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八)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中,含氟废水是一种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废水,因为氟离子的高毒性和难以处理的特性,使得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处理含氟废水。
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该计划方案基于电化学处理技术,通过电解反应将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转化为无害的氟化钙沉淀物。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构建电解池:使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电解池,保证电解池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2.电解反应:将含氟废水注入电解池中,通过电极的正负极化作用,促使氟离子在阳极处氧化生成氟气,并在阴极处还原生成氟化钙沉淀物。
3.沉淀分离:将电解后的废水经过沉淀分离装置,将产生的氟化钙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
4.净化处理:对分离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残余的氟离子。
5.排放或回用: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回用于生产过程中。
三、实施计划步骤1.确定实施目标:明确需要处理的含氟废水的水质标准和处理要求。
2.设计电解池: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电解池,包括尺寸、材料、电极布置等。
3.购置设备:购买所需的电解池、电极、电源等设备。
4.搭建实验平台: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优化电解池结构和工艺参数。
5.完善处理系统:根据实验结果完善处理系统,包括沉淀分离装置和净化处理装置。
6.进行试运行:对完善后的处理系统进行试运行,检验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7.优化改进:根据试运行结果,对处理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8.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多次试运行和改进后,将处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四、适用范围该计划方案适用于各类含氟废水的处理,包括化工、电镀、冶金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同时,该方案也适用于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废水处理需求。
五、创新要点1.采用电化学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转化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实现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的研究

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的研究燃煤电厂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发电方式,虽然具备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水排放问题。
其中含氟废水是燃煤电厂废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和潜在的生态风险。
因此,燃煤电厂含氟废水的处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燃煤电厂废水中的主要含氟物质是氟化物,它主要来自于燃煤过程中矿石中的氟元素。
在电厂的燃烧过程中,大部分氟元素通过烟气排放到大气中,但仍有一部分通过烟气的冷凝和凝结形成气溶胶,随废气一起进入大气中。
这些气溶胶因为重量较轻,在空气中长期悬浮,最终沉积到地表上,形成含氟废水。
处理燃煤电厂的含氟废水包括了两个主要的环节:气溶胶的净化和水溶液的处理。
对于气溶胶的净化,主要包括湿式洗涤和干式过滤两种方法。
湿式洗涤法通过喷淋水雾的方式将气溶胶中的氟化物转化为水溶性的氟化物,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
但由于液滴粒径的限制,该方法的氟化物去除率较低,需要较大的洗涤器体积。
干式过滤法则是通过使用过滤材料捕捉气溶胶中的氟化物,虽然去除率高,但因为洗涤器本身的成本较高,采用的机会相对较少。
对于处理水溶液的方法有许多途径,包括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法等。
化学还原法是将水溶液中含氟物质逐渐还原为氟化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固体离子交换剂将水中的氟离子与其它离子交换,最终实现废水的净化。
膜法则是利用半透膜的特性进行分离和净化,包括超滤、纳滤、逆渗透等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以确保废水的净化效率和环境安全。
另外,合理利用废水中的氟元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包括提取氟化物作为成品和废水中的氟元素的资源化利用。
总之,燃煤电厂含氟废水的处理研究是为了减少燃煤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廉价、高效的处理方式。
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继续在工程应用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能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四)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一、实施背景:含氟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中主要成分是氟化物。
氟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
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但存在效果不佳、成本高等问题。
二、工作原理:本计划采用电解法处理含氟废水。
电解法是一种利用电流作用于废水中的氟离子,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在电解槽中,通过正极和负极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分解成氟气和氢气,并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氟酸。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废水中的氟离子有效去除。
三、实施计划步骤:1.设计电解槽:根据处理规模和废水性质,设计合适的电解槽结构和尺寸。
2.准备电解液:根据废水中氟离子的浓度和pH值,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并按比例配置。
3.调整电解条件: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电解温度等参数。
4.进行电解处理:将含氟废水通过电解槽,使其与电解液接触,进行电解处理。
5.分离氟气和氢气:通过适当的分离装置,将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氟气和氢气分离。
6.收集氟气和氢气:将分离后的氟气和氢气进行收集和处理,以便进一步利用或安全处理。
四、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氟废水,特别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
适用于氟离子浓度较高、pH值较低的废水。
五、创新要点:1.采用电解法处理含氟废水,相比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2.设计合理的电解槽结构和尺寸,使电解过程更加高效。
3.通过调整电解条件,优化处理效果,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六、预期效果:通过电解法处理含氟废水,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去除率高:废水中的氟离子可以被有效去除,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2.处理效率高:采用电解法处理含氟废水,处理速度快,处理效率高。
3.成本低:相比其他处理方法,电解法的成本较低,可以降低企业的处理成本。
七、达到收益:1.环境保护:有效处理含氟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合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对废水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含氟废水处理技术详解

含氟废水处理技术详解按照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氟离子浓度应小于10 mg/L;对于饮用水,氟离子浓度要求在1mg/L以下。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目前工程中应用最多的为化学沉淀、絮凝沉淀、吸附三种处理工艺。
一、化学沉淀法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 ℃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 mg/L,按氟离子计为7.9 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
氟的残留量为10~20 mg/L时形成沉淀物的速度会减慢。
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
因此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mg/L。
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
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 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
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
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 mg/L 左右。
为使生成的沉淀物快速聚凝沉淀,可在废水中单独或并用添加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
为不破坏这种已形成的絮凝物,搅拌操作宜缓慢进行,生成的沉淀物可用静止分离法进行固液分离。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大于100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变化缓慢。
因此,在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时不能用单纯提高石灰过剩量的方法来提高除氟效果,而应在除氟效率与经济性二者之间进行协调考虑,使之既有较好的除氟效果又尽可能少地投加石灰。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含有氟离子(F-)的废水。
氟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离子,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学过程中,如电镀、冶炼、化肥制造等。
由于氟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有效处理和处理含氟废水成为了工业环保的重要课题。
目前,针对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利用适当的沉淀剂加入到废水中,使氟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钙、氯化钙等。
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相对简单,能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氟离子,但处理效果受废水pH值、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种类的影响。
2.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使其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陶瓷吸附剂、聚合物吸附剂等。
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吸附剂的选用和再生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高效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使废水中的氟离子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分离与去除。
常用的膜材料包括反渗透膜、离子交换膜等。
膜分离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维护费用较高。
4.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氟离子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化学氧化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副产物的处理和再生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该方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氟离子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生物处理法处理含氟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资源消耗少等优点,但微生物的选用和培养条件的控制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含氟废水处理

2.1沉淀法沉淀法是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加药剂或其它药物形成氟化物沉淀或絮凝沉淀,通过固体的分离达到去除的目的,药剂、反应条件和固液分离的效果决定了沉淀法的处理效率。
2.1.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主要应用于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采用较多的是钙盐沉淀法,即石灰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钙盐等化学药品,使钙离子与氟离子反应生成CaF2沉淀,来实现除去使废水中的F-的目的。
我们千帆环保在对荣德新材料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该工艺简单方便,费用低,但是存在一些不足。
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达15mg/L后,再加石灰水,很难形成沉淀物,因此该方法一般适合于高浓度含氟废水的一级处理或预处理,很难达到国标一级标准。
另外,产生的CaF2的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因此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浪费。
近年来,一些专业人士对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加钙盐的基础上,加上铝盐、镁盐、磷酸盐等,除氟效果增加的同时提高了利用率。
再加石灰的基础上加入镁盐,通过石灰与含镁盐的水溶液作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实现对氟化物的吸附。
在废水中加入硫酸铝、明矾等铝盐,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在混凝过程中氢氧化铝与氟离子发生反应生产氟铝络合物,生产的氟铝络合物被氢氧化铝矾花吸附而产生沉淀。
另外,可以在在水中加入氯化钙、复合铁盐作混凝剂和高分子PAM作絮凝剂,在不增加现有设备处理设备的基础上,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
2.1.2 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通过在水中加入铁盐和铝盐两大类混凝剂,在水中形成带正电的胶粒,胶粒能够吸附水中的F-而相互并聚为絮状物沉淀,以达到除氟的目的。
混凝沉淀法一般只适用于低氟的废水处理,一般通过与中和沉淀法配合使用,实现对高氟废水的处理。
由于除氟效果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出水水质会不够稳定。
铁盐类混凝剂一般需要配合Ca(OH)2使用,才能实现高效率,并且处理后的废水需要用酸中和后才能排放,因此工艺比较复杂。
含氟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含氟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含氟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氟离子的废水。
氟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等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氟废水。
由于氟离子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含氟废水的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二、处理原理1. 硬膜反渗透(RO)技术硬膜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高压将废水逆渗透膜,通过膜孔径较小,只能让水分子通过,而阻隔氟离子等溶质的特性,实现对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
2. 吸附剂法吸附剂法是利用特定的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瓷吸附剂等。
通过将废水与吸附剂接触,使氟离子被吸附剂表面吸附,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去除。
三、处理步骤1. 预处理将含氟废水经过初步的沉淀和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 硬膜反渗透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送入硬膜反渗透设备中,通过高压将废水逆渗透膜,实现对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
同时,通过控制反渗透膜的通量和回收率,可以调节处理效果和水质要求。
3. 吸附剂法处理将经过硬膜反渗透处理的废水送入吸附剂装置中,使废水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实现对废水中残留的氟离子的吸附。
吸附剂饱和后,可通过热解、酸洗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再生,以提高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4. 深度处理经过硬膜反渗透和吸附剂法处理后,废水中的氟离子已大幅降低。
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四、处理设备1. 初沉池和过滤器:用于废水的初步沉淀和颗粒物的过滤,减少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2. 硬膜反渗透设备:包括反渗透膜、高压泵、压力容器等,用于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分离出来。
3. 吸附剂装置:包括吸附剂柱、进出水管道、再生设备等,用于废水中残留的氟离子的吸附和再生处理。
4. 深度处理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活性炭吸附装置、离子交换器等设备,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五、处理效果经过硬膜反渗透和吸附剂法处理后,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可降低至国家排放标准以下。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是指含有氟化物的废水,通常来自冶金、化工、电镀、制革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含氟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
吸附法通过将含氟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利用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
此外,膜分离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方法,通过特定的膜对含氟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法。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将废水中的氟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此外,离子交换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氟离子进行交换,将氟离子吸附到树脂上,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去除。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生物体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生物降解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方法。
生物降解法通过将含氟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此外,植物吸附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方法,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植物体内,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处理。
四、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含氟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方法的优势,可以更有效地去除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总之,针对含氟废水的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净化废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希望各行各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重视含氟废水处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含氟工业废水的治理是众多工业企业广泛关注的课题。
本文就除氟办法,对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吸附法的工艺流程作了具体说明。
关键词:含氟废水处理除氟化学沉淀法吸附法1概述氟属于微量元素。
基于对人体安全的考虑,要求日常饮用水含氟量不得超过0.4~0.6mg/L。
含氟量超过1.5mg/L的饮用水我们一般称其为高氟水,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使人体健康受到威胁,并且可能引发氟骨病、氟斑牙等人体疾病。
另外,一部分肿瘤疾病也是由于长期引用高氟水而引发的。
在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现代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与此同时,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排放的现象也随之增多,且屡禁不止。
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往往含有呈氟离子(F-)形态的氟。
目前国内的工业企业还不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大多数企业在含氟废水无害化排放这方面都不达标。
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氟离子浓度均在10mg/L以上,不仅污染生态环境,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鉴于此,本文就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探讨。
2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吸附法、沉淀法是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处理含氟工业废水常用的两种办法。
吸附法针对的是干饮用水的处理,沉淀法则用于处理工业含氟废水。
除此以外,工业废水的处理办法还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渗析、冷冻法、超滤除氟法、反渗透技术、电凝聚法等。
2.1化学混凝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氟离子与离子结合产生CaF2沉淀,这种沉淀物很难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可待其沉淀后通过固液分离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F-。
下式为化学沉淀法的方程式:Ca2++2F-=CaF2↓若在同一时间将钙盐、磷酸盐加入废水中,生成含氟化合物;与CaF2相比,该物质更不容易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可以更为彻底地去除废水中的F-。
下式为其化学方程式:F-+5Ca2++3P043+=Ca5(PO4)4F↓混凝沉淀法是将混凝剂铝盐、铁盐掺入水中,然后加入Ca(OH)2,使Al3+和F-结合,铝盐水解后生成A1(OH)3矾花,进而将F-去除。
若采用铝盐,则Al3+与F-生成AlFx(3-x)+,夹杂在AI(OH)3am中被沉淀下来。
采用常用办法处理后的水,往往存在药剂过量、二次污染或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鉴于此,可综合运用化学沉淀法与混凝沉淀法,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来处理这部分问题水。
大量工作实践也充分表明,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来净化含氟工业废水,成本低廉,不存在设备条件的限制,而且便于操作,除氟彻底,水质改善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用方法推广应用。
①氯化钙与磷酸盐除氟:将氯化钙掺入含氟废水中,采用9.8~11.8的pH值,半小时后加入磷酸盐,然后将pH调到6.3~7.3,反应四、五个小时,再静止澄清四、五个小时,出水含氟量约为5mg/L。
钙盐、磷酸盐和氟必须采用(15~20):2:1的摩尔比。
②氯化钙与三氯化铝联合处理含氟水:将氯化钙掺入废水中,待其充分溶在废水中后掺入三氯化铝,采用氢氧化钠将pH值调到7~8。
经过15分钟的沉降后砂滤,这样一来,出水氟离子浓度一般不超过4mg/L。
注意氯化钙、三氯化铝、氟要采用(0.8~1):(2~2.5):1的摩尔比。
钙盐与磷酸盐、镁盐和铝盐联合使用,往往能有效减少废水的含氟量,降低残氟浓度,这主要归功于更难溶于水的含氟化合物。
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含氟工业废水不仅经济合理,剩余污泥量也大大减少。
2.2絮凝沉淀法铝盐是采用该方法处理含氟废水常用的絮凝剂。
在废水中加入铝盐后,通过Al3+与F-的络合以及铝盐水解中间产物和最终形成的Al(OH)3矾花对氟离子的配体交换、物理吸附、卷扫作用,将水中的F-去除。
铝盐絮凝沉淀除氟的方法涵盖了吸附、离子交换、络合沉降等化学机理。
①吸附。
吸附过程主要是静电吸附,PAC、AC含氟絮体吸附了带电的F-,一部分正电荷发生了中和反应,若pH值相同,ζ电位低于其自身絮体。
絮凝时会生成Al(OH)3矾花,当水中含有大量SO42-、Cl-等阴离子时,其之间的竞争会大大降低Al(OH)3矾花对F-的吸附容量。
②离子交换。
氟离子和氢氧根的半径及电荷相近,采用铝盐絮凝沉淀时,在废水中加入的Al13O4(OH)147+等聚羟阳离子以及Al13O4(OH)147+等聚羟阳离子水解后生成的无定Al(OH)3沉淀,OH-和氟离子在等电荷的状态下交换,絮体所带电荷在交换后仍保持原有状态,絮体的ζ电位也未发生升降情况,但反应时释放出的OH-,会增加体系的pH值,这充分表明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也可以达到除氟的目的。
③络合沉淀。
氟离子能与Al3+等形成从AlF2+,AlF2+,AlF3到AlF63-共六种络合物,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说明,在氟离子含量为1×10-4~1×10-2mol/L的铝盐混凝除氟体系中,若采用5~6的pH条件,可以以AlF2+,AlF3,AlF4-和AlF52-等形态存在,在絮凝除氟过程中,铝氟络合离子将生成铝氟络合物(AlFx(OH)(3-x)和Na(x-3)AlFx)或被夹杂在新生成的Al(OH)3絮体中形成沉降,絮体的IR与XPS谱图最终观察到的大部分铝氟络离子AlFx(3-x)+是通过离子交换形成的,其他的则是沉淀下来的。
2.3吸附方式活性氧化镁、活性氧化铝和斜发沸石等都是含氟废水处理中一般会用到的吸附剂。
它们能使废水中的氟含量下降至饮用水的标准1mg/L,甚至低于1mg/L。
斜发沸石[20]:吸附容量(mg/g)0.06~0.3;最佳吸附pH7.3~7.9。
活性氧化铝[21~22]:吸附容量(mg/g)0.8~2.0;最佳吸附pH4.5~6。
活性氧化镁[23]:吸附容量(mg/g)6~14;最佳吸附浅析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徐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科学实践295摘要:凝汽设备是凝汽式汽轮机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热力系统中起着冷源的作用。
凝汽器真空作为火力发电机组汽机侧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对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冷端系统角度分别研究凝汽器端差,循环水温升,循环水进口温度等对机组真空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真空下降的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为全国凝汽式汽轮机组解决真空降低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真空冷端系统端差循环水温升循环水进口温度处理措施0引言凝汽设备在电厂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系统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将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水。
除此之外,作为整个热力循环中的冷源,凝汽设备还要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真空。
凝汽器真空是衡量机组热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真空过高或过低不仅对汽轮机装置的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会影响汽轮机组的安全。
因此研究凝汽器真空对提高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有着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本文从汽轮机冷端系统角度分析,将影响机组真空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1影响真空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凝汽器传热端差因素。
②冷却水温升因素。
③冷却水进口温度因素。
2运行中影响凝汽器端差的因素凝汽器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间的差值,就是凝汽器的传热端差。
2.1凝汽器的冷却面积的影响因素。
一般设计时凝汽器的冷却面积已经确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凝汽器水位会影响凝汽器实际的换热面积。
凝汽器水位过高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会造成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空间的减少,从而导致换热面积减少,低压缸排汽温度升高,真空降低;二是会造成凝结水过冷,从而降低机组经济性。
2.2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凝汽器传热系数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凝汽器传热性能、热负荷、清洁系数、空气量等。
2.2.1凝汽器热负荷。
机组负荷升高,相应的汽轮机排汽量增大,凝汽器热负荷越高,会导致凝汽器真空下降。
当真空下降到某一数值,要进行限制出力,使凝汽器热负荷降低,维持机组真空。
如果汽轮机组的高、低压加热器退出运行,这部分抽汽就会进入凝汽器,使凝汽器热负荷增大,从而使真空下降。
2.2.2凝汽器漏入空气量的原因。
由于空气导热性不好,且不凝结,当空气漏入后,将降低凝汽器换热效果。
另外,因为有许多与凝汽器相连接的管道、加热器,再加上凝汽器面积很大,这就增大了凝汽器及其系统空气漏入的几率。
从理论上讲,那些与凝汽器相通的容器、管道,其压力高于凝汽器真空又低于大气压,这些都可能是凝汽器漏入空气的原因。
但实际运行过程中,某些容器管道内压力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本厂热网加热器内压力负荷高时为正压,负荷低时为负压,某些低压加热器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2.2.3凝汽器内清洁度。
从来源看,凝汽器内的污染有两种:外部污染和内部结垢。
在凝汽器冷却表面和凝汽器钢管内积存的污物和结垢,不仅会对循环水的流量造成影凝汽器真空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姚玄1王亚梅2(1.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2.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pH6~7。
吸附法是在填充柱内装入吸附剂,采用的是动态吸附的形式,不仅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氟离子,而且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2.4反渗透膜法目前,反渗透膜法主要用于超纯水制造与海水淡化的工艺中。
它是使高氟水中的水分子在超强渗透压的作用下改变渗透方向,利用反渗透膜被分离出来。
醋酸纤维素膜、海水膜和低压复合膜是近几年高氟水净化工艺中常采用的反渗透膜。
2.5电渗析法该方法是外加直流电场,借助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水中的离子发生定向迁移。
2.6离子交换法该方法主要通过离子交换纤维、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F-去除。
离子交换树脂的成本投入高,因为它要用铝盐进行预处理和再生。
相对而言,利用离子交换纤维来除氟的方法成本低很多,而且它的表面积大,吸附能力较强,可以快速完成交换和再生,且耐辐照性能好,清洁水体的同时也不会污染水质,可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3结束语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吸附法是当前工业企业处理含氟废水的主要手段。
对于氟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可采用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效果良好的化学沉淀法来除氟。
对于氟浓度较低的工业废水,可采用混凝沉降法来除氟。
氟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一般先利用化学沉淀法进行一级处理,再通过混凝沉降法进行二次除氟。
相比之下,采用吸附法除氟,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所以目前多用于水量不大的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综上所述,在处理含氟废水时,首先要根据水量、水质以及水质标准等客观条件选用经济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尽量达到“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的工作要求。
因此,在含氟废水的处理中要遵循资源化与无害化相结合的原则,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凌波.铝盐混凝沉淀除氟水[J].水处理技术,1990,16(2):418-421.[2]卢建杭,刘维屏,王红斌.铝盐混凝法除氟离子的一般规律[J].化工环保,2000.[3]李雪玲,刘俊峰,李培元.石灰沉淀法除氟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00,26(6):359~361.作者简介:徐丹(1982-),女,吉林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