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习题(哈工大)(汇编)

操作系统习题(哈工大)(汇编)
操作系统习题(哈工大)(汇编)

第一章:

1、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响应时间)、(可靠性)。

2、Windows98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得操作系统。

3、当前作为自由软件的操作系统是(c)

a、Windows

b、UNIX

c、Linux

d、OS/2

4. 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它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既管硬件,又管软件,它为其它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5.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1.最初是手工操作阶段,需要人工干预,有严重的缺点,此时尚未形成操作系统

2.早期批处理分为联机和脱机两类,其主要区别在与I/O是否受主机控制

3.多道批处理系统中允许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与单道批处理系统相比有质的飞跃

6.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个人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

1.多道批处理系统

1)批处理系统的特点:多道、成批

2)批处理系统的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3)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等待时间长、没有交互能力

2.分时系统

1)分时: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它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的。共享的时间单位称为时间片。

2)分时系统的特征:

同时性:若干用户可同时上机使用计算机系统

交互性:用户能方便地与系统进行人--机对话

独立性:系统中各用户可以彼此独立地操作,互不干扰或破坏

及时性:用户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系统的响应

3)优点主要是:

响应快,界面友好

多用户,便于普及

便于资源共享

3.实时系统

1)实时系统:响应时间很快,可以在毫秒甚至微秒级立即处理

2)典型应用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事务处理系统

3)与分时系统的主要区别:

4. 个人机系统

1) 单用户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特征:

个人使用:整个系统由一个人操纵,使用方便。

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的方式,图形界面。

管理方便: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要求,方便的对系统进行管理。

适于普及:满足一般的工作需求,价格低廉。

2) 多用户操作系统多:代表是UNIX,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多优点。

①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特征:分布性、自治性、互连性、可见性

网络操作系统功能

本机+网络操作系统:本地OS之上覆盖了网络OS,可以是同构的也可以是异构的。

功能:实现网络通信、资源共享和保护、提供网络服务和网络接口等

②分布式操作系统

定义:运行在不具有共享内存的多台计算机上,但用户眼里却像是一台计算机。(分布式系统无本地操作系统运行在各个机器上)

分布式系统特征:分布式处理、模块化结构、利用信息通信、实施整体控制

分布式操作系统特点:透明性、灵活性、可靠性、高性能、可扩充性

第二章:

1、判断题:进程是一个程序在某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所以不同进程对应不同的程序。

分析:进程是程序在某数据集上得一次执行,但是不同进程可以对应同一程序。

2、程序顺序执行与并发执行有什么不同?哈简答题

3、用户程序必须在进程中运行。(正确)

1、进程由就绪态转为运行态是因为(c)引起的?

A、中断事件b、进程状态转换

c、进程调度的

d、为程序创建进程

2、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的进程状态是(运行态)

3、当(b ),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时间片到

c、等待某一事件

d、等待的时间发生

4、一个单cpu的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阻塞)队列中的进程个数最多可能是(n)

1、临界区是指(d )

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

c、同步机制

d、一段程序

2、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是2,当前值是-1,则表示有( b )个等待进程。

A .0 b. 1 c. 2 d. 3

3、原语操作是不可被中断的。正确

原语指的是完成某种功能且不被分割不被中断执行的操作序列,有时也称原子操作。通常由硬件来实现

4. 应用举例

[例1]设系统中只有一台打印机,有三个用户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都要使用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设每个用户程序对应一个进程。问:这三个进程间有什么样的制约关系?使用P、V操作写出这些进程使用打印机的算法。

解:由于打印机是一种临界资源,故三个进程只能互斥使用这台打印机。设三个进程分别为P A、P B和P C,互斥信号量mutex初值为1,执行过程如下:

[例2]判断下面的同步问题的算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予以改正。

1)设A、B两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A向Q写入信息,B则从Q读出信息,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注:信号量S的初值为0

[解] 该算法不正确。因为A、B两个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如果A先运行,且信息数量足够多,则缓冲区Q中的信息就会发生后面的冲掉前面的,造成信息丢失,B就不能从Q中读出完整的信息。改正如下:A、B两进程同步使用缓冲区Q,应设定两个信号量:empty 表示缓冲区Q为空,初值为1;full表示缓冲区Q已满,初值为0

算法框图如下:

2)设A、B为两个并发进程,它们共享一临界资源。其运行临界区的算法框图如图所示。

[解] 该算法不正确。因为A、B两个进程并发执行,且共享一临界资源,故A、B应互斥地使用该临界资源,即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该临界资源,无时序关系。

改正算法:A、B二进程应互斥进入临界区,设定一信号量mutex,初值为1。

[例2]设有一台计算机,有两个I/O通道,分别接一台卡片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卡片机把一叠卡片逐一输入到缓冲区B1中,加工处理后再搬到缓冲区B2中,并在打印机上印出,问:

1)系统要设几个进程来完成这个任务?各自的工作是什么?

2)这些进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制约关系?

3)用P、V操作写出这些进程的同步算法。

[解]

1)系统可设三个进程来完成该任务:Read进程负责从卡片输入机上读入卡片信息,输入到缓冲区

B1中;Get进程负责从缓冲区B1中取出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将结果送到缓冲区B2中;

Print进程负责从缓冲区B2中取出信息,并在打印机上打印输出。

2)操作过程:Read进程受Get进程的影响,B1缓冲区中放满信息后Read进程要等待get进程将

其中信息全部取走后才能读入信息;Get进程受Read进程和Print进程的约束:B1缓冲区中信

息放满后,Get进程才可从中取走信息,且B2缓冲区信息被取空后Get进程才能将加工结果送

入其中;Print进程受Get进程的约束,B2缓冲区中信息放满后Print进程方可取出信息进行打

印输出。

3)信号量的含义及初值:

B1full——缓冲区B1满,初值为0

B1empty——缓冲区B1空,初值为0

B2full——缓冲区B2满,初值为0

B2empty——缓冲区B2空,初值为0

4) 操作框图如下:

5.三种信号量的比较:

整型信号量:只有一个资源,只能互斥访问这个资源

记录型信号量:只可申请一类资源,该资源有n个,一次只可申请一个。

AND型信号量:可申请n类资源,每类资源有m个,每次可申请每类资源中的一个。

信号量集:可申请n类资源,每类资源有m个,每次可申请每类资源中的多个。

6. 例 1 用信号量实现司机和售票员的同步。

设S1为司机的私用信号量,0表不许开车,1允许开车,初值为0

S2为售票员的私用信号量,0表不许开门,1允许开门,初值为0

由于初始状态是汽车行车和售票员售票。所以初值都为0

则司机和售票员的同步过程描述如下:

7.2:桌子上有一只盘子,每次只能放入一只水果,爸爸专向盘子中放苹果,妈妈专向盘子中放桔子,一个儿子专等吃盘子中的桔子,一个女儿专等吃盘子里的苹果。只有盘子空则爸爸或妈妈就可向盘子中放一只水果,仅当盘子中有自己需要的水果时,儿子或女儿可从盘子中取出。

把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看作四个进程,用PV操作进行管理,使这四个进程能正确的并发执行。

?爸爸和妈妈存放水果时必须互斥。临界资源为盘子

?儿子和女儿分别吃桔子和苹果。

?爸爸放了苹果后,应把“盘中有苹果”的消息发送给女儿;

?妈妈放了桔子后,应把“盘中有桔子”的消息发送给儿子;

?取走果品后应该发送“盘子可放水果”的消息,但不特定发给爸爸或妈妈,应该通过竞争资源(盘子)的使用权来决定

如何定义信号量?

S 是否允许向盘子中放入水果,初值为1,表示允许放入,且只允许放入一只。

SP表示盘子中是否有苹果,初值为0,表示盘子为空,不许取,SP=1时可以取。

SO表示盘子中是否有桔子,初值为0,表示盘子为空,不许取,SP=1时可以取。

至于儿子或女儿取走水果后要发送“盘子中可存放水果”的消息,只要调用V(S)就可达到目的,不必在增加信号量了。

Begain

S, SP, SO: semaphore

S:=1; SP:=0; SO:=0;

Cobegain

process father

begain

L 1:have an apple;

P(S);

put an apple;

V(SP);

go to L 1

end;

process mother

begain

L 2:have an orange;

P(S);

put an orange;

V(SO);

go to L 2

end;

process son

begain

L3: P(SO);

get an orange;

V(S);

eat an orange;

go to L 3

end;

process daught

begain

L4: P(SP);

get an apple;

V(S);

eat an apple;

go to L4

end ; coend; end ;

第三章:

1.例题:假设系统有四类资源:磁带驱动器、绘图仪、打印机和卡片穿孔机。各类资源

的总数用W=(6, 3, 4, 2)表示,即有 6 台磁带驱动器,3 台绘图仪,4 台打印机,2 台卡片穿孔机。

现有五个进程A、B、C、D和E,已获得的资源的种类及数量如下所示:

括号外面的数字代表:已获得的资源的种类及数量

括号里面的数字代表:尚需资源的种类及数量

(1)请找出一个执行的安全队列。

(2)如果B请求(0110 ),能否分配给它?如分配给它会否死锁?

(3)如果C请求(1000 ),能否分配给它?如分配给它会否死锁?

(4)如果E请求(1020 ),能否分配给它?如分配给它会否死锁?

(1)该状态是否安全?若安全,则列出一个安全序列。

(2)如果进程P2提出请求Request(1、0、1、0) 后,

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写出分析过程(文字描述)

解:(1)该状态使安全的。P0 p3 p4 p1 p2是它的一个安全序列。

(2)假设对进程p2提出请求Requrst(1、0、1、0.)予以满足,则系统资源剩余量为1、0、1、2。此时资源申请可以满足的进程只有p3和p4,假设先让p3完成,它完成后系统资源剩余量为1、3、4、5。此时资源申请可以满足的进程有p1p2p4,假设先让p4完成,它完成后系统资源剩余量为1、3、5、7。此时资源申请可以满足的进程有p1和p2,假设先让p1完成,它完成后系统资源剩余量为2、3、5、7。最后资源满足p2的要求。由此可见p2的请求可以给予满足。

3.

4.几种简单的算法: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按作业(进程)到来的先后次序进行调度,即先来的先得到运行。

用于作业调度:从作业对列(按时间先后为序)中选择队头的一个或几个作业运行。

用于进程调度: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最先进入该队列的进程投入运行。

例如设有三个作业,编号为1,2,3。各作业分别对应一个进程。各作业依次到达,相差一个时间单位。算出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2)时间片轮转(RR)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系统把所有就绪进程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排成一个队列。新来的进程加到就绪队列末尾。每当执行进程调度时,进程调度程序总是选出就绪队列的队首进程,让它在CPU上运行一个时间片的时间。当时间片到,产生时钟中断,调度程序便停止该进程的运行,并把它放入就绪队列末尾,然后,把CPU分给就绪队列的队首进程。

时间片:是一个小的时间单位,通常10~100ms数量级。

例如设四个进程A、B、C和D依次进入就绪队列(同时到达),四个进程分别需要运行12、5、3和6个时间单位。

算出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3)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到CPU上运行。

1)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非抢占式优先级法、抢占式优先级法

2) 两种确定优先级的方式:静态优先级、动态优先级

①用执行时间图描述非强占优先级调度算法执行这些作业的情况

算出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

第四章:

1.页式地址变换举例

2.段式地址变换举例

3.

分段系统中共享editor 的示意图

控制寄存器有效地址段表地址寄存器内存进程1

例题:

2、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凡未装入过的页都应从 b 调入主存。

a系统区b文件区c对换区d页面缓冲区

3、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与纯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区别?

请求页式管理一开始不要求把作业全部调入内存;纯分页管理系统一开始就要把用户作业全部装入。

4、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 b )指令。

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那一条c被中断的后一条

1、请说明页式虚拟(请求分页)存储器的地址变换过程。

5.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假设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目前还没有任何页装入内存,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目M分别为3和4时,请分别计算采用OPT、LRU、FIFO页面淘汰算法时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的结果。

如果访问的页还没装入主存,便将发生一次中断,访问过程中发生缺页中断的次数就是缺页次数,而缺页的次数除以总的访问次数,就是缺页率。

访问过程中的缺页情况M=3 OPT

访问过程中的缺页情况M=4 OPT

访问过程中的缺页情况M=4 LRU

访问过程中的缺页情况M=3 FIFO

6. 有一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有一个50*50的整型数组按行连续存放,每个整数占两个字节,将数组初始化为0的程序描述如下:

INT A[50][50]

INT I,J

for(I=0;i<=49:i十十)

for (J=0;j<=49;j十十)

a[il[Jl=0:

若在程序执行时内存中只有一个存储块用来存放数组信息,试问该程序执行时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连续存放)

解:块和页的大小相等,只要求出页数即可

由题目可知,该数组中有2500个整数,每个整数占用2个字节,共需存储空间5000个字节:而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数组占用空间50页。假设数据从该作业的第m页开始存放,则数组分布在第m页到第m+49页中,它在主存中的排列顺序为:A[0][0],A[0][1] …,a[0][49] 第m页

A[1][0],A[1][1] …,a[1][49] 第m+l页

a[49][ol,a[49][1],…,a[49][49] 第m+49页

由于该初始化程序是按行进行的,因此每次缺页中断调进一页后,位于该页内的数组全部赋予0值,然后再调入下一页,所以涉及的页面走向为m,m+l,…,m+49,故缺页次数为50次。

1、多进程在主存中彼此互不干扰的环境下运行,操作系统是通过(b )来实现的。

A、内存分配b、内存保护c、内存扩充D、地址映射

2、假定占有m块(初始为空)的进程有一个页访问串,这个页访问串的长度是p,其中涉及到q个不同的页号,对于任何页面替换算法,计算出:缺页中断次数的下界是(q ),缺页中断的上界是(p )。

3、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凡未装入过的页都应从( b )调入主存。

A、系统区b、文件区

C、交换区d、页面缓冲区

4.简述存储管理的目的和基本问题。苏州大学2001

实现主存的分配与回收;提高主存利用率;“扩充”主存容量以及提供存储保护。

存储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存储分配。存储保护。存储扩充、存储无关性。

5.静态重定位在(目标程序装入之前)进行,动态重定位在(程序运行过程中

)进行。武汉理工大学2004

6.名词解释:虚拟存储器,动态地址重定位,重定位

7.判断:可执行目标程序是在经重定位后装入的

(错误)程序中其实说的是静态重定位,忽略了动态重定位,把二者混淆了

8.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若CPU的地址为32位,则对于一个进程来说,启最大的虚拟地址存储空间为(232=4G与硬盘大小无关)

9.判断:一个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外存容量决定。

10.什么是“内存碎片”?应怎样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11.在可变分区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所在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D)。(A是增1Bc不变D减1)

A、无上空闲区,也无下空闲区。

B、有上空闲区,但无下空闲区。

C、无上空闲区,但有下空闲区。

D、有上空闲区,也有下空闲区。

12.请说明页式虚拟存储器的地址变换过程,并指出哪些操作是由操作系统完成的。上交大

操作系统完成的有:越界检查、查页表、其余由硬件完成。(前面已经有过)

13.举例说明在分页系统中如何实现内存共享?要求图示说明

存储器有关概念

1.逻辑地址: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

2.物理地址:内存中各物理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顺序编址。

3.重定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

4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重定位在程序装入时一次完成

5.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间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的。虚存中的置换算法

1.先进先出法(FIFO):将最先进入内存的页换出内存。

例如内存块数量为3时,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下面页面走向情况下,缺页次数是多少?

∴缺页次数=15次

2.最佳置换法(OPT):将将来不再被使用或是最远的将来才被访问的页

例如内存块数量为3时,采用OPT页面置换算法,下面页面走向情况下,缺页次数是多少?

∴缺页次数=9次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LRU):将最近一段时间里最久没有使用过的页面换出内存。

例如内存块数量为3时,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下面页面走向情况下,缺页次数是多少?

∴缺页次数=12次

4.最近未使用置换法(NUR):是LRU近似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开销也比较小。实现方法:在存储分块表的每一表项中增加一个引用位,操作系统定期地将它们置为0。当某一页被访问时,由硬件将该位置1。需要淘汰一页时,把该位为0的页淘汰出去,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里它未被访问过。

第五章:

1.例题:假定在某移动臂磁盘上,刚刚处理了访问75号柱面的请求,目前正在80号柱面上读信息,并有下列请求序列等待访问磁盘:

请求序列: 1 2 3 4 5 6 7 8

预访问的柱面号:160 40 190 188 90 58 32 102

试用;FCFS、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电梯调度算法(扫描算法),循环扫描算法,分别排出实际处理上述请求的次序。(请计算一下平均寻道长度)

先来先: 1、2、3、4、5、6、7、8

最短查找时间优先算法: 5、8、6、2、7、1、4、3

电梯调度算法 SCAN: 5、8、1、4、3、6、2、7

循环扫描算法CSCAN: 5、8、1、4、3、7、2、6

操作系统作业(1-4)答案

操作系统作业 (第一章—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 A 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B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D 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 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 A 灵活性 B 可靠性 C 兼容性 D 利用率 3 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发生。 A 在同一时刻 B 一定不在同一时刻 C 在某一时间间隔内 D 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 4 以下不属于衡量操作系统性能指标的是【】。 A 作业的大小 B 资源利用率 C 吞吐量 D 周转时间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函数 D 原语 6 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为50时,为了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1s,选取的时间片最大值为【】。 A 10ms B 20ms C 50ms D 100ms 7 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就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如果时间片为180ms,切换开销为20ms。如果将就绪进程增加到30个,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为【】。 A 10% B 20% C 30% D 90% 8 中断系统一般由相应的【】组成。 A 硬件 B 软件 C 硬件和软件 D 固件 9 以下工作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 A 创建进程的PC B B 为进程分配内存 C 为进程分配CPU D 将PCB插入就绪队列 10 系统中有5个用户进程且CPU工作于用户态,则处于就绪状态或阻塞状态的进程数最多分别为【】。 A 5,4 B 4,0 C 0,5 D 4,5 11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A 1 B n-1 C n D n+1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02323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程序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 ) A.一组系统功能调用程序 B.一份菜单 C.一份作业控制说明书 D.一组特权指令 2.当用户程序执行了一条访管指令后,中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应该是( ) A.从管态转变为目态 B.从目态转变为管态 C.维持在目态 D.维持在管态 3.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效率的计算机器件是( ) A.缓存区 B.通道 C.CPU D.运算器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 A.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B.进程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C.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D.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不可以并发运行 5.进程控制块中说明信息的内容包含有( ) A.进程状态、等待原因、程序存区、数据存区 B.等待原因、程序存区、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 C.程序存区、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进程状态 D.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进程状态、等待原因 6.进程控制块的现场信息的内容包含有( ) A.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B.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运算寄存器内容 C.通用寄存器内容、运算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D.运算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7.可用来长期存储大量信息的存储器是( ) A.寄存器 B.高速缓冲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答案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

10-6 10-6 10-5 10-5 10-5 10-4 10-4 10-2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 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2

应用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1、下列指令中哪些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读时钟日期;(2)访管指令;(3)设时钟日期;(4)加载PSW;(5)置特殊 寄存器;(6) 改变存储器映象图;(7) 启动I/O指令。 答:(3),(4),(5),(6),(7)。 2、假设有一种低级调度算法是让“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运行,试解释这种算法对“I/O繁重”型作业有利,但并不是永远不受理“处理器繁重”型作业。 答:因为I/O繁忙型作业忙于I/O,所以它CPU用得少,按调度策略能优先执行。同样原因一个进程等待CPU足够久时,由于它是“最近使用处理器较少的进程”,就能被优先调度,故不会饥饿。 6、若有一组作业J1,…,Jn,其执行时间依次为S1,…,Sn。如果这些作业同时到达系统,并在一台单CPU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执行。试找出一种作业调度算法,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答:首先,对n个作业按执行时间从小到大重新进行排序,则对n个作业:J1’,…,J n’,它们的运行时间满足:S1’≤S2’≤…≤S(n-1)’≤S n’。那么有: T=[S1’+( S1’+S2’)+ (S1’ + S2’+ S3’)+…+(S1’ + S2’+ S3’+…+ S n’)]/n =[n×S1’+( n-1)×S2’+ (n-3)×S3’]+…+ S n’]]/n =(S1’ + S2’+ S3’+…+ S n’)-[0×S1’+1×S2 ’+2×S3’+…+(n-1) S n’]/n 由于任何调度方式下,S1’ + S2’+ S3’+…+ S n’为一个确定的数,而当S1’≤S2’≤…≤S(n-1)’≤S n’时才有:0×S1’+1×S2 ’+2×S3’+…+(n-1) S n’的值最大,也就是说,此时T值最小。所以,按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调度时,使得平均作业周转时间最短。 10、有5个待运行的作业,预计其运行时间分别是:9、6、3、5和x,采用哪种运行次序可以使得平均响应时间最短? 答:按照最短作业优先的算法可以使平均响应时间最短。X取值不定,按照以下情况讨论: 1)x≤3 次序为:x,3,5,6,9 2)3

02323操作系统概论201510月份试题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2323)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计算机系统由 A. 处理机和内存组成B.程序和数据组成 C.硬件和软件组成D.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组成 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互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C.把源程序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 D. 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通信 3.在批处理系统中引人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CPU和外围设备的利用率B.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C.提高实时响应速度D.增强系统交互能力 4.用户要求分配一台外围设备,此时发出的中断属于 A.程序中断B.访管中断C.输Ⅳ输出中断D.硬件中断 5.下列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是 A.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B.为进程分配内存 C.将进程置为就绪状态D.为进程分配CPU 6.既考虑作业的执行时间又考虑作业的等待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B.先来先服务算法 C.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D.优先级调度算法 7.计算机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 A.寄存器B.主存储器 C.高速缓冲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 8.虚拟存储器是 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 C.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 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9.如果用户的逻辑地址长度为32位,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 A.8GB B.4GB C.16MB D.640KB

哈工大机器学习历年考试

1 Give the defi niti ons or your comprehe nsions of the follow ing terms.(1 2 ' 1.1 The in ductive lear ning hypothesis P17 1.2 Overfitti ng P49 1.4 Con siste nt lear ner P148 2 Give brief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5 ' 2.2 If the size of a version space is |VS |, In general what is the smallest number of queries may be required by a concept learner using optimal query strategy to perfectly learn the target con cept P27 2.3 In genaral, decision trees represent a disjunction of conjunctions of constrains on the attribute values of in sta nse,the n what expressi on does the followi ng decisi on tree corresp onds to 3 Give the explaination to inductive bias, and list inductive bias of CANDIDATE-ELIMINATION algorithm, decisi on tree learni ng(ID3),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10 ' 4 How to solve overfitt ing in decisi on tree and n eural n etwork(10 ' Soluti on: Decisi on tree: 及早停止树增长(stop growing earlier) 后修剪法(post-pruning) Neural Network 权值衰减(weight decay) 验证数据集(validation set) A 5 Prove that the LMS weight update rule i i(V train (b) V (b))x i performs a gradient descent to minimize the squared error. In particular, define the squared error E as in the text. Now A calculate the derivative of E with respect to the weight i, assuming that V (b) is a linear function as defi ned in the text. Gradie nt desce nt is achieved by updat ing each weight i n proport ion E

哈工大(液压传动)~试题模板

09年春A 一、填空(10分) 1.液压传动是以为介质,以的形式来传递动力的。 2.液压系统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3.液压传动装置由、、 和四部分组成。 4.液压泵按结构可分为、和三种,液压阀按用途可分为、和三种。 5.双出杆活塞缸当缸筒固定缸杆其移动范围为 行程的倍。 6.液压调速阀是由阀和阀联而成。 7.常用的调速回路有、、和三种。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解释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并写出其表达式。(4) 2.解释齿轮泵的困油现象。(4) 3.解释节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4) 4.解释调速回路速度刚度的概念。(4) 5.简述溢流阀和减压阀有什么区别。(4) 三、绘制下列各图(20) 1.定量泵的压力—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容积效率、等特性曲线。(4) 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2) 3.节流阀和调速阀的流量压差特性曲线。(4) 4.溢流阀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2) 5.变压节流调速机械特性曲线。(3) 6、画出下列液压元件职能符号,并注明相应油口。(5) (1)双向变量马达(2)二位二通机动换向阀(常闭)(3)液控顺序阀 四、系统分析(15) 图示的液压系统能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的循环动作。填写电磁铁动作表,并说出液压元件1、2、3、4、7、8的名称和用途。说明,(1)该系统是如何实现快进的;(2)该系统是如何实现速度换接的;(3)该系统是何种调速回路;(4)液压泵是如何卸荷的。 1YA 2YA 3YA 4YA

五、计算下列各题( 1.已知:油缸面积A 1=100cm 2 、A 2 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ηv =ηm 壁孔,其流量系数C d =0.65ρ=900kg/m 3,力和油泵电机功率(8)。 2.油泵排量V p =50ml/r , 转速n p vP =0.94,泵工作压力p p =4.5MPa 率和机械效率 ηvm =ηmm =0.9 1Y 2YA 4YA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及其知识点 第一章 思考题: 10、试叙述系统调用与过程调用的主要区别? 答: (一)、调用形式不同 (二)、被调用代码的位置不同 (三)、提供方式不同 (四)、调用的实现不同 提示:每个都需要进一步解释,否则不是完全答案 13、为什么对作业进程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答:批处理时提交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由系统操作员把作业按照调度策略,整理为一批,按照作业说明书来运行程序,没有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可以使CPU和外设并行工作,当一个运行完毕时系统自动装载下一个作业,减少操作员人工干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18、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叙述实时操作系统的分类。 答: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 有三种典型的实时系统: 1、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控制) 2、信息查询系统(情报检索) 3、事务处理系统(银行业务) 19、分时系统中,什么是响应时间?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响应时间是用户提交的请求后得到系统响应的时间(系统运行或者运行完毕)。它与计算机CPU的处理速度、用户的多少、时间片的长短有关系。 应用题: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占用200KB。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0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内存,则CPU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CPU的利用率=1-P n,其中P为程序等待I/O操作的时间占其运行时间的比例1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4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4=59% 2MB内存时,系统中存放9道程序,CPU的利用率=1-(0.8)9=87% 所以系统CPU的利用率提高了28% 2、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哈工大matlab期末考精彩试题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95分)分解

春季学期MATLAB期末作业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学号: 班号: 姓名:

2013年春季学期 MATLAB 课程考查题 姓名: 学号: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 一、必答题: 1.matlab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常量:具体不变的数字 变量:会根据已知条件变化的数字 字符串:由单引号括起来的简单文本 复数:含有复数的数据 2.MATLAB中有几种帮助的途径? (1)帮助浏览器:选择view菜单中的Help菜单项或选择Help菜单中的MATLAB Help菜单项可以打开帮助浏览器; (2)help命令:在命令窗口键入“help”命令可以列出帮助主题,键入“help 函数名”可以得到指定函数的在线帮助信息; (3)lookfor命令:在命令窗口键入“lookfor 关键词”可以搜索出一系列与给定关键词相关的命令和函数 (4)模糊查询:输入命令的前几个字母,然后按Tab键,就可以列出所有以这几个字母开始的命令和函数。 注意:lookfor和模糊查询查到的不是详细信息,通常还需要在确定了具体函数名称后用help命令显示详细信息。 3.Matlab常见的哪三种程序控制结构及包括的相应的语句? 1.顺序结构:数据输入A=input(提示信息,选项) 数据输出disp(X) 数据输出fprintf(fid,format,variables) 暂停pause 或 pause(n) 2.选择结构: If语句: if expression (条件)

statements1(语句组1) else statements2(语句组2) End Switch 语句: switch expression (表达式) case value1 (表达式1) statement1(语句组1) case value2 (表达式2) statement2(语句组2) ... ... case valuem (表达式m) statementm(语句组m) otherwise statement (语句组) end 3.循环结构: For循环: for variable=expression(循环变量) statement(循环体) end While循环: while expression (条件<循环判断语句>) statement(循环体) end 4.命令文件与函数文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02323操作系统概论2012年4月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条访管指令D.一条I/O指令 2.在一个能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应配置()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嵌入式操作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指的是() A.在实时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B.同一时刻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多个程序 C.在网络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个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A.进程是静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B.进程是动态的、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C.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D.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5.控制进程的原语中,创建原语的功能是() A.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运行态 B.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就绪态 C.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等待态 D.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挂起态 6.操作系统会按若干原因选择进程运行,不是 ..立即进入操作系统进行进程选择的情况是() A.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运行进程出错 C.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D.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 7.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是属于() 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 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

哈工大2015年概率统计试题及答案

2015年哈工大概率统计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5小题,满分15分) 1.设()()0.7P A P B +=,且,A B 只发生一个的概率为0.5,则,A B 都发生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____ . 2.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0 ,00e )(-x x x f x X ,,则随机变量X Y e =的概率密度为 ()Y f y = ______________ _ _ . 3.设随机变量, X Y 的相关系数为0.5,220,2EX EY EX EY ====,则 2()E X Y +=. 4.生产一个零件所需时间2(,)X N μσ ,观察25个零件的生产时间得 5.5x =秒,样本 标准差 1.73s =秒,则μ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 __. 5.设随机变量, X Y 相互独立,且均服从区间[]0,3上的均匀分布,则 {max(,)1}P X Y ≤=______ . 注:可选用的部分数值:0.050.0250.025(24) 1.7109, (24) 2.0639, (25) 2.0595,t t t === .95.0645.1975.096.1=Φ=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小题,满分15分) 1.设()01,P B <<(|)(|)1P A B P A B +=,则 (A ),A B 互不相容.(B ),A B 互为对立事件. (C ),A B 相互独立.(D ),A B 不独立.【】 2.下列函数可作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是 (A )()2 1,1F x x x =-∞<<+∞+.(B ), 0() 1 0, 0 x x F x x x ?≥? =+??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操作系统概论历年真题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 A. 批处理操作系统 B. 分时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2.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运行,此时其进程应从运行态变为( )态。 A. 就绪 B. 等待 C. 运行 D. 后备 3. 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 )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A. 外存 B. 虚存 C. 内存 D. 地址空间 4. 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必须( )访问内存。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5. 文件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 )。 A. 按名存取 B. 文件共享 C. 文件保护 D. 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 6. 从使用的角度来分析设备的特性,可以把设备分成_____和_____两类。( ) A. 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 B. 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 C. 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 D. 绝对设备和相对设备 7. 设备控制器是_____与_____之间的接口。( ) A. 处理器与通道 B. 处理器与内存 C. 处理器与设备 D. 通道与内存 8. 最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 先进先出算法 B. 优先级调度算法 C. 时间片轮转算法 D.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9. 在非抢占调度方式下,运行进程执行V原语后,其状态( )。 A. 不变 B. 要变 C. 可能要变 D. 可能不变 10. 多个进程间可通过P、V操作交换信息实现同步和互斥,因此信号量机制是进程间的一 种( )。 A. 高级通信方式 B. 低级通信方式 C. 消息缓冲通信方式 D. 管道通信方式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OS称为批处理OS。( )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第1 页共3页

哈工大编译原理模拟试题

编译原理模拟试题 一、是非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地,请在题干地括号内打“ √”,错地打“×”) 1、算符优先关系表不一定存在对应地优先函数.() 2、数组元素地地址计算与数组地存储方式有关.() 3、仅考虑一个基本块,不能确定一个赋值是否真是无用地.() 4、每个文法都能改写为LL(1)文法.() 5、对于数据空间地存贮分配,FORTRAN采用动态贮存分配策略.() 二、填空题 1、从功能上说,程序语言地语句大体可分为()语句和()语句两大类. 2、扫描器地任务是从()中识别出一个个(). 3、所谓最右推导是指:(). 4、语法分析最常用地两类方法是()和()分析法. 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所含四个组成部分是(). 6、所谓语法制导翻译方法是(). 7、符号表中地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地有关地性质,如()等等. 8、一个过程相应地DISPLAY表地内容为(). 9、常用地两种动态存贮分配办法是()动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10、产生式是用于定义()地一种书写规则. 三、名词解释 1、遍

2、无环路有向图(DAG) 3、语法分析 4、短语 5、后缀式 四、简述题 1、考虑下面程序 ………… Var a:integer; Procedure S(X); Var X:integer; Begin a:=a+1; X:=a+X End; Begin a:=5; S(a); Print(a) End. 试问:若参数传递方式分别采取传名和传值时,程序执行后输出a地值是什么? 2、画出C++中实数(不带正负号,可带指数部分)地状态转换图. 3、写出表达式(a+b*c)/(a+b)-d地逆波兰表示及三元式序列.

哈工大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1及答案

而兴奋不已。 哈工大学年秋季学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而兴奋不已。 一、填空(12分) 1.某浮点数基值为2,阶符1位,阶码3位,数符1位,尾数7位, 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用十进制数写 出它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非0最小正 数,最大负数,最 小负数。 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在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 供,指令提供;而在变址寻址中,变址 寄存器提供,指令提供。 3.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和 两个方面。 4.设机器数字长为16位(含1位符号位)。若1次移位需10ns,一 次加法需10ns,则补码除法需时间,补码BOOTH 算法最多需要时间。 5.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 叫,它通常包含若干个,而 后者又包含若干个。组成 多级时序系统。 二、名词解释(8分) 1.微程序控制 2.存储器带宽 3.RISC 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而兴奋不已。 三、简答(18分) 1. 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 2. 设主存容量为1MB,Cache容量为16KB,每字块有16个字,每字32位。 (1)若Cache采用直接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2)若Cache采用四路组相联映像,求出主存地址字段中各段的位数。 3. 某机有五个中断源,按中断响应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为L0,L1,L2,L3,L4,现要求优先顺序改为L3,L2,L4,L0,L1,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

操作系统作业答案

习题一 1、举例说明为什么对并发执行的程序不加控制会产生与执行时间有关的错误? 解: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是共享的,而且常常资源数少于程序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数,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因为竞争资源导致存在间接制约关系,这种间接制约使得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随机性(异步性),即“执行—暂停—执行”,它们何时启动、何时停止是未知的。例如:飞机售票系统、堆栈的存数与取数过程等(示例说明略)。 2、程序并发执行为什么会失去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解:所谓“封闭性”是指程序执行得到的最终结果由给定的初始条件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共享,导致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又由于存在程序执行的随机性,所以程序的运行失去封闭性。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即虽然它们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各不相同。 习题二 1、试用加锁的方法解决飞机售票系统的问题。 例:民航售票系统,n个售票处 2、用机器指令(testAndset)解决飞机售票系统中任一进程的算法。

习题三 1、进程在做P、V操作时对自己和其他进程有何影响?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P操作后,若信号量的值为正,当前进程继续执行;若信号量的值为负,当前进程变为等待状态、放弃处理机,其它进程则有机会获得CPU。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V操作后,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影响,但当信号量的值不大于0时,需要唤醒在该信号量上所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进程。 2、设课程的前驱、后继关系如下,若每修一门课程看作进程Px(x∈1..6)试用P、V操作算法描述这种前驱与后继关系。 答: Semaphore:S1:=S2:=S3:=S4:=S5:=S6:=0; Begin Cobegin P1、P2、P3、P4、P5、P6 coend; end. P1()P2()P3() Begin begin begin 修计算机导论;P(S1);P(S2); V(S1);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修计算机组成原理; V(S2);V(S3)V(S4); End; End; End; P4()P5()P6() Begin begin begin P(S3);P(S4);P(S5); 修数据结构;修86汇编语言;P(S6); V(S5);V(S6);修操作系统; End; End; End; 习题四 1、有三个进程R、W1、W2,进程R 从输入设备上读数据送缓冲区B,若是奇数由W1 进程从B 取数输出;若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02323课件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 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系统是有层次结构的,正确的由低向高的层次是【】 A、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B、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C、计算机硬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D、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2、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是【】 A、微机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 3、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 A、等待态、挂起态、就绪态 B、挂起态、就绪态、运行态 C、就绪态、运行态、等待态 D、运行态、等待态、挂起态 4、用于控制进程的原语是【】 A、创建原语、撤消原语、阻塞原语、唤醒原语 B、撤消原语、阻塞原语、唤醒原语、等待原语 C、阻塞原语、唤醒原语、等待原语、创建原语 D、唤醒原语、等待原语、创建原语、撤消原语 5、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级调度、均衡调度、时间片轮流调度、先来先服务 B、优先级调度、均衡调度、时间片轮流调度、先来先服务、计算时间短的优先 C、先来先服务、计算时间短的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级调度、均衡调度 D、计算时间短的优先、响应比高者优先、优先级调度、均衡调度、时间片轮流调度 6、逻辑地址为20位的计算机,若采用页式存储管理,设页面长度为2048 Bytes,则它的逻辑地址可表达的最大页 面数是【】 A、128 B、256 C、512 D、1024 7、可采用静态定位方式进行地址转换的存储管理是【】 A、虚拟页式管理 B、页式管理 C、可变分区 D、固定分区 8、文件系统的功能是【】 A、减轻用户负担 B、保证系统的安全- C、既减轻用户负担,又保证系统安全 1

哈工大期末考试试题

哈工大2002年春季学期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B 卷) 一、单选或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24分) 1. 某点为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该点的主应力分别为 A 501=σMPa 、02=σ、03=σ; B 501=σMPa 、502=σMPa 、03=σ; C 01=σ、502=σMPa 、03=σ; D 01=σ、02=σ、503=σ MPa 。 正确答案是 2. 关于弹性体受力后某一方向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有如下论述: 正确的是 。 A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B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不一定有应力;

C 有应力不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D 有应力一定有应变,有应变一定有应力。 3.下面有关体积应变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 A 与平均应力成正比; B 与平均应力成反比; C 与三个相垂直面上的正应力之和有关; D 与平均应力无关。 4.下面有关应变能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 A 与载荷的加载次序有关,与载荷的最终值无关; B 与载荷的加载次序无关,与载荷的最终值无关; C 与载荷的加载次序有关,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D 与载荷的加载次序无关,与载荷的最终值有关。 5.关于斜弯曲变形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性层与挠曲线所在的面正交; B 中性轴过横截面的形心; C 挠曲线在载荷作用面内; D 挠曲线不在载荷作用面内。 6.应用莫尔积分dx EI x M x M l ? = ?) ()(解题时, A 单位力(广义)只能加在载荷作用点处; B 单位力(广义)只能加在欲求位移的点处; C 只能加单位集中力; D 只能加单位集中力偶。 正确的是 。 7.压杆的稳定性, A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B 与压杆的临界力大小有关; C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无关; D 与压杆的临界力大小无关。 正确答案是 8. 自由落体冲击时的动荷系数, A 与被冲击物的刚度有关; B 与自由落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C 与被冲击物的刚度无关; D 与冲击刚发生时,自由落体下落的速度有关。 正确答案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