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酸碱盐习题

一选择题

1.1基本定义概念题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有机物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D.难溶性碱

2. 下列物质中属于正盐的是()

A.Na2CO3

B.NaHSO4

C.Cu(OH)2

D.Cu2(OH)2CO3

3. 下列各物质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NaOH

B.CuO

C.Cu(OH)2

D.H2O

3.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A.酒精

B.冰醋酸

C.烧碱固体

D.氯化钾溶液

4. 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有()

A.食盐、氯化钠、NaCl

B.纯碱、碳酸钠、Na2CO3

C.胆矾、硫酸铜、CuSO4

D.盐酸、氢氯酸、HCl

6. 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其原因是()

A.浓硫酸的量小,水的量大

B.浓硫酸容易溶在水中

C.因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使硫酸液滴飞溅

D.浓硫酸是油状的粘稠液体

7. 对于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挥发性酸

B.工业上用的盐酸往往带黄色

C.它是氯化氢的水溶液

D.紫色石蕊使盐酸变蓝色

8. 下列各组反应中,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加入石灰水②氯化镁溶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③大理石与盐酸反应④灼热的四氧化三铁中通入一氧化碳

⑤灼热的木炭通入硫的蒸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9. 下列哪一组物质全都不溶于水()

A.CaO、CaCl2、CaCO3

B.Cu、CuO、Cu(OH)2

C.SiO2、Fe(OH)3、AgNO3

D.Fe2O3、Mg(OH)2、K2SO4

10、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还原反应、置换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11、某溶液的pH值=10,若将该溶液的pH值降到约等于4,

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

A.蒸馏水

B.pH值=1的溶液

C.pH值=14的溶液

D.食盐水

12、—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

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2离子共存题

13、欲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K+,Cl-,NO3-,SO42-,(除去水电离出的微量H+和

OH-外)不含其它离子,在蒸馏水中应加入()

A.AgCl、K2CO3、MgSO4

B.Na2SO4、Mg(OH)2、KCl

C.MgCl2、KNO3、K2SO4

D.AgNO3、KCl、MgSO4

14.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Cl2、HCl、Na2SO4、AgNO3

B.Ma2CO3、HCl、NaOH、CaCl2

C.NaCl、KNO3、NaOH、CaCl2

D.Ba(OH)2、Ba(NO3)2、Na2SO4、CaCO3

15、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Ba(OH)2、KNO3,B.Na2CO3、CaCl2、Zn(NO3)2

C.CuSO4、KCl、NaCl D.MgCl2、NaNO3、Na2SO4

1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

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A.CaCl2、KOH、Na2CO3B.Na2CO3、BaCl2、HCI

C.K2SO4、HCI、NaOH D.CuSO4、HCl、NaCl

17、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

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

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B.K+、OH-、CO32-

C.Ba2+、OH-、NO3-D.OH-、K+、Ba2+

18、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式样少许溶于水,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的组成中()

A.一定有K2SO4

B. 一定有NaCl

C.一定有Na2CO3

D.可能有NaCl

1.3 除杂题

19、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B.C(CuO)选用稀硫酸

C.NaCl溶液[Ba(OH)2]选用硫酸铜溶液D.MnO2(KCl)选用水

20、把足量的铁粉,分别加入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

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是( )

A.Na2SO4CuSO4B.H2SO4CuSO4

C.HCl H2SO4D.CuCl2Cu(NO3)2

21、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钙杂质,除去此杂质可选用适量的()

A.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

22.、下列物质中,能跟BaCl2、Al2O3、(NH4)2CO3都发生反应的是()

A.CO2

B.H2SO4

C.CuSO4

D.KOH

1.4 鉴别题

23、不能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是()

A.盐酸

B.氯化钙

C.氯化钾

D.氯酸钾

24、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A.Fe B.Fe2O3C.CuO D.FeO

25、下列物质中,与盐酸,氯化铁溶液,碳酸钾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

B.硝酸钡

C.金属铝

D.氢氧化钡溶液

26、下列物质中,能跟AgNO3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反应,

并都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2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在一起能进行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和气体的是()

A.生石灰和盐酸

B.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C.纯碱和硝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28.、能把Na2CO3、Ba(OH)2、BaCO3、Mg(OH)2四种白色粉末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A.石灰水

B.稀硝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

29、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

是( )

A.稀硫酸B.盐酸C.石灰水D.硝酸银溶液

1.5综合应用

30、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钠②碳酸钠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B.②④C.①⑤D.④⑤

31、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

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④①③②

32.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B.2种 C 3种 D 4种

33.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34.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D.硝酸和碳酸钙

35.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铁粉D.盐酸

36.以铁矿石(含Fe2O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燃料

37.某溶液中含F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个数比是()

A.3:2:1 B.1:2:1 C.3:1:15 D.3:1:13

38、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有: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

浅绿色;⑧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以上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⑧B.①⑧④ C.①④D.①②⑧④

39、不能用稀酸和金属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有下列中的()

A.MgCl2

B.Al2(SO4)3

C.ZnCl2

D.Fe2(SO4)3

40.对于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现提出如下注意事项:①边稀释,边搅动溶液;②将水沿器壁

加入到浓硫酸中;③稀释操作要缓慢进行;④可在量筒中,也可在烧杯中稀释,

其中不正确的()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②和④

D.①、②和③

41、要除掉二氧化硅中所含的杂质氧化镁,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冷水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

B.加酸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

C.加碱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

D.加热水使杂质溶解,经过滤去掉滤液

42、下列氧化物中属于碱性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水溶液pH>7( )

A.CuO

B.Fe2O3

C.ZnO

D.CaO

43、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其中一种与其它

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氯化铜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

D.硝酸

4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可得到烧碱的一组是()

A.NaCl和Ca(OH)2

B.NaCl和CO2

C.Na2CO3和Ba(OH)2

D.AgCl和NaNO3

45、下列物质不能和Hg(NO3)2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Ag

B.Zn

C.Fe

D.Cu

46、下列潮湿的气体能被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

B.CO

C.SO2

D.H2S

47、某溶液的pH值=6,要使pH值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浓盐酸

B.加入pH=2的溶液

C.蒸发水使溶液浓度增大

D.加氢氧化钠溶液

48、下列各气体:①二氧化碳②氯化氢③氢气④氧气,其中不能用氢氧化钠

进行干燥的有()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③和④

D.①和③

49. 下列各组中两物质的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并生成沉淀,将沉淀滤去后的溶液蒸发,可

得到食盐晶体的是()

A.硫酸钠和氢氧化钡

B.氢氧化钡和氯化钾

C.硝酸银和氯化钡

D.氯化钡和硫酸钠

50、用实验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稀硫酸

51.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甲与K2SO4溶液反应、乙与KCl溶液反应,丙与KOH

溶液反应均可生成KNO3,那么,甲、乙、丙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甲为Ba(NO3)2,乙为AgNO3,丙为稀HNO3

B.甲为稀HNO3,乙为AgNO3,丙为NaNO3

C.甲为Ba(NO3)2,乙为NaNO3,丙为稀HNO3

D.甲为NaNO3,乙为稀HNO3,丙为AgNO3

52. 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情况下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氯化铜

B.二氧化硅

C.氢氧化钠

D.硫酸

53.金属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的磷酸盐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65,则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6

B.236

C.428

D.无法计算

54.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MgCO3+HCl

B.KNO3+BaSO4

C.AgNO3+HCl

D.NaOH+NH4Cl

二填空题

1、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根光亮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是______ ,这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 。

3、向水中加入______ 或_______ 物质后会产生放热现象。

4、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显出一间红色小屋,最后喷洒C时红色小屋又消失了,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屋事先是用______试剂画出的。无色溶液A是_______ ; B是________ ; C是_______ 。

5、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下列事实:

(1)露天堆放的生石灰逐渐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取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纯碱中加入盐酸,有大量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锅炉中的水垢可以用盐酸来清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钉放在硝酸汞溶液中表面会产生一种银白色的物质

6、硫酸铜与某些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写出3个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并分别说明在生产生

活中的用途。

7、取少量白色的晶体放入一干燥试管内加热,试管壁上出现水珠.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试纸变蓝色;把试管内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此白色晶体名称为__________,白色晶体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将有一氧化碳、氯化氢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___________气体.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还有____________气体.9、把两根铜丝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表面变黑,这黑色物质是______,将其中一根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里,溶液变成___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将另一根重新灼烧到红热,迅速插进盛有少量石灰水和_____气的集气瓶里(用纸盖盖严瓶口,以免气体外逸);看到表面变黑的铜丝又恢复了原来的红色,同时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

1、已知盐酸溶酸中含有水分子(H: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欲制得12.8克铜,需要用硫酸铜与多少克含杂质2%的锌反应?(反应在溶液中进行)

2、取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片1.4克,跟53.9克1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

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升氢气(已知氢气密度是0.09克/升),

求:

(1)镁片上有氧化镁多少克?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

六推断题

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硫酸、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

(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试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 。

2、古都南京的地铁建设已经破土动工。考古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从地铁建设工地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物质A和B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________ ;

C __________ ;

D _________ ;

E _________ ;

F __________ ;

G __________ ; J 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转换的化学方程式: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 K→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博物馆例很少见到由J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 250.00g251.80g253.60g

初中酸碱盐经典复习题(附带答案)

酸碱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及其pH,其中显酸性的是() A 洗发精(pH=8) B 厕所清洁剂(pH=1) C 洗衣液(pH=10) D 厨房清洁剂(pH=13) 2. 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名称是() A 小苏打 B 熟石灰 C 生石灰 D 纯碱 3. 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加入盐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Cl2 B Al2O3→AlCl3 C Fe2O3→FeCl2 D Fe→FeCl3 4.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NO3 B (NH4)2SO4 C Ca3(PO4)2 D CO(NH2)2 5. 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Fe3+ , K+ , NO3- , OH- B H+ , Na+ , HCO3- , Cl- C Ba2+ , NH4+ , Cl- , SO42- D Na+ ,, K+ , NO3-, , SO42- 6.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 纯碱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菜,鱼,肉,蛋等 D 小苏打是烘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7. 人的汗液中含有盐分。法医做指纹实验,常用溶液喷洒指纹,你认为 选用的试剂是() A NaCl溶液 B 酒精 C 碘酒 D AgNO3溶液 8. 对于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现提出如下注意事项:①边稀释,边搅动溶液;②将水沿器壁加入到浓硫酸中;③稀释操作要缓慢进行;④可在量筒中,也可在烧杯中稀释,其中不正确的()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②和④ D.①、②和③ 9.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 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 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 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 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0.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志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 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C 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 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二.填空题 11.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C )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反应,而A中的Na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A)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3.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均显中性,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3,化肥硝酸钾是(A)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B)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5.解析:除去硫酸钠,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中氯化钡不 与氯化钠反应,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可过滤去除,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 固体 6,解析:A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质量减少.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 水硫酸铜,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 2NaOH B. KOH + NaNO 3= NaOH + KNO 3 C. 2Ag + H 2SO4 (稀)=Ag 2SO4 + H 2 f D. 2Fe+6HCI=2FeCI 3+3H2T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 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 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 s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 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 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 应生成FeCb,而不是FeCb。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 (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1 好好学习 享受学习 快乐生活 --- 冯老师 化学酸碱盐(一) 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能除去 HNO 3 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 2 D. NaOH 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 2SO 4、BaCl 2、KNO 3 B. NaOH 、 Ba(OH) 2、 K 2CO 3 C. NaNO 3、 Ba(OH) 2、 NaCl D. NaOH 、NaNO 3、BaCl 2 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试管内壁附着的 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 .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 红褐色固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 .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 .Na 2SO 4 中混有少量的 CaCO 3 C .NaCl 中混有少量的 Na 2CO 3 D .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A. Na 2CO 3 B. AgNO 3 C. MgO D. Cu(OH) 2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A. C u → CuSO 4 B. Al 2O 3→ Al 2(SO 4)3 C. Fe 2O 3→ FeSO 4 D. Fe→ Fe 2(SO 4)3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 3 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 NaCl 、 Na 2CO 3、 AgNO 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初中化学酸碱盐经典试题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酸碱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D.浸没于油中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NaCO,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B.盐酸C.石灰水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B.②④C.①⑤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溶液、②KCI溶液、⑧KSO溶液、④CuSO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B.①④⑧②C.④⑧②①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B.2种 C 3种 D 4种 《 9.CuCI和Mg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铁粉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0)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2-,NO-,其中Fe3+,Mg2+,S02-的个数比为3:3 :1,可推知溶液中Fe3+,S02-,N0-的个数比是( ) A.3:2:1 B.1:2:1 C.3:1:15 D.3:1:13 ]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CI 、Ba(OH)、KNO,B.NaCO、CaCl、Zn(NO)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 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 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溶液 D. 适量硝酸 1

2020-2021郑州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练习题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 A.甲:铜、锌的混合物乙:稀盐酸 B.甲: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氯化钡溶液 C.甲: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稀盐酸 D.甲: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和稀盐酸反应一开始就会生成大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于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故B错误; C、向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曲线所示不一致,故C不正确; D、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的存在,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无气体也无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至氯化铜完全反应为止;与曲线所示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l(OH)3治胃酸过多 合加强热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是,胃液pH的变化情 况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胃酸过多,胃液pH不断变大,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胃 液的pH不能增大到7,更不能超过7,故A错误。 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故B错误。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变小,二氧化 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 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 水,无沉淀产生,然后氢氧化钾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沉淀量不断 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 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固体 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为蓝色 B.a点固体为Zn、Cu、Ag C.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c点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答案】C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 酸果 汁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 ..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初中化学易错题酸碱盐超级经典

初中化学易错题---酸碱盐 一、选择题 1、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故答案为D。 【易错点点睛】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A中稀盐酸可以与铁锈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B中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不具有腐蚀性故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中干冰升华吸热是常用的制冷剂,D中氢氧化钠可作干燥剂,但是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所以答案为D。学生往往只记住氢氧化钠能做干燥剂,而忽略其做干燥剂的范围而造成错选。 2.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A.稀硫酸B.碳酸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解析】碳酸钠溶液的P H>7故呈碱性,答案为C 【易错点点睛】熟悉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此题以数轴的形式考查了常见的物质稀 H2SO4、H2CO3、NaCl 、Na2CO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H2SO4、H2CO3 PH<7,因而为酸性物质,NaCl PH=7,因而呈中性,Na2CO3PH>7,因而呈碱性,故答案为C,学生往往因为记不住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而造成错选。 3、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解析】熟练掌握物质之间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抓住题目要求能发生反应,“溶液”质量不变,答案为A 【易错点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与溶液质量的变化,此题答案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物质间发生反应,二是溶液总质量不变,溶液总质量不变即要求物质反应后不能生成气体或沉淀,A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无气体或沉淀生成,故符合条件,B中碳酸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专题.doc

《创新能力》学科竞赛培训 九年级化学 酸碱盐专题2—4讲 专题一 物质的推断 1. 由Na 、S 、O 、H 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化合物,其中甲 能跟BaCl 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再加入盐酸无变化;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丙能跟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丁与Na 2O 或SO 2 均能发生化合反应。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是Na 2SO 4 B 、乙一定是NaOH C 、丙一定是H 2SO 4 D 、丁一定是H 2O 2.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 2SO 4,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向 滤液中加入薄铁片,铁片无任何变化。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不溶物中含有铜,不可能含有铁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氧化铜,可能含有铁 C 、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一定含有铜 D 、滤液中一定有FeSO 4,不可能有H 2SO 4 3. 丹砂(HgS 、红色)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水银(22 HgS O Hg SO +?+),而 水银又能溶解金、银。古代炼丹家葛洪曾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 还成丹砂。”表明丹砂长时间加热后又转化为红色物质。试分析积变后物质的 成分是( ) A 、Hg B 、HgO C 、HgS D 、不能确定 4. 一包混有杂质的Na 2CO 3,其杂质可能是Ba(NO 3)2、KCl 、NaHCO 3中的一种 或几种,今取10.6g 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的溶液,另取10.6g 样品,加入足 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4.4gCO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样品中只含有杂质NaHCO 3 B 、样品中不含杂质KCl C 、样品中杂质为NaHCO 3、Ba(NO 3)2 D 、样品中杂质为KCl 和NaHCO 3 5. 往AgNO 3、Cu(NO 3)2、Zn(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 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 +、Cu 2+、Zn 2+、Fe 2+ B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Ag +、Zn 2+、Fe 2+ C 、滤纸上有Ag 、Cu 、Fe ,滤液中有Zn 2+、Fe 2+ D 、滤纸上有Ag 、Cu 、Fe 、Zn ,滤液中有Zn 2+、Fe 2+ 6.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在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初中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

酸碱盐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电解水时,一般都加入少量稀H2SO4或NaOH于水中,其原因是( ) A.它们是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更多地生成H2和O2 D.可以用它们除掉水中的有害物质 2.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这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 A.氢原子 B.氢元素 C.氢离子 D.酸根离子 3.下列物质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A.化合物 B.酸 C.碱 D.盐 4.K+、Fe3+、Ba2+、OH-、NO3-与CO32-六种离子两两结合可以组成能溶于水的盐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下列含氧酸中,易挥发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6.只用酚酞试液和同组的稀溶液间相互反应就能够鉴别出的一组是( ) A.NaCl、KNO3、NaOH B.NaOH、KOH、HCl C.H2SO4、HCl、NaOH D.NaOH、H2SO4、NaCl 7.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一定含有银离子 C.既含有硫酸根离子又含有银离子 D.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 8.下列溶液的pH值小于7的是( ) A.K2O的水溶液 B.NaCl的水溶液 C.CO2的水溶液 D.蔗糖的水溶液 9.下列物质的溶液混合前后,烧杯里物质的质量不变的是( )

A.CuSO4和NaOH B.浓盐酸和浓硫酸 C.NaHCO3和HCl D.NaOH和HCl 10.下列物质中是大棚植物所需,而露天植物不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尿素 C.(NH4)3PO4 D.CO2 11.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H2SO4干燥,也能用NaOH干燥的是(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氨气 12.下列能用金属和稀H2SO4反应得到的盐是( ) A.Al2(SO4)3 B.CaSO4 C.Fe2(SO4)3 D.HgSO4 13.某二价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a克氢气后,它的质量减少了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为( ) A.ab/2 B.2b/a C.2a/b D.b/2a 14.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正盐,又属于含氧酸盐,同时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CuSO4 B.(NH4)2CO3 C.Na2CO3 D.AgNO3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的变化是风化 B.可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 C.白色的CuSO4溶于水生成蓝色溶液,从这种溶液中析出的晶体呈蓝色,俗称蓝矾 D.硫酸铜在工业上常用于精炼铜,镀铜和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 16.在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Cu和Mg B.Fe(NO3)2和Mg(NO3)2 C.Fe和Cu D.Cu 二、多选题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7.固体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为C,C的溶液中加入火碱,生成物为D,D受热后又得到固体 A,则A可能是( )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汇总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 化学酸碱盐(一)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方程式大全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方程式大全(老猫不抓耗子编写) 酸碱盐的初步认识 一·酸的定义:由氢离子H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 H 2S O 4 HCl HNO 3 H 2CO 3 ····· 二·碱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OH -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Al (OH)3 Mn(OH)2 Zn(OH)2 Fe (OH)2 Fe(OH)3 Cu(OH)2 ··· 三·常见的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金属离子:K + Na + Ba 2+ Ca 2+- Mg 2 + Al 3+ Mn 2 + Zn 2+ Fe 2+ Fe 3+ Cu 2+ Ag + 常见的酸根离子:NO 3- Cl - SO 42- CO 32-······ 所以,常见的盐有以下几类: (1)硝酸盐:KNO 3 NaNO 3 Ba(NO 3 )2 Ca(NO 3 )2 Mg(NO 3 )2 Al(NO 3 )3 Mn(NO 3 )2 Zn(NO 3 )2 Fe (NO 3 )2 Fe(NO 3 )3 Cu(NO 3 )2 AgNO 3 (2)盐酸盐:KCl NaCl BaCl 2 CaCl 2 MgCl 2 AlCl 3 MnCl 2 ZnCl 2 FeCl 2 FeCl 3 CuCl 2 AgCl (3)硫酸盐: K 2 SO 4 Na 2 SO 4 BaSO 4 CaSO 4 MgSO 4 Al 2(SO 4)3 MnSO 4 ZnSO 4 FeSO 4 Fe 2(SO 4)3 CuSO 4 Ag 2SO 4 (4)碳酸盐:K 2CO 3 Na 2CO 3 BaCO 3 CaCO 3 MgCO 3 MnCO 3 ZnCO 3 FeCO 3 Ag 2CO 3 酸碱盐的可溶性记忆方法:(必须记牢) (1)碱可溶的4种:KOH NaOH Ba(OH)2 Ca(OH)2 不讨论氢氧化银。 (2)硝酸盐全溶。 (4)盐酸盐只有AgCl 不溶,其余都可溶。 (4)硫酸盐大部分可溶,BaSO 4不溶,CaSO 4 和Ag 2SO 4微溶。 ( 5) 碳酸盐可溶的只有K 2CO 3和Na 2CO 3 ,MgCO3 微溶,其余不可溶。不讨论碳酸铝·碳 酸铁和碳酸铜。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知识网络] 本专题要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理解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学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 [典例剖析] 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解析: 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 A + B → C +D 5g 2g 3g x y 8g 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10g 答案:10 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

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答案: (1)6; (2)8+2n = 6×2+2+16,n =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8CH3OH + 11O26CO2 + 2CO + 16H2O 11×32 16×18 x 3.6g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酸碱盐中考经典易错题

精品文档 酸碱盐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电解水时,一般都加入少量稀HSO或NaOH于水中,其原因是( ) 42A.它们是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更多地生成H和O D.可以用它们除掉水中的有害物质 222.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这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 A.氢原子 B.氢元素 C.氢离子 D.酸根离 子 3.下列物质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 A.化合物 B.酸 C.碱 D.盐 +3+2+--2-六种离子两两结合可以组成能溶于水与、、BaNO、OHCO4.K、Fe33的盐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下列含氧酸中,易挥发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6.只用酚酞试液和同组的稀溶液间相互反应就能够鉴别出的一组是( ) A.NaCl、KNO、NaOH B.NaOH、KOH、HCl 3 C.HSO、HCl、NaOH D.NaOH、HSO、NaCl 42427.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2液中( )

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一定含有银离子 C.既含有硫酸根离子又含有银离子 D.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 8.下列溶液的pH值小于7的是( ) A.KO的水溶液 B.NaCl的水溶液2 C.CO的水溶液 D.蔗糖的水溶液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下列物质的溶液混合前后,烧杯里物质的质量不变的是( ) A.CuSO和NaOH B.浓盐酸和浓硫酸4 C.NaHCO和HCl D.NaOH和HCl 310.下列物质中是大棚植物所需,而露天植物不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KCl B.尿素 C.(NH)PO D.CO 234411.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HSO干燥,也能用NaOH干燥的是( ) 42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氨气 12.下列能用金属和稀HSO反应得到的盐是( ) 42A.Al(SO) B.CaSO C.Fe(SO) D.HgSO 4244324313.某二价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a克氢气后,它的质量减少了b 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为( ) A.ab/2 B.2b/a C.2a/b D.b/2a 14.下列物质中,既属于正盐,又属于含氧酸盐,同时既能与NaOH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