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发展的脚步日益加快,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不断完善。
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们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传递着先辈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无论是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技艺,还是独特的风俗习惯,都构成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文化遗产保护并非是一种阻碍,而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首先,文化遗产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人才。
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著名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符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
游客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的服务业发展,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文化遗产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许多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可以进行产业化生产,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古老的建筑可以改造为特色酒店、咖啡馆等商业场所,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修复、文物保护等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再者,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往往容易感到迷茫和失落,而文化遗产能够让人们找到自己的根,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
它们是城市居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能够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城市的发展需要土地和空间,而一些文化遗产可能占据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忽视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破坏性的开发。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传统文化和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淡薄。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如同一个不断进化的生命体,日新月异。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妥善处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记忆。
它们可以是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技艺、独特的风俗习惯,甚至是一段口口相传的故事。
这些珍贵的遗产,不仅是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更是我们与过去相连的精神纽带。
然而,城市发展的脚步却常常给文化遗产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许多古老的街区和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
这种盲目的开发和建设,使得城市的文化特色逐渐模糊,历史的韵味也越来越淡。
一方面,城市发展的需求是不可忽视的。
城市需要不断更新基础设施,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新建的住宅区、商业区和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繁荣。
但另一方面,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城市就会失去灵魂,变得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
那么,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呢?首先,规划是关键。
在城市规划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整体考虑。
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明确城市中文化遗产的分布和价值,划定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样,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就能避免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其次,创新保护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但又面临生存困境的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功能转换和再利用的方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例如,将废弃的工厂改造成艺术创意园区,古老的宅院变为特色民宿。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保护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还能赋予其新的经济价值,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再者,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市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只有当每一个市民都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文化遗产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城市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与城市精神的体现。
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了各大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城市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迹、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价值:文化遗产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2.文化价值: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城市保持其独特性与多样性。
3.经济价值:保护良好的城市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游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城市发展的挑战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的城市发展往往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许多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选择性地拆除老旧建筑以便兴建现代化的商业和住宅区。
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以下几方面的弊端:•单一性:过度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导致城市失去历史韵味与地域特色。
•文化认同感缺失:文化遗产的消失让市民无法认同自己的城市,带来精神文化的空虚。
•生态环境影响:拆除老建筑往往伴随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策略要在保护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上取得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1. 加强立法保护国家和地方政府需制定严格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对重要的文化遗产进行认定和分类管理,使其不因城市发展受到随意拆除的威胁。
2. 结合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整体发展框架中。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实现文化遗产与新建项目之间的和谐共存。
例如,___(具体案例或城市名)的做法,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参考。
3. 倡导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保护意识。
通过______(具体的社区活动或参与形式),让居民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4. 创新利用遗产根据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创新性的利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见证者,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对过去的承认和尊重。
它包括建筑物、景观、遗址和文物等,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往往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城市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城市的独特性和形象。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帮助城市保持其独特的氛围和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法国的巴黎就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博物馆和艺术品而闻名于世,在全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而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可能失去其独特性,变得平庸和普通。
其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城市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毁坏历史建筑和文物,这种短视的做法往往会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无法持续发展。
相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例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建立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严格法律和规定,使得该城市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第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人类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保护它们,我们能够了解和尊重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教育资源,通过保护和传承它们,我们可以教育和启发公众,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例如,中国的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个文明的继承者,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负责任,保护和传承它们,留给后代子孙。
这是我们对过去的尊重,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
只有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人类的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城市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独特性、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和教育都至关重要。
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历史保护

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历史保护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常常伴随着文化与历史遗产的遗忘和消逝。
因此,如何在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开发对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现代化建设,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压迫。
在许多城市中,旧城区被新兴建筑取代,历史庙宇、传统街道、古老建筑一一消失。
这些变化不仅导致了地方特色的丧失,也让居民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显著降低。
例如,在一些地区,____(举例某城市的具体案例)____,原有的传统民居被拆迁,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随之改变,文化传承的链条被打断。
然而,仅仅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历史文化的保护,无疑是对城市未来发展道路的束缚。
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其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历史遗产不仅是过去的见证,它们往往也能为现代城市提供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商业机会。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证据,更是当代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艺术、习俗等多种形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智慧、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____(举例某种传统文化或艺术)____,在现代社会中,它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还能为城市带来旅游收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在国际舞台上,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往往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如_(列出几个知名的世界文化遗产)_,它们不仅自成一体,还通过文化旅游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保护策略为了在城市发展中有效保护历史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历史遗址和文化古迹给予明确的法律保护,避免它们在城市开发中遭到破坏。
政府需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确保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2.规划引导:在城市规划中要有文化保护的意识,明确规定特定区域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要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如何平衡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如何平衡在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如何平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
它们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传统的技艺、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古老的建筑、古老的街道、传统的风俗习惯等,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古城墙、苏州的园林,这些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知晓先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智慧。
通过研究和保护这些遗产,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使得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保护好这些遗产,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人才。
再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够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让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更深的感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然而,城市发展的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不断扩大规模,改善交通、住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
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历史文化遗产面临被拆除、破坏或者忽视的风险。
比如,为了修建新的道路和商业区,一些古老的街区可能会被拆除;为了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些历史建筑可能会被推倒。
那么,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呢?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同时,加大对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保护基金,用于遗产的修缮、维护和研究。
其次,要做好城市规划。
在规划城市发展时,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点,将保护工作纳入到整体规划之中。
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历史保护

城市发展的文化与历史保护城市在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积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蕴往往受到挑战。
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发展的背景在互联网科技、交通运输、产业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规模的扩展、建筑风格的更新,着实为城镇带来了生机。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快速扩张是否会吞噬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1.1 城市化的挑战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城市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与改造,常常导致历史性建筑和文化区域的消失。
开发商往往将目光投向那些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而忽视了背后深厚的文化背景。
1.2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历史遗迹的保护不仅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也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然而,过度商业化的开发,会破坏其原有的历史语境,导致文化价值的贬值。
二、历史保护的必要性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它们为后代提供了理解历史、认知文化的窗口。
在城市发展中保护这些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2.1 文化认同感的塑造历史遗产是居民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故事与地方特色。
这些文化符号让市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2.2 生态平衡的维护城市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应考虑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性。
历史遗产的保护能够促进社区的活力,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建筑采用的自然材料、独特的建筑设计,往往在节能与环保方面具有本土优势。
三、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的平衡3.1 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政府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引导与监管的重要角色。
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不仅涉及到建筑的修复与维护,还包括对文化活动的支持与推广。
3.2 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给城市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变迁。
然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导致了城市环境的单一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独特符号和传承载体,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
对于城市来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气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
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们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为城市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例如,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起来,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城市历史的窗口,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吸引游客和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了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一张名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促进城市的品质提升,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能让后代享受到城市的独特文化,又能保护自然环境,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再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注重市民的参与与共享。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地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市民的参与与共享。
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育,提高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其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只有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现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才能真正做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最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和策略。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该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考虑,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
四川峨眉山——乐 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三清山
中国丹霞
中国澄江化石地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1、纪念物/文物古迹(monuments):包括在历史、艺术、 建筑、科学或人类学方面具有价值的一切建筑物(及其环境和 有关固定陈设与内部所有之物)。
2、建筑群(groups of buildings):无论是城市还是乡 村单个的或是相连的一切建筑及其环境,这些建筑在环境中由 于其建筑风格、同种类型或所处位置的原因而具有历史、艺术、 科学、社会或人类学方面的价值。
3、地区/场所/遗址(sites):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 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 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
世界遗产标志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自然遗产 Natural Heritage 、复合遗产
目前,《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了全世界936处世界遗产, 其中725处文化遗产,183处自然遗产和28处复合遗产(文化 与自然双重遗产)。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2年7月,中国已 有43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中30项文化遗 产,9项自然遗产和4项复合遗产。
我国文化遗产的基本构成
大类
中类
小类
具体对象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有形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略)
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
非文物类 城市遗产
一级文物
珍贵文物
二级文物
三级文物
一般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 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3、保护什么?如何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
省会以上历史文化名城统计表
城市类别 全国行政区划 历史文化名城
所占比重
直辖市 4 4
100%
省会城市 自治区首府
合计
22 15 68.3%
5 3 60.0%
31 22 71.0%
现状:空前重视、空前破坏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
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 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文化空间
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聚焦城市文化遗产
1、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2、城市内的历史地段或历史街区,如历史中心区、传统商业街 区、工业遗产区等 3、整个历史性城镇
尤其强调城市空间、环境、景观、街巷、肌理等非建筑实体 的内容(图底关系 )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复兴
保护的含义/为什么保?/保什么?/如何保?
1、保护的含义
修缮 preservation 保护 conservation 改善 improvement 改造 repair 复兴 revitalization
保护=文物保护(法定保护?) 保护就是利用 开发建设是发展,保护改造也是发展 保护是一种时尚 保护是一种文化需要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 ……
“纪念物”、“地区”及“建筑群”等词不应包括:(1) 存放在古迹内的博物馆藏品;(2)博物馆保存的,或考古、历 史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藏品;(3)露天博物馆。
我国文化遗产的相关基本概念
1、文物古迹 —— 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建筑 —— 建筑遗产 3、历史街区 —— 历史文化保护区 4、历史城市 —— 历史文化名城 5、古村落古镇 ——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保护的原因
※ 文化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2年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1年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就如同生 物多样性对于大自然的重要性一样。”
不同文化展示的城市空间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尚未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建筑
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
历史文化街区
保存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传统格局 和历史风貌具有一定规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历史建筑,自然 景观和环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地区规划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上海市规划规划进修学院 2013年9月
主要内容 一、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复兴 三、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四、若干思考
一、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人类
共同继承的
财产
世界遗产 World Heritage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开平碉楼与村落
曲阜孔庙、孔林、 皖南古村落西递、
孔府
宏村
承德避暑山庄及 周围寺庙
明清皇家陵寝
布达拉宫(大昭 寺、罗布林卡)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福建土楼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 古建筑群 元上都遗址
江西庐山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山西五台山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9处)
(9处)
四川九寨沟
山东泰山
四川黄龙
安徽黄山
土耳其 蓝色清真寺 德国 科隆大教堂
※ 从建筑文化看城市精神
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 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巴黎老城 49km2
北京老城 62.5km2
※ 传承和延续历史
“到过喀什才算真正到过新疆” 伊斯兰文化特色、迷宫式城市街区、生土建筑、高台民居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我国世界遗产名录(43处)
世界文化遗产 (27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 址
苏州古典园林
甘肃敦煌莫高窟 山西平遥古城
长城
云南丽江古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 兵马俑坑
北京天坛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 堰 大同云冈石窟 高句丽王城、王陵 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
北京故古建筑群 重庆大足石刻
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协
议开列《世界遗产名录》,并设立相应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志 “世界遗产基金” 和“世界遗产委员会”。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195 个 成 员 国 , 有
180多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公约
已经成为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是
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