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练习

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一2019—先秦、秦汉能力卷练习能力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18 ?河南六市高三联考]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

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2. [2018 ?江苏卷]右图是两城镇岀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

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 “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 [2018 ?高三一模]读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 B ?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 ?郡制在全国实行

4. [2018 ?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通过这条运河,从巴蜀一带岀发的粮船被送到战争前线,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攻克了岭南。这

1 / 6.

(条运河是?井渠D ?郑国渠 C ?灵渠 A ?都江堰B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5 ? [2018 ?成都七中高三期中)

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C.官员任用原

则的变化D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6 ? [2018 ?杭州二中高三选考仿真

考试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

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A .秦统一六国后

已无设“太尉”必要.“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C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

疏”和“众建诸]7 . [2018 ?西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汉郡四十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

(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B .解决了“王国问题”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D .调整中央行政体

制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2018 ?高三二统]8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

(礼。岀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B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

解.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C D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9 . [2018 ?宁夏银川高三一模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 ,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

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生产工具的改进A.争霸战争频繁B ?人口的大量迁移?少数民族南下DC . [2018 ?全国

卷I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10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

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岀,)

《墨子》(

B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A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C.包

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管子?任法》:“故法者,天下之至道018 ?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

测试]11 ? [2也,圣君之实用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要约束民众的行为A .其中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B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C ?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D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公元前

130 ? [2018 ?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12]文学之士。公孙弘在这次对策中把法、术、功利

糅合到儒家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武帝评议对策等第时“擢弘对为第一” 。对此合理的解释)

(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本质相同A.汉武帝放弃了黄老之学 B D ?儒法思想糅合适应

大一统需要C.汉代儒家背离先秦儒家二、非选择题)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 ?山东青岛高三模拟13](25

2 / 6.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汉武帝派张骞岀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材料一为起点,经

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今西安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汉朝长城向西边延长岀去。古长

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而轮台、)(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84 年年(公元在郡都设官邸接待。——摘编自白寿彝《通史》等开辟“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材料二行充分交流对接,共

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

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摘编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2))

分的不同之处,并评析“一带一路”战略。(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月教学质量测评]14 . [2018 ?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2)

分(12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材料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具

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

精神。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

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思想文化史的史实

3 / 6.

) (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加以论述。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专题一

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题目中“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A 1 .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是因为周朝统治者总结并吸收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感到仅靠神权已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兼顾人事,重视民心向背,要爱护百姓,才能项正确;题目中统治者重视“民心向背”,不一定是提高下层民众地更好地维护统治,A项;

周朝统治者既要“敬项;“主权在民”是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排除C位,排除B D项错误。天”,也要“保民” ,“射爵射侯”即获取爵位或被封侯,这类画像石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反映.B 2项正确;“射爵射侯”反映了当时人们项错误, B 了当时人们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A D两项

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的政治诉求,C、从图中“秦” “周” “晋”和周都“洛邑”可以看岀,

当时处于春秋时期,根 A . 3项是B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逐

步调整,故A项正确;两项发生在秦朝,排除。C、D战国时期,排除;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从材料中的“从巴蜀一带岀发” “秦军在百越战C4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中C场”“攻克了岭南”等信息可知,这条运河是灵渠,三项错误。、D的地域和作用要求,A、B本题主要考

查郡制。郡制下,郡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 C 5.项错项正确;行政区域划

分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A治,这是郡制的最主要进步性体现,C误;虽然郡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国家统一,对封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材料强调的是项中“保证了专制皇权强化”项不是材

料主旨,排除;D郡制与分封制在政治上的比较,BD项错误。的说法太过夸张,本题主要考查

三公九卿制。秦朝设立“太尉”之职的目的是削弱宰相的军权, C 6.“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表明

皇帝将军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材料表明“太尉” 设与不授是为项正确;“太尉” 是秦朝三公之一,秦设“太尉”官职不只是后人的猜 C 了服务于皇权,项错误;国家BA项错误;秦朝“太尉”只

是未委派给任何人,并不是废除“太尉” ,测,项错误。统一后也同样需要掌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D 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从材料中的“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域. C7缩小”“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可知,西汉文帝、景帝的政策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力量,项正确;从材料中的“共有王国二十五,汉郡四十三”可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错误;郡国B

当时郡国并行,A 项错误;西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才使王国问题基本解决,项错误。并行属于

地方行政制度,D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从材料中的“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B

8 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可知,春秋时期,私商兴起。材料中子贡拜访诸侯时“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则表明私商势力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C项错误;大

商人不是地主阶级,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宗法分封制瓦解的信息,打破,BA

4 / 6 .

项错误;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受重视,儒家思想开始受到统治者推崇是在西汉武帝时 D 项

错误。期,导致黄河流域生态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进步,而. B 9 B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从材料中的《墨子》的内容可知,《墨子》包含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C 10 项错误;古代科项正确;材

料反映的是古代的科学成就,并不是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AC项错误;墨子代表的是中下层民

技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B 项错误。众的利益,不是体现贵族阶层

的旨趣,D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材料意为法是天下的最高准则,是圣明君主的治国法 D 11 ?宝,

创制法度的是君主,执行法度的是大臣官吏,遵照法度行事的是人民。君臣、上下、贵贱都要服从法律,天下就会大治。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法实质上就是君主进行统治项错误;材料体现

了等级上下,A的工具,D项正确;材料要求君主和大臣也要服从法律,项错误。项错误;材料

中没有保护人民利益的信息,C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法、术、功

利属于法家思想,公孙弘将法家思想与儒 D 12 ?家思想糅合在一起,宣扬“致利除害”思想,并得到汉武帝的高度肯定,其原因在于儒法项错A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黄老之学被放弃的体现,结合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项错误;汉代儒学误;儒家思想强调仁政,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二者有本质区别,B C 项错误。是对先秦儒学的发展,特点:综合运用军事、行政手段提高“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性;发展答案:(1)13 ?沿线经济,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中外贸易的交通条件;实施优惠性和保护性的政策,为中外贸

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允许官方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同时发展。;促) 影响: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贸易发展、民族融合、稳定了社会秩序( 或汉代大一统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之处:汉代“丝绸之路”以军事及

政治为目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增长为目(2) 的。评析:“一带一路”借助“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前提下,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体现了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问主要考查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影响。在概括“特点”第(1) 解析:时,可结合材料中“沿路建立屯戍” 、长城西延、“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与汉商贾交易” “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在分析“影响”时,可结合所学概括为: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贸易发展、民族融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问主要考查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的不同并评析(2) 生了重要影响。第“一带一路”战略。在比较“不同”时,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解除匈奴的威胁,而“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等概括为:汉代“丝绸之路”以军事及政治为目的,“一带一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在评价“一带一路”战略时,可结合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进行综合评价。观点:儒家

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答案:14 文化的入世精神,体

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其他观点言之成(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理,亦可示例:

5 /

6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 ,实行“仁政” ,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秩序;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解析: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时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 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6 / 6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