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一、教学难点分析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一般比城市小学差,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作文教学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用书和教学辅助工具,难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文学积累不足:由于农村小学生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相对较少,他们的文学积累往往不足,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导致他们在写作文时缺乏文采和情感表达。

3. 缺乏写作习惯: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小学生缺乏写作的习惯,平时很少有机会进行写作训练,导致他们在写作文时思路混乱,表达不清晰。

4. 语言表达能力差: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在写作文时常常出现语法错误、逻辑不清等问题,影响了作文的质量。

以上种种困难都给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为了我们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思考1. 加强教师培训: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作文教学的理论学习,了解最新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应该加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给予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作文教学。

3. 多读好书: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创设写作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写周记、写读后感、写作文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进行写作训练。

5. 针对性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

6. 丰富的作文教学活动:学校可以积极举办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作文比赛、作文讲座、作文写作训练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农村,由于孩子的知识面、信息面较比城市的孩子更窄,所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一些老师和学生。

其实如果把农村孩子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的、有效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又何尝没有可读性呢?很多学生总觉得作文无内容可写,一提到作文,总感觉头痛。

实际上,只要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熟悉,就不会无话可说。

再加上老师的正确思想引导,写作方法指点,就不会产生这些问题的。

下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与做法:一、要注重生活中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经验和感受,就无法写成文章,更不用说写成好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捕捉生活点滴,创作写作情境,抓住写作时机,要求学生把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真情地写出来。

同时,要求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挖掘素材,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自学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愿地到客观现实生活中去吸取感性材料,动眼、动手、动嘴、动脑的参与访问调查,利用各种感官多听、多思、多记、多想,积累生活点滴,作文素材也就多起来了。

当然,老师也要帮助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慢慢让他们养成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

老师更要多监督鼓励,引导学生体会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

只有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才不至于找不到内容。

我在引导中年级学生作文时,我从几个方面入手教学作文:①自然风光。

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最贴近于自然,自然眼中少不了花草树木,高山流水,只要留心,写作素材就能信手拈来。

②传统节日及风俗。

在传统的节日让学生从家人、课外书中寻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及其由来,既是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农村小学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农村居住分散,学生接触事物不多,见识不广,文化环境又欠佳,故学生作文时常发愁,没东西可写。

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确立写作目标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明确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目标及各年级作文的要求,心中有数,教学作文才能有的放矢。

小学低年级虽然以识字、学词、造句为教学重点,但已开始看图说话、写话,这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作文最初的形式,教师切不可忽视,要重视看图说话写话训练。

小学生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要重视看图学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点阶段。

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积累材料、学习写作的能力,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因此,作文教学的基本功训练应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明确各年段的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重视阅读,学习写作方法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开始。

试想,一个读不懂书的人,还谈何写作?要指导学生习作,首先就要帮助他们读懂课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

只有读懂课文,读懂课文怎样叙述一件事或者描写一个人,才能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学到写作技巧。

三、读写结合,开拓写作思路教学实践的专家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读写结合的成功试验,在每单元作文训练前面已安排了一两篇与写作有关的阅读课文。

所以,教师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就应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告诉学生,并有针对性地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引导观察,激发写作兴趣观察是学习写作的基础。

学生如何观察,就在于教师的指导。

农村没有高楼大厦,但农村是天然的乐园,它的优美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某村口那棵要七人才能围抱过来的百年樟树,还有几株苍劲的迎客松,造型奇特,这里的风景独好,引人向往;一条由西往东的山涧小溪,清澈见底,这是人们洗刷的好地方;村东迎面山坡上好一片闽北独特的丹桂树和桔子树,它是人们发财致富的希望;山村的人们正在修建一条贯穿全村的水泥路;那村中小溪边上的桥亭,更是别有情趣,夏天的夜晚,人们聚集在桥亭上纳凉、聊天,那简直是人间天堂。

浅谈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浅谈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浅谈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心得【摘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析了学生作文实践案例,总结了教学心得并提出改进建议。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未来应着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环境的改善。

这篇文章对于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方法、实践案例、心得、总结、改进建议、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整体较低。

为了提高这些地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探索适合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有限,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写作;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和兴趣,缺乏实践机会和范例,导致写作能力的提升受阻;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填鸭式的传授知识,缺乏启发和引导,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有必要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适合这些地区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教师实际教学现状的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促进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更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向是一个难点,而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更是需要老师们用心去做。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五个策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一、激发兴趣写作文需要有兴趣,没有兴趣就难以写出好的作文。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单调,接触的知识相对有限,因此,教师需要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发现并挖掘他们的兴趣点。

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自己愉快过节日等,让学生们在写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师生互动在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中,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成绩相对较差,此时,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作文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邀请学生们轮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文,并在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被重视,激发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三、注重培养思维作文的关键在于思维。

写出好的作文,农村小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好文章和短文,识别好段落,理解好词句,培养提炼关键词、理解主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思维模式。

四、创设有趣的情景农村小学的孩子们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学习内容比较单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青岛话剧、小报社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写作的乐趣,因为孩子们对于应用情景的写作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变换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变换教学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听音乐、播放童话音频让学生欣赏,甚至可以邀请学生用小说的形式叙述自己的乐趣和感人的经历,让学生在不断变换的形式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魅力。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我们农村小学教育的环境与城市中不同,需要我们更用心的教育、更加人性化的引导。

希望各位教师在教学语文时,能够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更好的为孩子们打下学习的坚实基础。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五个策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呢?以下是五个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缺乏接触外部信息和广泛阅读的机会,这对写作兴趣的培养造成了阻碍。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音频、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外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二、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写作是一项需要良好氛围的活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作。

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布置、课堂作文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有关写作的活动,如课堂台词表演、小品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题目、分析范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农村小学学生普遍缺乏写作技巧的培养,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方法、分析范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文,模仿其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鼓励学生表达个性思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个性思想,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进行写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注重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和个性化,不拘泥于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表达个性思想。

试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试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试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及对策
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简要探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作文教学的教材单一
大多数农村小学的作文教材都是以课本为主,内容极为单一。

课本作文内容大多抄袭自网络或其他作文教材,缺乏独特性和实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材来改善这一问题。

例如,可以利用校外的资源,如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让学生去感受和观察自然和社会,从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问题二:缺乏具体的指导
在很多农村小学中,教师普遍对学生的作文只是进行批改,而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在做错的时候知道错在哪里,也不知道具体如何改进。

教师可以在批改作文的同时,多提供一些详细的指导和思路,使学生明白具体的问题所在,以及如何进行修改。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上讲解和示范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如何
正确撰写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问题三:缺乏实践机会
在很多农村小学中,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和体验各种生活场景,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写出来。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大自然、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收集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转化为自己的作文。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只要教师们有心改进,加强作文教学的全面性和精细性,就能够克服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乐趣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乐趣作文教学


¨



一 I m _∞一 _ i j — —— 鬟 — id i — = — ! i 一 — —
浅谈农村小学乐趣作文教学
口 玉林市福 绵小学 陈伟坚
在 农 村 语 文 教 学 中 ,作 文 教 学 是 一 个 令 老 师 头 痛 、 生 害 怕 的 环 节 。 过 几 学 经
学 生去 观察生 活 、 丰富生 活 、 受生 活 , 感
积 累写 作 素 材 。 农村 的孩 子虽 然没 有去过 大公 园 、
通过 留心观察 , 写出 了《 鸟儿与 山泉的歌 唱 比赛》 小池塘 的欢 叫》 《 等文 章。另外 , 还可以让 学生联系生活实 际 , 放飞想象 ,
学生有 了素材 , 了深刻体会后 , 有 我 们 就 可 以根 据学 生 天 真好 奇 的 心理 特 点, 引发他们 的想象思维 , 让他们合理 而 自由地 畅想 。 在教学 中 , 我常常布置学生
我感觉较美 的好文段写在班 级“ 分享本” 上 ,让其他同学匿名评价后 在班级里传 阅。这样 既可 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 , 又可 以让学生通过阅读 , 得间接经验 , 累 获 积
受, 让学 生从 中发现美 、 赏美 、 欣 感受美 。
感受 了写作 素材 , 由见 到做 , 由做到思 , 由思 而感 , 由感 而写 , 学生写作 就不会觉 得痛苦 了, 抄袭 的现象也基本杜绝 了。 这 是体验之乐 。
四、 重 放 飞 想 象 侧
车、 房子 , 萝 卜、 用 叶子做 出水车; 农村 的 孩子虽然没有美 味的汉堡包 、 薯条 , 但他 们却能 自己用破 瓦罐 烧豆子 ,用 泥窑烤 红薯 ……可是学生却 没能好好利用 这些 写作素材 。于是我就鼓励 学生从生 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

学生怕写,教师怕教。

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

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从课文教学出发,搭建课堂学习与写作之桥梁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是因为他们不会写。

那么,要想让学生学会写作就应教会学生如何去写、怎样写才能写好的方法。

如果单纯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难免学生会觉得有些朦胧。

因此,我更加注重从课文教学出发,在学习课文中学会写作。

1.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

首先,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

在课堂上注意训练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从中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
句的方法,能力。

其次,要精读,选择材料。

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能动模仿),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

2.通过写日记、周记、读后笔记来提高写作能力。

坚持写日记、周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由于日记、周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写读后笔记也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

二、细心观察,捕捉生活的浪花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中摄取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

1.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教学作文,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从内容入手。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概括归类,逐步认识,从实际出发,可按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观察有一定顺序,思维才有条理,表达才会层次分明,让人看了头绪清楚,印象清晰。

2.观察要有想象。

在指导学生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

如观察空中
飘飞的落叶,我启发学生从所见内容出发,抓住落叶姿态进行思考想象。

树叶在空中干什么?看,它们在树枝边盘旋,是对大树母亲的不舍吗?通过观察写作实践,画面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动起来,画面动起来了,文章也就活了。

三、理性化的评价,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

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了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要求不同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

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要让我们农村的学生打开他们心灵的枷锁,让他们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农村的教师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学生的特点,带动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寻找更有力的写作方法,给予学生作文更合理的评价。

【责编张景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