,可以将结石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两大类。

(二)按照尿石的成分,可以将结石分为含钙结石(如:草酸钙、磷酸钙)、感染结石(主要成分为磷酸镁铵和羟磷灰石)、尿酸结石(尿酸和尿酸铵)、胱氨酸结石等。

(三)按照尿石所在的部位,可以将结石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两大类。

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则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四、结石的危害
肾结石小的,活动度小的损害轻,大的损害重,可引起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如果并发感染可引起脓肾,长期结石刺激肾粘膜,有可能使其继发癌变。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梗阻,导致肾积水,长期积水或梗阻加重回导致肾功能丧失。

膀胱结石可使粘膜充血,渍疡和出血,诱发膀胱粘膜癌变。

尿道结石可引起急性尿潴溜,排尿困难。

五、临床表现
(一)上尿路结石:如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常表现为腰部或腹部疼痛。

轻则感腰部酸胀或不适,重则呈严重的刀割样疼痛,这种疼痛似乎极少有人能够忍受,医生称之为肾绞痛。

常突然发作,疼痛常向下腹部、腹股沟、股内侧放射。

绞痛发作时,病人常表情痛苦异常,双手紧压腹部和腰部,卷曲在床,甚至在床上翻滚,呻吟不已,大汗淋漓。

发作常持续数小时,但亦可数分钟即自行缓解。

同时多伴恶心、呕吐和血尿,有时自排尿开始到结束都能看见肉眼血尿,尿液呈鲜红色、茶叶水色或洗肉水色,但多数血尿只能在显微镜下发现。

(二)下尿路结石:它们的症状各不相同。

①膀胱结石常表现为排尿中断和排尿疼痛。

疼痛为下腹部和会阴部钝痛,亦可为明显或剧烈疼痛,排尿终末时疼痛加剧,同时可伴终末血尿。

患者常欲卧位以求疼痛缓解。

结石若嵌于膀胱颈口,则出现明显排尿困难,亦可排尿中断或发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必须改变体位或摇晃身体,才能继续排尿。

②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呈滴沥状,有时出现尿流中断及尿潴留。

排尿时有明显的疼痛。

后尿道结石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

并发感染者尿道有脓性分泌物。

女性尿道憩室结石,常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血尿。

六、结石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大量饮水,每天至少饮水2~3升,为保持夜间尿量,夜间排尿后宜再饮水。

经常作跳跃活动,或对肾下盏内结石行倒立体位及拍击活动,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二)排石治疗:对结石直径小于0.5cm的患者,可试行排石治疗,即解痉剂+利尿剂+中草药+多饮水+适当运动的综合治疗。

解痉止痛:常用药物为杜冷丁及阿托品,用阿托品0.5毫克及杜冷丁50~100毫克肌肉注射,口服颠茄片16毫克,一天三次。

中草药治疗:常用药物有金钱草、海金沙、瞿麦、扁畜、车前子、木通、滑石、鸡内金、石苇等可随症加减。

(三)溶石治疗: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的溶解度增加,当尿PH值达到7时,可使尿酸溶解度增加36倍,首选枸橼酸钾。

(四)体外冲击波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合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五)输尿管镜术: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患者,可采用输尿管镜手术,就是将输尿管镜经尿道、膀胱插入输尿管,用激光或气压弹道将结石粉碎,排出体外。

(六)经皮肾镜术:对于肾结石大于3cm,冲击波碎石失败者,可用经皮肾镜治疗。

将肾镜在导丝的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至肾脏,在直视下用激光或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后排出体外。

(七)手术方式:根据结石大小、形状和部位不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
1、肾盂或肾窦切开取石术:切开肾盂、取出结石,鹿角状结石或肾盏结石,有时须作肾窦内肾盂肾盏切开取石。

2、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结石较大,不能经肾窦切开取石者,需切开肾实质取石。

3、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肾一极多发性结石(多在肾下极),或位于扩张而引流不畅的肾盏内,可将肾一极或肾盏连同结石一并切除。

4、肾切除术:一侧肾结石并有严重肾积水或肾积脓,已使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功能,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可行切除患肾。

5、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或结石嵌顿引起尿流梗阻或感染,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