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矿资源地质特征
中国北方内生磷矿资源分布特征及潜力

正长岩 等 , 以透 辉 岩 、 长岩 、 石 岩 、 云母 辉 石 苏 辉 黑
岩 为主要 含矿 岩石 .
塔 里木 地块 北 缘 褶 皱 、 裂构 造 发 育 , 山一 断 火
灰 石 +磁 铁 矿 +黑 云 母 . 一 步 确 定 出个 1 进 2个 磷 矿 找 矿 潜 力 区. 关键词 : 内生 磷 矿 ; 矿 类 型 ; 源 分 布 ; 矿 潜 力 成 资 找 中图 分 类 号 : 6 9 2 3 P l P 1.1;62 文献标识码 : A d i 1 . 9 9/.s n 1 7 —8 9 2 l . 3 0 4 o : 0 3 6 / is . 6 4 2 6 . 0 1 0 . 2 j
体、 抚南 地 体 、 原一 靖 宁地 体 等 四个 地 体 . 岩 清 绿
0 引 言
中 国 内 生 磷 矿 主 要 分 布 在 华 北 地 块 北 部 和 塔
里 木 地 块 北 缘 及 其 地 槽 过 渡 带 . 两 个 地 区 地 质 这
性 一 碱 性 岩 为 主 , 沿 褶 皱 轴 或 深 断 裂 侵 入 . 育 有 并 发 南 哈 尔 克 山深 断 裂 、 里 木 地 块 北 缘 的深 断 裂 及 台 塔 内深 断 裂 三 种 不 同 构 造 类 型 的 断 裂 , 多 期 次 活 动 其 控 制 了北 缘 深 源 超 基 性 一 碱 性 岩 浆 的 喷 出 和 侵 入 . 含 磷 岩 体 多 分 布 于 深 断 裂 一 侧 , 性 超 基 性 含 磷 基
碳
酸岩 型 、 性 岩 型 、 基 性 岩 型 、 碱 超 基性 岩 型 、 晶岩 型 、 岩 带 型 等 8种 成 因类 型 的 磷 矿 床 , 矿 在 大 地 构 造 上 伟 绿 磷 产 于 古 老 地 台边 缘 带 , 深 大 断 裂 控 制 . 矿 岩 石 为 镁 铁 质 铁 质 岩 系列 , 物 的共 生 组 合 主 要 为 透 辉 石 +磷 受 容 矿
浅析中国重要沉积型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

浅析中国重要沉积型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磷矿资源大国之一,其磷矿资源主要分为沉积型和火山岩型。
本文将对中国重要的沉积型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进行浅析。
一、沉积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1.特点:中国的沉积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广西、贵州等地。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磷矿资源丰富:中国的沉积型磷矿储量丰富,占据全球沉积型磷矿储量的30%以上,是世界上磷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矿石品位低:中国的沉积型磷矿矿石品位普遍较低,品位一般在20%以下,且矿石中杂质含量较高,矿石的提炼难度相对较大。
(3)磷矿分布广泛:中国的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区,其中四川盆地磷矿资源储量最大,但也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2.勘探前景:中国沉积型磷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其开发利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沉积型磷矿主要以矿山露天开采为主,矿石的提取效率和环境影响都较大。
因此,未来的勘探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新的矿区:根据地质特征和成因,寻找新的沉积型磷矿资源矿区,扩大开发规模,提升矿山资源的全面利用率。
(2)提高提取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沉积型磷矿的提取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矿石加工技术研发:研发适用于中国沉积型磷矿的先进加工技术,提高矿石品位,降低影响矿石加工的杂质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二、火山岩型磷矿资源特点及勘探前景1.特点: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南、湖南等地。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磷矿资源丰富: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资源量庞大,其中辽宁矿区的磷矿资源储量更为丰富。
据统计,辽宁矿区磷矿矿石资源量占全国火山岩型磷矿资源总储量的60%以上。
(2)矿石品位较高: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矿石品位一般较高,达到30%以上,且矿石中杂质含量相对较低,矿石的提炼难度较小。
(3)火山岩型磷矿矿体规模较大:中国的火山岩型磷矿矿体规模较大,单个矿体储量可达数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级别。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

中国磷矿产地分布情况目前世界磷矿石总储量约457.8亿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原苏联、中国、南非等国。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磷矿产地之一,磷矿资源相当丰富,资源总量接近500亿吨,磷矿储量仅次于摩洛哥,居世界第2位。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磷矿床分布,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国有拥有经济意义较大的磷矿资源。
我国的磷矿产地分布:截止1996年底中国共查明磷矿产地412处,保有储量151.98亿吨,其中A+B+C级储量69.47亿吨,D级储量82.52亿吨,P2O5含量大于30%的富矿11.2亿吨,P2O5<12%的贫矿27.43亿吨。
此外伴生磷矿产地9处,P2O5总储量960万吨。
中国磷矿广泛分布于26个省(区),相对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和湖南5省;这几个省合计保有储量117.64亿吨,占全国总保有磷矿储量的77%,且P2O5大于30%的富矿几乎全部集中于这5个省。
具体地说,中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宜昌地区、湖集地区、保康地区。
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不仅磷矿多量大,而且质量最佳,该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21处,保有储量66.77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44%,其中P2O5大于30%的富矿探明储量为9.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6%。
其次为中南部地区,共有磷矿产地159处,保有储量51.49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3%,P2O5大于30%的富矿保有储量仅为1.3亿吨。
第三为华北地区,其后依次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按各省磷矿储量丰度排列,则湖北居首位。
该省磷矿产地102处,保有储量33.55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2%,P2O5大于30%的富矿仅1.3亿吨。
第二位为云南,磷矿产地35处,保有储量31.9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1%,该省的磷矿不仅量大且矿石质量较优,而且P2O5大于30%的富矿为3.7亿吨,占全国富矿总储量的33%。
贵州芭田小高寨磷矿地质报告

贵州芭田小高寨磷矿地质报告1. 背景芭田小高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磷矿资源区。
本报告旨在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其磷矿资源的潜力。
2. 分析2.1 地质特征芭田小高寨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类型,主要由石灰岩和白垩纪泥岩组成。
该地区存在丰富的溶洞和岩溶地貌,为磷矿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矿床类型根据对该地区的野外调查和样品分析,可以初步确定芭田小高寨的磷矿床类型为沉积型磷酸盐矿床。
沉积型磷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中,主要由化学沉淀和生物作用形成。
2.3 磷酸盐含量通过对芭田小高寨地区进行采样和化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磷酸盐含量较高。
平均磷酸盐含量约为15%,达到了工业开采的标准。
2.4 矿床规模根据地质调查和探矿钻孔数据,初步估计芭田小高寨地区的磷矿床规模较大。
具体的矿床储量需要进一步深入的勘探和评估。
3. 结果基于对芭田小高寨地区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芭田小高寨地区具有潜力开发的磷矿资源。
•该地区属于沉积型磷酸盐矿床,形成条件有利。
•芭田小高寨地区的磷酸盐含量较高,达到了工业开采标准。
•矿床规模较大,但具体储量需要进一步勘探和评估。
4. 建议基于对芭田小高寨地区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进行勘探工作,以确定精确的矿床储量和分布情况。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充分利用芭田小高寨地区的磷矿资源。
•加强科学技术支持,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结论芭田小高寨地区具有潜力开发的磷矿资源。
通过对地质特征、矿床类型、磷酸盐含量和矿床规模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芭田小高寨地区的磷矿资源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国内磷矿资源概况

第十一章:国内磷矿资源概况11.1 资源状况我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04年7月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91矿石亿t,基础储量为39.02矿石亿t,如果按2003年的开采水平计算,我国现有磷矿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68a和141a。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相对集中在湖北(5.14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7.19%)、贵州(5.0亿t,占全国的26.45%)、云南(3.55亿t,占全国的18.77%)和四川(1.15亿t,占全国的6.1%),四省合计占全国磷矿储量总量的78.51%。
另外磷矿资源较多的省还有湖南(0.9亿t)、山西(0.62亿t)、青海(0.57亿t)以及江西(0.56亿t)等。
我国磷矿富矿(P2O5含量大于30%)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五省,其中贵州和云南两省的磷矿质量最好、储量也最多,两省富矿储量占到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0%以上。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富磷矿储量为4.75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2.5%;基础储量为7.78亿t,占全国总量的19.19%;资源量和资源储量分别为3.3亿t和11.08亿t,分别占全国的2.59%和6.6%。
我国伴生磷矿比较少,共有伴生磷矿区8处,截止到2003年底,伴生磷矿储量55.7万t(P2O5),基础储量105.3万t,资源量800.4万t,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和河南五省。
正是由于我国磷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和矿石质量的差异,形成了我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局面,长距离的运输和较高的运输费(包括各种运杂费),给磷肥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现有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云、贵等主要磷矿省份的资源开发。
另外我国富磷矿仅能维持我国使用10~15a,因此,磷矿已被列为我国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20种矿种之一,为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中国矿情_磷矿资源

中国矿情_磷矿资源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中磷矿资源相对于其他矿产资源也表现出非常重要的地位。
磷矿是非常重要的农业肥料原料,同时也是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因此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磷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针对中国的磷矿资源进行详细探讨。
一、中国矿情中国的磷矿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截至2018年底,我国探明的磷矿石资源总量达到了346.8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为100.4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4.5%,世界第二位。
据统计,我国磷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
在这些地方,尤其是云南、贵州地区,磷矿的储量以及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二、中国磷矿开采情况中国的磷矿开采历史也比较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磷肥生产国之一。
我国的磷肥企业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其中以云南、四川地区最为集中,占到了全国磷肥生产总量的五六成。
而磷矿的采掘主要采用露天式开采,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地下式开采。
中国磷矿产业的先进技术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我国的磷矿开采、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逐渐向现代化水平转变。
三、中国磷矿的应用领域中国的磷矿不仅仅是农业水平的提高,也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磷矿的应用领域相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农业领域:由于磷矿是最为重要的农业肥料之一,因此,在我国磷矿的应用领域中,农业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磷矿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基本解决中国大规模农村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
2. 化工领域:磷矿在化工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磷酸是磷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用于制造氧化剂、润滑油、涂料、清洗剂、光学玻璃、电子原件等高科技制品,同时磷酸、磷酸酯等废弃物也可以作为高附加值的原料进行回收和利用。
3. 工业领域: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磷矿还可以用于制造水泥、玻璃、陶瓷、铁合金等多种工业产品,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磷矿石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 磷矿石概述 • 磷矿石的性质和特征 • 磷矿石的开采与加工 • 磷矿石的应用与市场前景
01
磷矿石概述
磷矿石的定义
磷含量较高的矿石
磷矿石是指磷元素含量较高的天 然矿石,一般磷含量大于15%的 矿石被称为磷矿石。
不同种类的磷矿石
根据矿石中磷的存在形式和伴生 元素的不同,磷矿石可分为氟磷 灰石、氯磷灰石、碳氟磷灰石等 不同类型的矿石。
璃光泽。
硬度与脆性
磷矿石的硬度一般较低,脆性较大 ,易于破碎。
密度
磷矿石的密度通常较大,这也是其 在水中的沉降速度较快的原因之一 。
化学性质
01
02
03
耐酸碱性
磷矿石具有一定的耐酸碱 性,在常温下不易与酸碱 发生反应。
氧化性
在高温条件下,磷矿石能 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磷 酸盐。
溶解性
磷矿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低,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如酸碱环境下,溶解度 会增加。
磷矿石的主要产地
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磷矿石生产国,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其中云南省的磷矿资源最为丰富。
其他国家
除了中国,其他主要的磷矿石生产国 包括美国、摩洛哥、俄罗斯等。
磷矿石的重要性
农业领域
磷矿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 磷肥原料,通过矿石的选矿、加 工,可以制成各种磷肥,对提高 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THANK YOU
。
工业领域
磷矿石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可用于生产黄磷、磷酸、磷肥 等化工产品,还可用于制造陶瓷
、玻璃等。
不可再生资源
磷矿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 源,其开采和使用需要合理规划 和管理,以确保资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持续利
中国沉积磷矿床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沉积磷矿床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夏学惠1袁俊宏2杜家海2 东野脉兴1(1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2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北京,100107)题要中国沉积磷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东南缘与西缘,华北地块南缘和西缘。
沉积磷矿主要赋存在震旦系陡山陀组、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古元古界上部滹沱群和古元古界顶部榆树砬子组等含磷岩系中。
根据成矿条件,矿石组合特征划分为开阳式、荆襄式、昆阳式、什邡式等11个类型。
通过含磷岩系分布,成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划分出28个聚磷区,对有远景的聚磷区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
关键词沉积磷矿,成矿类型,资源分布,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9.213︰P612 文献标识码:A中国磷矿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滇、黔、鄂、川、湘等南方五省,占全国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74%,北方地区分布较少,造成了我国南磷北运的局面。
考虑到中国沉积磷矿成矿作用的连续与完整性,本文将沉积变质型磷矿并入沉积磷矿中一起讨论,通过对中国沉积与沉积变质型磷矿不同成矿区带、不同成因类型磷矿特征的综合研究,达到全面了解中国沉积磷矿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资源潜力及成磷区进行远景评价。
1沉积磷矿成矿背景及分布1.1成矿地质背景中国沉积磷矿床都出现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地台区域,特别是其边缘地带。
沉积磷矿床主要产出在扬子地块东南缘与西缘,华北地块南缘和西缘。
震旦系陡山陀组沉积磷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东南缘,下寒武统梅树村阶沉积磷矿主要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北缘,在华北地块南部边缘、秦岭褶皱系边缘地区沉积有下寒武统低品位沉积型磷矿,塔里木地块北缘沉积的含磷层位及低品位磷矿相当于寒武系梅树村阶,天山褶皱系的含磷层位相当于寒武系筇竹寺阶。
沉积变质磷矿主要指分布于北方的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中的磷矿床。
中国前寒武纪变质磷矿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的东北部,华东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北部,即华北地块东南缘与华北地块东北缘。
变质磷矿床由于矿石可选性较好,因此该类磷矿是我国,特别是北方缺磷省区较为重要的磷矿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磷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1.沉积磷块岩的主要成矿规律震旦纪—寒武纪是中国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
震旦纪陡山沱组与灯影组沉积磷块岩分布在扬子地区的贵州、湖北、湖南,即扬子成磷区的湘黔成矿带、陕鄂成矿带、浙桂成矿带。
时限为800±50~615±20 Ma。
扬子地台区的陡山沱组为中国最大磷酸盐沉积层,其上灯影组磷酸盐化岩层虽在很多地区有所发现,但构成有经济价值的磷酸盐矿床,则主要见于湖北南漳邓家崖。
中国寒武纪地层发育完整,早寒武世每次海进地层底部都沉积了磷酸盐层,其中梅树村组赋存的大规模磷块岩矿床是继陡山沱组磷块岩沉积之后中国第二大型磷酸盐沉积层。
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磷块岩矿床主要集中于上扬子成磷带的云南、四川与陕西,地理上构成近南北向的带状分布。
2.变质磷矿床成矿规律丰宁式磷矿床为太古宙矿床,主要分布在中朝地块的太古宙陆核区,即华北陆核、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陆核、山东陆核等。
其中中朝地块北部内蒙古地轴中段与东段构成两个成矿带,山东半岛为一成矿带。
鸡西式磷矿床为元古宙早期矿床,主要分布于微型古陆及古板块边缘地槽型建造中。
海州式磷矿床为古元古代晚期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东缘含碳、锰岩系及与镁质碳酸岩型建造中,在吉南—辽东、苏北、皖东北构成3个重要工业意义的成矿带。
白家山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内部滹沱—中条古海槽区,在鄂尔多斯与华北陆核之间构成一个成矿区。
布龙土式磷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地块北缘(五泰信息咨询)(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 )。
3.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成矿规律内生磷灰石矿床主要与幔源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含矿母岩一般为幔源岩浆岩岩体。
如超基性 碱性 碳酸岩杂岩体、含钒、钛、铁基性杂岩体等。
此类岩浆岩体一般磷较高。
由于地幔物质的选择性熔融,使磷质在幔源岩浆中富集,尔后地辟上升侵入地壳,这是形成磷灰石矿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含磷的幔源岩浆在地台或地盾地区上升到稳定的地壳内,有可能充分地进行岩浆分异作用而形成大型的岩浆杂岩体,这是工业磷灰石矿床产出的重要因素。
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主要产于地台地区两组大型构造交汇处。
幔源含钒、钛、铁基性 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或地盾地区的大断裂带上。
4.风化次生磷矿床的成矿规律中国次生磷矿蕴藏量不大,现已发现矿床(点)近30个,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吉林、陕西、江苏和福建等省(区)。
次生磷矿床的生成必须具有物源层和温暖潮湿的气候。
一般说来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节理、皱褶、断裂较为发育,岩石容易破碎、崩塌,氧化作用易于进行,对磷溶液的渗透起了良好的通道作用。
地下水的水化作用是磷质次生富集的重要规律。
二、矿床类型(一) 沉积磷矿床1.震旦纪磷矿床除湖北南漳邓家崖及湖南大庸天门山上震旦统灯影组的磷块岩外,中国已知的震旦系海相沉积矿床都属于陡山沱组。
该组含磷地层主要由白云岩、磷块岩、粘土岩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岩石组成。
磷块岩矿层常位于粘土岩之上和白云岩之下的过渡部位,少数产于白云岩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工业矿层多为倾斜至缓倾斜的中厚矿体,层数多,一般为1~3层,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的下部(下矿层)和中上部(上矿层)。
主要有用矿物是胶磷矿,其次是少量的细晶或微晶质磷灰石。
脉石矿物一般为白云石、石英、玉髓、粘土矿物及少量的黄铁矿、碳质物等。
胶磷矿主要呈隐晶 胶状块体及假鲕状、碎屑状产出,颗粒大小一般为0.5~0.6 mm。
最常见的矿石结构类型为粒状结构及脉状结构。
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带状、条纹状、互层状、致密状及叠层状等。
2.寒武纪磷矿床中国寒武纪海相磷块岩矿床主要分布在地台型沉积地层中。
有5个含磷层位,由老至新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渔户村组中谊村段)、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上部(筇竹寺组八道湾段)、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中部(辛集组)、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上部(昌平组)、中寒武统(大茅群);其中以上扬子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磷矿工业价值最大,储量占寒武纪磷矿总量的90%左右。
中国寒武纪磷块岩矿床及含磷层受层位的控制,只要含矿层位相同,矿床类型和岩石组合就基本相似。
寒武纪最具工业价值的含磷层位是下寒武统梅树村阶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属硅质岩 碳酸盐岩\|磷块岩建造。
含磷地层厚40~250 m,一般2~5个磷矿层,矿层累计厚度2~70 m,一般厚度15~20 m。
在滇东地区,矿层露头总长达1 283 km,产状平缓,倾角5°~40°,覆盖层薄。
根据矿层结构及其在含磷地层中的产出形态,大体分为结构简单仅有一层的矿层和具有上、下两层结构较为复杂的矿层。
上矿层在区内(滇东)分布面积最广,是厚度稳定、质量较好的工业矿层。
厚度1.5~31 m,一般7~10 m。
下层矿主要由各类贫磷块岩组成,仅个别矿区(澄江)具有富矿。
矿层厚1.5~36 m,一般为5~8 m,其稳定程度不如上矿层,在区内的分布面积只有上矿层的一半。
上、下两个矿层之间的夹层多为白云岩,个别为粘土岩,一般厚2~15 m。
区内矿石自然类型繁多,但主要为致密状磷块岩、条带状磷块岩、白云质磷块岩及生物碎屑磷块岩等。
含磷矿物主要为胶磷矿,含量40%~98%。
此外还有少量碳氟磷灰石,微量磷铁矿、磷铝石和银星石等。
胶磷矿在磷块岩中呈颗粒和胶结两种形式存在。
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玉髓、石英、粘土矿物;次为海绿石、黄铁矿及碳质物等。
区内磷块岩几乎均为颗粒磷块岩,胶磷矿平均含量62.6%,其中以颗粒存在的占53.31%,以胶结物存在的仅9.37%;最常见的矿石构造类型为块状、条带状及条纹状,其他类型较少。
矿石P2O5以中低含量为主,高品位富矿较少。
有害杂质一般是镁高,铁铝较低。
按矿石所含脉石矿物中硅酸盐、碳酸盐和磷酸盐矿物的数量,划分为磷酸盐富矿、硅型、钙型和硅钙型磷块岩,各型矿石所占比例为富矿6%,硅型矿2%、硅钙型83%。
3.变质磷矿床中国变质磷矿床主要指早、中前寒武纪(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变质岩中的矿床,有两大成因类型,即绿岩带型(太古宙磷矿)和沉积变质型(古元古代磷矿床)。
4个磷矿层位分别位于太古宙阜平群、古元古界下部五台群、古元古界上部滹沱群、古元古界顶部榆树砬子组。
它们无论是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沉积与变质建造,还是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等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1) 太古宙磷矿太古宙磷矿床系指2 500 Ma前形成的磷矿,产于绿岩建造内,因而称为绿岩带型矿床。
这类磷矿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区。
代表性矿床有河北丰宁招兵沟磷矿床,辽宁建平勿兰乌苏磷矿床和山东掖县磷矿床等。
该类矿床属于低品位易选磷灰石矿。
含磷岩石有碳灰黑云角闪岩、闪辉钛磁铁磷灰岩、角闪黑云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磷灰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磁铁矿等。
这些矿物占矿石矿物的90%以上。
该类矿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SiO2含量低,一般小于40%,TiO2与FeO+Fe2O3含量高,前者可达6.57%,后者在15%以上,最高达26%,属于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石。
(2) 古元古代早期磷矿床古元古代早期磷矿床系指2 500~2 000 Ma即五台期形成的磷矿床。
矿床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鸡西、林口、余庆等地,一般构成中小型矿床。
矿石类型主要有含磷灰透辉石墨斜长片麻岩、磷辉金云大理岩、磷灰透辉岩、含透辉磷灰石英岩、磷灰橄榄大理岩等。
(3) 古元古代晚期磷矿床古元代代晚期磷矿床系指2 000~1 700 Ma,即吕梁期形成的磷矿床,该期磷矿床是前震旦纪最重要的矿床。
此类磷矿床广泛分布于中朝地块,含磷地层以滹沱群为代表。
含磷岩系沉积特征在中朝地块东缘、北缘与内部有较大差异,其中东缘为被动大陆边缘冒地槽沉积,成矿条件较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工业矿床。
目前发现的主要在中朝地块东部吉南、辽东、苏北、皖东、鄂东北,此外在内蒙古中部与山西也有少量分布。
含磷岩系主要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云英片岩、白云质大理岩和碳质板岩等组成。
4.内生磷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在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上均不如磷块岩矿床,但由于该类矿床具有易选、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因而仍是磷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缺磷地区尤显重要。
中国的内生磷矿床主要分布于北方的中朝准地台,产出时代多为元古宙至古生代。
矿床类型主要有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幔源含钒钛铁基性 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和中 酸性火成杂岩体磷灰石矿床。
(1) 幔源偏碱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此类矿床产于地台区两组大型构造交汇处,原始岩浆通过深部分异作用形成多期侵入杂岩体。
磷灰石、磁铁矿在岩浆分异过程中形成品位较高、规模较大的磁铁矿矿床。
矾山磁铁矿磷灰石矿床是其典型实例,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大型易选、中低品位的碱性岩型磷灰石矿床。
(2) 幔源含钒、钛、铁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磷灰石矿床此类矿床主要分布于地台或地盾地区的大断裂带上,岩体形态不规则。
岩体中磷灰石富集程度不高,大多是岩体即为矿体,P2O5含量一般在5%以下,大多为2%~4%。
局部地区即使由于岩浆分异作用,磷灰石稍有富集,但规模较小,一般为小型,少数可达中型。
成矿母岩的显著特点是钒、钛、铁的含量比一般钙碱性岩石高,往往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要求。
有用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钒钛磁铁矿和含钴黄铁矿。
已发现的矿床有河北罗锅子沟矿床、马营、黑山磷灰石矿床。
(3) 消减洋壳源、中 酸性火成岩体磷铁矿其成矿母岩属中\|酸性岩浆侵入体,磷灰石伴生于磁铁矿矿床中,矿石P2O5含量较低,一般为1%~3%,局部有磷灰石矿物的富集,可形成磷灰石岩。
此类矿床大多数为磁铁矿磷灰石矿床,磷灰石可作为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南京梅山铁矿床是典型实例。
5.次生磷矿床次生磷矿床是指原有的含磷层经物理化学风化淋滤作用后,所含磷质就地残积、异地迁移或再沉积等富集形成的磷矿床。
中国次生磷矿蕴藏量不大,现已发现矿床(点)近30个,主要在四川、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吉林、陕西、江苏和福建,除1处为大型,6处为中型规模外,其余皆为小型矿床或矿点。
该类磷矿床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 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床原含磷层经风化后,其可溶性物质淋滤流失,所含磷质残留富集。
含磷品位比原来可提高2~6倍,风化淋滤残积深度受地下水面控制,可达40~50 m。
吉林古元古代珍珠门组含磷铁质角砾状白云石大理岩、含磷铁质白云石角砾岩及含磷白云石大理岩,原岩含P2O5一般为1%~13%,经风化淋滤后P2O5可达10%~20%,形成小型磷矿(通化干沟磷矿)。
湖南湘潭、长沙上震旦统白云岩和硅质岩,原岩含P2O5 0.2%~4.79%,高者可达10%,经风化淋滤后,P2O5可达19.92%~30%,形成中型(黄荆坪)、小型(麻田)磷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