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概要
可再生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可再生能源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它们具有清洁、低碳、可再生等特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太阳能技术原理与应用太阳能技术主要利用太阳光的光热效应和光电效应,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类型。
太阳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等领域。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
未来,太阳能技术将在建筑一体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太阳能技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融合,如风光互补、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结合等,也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风能技术原理与应用风能技术主要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两种类型。
风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风电场、海上风电等领域。
发展趋势随着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不断进步,单机容量逐渐增大,风电场的建设成本逐渐降低。
未来,风能技术将在海上风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风能技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融合,如风光互补、风能与水能结合等,也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水能技术原理与应用水能技术主要利用水流的动能或势能,通过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水能技术主要包括水电、潮汐能、波浪能等类型。
水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电站、潮汐电站、波浪能发电等领域。
发展趋势随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技术将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水能技术将在小型水电站、农村水电、城市景观水电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此外,水能技术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融合,如水能与太阳能结合、水能与风能结合等,也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有哪些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有哪些在当今世界,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而且对环境相对友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
那么,究竟有哪些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呢?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种。
它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由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当阳光照射到电池板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半导体中的电子,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发电技术应用广泛,可以安装在屋顶、地面大型电站等地方。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使其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反射镜或透镜将大面积的阳光聚集到一个小区域,产生高温,然后利用这种高温来加热介质,例如水或熔盐,进而驱动蒸汽轮机发电。
相比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具有储能的优势,可以在没有阳光的时候继续发电,从而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
风能发电是另一个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风力发电机通常由叶片、机舱、塔筒和基础等部分组成。
当风吹过叶片时,叶片的转动带动发电机内部的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风能发电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如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高山地带。
海上风电由于风速更高、更稳定,近年来发展迅速。
不过,风能发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风速的不稳定可能导致电力输出的波动,而且对地理和气象条件有一定要求。
水能发电是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它主要利用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水电站有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等。
通过建造大坝拦截水流,形成水位差,水流带动水轮机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水能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改变河流生态、影响鱼类洄游等。
生物质能发电则是利用生物质材料,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城市垃圾等进行发电。
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

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1. 引言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与传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清洁、可持续等优势。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能源存储问题、能源供应不稳定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互补发电技术应运而生。
2. 互补发电技术互补发电技术是指将多种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相结合,以实现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
常见的互补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太阳能和水能的结合、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结合等。
2.1 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太阳能和风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主要通过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而风能则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
将太阳能和风能结合起来,能够弥补它们各自的缺点。
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白天,而风能发电则主要集中在夜间和刮风时,两者结合后能够实现全天候的电力供应。
2.2 太阳能和水能的结合太阳能和水能的结合主要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水力发电站实现。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提供家庭的热水供应。
水力发电站则利用水流驱动水轮机发电。
将太阳能和水能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实现热水和电能的互补供应。
2.3 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结合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结合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站实现。
生物质能发电站利用生物质资源(如农作物秸秆、木屑等)进行发电,而太阳能则提供生物质的生长所需的光能。
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结合,能够实现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3. 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的优势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3.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将多种不同的可再生能源互相结合,能够实现能源的互补供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可以实现全天候的电力供应,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2 降低能源供应风险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界的资源,降低了能源供应的风险。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结合能够弥补它们各自的不足,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发展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发展在当今的世界上,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普通人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并寻求发展这些技术。
本文旨在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进行探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简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的技术。
这种能源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方式。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等。
1.太阳能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建立在太阳能资源之上,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无需燃料,也无需管道运输。
2.风能发电技术风能发电技术是建立在风能资源之上,利用风能发电。
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电网支持和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高。
3.水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是建立在水力资源之上,通过分布于水流中的水轮机等进行发电。
这种技术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应用较广泛,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具有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技术成熟度高等优势,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地域限制问题和市场支持不足等问题。
1.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广。
如1996年国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多个省市还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市场需求的增大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的增大,国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这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力量。
3.技术创新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得到了不断的拓展,技术的成熟度也不断提高,这将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再生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随着对传统能源的日益依赖以及能源危机的威胁,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丰富等众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几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是最为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通过利用太阳能热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实现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技术之一。
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用于家庭和工业用电。
此外,太阳能热能利用技术也发展迅猛,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发电等。
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家庭、工业到农业,都能够从中受益。
太阳能热水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和酒店等场所,可以提供热水供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也可以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安装在屋顶等场所,为城市电网注入清洁能源。
此外,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厂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清洁电力供应。
二、风能技术风能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通过利用风力转动风轮,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可以实现对风能的利用。
风能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小型风能利用。
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风能技术,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厂,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注入电网供电。
小型风能利用主要用于个人和家庭,通过安装小型风力发电装置,满足部分用电需求。
风能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风力发电厂可以建设在陆地和海洋上,具有较高的风能资源利用效率。
风力发电可以作为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主力,减少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
此外,小型风力发电装置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供应,同时也是一种绿色的能源选择。
三、水能技术水能是另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和潮汐能利用。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作原理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作原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再生能源发电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下面将分点介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作原理。
1.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该过程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或称光伏电池板)来实现。
太阳能电池板是由许多太阳能电池芯片组成的。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电池芯片中的电子,产生电流。
这样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导线,电流会被传输到负载上,从而实现电能的供应。
2. 风能发电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这种发电方式通常使用风力发电机组来实现。
风力发电机组由风轮、齿轮箱、发电机等组成。
当风轮转动时,风能被转化为机械能,通过齿轮箱的传动,将风轮的转速增大,并将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最终,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电网或负载。
3. 水能发电水能发电是利用水的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水能发电主要有水轮机发电和潮汐能发电两种形式。
水轮机发电主要通过白水流动时的动能来产生电能。
在水能发电厂中,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叶片,带动水轮机旋转。
而旋转的水轮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到发电机,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而潮汐能发电则是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通过潮汐发电站中的转子来捕捉和转换潮汐能,进而实现发电。
4. 地热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是利用地壳深处的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
地热能发电主要包括干蒸汽发电和闪蒸汽发电两种形式。
干蒸汽发电是通过从地热能源中提取热蒸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组,进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而闪蒸汽发电则是通过将地热水蒸汽经过减压装置,使其部分蒸发成为闪蒸汽,闪蒸汽再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利用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这种发电方式具有环保、持续性和可再生性的特点,是解决能源紧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可再生能源技术及其应用

热
冷
冷
热
热
热
在夏天, 把热量排到土壤中
热
夏天
冷
暖
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暖
暖
暖
冷
在冬天; 我们从土壤中吸取热量
暖
冬天
基本概念
地源热泵的概念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为地源能;包括土壤 地下水 地表水等的既可制冷空调又可采暖和提供热水的高效节能空调技术;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以地源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 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同时实现建筑采暖 空调和生活热水的三联供;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室外地能换热系统
地源 热泵 机组
建筑物采暖 空调或热水末端
水循环
水或 空气 循环
地源热泵的组成部分
压缩机 蒸气
高温
冷凝器
室内 加热/制冷 分配子系统
低温
蒸发器
与地表的连接部分
膨胀阀 液体
液体工质源 热泵
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的利用形式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 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 提水 助航 制冷和制热等
地热直接利用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 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 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发展也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地热供暖
地源热泵系统
原理:土壤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为冷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 地埋管换热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基本概念
新能源 广义上来说,有别于传统依靠矿物质原料燃烧的能源都称之为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可再生能源因其清洁、环保、永续发展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供给的重要方向。
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将探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当前,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种类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通过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能源供应链。
太阳能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能源。
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其主要技术有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两种。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通讯等各个领域。
风力发电是一种采用风能发电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风力驱动涡轮机,由涡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风能发电的技术相对简单,但由于受风速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其在工程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水力发电是采用水流驱动涡轮机,由涡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其优点是稳定、可调控性强。
与太阳能、风能相比,水力发电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安全可靠。
地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地热能源发电的技术,其主要方法有蒸汽发电和闪蒸发电两种。
目前,该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但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不断突破,地热发电在未来将具备较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能是一种利用植物、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将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过程。
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多样,可以作为发电燃料、替代石油、天燃气、以及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水平等。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目前,由于环保和能源政策的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IEA的数据,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总电力中的占比为27%,其中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
以中国为例,201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经达到了2.1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总量的27.4%。
太阳能发电技术逐渐成熟,尤其是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Renewable Energy
Wind Energy/Power
Solar Energy/Power
Biomass Energy/Power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Hydropower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2
研究方向1:风力发电技术
• 最多8人/组
① 风轮叶型设计方法和叶型优化设计准则的研究; ② 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建模研究(包含电路与控制建模); ③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建模研究(包含电路与控制建模); ④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建模研究(包含电路与控制建模); ⑤ 直驱风力发电机建模研究(包含电路与控制建模); ⑥ 风力机组系统设计与建模仿真研究; ⑦ 小型/家用风力发电机系统设计与建模仿真研究; ⑧ 风力发电机系统控制与优化运行研究; • 报告最终必须要有完整的系统级模型。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5
化石能源的探明储量与储采比
• 世界经济的三大能源支柱:煤炭、石油天然气
种类 石油 天然气 煤 世界储量 1708亿t 185.02万亿m3 8260.01亿t 中国储量 21亿t 2.46万亿m3 1145亿t 中国储量比 1.2% 1.3% 13.9% 储采比 11.1/42年 32.3/60.4年 41/122年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5
研究方向4:生物能发电技术
• 最多4人/组,沼气发电为主 ① 沼气发电原理、发展现状、市场规模调研; ② 燃气发动机发展现状及选型; ③ 沼气发电机分类(永磁同步发电机、电容励磁异 步发电机)、选型(小型)与建模。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能源及分类
• 一次能源:
– 指各种以原始形态存在于自然界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 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能、太阳 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 二次能源:
– 直接或间接由一次能源转换转化加工而生产的其他形 式的能源,如电能、煤气、汽油、柴油、焦炭、酒精 、沼气等。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stribution
Confidencial
21
研究方向10:智能电网
• 最多5人/组,智能电网与小型分布式电源,涉及到远 程控制部分可选用labVIEW软件开发。 ① 微网协调控制技术:微网技术将分布式电源、储能 装置、电力电子设备及终端用户有效整合。 ② 智能电表:不仅可以测量用电量,它还是电网上的 传感器,可以协助检测波动和停电、储存和关联信 息;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6
研究方向5:地热能发电技术
• 最多4人/组 ① 地热发电原理、发展现状、市场规模调研; ② 汽轮机发展现状及选型; ③ 地热发电机分类、选型(小型)与建模。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电气工程)
新能源检测与控制研究中心 电力电子研究所 黄亮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教材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3
研究方向2:太阳能发电技术
• 最多5人/组 ① 论述光伏电池发电原理、分类;对光伏电池组件建立matlab 模型;分析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一般影响因素; ② 寻找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一般原则、方法及步骤,包含阵 列系统设计、安装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监控系统设计; ③ 以武汉市洪山区气象信息为依据,设计自动化5号实验楼发电 系统,并建立matlab系统模型,设计最佳光伏矩阵结构;建 立阳光照射模型; ④ 基于buck型电路的MPPT控制策略研究,建立matlab控制仿 真模型; ⑤ DC/DC输入纹波对光伏电池的影响研究,并进行matlab仿真 结果分析; • 报告最终必须要有完整的系统级模型。
Confidencial
11
教学安排(改革)
• 本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自信心。 • 本门课程以工程项目设计为主,围绕工程实际问 题设置学习研究专题。 1. 分组:
– 初步以10个课题为10个研究方向,自由组成研究小组 。可以跨班,但要注意要便于组员交流。 – 研究课题相同的小组会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 面,这将充分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 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相互比较、借鉴和学习,取得更好 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各组进 行评价。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0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20
研究方向9:逆变并网技术
• 最多7人/组 ① 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与类别(单相、三相三线制、 三相四线制)、并网保护技术(频率保护(<0.01) 、频率降载保护、与电压保护(<1%)、漏电流保 护 )安规; ② 锁相技术; ③ 孤岛侦测技术; ④ Harmonics测试与抑制技术; ⑤ 实、虚功控制技术; ⑥ 直流注入侦测与保护技术; ⑦ 低电压穿越技术;
3
一次能源分类
• 可再生能源:
– 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常规能源:水能 – 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 不可再生能源:
– 随着人类的利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 然气、核能。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9
研究方向8:储能技术
• 最多5人/组 ① 储能方式国内外发展现状(不同应用场合储能方 式的对比分析);最新最热门的储能技术是什么 ? ② 抽水储能技术研究; ③ 铅酸蓄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包含电池建模、电池 特性研究、电池SOC的估算及充放电管理) ④ 锂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包含电池建模、电池特性 研究、电池SOC的估算及充放电管理) ⑤ 帆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包含电池建模、电池特性 研究、电池SOC的估算及充放电管理)
Confidencial
8
Hydrogen Energy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9
课程安排
1. 风力发电技术(重点) 2. 太阳能发电技术(重点) 3. 水力发电技术(介绍) 4. 沼气发电技术(介绍) 5. 地热能发电技术(介绍) 6. 海洋能发电技术(介绍) 7. 氢能发电技术(介绍) 8. 储能技术(重点) 9. 逆变并网技术(重点) 10. 智能电网(介绍)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4
全球能源消费统计
•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3 (BP官网) • BP公司在每年6月份定期发布新一年的年鉴报告,是能源 经济学领域内最广受推崇且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物之一,也 是了解当今世界能源消费动态的第一手资料。
Contents of diagram belongs to HuangLiang
Copyright reserved by HL, No distribution
Confidencial
18
研究方向7:氢能发电技术
• 最多5人/组,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主 ① PEMFC工作原理,基于matlab软件建立燃料电池模 型及电池堆模型(输入输出电路模型,非机理模型 ,不要机理建模,也不要神经网络建模),研究燃 料电池输出特性; ② 根据V-A特性研究燃料电池输出与电流纹波关系, 找出最佳调节波动范围或者是一般性原则; ③ 建立水循环模型,找出水泵控制量与温度的关系; ④ 建立空气、氢气供给模型,找出风机控制量、氢气 流量与发电量的关系; ⑤ 建立5kw系统级燃料电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