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程设计题目

1、银行ATM自动取款机系统。

本项目主要实现一个银行ATM自动取款机系统,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余额查询、取款、密码修改、退出等操作。账户记录格式:账户ID、账户名、余额、密码。账户信息要求以数据文件方式存储。

2、通迅录管理系统

本项目主要实现一个通迅录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对通迅录记录进行浏览、查找、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通迅录记录格式:姓名、性别、电话。通迅录记录要求以数据文件方式存储。

二、课程设计要求

题目二选一,根据选择的的题目,

1、编写程序,完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系统要有操作界面,例如:

通迅录

===========================

1.浏览 2查找

3.增加

4.删除

5.修改

6.退出

===========================

(按数字1、2、3、4、5、6,选择操作)

3、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提交形式:电子文档提交,报告内容:(1)系统功能说明

(2)系统设计(画出系统功能结构、流程图、函数说明)

(3)程序源码

(4)运行结果截图

(5)总结

4、个人独立完成,雷同一律不及格。

银行ATM自动取款机系统。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ruct _Account_Info

{

int iAccountNum; //帐号

char szAccountName[10]; //户名

char szAccountPassword[10]; //密码

float fTotalMoney; //余额

};

typedef struct _Account_Info Account_Info;

typedef struct _node

{

Account_Info AccountInf;

_node* pNext;

}AccountNode;

int number=1;

int iAccountNum = 0;

AccountNode* pHead = NULL;

void GetPassword(char* pPassword); //获取密码,并以'*'显示

void ShowAccount(int iAccountNum); //显示帐户余额

AccountNode* FindAccountByNumber(int iAccontNum); //根据帐号查找帐户bool GetUserAccountInf(); //校验拥护输入帐号和密码是否匹配

bool WriteAllAccount(); //将所有的帐户信息写文件

bool ReadAllAccount(); //读取所有的帐户的信息

bool ShowAllAccount(); //显示当前所有帐户信息,测试用

AccountNode* NewAccount() //生成一个新的帐号结点

{

AccountNode* pNode = new AccountNode;

if (pNode == NULL)

return NULL;

memset(pNode,0,sizeof(AccountNode));

//输入帐号名称

printf("请输入帐号名称:");

scanf("%s",pNode->AccountInf.szAccountName);

//输入帐号密码

printf("请输入帐号密码:");

GetPassword(pNode->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

//设置帐号其他信息

pNode->AccountInf.iAccountNum = number++; //系统自动产生帐号Id pNode->AccountInf.fTotalMoney = 0; //初始余额为0

return pNode;

}

void InsertAccount(AccountNode* pNode)

{

if (pNode == NULL)

return;

//first node

if(pHead == NULL)

pHead = pNode;

else

{

AccountNode* pTmp = pHead;

while(pTmp->pNext)

{

pTmp = pTmp->pNext;

}

pTmp->pNext = pNode;

}

}

bool OpenAccount()

{

AccountNode* pAccount = NewAccount();

if (pAccount == NULL)

return false;

InsertAccount(pAccount);

printf("开户成功,欢迎使用招商银行自动取款机服务!\n"); ShowAccount(p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

return true;

}

void ShowAccount(int iAccountNum)

{

AccountNode* pCurAccount = FindAccountByNumber(iAccountNum); if (pCurAccount)

{

printf("账号:%-4d ",pCur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

printf("姓名:%-10s ",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Name);

printf("密码:%-10s",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

printf("余额:%.2f\n",pCur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

void ShowAccountMoney(int iAccountNum)

{

AccountNode* pCurAccount = FindAccountByNumber(iAccountNum);

if (pCurAccount)

{

printf("您目前的帐户余额为%.2f元.\n",pCur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

AccountNode* FindAccountByNumber(int iAccontNum)

{

AccountNode* pNode = pHead;

while (pNode)

{

if (pNode->AccountInf.iAccountNum == iAccontNum)

break;

else

pNode = pNode->pNext;

}

return pNode;

}

bool SaveMoney()

{

AccountNode* pAccount = FindAccountByNumber(iAccountNum);

if (pAccount == NULL)

return false;

float fValue = 0;

printf("请输入存款金额:");

scanf("%f",&fValue);

if (fValue < 0)

{

printf("存款金额输入有误!\n");

return false;

}

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printf("存钱成功,您的当前余额为%.2f\n",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return true;

}

bool FetchMoney()

{

float fValue = 0;

AccountNode* pAccount = FindAccountByNumber(iAccountNum);

if (pAccount == NULL)

return false;

printf("请输入取款金额:");

scanf("%f",&fValue);

if (fValue < 0)

{

printf("取款金额输入有误!\n");

return false;

}

if (int(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 0)

{

if (int(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 -2000)

{

printf("您的余额不足,操作失败%d\n",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

else

{

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printf("操作成功,您目前透支%.2f元!\n",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

else

{

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fValue;

printf("取钱成功,您的当前余额为%.2f!\n",p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

return true;

}

void PrintfMenuOption()

{

printf("*****************************按键使用功能说明*************************\n");

printf("*************按1存钱|| 按2取钱|| 按3查看余额|| 按4退出*************\n");

printf("**********************************************************************\n"); }

void ReleaseNode()

{

if (pHead == NULL)

return;

AccountNode* pNode = pHead;

AccountNode* pTmp = pHead;

while(pNode->pNext)

{

pTmp = pNode;

pNode = pNode->pNext;

delete pTmp;

}

delete pNode;

}

bool GetUserAccountInf()

{

int iAccountNo = 0;

char szSceret[10] = {0};

int iCounter = 0;

bool bOk = false;

while(iCounter < 3)

{

memset(szSceret,0,sizeof(char)*10);

iCounter++;

printf("请输入你的帐号:");

scanf("%d",&iAccountNo);

AccountNode* pAccountOut = FindAccountByNumber(iAccountNo);

if (pAccountOut == NULL)

{

printf("没有此帐号,请先开户!\n");

continue;

}

printf("请输入帐号密码:");

GetPassword(szSceret);

if (strcmp(szSceret,pAccountOut->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 != 0) {

printf("密码有误!\n");

continue;

}

bOk = true;

iAccountNum = iAccountNo;

break;

}

return bOk;

}

bool AskForContinue()

{

printf("继续其他操作还是退出?(按0退出/其它键继续)\n");

int iOperation = 0;

scanf("%d",&iOperation);

return iOperation != 0;

}

void main()

{

bool bContinue = true;

ReadAllAccount();

// ShowAllAccount(); //打开此函数,可以查看初始从文件读入的信息OpenAccount();

if (GetUserAccountInf())

PrintfMenuOption();

else

bContinue = false;

while (bContinue)

{

int iOperation = 0;

scanf("%d",&iOperation);

switch(iOperation)

{

case 1:

SaveMoney();

bContinue = AskForContinue();

break;

case 2:

FetchMoney();

bContinue = AskForContinue();

break;

case 3:

ShowAccountMoney(iAccountNum);

bContinue = AskForContinue();

break;

case 4:

bContinue = false;

break;

default:

printf("无效操作!\n");

break;

}

if (bContinue)

PrintfMenuOption();

}

WriteAllAccount();

ReleaseNode();

}

void GetPassword(char* pPassword)

{

int i;

for (i=0; i<10; i++)

{

char tmp = getch();

if (tmp == '\x0d' || tmp == '\n')

{

printf("\n");

break;

}

else

{

pPassword[i] = tmp;

}

printf("*");

}

}

bool WriteAllAccount()

{

FILE *fp;

if((fp = fopen("c:\\outData.txt","w")) == NULL) {

printf("文件打开错误!\n");

return false;

if (pHead == NULL)

return true;

AccountNode* pCurAccount = pHead;

while(pCurAccount)

{

fprintf(fp,"%d %s %s %.2f\n",pCur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Na me,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pCur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pCurAccount = pCurAccount->pNext;

}

fclose(fp);

return true;

}

bool ReadAllAccount()

{

FILE *fp;

if((fp = fopen("c:\\outData.txt","r")) == NULL)

{

fp = fopen("c:\\outData.txt","w");

fclose(fp);

fp = fopen("c:\\outData.txt","r");

}

while(!feof(fp))

{

AccountNode* pCurAccount = new AccountNode;

memset(pCurAccount,0,sizeof(AccountNode));

if (pCurAccount)

{

fscanf(fp,"%d %s %s %f\n",&(pCur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N ame,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pCur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if (pCur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 == 0)

{

fclose(fp);

delete pCurAccount;

return true;

}

InsertAccount(pCurAccount);

number++;

}

fclose(fp);

return true;

}

bool ShowAllAccount()

{

if (pHead == NULL)

return true;

AccountNode* pCurAccount = pHead;

while(pCurAccount)

{

printf("账号:%-4d ",pCurAccount->AccountInf.iAccountNum);

printf("姓名:%-10s ",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Name); printf("密码:%-10s",pCurAccount->AccountInf.szAccountPassword); printf("余额:%.2f\n",pCurAccount->AccountInf.fTotalMoney); pCurAccount = pCurAccount->pNext;

}

return true;

}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高陆及__________ 学号: 1345533107______ 班级: 13电气 1班______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 2015年9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任务 (3) 三、具体要求 (4) 四、设计原理概述 (4) 4.1校正方式的选择 (4) 4.2集中串联校正简述 (5) 4.2.1串联超前校正 (5) 4.2.2串联滞后校正 (5) 4.2.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5) 4.2.4串联校正装置的一般性设计步骤 (5) 五、设计方案及分析 (6) 5.1高阶系统的频域分析 (6) 5.1.1 原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及阶跃响应 (7) 5.1.2使用Simulink观察系统性能 (9) 5.1.3 搭建模拟实际电路 (10) 5.1.4 对原系统的性能分析 (12) 5.2校正方案确定与校正结果分析 (13) 5.2.1 采用串联超前网络进行系统校正 (13) 5.2.3 采用串联滞后—超前网络系统进行校正 (18) 5.2.4 使用EWB搭建校正后模拟实际电路 (23) 六、总结 (26)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熟悉频域法分析系统的方法原理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滞后—超前校正作用与原理 3.通过在实际电路中校正设计的运用,理解系统校正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设计任务 控制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1025.0)(11.0()(++= s s s K s G , 设计滞后-超前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性能指标: 1、开环增益100K ≥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在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位于程序的最前面 B) C程序的每行只能写一条语句 C) C语言使用库函数实现输入输出操作 D)注释中的拼写错误会影响编译结果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的函数开始执行 B) 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C)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3、下列选项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由声明部分和执行部分两部分组成 B)语言中main函数一定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C)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D)C程序的每行中只能写一条语句 4、设有说明:int a;float b; char c; double d; 则表达式1.3*a+2*b*c+d*(int) 2.6 值的类型为( )。 A)doubleB) char C) floatD) int 5、C语言的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 ) A)必须为字母 B)必须为下划线 C)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D)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中任一种字符 6、以下不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 )。 A) ABC B) abc C)a_bc D) void 7、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8、以下选项中属于C语言中合法关键字的是( ) A)Float B)abc C)int D)CASE 9、若x、i、j和k都是int型变量,计算下面表达式后,x的值为( ) x=(i=4,j=16,k=32) A)4 B)16 C)32 D)52 10、在C语言中,要求数据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 A)/ B)+ + C)!=D) % 11、若整型变量x的值为8,则下列表达式中值为1的表达式是 A)x+=x-=x B) x%=x-1 C) x%=x%=3 D) x/=x+x 12、若w=1,x=2,y=3,z=4,则条件表达式“w > x? w : y< z ? y : z”的值是( ) A)4 B)3 C)2 D)1 13、有以下程序,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i=1,j=2,k=3; if(i++==1&&(++j==3||k++==3)) printf("%d %d %d\n",i,j,k);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一、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1.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 (2)相位裕量γ≥30° (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45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 2)(1()(++=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s -1 ; (2)相位裕量γ≥4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三、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4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闭环系统主导极点满足ωn =4rad/s 和ξ=。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答案

1. 输入两个整数,要求用两个函数求出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都在主函数中输出。#include int main() { int i,j,t; int max(int,int); int min(int,int); scanf("%d%d",&i,&j); if(i int main() { int max4(int,int,int,int); //对max4的函数声明 int a,b,c,d; scanf("%d%d%d%d",&a,&b,&c,&d); //输入4个数 printf("max=%d\n",max4(a,b,c,d));//调用4个数中的最大者 return 0; } int max4(int a,int b,int c,int d) //定义max4函数 { int max2(int,int); //对max2的函数声明 return max2(max2(max2(a,b),c),d); //调用max2把作为函数值带回main函数} int max2(int a,int b) { return(a>b?a:b); //返回条件表达式的值,即a和b中的大者 } 3. 用递归调用的方法求5!。 #include int main() { int fac(int); int n; scanf("%d",&n);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实验

上海电力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报告 课名:自动控制原理应用实践 题目: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船舶航向的自动操舵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一.系统背景简介 水翼船(Hydrofoil)是一种高速船。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称为水翼飞航或水翼航行,Foilborne),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 水翼船的高速航行能力主要依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航向自动操舵仪工作时存在包括舵机(舵角)、船舶本身(航向角)在内的两个反馈回路:舵角反馈和航向反馈。 当尾舵的角坐标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会引起船只在参考方向上发生某一固定的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递函数中带有一个负号,这是因为尾舵的顺时针的转动会引起船只的逆时针转动。有此动力方程可以看出,船只的转动速率会逐渐趋向一个常数,因此如果船只以直线运动,而尾舵偏转一恒定值,那么船只就会以螺旋形的进入一圆形运动轨迹。 二.实际控制过程 某水翼船渡轮,自重670t,航速45节(海里/小时),可载900名乘客,可混装轿车、大客车和货卡,载重可达自重量。该渡轮可在浪高达8英尺的海中以航速40节航行的能力,全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该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上图: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 已知,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过程模型,执行器模型为F(s)=1/s。 三.控制设计要求 试设计一个控制器Gc(s),使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在海浪扰动D (s)存在下也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假设海浪扰动D(s)的主频率为w=6rad/s。 本题要求了“优良的性能指标”,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通过网络资料的查阅:响应超调量小于10%,调整时间小于4s。 四.分析系统时域 1.原系统稳定性分析 num=[50]; den=[1 80 2500 50]; g1=tf(num,den); [z,p,k]=zpkdata(g1,'v'); p1=pole(g1); pzmap(g1) 分析:上图闭环极点分布图,有一极点位于原点,另两极点位于虚轴左边,故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还是一种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系统无稳态误差。 2.Simulink搭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不考虑扰动)。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3说明: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改进设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4背景: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苑3号楼3区二楼的盥洗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苑的8栋公寓均采用这样的洗漱室。而且也是我们小组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可以接触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调研: 1.水龙头数。现在的宿舍是12个水龙头,而通常洗漱室高峰期有14到16 个人同时洗漱。同学们要么与人共用,要么等待。一方面会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造成心理上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浪费等待时间。90% 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水龙头数目 2.水槽深度。85%同学觉得水槽深度应该为一个面盆的深度为最佳,15%同学觉得深度要达到半个桶的深度。 3.放刷牙杯子的位置。100%同学同意放水槽上方的凸台。并且要有边缘,以防牙刷、杯子等洗漱用具的掉落。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 设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对应的结构图如图所示,绕线机用直流电机来缠绕铜线,能快速准确地绕线,并使线圈连贯坚固。采用自动绕线机后,操作人员只需从事插入空的转子、按下启动按钮和取下绕好线的转子等简单操作。 设计控制器满足如下条件: (s G ) c 1.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小 于1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 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 右; 3.按△=2%要求的系统调节时间为3s左 右。 要求: 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2.详细设计;

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二海底隧道钻机控制系统连接法国和英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于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0年11月,从两个国家分头开钻的隧道首次对接成功。隧道长37.82km,位于海底面以下61m. 隧道于1992年完工,共耗资14亿美元,每天能通过50辆列车,从伦敦到巴黎的火车行车时间缩短为3h. 钻机在推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必要的隧道对接精度,施工中使用了一个激光导引系统,以保持钻机的直线方向。钻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中C(s)为钻机向前的实际角度,R(s)为预期角度,N(s)为负载对机器的影响。

该系统设计目的是选择增益K,使系统对输入角度的响应满足工程要求,并且使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较小。 要求: 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2.详细设计; 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三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控制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14日发射至离地球611km的太空轨道,它的发射与应用将空间技术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望远镜的2.4m镜头拥有所有镜头中最光滑的表面,其指向系统能在644km以外将视野聚集在一枚硬币上。望远镜的偏

宿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寝室桌椅的安全人机优化设计 班级:2012级安管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刘艳宾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院学院

目录 人体参数———————————————————————3 4 5 电脑桌高度的确定——————————————————— 5 6 电脑桌材质和颜色选择——————————————————7 电脑桌标准尺寸—————————————————————8 宿舍电脑桌分析————————————————————9 10 电脑桌设计———————————————————————11 座椅设计理念——————————————————————12 座椅结构————————————————————————13 座椅建模————————————————————————14 座椅渲染效果——————————————————————15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学生公寓电脑桌的人机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寝室电脑桌的尺寸,外形进行分析,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的主要尺寸,对大学生电脑桌进行评估及改进。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体参数舒适安全 人体的主要参数: 表1 人体测量尺寸主要参数如下(CM): 项目百分位 数 男(尺 寸) 女(尺 寸) 尺寸平 均值 坐高50 908 855 881.5 坐姿眼高50 798 739 768.5 坐姿肘高50 263 + 413 251 + 382 654.5 小腿加足高50 坐姿大腿厚 度 95 151 151 151 坐姿膝高95 532 493 512.5 电脑桌的整体要求: 桌面的高度、键盘的抽屉、走线等要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 电脑桌的高度应该适中,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可知,电脑桌的高度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多媒体教室人机学评析与改进 学校院系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所属专业 组员及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本次课程设计针对我校多媒体教室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的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成年人人体主要尺寸,作业面设计时的尺寸和人与光环境等,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人机工程;多媒体教室;人体尺寸;照明度;教学设备

目录 一.引言 (3) 1.1背景 (3) 1.2意义 (5) 1.3研究内容 (6) 1.4方法 (6) 二.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7) 三.评析 (8) 3.1采光的评析与改进 (8) 3.2多媒体的评析与改进 (9) 3.3教室整体布局的评析与改进 (13) 四. 总结 (16) 五. 心得 (16) 六. 参考文献 (18)

一、引言 1.背景 了解和把握教学的物理环境,可以使人与客观环境获得最佳的匹配,使教学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室 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根据师生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从多媒体教室所处的位置、形状、大小、教室内座位的编排、各种教学媒体的安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多媒体教室一般应选择在噪声较小的地方,尽可能离普通教室较远的位置,如选择教学大楼的顶层或同层中靠近楼体边缘的位置,以减少与外界的相互干扰、影响。当然,若对多媒体教室的隔音效果要求不高的话,在选择位置时就可灵活些。 2)多媒体教室形状以矩形为佳,长宽比采用为4:3或5:3较好。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3米以上),室内各角落尽可能采用圆弧形,墙壁采用吸音材料以提高音质。 3)教室大小要从多媒体教学的规模大小、使用功能、教学效果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4)多媒体教室地面宜采用阶梯状,地面倾角在10℃~15℃之间。 5)座位编排要科学,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前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近,一般应在3米以上,以减少屏幕雪花干扰,后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远,一般应控制在屏幕对角线长的6倍距离范围内,以提高屏幕画面的清晰度。 (2)照明 教学活动要具备必要的照明,通常情况下。教室需有300~500勒克司的照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考虑到投影屏幕中画面的亮度、清晰度,教室门窗都要求遮光处理,降低室内光强以提高屏幕画面的对比度。这显然与正常教学要求必要的光照相矛盾,这也是导致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人工光源分别对教师讲台区域、学生区域布光,教师控制台上应安装灯光控制器,以便根据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对光照作相应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会带来视觉系统的疲劳,

自动控制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着重于自动控制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的综合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自动控制理论(PID )设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自动控制MATLAB 仿真。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1 内容 某生产过程设备如图1所示,由液容为C1和C2的两个液箱组成,图中Q 为稳态液体流量)/(3s m ,i Q ?为液箱A 输入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Q ?为液箱A 到液箱B 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2Q ?为液箱B 输出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h 为液箱A 的液位稳态值)(m ,1h ?为液箱A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h 为液箱B 的液位稳态值)(m ,2h ?为液箱B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1,R R 分别为A ,B 两液槽的出水管液阻))//((3s m m 。设u 为调节阀开度)(2m 。 已知液箱A 液位不可直接测量但可观,液箱B 液位可直接测量。 图1 某生产过程示意图

要求 1. 建立上述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对模型特性进行分析,时域指标计算,绘出bode,乃示图,阶跃反应曲线 3. 对B 容器的液位分别设计:P ,PI ,PD ,PID 控制器进行控制; 4. 对原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将极点配置在-1+j 和-1-j ;(极点可以不一样) 5. 设计一观测器,对液箱A 的液位进行观测(此处可以不带极点配置); 6. 如果要实现液位h2的控制,可采用什么方法,怎么更加有效?试之。 用MATLAB 对上述设计分别进行仿真。 (提示:流量Q=液位h/液阻R ,液箱的液容为液箱的横断面积,液阻R=液面差变化h ?/流量变化Q ?。) 2 双容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MATLAB 仿真过程 一、对系统数学建模 如图一所示,被控参数2h ?的动态方程可由下面几个关系式导出: 液箱A :dt h d C Q Q i 111?=?-? 液箱B :dt h d C Q Q 22 21?=?-? 111/Q h R ??= 222/Q h R ??= u K Q u i ?=? 消去中间变量,可得: u K h dt h d T T dt h d T T ?=?+?++?222122221)( 式中,21,C C ——两液槽的容量系数 21,R R ——两液槽的出水端阻力 111C R T =——第一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22C R T =——第二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R K K u =_双容对象的放大系数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 姓名:赵建峰 学号:200624283 指导老师:仪垂杰撒占友 林荣辉周扬民 青岛理工大学 2008年12月

人机工程学 课程设计指导书 青岛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教研室 2008年12月

1 课程设计的意义 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这些都是人机工程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2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积极寻找直接或间接资料来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其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并了解有关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3 课程设计的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相关的设计标准;(2)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 (3)问题分析全面、数据采集客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过程正确、文理通顺、表达清晰; (4)按照工程制图标准绘图; (5)设计说明书要求详细说明设计过程,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数据采集的客观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图纸绘制的规范性,说明书撰写情况,学习态度。 2、按以上考核点,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电话亭人机尺寸分析与设计 一(尺寸分析: 从功能及使用方法入手,在尺寸的选择时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使用电话亭的各种动作及心理。 1.打电话:电话尺寸,插卡槽高度及宽度,拨号区高度及宽度范围,显示屏高度及宽度范围,听筒长度、宽度及厚度。 2.挡风遮雨:电话亭高度、宽度及深度。 3.重要尺寸:电话亭高度、宽度及深度,显示屏高度及宽度范围,插卡槽高度,电话高度及宽度范围,拨号区高度及宽度范围,听筒宽度及长度。 二(用户人群:一般成人、儿童、老人以及坐轮椅的残疾人 三(满意度: 由于电话亭并不涉及人的健康、安全,只是一般的工业产品,故选取90%的满意度。 四(电话亭尺寸设计: 1.一般成人公共电话使用区: 1).电话亭总高度——身高:考虑到大部分人使用电话亭,故选男性第95百分位: 最小功能尺寸=1775+38=1813mm 最佳功能尺寸=1775+38+200=2013mm 2).电话亭宽度——立姿活动空间(正面):考虑到人在打电话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且要适合大部分人使用,故以男性大百分位为依据:

最小功能尺寸=600+13(肩宽修正量)=613mm 最佳功能尺寸=600+13+200=813mm 3).电话亭深度——立姿活动空间(侧面)、人体最大厚度、人到电话亭的视 距、电话自身厚度:要考虑到人在电话亭内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还要考虑人在打 电话时的最佳视距问题,故需要比较后进行取舍。(电话厚度=130mm) a.根据立姿 活动空间计算:考虑到适于大部分人使用,故立姿活动空间以男性大百分位为依据: 最小功能尺寸=400+130=530mm 最佳功能尺寸=400+130+200=730mm b.根据人体最大厚度及最佳视距计算:人体的最大厚度应取男性胸厚第90百分位;一般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0~760mm,最佳为560mm,考虑人在打电话时胳膊及肘部的动作及人眼到电话的实际距离,故视距取380mm: 最小功能尺寸=237+8(胸厚修正量)+380+120=655mm 最佳功能尺寸=237+8+380+120+200=845mm c.平衡取舍:电话亭深度应取:855mm 4).显示屏高度范围——立姿眼高、人的垂直视野范围:其尺寸的设计首先应该 能 1 让大部分人方便的看到显示屏,故选取女性立姿眼高第5百分位的有效视野范 围上限与男性立姿眼高第95百分位的有效视野范围下限之间,且人的垂直视野有 效范围为:上25?~下35?,计算可得: a.女性:1371+38+380×tan25?=1583mm b.男性:1664+25-380×tan35?=1423mm

自控课程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1、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 K G s s s = + 试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如下指标:(1)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115ss e <;(2)截止频率c 7.5ω≥ (1/s);(3)相角裕度γ≥45°。 2、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0.251) K G s s s s = ++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5(1/s),相角裕度γ≥45°,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3、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40 ()(10.2)(10.0625) G s s s s = ++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30°,幅值裕度为10~12(dB),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4、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得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301s -,相角裕度不低于40 ,幅值裕度不小于10dB ,截止频率不小于2.3(rad/s),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5、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若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位置输出稳态误差0.1ss e <,开环截止频率 4.4/c rad s ω≥,相角裕度45γ≥ ,幅值裕度10GM dB ≥,试设计校正装置。 6、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0.1251) K G s s s s = ++ 要求校正后系统:Kv =20(1/s),γ≥50°,4s t s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7、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0.21) K G s s s s = ++, 试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如下性能指标:静态速度误差系数8v K =,相角裕度40γ≥ 。 8、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2()(10.2) K G s s s = +, 试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c G s ,使系统的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10a K =,相角裕度 35γ≥ 。 9、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0.251) K G s s s s = ++ 要求校正后系统:Kv ≥5(rad/s),相角裕度γ≥45°,截止频率c 2ω≥,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10、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7 ()(0.51)(0.1671) G s s s s = ++, 试设计一串接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402± ,幅值裕度不低于10dB ,开环增益保持不变,截止频率不低于1。 11、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40 ()(0.21)(0.06251)G s s s s =++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50°,幅值裕度为30~40(dB),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12、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0.21)(0.51) K G s s s s =++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Kv =20(rad/s),相角裕度不低于35°,幅值裕度不低于10(dB),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人机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作业要求: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成果以设计图样和设计说明书的形式给出,分别说明如下: 1.设计图样 1)基本设计图样采用三视图或透视图均可,形式不拘。作为人机工程设计,注意以下两点:第—,在技术可行的判断下,一般不需要作结构细节的详尽设计。像机械装配图那样详细说明所有字件名称、材料、数量的“零件明细表”等,可予免除;第二,设计不同于方案构思,设计图上应标注必要的三度空间尺寸,表达量化的人机工程设计结果,而且人机学分析的主要构形要素、物质要素等也应表达出来。基本图样上可附必要的、简略的文字说明。 若时间允许且学生本人有兴趣的话,也可用形象的效果图作为补充图样。 2.设计说明书 1)设计说明书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①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②调研与分析(包括现况、实物调研、文献资料收集及其分析归纳): ②方案构思、多方案的对比与抉择: ④对本设计的说明(尤其是说明图样本身未能表达的问题): ③设计小结(包括优缺点、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得失与收获等)。 2)设计说明书应纲目清楚、文字简练、表意准确,并注意版式。手写的说明书要求书写工整,不得潦草。 三、课程论文 1.课程论文的类型与要求 1)课程论文多为对特定事物的人机学分析,为此需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研读、评价、质疑,或对现有事物进行调研。这是撰写论文的基础,应在论文中得到充分反映。 2)课程论文应有学生独立完成的分析、评论、论点等。要求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论述严谨、文字简练(若有调研,应附调研表:有测试的,应附实验记录原始件的示例等)。 3)一部分作业题目的形式大体是:《××××问题的人机学评析与改进设计》。这类作业里有分析研究,也有设计,实际上是介于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之间的作业。对于这样的作业题,是评析与设计“并重,还是工作重点偏向于其中某一方面,均由学生自行掌握,不必拘泥。 2.课程论文的形式与格式 虽然完整的论文格式一般有利于内容的规范,但内容毕竟是实质部分,应切忌内容空洞、只重形式的花架子。下面列出学术期刊论文的一般层次结构,仅供参考。课程论文不一定需要拘泥于规范、完整的层次结构。 ①题目后正义前有摘要(150—200字为宜),然后列出关键词(不超过5个); ②正文(这是主要部分,要求已如上述); ②参考文献。 2)课程论文正文的字数无规定要求。一人完成的论文字数一般可在3000~5000字之间。

人机工程学_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 学校院系 所属专业 组员及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人机工程学不仅是解决在加工生产所面临的人-机-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更为了使人们能在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中生活。本着这个目的,我们选择了校园垃圾箱为参考,通过实地考察找出它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于它的优点我们给予肯定和发展,对于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我们加与改进,通过在校园内调查分析得出,学校垃圾到处都是,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路上一片白色垃圾,要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因此我们小组对校园垃圾箱进行人机分析,解决校园垃圾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我们母校的校园建设有所帮助,其次,这次设计也将是我们学以致用的一个表现方面。 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均考虑到了人-机因素、机-机因素、机-环境因素(人与垃圾箱:人-机界面的因素,垃圾箱与运送垃圾的车:机-机的因素,垃圾箱与校园环境:机-环境因素)。只有将人-垃圾箱-校园环境结合为一个系统来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运用我们所学的人机工程学知识规划我们的校园环境,方便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并使校园环境更加清洁以保证整个校园更加舒适。所以我们在优化垃圾箱的种类及摆放是一定会考虑到人-机环境的充分结合,但必要是会将其分开考虑。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来为优化校园环境提供绵薄之力。 运用我们学习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找出校园垃圾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就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地方,如果还依然用着小垃圾箱,那么我们应考虑用垃圾房代替垃圾箱让人们方便的扔垃圾,比如说:学生住宿楼、教师公寓、学生相对集中的教学楼旁我们就应该用垃圾房取代垃圾箱,这样既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