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课件4-京剧的声韵及服装化妆
合集下载
《京剧欣赏》课件

六、结语
京剧的文化价值
京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如何欣赏京剧
在欣赏京剧时,观众应关注剧情、 角色表演和音乐唱腔等方面,从 中体会其独特之美。
欣赏京剧的意义和乐 趣
京剧能够让人们领略到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带给人们欢 乐、感动和启迪。
京剧流派
京剧的流派有京剧、马派、程派 等。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和声腔特点。
四、京剧常见剧目
1 《红楼梦》
2 《霸王别姬》
根据曹雪芹的经典小说改编的京剧剧目,讲述了 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恨情仇。
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描绘了勾践和西施之间的 爱情悲剧。
3 《管锥编》
4 《窦娥屏的英勇故事。
化妆与服装
京剧角色依托于精心设计的化妆与传统服装,使人 物形象更加鲜明。
音乐与唱腔
京剧独特的音乐和高亢激昂的唱腔是其表演形式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三、京剧名家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 尚小云、荀慧生。她们以各自独 特的演技和表演风格闻名于世。
京剧名配角
名配角有杨洪基、苏岩、尚长荣 等。他们在京剧表演中扮演重要 的配角角色。
这是一部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京剧剧目,讲述了 窦娥为了报仇,化身鬼魂的故事。
五、京剧在现代
1
京剧改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传承与创新
2
以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京剧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使其在当代艺
术中绽放异彩。
3
京剧国际影响
京剧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已 经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关注。
《京剧欣赏》PPT课件
京剧课件精美 (4)

人 物 角 色
红脸—忠臣正义 黑脸—正直鲁莽勇敢 白脸—奸险狡诈 紫脸—沉着果敢 黄脸—凶险残暴 蓝脸—勇猛顽强
脸 谱 分 类
粉白脸、整脸、三块瓦、花三块、十子 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太监脸等。
剧目欣赏
《乌盆记》 剧情简介:南阳缎商刘世昌结帐回家, 行至定远县遇雨,借宿窑户赵大家。赵大 夫妇见才起意,将刘世昌主仆毒死,又将 其尸剁成肉泥烧成乌盆。鞋工张别古向赵 索欠,赵大以盆抵债。刘魂附乌盆诉冤, 张别古代刘鸣冤,包拯杖毙赵大。又名 《奇冤报》。
京剧
第 五 章
的形成与发展
面部化妆是塑造人物角色面部形象的 重要艺术手段。 面部化妆有以下特点; 1、面部化妆可以改变演员本来的面 目,变为剧中人物的面目。 2、演员化妆过程中,通过眉、眼、 鼻、口的夸张描化,不仅有利于演员的面 部表情的表演,而且能够结合演员的唱做 动作,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京剧的
第 四 章
人物造型
人物造型:是跟据角色身份、年龄、性 格、民族、职业等;利用化妆材料进行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 艺术手法。 包括:面 部、头部、服
饰化妆,京剧
人物化妆要脸
谱化、有褒有
贬。
面部化妆:勾脸、揉脸。 抹彩、髯口。 头部化妆:吊眉、勒水纱、贴片子。 上头面;水钻、点翠等。
着装:首先穿彩裤、水衣、胖袄、大 领、靴鞋。 服装:蟒、官衣、褶子、帔、靠等。
京剧ppt课件

梅兰芳
杰出的旦角演员,以优美 的唱腔和身段,以及刻画 人物的细腻入微而闻名。
程砚秋
著名的老生演员,以独特 的演唱风格和深厚的艺术 造诣广受赞誉。
04
京剧的现代发展与国际影响
京剧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剧目的改编
保留经典剧目的精彩,注入现代 元素,使传统剧目焕发新的活力
。
表演形式的创新
尝试将京剧与歌剧、舞剧等其他 艺术形式结合,创造独特的表演
形式。
音乐与舞美的改革
运用现代音乐和舞美技术,丰富 京剧的音响效果和视觉呈现。
京剧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海外巡回演出
通过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展示京剧的魅力,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
外国演员的参与
邀请外国演员参与京剧演出,拓展京剧的国际影 响力。
外国观众的热爱
京剧在国际上拥有众多观众,外国观众对京剧的 热爱和推崇证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表演艺术与技巧
表演艺术
京剧的表演艺术注重声、色、艺的结合,强调演员的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 全面掌握。
技巧运用
京剧的表演技巧包括身段、台步、亮相等,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能准确塑 造角色形象。
舞台设计与布景
舞台设计
京剧的舞台设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常分为前台和后台两 部分,舞台布景根据剧情需要而变化。
传统服饰及其寓意
01
蟒袍
蟒袍是京剧中重要的服饰之一,寓意着权力和地位。蟒袍上的龙、凤、
鱼、鸟等图案,以及不同的颜色和纹样,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
义。
02
褶子
褶子是京剧中常见的服饰之一,主要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两种。花褶子
上的花卉、动物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素褶子则以简洁的线条和纹
京剧艺术鉴赏_PPT模板.pptx

喜爱和推崇。 3 京剧的艺术特点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舞台布景而闻
名。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高亢悠扬的唱腔,将
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京剧还注重舞台布景的设计和服装的搭配,为观
众呈现出华丽精美的视觉效果。
02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以唱、 念、做、打为主,其中以唱 腔最为重要,讲究声情并茂 ,字正腔圆。
京剧化妆与服装的关 系
京剧化妆与服装相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 相互映衬,通过精心设计的 服装和化妆,可以使演员更 好地融入角色,增强表演的 艺术效果。
06 京剧的现状和未来展 望
京剧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京剧的现状
京剧的未来展望
京剧的保护与传承
京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观 众老龄化、传统技艺流失等 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和教育 来保持其活力。
京剧的唱腔艺术
京剧的唱腔艺术丰富多样, 主要有二黄、二白、三黄、 四平调等,每种唱腔都有其 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京剧的身段动作
京剧的身段动作是表演的重 要组成部分,包括手势、眼 神、步法等,旨在通过身体 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
03 京剧的主要角色类型
京剧的主要角色类型
生旦净末丑
武生与小生
老旦与丑角
于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观众的共鸣,使人们感受
到艺术的力量。
05 京剧的服装和化妆艺 术
京剧的服装和化妆艺术
京剧服装艺术
京剧服装艺术丰富多样,色 彩鲜艳,图案独特,通过服 装可以展示角色的身份、地 位和性格特点。
京剧化妆技巧
京剧化妆技巧高超,通过精 细的脸部彩绘,可以塑造出 各种人物形象,展现角色的 年龄、性别和情感状态。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舞台布景而闻
名。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和高亢悠扬的唱腔,将
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
京剧还注重舞台布景的设计和服装的搭配,为观
众呈现出华丽精美的视觉效果。
02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
京剧的基本表演形式以唱、 念、做、打为主,其中以唱 腔最为重要,讲究声情并茂 ,字正腔圆。
京剧化妆与服装的关 系
京剧化妆与服装相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 相互映衬,通过精心设计的 服装和化妆,可以使演员更 好地融入角色,增强表演的 艺术效果。
06 京剧的现状和未来展 望
京剧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京剧的现状
京剧的未来展望
京剧的保护与传承
京剧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观 众老龄化、传统技艺流失等 问题,需要通过创新和教育 来保持其活力。
京剧的唱腔艺术
京剧的唱腔艺术丰富多样, 主要有二黄、二白、三黄、 四平调等,每种唱腔都有其 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京剧的身段动作
京剧的身段动作是表演的重 要组成部分,包括手势、眼 神、步法等,旨在通过身体 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
03 京剧的主要角色类型
京剧的主要角色类型
生旦净末丑
武生与小生
老旦与丑角
于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观众的共鸣,使人们感受
到艺术的力量。
05 京剧的服装和化妆艺 术
京剧的服装和化妆艺术
京剧服装艺术
京剧服装艺术丰富多样,色 彩鲜艳,图案独特,通过服 装可以展示角色的身份、地 位和性格特点。
京剧化妆技巧
京剧化妆技巧高超,通过精 细的脸部彩绘,可以塑造出 各种人物形象,展现角色的 年龄、性别和情感状态。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京剧》PPT课件

奇,会多演富格
伟但地为品彩的 、在位将貌,人 豪性的军或俗物 迈格人、者称类 。气,神性“型
角 是 舞 台
质虽化格大,
上有人有花脸
京剧中的
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表
演风格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
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
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
武艺高超的人物,"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
苟慧生嗓音甜亮,略带沙
音,其演唱娇媚婉转,不 用高腔, 以柔为主;念白 流利清脆、娓娓动听;做 工尤为出色,表情极 为"美"、 "媚"、"脆"兼而有之。
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剧中
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
反派。
武
文
丑
丑
梅兰芳 "四大名旦"之首,是
中国当代最卓越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 举世公认的中国戏曲艺术家的杰出代表。 梅兰芳及其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中国 民族艺术的瑰宝, 在世界上也享有极 高声誉。
代永勤 大不学 师满苦 的足练 重,, 要这不 原正慕 因是虚 。 梅名
类拔萃的人物,被人 牌老生和班主。
们誉为“京剧鼻祖”。 他继承了徽班兼收并
山县人。生于1811 年11月22日,卒于 1880年1月24日。程
长庚从小受到戏曲艺
术的熏陶;经过艰苦
蓄的传统,善于熔汇 徽调、汉调、昆曲、 梆子诸腔之长于一炉, 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的努力,
行是扮演男性角
色的一种行当,其中
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
京剧艺术知识与欣赏第4课件

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四平调也叫平 板二黄。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 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 进速度上有别。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 调就是四平调唱腔。再如京剧《游龙戏凤》 也基本上是四平调。 请大家多看看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和 《游龙戏凤》。
《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贵妃醉酒》
《游龙戏凤》 游龙戏凤》
正德帝: 【四平调】 孤王我离却了燕京地,梅龙镇上闲散心。 将玉玺交与了龙国太,朝中大事托付众卿。 我这里木马儿一声振,唤出提茶送酒的人,啊,畅饮杯巡。 李凤姐: 【四平调】 自幼儿生长在梅龙镇,兄妹卖酒度光阴。 我兄长巡更去守夜,他言说店前有一位军人。 我这里捧茶把客堂进,急忙回转绣房门,啊,习线针。
【西皮摇板】 隔轿西望路漫漫, 盼他早日到灵山。 取得真经遂孤愿, 【西皮散板】 我大唐享太平亿万斯年。
《二进宫》唱词 二进宫》
李艳妃(白)呀! 【二黄摇板】 听说杨波搬兵到,不由哀家喜眉梢。将太子付与小姐抱, (李艳妃将太子抱给徐小姐。) 徐小姐:双手付与老年高。 (徐小姐将太子抱给徐延昭。) 徐延昭:用手接过大明后,你保幼主坐龙楼。 (徐延昭将太子抱给杨波。) 杨波:用手接过龙一条,二目圆睁把臣瞧。 趁此机会生计巧,浑身上下似水浇,难以保朝。 徐延昭:大人不必生计巧,你的心事某猜着。 莫不是保幼主嫌官小?快将杨波加封号。
高拨子的戏不多
高拨子的板式比较多,上下句落音都比较 自《杨门女将》中的高拨子唱腔 板式基本相同,都是由高拨子导板、回龙、 原板、摇板、散板等板式组成的唱段。 请大家多听听《徐策跑城》和《杨门女将》 中的高拨子唱腔。 但是在《野猪林》中林冲有一段高拨子唱 腔,请欣赏。
《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霸王别姬》
《京剧》PPT课件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脸谱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合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脸谱
京剧的唱腔的种类颇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拔子、南梆子、昆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是两种声腔的总称。
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
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唱腔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褒贬、别善、寓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板腔体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锣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昆腔、吹腔。
唱、念、做、打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高中音乐鉴赏《国之瑰宝——京剧》PPT课件

服饰文化
京剧中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不同类型的服饰能够表现 出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05
京剧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艺术的传承
京剧艺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详细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成熟过程,以及它在戏 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传统表演技巧和特色
对京剧的表演技巧、唱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详 细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京剧的艺术特色。
曲牌
曲牌的定义
曲牌是京剧中用来表达特定情感或场景的音乐曲牌,每个曲牌都有其特定的旋律和节奏。
曲牌的种类
京剧中有很多曲牌,如夜深沉、二黄慢板等,每个曲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力。
曲牌的应用
曲牌在京剧中广泛应用于表达情感和场景,如夜深沉曲牌多用于表现忧思愁绪,二黄慢板 则多用于表现庄重肃穆的场景。
《京剧艺术概论》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相关网站推荐
中国京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网站
京剧艺术网 梅兰芳纪念馆网站
THANKS
打击乐
01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
打击乐在京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节奏感,还可以通过
不同的打击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02
打击乐的种类
京剧中的打击乐包括鼓、锣、钹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
现力。
03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如轻重缓急的敲击方式、不同力度的运
用等,这些技巧都能为京剧表演增添更来自的表现力。起源背景明末清初,随着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各地戏曲艺术逐渐向北京汇聚。
形成过程
徽剧、汉剧、昆曲等剧种在北京融合,形成了京 剧的雏形。
初步发展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开始形成并逐渐 发展。
京剧中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不同类型的服饰能够表现 出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05
京剧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艺术的传承
京剧艺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详细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成熟过程,以及它在戏 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传统表演技巧和特色
对京剧的表演技巧、唱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详 细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京剧的艺术特色。
曲牌
曲牌的定义
曲牌是京剧中用来表达特定情感或场景的音乐曲牌,每个曲牌都有其特定的旋律和节奏。
曲牌的种类
京剧中有很多曲牌,如夜深沉、二黄慢板等,每个曲牌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力。
曲牌的应用
曲牌在京剧中广泛应用于表达情感和场景,如夜深沉曲牌多用于表现忧思愁绪,二黄慢板 则多用于表现庄重肃穆的场景。
《京剧艺术概论》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相关网站推荐
中国京剧网 中国戏曲学院网站
京剧艺术网 梅兰芳纪念馆网站
THANKS
打击乐
01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
打击乐在京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节奏感,还可以通过
不同的打击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02
打击乐的种类
京剧中的打击乐包括鼓、锣、钹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
现力。
03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打击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如轻重缓急的敲击方式、不同力度的运
用等,这些技巧都能为京剧表演增添更来自的表现力。起源背景明末清初,随着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各地戏曲艺术逐渐向北京汇聚。
形成过程
徽剧、汉剧、昆曲等剧种在北京融合,形成了京 剧的雏形。
初步发展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开始形成并逐渐 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团字的具体例子:
• • • • • • 尖字: “心”(sin) “酒”(ziu) “就”(ziu) “先”(sian) “尖”(zian) • • • • • • 团字: “欣”(xin) “九”(jiu) “旧”(jiu) “掀”(xian) “奸”(jian)
6.3京剧中的“十三辙”
十三辙:
《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各种声 调之比较(1):
台词 京剧 舞台 声调 湖北 方言 声调 北京 方言 声调 口 似 √ 悬 → 河 语 似 √ 流 全 凭 舌 尖 → 运 √ 机 √ 谋
√
√
→√→√√
→
→
《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各种声 调之比较(2):
4.个别上口字的部分音素取湖广音,如“楚、初”二字, 湖广音读cou,京剧韵白只取其声母,韵母取北京音,读cu.
京剧中的徽(皖)音: 1.“庚青”归“人辰”不仅是湖广音,也是徽音的 特点。 2.京剧把《中原音韵》 “萧豪”的全部入声字和 “皆来”的部分入声字归入“梭波”,也是鄂、皖方 音。 3.“绿”《中原音韵》念“liu”,京剧韵白念“lu”, 恰是徽音。(黄梅戏《天仙配》)
6.辅助服装类:水袖、胖袄、翎子、腰带
7.3 京剧的化妆与脸谱
1.京剧一般面部化妆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1)艺术特点:夸张化、程式化
(2)基本色彩:红、白、黑
2.脸谱:
黑色: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包拯、张飞) 红色:忠勇义烈(关羽) 蓝色、绿色:刚强、猛烈、粗豪、暴躁(窦尔敦) 黄色:凶狠、残暴(典韦) 金色、银色:神仙、妖怪(二郎神、金钱豹) 白色:水白——奸诈阴险(曹操、董卓、秦桧、赵 高、严嵩、贾似道、毛延寿) 油白——坏人(高登) 好人但有严重缺陷(马谡)
《群英会》孔明唱:黄公覆受苦刑俱是假意,见都督切莫说孔明先知。
2.用于句中,可上可不上。例: 《空城计》孔明唱: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3.上口造成翘辙的,切勿上口。例: 《钓金龟》康氏念: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4.上口字与相邻字连念感到别扭时可不上口。例: 《霸王别姬》项羽唱:今日里败阵归心神不定。
•
致谢:本课程全部结束,感谢 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3.毛发的化妆: (1)旦角的发型:大头、古装头、旗装头 (2)生、净、丑三行的发型:甩发、发鬏、蓬头 (3)髯口: 颜色:白、黑、灰、红
样式:满、三、扎、八字、一字、吊搭、四喜、
五撮等
写在后面的话:
京剧艺术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她集传统 美学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浓厚 的历史传承。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义务和 责任接近她、了解她。在如今的多元文化 背景下,作为高校师生的我们更有必要给 京剧争得一席之地,使其若干年后不至于 成为只能在书本上见到的一个名词。 • 走进京剧吧!你会发现这里美不胜收!
台词 京剧 舞台 声调 湖北 方言 声调 北京 方言 声调 男 儿 若 √ 得 擎 → 天 → 手 自 √ 然 谈 笑 觅 √ 封 → 侯
√
→
√
√
√
→
→
√
→
6.2上口字与尖团字
上口字: 凡京剧语音中与普通话声、韵(调除外)不同的那些字,就是上口字。 即上口字就是至今仍保留在京剧唱念中那些读古音、方音的字。古音来自 《中原音韵》,方音来自鄂皖苏等方言。 上口字运用原则: 1.用在韵脚,为合辙押韵,必须上口。例:
第七编 京剧的服装与化妆
7.1 京剧服装的艺术特点 (主要以明代服装为基础)
1.不受时代约束
2.不受季节限制
3.为表演服务
7.2 京剧服装的种类
1.袍服类 2.短衣类 3.铠甲类 4.盔帽类 5.靴鞋类 6.辅助服装类
1.袍服类:蟒、官衣和宫衣(宫装)、开氅、褶子、 箭衣、旗袍、斗篷、大坎肩 2.短衣类:茶衣、(女式)裤袄、抱衣抱裤、快衣 快裤(侉衣侉裤)、马褂、彩裤和水衣 3.铠甲类:靠 4.盔帽类:盔、冠、帽、巾 5.靴鞋类:靴、鞋、花盆底鞋
5.勿按京音同音字类推。
6.咬上口字切勿过火。
几个具体上口字的例子:
•
街
•
• • • •
知
北京音:zhi 湖北音:ji 安徽音:zi 京剧音:zhyi
• 北京音:jie • 湖北音:gai • 京剧音:jiai
京剧中的尖团字:
• “尖”字:舌尖音(声母为z、c、s) • “团”字:舌面音(声母为j、q、x) 关于尖团字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同学 可以参考史震己教授编著的《京剧知识教 程》第189页。
脸谱的勾画方法:揉、抹、勾 脸谱的构图式样: 整脸:以一种颜色为主,只把眉毛勾画清楚。派 生“六分脸”。
三块瓦脸:以一种颜色为底色,以黑色填画眼窝
及鼻窝。 破脸:又叫歪脸,左右不对称,眉歪眼斜,喻人 物丑陋(《三打陶三春》郑恩)或品质恶 劣(《法门寺》刘彪)。 象形脸:孙悟空、豹子精 丑角脸谱:白粉块,有方形、元宝形、倒元宝形、枣核形
第六编 京剧的声韵
京剧声韵的构成:
1.中州韵
2.湖广调和湖广音
3.京剧中的徽(皖)音
4.上口字
5.尖团字
6.十三辙
6.1 “中州韵”与“湖广调”
《京剧音韵知识》:
发展到今天的京剧音韵,总起来说,是以在《中 原音韵》(中州韵)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普通话 音系为主体,又保留了某些古音,吸收了鄂、皖、苏 等方音,经过一些著名艺术家(程长庚、谭鑫培、王 瑶卿等)逐步琢磨、实践又加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 的综合的语音系统。它发展了“中原之音”,又不完 全是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音。
例子:谭鑫培的《文昭关》伍员唱:
• (言前辙)
• 过了一天又一天, • 心中好像滚油煎。 • 腰中枉挂三尺剑, • 不能报却父母冤。
• (遥条辙)
• 过了一朝又一朝, • 心中好像滚油浇。 • 父母冤仇不能报, • 腰中枉挂三尺刀。
京剧《三家店》选段(流水):
• • • • • • • • • • • • • • • • 将身儿来至在大街(jiai)口, 尊一声(shen)过往的宾朋(pong)听(tin)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贼(ze)寇, 二不是歹人(呐)把城(chen)偷。 杨林与我来争(zen)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 舍不得太爷的恩情(qin)厚, 舍不得衙役们众班头。 实难舍街坊四邻与我的好朋(pong)友, 舍不得老娘白(bo)了头。 娘生(shen)儿连心(sin)肉, 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想娘身难叩首, 娘想儿来泪(lui)双流。 眼见的红日坠落在西(si)山后, 叫一声解差把店投。
京剧湖广音的特征:
1.四声调值可能受西皮调的产生地襄阳一带的四声调值 影响,更可能是继承元代北曲或后来北方昆曲的四声调值又 经艺术加工的结果。 2.《中原音韵》“庚青”部字除[eng]音与唇音声母相拼 的字(崩、朋、梦、风等)外,大部分字归“人辰”辙。
3.一部分古入声字(白、北、百等)归“梭波”辙。
8、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人) 9、 由求辙:韵母是ou和iou(iu)(扭)
10、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捏)
11、姑苏辙:韵母是u(出) 12、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房)
13、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来)
“十三辙”的一句话形式:
• “东、西、南、北、坐、 俏、佳、人、扭、捏、出、 房、来”
1、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东)
2、一七辙:i、ü、er(西) 3、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南) 4、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北) 5、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坐) 6、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俏)
7、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