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常见织物纤维与染色

如何处理常见织物纤维与染色
如何处理常见织物纤维与染色

如何处理常见织物纤维与染色。

常见织物服装,大多用各种染料染成不同的色彩。然而,同种纤维面料用不同的染料染色,其染色牢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染料,颜色不同,其染色牢度也存在极大差异。为了解释衣物水洗后可能出现的某些现象,减少和避免因衣物的洗涤保养而引发的纠纷,我们简单探讨一下织物纤维与染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一般情况下,鲜艳、娇嫩的颜色,其水洗坚牢度较差,有艳红、翠蓝、碧绿、棕褐等,而且颜色越深,则各项坚牢度(抗水洗坚

牢度、抗日晒坚牢度、抗摩擦坚牢度等)越低;颜色越浅,其各项坚牢度相对越高,常见各种织物纤维与染色存在下列关系。

2.棉、麻等纤维素纤维,若用直接染料染色,其各项坚牢度均较低,尤其在湿处理的条件下。这类织物若水洗,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褪色现象。织物用直接染料染色后若经固色处理,其各项坚牢度会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也不能彻底改变其掉色、褪色的现象,只不过颜色不同,其掉色、褪色的程度不同而已。但是由于直接染料染色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故此广泛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面料的染色,如休闲服装面料、针织面料以及众多低档次服装面料。

3.活性染料染色的纤维素纤维面料,其各项坚牢度均较直接染料效果好,但也并非完全不脱色、褪色。由于其彩鲜艳,广泛用于内衣、针织面料的染色。采用还原染料染色的纤维素纤维面料,除摩擦坚牢度外,其它各项坚牢度均属上乘。但还原染料染色操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染色成本较采用其他染料明显昂贵。还原染料染色广泛用于中高档服装面料染色,如高档休闲服装、条格等花纹面料。

4.丝纤维和毛纤维等蛋白质纤维,大多采用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其各项坚牢度一般不太理想,故此洗涤操作时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真丝织品。毛纤维中有些采用酸性混合染料染色,这类织物染色牢度较高,然而相比之下,其色彩却不太鲜艳。

5.合成纤维中,涤纶多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此类染料上染率高,色牢度好,一般不易脱色、褪色;而锦纶多采用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有些产品则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因此常见锦纶织物中,某些产品存在脱色、褪色现象。广受人们喜爱的腈纶织物,由于一般多采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因此,腈纶织品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色牢度好,轻易不会产生脱色、褪色现象。混纺织物是由常见纺织物纤维原料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后纺纱制成的织物。

6.混纺织物不仅在外观和性能方面与纯纺织物不同,而且参与混纺的各种纤维所适用的染料也有所区别,因此,混纺织物的染色坚牢度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特别是多色服装,容易出现渗色、串色以及较暗的颜色沾染鲜艳色彩,浮色搭染浅色颜色等色泽方面的问题。应该

指出,洗衣业常接触的各式服装,由于不是单一面料,它还有里衬、缝线、钮扣、装饰物等不同质地、不同物理化学性能的服装辅料,而且衣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中,还要经受摩擦、日光、大气、水分及各种气候条件的作用和形形色色污渍污垢的侵蚀,为此,衣物每经过一次洗涤保养后,其色泽、色光、尺寸均会出现某些微妙的变化。尽管在这些变化的初期,人们很难察觉到,但是,这些微妙的变化却一直在缓慢地进行着,以至于最终引起明显的物理效应,如褪色、变形、色花等。这些应属正常现象,绝非洗衣操作者的恶意所为。

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 近几年,国内在染色废水处理方面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的逐渐增多,它在除色除油方面都有效果。那么染色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法呢? 中和法:在印染废水中,该法只能调节废水PH,不能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处理法时,应控制其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PH 在6-9之间。 混凝法: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大量染料、洗涤剂等微粒子结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废水处理中需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三氯化铁等。 气浮法:印染废水中含大量有机胶体微粒呈乳状的各种油脂等,这些杂质经混凝形成的絮体颗粒小、重量轻、沉淀性能差,可采用气浮法将其分离;目前在印染废水治理中,气浮法有取代沉淀法的趋势,是印染废水的一种主要处理方法。在印染废水中气浮处理主要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

电解法:该法脱色效果好,对直接染料、媒体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废水,脱色率在九层该法缺点:电耗及电极材料耗量大,需直流电源,适宜于小量废水处理。 吸附法:吸附法对印染废水的COD、BOB色去除十分有效,由于活性炭吸附投资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近年来有泥煤、硅藻土、高岭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进行吸附的,对印染废水宜选用过滤孔发达的活性吸附材料。 氧化脱色效率低,仅五层,混凝脱色效率较高,达50-90%之间,但用这些方法处理后,出水仍有较深的色度,必须进一步脱色处理,目前用于印染废水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由于价格等原因,应用最多的是氯氧化法,其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钠,此种方法由于处理成本高和操作运行条件较高,而较少适应。 其中混凝法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混凝剂、助凝剂,由于吸附、微粒间的电荷中和(染料废水通常带有负电荷,金属氢氧化物混凝带

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立项投 资融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概论 (1) 一、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年产1200万条超细纤维毛巾织造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论文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系别:食品化工系 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班级:级纺检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第1页共19 页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第2页共19 页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绪论 (5) 1 碳纤维的定义及其分类 (6) 1.1 什么是碳纤维 (6) 1.2 分类 (6) 2 碳纤维的制造 (6) 3 碳纤维的性能 (7) 3.1 碳纤维的优良特性 (7) 3.1.1 在纤维轴向方向显示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性模量 (7) 3.1.2 密度小 (7) 3.1.3 纤维细 (7) 3.1.4 不生锈、耐腐蚀 (7) 3.1.5 即耐低温,又耐高温 (7) 3.1.6 耐温度骤变,热膨胀系数小 (8) 3.1.7 常温下导热性能良好,高温下导热性能低 (8) 3.1.8 突出的导电性能 (8) 3.1.9 优良的吸附性能 (8) 3.1.10 具有耐辐射,能反射中子等特性 (9) 3.2 碳纤维的缺点 (9) 3.2.1 比较脆,怕受压和剪切 (9) 3.2.2 抗氧化性差 (9) 3.2.3 破坏前无预报 (9) 4 碳纤维的应用 (10) 4.1 碳丝 (10) 4.2 碳纤维毡和碳素短纤维 (10) 4.3 碳纤维织物 (10) 4.4 活性炭碳纤维 (10) 5 碳纤维的发展前景 (10) 6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碳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摘要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本文主要阐述了碳纤维的分类、生产制造等,碳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主要特性,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近年来的市场前景的展望,使人们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的详细些,让别人看了摘要就知道你本篇论文写了那些东西) 关键词:新型碳纤维应用 第3页共19 页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作者:————————————————————————————————日期: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两项较为成功的工程实例,阐明如何根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保证处理设施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染色工艺分析生物接触氧化法延时曝气法活性炭吸附法混凝沉淀法 1 工程概况 1.1 处理规模及水质 本文介绍的两项工程为青岛即墨针织有限公司和藤华染色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前者规模3000m3/d,后者规模2400m3/d。两家公司都生产纯棉针织品,主要污染物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染整药剂及各种助剂,主要包括漂白剂、染料、表面活性剂及酸、碱等,可生化性一般较差;另一类是在对织物纤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从纤维上脱除下来的物质,包括含氮化合物、蜡状物质、天然色素等,其中多数是天然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好。两家公司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处理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废水水质 项目原水水质设计要求实际出水实际去除率(%) 即墨公司PH值8~116~97.1~8.3 BOD5(mg/L)25040<20>92 COD(mg/L)500180<120>76 SS(mg/L)400100<30>92色度(倍)20080<80<60 藤华公司PH值6~126~97~8 BOD5(mg/L)25025<10>96 COD(mg/L)600100<40>93 SS(mg/L)10070<4>96 色度(倍)300400~3289~100 1.2 废水处理工艺 1.2.1 即墨公司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该公司在染整车间中便将浓、稀废水分别收集并引入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浓废水单独经混凝脱色,然后与稀废水混合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费用,也符合清污分流的原则。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440万平方米超纤基布项目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440万平方米/年超纤基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第六章节能措施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 第十二章资金筹措 第十三章财务分析

第一章项目总论 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2007年修订本)》等有关规定,项目产品不仅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同时也是上海市鼓励发展的产业类型。同时,该项目生产规模合理,产品方向、产品质量、生产成本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所用原材料供应有稳定渠道;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成熟、可靠,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生产工艺贯彻清洁生产的要求,并能符合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等有关法规及要求。 1.1 项目名称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440万平方米/年超纤基布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尤小平 1.3 承办单位概况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前身为华峰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注册成立。2008年10月,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同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180)。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南路888号,主营复合材料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系列产品。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3318万元,实现税收2590万,利润8128万。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共同目标,共同创业;共同利益,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发扬“务实为本,创新为魂”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紧紧依托上海市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的优势,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新型复合材料——束状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产品不但填补了上海市此类产品的空白,而且在产品性能、质量、花色品种方面领跑于业内,占国内同行业市场的近30%以上的份额。

涤纶超细纤维染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涤纶超细纤维染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涤纶超细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尺寸稳定性、洗可穿、手感丰满、柔软、飘逸等独特的风格,是普通涤纶纤维无法相比的。但是超细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其单丝纤度小,比表面积大。无定形区含量高,因此吸附染料较快,扩散慢、匀染性差,极易造成染色不匀,特别是深色品种尤为突出。超细涤纶纤维由于其截面直径小,对光的反射系数较大,使织物颜色亮度减弱,所染的颜色比常规涤纶纤维要看浅,要染得同样深度的色泽,一般染料用量要增加3成以上。 针对以上超细涤纶纤维染色存在问题,染色时应采取综合措施,即从染色设备、染料选用、助剂选用、染色工艺操作等方面加以考虑。现就上述问题解答如下,以供参考: (1)设备选择:超细涤纶纤维一般有散纤维和纱线,不论采用圆筒形高温高压染色机或高温高压喷射染色机,都必须选择有质保证明和鉴定的合格产品,其泵的设计和流量、扬程、压力等必须按规定要求设计。 (2)染料的选用:超细涤纶纤维染色,应选用亲和力大、提升性好、发色能力强的专用分散染料来提高上染率,也可利用某些分散染料具有加和性的复配型分散染料来提高上染量和提升率,获得较深色泽。从染料结构来看,一般认为,偶氮类分散染料的发色强度较蒽醌类分散染料高。从国外推荐的专用分散染料分子结构分析,大多在偶氮染料的重氮组分内重氮基邻位和偶合组分取代氨基含有氰基。采用含有氰基的单偶氮结构的分散染料,有利于提高染深性和染色牢度。目前,超细涤纶纤维染色的专用分散染料有: a.BASF公司生产的Dispersol XF染料,共有6个品种:Dispersol嫩黄XF、Dispersol红玉XF、dis.persol蓝XF、Dispersol藏青XF、Dispersol黑XF和Dispersol黄棕XF。Dispersol XF是偶氮杂环结构,部分含双酯基因,可用热稀碱使双酯水解,而使纤维表面沾色染料去除,即浮色容易清洗。由于XF 型染料中缺少红色色谱,最近又推出了Dispersol sF型红色分散染料,有4个品种:Dispersol红SF、Disper.sol桃红SF、Dispersol红CBN-SF、Dispersol 猩红SF。上述分散染料用于高温高压染色时建议用专用匀染剂ZETEXLN-PE。 b.日本化药公司生产的超细涤纶纤维染色专用分散染料有:Kayalon polyester PAL-E型三原色,黄PAL-E,红PAL-E,蓝PAL-E。该三原色盖染性好,但升华牢度差,同时推出的高温型分散染料有:Kayalon polyester黄 BRL-S200,红TL-SF,蓝GL-SF200三原色。该三原色上染速率一致,湿牢度和升华牢度都优良,但盖染性差,容易染花。 c.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Sumikaron艳红SB—WF,是一只色泽鲜艳,染色均匀,相容性好,湿牢度高的涤纶超细纤维染色专用分散染料。 d.上海染料研究所生产的专用分散染料有:分散红MF-ACE,黄MF-ACE,蓝MF-ACE三原色。

碳纤维材料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另外,碳纤维是指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性能特点: 碳纤维的比重小,抗拉强度高,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总之,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应用领域: 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所做的飞机不但轻巧,而且消耗动力少,推力大,噪音小;用碳纤维制电子计算机的磁盘,能提高计算机的储存量和运算速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卫星和火箭等宇宙飞行器,机械强度高,质量小,可节约大量的燃料。1999年发生在南联盟科索沃的战争中,北约使用石墨炸弹破坏了南联盟大部分电力供应,其原理就是产生了覆盖大范围地区的碳纤维云,这些导电性纤维使供电系统短路。 目前,人们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抽成碳纤维,只能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有气体的气氛中,在一定压强下强热炭化而成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其化学组成中含碳量在90%以上。由于碳的单质在高温下不能熔化(在3800K以上升华),而在各种溶剂中都不溶解,所以迄今无法用碳的单质来制碳纤维。碳纤维可通过高分子有机纤维的固相碳化或低分子烃类的气相热解来制取。目前世界上产生的销售的碳纤维绝大部分都是用聚丙烯腈纤维的固相碳化制得的。其产生的步骤为A预氧化:在空气中加热,维持在200-300度数十至数百分钟。预氧化的目的为使聚丙烯腈的线型分子链转化为耐热的梯型结构,以使其在高温碳化时不熔不燃而保持纤维状态。B碳化:在惰性气氛中加热至1200-1600度,维持数分至数十分钟,就可生成产品碳纤维;所用的惰性气体可以是高纯的氮气、氩气或氦气,但一般多用高纯氮气。C石墨化:再在惰性气氛(一般为高纯氩气)加热至2000-3000度,维持数秒至数十秒钟;这样生成的碳纤维也称石墨纤维。碳纤维有极好的纤度(纤度的表示法之一是9000米长的纤维的克数),一般仅约为19克;拉力高达300KG/MM2;还有耐高温、耐腐蚀、导电、传热、彭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目前几乎没有其他材料像碳纤维那样具有那么多的优异性能。目前,碳纤维主要是制成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应用。这种增强塑料比钢、玻璃钢更优越,用途非常广泛,如制造火箭、宇宙飞船等重要材料;制造喷气式发动机;制造耐腐蚀化工设备等。羽毛球:现在大部分羽毛球拍杆由碳纤维制成。【碳纤维】carbon fibre 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其中含

新型纤维的染色

新型纤维的染整加工

21世纪的纺织品是高科技、功能、智能以及环保型的产品。开发这些新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新型纤维生产、新型纺织和染整加工.乃至服装设计及加工的一体化。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新型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了解新型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纺织品的染整加工,对印染实际生产十分重要。 新型纤维的种类很多, 具有代表性并已大量用于纺织品生产的有:海岛型超细涤纶纤维、PTT 纤维、PDT 纤维、PLA 纤维、聚氨酯纤维、Lyocell 纤维( 天丝) 和竹纤维等。

1、聚乳酸PLA纤维 ?PLA(聚乳酸)纤维是以小麦、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熔融纺丝而制成的新型聚醋纤维。 ?PLA纤维亲水性、毛效和水扩散性比涤纶好,密度比涤纶低,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涤纶接近,属于高强、中伸、低模量纤维。制成的织物强力高、延伸性好、悬垂性好、手感柔软。 ?PLA纤维紫外线吸收率低,限氧指数较高,具有相对较好的阻燃性且燃烧发烟量低。其折射率低,染色制品显色性好,有利于获得深浓色染色效果,并且染色温度较涤纶低。 ?特别是PLA纤维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分解吸收功能,是理想的生态循环使用的新型纺织材料。

PLA 纤维与其它材料相比,它在纺织加工领域有以下几项关键性能特征: ?亲水性优于PET; ?极好的手感、悬垂性及外观; ?好的回弹性能; ?极好的卷曲和卷曲保持性; ?可控制收缩性; ?强度高达613cNP/dtex ; ?不受紫外线影响; ?密度低于PET; ?可用分散染料染色; ?杰出的可加工性; ?热粘合温度可控制; ?晶体熔融温度高达120~170°C; ?低可燃性。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1.1 染料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地增加。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壮大,其生产废水已成为主要的水体污染源。根据美国 C.I.(Color Index),目前染料已有数万种之多。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已达90 万吨,染料产量占世界的60%左右。根据染料的不同特性可对染料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可将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杂环染料;根据染料染色时应用特性可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环境工程领域经常根据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态而分为:阴离子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碱性染料;非离子型染料,如分散染料。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染料中的发色基团大多都是含氮基团或者是蒽醌类,含氮基团中氮键的还原断裂容易在废水中形成具有毒性的胺,而蒽醌类的染料由于其中的芳香结构很难被降解从而使得这类染料废水更难脱色。活性染料是典型的发色基团中含有氮键的染料,发色基团和各种活性基团相连接,如烟磺基团、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乙烯砜基等,这类染料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结合,使得染料和纤维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其色泽鲜艳、水溶性好、应用技术简单等优点,活性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工业。然而,含有这些水溶性的活性染料的废水也是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染料处理效果不是很好。碱性染料由于其色泽非常鲜艳使得水中碱性染料浓度即使很低时,水体的色度也非常高。含有重金属的染料大都含有铬,而铬具有致癌性。分散染料在溶液中不以离子形式存在,许多分散染料具有生物积累性,且分散染料化学结构稳定,生物可降解性差,因此,传统的水处理生物处理系统对分散染料的去除效果很差。 1.2 染料废水的特点 在染料生产过程中如磺化、硝化、重氮化、还原、氧化以及酸(盐)析等工序中都有大量的污染物产生。据估计,在染料生产中有90%的无机原料和10%~30%的有机原料转移到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盐份,具CODCr高,色泽深,酸碱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已成为环境重点污染源之一。染料废水有如下特点: (1)废水中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以苯、萘、蒽、醌等芳香团作为母体,且带有显色基团,颜色很深,色度达500~500000,有很强的污染性。 (2)由于生产过程及分子结构的需要,染料物质及中间分子往往含有极性基团,增强了水溶性,使物质流失量大。废水中通常含有许多原料和副产品,如卤化物、硝基物、氨基物、苯胺、酚类等系列有机物和氯化钠、硫酸钠、硫化物等一些无机盐,浓度高,毒性大,一般COD 可达1000~73000mg/L 。(3)染料废水多呈酸性,也有的呈碱性,一般含盐量都很大。 (4 )由于人们对五彩缤纷的色彩需要越来越高,染料的品种越来越多,并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的方向发展,使得这些废水越来越难以用一般的水处理系统处

华峰超纤: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 50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负责人、项目性质及类型 项目名称: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 50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 主办单位: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及负责人:有限责任公司尤小平 项目性质及类型:轻工纺织类项目 1.1.2企业状况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省启东市,毗邻黄海、长江,是华峰集团下上市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民营科技企业,于 2002 年 10 月注册成立,主营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等,位于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南路 888 号,占地面积 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员工总数 1200 人。2017 年实现销售收入 250559 万元,利税总额 36226 万元。 2014 年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启东投资年产 7500 万米产业用非织造布超纤材料项目,分两期建设。 公司成立以来,华峰超纤公司坚持“四个共同”的企业核心理念,发扬“团结一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紧紧依托上海市科技、人才、信息资源的优势,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新型复合材料——束状超细纤维复合材料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超纤材料产品不但填补了上海市此类产品的空白,而且在产品性能、质量、花色品种方面领跑于业内,占国内同行业市场的近30%的份额。 超纤材料从外观和性能上极似天然皮革,具有柔软、手感丰满、吸湿性高、穿着舒适等特点,而且在拉伸、撕裂、剥离强度等指标方面还优于天然皮革,比真皮质轻、保型性能好、出材率高,被广泛应用于制鞋、箱包、沙发、汽车内饰、服装用革、精密仪器及镜头的擦拭布等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企业建立了科学的运行体系和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引入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国际通用、流行的管理标准和运行体系全面引入企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海华峰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开始,始终注重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工作。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在 2006 年 7 月被中国塑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carbonfibre application 作者(writer):杨成刚 Gang chengyang 摘要(Abrtrant): 1 碳纤维的成分结构 2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 3 碳纤维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Keywords) 乱层石墨复合材料关键材料军工业民用行业潜力极大 正文(Text)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综观多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不少人预料,人类在材料应用上正从钢铁时代进入到一个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时代。碳纤维编织布 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传统使用中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碳纤维 1994年至2002年左右,随着从短纤碳纤维到长纤碳纤维的学术研究,使用碳纤维制作发热材料的技术和产品也逐渐进入军用和民用领域。现在国内已经有使用长纤碳纤维制作国家电网电缆的使用案例多处。同时,碳纤维发热产品,碳纤维采暖产品,碳纤维远红外理疗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新材料,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政治敏感的关键材料。以前,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封锁政策,1994年3月,COCOM虽然已解散,但禁运封锁的阴影仍笼罩在上空,先进的碳纤维技术仍引不进来,特别是高性能PAN基原丝技术,即使我国进入WTO,形势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除了国人继续自力更生发展碳纤维工业外,别无其它选择。因此,国外尤其是碳纤维生产技术领先的日韩等国对中国的碳纤维材料及制品的出口一直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只有为数很少的中国企业能够与其建立合作关系,拥有其产品的进口渠道。碳纤维广泛用于民用,军用,建筑,化工,工业,航天等领域。 ------------ 在人们印象中,碳纤维更多地与航空航天、军工产品及国防建设联系在一起,由于投资门槛高、技术难度大,特别是日本东丽 30 年"修得正果"的经历,一度让技术与资金均相对薄弱的中国化纤企业望而却步,导致了中国碳纤维长期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然而, 2004 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出现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供不应求的局面,已不仅仅影响到我国

棉花散纤维染色工艺(DOC)

棉花散纤维染色工艺分析 2009-09-12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61 关键字:棉花散纤维色花精练前处理染整用水 棉花散纤维染色 棉花散纤维染色能使棉纱获得特殊效果,提高附加值。文章介绍了棉花散纤维的染色设备及工艺流程,以及提高染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相应措施。 全棉针织服装,以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产品风格、生产成本和市场的需要,全棉针织品可在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染色,如散纤维、棉条、纱线、织物、成衣染色等。为使棉纱获得某种效果,如较丰富的色彩层次,朦胧的感觉,或为减少纱线的色差,可采用散纤维染色方式。染后不同色泽的棉花按特定比例混合纺纱、织布,便可获得绚丽多彩、风格独特的混色纱,大大增加了纱线的附加值。 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余姚久丰染色厂首先提出了棉花散纤维加工技术,最早对散棉进行先漂后染处理,同时与宁波百隆集团有限公司、原宁海棉纺织厂密切合作,共同研发,大力推动了该技术的实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带动了整个色纺纱行业的飞速发展。在2005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大会上,久丰染色厂与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的专利“棉花散纤维加工方法”获得了金奖。 国产散纤维染色机主要为敞口式染缸,外观与筒子纱染色机相似,由主缸、染笼、主泵等组成,无缸盖和辅缸,这类染缸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仅向空间发展)等特点。染色前将散纤维装入染笼,压实后将染笼吊入主缸中,直接启动循环主泵,染液在主泵作用下,从染笼的多孔芯轴喷出,通过纤维层,再回到循环主泵,不断由内向外循环进行染色。染色温度和时间由操作工加以控制,染色结束后,放掉残液,加多道清水进行洗涤或皂洗去除纤维上的浮色。然后吊出染笼取出纤维后脱水烘干。 国产常温常压散纤维染色机 1-翻盖;2-直接加热阀;3-间接加热阀;4-冷却水排出;5-主泵;6-排水阀;7-料泵;8-进水阀;9-化料排污;10-辅缸;11-液位器;12-主缸。 敞口式染缸设备简单,但对操作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熟练度的要求较高,且现场管理难度大。为

碳纤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8, 8(10), 965-967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9721788.html,/journal/m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19721788.html,/10.12677/ms.2018.810113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Fiber Materials Jianzhong Shi1, Fengjun He2, Jie Zhang1, Donghong Wang1, Jing Yang1 1No. 33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Taiyuan Shanxi 232152 PLA Troops, Shijiazhuang Hebei Received: Sep. 2nd, 2018; accepted: Oct. 1st, 2018; published: Oct. 8th, 2018 Abstract Carbon fiber material is a new type of material rising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it is widely used in military, aerospace, aviation and other fields.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carbon fiber technology, carbon fiber costs continue to reduce, and car-bon fiber materials are gradually us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fiber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ber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 to illustrate the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 of carbon fiber material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wide use. Keywords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 CFRP 碳纤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史建中1,何凤军2,张捷1,王东红1,杨静1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山西太原 2中国人民解放军32152部队,河北石家庄 收稿日期:2018年9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8日 摘要 碳纤维材料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型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特性被广泛用于军事、航天、航空等领域。 随着碳纤维技术的不断创新,碳纤维成本的不断降低,碳纤维材料逐渐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本文通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染料中间体废水的特点,废水水质,废水治理方法等。 关键词:染料,废水污染,废水处理,生化法 1 前言 染料工业是精细化学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与多个行业密切相联,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国,随着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亦日益突出。染料制造中产生的“三废”,特别是废水是我国染料工业成为污染大户的主要来源。据2008年全国各行业污染物普查,每年染料生产排放的废水约占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1.5-2.0%。染料废水有特殊性,表现为排放量大、毒性大、有机浓度高、含盐量高、色度高、难降解化合物含量高,因而治理难度大。目前有些企业做不到达标排放。 一般来说,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如下特点: ①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染料及染料中间体废水含有酸、碱、盐、卤素、烃、硝基物、胺类和染料及中间体等物质,有些还含有剧毒的联苯胺、吡啶、氨、酚、以及重金属汞、镉、铬等。 ②有机物浓度高。其CODCr值一般在4000 mg/L以上,对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以及食用染料,由于原料往往带有磺酸基团,易溶于水,导致这些有机污染物多以水溶态存在于废液中。 ③含盐量高。废水中含盐量可以达到几十到几百g/L。 ④染料的使用要求,促使它向抗光解、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发展,使得这些废水难以用常规的方法治理。 ⑤染料生产多为间歇操作,工艺较落后,产生的废水水质波动很大,乡镇企业的水质波动更为显著。 染料中间体又称中间体,泛指用于生产染料和有机颜料的各种芳烃衍生物。它们是以来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烃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而制得。染料中间体的品种很多,较重要的就有几百种。早期最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如硝基苯、苯胺、苯酚、氯苯和邻苯二甲酸酐等,因用途广、用量大,已发展为重要的基本有机中间体,世界年产量都在百万吨以上。现在最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有邻硝基氧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1.1染料 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地增加。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主要来源于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生产行业,由各种产品和中间体结晶的母液、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等组成。随着染料工业的不断壮大,其生产废水已成为主要的水体污染源。根据美国 C.I.(Color Index),目前染料已有数万种之多。我国是染料生产大国,纺织染料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各种染料产量已达 90 万吨,染料产量占世界的 60%左右。根据染料的不同特性可对染料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可将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杂环染料;根据染料染色时应用特性可将染料分为: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在环境工程领域经常根据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态而分为:阴离子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如碱性染料;非离子型染料,如分散染料。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染料中的发色基团大多都是含氮基团或者是蒽醌类,含氮基团中氮键的还原断裂容易在废水中形成具有毒性的胺,而蒽醌类的染料由于其中的芳香结构很难被降解从而使得这类染料废水更难脱色。活性染料是典型的发色基团中含有氮键的染料,发色基团和各种活性基团相连接,如烟磺基团、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团、乙烯砜基等,这类染料在染色和印花过程中,染料的活性基团与纤维分子形成共价键结合,使得染料和纤维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其色泽鲜艳、水溶性好、应用技术简单等优点,活性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工业。然而,含有这些水溶性的活性染料的废水也是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对这些染料处理效果不是很好。碱性染料由于其色泽非常鲜艳使得水中碱性染料浓度即使很低时,水体的色度也非常高。含有重金属的染料大都含有铬,而铬具有致癌性。分散染料在溶液中不以离子形式存在,许多分散染料具有生物积累性,且分散染料化学结构稳定,生物可降解性差,因此,传统的水处理生物处理系统对分散染料的去除效果很差。 1.2染料废水的特点 在染料生产过程中如磺化、硝化、重氮化、还原、氧化以及酸(盐)析等工序中都有大量的污染物产生。据估计,在染料生产中有 90%的无机原料和 10%~30%的有机原料转移到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盐份,具CODCr 高,色泽深,酸碱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已成为环境重点污染源之一。染料废水有如下特点:

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立项投资融 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概论 (1) 一、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聚酯超细纤维专用系列染料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弹性纤维染色液

弹性纤维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弹性纤维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C0064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20ml 、100ml 、250ml ;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3×20ml/盒、3×100ml/盒、3×25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定性检测组织切片中的弹性纤维。 【检验原理】 弹性纤维 (Elastic Fiber)又称弹力纤维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动脉壁、肺泡壁、皮肤,新鲜时呈黄色,折光性强,常用的弹力纤维染色法有Gomori 醛品红法、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法、地衣红法、维多利亚蓝法、铁碘苏木素法等。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又称Weigert 酚复红染色)主要用于弹性纤维染色,可能机制是弹性纤维中某些部分与间苯二酚的酚基形成氢键而使弹力纤维被染成蓝色至蓝黑色,适用于显示弹性纤维和肝炎表面抗原,可以显示皮肤组织中弹力纤维的变化,如弹力纤维痣、皮肤环状肉芽肿、硬度病等;显示与判定心内膜及动脉的病变,观察某些病变中是击伴有弹力纤维的增生或破坏;还可鉴别肿瘤组织成分如弹力纤维瘤,从而协助诊断,尤其适用于显示成熟的弹性纤维。 【主要组成成分】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12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建议在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组织片充分固定和脱蜡。 【检验方法】 l 、组织片常规脱蜡至95%乙醇; 2、入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液,加盖室温浸染1~3小时或56℃孵育1小时,稍水洗; 3、95%乙醇分化到无染色液脱下为止(去除细胞浆背景着色),如果分化效果不佳,可以用酸性分化液分化2~3秒; 4、流水充分冲洗5~10分钟; 5、入Van Gieson 染色液30~60秒,倾去染色液; 6、不经水洗,95%乙醇迅速分化数秒; 7、无水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检验结果的解释】 弹性纤维呈蓝色至蓝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细胞核呈黄色。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限于病理组织内容物染色观察。 【注意事项】 1、大多数固定液均可,但含有铬盐的固定液固定后,染色较浅且容易弥散。 2、Weigert 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液若不加热,时间可适当延长。 3、需要酸性分化液脱去背景着色时,时间要短,仅几秒钟。 试剂组成 主要成分 1、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液 间苯二酚、品红 2、酸性分化液 盐酸 3、Van Gieson 染色液 品红

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_张新元

科技进展 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 张新元 何碧霞 李建利 张 元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摘要: 探讨高性能碳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领域。介绍了碳纤维的分类、制备、性能特征、应用以及国内 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国际碳纤维产业的情况和我国碳纤维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碳纤维应用涉及航空航天、体育运动、一般制造业、土木建筑、能源开发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碳纤维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空间必将越来越广。 关键词: 碳纤维;强度;比电阻;结晶度;聚丙烯腈;碳纤维机织物 中图分类号: T S 102.5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415(2011)04-0065-04P r o p e r t y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r b o n F i b e r Z h a n g X i n y u a n H e B i x i a L i J i a n l i Z h a n g Y u a n (S h a a n x i T e x t i l e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 A b s t r a c t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r b o nf i b e r p r o p e r t y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e o f c a r b o nf i b e r w e r ei n t r o d u c e d ,c a r b o n f i b e r p r o p e r t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 h o m ea n da b r o a dw 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s w e l l a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f i e l di n c l u d e s a e r o s p a c ef i e l d ,s p o r t sf i e l d ,g e n e r a l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f i e l d ,c i v i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f i e l d a n d e n e r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e l de t a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s i t u a t i o n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o f d o m e s t i c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w e r e a n a l y s e d .c a r b o nf i b e r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w o u l db e m o r ea n dm o r ew i d e l y a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p e r f e c t i o no f c a r b o nf i b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K e yWo r d s C a r b o nF i b e r ,S t r e n g t h ,S p e c i f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C r y s t a l l i n i t y ,P o l y a c r y l o n i t r i l e ,C a r b o n F i b e r W o v e nF a b r i c 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气候、耐化学试剂等特性,是近年来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高性能纤维品种较多,目前已规模化生产的有碳纤维、芳纶纤 维等,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是性能优越的战略性新型材料。 目前,高性能纤维中碳纤维是大规模生产的一个品种,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和较小的体积质量。碳纤维既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 1 碳纤维的制备及分类 碳纤维的制备目前是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 作者简介:张新元(1962-),男,高级工程师,西安,710038 收稿日期:2010-12-23 纤维与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有气体的环境中,在一定张力、温度、压强下,经过一定时间的 预氧化、碳化和石墨化处理等强热过程制成。碳纤维按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 A N )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和酚醛基碳纤维4类。P A N 基碳纤维是目前制备碳纤维的第一大原料,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左右。沥青基碳纤维约占4%,粘胶基碳纤维约占1%,酚醛基碳纤维尚处于实验室研究,未形成产业化。 碳纤维按形态可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长丝应用在工业结构件和宇航结构件中,短纤维主要应用在建筑行业,如短碳纤维石墨低频电磁屏蔽混凝土、工业用碳纤维毡等。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1000M P a 、模量为100G P a 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 P a 、模量250G P a )和高模型(模量300G P a 以上)。强度大于4000M P a 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 P a 的称为超高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