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疾病病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课件PPT膀胱癌

将正常基因或具有抗癌功能的基因敲入膀胱癌细胞,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或增强抗癌能力。
03
单细胞测序技术
揭示膀胱癌细胞的基因变异和表达特征,为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提供
重要依据。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9
肿瘤标记物检查
如膀胱肿瘤抗原(BTA) 等,可用于膀胱癌的辅助 诊断和术后监测。
9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 膀胱肿瘤,并初步了解肿 瘤浸润程度。
CT检查
可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 度、局部转移肿大的淋巴 结及内脏转移的情况。
MRI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浸润 膀胱壁的深度和范围,以 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的受 累情况。
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放疗
用于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 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
14
化疗药物治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
可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辅助化疗
用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可杀灭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5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膀胱癌可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 期。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较大,因此准确分期对指导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6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7
症状与体征
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 见的症状,表明肿瘤已经侵犯
膀胱黏膜血管。
膀胱刺激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表明 肿瘤可能已经侵犯膀胱三角区 或合并感染。
课件PPT膀胱癌
1
膀胱鳞状细胞癌讲课PPT课件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辐射可能增加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
血尿:尿液中混有血液,颜色 呈红色或暗红色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次数 增多,尿急,尿痛
尿路感染:尿频、 尿急、尿痛等症 状,但无膀胱鳞 状细胞癌的典型 症状
肾结石:可出现 血尿、腰痛等症 状,但无膀胱鳞 状细胞癌的典型 症状
前列腺增生:可 出现尿频、尿急、 尿痛等症状,但 无膀胱鳞状细胞 癌的典型症状
膀胱癌:可出现 血尿、尿频、尿 急、尿痛等症状, 但无膀胱鳞状细 胞癌的典型症状
临床分期: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分为TNM分期 分级: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象等分为G1、G2、G3、G4四个等级 临床表现: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 诊断方法:膀胱镜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如尿常规、B超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康复护理,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汇报人: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芳香胺、苯等,会增加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饮食:摄入过多的红肉、加工食品和酒精,可能会增加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可能会增加膀胱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血尿:膀胱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 血尿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鳞状细胞癌早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 痛等症状
家族史:有膀 胱鳞状细胞癌 家族史的人患
病风险更高
基因突变:某 些基因突变可 能导致膀胱鳞 状细胞癌的发
《膀胱癌病例汇报》课件

治疗策略的优化
通过病例的总结,可以发 现一些治疗策略的不足之 处,并提出优化建议,以 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患者管理的加强
病例汇报中可能涉及患者 的管理问题,如随访、康 复等,可以为临床实践中 加强患者管理提供参考。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新药研发
基于病例的治疗经验,探讨未来 新药研发的可能方向和思路。
治疗效果
这些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风险。
04
病例预后及随访
患者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 生。
患者已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术后康 复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
作。
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检查结果显 示肿瘤无复发迹象,病情稳定。
随访计划与注意事项
患者需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 随访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
《膀胱癌病例汇报》ppt课件
目录
• 病例概述 • 病例分析 • 病例治疗过程 • 病例预后及随访 • 病例总结与讨论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退休工人 籍贯:北京
年龄:62岁 性别:男
病情初步诊断
症状描述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初步诊断
膀胱癌,病理类型为尿路上皮癌
诊断依据
尿常规检查、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治疗方案选择
手术方案:全膀胱切 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目标:彻底切除 肿瘤,降低复发和转 移风险,提高患者生 存率
辅助治疗:化疗和放 疗
02
病例分析
病理类型及特点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多表现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 较低,但易复发。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癌细胞侵犯膀胱肌肉层,恶性 程度较高,易转移。
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病理学课件)

五、临床病理联系
➢ 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血尿。 ➢ 肿瘤如侵犯膀胱壁,刺激膀胱黏膜或并发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和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 肿瘤阻塞输尿管开口时可引起肾盂积水、肾盂肾炎甚至肾盂积脓。 ➢ 手术后容易复发,部分复发肿瘤的分化可能变差。
六、转移
淋巴道转移:局部淋巴结 血胺 ➢ 埃及血吸虫感染、辐射 ➢ 膀胱粘膜的慢性刺激 ➢ 吸烟可明显增加膀胱癌发病的危险性
三、病理变化
肉眼:
➢ 好发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和侧壁 ➢ 单个或多发性 ➢ 分化好呈乳头状、息肉状有蒂 ➢ 分化差呈扁平状突起,切面灰白色,坏死
膀胱癌的肉眼类型模式图
镜下:
根据WHO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分为: ➢ 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 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 ➢ 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 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移行细胞癌(Ⅰ级):癌组织呈乳头状结构,细胞层次增多, 极向紊乱,癌细胞轻度异型性.
移行细胞癌(Ⅱ级):癌组织呈不规则乳头状结构,有实性癌巢, 癌细胞排列紊乱,异型性明显。
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癌
一、概述
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 率较高,是女性2-3倍,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相应增长,膀胱癌的发生与饮 食、吸烟、饮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病变部位: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 典型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 血尿,尿频、尿急、尿痛。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移行细胞癌(Ⅲ级):不规则癌巢,癌细胞异型性显著,病理性核 分裂多见,浸润到肌层深部。
四、诊断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 是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 步进行相关检查。
《膀胱肿瘤》PPT课件

组织病理学——分级
WHO 1973
WHO/ISUP 2019,WHO 2019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乳头状低度恶性倾向的尿路上皮 尿路上皮癌 1级,分化良好 肿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
尿路上皮癌 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
组织病理学—分期(TMN)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1 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为第十二位。女性发病率则为第十三位, 而死亡率为第十四位。
流行病与病因学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 男3.8/10万,女1.4/10万 (是世界平均发病率的1/3)
1.4/10万
3.8/10万
2019年 中国女性膀胱癌发病率
2019年 中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
流行病与病因学
v 病因与致病危险因素
Ø 吸烟 —— 最为肯定的因素 Ø 职业、环境、致癌物 Ø 遗传 Ø 基因 —— 癌基因、抑癌基因、 生 长因子……
膀胱癌手术治疗
TURBt 术 (经尿
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良性肿瘤,直经< 5cm、不需输尿管 膀胱再植。
≤T1/G3浅表膀胱 移行细胞癌基底窄 小,瘤蒂直径一般 <1cm。
浸润肿瘤(T2、T3、T4)的治疗 T2期分化良好、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行膀胱 部分切除术。
前列腺、膀胱正常解剖及常见病变ppt课件

膀胱常见疾病
膀胱憩室 膀胱结石 膀胱结核 膀胱肿瘤
膀胱憩室
定义:膀胱憩室是由于膀胱肌层的缺 陷,形成膀胱的局部向外膨出,好发 于膀胱侧后部,常伴膀胱成梁和小房 形成。
1.尿路造影:表现为突出膀胱外的囊球影, 有颈部与膀胱相连。 2.B超表现:显示与膀胱侧面或后壁相连的 囊袋样或圆球状液性暗区,后壁回声增强。 3.CT表现:增强扫描显示突出膀胱外的充盈 造影剂的囊球影。如憩室内合并结石或肿 瘤可见充盈缺损。
IVP检查:可见膀胱左侧壁菜花状充盈缺 损,肿瘤累及左侧输尿管口造成左侧输尿 管扩张。
CT平扫:膀胱左前壁局限性增厚呈一局限性结节影凸 向膀胱腔内,大小约2.2×1.9cm,CT值约68HU。
CT增强检查:呈明显强化,周围脂肪间隙稍模糊。
MRI检查:膀胱偏右侧可见分叶状软组织肿块,T1WI (e):上类似膀胱壁信号,T2WI(f):上显著高于膀 胱壁信号,肿块累及右侧输尿管口并造成梗阻。
膀胱癌 2002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 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 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 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 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源自 前列腺正常组织Cit枸缘酸盐
Cho胆 碱
Cre肌酸
前列腺增生
【临床与病理】 老年男性常见病,60岁以上发生率75% 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移行带,表现腺体组织和基质组织有不同程度增生 增大的移行带压迫邻近的尿道和膀胱出口时,导致不同程度膀胱梗阻。 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及排尿困难。 【影像学表现】 超声: 前列腺对称性增大,边界清楚,被膜连续。 内部回声均匀、稍强,有时其内可见强回声钙化影。
膀胱癌讲PPT课件

膀胱癌
1
膀胱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2
膀胱的解剖特点
膀胱是腹膜间位器官,位于人的骨盆腔中前部。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体形,可分顶、底、体、颈4 部分。膀胱粘膜被覆移行细胞上皮,3-7层厚, 最表层细胞是大的扁平伞状细胞。基底细胞层上 有一层以上的中间细胞
3
4
5
膀胱的主要功能
膀胱的功能是储存尿液和定期排出尿液。尿液由肾脏 排出,经输尿管引流至膀胱。正常人的膀胱容量是 300-500ml。膀胱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当膀胱充 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 排出尿液,当膀胱空虚时,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 约肌收缩,储存尿液
25
四、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 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26
护理评估
评估病人心理状态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评估病人无痛性血尿的情况,评估肿瘤疾
病病情及贫血情况 评估病人的自理情况 评估病人发热、消瘦、疼痛及肺功能情况
27
术前护理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 手术延期
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有营养不良者及时调 整营养状况,监测并调整各种生化及电解质指标
平衡失调,应予定期复查
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术后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
33
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克服悲观情绪,向患者 介绍自我管理尿液的方法
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鼓励多咳嗽咳痰,做好晨晚间 护理,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4
出院指导
饮食:出院后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给予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 肉、动物肝脏,鸡蛋,蔬菜等
处理好各种引流管:标明导管的名称及左右,固定好,
防止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记录出入量 以了解双
1
膀胱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2
膀胱的解剖特点
膀胱是腹膜间位器官,位于人的骨盆腔中前部。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体形,可分顶、底、体、颈4 部分。膀胱粘膜被覆移行细胞上皮,3-7层厚, 最表层细胞是大的扁平伞状细胞。基底细胞层上 有一层以上的中间细胞
3
4
5
膀胱的主要功能
膀胱的功能是储存尿液和定期排出尿液。尿液由肾脏 排出,经输尿管引流至膀胱。正常人的膀胱容量是 300-500ml。膀胱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当膀胱充 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 排出尿液,当膀胱空虚时,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 约肌收缩,储存尿液
25
四、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 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26
护理评估
评估病人心理状态 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评估病人无痛性血尿的情况,评估肿瘤疾
病病情及贫血情况 评估病人的自理情况 评估病人发热、消瘦、疼痛及肺功能情况
27
术前护理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 手术延期
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有营养不良者及时调 整营养状况,监测并调整各种生化及电解质指标
平衡失调,应予定期复查
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术后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
33
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克服悲观情绪,向患者 介绍自我管理尿液的方法
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鼓励多咳嗽咳痰,做好晨晚间 护理,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4
出院指导
饮食:出院后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给予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 肉、动物肝脏,鸡蛋,蔬菜等
处理好各种引流管:标明导管的名称及左右,固定好,
防止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记录出入量 以了解双
膀胱疾病病理学ppt课件

先天发育异常
? (四)膀胱重复
– ①完全重复 – ②不完全重复 – ③双室膀胱可同时伴有胃肠的部分重复及脊
柱重复。
? (五)膀胱瘘管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 瘘(后天性多见)
先天发育异常
? (六)膀胱憩室
– 大小:2-5cm,小的数毫米,大的是膀胱的 数倍。
– 部位:近输尿管口和脐尿管处 – 后果:尿潴留、感染、溃疡、结石、上皮增
? (八)膀胱外翻(泄殖腔外翻)(cloacal exstrophy) – 部位:
? 膀胱前壁及其上面的前腹壁缺如; ? 膀胱后壁的内表面外翻。 ? 可恶变为腺、鳞癌( Engel和Wilkianson
统计42例,3例鄂变,7.5%)
– 特点:常伴腹腔内睾丸、阴茎畸形,女性尿道裂, 子宫不发育等。
– 处置:修补或残膀胱切除术 – 后果:不恰当治疗:20岁前感染、肾衰死亡,久
之易膀胱癌。
三、结石症
? 中老年男性多见
– 成分: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 – 治疗:膀胱取石,物理消石,体外震荡碎石 – 复发率:10%
女性多见。 – 特点:
? ①多流产,少存活 ? ②伴尿失禁或氮质血症 ? ③常伴其他发育异常:各种肾异常,结
肠重复、双角子宫、阴道重复、腭裂、 心脏贲门异常等。
先。
? (三)肥大(巨膀胱)
– 占据腹腔大部,常伴先天尿道梗阻
① 单一巨膀胱 ② 巨膀胱——肠蠕动迟缓综合征 ③ 巨膀胱——巨输尿管综合征
生、化生
先天发育异常
? (七)脐尿管异常
– 部位:膀胱顶与脐部之间 – 类型:
? ①完全开放——脐尿管瘘 ? ②脐端关,膀胱端开 ? ③脐端开,膀胱端关——脐尿管窦道 ? ④两端关,中间开、扩张残留脐尿管可发生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炎性病变
• -放射性膀胱炎
– 病变: – 1.细胞学:可出现假阳性的肿瘤细胞
• 慢性:治疗后3个月-10年(平均4年)
– ①上皮异型或脱落 – ②固有层:充血、水肿,增生、血栓形成,间质玻变,不
典型增生 – ③重者:坏疽急性:
• 放疗4-6个周
– ①溃疡、固有层水肿、玻变、慢性血管病变 – ②肌层变质 – ③“放射性成纤维细胞”是纤维化的指标
膀胱炎性病变
• -放射性膀胱炎 • 2.组织学急性:放疗
4-6个周 组织学
慢性:治疗后3 个月-10年 (平均4年)
①上皮异型或脱落
②固有层:充血、 水肿,增生、血栓 形成,间质玻变, 不典型增生 ③①重溃者疡:、坏固疽有层水肿、 玻变、慢性血管病变 ②肌层变质
③“放射性成纤维细胞 ”是纤维化的指标
生; • 恶变: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
腺肉瘤。
五、膀胱炎性病变
膀胱炎性病变
• 原因:
1.梗阻; 2.结石 3.糖尿病 4. 妊娠 5.医源性:导尿、器械检查 6.发育异常 7.其他危险因素:免疫抑制、机体衰竭等
膀胱炎性病变
• (一)间质性性膀胱炎(Hunner ulcer)
– 人群:中老年女性 – 部位:膀胱任何部位 – 症状:小腹痛、尿频、药物治疗无效 – 病变:表层为纤维素和坏死物,黏膜下和肌层水
棒状杆菌D2 – 部位:三角区、颈 – 病变:
• 浅表层-渗出坏死组织,有钙化斑块,Von Kossa染色(+) • 中间层:肉芽组织,成分-细菌菌落、淋巴ຫໍສະໝຸດ 脓肿 • 外层:OB 注:代表毛细血管
膀胱炎性病变
• (三)放射性膀胱炎
– 原因: 泌尿系肿瘤或盆腔其他肿瘤,如直肠癌、宫 颈癌等的放疗的损伤
膀胱炎性病变
• (四)坏疽性膀胱炎
– 1650年首例报告
– 1934年Stirling 与Hopkin复习1207例Cases
of Hadder disease 有2例 – 发病率低,但经过凶险,病死率高
膀胱炎性病变
• (八)膀胱外翻(泄殖腔外翻)(cloacal exstrophy) – 部位:
• 膀胱前壁及其上面的前腹壁缺如; • 膀胱后壁的内表面外翻。 • 可恶变为腺、鳞癌(Engel和Wilkianson
统计42例,3例鄂变,7.5%)
– 特点:常伴腹腔内睾丸、阴茎畸形,女性尿道裂, 子宫不发育等。
– 处置:修补或残膀胱切除术 – 后果:不恰当治疗:20岁前感染、肾衰死亡,久
女性多见。 – 特点:
• ①多流产,少存活 • ②伴尿失禁或氮质血症 • ③常伴其他发育异常:各种肾异常,结
肠重复、双角子宫、阴道重复、腭裂、 心脏贲门异常等。
先天发育异常
• (二)发育过小(侏儒膀胱)
– 常伴其他泌尿道畸形。
• (三)肥大(巨膀胱)
– 占据腹腔大部,常伴先天尿道梗阻
① 单一巨膀胱 ② 巨膀胱——肠蠕动迟缓综合征 ③ 巨膀胱——巨输尿管综合征
之易膀胱癌。
三、结石症
• 中老年男性多见
– 成分: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 – 治疗:膀胱取石,物理消石,体外震荡碎石 – 复发率:10%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 发生学:
– 1.化生 – 2.胚胎学说:残留的中肾管胚胎组织 – 3.播散学说 经期的子宫内膜-输卵管逆行-腹腔;血行-其他处;
盆、腹腔术后。
膀胱疾病
一、解剖组织学
解剖组织学
• 平均容量300-500ml,最大800ml • 组织学:
粘膜层 移行上皮层,(urothelium),空
虚时6-7层细胞,充盈时2-3层细胞. 肌层 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 结缔组织,可见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结构
解剖组织学
• 黏膜层
– 上皮细胞分
• a表层:大卵圆细胞,嗜酸胞浆,单层,伞状细胞 (umbrella cells)
肿、出血,单核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可见 肥大细胞 – 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HLA 高表达、尿路 LgA+++、交感神经兴奋亢进) – 治疗:药疗,严重者可三角区以上的局部或全切。
膀胱炎性病变
• (二)皮革性膀胱炎
1914年Franoois提出“膀胱溃疡伴壁的钙盐沉着” Hager认为与尿素分解微生物有关1985年致病因子是
膀胱炎性病变
• -放射性膀胱炎
– 3.并发症:
• ①溃疡纤维化——膀胱挛缩,输尿管狭窄 • ②黄色瘤细胞聚集(罕见) • ③坏疽性膀胱炎
膀胱炎性病变
• -放射性膀胱炎 • 临床:
– 急性型:治疗6个月内 – 亚急性型:6个月-2年之间 – 慢性型:2-5年之间预后
• 放疗疗效,乳头状肿瘤好于实性肿瘤
先天发育异常
• (四)膀胱重复
– ①完全重复 – ②不完全重复 – ③双室膀胱可同时伴有胃肠的部分重复及脊
柱重复。
• (五)膀胱瘘管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 瘘(后天性多见)
先天发育异常
• (六)膀胱憩室
– 大小:2-5cm,小的数毫米,大的是膀胱的 数倍。
– 部位:近输尿管口和脐尿管处 – 后果:尿潴留、感染、溃疡、结石、上皮增
• 病变:紫兰点,经期血尿。M:子宫内膜腺体、间质。 • 临床:30-45岁、女。尿频、尿急、血尿、疼痛。 • 预后:化生,宫颈腺体样黏液上皮化生;恶变,子宫
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 • 治疗:切除异位组织,抑制卵巢功能,切卵巢,放疗,
激素疗法。依年龄、病情而定。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 部位:多在膀胱底 • 影像学:与膀胱壁肿瘤不易区别 • 治疗:手术、激素疗法 • 后果:可化生,宫颈腺体样黏液上皮化
生、化生
先天发育异常
• (七)脐尿管异常
– 部位:膀胱顶与脐部之间 – 类型:
• ①完全开放——脐尿管瘘 • ②脐端关,膀胱端开 • ③脐端开,膀胱端关——脐尿管窦道 • ④两端关,中间开、扩张残留脐尿管可发生肿瘤:
高分化腺癌(分泌黏液)、印戒细胞癌;绒毛状 腺瘤、纤维腺瘤、移形细胞癌、鳞癌。
先天发育异常
• b中层:立方,矮柱,核卵圆,胞界清,浆中等 • C底层:单层立方,贴于薄层基底板外真bm
– 固有层 血管、淋巴管、少量弹力纤维 – 黏膜肌肌层 内纵,中环,外纵
二、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发育异常
• (一)膀胱发育不全
– 极少见,因膀胱尿道管形成伴膀胱近端膨大而成。 – 病变:输尿管直接开口于扩张尿道或开口于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